回覆列表
  • 1 # 高廣銀

    魏晉南北朝時代,改朝換代如同走馬燈一樣地頻繁,實在令人眼花繚亂。其實,如果我們稍作歸納,改朝換代又不過外力征服與內部禪讓兩種形式而已。就外力征服來說,如曹魏滅蜀漢,西晉滅孫吳,匈奴的漢國滅西晉,十六國之間的相互吞滅,北周滅北齊,隋朝滅陳朝,這都比較容易理解,反正就是真刀真槍打天下唄;而就內部禪讓來說,在魏晉南北朝時代似乎更具典型意義,如東漢禪讓給曹魏,曹魏禪讓給西晉,東晉禪讓給劉宋,劉宋禪讓給蕭齊,蕭齊禪讓給蕭梁,蕭梁禪讓給陳朝,又東魏禪讓給北齊,西魏禪讓給北周,北周禪讓給隋朝,這是一幕又一幕的宮廷政變篡天下。我們講魏晉南北朝歷史,不能不講改朝換代,但改朝換代也沒有必要細講,因為無論是外力征服,還是內部禪讓,其基本的路數或模式,都是差不多的。

    我們的這一講,就接著上一講的"三國鼎立的由來",說說與"三國鼎立的終結"相關聯的魏晉禪讓,以此作為魏晉南北朝時代內部禪讓式的改朝換代的典型案例。

    魏晉禪讓的主角無疑是司馬懿。因為一部《三國演義》以及許許多多的三國影視劇,那與諸葛亮鬥法的司馬懿,已為社會所熟知。雖然《三國演義》不是三國史,許多的情節遠離歷史事實,但有關司馬懿及其子孫篡魏的描寫,《三國演義》還是基本到位的。在《三國演義》第119回中,引有後人這樣的詩句:"魏吞漢室晉吞曹,天運迴圈不可逃","晉國規模如魏王,陳留蹤跡似山陽。"這是說,220年曹丕篡漢、封漢獻帝劉協為山陽公,與265年司馬炎篡魏、封魏元帝曹奐為陳留王,同出一轍,"魏晉禪讓"只是"漢魏禪讓"的一次翻版。稍有差異者,漢魏禪讓經歷了曹操、曹丕父子兩代,魏晉禪讓則經歷了司馬懿、司馬師、司馬昭、司馬炎祖孫四人。

    我們單說"魏晉禪讓"。這魏晉禪讓,真的是承上啟下。承上指上承王莽的代漢立新、曹丕的篡漢建魏,啟下指下啟南北朝直到趙匡胤宋朝期間諸多王朝的改朝換代程式,所以魏晉禪讓顯得極有代表意義,堪稱全本禪讓大戲。

    這權臣是老奸巨猾、城府極深的司馬懿與他野心勃勃、行為張揚的兩個兒子司馬師、司馬昭。司馬懿有雄豪之志,有"狼顧"的本領。狼顧,就是能夠"面正向後而身不動",在相術上,這是I表現,加上曹操曾經夢見"三馬同食一槽"

    不吉利,於是提醒太子曹丕:"司馬懿非人臣也。"但因司馬懿表面顯得寬厚仁慈,並且確實能力出眾,既為曹操屢獻奇策,又助曹丕篡漢稱帝,所以得到了曹操的容忍,獲得了曹丕的信任。曹丕、曹睿兩任皇帝都遺沼以司馬懿為輔政大臣。

    而從輔政大臣到壓主權臣的質變,始自高平陵事變。先是曹睿駕崩,八歲的曹芳即位,曹爽與司馬懿共同輔政,但軍權掌握在曹爽手中,於是司馬懿稱病回家,不問政事。幾經試探,才識平庸的曹爽認定司馬懿已經是個將死的老人,對他放鬆了警惕。但薑還是老的辣。249年正月,曹爽伴隨皇帝曹芳,按照慣例去洛陽城南的高平陵,祭祀明帝曹睿,趁此機會,在軍中根基深厚、已經裝病將近兩年的71歲的司馬懿,突然抖擻精神,披掛上陣,糾集黨羽,關閉城門,發動政變。真似猛虎出爪,一擊斃命,《晉書•宣帝紀》記載的政變結果是:tt誅曹爽之際,支黨皆夷及三族,男女無少長,姑姊妹女子之適人者皆殺之。”從此,魏國的軍政大權便落入司馬家族手中,這為司馬氏曰後的成功篡魏奠定了基礎。

    251年,司馬懿去世,長子司馬師繼續掌握大權。比他老子更厲害,司馬師廢曹芳、立曹髦,皇帝在他手裡如同傀儡。

    255年,司馬師去世,弟弟司馬昭當政。比他哥哥又進了一步,司馬昭不僅飛揚跋扈,凌駕皇帝之上,而且開始謀劃篡魏自立。不滿20歲、年輕氣盛的曹髦忍無可忍,對左右說:"司馬昭之心,路人所知也,吾不能坐受廢辱。"於是在260年五月七日的夜裡,他鋌而走險,率領著身邊的幾百宮人攻打司馬昭,結果被司馬昭的手下成濟一矛貫胸,當場刺死。曹髦以高貴的生命,捍衛了皇帝的權威與尊嚴。而面對這樣的突然變故,揹負"弒君”罪名的司馬昭也是大驚失色。他一方面對著皇帝的屍體放聲大哭,另一方面諉罪於成濟,誅滅成濟三族。成濟臨刑時大罵不止,司馬昭的滔天罪惡於是欲蓋彌彰,其篡位的狼子野心也是暴露天下,尚在孕育中的新王朝,被抹上了濃重的不道德的色彩。

    為了新王朝的建立以及新王朝的形象,必須洗刷這濃重的不道德的色彩。依靠什麼洗刷?依靠輿論。什麼輿論?各方面的輿論,包括功業、符瑞、謙遜。功業是實力,符瑞是天意,謙遜是品德。司馬昭的功業,是他親自扶立了新的皇帝、15歲的曹奐,是他263年滅了蜀漢,邁出了走向統一的實質一步;司馬昭的符瑞,也就是各種各樣吉祥的徵兆,比如出現了象徵太平的甘露,出現了影象有馬、文字有"大討曹"的石瑞,這明確顯示了司馬代曹乃是天意;至於司馬昭的謙遜,更是容易表演,他不止一次地辭讓當太傅、辭讓做晉公、辭讓加九錫,雖然最後都實在辭讓不了,但這畢竟顯示了他謙遜的"美德"。

    透過政治強權與國家機器,大力表彰、馬昭的功業、符瑞與謙遜,但僅有這些比較虛化的輿論還是不夠的,還要追尋上古時代堯舜禹禪讓的美好記憶,效仿王莽、曹丕謀人之國的既成模式,走完實實在在的程式,如此才顯得正兒八經、規規矩矩。那都有些什麼主要程式呢?

    封國、九錫、揖讓、禪讓。封國,如司馬昭先後被封為新城鄉侯、高都侯、高都公、晉公、晉王;九錫,是皇帝賜給大臣的九種器物,即車馬、衣服、樂器、朱戶(硃紅色的大門)、納陛(殿前屋簷下專門鑿出來的臺階)、虎賁、斧鉞、弓矢、櫃鬯(以一種黑米和鬱金香草釀造的酒,用來祭神),這代表著一種最高禮遇;揖讓,就是反覆推辭,無論封國還是九錫,以及最後的接受禪讓,都不可愉快地馬上接受,而是要痛苦地反覆推辭,一方面皇帝要給,另一方面權臣要讓,必須把戲做足。比如司馬昭接受九錫前,竟然揖讓了13次。可惜的是,司馬昭讓來讓去的結果,是"萬事倶備,只欠身體",還沒來得及走完最後的一步禪讓,265年八月,55歲時就一命鳴呼了。等到年底,他長髮委地、雙手過膝、長得好像長臂猿一樣的長子晉王司馬炎,經過幾番裝腔作勢的推辭,終於接受了魏帝曹奐的禪讓,建立了新的王朝,這就是晉朝。

    戲演到禪讓這一幕,該閉幕了吧?還沒有!還得有個漂亮的道德的尾聲,就是善待讓出天下的遜帝。司馬炎封讓位的曹奐為陳留王,享有萬戶的賦稅,保留天子的禮樂,上書不稱臣。曹奐此後又活了30多年,看來小日子過得比當皇帝時成天擔驚受怕好多了,50多歲才去世,也算得以善終。而這樣的情形,是不是和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以後的十幾年裡,退位的清室得到的優待條件,比如不廢清帝尊號、仍然住在紫禁城、侍衛人等照常留用、民國政府每年撥付400萬兩白銀等等非常相似?這就是我們華人的禮節吧。

  • 2 # 宇爺吉祥

    因為當時沒有統一 與外敵對立 皇帝就需要放權 行成許多手握重兵的軍閥 和強臣 遇明君 還能震懾住 一旦明君已死 就會出現這樣的情況 新繼位的皇帝 鎮不住 強臣竊國 逼迫皇帝禪讓 看似是很合情 合理的 顯示自己得國正 偽裝自己 還免去了 不必要的傷亡 不給外敵機會

  • 3 # 專注中華文明史

    禪讓,是指統治者把部落首領之位讓給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在中國古代就有堯,舜,禹禪讓的傳統美德,禹的兒子啟繼位後以世襲制代替了禪讓制,從此家天下代替了公天下。

    東漢後期以來,繼位的皇帝大都年幼,無法主政,外戚與宦官交替專權。他們輪流把持朝政,任用親信,誅殺異己,導致朝政府敗不堪。到東漢末年天下大亂,佔據河南一帶的曹操為取的政治上的主動,把漢天子從洛陽接到許昌,挾天子以令諸候,漢朝皇帝形同傀儡。曹操終其一生也沒有能登上帝位,然而曹丕在繼承父位後,就加快了奪權的步伐。為了堵住天下悠悠重口,為了怕背上不忠不義的罵名,曹丕想出了用禪讓來掩蓋的辦法,憑藉著九品中正製得到了士族的認可。公元220年漢獻帝正式禪讓帝位,曹丕三次上書辭讓,後受禪稱帝,改國號魏,降漢獻帝劉協為山陰公,曹丕也首開魏晉南北朝帝位禪讓制的先例。

    正所謂天道輪迴,報應不爽。曹操父子兩代經營才有了後來的曹魏篡漢奪權,曹丕死後好景不長,司馬懿父子逐漸掌控魏國大權,司馬昭官至晉王,魏國皇帝形同傀儡。在祖父司馬懿,父親司馬昭的苦心經營下,司馬炎終於有了取代魏國的資本。公元265年司馬炎效仿曹丕,逼魏帝曹奐下詔禪讓,改魏為晉,封曹奐為陳留王。正是曹瞞當日欺他孤兒與寡母,司馬將來樣樣做。

    西晉的統一結束了東漢末三國鼎立的混亂局面,但西晉又是一個短命的王朝。西晉統治者政治腐敗,向內遷各族人民收取重稅,徵兵派役,甚至掠賣少數民族人民為奴婢,這些暴政激起了各族人民的強烈反抗,一些少數民族的首領乘機起兵反晉。

    西晉後期經過八王之亂的禍害西晉名存實亡,公元316年西晉被匈奴所滅。公元317年西晉皇族司馬睿重建晉朝,定都建康,史稱東晉。到了東晉末年時,朝廷更是內憂外患,皇帝懦弱不堪,門閥士族也走到了盡頭,寒族勢力終於登上歷史舞臺。公元420年東晉大臣劉裕接受晉恭帝司馬德文禪讓帝位,建立劉宋皇朝,定都建康,揭開了南北朝歷史的序幕。東晉滅亡後長江以南出現了宋,齊,梁,陳朝代更迭的局面,隋著南北朝時期頻繁的改朝換代,退位的皇帝命運就如同羔羊,生死只在一瞬之間。美其名曰禪讓,實際就是血淋淋的弱肉強食。

    魏晉南北朝以來的皇位禪讓實際上就是皇權的衰弱,因為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帝王,遠沒有達到明清時期的君主專制集權。,因為權臣不受制約,容易形成對抗皇族的勢力,只要皇帝軟弱政治上沒有作為,輔政的大臣或將軍就有可能乘機奪權,而到了元明清三代,皇帝都很懂得制衡之術,不會讓一個大臣擁有無限的權力。

  • 4 # 只讀帖不評論

    這個問題的提問很細心啊。

    我們知道,改朝換代是一件大事,歷史輪番演替,一般要把一個朝代滅亡,新的一個朝代建立,期間利益集團必須全部洗盤,權貴階層必須重新整合,一個朝代才算更換完成。因此,這種大事,勢必發生大規模的戰爭,透過戰爭造成王朝的重新定位,比如秦滅六國,蒙古南下,朱元璋北伐,清軍南下等等,都是大規模的利益集團重新調整。

    但是,東漢末年,三國鼎立以後,皇位的更替和朝代的變換開始出現一種非常奇怪的形勢,整合魏晉南北朝時期,很多朝代更換並不是透過大規模的戰爭,而是篡位奪權,說的好聽一點,就是題主所說的禪讓。

    從漢獻帝開始,曹丕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他直接廢黜獻帝,自立帝王,建立魏國,延續幾百年的漢祚從此而亡。可以說,就是曹丕的如此大逆不道,導致了整合魏晉南北朝這個篡位的風潮越演越烈。我們要知道,漢高祖以來,大家心目中,天子只可以有一個,天下是漢家的天下,這個觀念延續了幾百年,人民和官僚階層是根深蒂固的。也就是說,當時的漢朝,人們認為天子是姓劉的,誰改變這一點,就是忤逆,是要失民心的。最經典之處,莫過曹丕的老爸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以他的實力,分分鐘廢黜漢室猶如反掌之事,但他沒有這麼做,也不敢這麼做,所以曹操始終沒當上這個皇帝。

    東漢末年,軍閥混戰,先後有董卓,袁紹,袁術,曹操等等,細瞅他們每一個,誰不想當皇帝呢,一個個做著皇帝夢,也有實力做,但是誰也沒敢越雷池一步。

    而曹丕身為一個文人,首先把這個壞事給做了,背上了篡位的千古罵名,他老爹如果從墳墓跳出來,肯定要被他氣死。曹丕是為魏文帝,追封曹操為魏武帝。接下來,這個帝位真的就跟風水盤一樣,開始輪流轉了。因為大家發現了,皇帝可不是一家之姓,誰有實力,誰就可以做皇帝。

    果然,魏傳不過三代,司馬懿家族崛起,司馬懿受曹操恩惠,總算有點良心,不敢篡位,他的兒子司馬炎可沒那麼多顧慮了,將曹氏家族趕緊殺絕,自立為帝,建立晉朝。是為晉武帝,同樣的,他追封司馬懿為太祖。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

    這時侯,北方少數民族紛紛打進來了。北方遊牧民族先後建立十六國,也學的了這個篡位的風氣,十六國之間,互相攻伐,誰手裡有兵,誰就是天子,同時,在南方,東晉也沒多久,被手下武將劉峪篡位,建立宋朝,宋朝又被篡位,變成了齊,齊又被篡位,變成了梁,梁又被篡位,變成了陳,這四個朝代就是南朝,時間都很短,都是被手下掌兵武將謀取奪得社稷江山。

    北方也沒落後,也緊跟這個瘋狂的禪讓狂潮,反正皇帝麼,這個天子權威在大家心目中已經一落千丈,王侯將相,寧有種乎,天下是誰的,看大家怎麼去爭了。北魏建立,不久即被分裂成西魏和東魏,西魏又被篡位成北周,東魏被篡位成北齊,最後北周隨州的楊堅又篡位,建立隋,才結束了這場延續幾百年的紛紛亂亂的南北朝時期。

    大家注意,以上這些朝代的更迭,大部分並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來重新洗牌,很多更迭只是換了一個人當皇帝,改了一個國號,僅此而已。

    造成南北朝如此紛亂,皇帝篡位,禪讓如此頻繁的原因是什麼呢?

    第一,就是天子權威一落千丈,天子已經不是天賦之子,東漢末年以來,這種權威沒有被神化,反而被摘下來,踩在腳下。這個就是為什麼中國沒有像日本那樣,天皇幾千年就一個家族,並且到現在還沒變,中國不是這樣子的。

    第二,就是武將專權。武將專權一直是中國曆代非常頭痛的問題。大漢,大唐,都是亡於武將專權。直到宋朝,才解決這個問題。

    第三,豪強地主,世族門閥的崛起,這個問題根本就是選官制度的錯誤,魏晉南北朝最流行九品中正制,這個制度就是裙帶關係的選官制度,富人結成利益集團,窮人無法往上走,直到隋朝建立,鑑於南北朝時期世族門閥的壟斷造成的紛亂,才開創科舉制度來解決這個問題。

    我是隻讀貼不評論,歷史領域分析者,客觀讀歷史,公正看世界。歡迎評論!

  • 5 # Kant小剛

    魏晉南北朝時期政權更替多以禪讓方式實現,最根本的是權臣長期控制了整個朝政,皇帝已經名存實亡,只是個擺設而已。根本沒力量控制整個朝局。

    在這種彼此力量懸殊的政局下,武力反抗已經沒有可能,而最明智,代價最小的方式只能是禪讓帝位,一則可以避免朝局動盪,減少不必要的流血,二則避免天下生靈塗炭,讓老百姓免於戰爭傷害,三則禪讓者可以自我保全,保全宗廟子孫。

    禪讓制是歷史發展的一種進步表現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歷史的發展,減少了因爭權奪位而引起的戰爭,使社會生產力和生產工具得以繼續發展。雖然使一人一家一姓失去了統治地位,但卻換得了千萬家百姓的安寧!這一點值得肯定!

  • 6 # 豹眼看歷史
    禪讓(拼音:shàn ràng)是指統治者把部落首領之位讓給有才華,有能力的人,讓更賢能的人統治國家。堯是黃帝以後比較著名部落聯盟首領,堯去世後,堯把部落聯盟首領位置讓於舜,推舜為帝。這種讓位,歷史上稱為“禪讓”。唐堯傳位給虞舜,同時傳了允執厥中四個字;虞舜傳位給大禹,同時傳了堯舜十六字心傳(簡稱中華心法),成為五千年治國的國家哲學。

    隨著秦漢封建制度的建立,歷史上“家天下”的王朝政權,進一步加強了中央集權的統治。從王莽開始,政權的更替除了貴族革命和平民革命之外,又有了禪讓這一方式,史書上一般是稱作篡奪。到了魏晉南北朝時期,許多政權的更替就採用了這一方式。

    01

    禪讓制度

    作為上古時代一種政權更替制度,禪讓制度向來為儒家思想的倡導者津津樂道,極力推崇的制度。但由於沒有足夠的歷史證據作為印證,向來爭議很大。具體的實踐者,最早是西漢末年,王莽的新朝代漢。之後就是曹丕代漢稱帝,此時曹丕說了一句“我終於知道禪讓是咋回事啦”。在之後的三百多年的時間裡,連續的政權禪讓使這一制度為世人所盡知,也打碎啦人們對這種烏托邦式的政權更迭所給予的幻想。

    02

    魏晉南北朝的禪讓

    通常情況下,如果禪讓是把權力讓給異姓,這會導致政權的更迭,一般稱為“外禪”;而讓位給同姓血親,則稱為“內禪”,讓位者被尊稱“太上皇”,不導致朝代更替。比如“玄武門之變”後的李淵禪讓帝位給兒子李世民。

    從“玄武門之變”就看出禪讓所帶有的血腥味。也就很容易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禪讓是咋回事啦。

    這一時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的時期,中央集權統治完全喪失,地方割據諸侯自行其政。當諸侯王或者權臣,帶兵將領有了一定的實力就不甘心再做臣子,連“挾天子以令諸侯”都懶得去做,直接就是取而代之。方式就是掩人耳目的禪讓形式。

    曹魏如此,司馬氏如此,南北朝如此。更有意思的隋朝代北周亦如此。

    這是特殊歷史時期特有的政權更替方式,是社會混亂的集中體現。

  • 7 # 閒話讀史

    這要從漢末說起,自黃巾軍興起,漢靈帝正處於內外交困中沒有能力去鎮壓這些反叛者,只能讓各地自己組建軍隊去圍剿,還改刺史為州牧,正式賦予了其一州之軍政大權。

    權力一旦賦予,又有武力作為倚仗,那要再收回來就難了。

    又因漢末的時候土地兼併非常嚴重,士族們盤踞一方,家財鉅富,其中一些士族透過各種手段當上了各地的州牧,且在以後的時間,慢慢演變成了子繼父職的局面。

    典型的有劉表為荊州牧,袁紹為冀州牧等。這兩個人也成了漢末軍閥中實力強大,割據一方的代表。

    (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從此刻開始,中國進入了長達三百六十多年的分裂割據時期。

    這一時期的典型特徵就是絕大多數於此時建立的政權,不管是漢族建立的政權,還是少數民族建立的政權,大多數都是軍隊將領建立的。

    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最大的原因在於這一時期軍隊裡計程車兵大多是招募來的。

    是僱傭兵性質的,只忠於自己的上司,而不忠於服務的國家。

    而又因為這一時期戰亂頻仍,建立政權的皇帝始終必須依靠這些難以掌控的軍隊,僅有的幾個有作為的皇帝,又偏偏個個都短命,後代子孫又多有不肖。

    擅於領兵作戰的將領很容易就掌握大權,控制朝政,也就是說,在他們稱帝之前,其實就已經是“隱形皇帝”了。

    (曹丕)

    在這種形勢下,也沒有必要殺掉皇帝,逼迫皇帝“禪位”以比較合乎“倫理道德”的方式奪得皇位,似乎要更為符合其利益。

    更何況還有那麼多先例擺在那兒,前有曹丕篡漢(漢獻帝禪位於曹丕),後有司馬氏代魏(魏元帝曹奐禪讓於司馬炎),作為範例來說,也是一種明燈指路

    所以,頻繁的“禪讓”出現了。

    不管怎麼說,“禪讓”是一種比較平穩的權力更替,少了兵連禍結,少了高層內鬥,對於普通的百姓來說,總是一件好事。在那樣飄搖的時代裡,能少一場戰爭也能活不少人命。

  • 8 # 掌心記

    在古代,搞“禪讓”是個技術含量很高的工作,搞好了就是順天應人,比如曹丕,搞砸了就是謀權篡位,比如王莽,所以古代“禪讓”有一套相當嚴格繁瑣的程式,受九錫、勸進,陳讓,反覆勸進,反覆陳讓,獻祥瑞和符命等等,都是不可省略的戲碼。

    王莽代漢開先河

    元始四年(公元4年),經過一系列的輿論造勢,王莽已經被朝野視為"周公再世",能挽危局的不二人選,加號宰衡,位在諸侯王公之上,接著在四十八萬餘民眾,以及諸侯、王公、宗室,公卿大臣九百人奏請求下,王莽反覆辭讓無效情況下,“被迫”接受加九錫。

    元始六年(公元6年),漢平帝病死,只有兩歲的孺子嬰指定為皇太子,王莽代天子朝政,稱假皇帝。畢竟不是老劉家的後代,王莽臨朝需要老天開證明其合理合法性,於是論證王莽為真命天子的祥瑞和符命層出不窮。

    有獻白雉的,有獻犀牛的,有人說看見了黃龍、鳳凰,有人說天降甘露,有人說平地裡長出了莊稼,等等,這些祥瑞都被解釋是因為王莽攝政的結果,上天都有感應了。

    可能是覺得祥瑞這東西,還不能明確表達天意,於是更加直截了當的"符命"出現了。有人報告說,在地下挖出了一塊石頭,上書:"告安漢公莽為皇帝"。”求賢讓位”、”漢歷中衰,當更受命”、”天告帝符,獻者封侯”這樣的銅符帛圖更是層出不窮。

    更有直接的,稱發現寫有“赤帝璽劉邦傳予皇帝金策書”的銅匱,天意難違,必須讓王莽當皇帝。

    天命不可違,公元8年臘月,時年54歲,王莽鼻涕眼淚地抱著小皇帝孺子嬰痛哭一翻,場面相當感人,後像赴刑場般入高祖廟拜受,御王冠即天子位,國號“新”。

    王莽搞的禪讓是對上古社會禪讓制的第一次實踐,第一次是最難的,所以耗人耗時耗力,從安漢公—宰衡—假皇帝—真皇帝其計八年,更搭上了自己幾個兒子的身家性命,各種勸進耗費的人力物力更是不可勝數,后王莽改制太過冒進,加之漢朝復辟勢力太強大,使得這次“禪讓”終成泡影。

    曹丕代漢有舉措

    因為的曹操的創業之功,相比王莽,曹丕搞禪讓就簡單多了,但也是用足了心事,畢竟歷史證明,王莽代漢以失敗而告終的先例就在眼前。

    曹丕代漢,政治、軍事、經濟、國防、外交等方面都不是問題,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挾天子挾了這麼多年,獻帝是已經是世人皆知的傀儡。曹丕不承認獻帝的合法地位,說不過去,畢竟人家是曹操接過來的,曹操至死都以漢臣自居,唯一的辦法就是讓獻帝主動禪。

    吸取王莽漢的失敗教訓,曹丕搞禪讓主要在論證“姓魏的當皇帝是天命,曹丕作為姓魏的代言人當皇帝是天命”這兩個核心問題,於是接下來一大幫子文臣武將圍繞命題展開了舉例認證工作。

    有人馬上搬出戰國時期陰陽家鄒衍的“五德終始說”,當初,老劉家為論證漢王朝是“受天命”,就是用的這個學說,漢自稱是堯之後,故為火德,五德輪迴這樣的:火德唐堯→土德虞舜→金德夏禹→水德商湯→木德周朝→火德漢朝,秦雖然自稱水德,但被漢王朝否認這個朝代的正統性。

    按照五德相生說,火生土,故代漢者必為土德。東漢末年,黃巾大起義的口號是就是“蒼天已死,黃天當立”。“蒼天”指的是東漢王朝,“黃天”的“黃”指的就是土德,土德為黃色。於是有大臣考證,“魏之氏族,出自顓頊,與舜同祖,見於《春秋世家》”。舜是土德,那麼魏是舜的後代,當然也是土德,繼承堯的火德,就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

    說老魏家是土德是否有物證呢?需要有當然就有。有人發現早在熹平五年(176年)曹操的老家譙縣就有黃龍出現,當時的太史令單颺就預言:“後當有王者興”,建安二十五年(220年),也就是四十五年之後,譙縣再次出現了黃龍,建安二十五年七月四日戊寅,也是曹丕既魏王后,太史丞許芝報告,黃龍又地譙縣出現了。

    根據《易傳》記載的“黃龍以戊己日見,聖人受命而王”,土德是黃色,黃龍反覆在曹氏老家出現,說明土德的曹氏代火德的劉氏是天命,也是符合五德規律的,特別是曹丕當了魏王,黃龍又出現了,說明了大王您就是一條黃龍,受天命來替代獻帝這條赤龍的呀。

    完美!!!

    還有臣子考證在《春秋玉版讖》中有“代赤者魏公子”這句話,魏公子代赤者,赤者就是火德的漢王朝。還有人指出《易運期》裡說“鬼在山,禾女連,王天下。”

    當然還有更絕的,有人說《孝經中黃讖》有記載:“日載東,絕火光,不橫一,聖聰明,四百之外,易姓而王。”直接點出明取代漢朝四百多年的江山的只能是曹丕。

    理論都有了,黃龍、鳳凰、麒麟、白虎、甘露等祥瑞當然是少不了的,還有就是勸進,陳讓,再勸進,再陳讓,反覆勸進,反覆陳讓。

    曹丕表態說:“我的德行比周公、成王這兩位聖人差遠了,像許芝這些話,我怎麼敢聽呢?我是要輔佐漢室治理天下,功成後交還政權,辭職還鄉。”

    當做大臣們反而更加不聽曹丕的話了,更加起勁地勸進,看這架式,聰明的獻帝也坐不住了,十分“配合”地連下了三道詔書,逼迫曹丕受禪,曹丕也非常堅決地拒絕了三回。

    獻帝於是第四次下達禪位詔書,大臣們也苦苦勸進,曹丕非常無奈地登上了受禪臺,順天應命登上了皇帝寶座。

    後來,曹丕不小心對群臣說出了真心思:“舜、禹之事,吾知之矣。”

    曹丕搞的禪讓以“五德終始說”來認證天命正統,同時讓禪讓者主動遜位,是中國歷史上第一次成功的“禪讓”,在歷史上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成為後世十餘個朝代效仿的典範。

    後世效仿已走樣

    自從穿越者王莽復古,將傳說中的“堯舜禹禪讓”用於實踐,以新代漢,成功上位後,“禪讓”成為帝王們搶班奪權的工具,先是曹魏代漢,再是晉代魏,到了南朝宋齊梁陳四代,更是輪番上演,劇情也更狗血,更簡單粗暴了,技術含量也更低。

    司馬氏照葫蘆畫瓢,直接克隆了曹丕的發明成果,也是非常成功,禪讓者和受禪者彼此之間客客氣氣,和和美美,我得政權,你得安逸,各得其所。但是到了南朝,禪讓就被宋武帝劉裕給玩壞了,把溫情脈脈的禪讓搞得血雨腥風,刀光劍影。劉裕更是開啟了把禪讓者趕盡殺絕的先河。

    禪讓背後原由多

    講完魏晉南北朝代禪讓的故事,再書歸正卷,分析一下為什麼魏晉南北朝時,多以“禪讓”的方式實現朝代更迭。當然不僅是魏晉南北朝,還有後來的五代十國,直到宋朝代都是這樣的。

    原因一,儒家思想天命和五德終始說比較興盛。

    宋以前,儒家嚮往的是堯舜禪讓,信奉的是“天下非一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強調“天下非一人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要求帝王們要以百姓心為心、以人民為根本施仁政,“行大道、民為本、利天下”,君主失道失德,則天命不歸,人心不附,再強大的江山也必然會拱手讓於有德之人。有這樣的理論基礎,改朝換代就是非常正常的事了。

    原因二、軍事依靠是引發禪讓的重要因素。

    在宋以前,特別是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由於戰亂,皇帝必須依靠將領去征戰四方,去平定叛亂, 造成權力特別是軍事權力過於集中將領身上,一些將領掌握軍權後,就順勢坐大,發展到一定程度,皇帝就控制不了,不得不被“禪讓”了。

    以上兩點,到了宋朝後得到了根本解決,宋朝一是發展儒家學說,不講或者少講天道輪迴,特別強調忠君思想;二是實行文官制度,抑制武官地位,實現中央集權,從而解決了被“禪讓”的問

    題。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在泰國,為泰黨在選舉上獲勝,那麼現任總理巴育是否就意味著下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