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關東俠客

    秦國在六國西邊,處在狄戎之間,社會經濟文化嚴重落後於東方五國,一直處於被吊打地位。吳起率魏軍取河西之地,秦國被壓縮在華山以西狹長地帶,大臣上朝都拿著兵器,以防不策。六國不會服秦人,更不會投降,秦國的實力是幾代國君一點點打出來的。

    秦國建立的比較晚,同東方華夏地區沒法比,歷代國君都想方設法召攬人才,向外擴張。秦穆公用百里溪為相,國家大治,但餚之戰被晉軍打敗,粉碎了他東擴的夢想,報悍終生。秦孝公用商央變法,實行軍國主義,為秦國富國強軍之路奠定物質基礎,影響深遠。這個時候,秦國實力在各國當中還是比較弱的。比如,秦武王舉鼎暴斃後,趙王靈王強行把秦國在燕國的人質送回秦國做國君,即秦昭王。趙國本想培養個代理人,沒想到找了個崛墓人。

    秦昭王在母親宣太后輔佐上位,在位48年,任用白起為將三十多年,下七十多年末償一敗。伊闕之戰破韓魏聯軍,開啟東進道路。秦軍南下伐楚,攻陷楚都郢,破使楚國遷都,一蹶不振。長平之戰滅趙卒四十五萬,東方各國無力抗秦。秦昭王派司馬錯,張儀滅蜀,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良好的基礎。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有關中和蜀兩大糧倉做基礎,商央獎勵軍功的政策,打造一支鐵血虎狼之師。用十年時間(公元前230一公元前221年),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六國立國時間間大部分早於秦國,經濟文化發達程度超過秦國,從骨孑裡瞧不上秦人,認為是蠻夷。秦八之恥而後勇,招賢納士吸引人才,發展經濟。魏冉,商央,范雎,張儀,呂布韋,李斯等皆為六國的客卿。秦國靠引進人才是現富國強兵統一天下。

    秦始皇建立專制義中央集權的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同以往分封制不同,是一種新的國家制度。六國國君傳承了幾百年,不可能甘心給秦國做公務員。秦國把他們放到地方也怕他們死灰復燃,只能打硨舊的罈罈罐罐,重起爐灶另開張。

  • 2 # 本草百曉生

    大秦是如何滅亡的?

    表面上看,大家不滿暴秦,於是率先有陳涉、吳廣起義,緊接著天下反秦勢力紛紛響應,經過幾番角逐,最終劉邦勝出。

    但若細緻分析,這些反秦勢力,主要還是之前的六國王孫,比如項羽就是楚國項燕的後代,張良便是南韓王室成員,也就說,正是這些六國殘餘勢力,成了推翻秦朝最有力的生力軍。

    大家不妨想想戰國以前,各國是如何相處的。雖然有所謂的“春秋五霸”,但無論誰稱霸,都得把周王室供得高高的,大傢伙都推周王為天下之主。

    試想一下,若六國紛紛向秦稱臣,尊秦王為天下之王,那不跟周王室一樣。結果呢,作為過來人,秦國難道還要倒行逆施!

    春秋結束,各國紛爭,出現戰國模式。大家相互爭鬥的目地,只有一個。“王天下”,一統神州。

    統一手段只有血腥征服,絕沒有和平談判的可能,那是歷經春秋294年,所得出來的經驗,無論是秦國,還是其它國家,都明白這個理。

    秦統一全國,雖然這種局面僅維持了短短15年時間,但秦結束六國局面是無疑大勢所趨!

  • 3 # 蓋世楠爵

    首先我不同意你的這種觀點。

    在當時秦國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到秦王政期間,秦國的統一已經是不可阻擋的,秦國已經可以單挑六國了。

    秦國統一就必須佔領六國的土地,六國的君主必須死。那個國家不服,就打到服為止,讓秦國的制度推行到六國,讓秦國的軍隊駐紮在六國。

    如果只讓六國簡單的對秦國稱臣,並且年年上貢,歲歲來朝。誰能保證六國口服心不服?這樣還不是和周天子的分封制一樣?說不定哪天六國聯合又得攻秦。秦國要的就是六國土地成為秦的郡縣,六國子民成為秦國子民。

  • 4 # 喜好歷史

    你的說法。不僅不能一統天下。 如果真要這樣的話,秦朝可能要走周朝的老路了。什麼是稱臣就是最多給你點錢。然後割地這跟周朝有什麼兩樣。你怎麼確保他們不會連起火來攻秦朝。那那樣的話。秦朝拿什麼自保?

  • 5 # 侯青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鐵梨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推動生產關係的變革。所以,以秦國商鞅變法為代表的一系列變法由此展開,進而推動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從奴隸社會過度到封建社會。六國稱臣實際就是奴隸社會西周分封制,已不適應時代發展。其次,讓六國稱臣,還不如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為基礎,讓六國稱臣只能依靠秦國強大,基礎十分脆弱。第三,商鞅變法也徹底改變秦國政治制度,郡縣制更有利於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秦國屢次擊敗六國並統一六國奠定堅實基礎,也順應了封建社會發展的歷史局勢。

  • 6 # dasho3175

      秦始皇,名叫贏政,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稱始皇帝,是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兩千年來,對他的評價是很有爭議的,那麼秦始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  兒時歷難 少年成帝王  秦始皇的出生和他的父親子楚(又名異人)做人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戰國末期,各國之間的爭鬥異常激烈。秦是當時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聽取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戰略,把進攻的矛頭先對準了鄰國南韓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合。遵照當時的慣例,兩國互換人質以示真誠。秦國派到趙國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因為他在秦國的地位並不很高。  子楚就是秦昭王的孫子,即太子安國君(秦始皇的爺爺)的兒子。子楚的母親夏姬不被安國君寵愛,子楚又在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中排在中間,不是長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選人質時便選中了他。  子楚在趙國很不得意,但呂不韋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呂不韋當時已經是一個富有的商人,他很會投機,見到了子楚便覺得他像個貴重的商品一樣奇貨可居,將來可以借他賺取功名利祿(這就是現在“奇貨可居”這個成語的來歷)。呂不韋很熟悉秦國的內幕,知道安國君雖然最寵愛華陽夫人,但她卻沒有兒子,便打定注意要讓華陽夫人過繼子楚為子,那麼以後在太子安國君即位後,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會利用特殊的政治資本賺來無數的錢財。  主意已定,呂不韋便付諸行動了。他拿出了1000金作為本錢,其中的500金送給子楚,讓他廣交朋友,500金則用來購買奇珍異寶,然後帶著去了秦國。他很精明,沒有直接去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採取了更穩妥更有效的迂迴策略:去找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施展口才,說子楚如何賢達,如何聰慧,廣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雖然身處異鄉,但天天想念慈祥的安國君和賢惠的華陽夫人,還經常對他說“夫人就是子楚的上天”,有時到了深夜還思念得流淚。說到最後,見華陽夫人的姐姐被他的話打動了,便請她將禮物轉交給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接受了呂不韋替子楚交給她的禮物,又聽說了子楚對她和安國君的態度,便對子楚有了好感。  呂不韋又勸說華陽夫人的姐姐去遊說華陽夫人,讓她儘早在眾公子中挑選一個好的作為自己的兒子,並立為儲君,那麼以後即使在秦昭王死後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子楚便是最合適的人選。呂不韋商人式的精明算計,正好是華陽夫人日夜耿耿於懷的心事,姐姐來了一提此事,正中下懷。於是,華陽夫人便利用安國君的寵愛,說服他立子楚為繼承人。  事情辦成了,子楚的處境和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了子楚足夠的錢財,還讓呂不韋做他的師長,扶助子楚。  從此,呂不韋便長住在了邯鄲,和子楚一起廣交天下賓客,等待回國做太子、準備以後繼承王位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為了更好地籠絡子楚,呂不韋還給子楚送去一個擅長歌舞的美女,因為是在趙國的都城,所以歷史上稱她為趙姬。後來,趙姬給子楚生下一子,這就是秦始皇。開始他姓趙,因為出生在趙國。因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後來就改為政。等到回到了秦國,才改成了國姓嬴。  秦始皇剛出生,秦國和趙國便由盟友變成了敵人。第二年,趙國在秦國圍攻時想殺死子楚,結果子楚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重金賄賂了守城門的官員,逃出了邯鄲城。秦始皇和母親在外祖母家的掩護下,逃過了殺身之禍。  六年後,公元前215年,秦昭王死,安國君即位,這就是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立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此時,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也恢復到以前的友好狀態,秦始皇和母親得以回到秦國。安國君在位時間很短,先是為父親服喪一年,正式即位後僅僅三天便死了。子楚即位,就是秦莊襄王。剛即位,便讓呂不韋做了相國,還封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時間也不長,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剛13歲的贏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因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呂不韋和趙太后之手。  勵精圖治 十年滅六國  贏政做了秦王之後,呂不韋的權勢更大了。而且取得了“仲父”的稱號,他食封大邑萬戶,還擁有上萬名家僮,財富鉅萬。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他又召集很多的門客,讓他們蒐集史料,最後輯成了《呂氏春秋》。  趙太后在先前被呂不韋送給子楚之前和呂不韋很要好,現在雖然地位尊貴,但子楚已經死去,守寡時間一長,便和呂不韋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時,秦始皇已經長大,呂不韋也害怕她和太后私通的事被發覺,引來殺身之禍,於是便給趙太后找了個替身,這就是嫪毐,讓他冒充宦官進宮,在淨身時趙太后買通了執行的人,讓這個假宦官進去供趙太后享樂。  這樣,在秦始皇的身邊有了兩個對他政權構成威脅的人,一個是呂不韋,一個就是嫪毐。在秦王八年,即公元前239年,秦始皇滿二十一歲,依照秦國的舊制,第二年要舉行加冠禮,然後就可以親政了。而呂不韋和嫪毐卻在此時向他示威:呂不韋公開拿出了《呂氏春秋》,嫪毐則依仗趙太后的勢力,私自分土封侯。秦始皇在挑釁面前不動聲色,而是按計劃舉行了加冠禮,而嫪毐卻等不及了,他想乘機叛亂,殺掉秦始皇,結果被早有防備的秦始皇平息,自己被捉,最後處以車裂酷刑,誅滅三族。他的同黨被誅殺的有二十多人,牽連的多達四千多家。趙太后和嫪毐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殺,趙太后則被軟禁起來,經過群臣的勸說,秦始皇親自把母親接回咸陽。  除掉嫪毐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免掉了呂不韋的相國,趕出咸陽,讓他到自己的封地洛陽。兩年後,秦始皇為了避免呂不韋和其他國家串通作亂,派人給呂不韋送去絕命書,信中對呂不韋大加斥責:“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卻能封土洛陽,食邑十萬?你和秦國又有什麼親緣,卻得到仲父的稱號?你快給我滾到西蜀去吧!”呂不韋知道自己去也是最後難免一死,乾脆服毒自殺了。  對自己政權的威脅都清除了,秦始皇便開始對東方的六國採取了軍事行動。他繼承了祖輩的基業,而且發揚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幹的文臣武將,文臣如謀士李斯和尉繚,善於間諜活動的姚賈和頓弱。武將則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賁。秦始皇繼續用“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  最先滅掉的是南韓,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南韓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南韓。  然後秦國攻打趙國,俘虜了趙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趙最後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同時,魏國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至此,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政治改革 建大秦帝國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秦始皇改變了歷來的帝王稱號。他讓大臣們討論他的稱號,有的主張用"帝",有的主張用"皇",這主要來自遠古的傳說三皇和五帝。結果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高過了三皇和五帝,最後將皇和帝並稱為"皇帝"。由皇帝來掌握全國的政權,不再像西周那樣分封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後諸侯各自獨立,中央無法控制,這才導致了天下大亂。  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對名稱也做了規定:皇帝自稱用"朕",皇帝的命稱為"制",令稱為"詔"。皇帝的印信專門用玉做成,叫做玉璽。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璽。同時,皇帝的妻子稱"皇后",父親稱"太上皇",母親稱"皇太后"。  秦始皇為了將大權集於一身,每天都日理萬機,白天審理案子,晚上還要批閱公文,而且給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須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一石在當時是120斤,相當於現在的60斤。  秦始皇對中央政治體制進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則是最高的軍政長官,負責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詔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轉交給丞相去執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郎中令,負責傳達皇帝命令,以及皇帝的警衛;衛尉,就是宮廷的警衛首領,負責皇帝住所的日常守衛;太僕,主要工作是負責侍從皇帝,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事務,負責審理重案要案;典客,負責國家的外交事務,同時負責內部少數民族的事務;宗正則是專門管理皇室事務的官員;治粟內史,管理中央財政,並負責全國的稅收工作;少府是皇帝個人的財政官員,管理歸皇帝私有的山澤湖泊和宮廷手工業。  在地方,加強君主集權的重要措施是實行了郡縣制。這是地方政治體制的歷史性變化,代替了原來的分封制。在討論時,李斯反對分封制,周朝因為分封制,將子弟封到各地為王,幾代之後,關係就疏遠了,不可能像原來那樣團結,致使周朝分崩離析。天子無法控制,徒有其名。應該設定郡縣,由皇帝親自任命官吏進行治理,罷免權也操縱在皇帝手裡。這樣就能使天下長期穩定,政權永遠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裡。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設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是郡守,縣 的長官有兩個名稱,一是縣令(萬戶以上),一是縣長(萬戶以下)。縣以下依次是鄉、亭、裡、什、伍,是一種準軍事化的管理體制,基層百姓五家為一個單位,由伍長負責。什則由十家組成,由什長負責。  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樣享有特權,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處罰。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辦事效率極高。對於官吏要求很嚴,必須通曉法律,但也給了很高的地位,不但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學習也向官吏請教,即"以吏為師"。  除了政治體制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  第一,修造長城。秦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長城拆毀,然後統一修造抵禦北面匈奴的長城。秦的長城西起隴西的林洮(現在的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現在大同江一帶),東西長達萬里。第二,沒收天下的兵器,然後熔化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每個有24萬斤,防止天下人作亂。第三,修建官道,即弛道。以咸陽為中心,共修成三條,一條向北通到了內蒙,叫做直道。一條通向東面的河北和山東,直到海邊。一條向南,通兩湖和江蘇。弛道寬達五十步,兩旁每三丈遠就種一棵青松樹。弛道的建立,大大縮短了資訊傳播的時間,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政令的及時傳達。第四,為了根絕先前六國後裔的反叛行動,秦始皇將後裔貴族們連同富豪一塊遷到了咸陽,這樣便於監視,同時也繁榮了都城的經濟。  同時,秦始皇還改革並統一了原來混亂的度量衡和貨幣,漢字也得到了統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秦時的疆域異常遼闊,北到長城和陰山,南到南越,即現在的嶺南地區,秦還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進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隴西,東則延伸到了遼東。  焚書坑儒 苛政猛於虎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已經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計程車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燬,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燬。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只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只燒掉書籍並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佈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無法抹去的一大汙點,極大地抵消了他統一全國的歷史功績。  不僅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的暴政還體現在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導致民怨沸騰。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後在咸陽照樣仿造。等全國統一了,他還曾經想造一個最大的苑囿,西起雍、陳倉(現在陝西鳳翔和寶雞地區),東面延伸到函谷關(現在河南靈寶),長達千里。最後被秦始皇的侍從、侏儒優旃(音沾)勸止。優旃對秦始皇說:“這樣可太好了,有了這麼遼闊的皇苑,我們可以多放養些猛獸,如果六國的後裔有人敢從東方進攻,就把這些猛獸趕出去將他們嚇跑。”秦始皇一聽,不禁大笑,於是就打消了建這個巨大苑囿的打算。  最大的苑囿沒有建成,但秦始皇卻建了其他很多的宮殿,單單咸陽的周圍就建有宮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燬,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據歷史記載,光阿房宮的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於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於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  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呼叫民工七十萬人。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萬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徵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萬之多,男子徵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徵發女子。秦朝因為實行法治,反對儒家思想,沒有像後來那樣限制婦女從事公眾活動。儒家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秦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苛捐雜稅,加上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如同水深火熱,由於原來的秦國變法,被東面其他國家稱為“虎狼之國”,現在統一後,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國”。人民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處罰也相當嚴厲,特別是當時的野蠻的肉刑制度,常將犯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寧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曾經勸說過秦始皇:“現在天下剛剛安定,但遠處的民眾還沒有徹底安定,士人們現在也都在推崇儒家的主張。父皇這樣用嚴酷法律治理天下,兒臣擔心會令天下不穩。希望父皇能認真考慮,改變政策,安定人心。”秦始皇聽不進扶蘇的話,反而斥責扶蘇多事。最後,秦始皇將扶蘇派到北面邊境的軍隊裡做監軍,和大將蒙恬一起抵禦匈奴。  秦始皇不聽勸告,仍在一意孤行,秦在民眾的詛咒下氣數將盡。楚國舊地的民謠中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在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在秦的東郡(現在河南濮陽)有一塊隕石墜落,於是有人便趁機在上面刻了詛咒秦的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到訊息,火冒三丈,派御史嚴厲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終也沒有查出來。御史便將附近的住戶全部處死,又將刻有字的隕石毀壞。但這絲毫不能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  向東求仙 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雖然希望皇位能萬世萬代地傳下去,但他自己還是想長生不老,於是就千方百計地尋求仙丹妙藥,因此,在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經常出巡,這樣也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沒有想到,他的性命就壞在了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上。  在統一的第二年,秦始皇曾經出巡過北面,當時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鼓舞士氣。他全國性的出巡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統一全國後的第三年,在第四次,秦始皇死在了出巡回來的路上。  現在,許多地方還存有秦始皇出巡時留下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刻,這些石刻主要是為秦始皇歌功頌德,宣傳自己統一國家、進行各項改革的歷史功績。  為了找到神仙,求得仙藥,秦始皇的出巡總是到海邊去,因為他聽說神仙總是在海邊出現。到碣石(現在的河北昌黎)一次,到成山(現在山東成山角)兩次,到琅邪和之罘三次,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傳說是神仙常來登陸的地點。每到一個地方,秦始皇都要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藥,著名的徐福東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現在日本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一代天皇。  到了公元前的12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開始了他的死亡之巡。他率領大隊人馬,從都城咸陽出發,直奔南方的雲夢(現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區),併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現在安徽當塗)上岸,到了錢塘(現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後刻石於會稽山。下山後,從吳中(現在江蘇吳縣)北上,繼續他的求仙之旅。為了能見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但總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沒想到在平原津(現在山東平原縣)就一病不起。  隨行的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時日不多,但因為秦始皇忌諱說“死”字,所以沒有人敢向他問身後的國事如何安排。隨著病情越來越重,秦始皇也意識到生命到了極限,便留下了遺詔,要長子扶蘇奔赴咸陽主辦喪禮,並繼承皇位。詔書放在任中車府令的趙高那裡,還沒有等詔書送出,秦始皇便在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熱季節,在沙丘平臺(現在河北廣宗境內)病死了。  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導致天下大亂,李斯封鎖了訊息,將秦始皇的屍首放在車裡繼續向咸陽趕路,但熱天中屍體開始腐爛,散發出臭氣,為了掩蓋,李斯讓每輛車上都裝一石鮑魚,用魚臭掩蓋屍體的腐臭。  趙高比李斯奸詐,他為了自己專權,竟借扶蘇不喜歡李斯的事實來蠱惑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詔書,讓胡亥繼承了皇位。同時假造聖旨讓扶蘇自盡。胡亥即位後就是秦二世。  同年九月,秦始皇被葬在驪山墓中。墓高有五十丈,像座山陵一樣。皇帝原來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叫陵墓,後來,皇帝的墓不都依山而建,而是建成山丘一樣高,所以,“陵”除了指小山外,就是指皇帝的墓了。按照規定,皇帝的墓可以建九丈高,但至高無上的皇帝陵墓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至於百姓的墓,不但要稱為“墳”,還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則就是觸犯法律,要受處罰。其他大臣們的墳墓也有規格限制,不能隨便超越。  秦始皇的驪山墓建得很豪華,因為墓室很深,有泉水滲進,為了阻止泉水,便用銅汁澆鑄。墓頂則用無數珠寶鑲嵌,做成日月星辰的樣子,底部用水銀做成江河湖海的樣子。墓室裡還有文武百官排列兩邊。一切都仿照在世時的樣子。為了防止偷盜破壞,墓中遍設機關,如有人進入,弓箭會自動發射。  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陝西臨潼縣的東面五公里遠的下河村附近,經過測量,墓高55.5米,周長2公里。  秦二世即位後,殘暴的統治不在其父親之下,僅僅三年,不但秦二世被趙高所殺,秦的江山也在風雨中分崩離析,秦始皇想傳到千代萬代的王朝僅到二世便結束了,這真應了那句話“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第一個稱皇帝的人——秦始皇嬴政  皇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兩字,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義,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統一六國後確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秦始皇,名嬴政。他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劃時代的人物。 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童年卻是很不幸的。他的父親異人是秦國的公子,異人雖然生在國王之家,但從小就被派往和秦國敵對的趙國,當了一名“質子”。 而嬴政正是在趙國出生的,在趙國過了9年孤獨的生活。他的童年生活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他在統一六國後採取得種種引人爭議的措施,和他的個人經歷也有很大的關係。  二千多年來秦始皇被大多人視為暴君,人們批評他焚書坑儒、修長城、廣建宮室,大興土木;然而亦有人讚揚他為“千古一帝”,肯定他開統一之局、統一度量衡、奠定中華版圖之貢獻。那麼,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這個其實是你從怎樣的角度去評價他。角度不同評價自然不同,所以才有兩個不同的秦始皇。  其實,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肯定“人”的性格是立體的,即是說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論,評價秦始皇也一樣。我們常說秦皇修長城、建宮室,勞民傷財,然而在秦代那個時代,建築技術不發達,要建一個如長城般的軍事防線,不動用大量民力,行嗎?雖然為人民帶來痛苦,但卻為秦代建成了堅固的防線,抵禦匈奴的入侵,也為後來的歷代提供了基礎,這不可以說是功嗎?  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為,如並天下、稱皇帝、廢封建、置郡縣、銷兵器、遷富豪、夷險阻、徵百越、逐匈奴、通溝渠、車同軌、書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對於全國之大一統,對於中國政制之建立、中國版圖之確立、中國民族之從傳承,是有重大之影響的,這方面他可稱為“千古一帝”。可是,秦始皇的專制獨裁、橫徵暴斂、嚴刑峻法,不僅使秦朝在統一中國後只歷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開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君主極權統治,使中國老百姓長期過著難以忍受的非人生活。對於秦始皇作為“暴君”的這一面,則不應隨便為之辯解。  由此可見,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創統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專制獨裁的“暴君”正好印證人性是立體的事實。所以評一個歷史人物不偏於一面,應多角度探討,才能還歷史人物真面目。

  • 7 # 關東俠客

    秦國在六國西邊,處在狄戎之間,社會經濟文化嚴重落後於東方五國,一直處於被吊打地位。吳起率魏軍取河西之地,秦國被壓縮在華山以西狹長地帶,大臣上朝都拿著兵器,以防不策。六國不會服秦人,更不會投降,秦國的實力是幾代國君一點點打出來的。

    秦國建立的比較晚,同東方華夏地區沒法比,歷代國君都想方設法召攬人才,向外擴張。秦穆公用百里溪為相,國家大治,但餚之戰被晉軍打敗,粉碎了他東擴的夢想,報悍終生。秦孝公用商央變法,實行軍國主義,為秦國富國強軍之路奠定物質基礎,影響深遠。這個時候,秦國實力在各國當中還是比較弱的。比如,秦武王舉鼎暴斃後,趙王靈王強行把秦國在燕國的人質送回秦國做國君,即秦昭王。趙國本想培養個代理人,沒想到找了個崛墓人。

    秦昭王在母親宣太后輔佐上位,在位48年,任用白起為將三十多年,下七十多年末償一敗。伊闕之戰破韓魏聯軍,開啟東進道路。秦軍南下伐楚,攻陷楚都郢,破使楚國遷都,一蹶不振。長平之戰滅趙卒四十五萬,東方各國無力抗秦。秦昭王派司馬錯,張儀滅蜀,為秦始皇統一天下打下良好的基礎。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有關中和蜀兩大糧倉做基礎,商央獎勵軍功的政策,打造一支鐵血虎狼之師。用十年時間(公元前230一公元前221年),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天下。六國立國時間間大部分早於秦國,經濟文化發達程度超過秦國,從骨孑裡瞧不上秦人,認為是蠻夷。秦八之恥而後勇,招賢納士吸引人才,發展經濟。魏冉,商央,范雎,張儀,呂布韋,李斯等皆為六國的客卿。秦國靠引進人才是現富國強兵統一天下。

    秦始皇建立專制義中央集權的制度,地方實行郡縣制。同以往分封制不同,是一種新的國家制度。六國國君傳承了幾百年,不可能甘心給秦國做公務員。秦國把他們放到地方也怕他們死灰復燃,只能打硨舊的罈罈罐罐,重起爐灶另開張。

  • 8 # 本草百曉生

    大秦是如何滅亡的?

    表面上看,大家不滿暴秦,於是率先有陳涉、吳廣起義,緊接著天下反秦勢力紛紛響應,經過幾番角逐,最終劉邦勝出。

    但若細緻分析,這些反秦勢力,主要還是之前的六國王孫,比如項羽就是楚國項燕的後代,張良便是南韓王室成員,也就說,正是這些六國殘餘勢力,成了推翻秦朝最有力的生力軍。

    大家不妨想想戰國以前,各國是如何相處的。雖然有所謂的“春秋五霸”,但無論誰稱霸,都得把周王室供得高高的,大傢伙都推周王為天下之主。

    試想一下,若六國紛紛向秦稱臣,尊秦王為天下之王,那不跟周王室一樣。結果呢,作為過來人,秦國難道還要倒行逆施!

    春秋結束,各國紛爭,出現戰國模式。大家相互爭鬥的目地,只有一個。“王天下”,一統神州。

    統一手段只有血腥征服,絕沒有和平談判的可能,那是歷經春秋294年,所得出來的經驗,無論是秦國,還是其它國家,都明白這個理。

    秦統一全國,雖然這種局面僅維持了短短15年時間,但秦結束六國局面是無疑大勢所趨!

  • 9 # 蓋世楠爵

    首先我不同意你的這種觀點。

    在當時秦國從秦孝公任用商鞅變法到秦王政期間,秦國的統一已經是不可阻擋的,秦國已經可以單挑六國了。

    秦國統一就必須佔領六國的土地,六國的君主必須死。那個國家不服,就打到服為止,讓秦國的制度推行到六國,讓秦國的軍隊駐紮在六國。

    如果只讓六國簡單的對秦國稱臣,並且年年上貢,歲歲來朝。誰能保證六國口服心不服?這樣還不是和周天子的分封制一樣?說不定哪天六國聯合又得攻秦。秦國要的就是六國土地成為秦的郡縣,六國子民成為秦國子民。

  • 10 # 喜好歷史

    你的說法。不僅不能一統天下。 如果真要這樣的話,秦朝可能要走周朝的老路了。什麼是稱臣就是最多給你點錢。然後割地這跟周朝有什麼兩樣。你怎麼確保他們不會連起火來攻秦朝。那那樣的話。秦朝拿什麼自保?

  • 11 # 侯青

    首先,經濟基礎決定了上層建築,鐵梨牛耕的推廣,生產力的發展必然推動生產關係的變革。所以,以秦國商鞅變法為代表的一系列變法由此展開,進而推動中國在春秋戰國時期從奴隸社會過度到封建社會。六國稱臣實際就是奴隸社會西周分封制,已不適應時代發展。其次,讓六國稱臣,還不如西周分封制。西周分封制是以血緣為紐帶的宗法制為基礎,讓六國稱臣只能依靠秦國強大,基礎十分脆弱。第三,商鞅變法也徹底改變秦國政治制度,郡縣制更有利於中央集權和君主專制,為秦國屢次擊敗六國並統一六國奠定堅實基礎,也順應了封建社會發展的歷史局勢。

  • 12 # dasho3175

      秦始皇,名叫贏政,後滅六國,統一中國,稱始皇帝,是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兩千年來,對他的評價是很有爭議的,那麼秦始皇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物呢?  兒時歷難 少年成帝王  秦始皇的出生和他的父親子楚(又名異人)做人質有著直接的關係。他出生的年代正是戰國末期,各國之間的爭鬥異常激烈。秦是當時的七雄之一,秦始皇的曾祖父秦昭王聽取了范雎“遠交近攻”的戰略,把進攻的矛頭先對準了鄰國南韓和魏國,而和較遠的趙國聯合。遵照當時的慣例,兩國互換人質以示真誠。秦國派到趙國的是秦始皇的父親子楚,因為他在秦國的地位並不很高。  子楚就是秦昭王的孫子,即太子安國君(秦始皇的爺爺)的兒子。子楚的母親夏姬不被安國君寵愛,子楚又在安國君二十多個兒子中排在中間,不是長子,所以地位很低,挑選人質時便選中了他。  子楚在趙國很不得意,但呂不韋卻改變了他的命運。  呂不韋當時已經是一個富有的商人,他很會投機,見到了子楚便覺得他像個貴重的商品一樣奇貨可居,將來可以借他賺取功名利祿(這就是現在“奇貨可居”這個成語的來歷)。呂不韋很熟悉秦國的內幕,知道安國君雖然最寵愛華陽夫人,但她卻沒有兒子,便打定注意要讓華陽夫人過繼子楚為子,那麼以後在太子安國君即位後,子楚也就是太子了,自己肯定會利用特殊的政治資本賺來無數的錢財。  主意已定,呂不韋便付諸行動了。他拿出了1000金作為本錢,其中的500金送給子楚,讓他廣交朋友,500金則用來購買奇珍異寶,然後帶著去了秦國。他很精明,沒有直接去見安國君和華陽夫人,而是採取了更穩妥更有效的迂迴策略:去找華陽夫人的姐姐。呂不韋施展口才,說子楚如何賢達,如何聰慧,廣交天下朋友,富有大志。雖然身處異鄉,但天天想念慈祥的安國君和賢惠的華陽夫人,還經常對他說“夫人就是子楚的上天”,有時到了深夜還思念得流淚。說到最後,見華陽夫人的姐姐被他的話打動了,便請她將禮物轉交給華陽夫人。華陽夫人接受了呂不韋替子楚交給她的禮物,又聽說了子楚對她和安國君的態度,便對子楚有了好感。  呂不韋又勸說華陽夫人的姐姐去遊說華陽夫人,讓她儘早在眾公子中挑選一個好的作為自己的兒子,並立為儲君,那麼以後即使在秦昭王死後也能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子楚便是最合適的人選。呂不韋商人式的精明算計,正好是華陽夫人日夜耿耿於懷的心事,姐姐來了一提此事,正中下懷。於是,華陽夫人便利用安國君的寵愛,說服他立子楚為繼承人。  事情辦成了,子楚的處境和地位都發生了很大的變化:安國君和華陽夫人給了子楚足夠的錢財,還讓呂不韋做他的師長,扶助子楚。  從此,呂不韋便長住在了邯鄲,和子楚一起廣交天下賓客,等待回國做太子、準備以後繼承王位的那一天早點到來。  為了更好地籠絡子楚,呂不韋還給子楚送去一個擅長歌舞的美女,因為是在趙國的都城,所以歷史上稱她為趙姬。後來,趙姬給子楚生下一子,這就是秦始皇。開始他姓趙,因為出生在趙國。因為是生在正月,所以名字叫正,後來就改為政。等到回到了秦國,才改成了國姓嬴。  秦始皇剛出生,秦國和趙國便由盟友變成了敵人。第二年,趙國在秦國圍攻時想殺死子楚,結果子楚在呂不韋的幫助下,重金賄賂了守城門的官員,逃出了邯鄲城。秦始皇和母親在外祖母家的掩護下,逃過了殺身之禍。  六年後,公元前215年,秦昭王死,安國君即位,這就是秦孝文王,華陽夫人立為王后,太子就是子楚。此時,秦國和趙國的關係也恢復到以前的友好狀態,秦始皇和母親得以回到秦國。安國君在位時間很短,先是為父親服喪一年,正式即位後僅僅三天便死了。子楚即位,就是秦莊襄王。剛即位,便讓呂不韋做了相國,還封為文信侯。但子楚在位時間也不長,僅三年便死去了。公元前247年,剛13歲的贏政便登上了秦王的寶座,因為年幼,政事便落入了呂不韋和趙太后之手。  勵精圖治 十年滅六國  贏政做了秦王之後,呂不韋的權勢更大了。而且取得了“仲父”的稱號,他食封大邑萬戶,還擁有上萬名家僮,財富鉅萬。同時,為了擴大自己的影響,他又召集很多的門客,讓他們蒐集史料,最後輯成了《呂氏春秋》。  趙太后在先前被呂不韋送給子楚之前和呂不韋很要好,現在雖然地位尊貴,但子楚已經死去,守寡時間一長,便和呂不韋又重新走到了一起。此時,秦始皇已經長大,呂不韋也害怕她和太后私通的事被發覺,引來殺身之禍,於是便給趙太后找了個替身,這就是嫪毐,讓他冒充宦官進宮,在淨身時趙太后買通了執行的人,讓這個假宦官進去供趙太后享樂。  這樣,在秦始皇的身邊有了兩個對他政權構成威脅的人,一個是呂不韋,一個就是嫪毐。在秦王八年,即公元前239年,秦始皇滿二十一歲,依照秦國的舊制,第二年要舉行加冠禮,然後就可以親政了。而呂不韋和嫪毐卻在此時向他示威:呂不韋公開拿出了《呂氏春秋》,嫪毐則依仗趙太后的勢力,私自分土封侯。秦始皇在挑釁面前不動聲色,而是按計劃舉行了加冠禮,而嫪毐卻等不及了,他想乘機叛亂,殺掉秦始皇,結果被早有防備的秦始皇平息,自己被捉,最後處以車裂酷刑,誅滅三族。他的同黨被誅殺的有二十多人,牽連的多達四千多家。趙太后和嫪毐生的兩個私生子也被殺,趙太后則被軟禁起來,經過群臣的勸說,秦始皇親自把母親接回咸陽。  除掉嫪毐的第二年,秦始皇又免掉了呂不韋的相國,趕出咸陽,讓他到自己的封地洛陽。兩年後,秦始皇為了避免呂不韋和其他國家串通作亂,派人給呂不韋送去絕命書,信中對呂不韋大加斥責:“你對秦國有什麼功勞,卻能封土洛陽,食邑十萬?你和秦國又有什麼親緣,卻得到仲父的稱號?你快給我滾到西蜀去吧!”呂不韋知道自己去也是最後難免一死,乾脆服毒自殺了。  對自己政權的威脅都清除了,秦始皇便開始對東方的六國採取了軍事行動。他繼承了祖輩的基業,而且發揚光大,在秦始皇手下,有一批很有才幹的文臣武將,文臣如謀士李斯和尉繚,善於間諜活動的姚賈和頓弱。武將則有蒙恬、蒙武、王翦和王賁。秦始皇繼續用“遠交近攻”的戰略方針,前後用了十年的時間滅掉了六國,統一了中國。  最先滅掉的是南韓,秦王十四年,即公元前233年,南韓割地稱臣,也沒能挽救敗亡的命運。三年後,秦國俘虜了韓王,滅掉了南韓。  然後秦國攻打趙國,俘虜了趙王,公子嘉逃到了代郡(今河北蔚縣),稱代王。到秦王二十五年,代王也被俘,趙最後滅亡。  在秦王二十年,王翦領兵攻燕。在易水西面秦兵打敗了燕、代聯軍。攻佔了燕國都城薊城(今北京)。燕王向遼東方向出逃。後來,燕王只得殺死了曾經派荊軻刺殺秦王的太子丹,把他的頭獻給秦軍求和。到秦王二十五年,燕國最後的一個王——喜被俘獲,燕國也被滅了。同時,魏國也被秦軍滅掉。  秦王二十三年,攻打楚國的秦軍因為兵力太少,被楚軍打敗。秦王又派老將王翦出征,並聽從他的建議,給了六十萬重兵,結果,王翦用了三年時間,終於拿下了楚國。  最後滅掉的是齊國。在秦國先後對其他五國用兵時,齊國不但袖手旁觀,而且和秦國結盟,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前途和其他五國一樣。因此,齊國沒有做任何戰爭準備。等到秦王二十六年,五國都被滅掉後,齊國這才派兵準備抵禦秦國,並和秦國斷交,但為時已晚。秦國大將王賁在最終滅掉燕國後,領兵大舉南下,一戰俘獲了齊王。至此,秦滅六國,十年統一了中國。  政治改革 建大秦帝國  秦始皇用武力平定天下之後,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這對於中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統一和發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首先,秦始皇改變了歷來的帝王稱號。他讓大臣們討論他的稱號,有的主張用"帝",有的主張用"皇",這主要來自遠古的傳說三皇和五帝。結果秦始皇認為自己的功勞高過了三皇和五帝,最後將皇和帝並稱為"皇帝"。由皇帝來掌握全國的政權,不再像西周那樣分封諸侯,各管一地,致使最後諸侯各自獨立,中央無法控制,這才導致了天下大亂。  為了維護皇帝的尊嚴,對名稱也做了規定:皇帝自稱用"朕",皇帝的命稱為"制",令稱為"詔"。皇帝的印信專門用玉做成,叫做玉璽。而且只有皇帝的印信才能叫做璽。同時,皇帝的妻子稱"皇后",父親稱"太上皇",母親稱"皇太后"。  秦始皇為了將大權集於一身,每天都日理萬機,白天審理案子,晚上還要批閱公文,而且給自己定下了工作量:每天必須批完一石公文才能休息。一石在當時是120斤,相當於現在的60斤。  秦始皇對中央政治體制進行了改革。皇帝之下是三公九卿:三公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是最高行政長官,輔助皇帝處理政務,同時負責對文武百官的管理。太尉則是最高的軍政長官,負責軍事事務,但他平時沒有軍權,戰時也要聽從皇帝的命令,而且要有皇帝的符節才能調動軍隊,軍權實際上也是掌握在皇帝手中。御史大夫是負責監察百官的,也是副丞相,皇帝的詔令一般由御史大夫轉交給丞相去執行。  三公的下面是九卿:奉常,掌管宗廟禮儀;郎中令,負責傳達皇帝命令,以及皇帝的警衛;衛尉,就是宮廷的警衛首領,負責皇帝住所的日常守衛;太僕,主要工作是負責侍從皇帝,掌管皇帝的車馬;廷尉,掌管全國的司法事務,負責審理重案要案;典客,負責國家的外交事務,同時負責內部少數民族的事務;宗正則是專門管理皇室事務的官員;治粟內史,管理中央財政,並負責全國的稅收工作;少府是皇帝個人的財政官員,管理歸皇帝私有的山澤湖泊和宮廷手工業。  在地方,加強君主集權的重要措施是實行了郡縣制。這是地方政治體制的歷史性變化,代替了原來的分封制。在討論時,李斯反對分封制,周朝因為分封制,將子弟封到各地為王,幾代之後,關係就疏遠了,不可能像原來那樣團結,致使周朝分崩離析。天子無法控制,徒有其名。應該設定郡縣,由皇帝親自任命官吏進行治理,罷免權也操縱在皇帝手裡。這樣就能使天下長期穩定,政權永遠掌握在中央皇帝的手裡。秦始皇採納了李斯的建議,在全國設立了三十六郡,郡下設縣。郡的長官是郡守,縣 的長官有兩個名稱,一是縣令(萬戶以上),一是縣長(萬戶以下)。縣以下依次是鄉、亭、裡、什、伍,是一種準軍事化的管理體制,基層百姓五家為一個單位,由伍長負責。什則由十家組成,由什長負責。  秦朝對於官吏的管理是很嚴格的,制定了很多處罰官吏的法令。官吏犯法,不是像西周那樣享有特權,即"刑不上大夫",而是加重處罰。這使得秦朝的吏治非常清明,政府的辦事效率極高。對於官吏要求很嚴,必須通曉法律,但也給了很高的地位,不但是政治地位,法律的學習也向官吏請教,即"以吏為師"。  除了政治體制改革外,秦始皇還採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來鞏固集權統治。  第一,修造長城。秦始皇下令將原來六國的首都和各自修造的長城拆毀,然後統一修造抵禦北面匈奴的長城。秦的長城西起隴西的林洮(現在的甘肅岷縣),東到遼東(現在大同江一帶),東西長達萬里。第二,沒收天下的兵器,然後熔化鑄成十二個巨大的銅人,每個有24萬斤,防止天下人作亂。第三,修建官道,即弛道。以咸陽為中心,共修成三條,一條向北通到了內蒙,叫做直道。一條通向東面的河北和山東,直到海邊。一條向南,通兩湖和江蘇。弛道寬達五十步,兩旁每三丈遠就種一棵青松樹。弛道的建立,大大縮短了資訊傳播的時間,有利於中央集權的加強和政令的及時傳達。第四,為了根絕先前六國後裔的反叛行動,秦始皇將後裔貴族們連同富豪一塊遷到了咸陽,這樣便於監視,同時也繁榮了都城的經濟。  同時,秦始皇還改革並統一了原來混亂的度量衡和貨幣,漢字也得到了統一,促進了各地文化的交流。  秦時的疆域異常遼闊,北到長城和陰山,南到南越,即現在的嶺南地區,秦還設定了南海、桂林、象郡進行管理。疆域的西界是隴西,東則延伸到了遼東。  焚書坑儒 苛政猛於虎  秦始皇由於實行嚴酷法律,引起了士人的不滿,紛紛指責秦始皇。已經升任丞相的李斯主張嚴厲鎮壓這些膽大妄為計程車人,他給秦始皇寫了一封奏疏,要求進行焚書。即除了《秦記》之外的所有史書一律燒燬,全國百姓和士人私自收藏的經書和諸子百家的典籍,也全部由官府統一燒燬。敢再違抗命令,議論政事的人一律處死。如果官吏知情隱瞞不報,也和藏書的人同等治罪。除了少數史書之外,其他的最後只留下了關於農業、卜筮和醫藥的書籍。  秦始皇同意了李斯的意見,下令全國進行焚書,這是對中國文化的一次清洗,和法律一樣是秦朝暴政的集中體現。  只燒掉書籍並不能堵住士人的口,反而激起更大的反抗,百姓和士人對秦始皇的暴政怨憤異常,對他不利的言論遍佈天下。這使秦始皇勃然大怒,派出御史到全國各地追查,最後抓到四百六十多人,秦始皇下令一塊押到驪山的山谷中,全部坑殺,也就是活埋。因為這些人絕大部分是儒生,所以被後人稱為“坑儒”。  焚書坑儒是秦始皇無法抹去的一大汙點,極大地抵消了他統一全國的歷史功績。  不僅是焚書坑儒,秦始皇的暴政還體現在大興土木,修建阿房宮導致民怨沸騰。  秦始皇很喜歡六國華麗的宮殿,所以,每當滅掉一個國家,他都要讓人將宮殿的圖畫下來,然後在咸陽照樣仿造。等全國統一了,他還曾經想造一個最大的苑囿,西起雍、陳倉(現在陝西鳳翔和寶雞地區),東面延伸到函谷關(現在河南靈寶),長達千里。最後被秦始皇的侍從、侏儒優旃(音沾)勸止。優旃對秦始皇說:“這樣可太好了,有了這麼遼闊的皇苑,我們可以多放養些猛獸,如果六國的後裔有人敢從東方進攻,就把這些猛獸趕出去將他們嚇跑。”秦始皇一聽,不禁大笑,於是就打消了建這個巨大苑囿的打算。  最大的苑囿沒有建成,但秦始皇卻建了其他很多的宮殿,單單咸陽的周圍就建有宮殿二百七十多座,行宮在關外有四百多座,關內三百多座。在這些宮殿中,最大最有名的還是阿房宮。因為在秦末已經被項羽燒燬,所以其規模究竟有多大,現在無法估計,但根據歷史記載,光阿房宮的前殿的東西就寬達五百步,大約相當於七百米。南北有五十丈,相當於一百一十五米。殿的門用磁石砌成,主要是用來防止人帶兵器行刺。在殿門前排列著十二個銅人,即用沒收民間兵器熔鑄而成的那十二個銅人。  在秦始皇死在出巡的路上時,阿房宮還沒有建成,這個巨大的工程,每年都要呼叫民工七十萬人。另一個宏大的工程是修建秦始皇自己的驪山墓,每年也用工七十多萬人。加上其他的用工,如修建長城,修弛道,常年的兵役徵發,致使秦朝每年服役的人達三萬之多,男子徵發不足使用,有時還要徵發女子。秦朝因為實行法治,反對儒家思想,沒有像後來那樣限制婦女從事公眾活動。儒家主張和長輩同住,以便盡孝,秦則要成家的男子和父母分居,這樣國家可以按照戶數多收賦稅。  苛捐雜稅,加上嚴酷的法律,使人民生活如同水深火熱,由於原來的秦國變法,被東面其他國家稱為“虎狼之國”,現在統一後,暴政使秦朝真成了“虎狼之國”。人民動不動就觸犯了法律,處罰也相當嚴厲,特別是當時的野蠻的肉刑制度,常將犯人的腳砍斷,造成大量的殘廢人。原來百姓渴望統一,結束無休止的戰爭,是想從此過上安寧的日子,現在秦的暴政讓他們失望至極,秦的民心喪失是它迅速滅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的長子扶蘇曾經勸說過秦始皇:“現在天下剛剛安定,但遠處的民眾還沒有徹底安定,士人們現在也都在推崇儒家的主張。父皇這樣用嚴酷法律治理天下,兒臣擔心會令天下不穩。希望父皇能認真考慮,改變政策,安定人心。”秦始皇聽不進扶蘇的話,反而斥責扶蘇多事。最後,秦始皇將扶蘇派到北面邊境的軍隊裡做監軍,和大將蒙恬一起抵禦匈奴。  秦始皇不聽勸告,仍在一意孤行,秦在民眾的詛咒下氣數將盡。楚國舊地的民謠中有了“楚雖三戶,亡秦必楚”的說法。在公元前221年,即秦始皇三十六年,在秦的東郡(現在河南濮陽)有一塊隕石墜落,於是有人便趁機在上面刻了詛咒秦的一句話:“始皇帝死而地分”。秦始皇得到訊息,火冒三丈,派御史嚴厲追查刻字的人,但最終也沒有查出來。御史便將附近的住戶全部處死,又將刻有字的隕石毀壞。但這絲毫不能挽救秦朝滅亡的命運。  向東求仙 壽終卻歸西  秦始皇做了皇帝之後,雖然希望皇位能萬世萬代地傳下去,但他自己還是想長生不老,於是就千方百計地尋求仙丹妙藥,因此,在統一全國之後,秦始皇經常出巡,這樣也能向天下人炫耀自己的文治武功。沒有想到,他的性命就壞在了為了求仙丹的出巡路上。  在統一的第二年,秦始皇曾經出巡過北面,當時主要是為了抵禦匈奴,鼓舞士氣。他全國性的出巡一共有四次,第一次是在統一全國後的第三年,在第四次,秦始皇死在了出巡回來的路上。  現在,許多地方還存有秦始皇出巡時留下石刻,如著名的泰山上的石刻,這些石刻主要是為秦始皇歌功頌德,宣傳自己統一國家、進行各項改革的歷史功績。  為了找到神仙,求得仙藥,秦始皇的出巡總是到海邊去,因為他聽說神仙總是在海邊出現。到碣石(現在的河北昌黎)一次,到成山(現在山東成山角)兩次,到琅邪和之罘三次,就是因為這些地方傳說是神仙常來登陸的地點。每到一個地方,秦始皇都要派很多的方士去求仙找藥,著名的徐福東渡日本就是秦始皇所派,現在日本有的學者甚至認為徐福就是日本的一代天皇。  到了公元前的120年,即秦始皇三十一年,秦始皇開始了他的死亡之巡。他率領大隊人馬,從都城咸陽出發,直奔南方的雲夢(現在的洪湖和洞庭湖地區),併到九嶷山祭祀了祖先舜。接著,乘船東進,在丹陽(現在安徽當塗)上岸,到了錢塘(現在浙江杭州),又向西渡江登會稽山,祭祀了治水的大禹,然後刻石於會稽山。下山後,從吳中(現在江蘇吳縣)北上,繼續他的求仙之旅。為了能見到神仙,秦始皇一直是沿著海邊北上,但總是一無所獲,最後,失望的秦始皇只得往回返,沒想到在平原津(現在山東平原縣)就一病不起。  隨行的趙高、李斯和胡亥等人知道秦始皇時日不多,但因為秦始皇忌諱說“死”字,所以沒有人敢向他問身後的國事如何安排。隨著病情越來越重,秦始皇也意識到生命到了極限,便留下了遺詔,要長子扶蘇奔赴咸陽主辦喪禮,並繼承皇位。詔書放在任中車府令的趙高那裡,還沒有等詔書送出,秦始皇便在公元前210年的七月暑熱季節,在沙丘平臺(現在河北廣宗境內)病死了。  秦始皇死時僅五十歲,他在秦王位共二十五年,稱皇帝十二年,總共三十七年。  為了防止秦始皇的兒子們爭奪皇位而導致天下大亂,李斯封鎖了訊息,將秦始皇的屍首放在車裡繼續向咸陽趕路,但熱天中屍體開始腐爛,散發出臭氣,為了掩蓋,李斯讓每輛車上都裝一石鮑魚,用魚臭掩蓋屍體的腐臭。  趙高比李斯奸詐,他為了自己專權,竟借扶蘇不喜歡李斯的事實來蠱惑李斯和他一起篡改了詔書,讓胡亥繼承了皇位。同時假造聖旨讓扶蘇自盡。胡亥即位後就是秦二世。  同年九月,秦始皇被葬在驪山墓中。墓高有五十丈,像座山陵一樣。皇帝原來的墓都是依山而建,所以叫陵墓,後來,皇帝的墓不都依山而建,而是建成山丘一樣高,所以,“陵”除了指小山外,就是指皇帝的墓了。按照規定,皇帝的墓可以建九丈高,但至高無上的皇帝陵墓總是超過這個高度。至於百姓的墓,不但要稱為“墳”,還限制在三尺以下,否則就是觸犯法律,要受處罰。其他大臣們的墳墓也有規格限制,不能隨便超越。  秦始皇的驪山墓建得很豪華,因為墓室很深,有泉水滲進,為了阻止泉水,便用銅汁澆鑄。墓頂則用無數珠寶鑲嵌,做成日月星辰的樣子,底部用水銀做成江河湖海的樣子。墓室裡還有文武百官排列兩邊。一切都仿照在世時的樣子。為了防止偷盜破壞,墓中遍設機關,如有人進入,弓箭會自動發射。  秦始皇的陵墓就在陝西臨潼縣的東面五公里遠的下河村附近,經過測量,墓高55.5米,周長2公里。  秦二世即位後,殘暴的統治不在其父親之下,僅僅三年,不但秦二世被趙高所殺,秦的江山也在風雨中分崩離析,秦始皇想傳到千代萬代的王朝僅到二世便結束了,這真應了那句話“有再一再二,沒有再三再四”。  第一個稱皇帝的人——秦始皇嬴政  皇帝,是中國封建王朝的最高統治者,是政教合一的領袖,擁有至高無上的權力。“皇帝”兩字,取“德兼三皇、功蓋五帝”之義, 最早由秦王嬴政在統一六國後確定之,也由他最先使用的,也就是所謂始皇帝也。  秦始皇,名嬴政。他是中國的第一個皇帝,是中國歷史上一位極富傳奇色彩的劃時代的人物。 這樣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他的童年卻是很不幸的。他的父親異人是秦國的公子,異人雖然生在國王之家,但從小就被派往和秦國敵對的趙國,當了一名“質子”。 而嬴政正是在趙國出生的,在趙國過了9年孤獨的生活。他的童年生活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他在統一六國後採取得種種引人爭議的措施,和他的個人經歷也有很大的關係。  二千多年來秦始皇被大多人視為暴君,人們批評他焚書坑儒、修長城、廣建宮室,大興土木;然而亦有人讚揚他為“千古一帝”,肯定他開統一之局、統一度量衡、奠定中華版圖之貢獻。那麼,秦始皇究竟是暴君亦或是千古一帝呢?這個其實是你從怎樣的角度去評價他。角度不同評價自然不同,所以才有兩個不同的秦始皇。  其實,我們在評價一個人的時候,應該肯定“人”的性格是立體的,即是說性格是多方面的,不可片面下定論,評價秦始皇也一樣。我們常說秦皇修長城、建宮室,勞民傷財,然而在秦代那個時代,建築技術不發達,要建一個如長城般的軍事防線,不動用大量民力,行嗎?雖然為人民帶來痛苦,但卻為秦代建成了堅固的防線,抵禦匈奴的入侵,也為後來的歷代提供了基礎,這不可以說是功嗎?  而秦始皇的其他所作所為,如並天下、稱皇帝、廢封建、置郡縣、銷兵器、遷富豪、夷險阻、徵百越、逐匈奴、通溝渠、車同軌、書同文、一法度等等措施,對於全國之大一統,對於中國政制之建立、中國版圖之確立、中國民族之從傳承,是有重大之影響的,這方面他可稱為“千古一帝”。可是,秦始皇的專制獨裁、橫徵暴斂、嚴刑峻法,不僅使秦朝在統一中國後只歷十五年即告覆亡,而且也開了中國兩千餘年的君主極權統治,使中國老百姓長期過著難以忍受的非人生活。對於秦始皇作為“暴君”的這一面,則不應隨便為之辯解。  由此可見,秦始皇一方面是首創統一局面的“千古一帝”,一方面是專制獨裁的“暴君”正好印證人性是立體的事實。所以評一個歷史人物不偏於一面,應多角度探討,才能還歷史人物真面目。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胎又是女孩,重男輕女的公婆逼我們再生個男娃,我該怎麼辦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