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他是NBA歷史最強的二年級後衛嗎
8
回覆列表
  • 1 # 老錢愛侃球

    特雷·楊,他是2018年選秀第五順位進入NBA,年僅21歲,是2018-19賽季最佳新秀陣容一陣,2019-20賽季更是徹底爆發,場均29.6分,9.3助攻,4.3籃板,超級巨星身份卡加身,入選全明星東部首發陣容。

    強點一:資料升級

    特雷楊是幸運的,因為從進入聯盟開始,老鷹隊就完全圍繞著他開始重建球隊,配備符合他風格的球員,讓卡特當他的導師,允許他隨便發揮,無限開火權。而他也是爭氣,雖然新秀賽季前半個賽季偶爾有些掙扎,可是下半賽季開始持續兌現自己的天賦。

    本賽季,特雷.楊完美展現出了自己飛快的進步速度,新秀賽季他在場均30.9分鐘出場時間下,場均資料為19.1分3.7個籃板和8.1次助攻,命中率為41.8%,三分球命中率為32.4%,而到了本賽季,他場均35.3分鐘砍下29.6分4.3個籃板9.3次助攻,命中率達到43.7%,三分球命中率也上升至36.1%。

    一名21歲的球員,一個賽季就把自己的場均得分提升10分左右,這是多麼令人驚歎甚至恐怖的進步幅度。他還刷爆了一個又一個聯盟記錄。比如他超越勒布朗·詹姆斯成為NBA歷史上在22歲之前單場砍下至少30分10助攻次數最多的球員;他是聯盟歷史上22歲前得到20分10助攻次數最多、得到至少35分10助攻最多的球員;是NBA歷史上單賽季命中200記三分最快的球員等等,相信未來還有無數的記錄在等待他去打破。

    強點二:技術升級

    不管外界如何嘲諷譏笑,楊一直堅持自己的打法,他的表現也證明老鷹隊集全隊之力圍繞他的做法是正確的。

    小庫裡

    剛進NBA時,楊就被稱為“小庫裡”,最擅長超遠三分和不重樣的進攻方式。本賽季更是成為一個無往不利的超級得分手,三分、中投、突破、拋投、甚至是碰瓷罰球,樣樣精通,是不折不扣的進攻萬花筒。本賽季每場要投9.3個三分,36.1%的三分球命中率在持球投籃為主的球員裡算是不錯的,而且別看他的命中率還不是很高,但當特雷楊打開了之後,誰也無法阻攔他得分。

    小納什

    特雷楊的助攻能力也是有目共睹,這也得益於他的高球商和傳球能力,他在場上視野開闊,能及時注意到隊友的位置並把球在最恰當的時機送到最合適的球員手上,是最佳的節奏掌控者,本賽季他的表現越來越像一名球場排程大師,只要隊友給力,那麼特雷楊一場比賽得到十七八個助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NBA歷史上第二個賽季就能場均送出9次以上助攻的,只有上古大神大O奧斯卡羅伯特森,許多超級控衛,都沒有做到。他還是除奧斯卡·羅伯特森以外唯一一個在生涯前100場至少得到2000分和800次助攻的球員。本賽季特雷楊的AST ADJ(修正助攻數)高達10.2聯盟第四高,修正助攻傳球比19.5僅次於德文布克,排在聯盟第二。也就是說他是一個高產且高效的助攻者。楊依靠突破場均助攻2.4次聯盟第一,個人終結加助攻的回合數聯盟第三,每回合得到1.27分效率很高。

    小艾弗森

    二年級的特雷楊是一名天生的控球手和突破手,他擁有優秀的控球能力,而且充滿侵略性,本季以來,場均突破次數最多的就是特雷楊。他以場均19.9次突破排在聯盟第一,詹姆斯場均突破13.9次、字母哥場均只有11.5次,可以想象特雷楊擁有和他的身材不符的侵略性。但受到身材力量和對抗能力不足的制約,他在籃下的效率不高,但對其自身而言籃下依然是他最為高效的一個區域。

    小帕克

    說他像帕克,主要是指他的拋投,受限於身材和對抗能力不足,他突破到籃下後很喜歡用拋投躲避對方的防守,新秀賽季他每場比賽就要完成3次拋投,每回合可以得到0.982分,全聯盟能夠同時在這兩方面超過他的只有康利一人,本賽季已經徹底超越康利,成為聯盟新的拋投大師。還有擋拆,他已經越來越有頂級擋拆大師的潛質了,他的持球突破和擋拆後的傳攻運用越發的爐火純青,楊基本上可以兼顧好擋拆之後的自己進攻和出球,他在擋拆之後的出球比重還略高於自己進攻。

    當然,他也有短板,可以說,他的防守下限決定了他以後的歷史高度,不過受限於身材,他只能在力量、對抗、預判上多下點功夫了。只要他的防守能達到中上水平,那麼他的未來真是無可限量,天空才是他的極限吧!所以儘管才是他的第二個賽季,但他已經超越了很多球星了,是真的很強大!

  • 2 # 天選之子胡大衛

    真的強!年輕的庫裡,除了防守差,別的幾乎很完美!他已經做到了他那個身高那個天賦的巔峰,就像保羅一樣!如果他能攻防一體,以後會是長期的全明星甚至巨星!

  • 3 # 連鵬籃球

    特雷楊本賽季場均29.6分4.2籃板9.3助攻.在整個NBA場均得分並列第三,場均助攻第二,並且入選全明星首發,這才是他第二個賽季.楊技術全面,1對1能力很強,投籃範圍整個半場,很多次能看到他剛過半場踩著LOGO就出手命中,讓人印象深刻.只有21歲的他未來在聯盟的道路還很長,讓我們一起來見證他的成長吧.

  • 4 # 籃球二次元

    2018年6月22日,在選秀大會中特雷楊在首輪第五順位被獨行俠選中,由於某些原因隨後被交易到老鷹。2018年,是勇士小球戰術的巔峰時期,那時候的老鷹群龍無首,管理層順應籃球的發展方向同意與獨行俠進行交易,得到了三分投射能力更強的特雷楊。只讀過一年大學的特雷楊憑藉著線上精準的投射能力名聲傳遍NCAA聯盟,在參加選秀之前就已經有了“小庫裡”的美譽!也許是皇天不負有心人,也許是天公作美,在老鷹的第一個賽季特雷楊出場了以首發的身份出席了81次常規賽,憑藉著絕對的實力,在場均30.9分鐘的出場時間裡得到19.1分8.1助攻,整體命中率在42%左右。

    2019年獲得了最佳新秀的提名(最終輸給了東契奇),同年5月22日成功入選本賽季最佳新秀第一陣容,特雷楊的第一個賽季是非常成功的,在老鷹他就是絕對的核心球員!第二個賽季,也就是2819-2028賽季,受到疫情的影響老鷹隊目前進行了67場常規賽,戰績為20勝47負,已經無緣季後賽名額。二年級的特雷楊實力更進一步,場均出場時間提高到了35.3分鐘,資料提升到29.6分9.3助攻4.3籃板,命中率提升到了43.7%,三分球從32%提高到了36.1%。這樣的表現震撼了聯盟,同年成功入選東部全明星首發陣容!新一代的鷹王就要來了,亞特蘭山大的球迷已經把特雷楊當成了這座城市的英雄!

    本賽季的特雷楊相比之前一個賽季,在很多方面都有了非常大的成長空間。其中禁區命中率達到60%,3秒區命中率達到45%,罰球線以外、三分線以裡的區域命中率高達46.7%!在進入聯盟以前,球探給出的球員報告中指出特雷楊體重排名倒數第一、站立摸高倒數第二、臂展倒數第一,很多人對他能否適應NBA的對抗產生了懷疑!第一年也的確有點撞了新秀牆,可經過一個賽季的錘鍊,特雷楊不不僅完全適應了NBA的對抗,還擁有了一套屬於自己的進攻方式!特雷楊的持球擋拆是主要的進攻武器,作為後衛擁有著出色的控球能力,在面對單人防守時可以很輕鬆的完成過人、上籃,他又是一個及其出色的投手,球場視野寬廣,在組織進攻方面也是天賦異稟,擁有著出色的預判球路線的能力!

    二年級的特雷楊在賽季場均得分榜上排名第四位,場均助攻排在第二位!在歷史上,新秀第二年能達到如此程度的球員我想不到還有誰?從身體素質上來說特雷楊和方面的詹姆斯以及內皮爾相似,但技術特點納什和庫裡才是他最終的模板!納什、庫裡毫無疑問是名人堂級別的球員,由此可見特雷楊未來的成就也會不可限量!

    一名二年級的新秀,成為了球隊絕對的核心球員,同時以首發身份進入了全明星陣容,得分、助攻兩項重要資料位居聯盟前四,說他是聯盟前十五的球星一點不過分!

    特雷楊是新一代籃球運動員的代表人物,也是美式籃球的代表!毫不誇張的說他代表了美式籃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 5 # 麥子哥

    作為2018屆最受矚目的三名新秀之一,特雷楊已經超越了當年狀元艾頓,跟表現最亮眼的東契奇在個人表現上也稱得上旗鼓相當了。當時,他是頂著巨大的爭議進入聯盟的,首秀賽季的前半階段,低迷的手感更是讓很多評論員斷定他會是一個水貨,可是隨著賽季的深入,他逐漸適應了nba的比賽節奏和強度,同時手感也在回暖,特別是後半賽季,進步非常的明顯。賽季結束後的資料盤點就會發現,他跟表現最好的東契奇不分伯仲!

    這個賽季同樣也是這樣的趨勢,在賽季開始,東契奇就頻頻拿下三雙,同時球隊戰績也是高居西部前列,而老鷹開始的一波連敗東部墊底,然後特雷楊同樣遇到手感不佳的狀態。可是僅僅2個月時間,特雷楊就進入了狀態,三分手感也越來越好,雖然球隊的戰績還是一如既往的慘不忍睹,但是這個不影響最終他進入了東部全明星首發。

    相比新秀賽季,二年級的特雷楊成長是驚人的,已經步入了聯盟頂級外線的行列了。截止停賽前,場均29.6分9.3助攻,分別排名聯盟第3和第2。這就可以看出,特雷楊的攻擊能力有多麼的出色。

    但是我們在評判一個球員的綜合能力的時候不僅僅是看的得分和助攻,還有很多高階的資料是要去分析的,而特雷楊在其他方面真的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場均失誤4.8次(聯盟第一)

    三分球命中率36.1(聯盟第94)

    正負值-3.8(聯盟第481)

    技術犯規11次(聯盟第6)

    這幾個主要的資料就可以看出,在整體的效率值方面,特雷楊都是聯盟中下的水平。作為一個以三分投射見長的外線射手,僅僅36.1的命中率,那麼你的三分威脅性又有多少?每場投進的這些無關痛癢的三分球不能給球隊實質的幫助,那又有何意義?

    關於失誤,本身後衛失誤率就是要稍微高一點的,特雷楊在老鷹是絕對的球權主導者,並且又是主要得分點,一般面臨的防守壓力也比較大,所以失誤資料一直居高不下。考慮到隊友水平也比較有限,這個倒還可以理解。

    同理,由於老鷹的比賽都是勝少負多的,所以正負值低,這個是肯定的。

    技術犯規這個,說實話是不太理解的。一般賽季能達到10次以上的基本都是內線球員或者鋒線,而外線相對會較沉穩,畢竟你掌控這整個球隊的方面和節奏。可特雷楊這樣火爆的脾氣確實不應該。

    所以這樣分析來看,特雷楊還僅僅是一個新秀,老鷹羸弱的戰績給了他充分發揮和鍛鍊的空間,使得他能夠拿到這樣的資料。可是不可否認的是,特雷楊是一個巨星胚子,倘若在這兩個賽季,他能提高自己的命中率,發揮好自己靈活的身形優勢,加上球隊陣容的提升,他成為聯盟的招牌也不一定。

    有幾個球員是像喬丹、詹姆斯、東契奇一樣出道即巔峰的?成名的球星大多也是經過千錘百煉才鍛造出了一身技能,杜蘭特如若沒有超音速那兩年的無限開火練就進攻技能,哪有現在的“死神”呢?

    所以雖然現在的特雷楊有點“虛胖”,但我還是相信他會變“strong”!

  • 6 # 阿潮學長侃體壇

    在今年的東西部全明星先發中,分別加入了-位新面孔一東契奇和特雷楊。

    東契奇倒是無可爭議。他不僅戰績資料雙豐收,還有著一張清秀帥氣的面龐,既符合大眾對實力派的認可,也對得起這個本就看臉的時代。

    可特雷楊就不是這麼一回事了。

    雖然特雷楊在資料_上的表現也沒得挑,但老鷹的戰績還是太過慘淡了一些, 20勝47負只能排在東部第14位。對於這個聯盟裡所有戰績糟糕,但個人卻有著絕佳資料的人,球迷們總是願意親切的為他送上資料刷的"美譽”, 在這方面,布拉德利-比爾的落選就是一個鮮活的例子。所以,特雷楊深受球迷的愛戴,榮膺本賽季全明星後場先發,真是大家看走眼了麼?

    今天,我們就來好好地聊一聊特雷楊這名球員。

    在度過了一個先抑後揚的新秀賽季之後,特雷楊在本賽季迎來了爆炸式的成長一場均29.6分4.3板9.3助1.1次搶斷,三分線外9.5中3.4 ,命中率36.1% ,同時還能搏到9.3次罰球。

    他的出手比去年多了5.3次,命中率提升了2個百分點,場均能夠多拿10.5分1.2次助攻。這個得分漲幅是非常恐怖的,它幾乎直接將特雷楊從超新星- -下子拉進了預備超巨的行列。在近代NBA歷史中,除去他跟東契奇之外,二年級得分漲幅最猛的球員是勒布朗詹姆斯,但也“僅僅”只是從20.9提升到了27.2而已。如果我們將時間的限定範圍再縮小一點。在進入2020年以後,特雷楊的場均資料進-步上漲到了30.9分4.2板10.4助,得分第4 ,助攻第1 ,同時每場還有11.1次的罰球出手,光是在罰球線上,他就能拿到9.7分,甚至超過了同期的詹姆斯-哈登。

    那麼問題來了,身板是肉眼可見的不夠硬朗的特雷楊,是如何做到在NBA中大殺四方的呢?

    先看幾個數字:

    在防守人距離特雷楊2-4英尺時,即強投,場均出手1.4次,三分命中率為24.4% ;

    在防守人距離特雷楊4-6英尺時,即相對空位,場均出手4.1次,三分命中率為32.3% ;

    在防守人距離特雷楊6英尺以上時,即絕對空位,場均出手3.8次,三分命中率為44.7%。

    透過這些資料,我能得到的資訊是這樣的:

    1、特雷楊在處理相對空位的三分投籃時,表現的不夠好,甚至可以說是遠低於這個水準的球員本該擁有的水平。這可能是受限於他的身高,也可能是受限於他的對抗能力, 但無論哪一項,他都有機會通過後天對肌肉記憶的強化,去進-步拔升自己的投射效率。

    2、作為一名以持球作為主要進攻發起手段的球員來講,特雷楊能夠獲得3.8次的絕對空位出手是非常恐怖的,這個數字遠高於同類型的持球攻擊手。這或許是得益於特他的超遠射程一一-本賽季 ,特雷楊一共在30英尺開外出手了105次,命中了其中的38球,命中率高達36.2%。這種狂野的進攻選擇,也讓特雷楊贏得了“小庫裡” 的美譽。雖然他並不像庫裡,跟庫裡相比,特雷楊打無球的比重低的可憐,這當然有客觀因素的作用,但你也沒法在未經驗證的情況下,盲目將這二位劃上等號。庫裡是組織後衛偏射手,而特雷楊則是出手選擇極為大膽的純組織核心。三分球只是他眾多上分利器中的-種,絕非全部。相比之下,他其實更喜歡利用突破去撕扯對方的防線。

    特雷楊每場要嘗試19.9次的突破,這個數字排在了聯盟第3。雖然他在對抗上的表現稍弱,在籃下的終結效率也很有限,但特雷楊還是能夠透過突破來做很多事:

    一方面

    他會做很多急停跳投和近筐端的拋射來提升自己的效率。特雷楊的拋射命中率高達51%,非常穩,中近距離投籃命中率45% ,也要優於同位置83%的球員;

    另一方面

    他是會在突破中觀察防守人的動態的,透過突破所創造的2.4次助攻收益,高居聯盟第2。特雷楊非常瞭解自身的短板,也知道該如何隱匿自己的缺陷,不頭鐵,懂得開發隊友在進攻端的價值。換句話說,他是個非常聰明的持球攻擊手,而且產出的效率也真的極為驚人一-33.9%的回合佔有率,聯盟第4, 59.5%的真實命中率,聯盟第3。這個消化球權跟產出的能力,僅次於哈登和字母哥.

    老鷹還是一支爛隊,但特雷楊絕非是個爛人。

    特雷楊的上場,會讓老鷹隊的有效命中率上升6.4% ,失誤率下降2% ,球隊每百次出手能多拿3.6次的罰球。當他在場時,老鷹的進攻效率是111.2 ,而當他不在場時,這個數字只有95.7 ,二者的差值達到了15.5 ,其影響之大也是可見一斑。如果老鷹能夠圍繞特雷楊的個人特點,為他搭上-些不錯的球員,讓他不至於太過孤掌難鳴,我相信這支球隊應該能在他的率領下,在東區搞出- -些動靜來。而且這- -切的發生,也許並不會讓我們太久。

  • 7 # BlackLE

    特雷楊的特點真的太適合空砍了——爆炸輸出+防守黑洞,這是古往今來我們最熟悉的空砍型球員屬性,當然,濃眉不在此列。但特雷楊跟歷史上那些“毒瘤式”低效高產刷子還是有本質區別,他的比賽方式完全現代化,其進攻影響力幾乎一定會來到聯盟最頂級行列,並且我也相信在優質的防守配置和體系下,特雷楊在這一端的負面影響也絕不會讓他在進攻端帶來的爆炸演出陪個精光,甚至會有相當可觀的盈餘,只是老鷹目前的情況,看起來還不具備這樣的條件。

    特雷楊的進攻有多好呢?

    在他剛進入聯盟時,我就斷言,此人整體實力的上限不好講,但單就進攻而論,這是一個不太可能水掉的新秀,他在大學時期,個人得分和傳球能力就都上了王者,投突傳能力俱佳,具備全套持球大核心開發進攻的武器配置,甚至可以說——特雷楊幾乎沒有技術短板,他需要的僅僅是適應NBA的比賽環境罷了。

    結果在新秀賽季的下半程,特雷楊後發制人,到了賽季末期幾乎交出了跟東契奇相同級別的進攻影響力,其產量資料和傳控表現,在控衛之中已經非常接近一線,所以在二年級的爆發並不偶然——把三分準星穩定後,特雷楊的進攻邏輯就形成了完整的閉環,極難防守。

    特雷楊會些什麼呢?

    超遠三分,精巧得拋投,優秀的傳球,這些特雷楊標籤一樣的能力,大家都有所耳聞,人們也喜歡將他比作庫裡的接班人,而將東契奇比作下一個哈登。但你認真的研究過特雷楊之後,會發現除了喜歡投超遠距離的持球投三分之外,特雷楊跟庫裡的比賽風格差異很大——庫裡的打法在頂級球星裡太特殊了。

    特雷楊跟東契奇一樣,都是汲取了前輩頂級持球人的各式技藝之後,結合自身的條件,形成了一套極為全面的“進攻解決方案”,並且你能看到特雷楊這套方案裡,處處有著小個球員追求出手空間的智慧,他的這些能力是最令人印象深刻的:

    首先當然是射程和持球投三分。

    如今聯盟東西部各推舉一位超遠距離三分的代言人,就是特雷楊和利拉德了。超遠三分這招的意義絕非酷炫特效那麼簡單,持球人射程越遠,有效發起擋拆的位置就越高,對手的內線就不得不被排程到遠離籃下的三分線外,進攻空間就變得極為開闊。

    能明顯看出特雷楊這樣的小個,跟哈登、東契奇在持球投三分上的不同。本賽季至今,哈登已經出手了145次後撤步三分,東契奇則是83次,特雷楊只有15次——小個球員無限開發這招的難度更大,也更依賴錯位。特雷楊更喜歡的方式,還是利用掩護牆後的幹拔三分,超遠距離的突然起手,或者突破回拉球后的三分——更多發揮小個擅於利用掩護、自己獨有的射程優勢和小個球員的動作敏捷性。

    特雷楊本賽季場均出手8.8次三分,排在聯盟第8,單以三分產量而論,距離聯盟第一集團的哈登、希爾德尚有差距,甚至不如東契奇投的多,但他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38.7%,產效結合上卻是聯盟最佳之一,比之新秀賽季大幅進步的三分準星,也是特雷楊本賽季得以提升效率的重要手段。

    二是靈活利用掩護的能力。

    特雷楊是全聯盟擋拆手中,走非掩護側次數最多的球員,已經超過了聯盟過去運用這招的頂級大師路威。

    走非掩護側的意義在哪?

    你會發現聯盟裡喜歡走偏門的擋拆手,普遍是小個——特雷楊、路威、利拉德、歐文、範弗利特等等。

    最簡單的意義,就是讓防守方又增加了一個選擇方向。單打突破時,持球人走左路還是走右路,對於防守方來說是需要判斷的,但擋拆由於掩護牆的存在,持球人為了利用掩護牆,反而讓防守方不太需要判斷持球人走哪一邊——你叫了掩護,總不能不利用掩護吧。這種心態之下,如果持球人突然走了掩護另一側,就很容易讓防守方誤判。

    但更重要的意義是,走非掩護側是破解對手內線延誤或夾擊的重要手段。內線防守人的靈活性並不足以在掩護牆兩側來回變向,如果他們不選擇蹲在籃下,那麼他們會提前堵在掩護側,在持球人走這一側時完成延阻,甚至順勢夾擊。這時候如果持球人改了方向,內線防守人往往因為重心高難以迅速調整,被遠遠的落在了後面。

    走非掩護一側很考驗持球手的突破速度,特雷楊不是頂級的爆發力,但1.85米小個的速度,大部分防守人也難以跟上,而只要突破了對位防守者,就等於直接把對手兩個防守人留在了上線,籃下就變得空虛了——這就是走非掩護側最大的妙處。

    三是近筐終結技巧和突破節奏變化。

    把特雷楊和東契奇的比賽拿出來對比的話,你會發現個子更大的東契奇,反而是花活更多,打得更加漂亮的突破手,特雷楊的突破和終結反而更加簡單。

    特雷楊不是威斯布魯克,純粹以爆發力往裡莽肯定做不到。也沒有羅斯那種不減速變向的能力,花招更加沒有凱里歐文多。但特雷楊的節奏、球感和終結技術結合的極佳,矮個子球員的靈活性在他身上體現得非常完美。他的動作幅度比場上所有球員都小,以至於在很小的空間就夠他完成一次動作,這個優勢,恰恰是偏矮的身高給予的。小身軀的靈活性讓他很容易控制,其他人反而不好跟上他的節奏

    特雷楊讓我想起梅西——跟以往花活俏麗的南美球員不同,他的盤帶更多看到的是球感和極快的步頻,把小和靈活發揮到極致。

    特雷楊的拋投和挑籃都是絕活,在近筐區域的終結感覺,就是全聯盟最好的之一。

    四是擋拆喂餅的嫻熟。

    特雷楊的傳球跟東契奇給人的感受不同——東契奇讓你先想到的是視野開闊,兼有大開大合的豪邁和小操作的細膩。

    特雷楊的傳球,給人印象更深刻的還是擋拆二人轉中,他切割防線後給吃餅大個的那一下。身高對於傳球手最大的影響,還是遭遇夾擊後的出球視野——特雷楊夾擊出球能力沒問題,但東契奇式的上線夾擊直接長距離給籃下,或者強弱側之間的大範圍轉移,這樣的比賽畫面還是少一些。

    但把特雷楊的突破能力、近筐終結威脅和傳球技巧結合後,他的助攻要麼有一種刺客近身的鋒利感,要麼就有類似路哈連線的強行感——你其實知道他要麼拋投,要麼給順下球員,但他只需要極小的空間就能迅速完成操作,讓內線防守者在選位上非常頭疼。

    小薩幾乎目送了特雷楊上籃,是因為特雷楊在起球的位置非常善於喂餅,小薩在判斷上猶豫了

    這就是我說的特雷楊喂餅的鋒利感,他可以突的很深,然後在籃下極小空間內把餅遞給內線

    這兩個球嚴格來說,特雷楊都沒有讓隊友形成直接放空籃的吃餅機會,

    但隊友都在非常利於強起的位置接到了球——小個突進入,

    把球給大個在舒服的位置強起,這就是現代籃球的攻筐

    特雷楊實在太適合跟順下高手搭檔了——事實上,特雷楊就是本賽季到目前為止,喂餅順下球員最多的一位。他的突破能力很容易讓他出在近筐威脅區,而近筐手活的威脅跟順下高手吃餅的威脅結合在一塊,在小空間範圍內就能形成簡單的二選一猜拳。

    特雷楊這幾樣能力,其實都已經接近做到了聯盟最佳:

    最好的超遠距離持球三分手之一;

    最好的走非掩護側擋拆手之一;

    最好的近筐終結者之一;

    最好的擋拆喂餅傳球手之一。

    幾樣能力結合後,不難發現,特雷楊利用擋拆發起進攻,幾乎可以應對所有場面——超遠射程和躲協防的終結技術,可以讓他輕易的提升產量,擅於利用掩護牆和喂餅技術,又可以讓對手的夾擊失效或者受到順下吃餅的懲罰。

    事實上,一個全面的擋拆手,特別是小個擋拆手,需要的就是這些能力,而現今聯盟中大部分球員,經歷了漫長的成長後,也未必能把這些技巧學全。特雷楊剛進入聯盟時就會了,本賽季不過是把這些能力又拉高到新的層次。

    後生可畏如此。

  • 8 # 訥於言而敏於行

    從兩年前年NBA選秀大會第五順位被摘下起,直到這次聯盟因新冠肺炎疫情停賽前,楊就一直在打消球迷對他的質疑。還沒進聯盟就因為身材瘦削不被看好,幾場比賽後又因為命中率不高遭受各種諷刺。即使新秀賽季後半程頻頻發力,表現和最佳新秀盧卡-東契奇一時瑜亮,多數球迷仍把最好的讚譽留給了達拉斯的那位天之驕子。

    楊188公分的身高和將將超過80公斤的體重是吸引偏見的最大原因,所以去年休賽季的苦練似乎未能提升人們對他的期望值。但賽季開打後,楊向人們展現出了不一樣的東西,資料飛漲,媒體和球迷對他的認可度也越來越好了,入選全明星賽首發陣容是最大的肯定。

    楊的射程已經到了斯蒂芬-庫裡2015-16賽季時隨心所欲的地步,三分線外兩三步倏地拔起發炮,總是令對手防不勝防。除了展現超遠三分絕技外,楊不乏諸多值得稱道的亮點。他突破時的第一步啟動速度十分迅速,儘管沒有當年羅斯和威斯布魯克那種風馳電掣的感覺,卻如輕功一般,不經意間越過眼前障礙。過掉對手後,楊能適時判斷防守變化,分球時機恰到好處,無論是擊地還是長傳,隊友接球投籃都相當舒服,並且處於很不錯的投籃節奏中,命中率自然不差。

    拋投是楊的另一項看家本領,為了減少身材劣勢對上籃造成的影響,楊從上賽季季中開始就在不斷磨鍊和提高拋投的準度,現已到了信手拈來的地步。好幾個回合,你覺得他往禁區衝是等著挨帽,偏偏下一個場景是劃出美麗的高拋物線後籃球落袋。本賽季好幾場比賽,關鍵時刻楊就是用拋投鎖定勝局的,而小個頭大心臟正是楊之所以具備超級球星潛質的重要原因。

    當然,老鷹的戰績還不具備說服力。雖說本賽季球隊遭遇傷病潮和楊缺乏幫手可以作為老鷹進不去季後賽的理由,但楊要真正邁入巨星行列還得靠戰績來證明。隨著他名氣越來越大,實力越來越好,對手防守針對性佈置也會越來越強,不知道楊的身材劣勢會不會在某些比賽或者比賽某一階段中被放大。

    柯林斯很優秀,我看好他成為東部全明星和20+10俱樂部常客,不過老鷹還需要雷迪什和亨特成長到預期水平才能成為穩定的東部前八,或者前四。若要衝冠,要麼不以楊為核心建隊,要麼就為楊找來他的克萊、一哥和格林,否則冠軍太難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熱水器要做回水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