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唐宋元明清80

    秦朝僅僅經歷了三個皇帝,就滅亡了,成為了歷史上短命的國家,不僅如此,在最後一代皇帝秦王子嬰投降之後,項羽殘殺了所有的秦皇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本身強國的秦朝,一時間變得如此的蕭條?其實秦朝的滅亡,和一個太監有著很大的關係,這個太監,就是趙高。 趙高本來只是秦始皇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但是他卻有很大的野心,秦始皇快要去世的時候,曾經立長子扶蘇為皇帝,但是趙高和胡亥兩個人私自假傳聖旨,告訴一直駐守邊關的扶蘇,常年來沒有什麼作為,於是便讓他自殺,本來不能回到京城做太子,扶蘇的心裡就有很大的怨恨,在看到這麼一道聖旨,於是含著恨就自殺了,而跟隨扶蘇一起駐守的功臣蒙恬,也被逼迫無奈自殺,也就是這樣,秦二世坐上了皇位,秦二世登上皇位的時候才只是一個氣盛的年輕人,再加上本身就很吊兒郎當,就整天想著享樂,把所有的事情交給趙高來處理,並且聽信了趙高的挑唆,殺害了很多的忠臣以及所有的兄弟姐妹,他不知道的是,他只是趙高想登上皇位的一個棋子。 趙高一邊蠱惑著秦二世,一邊暗自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朝廷裡面,慢慢的,朝廷裡面大部分都是趙高的人了,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趙高就要剷除礙眼的秦二世了,於是就讓自己的女婿謀反,一路殺向了秦二世的宮殿門口,等到刀駕到脖子上的時候,秦二世才之後自己一直都是被利用的墊腳石,那個時候,儘管秦二世再哭再喊,再求再跪,都已經於事無補了,最後秦二世還是被殘忍的殺害了,趙高殺死了秦二世,也代表了秦朝再也沒有皇帝的稱號了,但是為什麼,趙高殺死秦二世之後並沒有自己登上皇位,而是把皇位給了秦王子嬰呢? 第一,趙高畢竟只是一個大臣,如果他自己稱為皇帝的話,就會被別人說成誅殺君主的逆臣,就算他坐上了皇位,以後也會被其他人孤立的。 第二,趙高是一名太監,說不不好聽的,趙高就是一個奴婢,這是他一輩子都抹不去的稱號,在歷史上,哪有九五之尊的皇帝是個奴婢的呢?那這個奴婢的主人又是誰呢? 第三,趙高就是一個典型的政客,並不是一個政治家,就算是他收買了很多的人心,但是想要一些有才華有實力的人跟著他,是沒有可能的,他既不是皇族的後代,也不是什麼貴族出身,如果他坐上了皇帝,一定是會被政權給推翻的。 其實趙高很想自己做皇帝,但是在權力的鬥爭上面,趙高還是服輸了,把帶有皇室血統的秦王子嬰立為皇帝,殺秦二世,殺掉自己的靠山保護神,就是自掘墳墓。趙高殺掉秦二世後為何不稱帝?三個重要原因,讓他不敢坐上皇位!

  • 2 # 風雪天花戀

    秦朝僅僅經歷了三個皇帝,就滅亡了,成為了歷史上短命的國家,不僅如此,在最後一代皇帝秦王子嬰投降之後,項羽殘殺了所有的秦皇孫,這到底是什麼原因,讓本身強國的秦朝,一時間變得如此的蕭條?其實秦朝的滅亡,和一個太監有著很大的關係,這個太監,就是趙高。

    趙高本來只是秦始皇身邊的一個小太監,但是他卻有很大的野心,秦始皇快要去世的時候,曾經立長子扶蘇為皇帝,但是趙高和胡亥兩個人私自假傳聖旨,告訴一直駐守邊關的扶蘇,常年來沒有什麼作為,於是便讓他自殺,本來不能回到京城做太子,扶蘇的心裡就有很大的怨恨,在看到這麼一道聖旨,於是含著恨就自殺了,而跟隨扶蘇一起駐守的功臣蒙恬,也被逼迫無奈自殺,也就是這樣,秦二世坐上了皇位,秦二世登上皇位的時候才只是一個氣盛的年輕人,再加上本身就很吊兒郎當,就整天想著享樂,把所有的事情交給趙高來處理,並且聽信了趙高的挑唆,殺害了很多的忠臣以及所有的兄弟姐妹,他不知道的是,他只是趙高想登上皇位的一個棋子。 趙高一邊蠱惑著秦二世,一邊暗自把自己的親信安插在朝廷裡面,慢慢的,朝廷裡面大部分都是趙高的人了,一切準備就緒之後,趙高就要剷除礙眼的秦二世了,於是就讓自己的女婿謀反,一路殺向了秦二世的宮殿門口,等到刀駕到脖子上的時候,秦二世才之後自己一直都是被利用的墊腳石,那個時候,儘管秦二世再哭再喊,再求再跪,都已經於事無補了,最後秦二世還是被殘忍的殺害了,趙高殺死了秦二世,也代表了秦朝再也沒有皇帝的稱號了,但是為什麼,趙高殺死秦二世之後並沒有自己登上皇位,而是把皇位給了秦王子嬰呢? 第一,趙高畢竟只是一個大臣,如果他自己稱為皇帝的話,就會被別人說成誅殺君主的逆臣,就算他坐上了皇位,以後也會被其他人孤立的。 第二,趙高是一名太監,說不不好聽的,趙高就是一個奴婢,這是他一輩子都抹不去的稱號,在歷史上,哪有九五之尊的皇帝是個奴婢的呢?那這個奴婢的主人又是誰呢? 第三,趙高就是一個典型的政客,並不是一個政治家,就算是他收買了很多的人心,但是想要一些有才華有實力的人跟著他,是沒有可能的,他既不是皇族的後代,也不是什麼貴族出身,如果他坐上了皇帝,一定是會被政權給推翻的。 其實趙高很想自己做皇帝,但是在權力的鬥爭上面,趙高還是服輸了,把帶有皇室血統的秦王子嬰立為皇帝,殺秦二世,殺掉自己的靠山保護神,就是自掘墳墓。趙高殺掉秦二世後為何不稱帝?三個重要原因,讓他不敢坐上皇位!

  • 3 # 紫竹鈴GJ的L夜

    個人認為,趙高權力再大,也大不過皇權。二世皇帝應該是有實權的。從李斯入獄後的情況和二世指責趙高辦事不利逼其政變就能看出,至於趙高為何沒登上皇位,與其身份有很大關係。趙高不是秦皇后裔,且以低賤的隸臣身份入仕,又是一個失勢之人(有爭議),身份的低賤,又非以戰功政績進升,群臣們打心眼裡看不起,即便貴為丞相,也不被看好。可以說,二世皇帝是他的後盾才有了他一人之下萬人之上的富貴,但二世皇帝死了,他的後盾就沒了,若其自立稱帝是不可能被接受的,所以想找另一個能讓自己控制的人,結果卻把自己送上了絕路。

  • 4 # 楊柳青青春之聲

    趙高的野心是一步步來的,從秦王知道趙高強力,通曉獄法,舉以中車府令,從這時開始他的野心在秦王嬴政身邊就逐漸或明或暗的膨脹起來。到了秦始皇突然病亡趙高用陰謀詭計力挺胡亥繼位,趙高的如意算盤得逞,他就真正開始了對秦國的禍害,說也是,如果大秦帝國的威勢一直這樣發展下去對你趙高有什麼不好?你這個時侯已經是秦帝國的丞相了,但是這樣的大勢對於宦官趙高來說他自己有點自知之明,秦國大勢他是絕對駕馭不了的,在天下局勢已經紛亂的情況下他只看到了函谷關以內的咸陽,當他命令他的女婿閻樂殺掉秦二世胡亥以後他想坐秦王,這是他的用意,也是極其覬覦的,他那管僭越與否,“指鹿為馬”就是他提前上演的帶有野心的鬼魅伎倆,趙高的本意隨局勢的變化他的秦王夢想與野心已經接近實現,他始終在演戲,一直被演到車裂以徇。

    秦二世已死,趙高取過玉璽帶在自己的身上,但是秦國的大臣們無一跟從,他蹬上大殿時,大殿好幾次都像坍塌似的,趙高自知上天不給予皇帝之位,群臣也不答應,這才把真戲演完,叫來秦始皇的弟弟子嬰,把玉璽交給他,從此以後他的生命也交給了子嬰,子嬰詐病誘使趙高,趙高前去探望被子嬰所殺,子嬰為秦王四十六天向劉邦投降。秦滅國除。

    趙高者,奸佞小人也,越是這樣的小人,他的為非作歹的野心越是膨脹無邊,尤其是在宮廷偽詐的亂世,這樣的小人往往會上演一場絕劇、鬧劇,但是,這樣的小人可千萬不可小覷,小人掌大器,作用大著哪,一直影響著歷史的程序。

  • 5 # 高了高

    這個話題史記中有明確交代,趙高可謂步步為營,但人算不如天算,最終失敗,關鍵是他不得人心。

    他先是架空秦二世,並趁機害死了趙高。

    此前,他只是中車府令,一個在皇宮長官車馬的官,級別並不高,但位置極其重要,正是這個重要的位置,讓他得以篡改秦始皇詔書,讓胡亥繼位(按史記所說)。

    現在,他的目標是做丞相,掌握大權。

    為了做掉丞相李斯,他先是實行隔離政策,讓丞相無法見到皇帝。

    丞相李斯還是有能力的,陳勝吳廣起義,天下大亂,這麼多事需要皇帝決斷,他自然著急。

    但沒用,恰恰相反,趙高巧設計某,在皇帝和李斯之間製造矛盾,最終將李斯殺死,自己做了丞相。

    此時他知道秦朝大勢已去,已經有了篡位的野心。

    但天下已經不在秦朝掌控之中,所以他的小心思,是和正在進軍關中的劉邦何談,與劉邦對半平分關中,各自稱王。

    和劉邦有了聯絡之後,他先是指鹿為馬,試探對自己不順從的臣子,並將他們處理了。

    隨後,他乾脆殺死了秦二世,準備自己登基。

    但這時候,按照史記的說法,當李斯干掉秦二世,拿到傳國玉璽,準備走上大殿,坐上皇帝寶座的時候,忽然感到心神不寧,天地震動,彷彿地震了。

    他回頭一看,朝廷大臣都在遠遠地默默站著,沒有人跟上來。

    他們不跟上來,即便自己坐上寶座,也沒有人磕頭山呼萬歲,自己這個皇帝還是做不成。

    趙高感到時機不成熟,於是決定立一個傀儡子嬰。

    子嬰當然知道趙高的詭計,稱病不出。

    趙高沒辦法,只好自己去子嬰府上,請他出山,沒想到子嬰是個狠茬,埋下伏兵,把趙高殺了。

  • 6 # 唐代丹藥

    有人說趙高之所以放棄皇位是因為本身是太監,自卑且無法延續朝代。也有人說軍政兩方面的人,支援他的人少。這些說法多少和他的性格和處事方法相聯絡,而沒有探究趙高當時在秦二世一朝中形成的“勢”,或者說他當時佔據的“位置”。而正是因為他出現在合適的地點,合適的時機以及依仗對當前形勢和關鍵人物的訴求的把握,才最終形成了對贏氏的秦王朝的威脅。可僅僅如此的話,趙高按照常理是能拋開個人行事和性格上的缺點,順利登上皇位的。但為什麼他沒有這麼做?獲取唾手可得的大位。這裡面恐怕另有原因。

    先來看下趙高先後出現的兩處關鍵節點。

    第一,秦始皇死於巡遊途上的沙丘。趙高聯合李斯矯詔賜死公子扶蘇,立胡亥為大秦帝國第二位皇帝。

    第二,逼死胡亥,身負玉璽,出現在了朝堂之上。

    總的來說,趙高之所以能夠成為影響時局的人物,拋開情感因素,這種“勢”也確實是趙高花費無數腦細胞換來的。

    尤其是第二次,在殺死秦二世之後,他並非是惶恐不安,反而是得意洋洋身挎代表國家權力的玉璽堂而皇之地出現在朝臣面前。當時的他既沒有絲毫弒君後的恐懼,反而以立下不世功勳的姿態將事情的原委娓娓道來。

    當時趙高弒殺秦二世胡亥的過程一目瞭然,在眾目睽睽之下趙高的女婿閻樂率1000命秦軍,以有叛軍潛入宮室為由,而趙高的弟弟趙成(同樣是一名宦官)為內應確定胡亥的具體位置,殺死守衛強行進入望夷宮,逼迫胡亥自殺身亡。

    這對於當時的朝臣是何種的衝擊,當趙高講完前因後果之後,屹立於大堂之內的上上下下,根本沒有對趙高的所作所為做出絲毫的批判,甚至是一兩句批評,而是迅速的進入到了下一議程,偌大的帝國交給誰?

    “趙高乃悉召諸大臣、公子,告以誅二世之狀,曰:"秦故王國,始皇君天下,故稱帝。今六國復自立,秦地益小,乃以空名為帝,不可。宜為王如故。便。"乃立子嬰為秦王。”

    趙高也就是在此時詭異且輕易地放棄了登位的絕佳時機,讓後人產生了疑問。

    同樣詭異的是出席各位大臣公子的態度,竟然集體視而不見一國元首的被試。疑問接踵而來,那為何眾朝臣不在此時群而攻之,以“弒君”的罪名拿下趙高更為妥當,反而相安無事的商議出了一個延續秦國的辦法。

    縱觀趙高一生,兩次都是極為接近皇位,尤其是最後一次,更是有種當仁不讓的氣勢。然而五天後,趙高竟然在權力達到頂峰時,輕易的被贏子嬰處死了。(怎麼有種熟悉的感覺?子嬰此時應該是康熙,但子嬰卻沒有孝莊那樣的祖母。更為奇異的是,趙高的弟弟趙成和曾經率軍闖入望夷宮殺了胡亥的咸陽縣令閻樂也未有任何的舉動。)

    所以,這無法說通。

    也許趙高之所以沒有踏出最後的一步,似乎另有隱情。

    究竟有什麼隱情?

    他不登基,他在怕什麼?

    所有的事情都關乎誰?

    這種局面又是怎麼出現的?

    又是怎麼一件件的串聯到一起形成合力的?

    讓我們回溯一下趙高的時間點。

    眾所周知,趙高第一次現身史書即秦始皇死後發生的“沙丘之謀”,緊接著司馬遷簡單介紹了趙高的履歷,其中最重要的是這幾句話。

    “始皇聞其強力,通於獄法,舉以為中車府令,使教胡亥決獄;胡亥幸之。趙高有罪,始皇使蒙毅治之;毅當高法應死。始皇以高敏於事,赦之,復其官。”

    趙高獲罪且將被處死,神奇的是惜才愛才的秦始皇只是因為趙高“敏於事”,且在沒有任何記載顯示有人包括趙高忠心伺候的胡亥求情的情況下,前後不一且用法嚴苛的秦始皇最終赦免了趙高。不僅如此允許趙高繼續伺候胡亥,而且官復原職(宮內的中車府令,掌管皇家車隊)沒有進行絲毫處罰。

    這難道就是傳說中的“帝王御下之術”?或者僅是讓蒙毅和趙高結仇?如果不是,那秦始皇的前後不一定然有人求情,而且此人是知曉趙高“敏於事”的。對於一個宦官能夠給人留下“敏於事”的高評。那麼這個範圍可以大致圈定為和趙高有一定接觸的人員。而這個人員會經常用到“車”。

    那這個人是誰?或者說這個人以什麼身份隱藏在秦二世胡亥身邊?

    一、“沙丘之謀”議定之後。

    1,第一封矯詔。封胡亥為太子,繼大秦帝國皇帝位。

    2、第二封矯詔。遣使賜死秦始皇長子扶蘇和蒙恬,將軍權移交給裨將王離。但是出現了一點小意外,雖然扶蘇接詔即刻遵命,自殺身死。但蒙恬不相信詔書的內容,按照詔命軍權移交給了王離,隻身返回咸陽。

    3、秘不發喪,胡亥、趙高和李斯三人利用臭魚爛蝦掩蓋秦始皇屍體的臭味,返回了咸陽,繼承大位。

    看起來絲毫問題沒有,但此過程進行的也太過順利,朝廷內外竟無一人反對或者質疑,胡亥很是平穩的接了任。(當然,除了身為武將的蒙恬。)

    二、蒙恬入咸陽後,出現一系列的怪事。

    由於趙高記恨蒙毅想要處死他的往事,本想放過蒙氏兄弟的胡亥,但經不住趙高一再在胡亥面前詆譭,先是囚禁蒙恬,而後將蒙毅也囚禁。不久,兄弟二人一同被害。

    期間,子嬰出面為蒙氏一族求情。一向以生性殘酷,多疑猜忌面目示人的胡亥和趙高在此時一改行事風格,只是堅決不接納子嬰的求情,而後將子嬰輕鬆的放過,沒有去窮治子嬰有何居心?為何救助握有重權的蒙氏一門?

    緊接著到了公元前210年九月,已經成為大秦帝國第二任皇帝的胡亥安葬秦始皇,下令“後宮無子者,皆令從死。”

    第二年(公元前209)四月,胡亥再次下令,命趙高窮治諸公子公主,理由只有一條,是否謀反。

    第一批先行處死了十二位公子和十位公主。(子嬰不在其內)

    緊接著第二批,公子將閭三兄弟。(子嬰不在其內)

    第三批,公子高顧念外戚家族會被牽累,主動上表從死。(子嬰不在其內)

    子嬰就這樣被人遺忘在角落裡了,包括子嬰的母親和祖母以及相關聯的外戚。

    三、更多的事情接連出現,卻又件件不是小事。

    1、李斯之死

    李斯聞知秦二世胡亥和趙高定下計議,準備處置他們李斯、李由父子。罪名為通盜,其理由是李由任三川守,拒盜不力且李斯有擁立胡亥繼位之功而未受到封賞,故有怨言,聯合李由有不臣之心。雖然都是猜測之言,但秦二世胡亥信了,當事人李斯也被迫信了。只因兩人都有眼線將事情轉述過來。也就是俗稱的眼線。(關於李斯的眼線,早在秦始皇時期就有。史書也有明確記載,大意為秦統一六國,李斯由舍人升為宰相。秦始皇遊玩梁山宮時,在山上看到李斯乘坐的車馬華貴非常,隨從眾多,秦始皇面色難看,但並未當場發作。誰知,第二天李斯竟然將車馬砸碎遣散了隨從。秦始皇得知後說,這是有人洩露。下令,將當天跟隨的一干人等全部處死。)

    早就從眼線處得知訊息的李斯,並未吸取蒙氏的教訓實行舉措開脫,反而是上書反告趙高是準備篡權的權宦。由此揭開了趙高和李斯大戰。

    不到一個月的時間,李斯入獄。“趙高治斯,不勝痛,自誣服。”李斯這也顯得太過弱智了吧,難道不清楚一旦承認會株連親屬,作為一國宰相竟然這也思慮不到?是誰給他堅持下去的理由,而沒有自殺明志?至於和他一同獲罪的馮去疾和馮劫得到訊息後,直接自殺。

    這件事情裡面還有個細節。

    “趙高使其客十餘輩詐為御史、謁者、侍中,更往覆訊斯,斯更以其實對,輒使人復榜之。後二世使人驗斯,斯以為如前,終不敢更言。辭服,奏當上。”

    此時竟然無人告密了。李斯更是堅持到準備弄死全家了。

    或許有人會說只有錦上添花,沒有雪中送炭。

    那李斯的家人不能坐視禍從天降,自會想方設法去獲得訊息,傳遞過去。這其中會不會有人暗中阻止?而在這之前,得不到外界訊息且困在在獄中的李斯竟然透過獄卒上書給胡亥,不過奏疏卻落在了趙高手中並說道,“囚安得上書!”

    至此李斯成功獲罪,被車裂而死,夷三族。(趙高設計李斯的手法和李斯害死韓非的做法如出一轍。)

    身為丞相十數年的李斯竟然糊塗到了看不清趙高的勢力,更是倔強的堅持到了夷三族。是誰給他如此決絕的意志!一般有如此意志的人竟然在開始時“不勝痛,自誣服。”

    2、章邯在鉅鹿大戰之後,連連敗退,和項羽成相持之勢。

    在此期間,章邯多次受到了胡亥的問責。章邯為了辨明,派遣長史司馬欣進入咸陽活動。“至咸陽,留司馬門三日,趙高不見,有不信之心。長史欣恐,還走其軍,不敢出故道。趙高果使人追之,不及。欣至軍,報曰:"趙高用事於中,下無可為者。今戰能勝,高必疾妒吾功,不能勝,不免於死。願將軍孰計之!"”

    這裡有數條疑問。

    (1)、司馬欣的本意是見趙高解說為何不進軍滅項羽。人沒見到,司馬欣得到訊息趙高欲不利章邯等人。誰給的訊息,既能讓趙高相信章邯和司馬欣等人有反心,又能讓章邯和司馬欣懼怕趙高讒言與胡亥不利他們兩人。這個人員有足夠重的身份能夠讓雙方都相信的,並且能夠作為依賴達到可以改變自身局面的。

    這個人是誰,或者這群人是誰?

    (2)、司馬欣滯留三天絲毫有用的資訊沒有獲取,反而聽到謠言之後,立刻逃出咸陽,並受到了追擊。

    是誰一直在監視司馬欣的舉動?他們為什麼只派兵襲擾而不痛下殺手?為什麼這麼明目張膽打著趙高的旗號逼迫秦朝最後的一支勁旅朝著謀反的路上遠走越遠?

    這個人是誰,或者這群人是誰?他們這麼做的目的到底是什麼?

    (3)放出訊息的人為何能夠直指章邯等人的隱憂,又是如何在掌控整個咸陽的趙高手下輕易的離開且拿到了第一手的材料返回章邯身邊的?這些人是不是比趙高的權勢更大,以至於趙高都不敢將司馬欣殺死或者毒死在司馬門之中?(插上一句,章邯有膽子叛降,卻無膽子造反。)

    3、趙高的最後一次出場。

    贏子嬰在成為秦王之後,和兒子商議除掉趙高。

    “子嬰與其子二人謀曰:丞相高殺二世望夷宮,恐群臣誅之,乃佯以義立我。我聞趙高乃與楚約,滅秦宗室而分王關中。今使我齋、見廟,此欲因廟中殺我。我稱病不行,丞相必自來,來則殺之。"高使人請子嬰數輩,子嬰不行。高果自往,曰:"宗廟重事,王奈何不行?"子嬰遂刺殺高於齋宮,三族高家以徇。”

    這裡面還有兩段細節,(1),趙高在來之前,也是和子嬰一樣在裝病,(《史記•李斯列傳》”高上謁,請病。“)趙高同樣擔心他的人身安全,遂裝病在家避難,前面已經講過趙高的權勢,但他還是懼怕剛剛繼位的贏子嬰圖己。(2)就是怕圖己,可趙高還是硬著頭皮來了。(引同上,”因召入,令韓談刺殺之,夷其三族。“在這裡是和《通鑑》記載的時間上和藉口上有差別。也沒有記載子嬰出於什麼目的必殺趙高的,只說”患之,乃稱疾不聽事,與宦者韓談及其子謀殺高“)

    這兩個細節交叉在一起,趙高是必死的。可是,趙高是因為懼怕子嬰圖己且掌控整個秦王朝的,卻在覲見時未做任何的防備,就連他的女婿閻樂和弟弟趙成也未見跟隨,趙高就這樣被誅殺了。

    也許有人會說,百密一疏。

    那怎麼解釋趙高的戒心輕易被解除的?

    以上幾點都指出了從趙高出場到死都有人在背後進行事件的梳理。

    只不過在胡亥成為秦二世之後,手腕開始強硬起來罷了。

    也就是說,除了秦二世胡亥、趙高、贏子嬰、大臣和諸公子之外,還有一股勢力在左右著朝局,這一勢力大到明面上的四種勢力被其引導,甚至於操控。而且表現出強烈的傾向是支援贏子嬰的,不然秦二世胡亥處死的不僅僅是秦始皇的二十多個子女,也不會是趙高在望夷宮逼死秦二世之後全身而退,讓出觸手可及的皇帝寶座,贏子嬰毫無阻礙的登上大位,順利誅殺趙高。

    那麼最有可能的就是處在後宮且逃過秦二世胡亥的誅殺令的眾位后妃,是失去丈夫兒子聯合到一起自保的后妃。

    如果真是如此的話,那麼從胡亥動手殺兄弟姐妹之時開始,到趙高遣弟弟趙成和女婿閻樂有恃無恐的逼殺胡亥之後,自己並未得到懲處,也為趁勢奪取皇位反而立子嬰為秦王,五天後被子嬰誅殺的一系列事件都得到了說得通的解釋。

    當然,所有的事情全部建立在了趙高“敏於事”而獲得赦免的基礎上。

    而為趙高求情的肯定是經常使用“車”的秦始皇的后妃,即子嬰的祖母。

  • 7 # 書史煙雲

    贏政死後,趙高為了一己私慾鼓動丞相李斯一同篡改始皇遺詔,然後賜死扶蘇和蒙恬,立胡亥為二世皇帝。胡亥做了皇帝后,又升趙高為朗中令,趙高利用胡亥對他的信任和依賴先後進讒言誅殺皇室宗親和朝中大臣(包括丞相李斯),然後自己做了丞相,架空胡亥,成為實際意義上的皇帝。

    時值秦末大亂,大秦帝國汲汲可危,趙高雖掌控全域性,但朝中仍有不少反對勢力,趙高自知稱帝無望,於是扶持公子子嬰繼位為秦王。恰逢劉邦兵臨武關,趙高便秘密與劉邦談判,想要挾持子嬰投降於劉邦分關中而王。子嬰識破趙高的陰謀,便詐病將趙高騙入府中然後殺掉,一代權臣就此隕落。

  • 8 # 落魄龘書生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要了解趙高這個人,其次,我們要了解趙高當時所處的那個時代環境。

    趙高嬴姓,趙氏。也算是秦國宗室遠親,在始皇帝期間任中車府令,兼行符璽令事,雖然官職不高,但是近水樓臺先得月,因為日日在始皇帝身邊侍奉,投其所好,送其所要,因此深得始皇帝信任,在位二十餘年。

    秦始皇死後,趙高為防止公子扶蘇登位後對自己不利,因而鋌而走險發動沙丘政變,說服丞相李斯與其合謀偽造詔書,逼秦始皇長子扶蘇以及大將蒙恬自殺,另立始皇幼子胡亥為帝,是為秦二世。

    因擁戴有功,被封為郎中令。權勢日隆,在任職期間獨攬大權,結黨營私,透過“指鹿為馬”剷除異己。使徵役更加繁重,行政更加苛暴。但是內心仍不滿足,公元前208年又設計害死李斯,處以車裂之刑並滅其族,隨後出任秦朝丞相,一時權勢滔天,可謂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但是,對於權利的渴望促使其想更進一步,於是就在李斯死後的第三年就迫使秦二世自殺,並立子嬰為秦王,透過以子嬰為傀儡行篡位奪權之實。但是,子嬰也不是省油的燈,秘密與其子合謀,誘殺趙高,並誅夷三族。至此,一代權臣徹底淹沒於歷史長河之中,並受千萬人唾棄。

    在此,我談下自己的看法。首先,排除一個誤區,那就是可能大部分人覺得趙高是一個宦官,因此根本不具備登基大寶的條件。但是,遍查史書,其實根本任何一本史料記載趙高是宦官出身,同時結合趙高的為官經歷以及最後出任秦朝丞相,如果是一個內臣的話,是斷然做不到這個高度的。因此,趙高很可能不是一介宦官,他當然有覬覦皇位的野心,但是篡位奪權是一個技術活,需要足夠的耐心以及充分的鋪墊才能完成。

    雖然,透過廢殺秦二世讓其權利達到頂峰,但是,他始終不敢越過雷池,不然也不會立一個傀儡。這主要是因為,當時秦朝的環境不允許他這麼做,一方面在內部他只是掌控了絕對的權利,但是並沒有掌控所有的勢力(比如子嬰父子一脈);另一方面在外部,由於施行暴政,導致民怨沸騰,各處農民起義層次不窮,星星之火漸成燎原之勢,這期間還有六國舊貴族勢力推波助瀾,煽風點火。秦朝這座堡壘在內憂外患之下隨時有崩塌的可能,這也促使趙高不得不謹慎行事!

    果不其然,不甘於被當做傀儡操控的子嬰最終看準機會,聯合其兒子設計將趙高一舉擒殺,並剷除其黨羽,取得了最後的勝利,雖然此時為時已晚,不得不投降沛公劉邦。

    綜上所述,雖然趙高的權利已經不可一世,但是內憂外患、錯綜複雜的政治環境根本不允許他篡位登基,甚至他根本就沒有多餘的時間來完成這最後一步!

  • 9 # 史海驚奇錄

    至於趙高為何最終沒有登上皇位,我個人認為並不是他不想,只是時間上不太允許,他算錯了時間。換句話說,如果他早知道自己的壽命,恐怕早就登基了。

    關於趙高的身世,主流認為出身低微,從而成了個宦官。事實上並非如此,趙高其實姓贏,與秦始皇是本家。甚至後世有史家認為他並不是宦官,而應該是個皇帝身邊的親信。

    趙高登上歷史舞臺的始於“沙丘之變”。秦始皇突然暴亡,趙高與李斯合計後密不發喪,在暗中謀劃著接班人事宜。在排除了異己並趕回咸陽後,兩人擁立胡亥為帝。

    趙高擁胡亥很正常,因為兩人關係不一凡,是師生。至於李斯,估計是出於政見上的考慮,因為扶蘇推崇儒家,而胡亥卻跟他一樣信奉法家。

    事實上,身為丞相的李斯是看不起趙高此人的。以德以能,他都有絕對自信可以將對方碾壓。可壞就壞在自信上了,他忽略了卑鄙是卑鄙者的通行證。

    趙高雖不如李斯那樣具有濟世經邦之才,但是耍起陰謀小手段來卻遠在他之上。於是乎,在李斯始料未及之下,他便被那個不起眼的小宦官給滅了,連車裂,被滅族。

    此時的趙高可謂是一人之下萬人之上了。他自己也應該知道,登上皇位只是個時間問題了。當然,他還要再等等,看看朝中還有多少不利於他的人員勢力。於是,“指鹿為馬”的事發生了。

    趙高此等做法,遠遠超過了司馬昭之心人盡皆知。看到朝中諸人都噤若寒蟬,他覺得時機就要成熟了。於是,誅殺二世也擺上了日程。

    後來把二世順利滅掉,他卻依然不著急,還要再搬出一個子嬰來做傀儡,裝一下門面。

    結果,他跟李斯一樣,栽倒在“自信”上了。子嬰登基沒幾天,便來個突然襲擊,反過來把趙高給殺了。

    看來他是看走了眼,低估了子嬰。早知如此,他肯定在誅殺二世那一刻便不再謙虛了。當然,歷史不容假設。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大棚葡萄怎樣才能高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