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水三命

    前656年,重耳之兄申生被驪姬害死,重耳也遭到驪姬之亂的迫害,離開了晉國都城絳,到蒲城,他父親晉獻公派勃鞮謀殺重耳,勃鞮割斷了重耳的袖子,重耳爬牆僥倖逃走。重耳的母親是戎族,他決定往狄族人的地方逃跑。

    晉文公的周遊(逃亡)路線

    國家是狄國、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秦國。

    首先在狄國待了12年,而後因為發現有人要行刺他,所以逃亡到衛國。衛國嫌棄重耳是個 破落公子不肯接待,於是又前往齊國。其間發生了《重耳和土》的故事。

    重耳一行走到五鹿(今河南濮陽東南)地方,實在餓得厲害,正瞧見幾個莊稼人在田邊吃飯。重耳他們看得更加口饞,就叫人向他們討點吃的。莊稼人懶得理他們,其中有一個人跟他們開個玩笑,拿起一塊泥巴給他們。重耳冒了火,他手下的人也想動手揍人了。隨從的有個叫狐偃的連忙攔住,接過泥巴,安慰重耳說:“泥巴就是土地,百姓給我們送土地來啦,這不是一個好兆頭嗎?”重耳也只好趁此下了臺階,苦笑著向前走去 。

    後來因為再次遇刺,於是又開始逃亡。後來他聽說齊桓公的宰相管仲去世了,決定去齊國給齊桓公效勞,他同時希望得到齊國的幫助和保護。齊桓公送了他20輛馬車,並許配了宗族之女齊姜給重耳。而齊國安逸的生活使他放棄了回國的志向。於是發生了典故《醉遣重耳》。

    公元前639年,齊桓公死後,齊國發生內亂。 趙衰、咎犯有一天在一棵桑樹下商量如何離開齊國,當時正好有個養蠶女奴在樹上採摘桑葉,便把這件事告訴了姜氏。姜氏把這個婢女殺了,然後對重耳說:“您有稱霸諸侯的遠大志向,我已把偷聽到的人殺了。”重耳說:“沒有這事啊!”姜氏說:“您走吧!眷戀享受,安於現狀,實在是很容易毀壞一個人的。”重耳不肯走,於是姜氏就和子犯商量,把他灌醉後,將他送走。重耳酒醒後,非常生氣,手拿著戈,追趕子犯,要剌他。因此,趙衰等人讓重耳喝醉了,把重耳抬到馬車上離開齊國國都臨淄。重耳醒來的時候已經太晚了,他感到非常憤怒,拿了戈追殺狐偃,幸虧沒有成功。

    下一站是曹國,曹國的國君對重耳很不尊重,但是大夫僖負羈的妻子覺得重耳是個人才,僖負羈很聽妻子的話,派人給重耳送飯吃,這不是普通的飯,裡面藏了好東西的。重耳收到飯菜後,把飯菜吃了,但是把裡面的寶玉還給了它本來的主人。

    重耳到宋國之後,宋國國君覺得大家都送東西,自己不送不好,就給了重耳二十輛馬車。

      離開宋國,又到了楚國。楚成王把重耳當做貴賓,還用招待諸侯的禮節招待他。楚成王對待重耳好,重耳也對成王十分尊敬。兩個人就這樣交上了朋友。期間也發生了《退避三舍》的故事

    一天,楚王設宴招待重耳,兩人飲灑敘話,氣氛十分融洽。忽然楚王問重耳:“你若有一天回晉國當上國君,該怎麼報答我呢?”重耳略一思索說:“美女待從、珍寶絲綢,大王您有的是,珍禽羽毛,象牙獸皮,更是楚地的盛產,晉國哪有什麼珍奇物品獻給大王呢?”楚王說:“公子過謙了。話雖然這麼說,可總該對我有所表示吧?”重耳笑笑回答道:“要是託您的福。果真能回國當政的話,我願與貴國友好。假如有一天,晉楚國之間發生戰爭,我一定命令軍隊先退避三舍(一舍等於三十里),如果還不能得到您的原諒,我再與您交戰。”

    最後,重耳到了秦國,秦穆公熱烈接待他,秦穆公送給重耳五個女子,還設酒宴招待。重耳在酒宴上吟誦了《河水》一詩,用河水歸向大海,比喻自己周遊列國,最後來到了秦國;穆公吟誦了《六月》一詩,講到輔佐天子的事,以此勉勵重耳稱霸諸侯。

  • 2 # 尋找不答應

    晉文公重耳是晉獻公和狐姬的兒子,當時晉獻公的夫人驪姬想讓自己的兒子奚齊繼位,讒殺了太子申生,又準備陷害他和公子夷吾,晉文公重耳趕緊逃命,先後流亡到狄國、衛國、齊國、曹國、宋國、鄭國、楚國和秦國。

    第一站:狄國

    狄國是晉文公他母親的祖國,在這裡,晉文公待了十二年,娶了一個叫季隗的姑娘(狄國的戰利品)!晉獻公死後,晉國卿大夫裡克、邳鄭父等人作亂刺死公子奚齊、鞭死驪姬,打算迎重耳回國繼位,重耳沒敢答應。最後逃亡在秦國的公子夷吾繼位,並派兵追殺重耳,重耳只得匆忙逃離狄國,準備去齊國。離開狄國前,重耳讓妻子季隗照顧好孩子,二十五年後如果還沒回來的話才準改嫁,季隗答:“不復成嫁,請待子”。

    第二站:衛國

    重耳和他的舅舅狐偃、部下趙衰等人南行到衛國,衛文公看他們落魄就沒怎麼搭理他,甚至連吃的都滿足不了。實在餓得不行了,只能向村民討吃的,結果村民讓他們吃土。重耳大怒想殺人,趙衰制止了他,認為此時暴起十分不明智,安慰重耳說“他們是在給您獻土地,表示臣服”,於是重耳忍了,記住了今日之辱!後來重耳主掌晉國後,以攻打曹國救宋國為藉口向衛國借道,把衛國給打了。

    第三站:齊國

    重耳到齊國後,齊桓公對他很好,把宗室女子齊姜嫁給了重耳。重耳在齊國過上了安逸的生活,不再有重回晉國的打算,甚至是覺得死也要死在齊國。趙衰、狐偃和齊姜對重耳的樂不思蜀行為表示不滿,於是將重耳灌醉送出齊國。知道真相後,重耳很生氣,想把舅舅狐偃殺了,最後只能繼續前行,畢竟齊國安逸的生活回不去了。

    第四站:曹國

    曹共公聽說重耳很賢明能幹,有“聖人之象”,想偷看重耳的駢脅,對重耳無禮。曹國大夫僖負羈勸諫曹共公禮遇重耳,不聽,於是私下給重耳送食物和玉璧。重耳也記住今日之仇,後來藉口救宋將曹國給打了,活捉了曹共公。對於自己有一飯之恩的曹國大夫僖負羈則是下令不能傷害他的宗親。然而,晉文公的部下魏犨和顛頡因嫉妒或是認為晉文公賞罰不公,派兵將僖負羈活活燒死。

    第五站:宋國

    重耳到宋國時,宋國剛剛和楚國打了敗戰,又是小國家,沒能力幫重耳回國,但是宋國按國禮接待了重耳一行人,規格很高。長期貧困的重耳記下這次的感動,後來楚國伐宋時,晉國多少分擔了宋國的壓力。

    第六站:鄭國

    重耳離開宋國,到了鄭國。鄭文公欺重耳年老,又看不起他,沒有按禮接待他,只把他當作一般的逃亡公子。鄭國大夫叔瞻認為重耳賢明,隨從又是棟樑之才,應該按禮接待他們,鄭文公沒采納。叔瞻又勸說,如果不禮遇重耳一行人,不如就將他們全殺掉,以免後患,鄭文公還是沒采納。城濮之戰後,晉文公找藉口聯合秦國伐鄭,鄭國被迫立流亡在晉國的公子蘭為國君,並交出鄭國大夫叔瞻。

    第七站:楚國

    重耳流亡到楚國時,楚成王按諸侯的禮節接待重耳,將重耳的政治地位提高到諸侯的地位。席間,楚成王問重耳回國後怎麼報答楚國的恩情,重耳答,“如果晉楚兩軍交戰,必讓晉軍退避三舍”。楚國大將子玉聽了後謀圖殺了重耳,楚成王可能看重重耳卻又有點輕視他,沒有同意。晉楚爭霸時,晉文公以“晉楚交戰,晉國退避三舍”的約定,誘敵深入,大敗楚軍。

    第八站:秦國

    晉惠公病重時,在秦國為質的太子圉擅自回國,秦穆公很生氣,邀重耳入秦。前637年秋,重耳入秦,娶秦穆公同宗的五個女子為妻。當年十二月,秦穆公派兵護送重耳回晉國,殺了晉懷公。秦晉雙方達成協議,一方有戰事,另一國必須出兵幫助。

  • 3 # 一枝梨花春帶雨

    回答這個問題先來了解晉國曆史,據《史記-晉世家》記載,晉國的封地在今天的山西一帶,地處汾河平原,土地肥沃,農業發達。而在秦孝公即位前42年,歷史上竟然發生了一件事情,阻擋秦國進入函谷關以東的,強大的晉國一分為三,變成了韓趙魏三國。

    回顧《史記-晉世家》晉文公逃亡列國發生了什麼,我們可以從中找到一絲脈絡。首先我們先來回答晉獻公是如何當上國君的?晉獻公的曾祖父,是晉穆侯的小兒子。晉穆侯有一個長子,有一個幼子。長子後來繼承王位,就是晉國的國君,他的小兒子就是晉獻公的曾祖父,後來被封盜一個地方,古地名叫曲沃,按照周代的宗法制規定,嫡長子稱之為大宗,其他的兒子都稱之為小宗,由於農業發展好,他的力量強大起來,就想奪大宗的君位。經過晉獻公的曾祖父,祖父,父親三代人的努力,花了差不多70年的時間,把晉國國君的大宗給殺了,奪了晉國國君的位置。

    我們再來回答晉文公為什麼要逃?

    獻公二十一年,驪姬之亂,晉獻公殺太子申生,重耳在蒲城守秦。獻公二十二年,獻公使宦者履鞮趣殺重耳。重耳就逃了。

    原文

    晉文公重耳,晉獻公之子也。自少好士,年十七,有賢士五人:曰趙衰;狐偃咎犯,文公舅也;賈佗;先軫;魏武子。自獻公為太子時,重耳固已成人矣。獻公即位,重耳年二十一。獻公十三年,以驪姬故,重耳備蒲城守秦。獻公二十一年,獻公殺太子申生,驪姬讒之,恐,不辭獻公而守蒲城。獻公二十二年,獻公使宦者履鞮趣殺重耳。重耳逾垣,宦者逐斬其衣袪。重耳遂奔狄。狄,其母國也。是時重耳年四十三。從此五士,其餘不名者數十人,至狄。

    去的第一個國家—狄國(他母親的國家,狄國攻打咎如,俘虜兩個女子,給了一個重耳)

    狄伐咎如,得二女:以長女妻重耳,生伯鯈、叔劉;以少女妻趙衰,生盾。居狄五歲而晉獻公卒,裡克已殺奚齊、悼子,乃使人迎,欲立重耳。重耳畏殺,因固謝,不敢入。已而晉更迎其弟夷吾立之,是為惠公。惠公七年,畏重耳,乃使宦者履鞮與壯士欲殺重耳。重耳聞之,乃謀趙衰等曰:“始吾奔狄,非以為可用與,以近易通,故且休足。休足久矣,固原徙之大國。夫齊桓公好善,志在霸王,收恤諸侯。今聞管仲、隰朋死,此亦欲得賢佐,盍往乎?”於是遂行。重耳謂其妻曰:“待我二十五年不來,乃嫁。”其妻笑曰:“犁二十五年,吾冢上柏大矣。雖然,妾待子。”重耳居狄凡十二年而去。

    第二個國家—衛國(衛文公不待見)

    過衛,衛文公不禮。去,過五鹿,飢而從野人乞食,野人盛土器中進之。重耳怒。趙衰曰:“土者,有土也,君其拜受之。”

    第三個國家—齊國(齊桓公在位厚禮款待,把宗族之女嫁給他,遇到愛情了)

    至齊,齊桓公厚禮,而以宗女妻之,有馬二十乘,重耳安之。重耳至齊二歲而桓公卒,會豎刀等為內亂,齊孝公之立,諸侯兵數至。留齊凡五歲。重耳愛齊女,毋去心。趙衰、咎犯乃於桑下謀行。齊女侍者在桑上聞之,以告其主。其主乃殺侍者,勸重耳趣行。重耳曰:“人生安樂,孰知其他!必死於此,不能去。”齊女曰:“子一國公子,窮而來此,數士者以子為命。子不疾反國,報勞臣,而懷女德,竊為子羞之。且不求,何時得功?”乃與趙衰等謀,醉重耳,載以行。行遠而覺,重耳大怒,引戈欲殺咎犯。咎犯曰:“殺臣成子,偃之原也。”重耳曰:“事不成,我食舅氏之肉。”咎犯曰:“事不成,犯肉腥臊,何足食!”乃止,遂行。

    第四個國家—曹國(同宗,大臣想禮待,私下贈物,國君不待見)

    過曹,曹共公不禮,欲觀重耳駢脅。曹大夫釐負羈曰:“晉公子賢,又同姓,窮來過我,柰何不禮!”共公不從其謀。負羈乃私遺重耳食,置璧其下。重耳受其食,還其璧。

    第五個國家—宋國(宋襄公此時與楚打仗,受了傷,仍以國禮款待)

    去,過宋。宋襄公新困兵於楚,傷於泓,聞重耳賢,乃以國禮禮於重耳。

    第六個國家—鄭國(同宗禮待)

    過鄭,鄭文公弗禮。鄭叔瞻諫其君曰:“晉公子賢,而其從者皆國相,且又同姓。鄭之出自厲王,而晉之出自武王。”鄭君曰:“諸侯亡公子過此者眾,安可盡禮!”叔瞻曰:“君不禮,不如殺之,且後為國患。”鄭君不聽。

    第七個國家—楚國(楚成王以諸侯禮款待,行走厚送)

    重耳去之楚,楚成王以適諸侯禮待之,重耳謝不敢當。趙衰曰:“子亡在外十餘年,小國輕子,況大國乎?今楚大國而固遇子,子其毋讓,此天開子也。”遂以客禮見之。成王厚遇重耳,重耳甚卑。成王曰:“子即反國,何以報寡人?”重耳曰:“羽毛齒角玉帛,君王所餘,未知所以報。”王曰:“雖然,何以報不穀?”重耳曰:“即不得已,與君王以兵車會平原廣澤,請闢王三舍。”楚將子玉怒曰:“王遇晉公子至厚,今重耳言不孫,請殺之。”成王曰:“晉公子賢而困於外久,從者皆國器,此天所置,庸可殺乎?且言何以易之!”居楚數月,而晉太子圉亡秦,秦怨之;聞重耳在楚,乃召之。成王曰:“楚遠,更數國乃至晉。秦晉接境,秦君賢,子其勉行!”厚送重耳。

    第七個國家—秦國(由於晉惠公悄悄回國拋棄秦穆公女兒,三救晉難,許城出爾反爾,秦穆公又把女兒嫁給晉文公,幫助晉文公回國即統)

    重耳至秦,繆公以宗女五人妻重耳,故子圉妻與往。重耳不欲受,司空季子曰:“其國且伐,況其故妻乎!且受以結秦親而求入,子乃拘小禮,忘大丑乎!”遂受。繆公大歡,與重耳飲。趙衰歌黍苗詩。繆公曰:“知子欲急反國矣。”趙衰與重耳下,再拜曰:“孤臣之仰君,如百穀之望時雨。”是時晉惠公十四年秋。惠公以九月卒,子圉立。十一月,葬惠公。十二月,晉國大夫欒、郤等聞重耳在秦,皆陰來勸重耳、趙衰等反國,為內應甚眾。於是秦繆公乃發兵與重耳歸晉。晉聞秦兵來,亦發兵拒之。然皆陰知公子重耳入也。唯惠公之故貴臣呂、郤之屬不欲立重耳。重耳出亡凡十九歲而得入,時年六十二矣,晉人多附焉。

    以上為重耳逃亡列國發生的事情,來源《史記-晉世家》

  • 4 # 異史雜談

    異史君,將重耳的形成簡略列出吧,從中我們能發現一些端倪:

    1、經過衛國(弱國),衛文公緊關大門,躲著不見。

    2、來到齊國(強國),齊桓公厚禮款待,視他為女婿。

    3、來到曹國(弱國),曹共公避而不見,趁機奚落,看重耳洗澡,瞅瞅所謂駢脅。

    4、來到宋國(大國),宋襄公厚禮款待,齊國如何款待,宋國就(打算)如何款待。

    5、來到鄭國(弱國),鄭莊公文公緊關大門,躲著不見。

    6、來到楚國(強國),楚成王以諸侯之禮接待,給我們留下來退避三舍等成語。

    7、來到秦國(強國),嫁女兒(一次性5個),出兵幫助重耳復國,再次延續秦晉之好。

    為何重耳的遭遇如此?

    這樣一列出來,就很清楚了:衛國、曹國、鄭國,這三個不能左右天下局勢的小國,都不願意接待重耳。反而是齊國、宋國、楚國,秦國,這四個大國,都非常樂意熱情招待重耳。

    為什麼呢?

    重耳,一個流亡公子,一窮二白,對於小國來說,並沒有什麼利用價值可言,不僅沒有利用價值,反而還會帶來不測之災。因為流亡的公子重耳,正是晉國官方的敵對勢力。

    誰敢收容流亡的重耳,那不就是挑明在與晉國政府為敵嗎?為了一個流浪漢而得罪一個國家政府,對於小國來說,怎麼算,都是不划算的。

    所以,小國沒有必要去惹這個騷,不接待重耳,也就再正常不過。

    那麼好端端一個人為何要流浪?

    對比中國古代的兩位大旅行家孔子和重耳的遭遇,我們分析認為:之所以要周遊列國,多是因為不得志才不停地尋覓機遇,在尋覓機遇的過程中,又屢屢受到冷遇,這才不得不周遊列國。(公費、自費遊玩者除外。)

    樹挪死,人挪活。

    一個人在不得志的時候,不妨改變一下方向,說不定就會有新的機遇出現。萬一不行,再變也無妨。

    對我們現實的世界,是不是也很有啟發?那份工作乾的不順心了,換份咯,天下很大,總有自己的安身之所了。

    這是古人給我們的啟發。

    ps:幫助重耳復國的秦國,他們私下又有那些見不得人的勾當呢?

  • 5 # 欲雲談史論今

    對晉文公和他身邊的大臣而言,也許誰都沒能想到,會流亡海外長達十九年。之所以他會流亡這麼久,全都是因為狐偃。在裡克等人殺死奚齊、卓子後,一度想請重耳回國,但狐偃卻堅決反對,以致重耳錯過了回國的絕佳時機。

    此後,公子夷吾在郤芮扶持下,積極謀劃回國,成功地回到了晉國、當上了國君,是為晉惠公。

    在狐偃看來,晉惠公趁喪亂歸國,又必須求助於外部勢力,回國後不得不面對種種矛盾,很難坐穩君位。晉惠公回國之後,確實如狐偃所料,因為不能守信允諾,不但與諸多國內大臣產生了矛盾,還與秦國翻了臉。因此,晉惠公回國前兩三年內,在國內頻繁殺戮大臣,對外作戰又敗給了秦國、成為秦俘,遭遇了恥辱性的失敗。可不曾想,在呂詒甥、郤稱、郤芮等人傾力扶持下,原本搖搖欲墜的晉惠公政權,居然在韓原之敗後穩固了下來,重新贏得了晉人的信任。

    此時,留在狄國重耳一行人未免大大失望了。

    狄國對重耳一行人其實相當敬重,不但待他們如上賓,在討伐廧咎如得勝後,還把搶來的兩位女子叔隗、季隗送給了重耳。重耳自己娶了季隗,把叔隗嫁給了趙衰。雖然狄人對重耳如此敬重,但無奈狄人實力有限,無法給重耳更多的幫助。因此,在呆了十二年後,在狐偃建議下,重耳離開了狄國,前往當時霸主之國齊國去尋找回國的機會。

    從狄國出來後,重耳一行人先來到了衛國。

    此時,狄國和邢國正聯手入侵衛國,衛文公整天忙於佈置軍事防務事宜,根本無心去接待一位晉國的流亡公子。所以,儘管卿士甯莊子提醒說重耳是上天安排的晉國接班人,但衛文公根本就不以為然。

    沒得到衛國的禮遇,重耳等人也沒多加停留,繼續前行、來到了齊國。重耳到達齊國之時,正值齊桓公晚年。此時,管仲剛去世,齊桓公霸業已岌岌可危。但幸運的是,齊桓公好賢的風範仍存。見到重耳等人後,齊桓公當場就賞賜他馬車二十乘,還將一位齊女嫁給了他。雖然齊桓公厚待重耳,但此時晉國政局穩定,齊桓公又老態盡顯、不願多事,所以在齊國重耳也一直沒能找到回國的機會。

    兩年後,齊桓公去世,他的五位兒子爭立國君,讓齊國陷入了動盪之中。但這並未影響到重耳的生活——十多年的流亡生涯,讓他對回國為君已基本失去了信心。既然在此有了老婆、又有了地位,重耳只想著終老齊國算了。

    但狐偃與齊姜兩人都不想重耳如此渾渾噩噩地渡過下半生,於是兩人合謀將重耳灌醉,將他綁出了齊國。清醒過來後,重耳氣得一度想要殺死狐偃,但最終在眾人勸說下,還是踏上了流亡生涯。

    這一次,重耳等人的目的地顯然是楚國。

    從齊國出來後,一行人首先經過了曹國。

    曹國是姬姓國,為曹叔振鐸的封國。對於重耳,曹共公並沒有什麼特別的敬意。但他聽說重耳有骿脅(píanxié)的殘疾,便很好奇,想要看看到底什麼是骿脅。

    於是,他安排重耳一行人住下,待他們洗澡之時,曹共公卻在澡池一旁偷看。一國之君,居然偷看客人洗澡,這可是大不敬之舉!重耳等人得知後,十分氣憤、匆匆離開了曹國,又來到宋國。

    在去年,宋襄公在泓水之戰中被楚成王擊敗,身受重傷,正臥床不起。但他得知重耳到來後卻異常重視,比照齊桓公,贈予重耳二十乘馬車。重耳等人知道宋國無力再資助太多,便離開宋國,繼續南下。

    當重耳等人到達鄭國時,鄭文公也極為輕視於他。所以,他們也不多作停留,直接過鄭而到了楚國。

    楚成王得知重耳等人前來,大喜,立刻以諸侯之禮來接待他——這可是超越了齊桓公與宋襄公的待遇!重耳一度惶恐不已,想推辭,但在隨從勸說下,便坦然接受了。

    如果能向晉惠公一樣輕易出賣晉國利益,那重耳十九年前就可回國了。可正是重耳不願出賣國家利益,才會被耽擱這麼久。現在再次面對這種難題,重耳會屈服嗎?

    見楚成王問起,重耳堅定地答道:“如果像國君所期盼的能回到晉國,當晉、楚兩國在中原兵戎相見時,我將避君三舍。如果還不能得到君王原諒,那我就只能左持弓、右配箭袋而與您周旋了!”

    聽到這話,楚成王深知扶持重耳得不到任何好處。因此,雖然他沒有聽從子玉之說殺死重耳,但對扶持他回國之事再也不感興趣了。

    就在重耳等人絕望之際,秦穆公卻因為晉惠公父子的背信棄義大怒,想替晉國另立新君。打聽到重耳等人在楚國後,秦穆公立刻派使者前來楚國,將他們接到了秦國。秦穆公對待重耳的態度自然不必多說,不但將五位秦女嫁給了他,還護送他回到晉國,當上了國君!

    以上,就是晉文公流亡海外十九年列國對待他的態度。表面看來,人窮志短,重耳流亡過程中被人輕視也屬正常。但不正常之處在於,那些禮遇重耳的諸侯國,都是異族、異姓之國;而那些冷遇、羞辱重耳的諸侯國,都是姬姓之國。

    為什麼那些同姓諸侯國都看不出重耳的霸主潛質,反倒是異姓之國對他敬重有加?

    恐怕這正是周王國衰落的根本原因所在:在宗法制長期潛移默化之下,姬氏之人都養成了只重貴賤、不重其才的習慣,對流亡公子如此冷漠,也就有情可原了。進入春秋之後,姬姓國卻鮮有強大者,由此看來,也是正常。

  • 6 # 柳氏異聞錄

    重耳出奔的第一站是他的舅舅狐偃的老家翟國。翟國算是重耳老媽的孃家人。孃家人怎麼可能虧待外甥呢?重耳在翟國的日子自然過得很好,還解決了婚姻大事,取了季隗夫人,順便還生了兩個娃,分別是伯鰷和叔劉。

    然而,有點可惜的是翟國雖好,但是翟國的國力不行。他們又靠著晉國。重耳的兄弟夷吾上臺後,一度很忌憚重耳,還打算直接派人去翟國去殺重耳。重耳知道了這件事情後,他怕翟國頂不住晉國給壓力,也怕自己給老媽的孃家人帶來太大的麻煩。所以,他就帶著手下開溜了。

    重耳出奔第二站是衛國。衛國跟晉國同姓的遠房親戚。衛文公大概比較是討厭窮親戚,所以他對重耳的態度很一般,一般到有些差勁。於是,重耳很快久就離開了。

    重耳出奔第三站是齊國。齊國當時當家人齊桓公是著名春秋霸主。作為春秋霸主,當然有霸主的姿態。外加,齊桓公年輕的年輕也有出奔他國,寄人籬下的經歷。所以,齊桓公倒是沒有因為重耳很落魄而苛待他,反而待他很厚道,堪比他的舅舅家。跟著,齊桓公也送了一個叫宣姜的妹子給重耳當夫人。重耳在齊國也過得樂不思晉。這可把望夫成龍的宣姜和巴望重耳可以重返晉國的門客都給著急壞了。於是,宣姜跟重耳的門客一番勸諫,愣是將重耳又勸離了齊國。

    重耳出奔第四站是曹國。曹國跟晉國也是同姓的遠房親戚。曹共公跟衛文公也一樣都很不喜歡窮親戚。所以,曹共公待重耳的態度也不怎麼好,甚至比衛文公。因為曹共公實在有點猥瑣,他竟然他偷看重耳洗澡。遇上這種有點BT的親戚,重耳自然沒待多久就帶著門客逃了。

    重耳出奔第五站是宋國。宋國當時的國君呢,是春秋唐吉可德宋襄公。宋襄公一生都本著君子的原則處事待人。就算跟楚國打仗,在兩軍陣前,他都要求宋國計程車兵對楚國計程車兵做到“君子不重傷,不禽二毛。”這話翻譯過來就是,君子不能打已經受傷的人,也不能打頭髮斑白的老人。宋襄公這麼厚道的人,他對重耳自然不可能差。所以,重耳在宋國的待遇還不錯。但是,宋國國力實在也不怎麼樣。說白了,這也是靠不住晉國壓力的諸侯過。所以,重耳也是沒呆多久就走了。

    重耳出奔第六站是鄭國。鄭國跟晉國也是同姓的遠房親戚。姓姬可能都不太喜歡自己家的窮親戚。所以,鄭文公跟衛文公、曹共公一樣待重耳的態度很差。跟著,重耳在鄭國沒待多久跑路了。

    重耳出奔第七站是楚國。楚國的當家人楚成王年紀輕的時候,跟重耳一樣也有出奔的經歷。所以,他對重耳也還不錯。所以,重耳在楚國的日子也挺好過。只是待一段時間後,晉國出了一點事情,重耳有點回晉國的希望。只不過這希望需要秦國的幫助。於是,他又帶著手下離開楚國去秦國。

    重耳出奔第八站就是秦國。秦穆公是重耳的姐夫啊。這關係自然不可能待重耳差嘛。關鍵吧,那會兒秦穆公不僅想當重耳的姐夫,還想當重耳的岳父。所以,秦穆公待重耳自然是好上天。尤其是,他當重耳的丈人爹之後,還用舉兵力挺重耳回國當晉國國君。秦穆公真心是非常好的丈人爹!

  • 7 # 漩渦鳴人yy

    晉文公重耳逃難到其他幾個國家的時候,那些大國對於晉文公的態度都挺不錯,反而是那些小國家對於晉文公的態度顯得有些不大友好。

    其實晉文公重耳逃難在外,這件事情獵國之間都有聽聞,當然晉國國內發生的那點破事情大家也都聽過,所以對於晉文公其實心裡面是帶有一絲的憐憫的,畢竟誰家遇到這麼亂的事情也會感到十分無奈,更何況發生在你這個王位的嫡系繼承人身上,那就顯得有些荒唐,所以在當時的那些大國對於晉文公的態度都挺不錯,尤其是齊桓公,宋國國君,楚國國君和秦國的國君這四個國家,宋國大家可能感到很奇怪,說這個國家怎麼可能算是一個大國呢?但事實上根據後來楚國進攻宋國,宋國卻能組織有效反擊,這一點上來看宋國還是有一定的底蘊的。

    這些大國對於晉文公的態度都不錯,尤其是宋國的國君,在知道自己國內情況並不富裕的情況之下,仍然還是要堅持送晉文公馬車,一點讓晉文公十分的感動。

    反觀那些小國家,在面臨著晉文公這樣大國逃難出來的公子顯得反而有些不尊重,尤其是曹國,衛國,鄭國這三個國家,其中鄭國的國君甚至偷看了晉文公重耳腋下的肉,這一點曾經爆發過一次戰爭,也是一個典故。

    其實我們仔細去想想這些大的國家,本身他們並不懼怕晉國,可他們卻對晉國逃亡出來的公子禮遇有加,反觀那些小國本身實力招惹不起,晉國卻在這個時候對晉國流亡出來的公子惡言相向,甚至冷待他。

    仔細想想,這是什麼道理呢?其實當時有一位小國的國君說出了道理,那個時候有一位大臣去勸這位國軍,讓他好好地對待一下晉文公重耳,結果這位國軍直接訓斥這位大臣說天底下逃亡到我們國家的公子多的多如牛毛,我為什麼一個又一個的要去禮遇他們那對於他們好,他們又不能給我們利益!

    一個家族考慮的事情,絕對不是說自己這一代人究竟能賺多少利,而是想著自己的後代自己的子孫萬代究竟能夠拿到多少利益保證子孫的你才是一個家族內部成員,必須要考慮事情,這是什麼?這是戰略,他們的戰略立足於時間,從長時間替自己的子孫後代替自己的未來做規劃。

    相比較於那些暴發戶而言,家族的思考的方面更多,而他們做的決定也會更加的理智,不會像那些小家族或者是像那些暴發戶一樣,不由分說給人白眼,或者是直接將人一腳給踹了,這種荒唐的事情發生。

    這些小國家由於自己國家的侷限性,只需要保證自己國家內部的人民老百姓按時給自己納稅,其他的事情不是他們該考慮的,我以國家與國家之間的關係,大國究竟對自己什麼的態度,他們一概不會去思考,他們只知道當大國過來的時候,把錢乖乖的上交這就好了。

    所以面對一個落魄的公子,大國並不稀罕這塊肉,可卻能夠給他最好的待遇,而小國家卻能夠再教好這些大國的絕妙時機的時候,白白的錯過了這次機會。

  • 8 # 逸川歷史

    想要弄明白列國是怎麼對待他的,首先要搞清楚他流亡列國的目的是什麼?

    關於晉文公流亡的目的,狐偃已經說得很明白了,就是要成大事的。成什麼大事呢?自然是要回國奪位,獲得國君的無上尊榮。他後來流亡各國實際上都是帶著這個目的去的。

    在此基礎上,我們可以把列國分為兩個類別:

    一個是有能力幫助他奪取君位的國家,主要包括齊國、秦國、楚國這種處於第一梯隊的大國,另外還有一個宋國,當時有志於爭奪中原霸權,也算是一個備選方案。

    第二個類別是沒有能力幫助其復國的國家,典型的如鄭國、衛國、曹國,在當時的政治環境下只求自保即可,干預大國的君位大計那是他們想都不敢想的事。

    這個時候我們再來看列國對待晉文公重耳的態度:

    齊桓公、宋襄公很大方,一出手就是二十輛法拉利,齊桓公還附帶有美女想送,可他們真的有想過要幫助重耳復國嗎?並沒有,他們的做法只是一般性的客套,甚至齊華人還把他們當成了投奔而來的臣子看待,對其嚴加防範。重耳最後能夠順利離開齊國還是在齊姜的幫助下脫險的,否則的話,以他手下人那股不安分的勁頭,他真是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再看楚國。楚成王對他很客氣,以國君之禮相待。而且當時已經處於流亡末期,晉國內部政治危機已經顯現了出來,楚成王也動過要幫助他復國的念頭。只不過他出手是有條件的,那就是重耳能夠拿出一定的誠意作為交換,比如回國後尊楚王一聲霸主什麼的。但重耳沒有接這個話茬,愣是拿退避三舍一事給搪塞過去了,惹得楚國令尹差點把他給活剝了。因此楚人對於重耳團隊的態度也是一樣,無非就是想趁著機會撈一票,撈不成也就算了。至於朝堂上的那些禮節,對於楚國也不是什麼大事,還是能負擔得起的。

    最後再來看秦國。秦國是一個讓晉文公又愛又恨的地方,當重耳和他的弟弟夷吾剛剛開始爭奪君位的時候,秦國就披著仁義的外衣趁火打劫,希望從晉國身上割一塊肉。後來因為重耳答應條件不爽利,就被沒原則沒底線的夷吾搶了先,晉文公之所以會悽悽慘慘地流亡這麼多年,他秦穆公可以說是功不可沒。

    後來秦穆公為什麼又轉而支援重耳了呢?

    這不是因為他良心發現了,而是因為他發現晉惠公這廝太奸詐了,跟他打交道根本佔不到便宜。而晉惠公死後,他年幼的兒子又對秦國態度強硬,讓秦穆公受了烈度內傷,不得已的情況下才轉而扶植別的公子的。

    只不過等秦穆公轉過彎的時候,晉獻公的九個兒子差不多都死絕了,能夠看得到的也只剩下重耳一個了,他是實在沒得選,才把重耳扶上位的,你還以為他真的就是活雷鋒嗎?

    綜合以上的分析來看,齊、楚、秦、宋這四個國家實際上都沒把重耳當回事,所謂的禮遇也純粹是外交上的習慣,場面上的東西是當不得真的。只不過他們誰也沒想到重耳的運氣竟然會那麼好,轉了一圈國君之位還真讓他給撈到了,這些國家一不小心也受到了糖糖霸主的禮讚,這還真有些不可想象呢!

    那麼問題來了,既然都是場面活兒,為什麼另外的幾個國家衛、鄭、曹就連最基本的禮節都做不到呢?

    這其中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正如曹共公回答僖負羈時所說的那般,諸侯流亡公子每天從曹國經過的不知道有多少,如果我都一一禮遇,那我還要不要幹其他事了。以曹國弱小的國力,招待一兩個人還能應付的來,可人人都要招待,還不得把我吃得揭不開鍋了?

    更何況,流亡公子都是在國內鬥爭失勢的人,他們在經過流亡之後還能回國繼承國君之位的能有幾個?就算是他們回去了,對於招待過他們的小國,又何嘗會有半點感恩之心?相比於收容這些破落戶所造成的損失,那些小機率事件帶來的收益可以說是微乎其微。既然如此,我乾脆就關好大門,對那些流亡公子一視同仁,誰來了我也不搭理,這不就得了嗎?

    這個道理對於鄭衛兩國同樣適用,國小民貧,就不要裝大尾巴狼了,為了這麼幾個流亡公子弄得民怨沸騰,真不值當。

    第二,晉文公流亡之時,晉惠公的地位還很穩固,而且年齡也只有三十歲左右,正是如日中天的時候。站在當時人的立場上,未必就能看出他將來會有失國絕嗣的可能。在這種情況,與晉國相鄰的鄭衛曹等國如果敢於接納重耳,誰也無法預料晉惠公會做出什麼舉動來。從現實政治的角度來看,收容重耳是有百害而無一利的事情,誰沒事幹了會給自己找麻煩?因此這些小國無法禮遇重耳,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

    歷史總是有很多偶然性的因素在發揮作用。在重耳流亡的那裡面裡,誰也沒有想過晉惠公會那麼早就掛了,晉國政治局勢的變化會那麼快,到最後一個不遭人待見的流亡公子還真就成了香餑餑。

    你運氣好,這倒怪我照顧不周咯?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資料分析應該怎麼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