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Zh上善若水W

    在中華五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有很多歷史人物給後世留下了遺憾,項羽烏江自刎就是如此。

    在項羽和劉邦的最後一戰中,項羽大敗而逃,被劉邦追至烏江邊上,本來項羽可以同船伕一起過河的,但他沒有選擇這麼做。而是將自己最喜歡的烏騅馬送給了船伕後選擇了自刎。

    每當我們想起項羽這個人物的時候,總會想起他最後的結局。面對著生存的機會,他卻果斷的放棄,死都不願意回到自己的故鄉。然而這一件事件卻成為了一個千古的謎團,至今都沒有人能夠理解當初項羽的想法。我們也都知道項羽是一個非常傑出的將領,特別是在軍事方面的才能,更是在當時的佼佼者。

    那麼為什麼如此厲害的一個人,還會面對一個失敗的結局呢?特別是拔劍自刎的時候,他的心中又有什麼樣的感慨呢?現在很多人的觀點都認為當初項羽沒有選擇回到自己的故鄉,是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都說要是當時的項羽能夠跟隨部隊回到自己故土的話,還是能夠有機會捲土重來。究竟最後的天下會留在誰的手中,也是一個未知數。但是項羽之所以沒有選擇渡過烏江,其實是因為他看透了一個事情。而這一個事件也使得他徹底的失望,因此才放棄了他最後的掙扎。

    要說起一切的開端,還要從秦朝開始說起。當時執掌權力的人物便是胡亥,他非常的無能,而且聽信趙高的話。使得趙高擁有把控整個朝政的機會,同時也害得百姓們根本就無法生存下去。而就在這樣的背景之下,各路軍閥們開始想辦法來推翻秦朝。就在這些軍閥之中,最為強勢的就是項羽了。他依靠著自己傑出的軍事才能,先後不知道擊敗了多少敵人。而且還攻破了特別多的城池,所以就在他的猛攻之下,不久之後秦朝也只能宣佈倒塌。可是儘管項羽作為當時的一股中堅力量,但是卻讓劉邦捷足先登了。而這也是為什麼之後,雙方會進行長達那麼長時間戰爭的原因。

    項羽其實早就已經知道將來必有一場大戰,因此在這之前也做足了準備。可是最後在進行決戰的時候,他才發現劉邦早就已經變得非常強大。因為經受了多次戰爭的原因,使得項羽實力逐漸衰弱,不但是手中的那些將領們先後折損,而且手中計程車兵也已經不多了。最為關鍵的是後勤保障之上也遠遠不如劉邦,就在最後的時刻項羽已經陷入了包圍之中,根本就沒有任何扭轉的機會。

    但是項羽根本就沒有放棄,他依然選擇突圍,想要依靠一己之力來扭轉局勢。就在趁著夜晚來臨的時候,他突然發動突圍戰爭,等到劉邦這邊反應過來的時候,項羽已經跑出很遠了。但是因為追殺的原因項羽在路上也是損兵折將,等到他最終來到一片農田的時候,還遭到了一個農民的錯誤指認。

    這一下使得他浪費了非常多的時間,耽誤了最好的逃跑時機。那從這裡我們也能夠看出一個問題,那就是當時的項羽根本就沒有放棄過自己的生命。他也是很想回到自己的地盤,並且想辦法重整部隊,進行殊死一戰的。可是來到了距離故土不遠的烏江,他卻瞭解了自己的生命,這究竟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其實主要的原因就是因為項羽突然想明白了,要是自己回到了江東地帶的話,劉邦一定會把此地作為重點的突擊物件,想著各種辦法也要剷平此地。而此時的項羽處於劣勢狀態,也許他回到自己故土之後會帶來更加嚴重的災難。假如說他自己一個人死的話,或許能夠換來和平。起碼能夠保住自己的父老鄉親們,不遭受到戰亂的迫害。所以當時想明白了這一個問題的項羽,果斷的就拿出了自己手中的寶劍。也許他希望透過這樣的方式,來保護住自己的親人。再加上心愛的女人先行離他而去,而他為了追隨虞姬,所以才最終選擇了自殺吧。

    歷朝歷代的人們對於項羽烏江自刎這個事情議論紛紛,如杜牧、李清照等人都有詩歌進行評價,對此或者贊同或者反對,莫衷一是。不過我想對於項羽為何要自刎的這個問題,想得最多的肯定是劉邦,畢竟真正最瞭解自己的人往往是平生最大的那一個對手,想必劉邦對這個問題思考了很多年,但是卻直到臨死之際才懂。

    當年楚漢之所以相爭,是因為秦朝末年天下大亂,於是各地諸侯蜂起,彼此之間打來打去,老百姓們早就苦不堪言,項羽縱然是度過烏江,再次召集人馬過來大戰,最終辛苦的還是天下百姓啊!一朝英雄拔劍起,又是蒼生十年劫,項羽之所以不度烏江,大概便是劉邦在生命尾聲時說的那一句“天下苦戰久矣”吧。

    說實話項羽即使肯過江東,他也未必能夠東山再起。我們都知道,項羽是一個很自負的人,若是他有十足的把握能夠幹掉劉邦,他肯定會選擇捲土重來,和劉邦決一死戰的。但是,在最後的緊要關頭,在他能夠逃跑的情況下,他並沒有這樣做。這說明他對當前的情形已經看透了,劉邦才是天命所歸的人。

    即使再給他幾次機會,他也不可能戰勝劉邦的。項羽也是知道的,當時天下的人,幾乎也都是歸順了劉邦,成為了大漢的子民。對於項羽來說,之前,佔盡優勢的他,都沒有把劉邦給打敗。更何況是現在已經處於巔峰時期的劉邦了。所以說項羽對打敗劉邦是沒有信心的。

  • 2 # 苦水君聊史

    項羽是有機會活命,但是捲土重來的可能性很小,即便是項羽乘船過江,回到江東,他也沒有實力再和劉邦爭天下了,項羽的精銳部隊基本上已經損失殆盡了,項羽起家的八千江東弟子已經沒有了。

    在秦朝末期由於暴政,整個社會體系在崩潰的邊緣,百姓怨聲肆起,急需一個領導者來推翻秦朝,在恰當的時候,陳勝喊出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振臂一呼,天下紛紛響應,陳勝帶領著幾百人,迅速發展成幾十萬人的大軍。

    劉邦起家三千人,僅僅兩年的時間就成為實力極強大的部隊,可與項羽匹敵的隊伍。

    彭越率領一百多人,不到兩年就發展成三萬大軍,英布只是一個有罪的罪犯,剛開始乘亂拉起近千人人的隊伍,然而到項羽分封諸侯的時候,英布已經是一方諸侯王。

    這樣就會給人一種錯覺,認為只要振臂一呼,天下百姓便會爭先恐後的歸附其麾下,用不了多久,便可以打造出數萬或者幾十萬的大軍,認為項羽只要過江,很快便可以重新拉起一支隊伍,與劉邦再決雌雄,報仇雪恨。

    這只是一廂情願而已,項羽在垓下傭兵十萬,最後只剩28人,假如他想要活命,只能一人渡江,他這樣的人氣,會有人在依附他嗎?

    早在跟隨項梁時,項羽攻打襄城,打下以後進行了屠城,在此之前的戰國時期和秦朝,大規模殺降卒的事,發生過幾次,但是針對平民百姓的屠城在史書中還真找不到,項羽算是開了歷史先河,入關之後,項羽又在咸陽屠殺百姓,殺死已經投降的秦王子嬰,當時天下人對項羽的看法除了神勇無敵以外,還有殘暴,嗜血,這樣的人能收賣人心,讓人投奔他嗎?

    活著回到江東的項羽還想振臂一呼,讓無數人響應,估計是不可能了。

    更主要的是,劉賈率軍入淮,迫使楚國大司馬周殷投降,項羽已經沒有所謂的後方了,而且所謂的大江,根本不可能擋住劉邦、韓信,就算周殷沒有投降,項羽孤身一人回到江東,最終的結果也不會改變,楚國的精銳部隊都讓項羽折損殆盡,劉邦和韓信一定會度過烏江,再次圍攻彭城的,手下無將無兵可用的項羽,結局還是敗亡。

    項羽生於秦朝末期的大混亂時期,成為時代的風雲人物,然而當這種大混亂漸漸穩定時,項羽卻輸的一無所有了,這本身就說明項羽敗局已經沒有翻身的機會了,當社會漸漸穩定時,天下百姓生活不再受到戰爭的侵擾,生活穩定後,沒有人願意再起刀兵,過著朝不保夕的日子,何況天下的歸屬是信用,仁愛的劉邦。而不是殘暴,嗜血的項羽,還有誰會甘心為他賣命呢?

    我們總是相信英雄可以超越時代,其實,英雄只是時代的產物。

  • 3 # 平平聊農民

    如果項羽當初過了烏江,還有機會捲土重來嗎?

    首先我想說的歷史沒有如果,一切的存在就是合理的,劉邦奪取天下做了皇帝是合理的,項羽兵敗而自刎烏江也是合理的,那些看似偶然性的事件,在還原歷史真相以後進行慢慢的抽絲剝繭,你會發現一切的的偶然性事件裡都有其必然性。

    要想回答項羽有沒有翻身

    掘土重來的機會,首先要搞明白一個問題,項羽為什麼會失敗?劉邦為什麼會成功?

    有人說項羽的失敗是他的性格使然,其實這種說法不夠全面,更不夠客觀,項羽的兵員多來自於江東,也就是他所說的江東父老,也就是子弟兵,在打仗時這些人可以為他衝鋒陷陣,勇猛無比,但是也存在一個致命缺點,那就是軍隊的包容性不夠,如果靠這些兵力去鎮守奪取一個郡縣當然綽綽有餘,但是如果要靠他們去奪取天下,就顯得格局有點小了,他們打下一座城池之後首先像的不是如何去治理他,而是最大限度的去掠奪城市原本有限的資源,久而久之就缺少了民意和輿論的支援,失敗當然也就不遠了。

    而劉邦的部隊多來自於全國各地的困難農民,他們的利益是有全國意義的,在打下一座城池之後,劉邦部隊首先解決和思考的問題是如何治理這座城市,他們把這座城市當作他們的孩子,是他們的主人,而不是像項羽那樣做一個強盜一樣的過客。

    這是二人的格局差異,也是劉邦之所以取得天下的根本原因。

    楚霸王帶領最後的殘餘部隊幾十人來到烏江邊,碰巧看到一個農夫的船,手下人勸他登船,他拒絕了,他說無言面對江東父老,接著自盡了。

    杜甫曾經說道假如項羽過了江東,劉邦能絕不能建立大漢朝也是個未知數。項羽仍然甚年青,也不懂厚黑學。實際上此論只不過想當然的臆測而已。項羽即使過了江東亦絕不也許捲土重來。

    首先要清楚的是劉邦不是吳王夫差,劉邦絕不會予他機會。項羽即便過了江東,亦是無限期逃脫,劉邦不久便會聚集大部隊後去掃蕩,絕不給他休息之機。

    再者江東父老也不會號召他。項羽走的時候帶了八千子弟,孤身一人跑了回去,心愛的女人沒了丈夫,這個姑且無論,關鍵的是老百姓久經戰亂之煎熬,需穩定平靜的生活,現在有好日子過了,誰會去再給他 。項羽起家的時候有江東父老擁護,那是抵抗暴秦苛政,現在形勢有所不同了。

    第三,他不能去的了江東。烏江的亭長是劉邦的人,劉邦當過泗水亭長。項羽跑路的時候曾經碰到一個務農的農民,問路,農民騙他說左拐,結論進了沼澤地遭漢軍追上了,可知這一片的人是擁護劉邦的。他糟糕難脫離漢軍迎擊跑到江邊,突然來了個亭長,將周邊所有的船隻均弄沒了,便他一條船,要將項羽渡過去,這不可說是個陷阱。

    假如此人是想捉住他往劉邦請功,走半道前往河裡兩跳將船弄翻,項羽就是遭生擒活捉的份。所以項羽思前想後還是拒絕了,雖說好死不如賴活著,但像他這樣的英雄人物怎麼可能苟活於世呢,他的死反而可以成全他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

    宋代李清照的至今思項羽也表明了對項羽的這種行為的讚許。映射出了對於趙構退出中原苟且江東的濃厚譴責與憤慨。可見後世文人也不是吃素的。即便項羽最後過了烏江捲土重來奪得了天下,最後的結局也是遭後世文人的口誅筆伐,落不下一個好名聲,在注重氣節的古代,名聲是比生命還重要的東西。

  • 4 # W一家之言

    自負是真的,捲土重來?怎麼可能。

    是的,項羽很自負,他有自負的資本。輪個人武勇,我認為項羽事自秦統一六國後,中國兩千多年的歷史上戰力最強的猛士,沒有之一。司馬遷在史記項羽本紀中,至少記載了項羽三次以一殺百的戰績。第一次殺會稽郡守及其護衛,項羽一人殺百十人。此役項梁得八千精兵,拉起了反秦的旗幟。 第二次項羽二十八騎對漢軍數千騎,項羽斬殺都尉一名,殺數十百人。 第三次,項羽被困烏江,項羽下馬步行,持短兵殺漢軍數百人,這次最多,據說有二百多人。最終項羽自刎於烏江。

    軍事指揮方面,項羽也是一個合格的統帥,可以說和秦軍主力的戰鬥基本上都是項羽打的。 鉅鹿之戰,項羽破釜沉舟,九戰秦軍主力,大破之。後又與秦將章邯率領的秦軍主力一戰,大勝,章邯投降,坑殺二十萬秦軍主力。楚漢爭霸,項羽精兵三萬對戰漢軍五十六萬,項羽晨擊漢軍,日中大破漢軍。這樣的戰功,即使白起韓信也不過如此吧。

    項羽真的很自負,即使在烏江自刎時仍說:‘天亡我,非戰之罪’。可是事實真的是這樣嗎?如果不自刎於烏江,他真的還有機會捲土重來嗎? 我想他沒有機會了。自韓信攻下河北,打垮齊趙軍隊,又和龍且率領的楚軍20萬主力戰鬥中大勝,項羽已經沒有什麼可以調動的軍隊了。戰略上,齊國的滅亡導致韓信可以從齊國南下,直接對項羽的後方造成威脅。垓下之戰更是讓項羽把所有的資本全輸光了,即使項羽憑藉一己之力回到江東,彭城無險可守,面對佔有絕對優勢的漢軍,他又能抵擋多久。勝敗早已註定。本來有兩次機會項羽可以建立一個自己的帝國,他都沒有把握住。第一次進了咸陽,有說客說,關中阻山帶河,四面關塞,土地肥沃,可建都,以圖霸業。第二次項羽敗劉邦,奪漢軍糧道,漢軍求和,他又一次失去了徹底打敗漢軍的機會。天與弗取,反受其咎。毛主席說的好“”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

    時間太緊,要上夜班,沒時間修改了,就這樣吧。

  • 5 # 經典守望者

    項羽的一生確實是一個悲劇,在他登上頂峰時他已經是這個國家實際的掌控者,在他窮途末路時,他的四周都是敵軍,悲壯自刎。歷史上曾有觀點認為項羽本來可以逃至南方捲土重來,是因為自負無法忍受失敗才自刎的。但筆者卻不敢苟同這一觀點,項羽的一生跌宕起伏,曾經有許多的低谷,但他都能堅強的走過,絕對不會因為自負而輕生。他的自盡實際上是已經洞察到了再難有翻身之力,沒有機會捲土重來,心灰意冷才自戕的,所以,他依舊是一位悲劇英雄而不是自負的匹夫。

    垓下之戰前夕項羽局勢分析

    項羽真正衰落實際上可以追溯到范增的死亡,項羽身邊文臣少武將多,范增是項羽身邊唯一可以支撐起全域性的謀士。劉邦用盡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成功施展反間計,讓項羽和范增二人離心離德,最後致使范增鬱鬱而終。其實,范增不僅是項羽的謀士也是項羽文官集團的領袖以及後援糧草的總排程。他一人實際上身兼蕭何與張良二人的工作,從史料記載中可以看出范增去世後,項羽的軍隊很快就陷入到了後勤保障問題之中。范增死於公元前204年,之後很快

    “楚遂拔成皋,欲西。漢使兵距之鞏,令其不得西。”

    “是時,彭越渡河擊楚東阿,殺楚將軍薛公。”

    “漢王使劉賈將兵佐彭越,燒楚積聚”

    “項王與漢俱臨廣武而軍,相守數月。當此時,彭越數反梁地,絕楚糧食,項王患之。”

    這幾件事情雖然有先後之分,但實際上說的都是同一件事情,就是項羽與劉邦進入到了戰略相持階段。彭越襲擾項羽後方,劉邦趁機和彭越一起兩次重創項羽後勤糧草,項羽陷入到了絕糧的境地中。之後就是著名的

    “項王為高俎,置太公其上,告漢王曰:“今不急下,吾烹太公。”漢王曰:“吾與項羽俱北面受命懷王,曰‘約為兄弟’,吾翁即若翁,必欲烹而翁,則幸分我一桮羹。”

    種種事情都顯示出項羽的後勤出了大問題,這些問題都發生在范增死後不到一年的時間內,不由得不讓人深思。由此可見,項羽所謂的江東故地,彭城家鄉已經無法再為他提供糧草支援。失去了後勤的軍隊已經淪落成為了軀殼,項羽根本不會再有本錢募集、維持軍隊與劉邦爭奪天下。所以,在劉項此次對峙後不久,項羽的軍隊就轟然崩潰。張良陳平最後勸諫高祖追擊項羽的理由也是

    “漢有天下太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

    所以說,烏江邊的項羽已經是窮途末路,沒有後勤保障和糧草提供的他很難再組建軍隊。更何況烏江對岸還有更險峻的情況在等著他。

    烏江對岸是生機還是死路?項羽自盡原因何在?

    項羽是一個非常出色的戰將,他在最後發出“天之亡我,我何渡為”時已經察覺到了真正的問題所在。那就是烏江對岸根本不是江東父老而是虎視眈眈的英布聯軍。英布原本是項羽的附庸,替項羽暗殺了義帝,背上了天下所有的罵名。但是英布卻在關鍵時刻與劉邦結為聯盟,共同對付項羽,這一點可以說是真正磨滅了項羽的全部希望。從地理位置上看來,英布位於項羽的南部,也就是項羽的後方。就當時劉項的對峙關係看來,英布正好處於項羽的退路上。為何項羽四面楚歌時會如此心驚膽寒?就是因為他發現劉邦的軍隊中有很多的楚國百姓。劉邦雖是楚人可是他的軍隊大部分來自關中和漢中,那麼他軍隊中這些唱著楚歌的百姓來自於哪裡呢?項羽心中明白只有英布的國家疆域內才會有如此多的楚人。

    所以,項羽明白英布已經完全投降劉邦,自己的後路肯定已經被切斷。事實也正是如此,英布最早投靠劉邦之初就被項羽打敗,後來劉邦命他再度回到封國中。英布利用自己的威望很順利的進入九江,攻佔數個縣城。公元前201年,英布與劉賈進入九江,策反楚大司馬周殷叛楚,於是英布率九江軍到垓下與劉邦合圍項羽。這就是劉邦軍中楚國士兵的由來,也證明項羽的判斷是正確的。烏江對岸等待他的不是家鄉父老而是黃泉末路,走投無路之下,項羽自然會選擇自刎而死,不受侮辱。

    項羽自盡的影響

    項羽烏江自刎結束了長達五年的楚漢戰爭,漢王劉邦因為“功最高,德最厚”被諸侯擁戴稱帝。

    但是,項羽的封國魯地一直沒有得到平復,劉邦“乃持項王頭視魯,魯父兄乃降。始,楚懷王初封項籍為魯公,及其死,魯最後下,故以魯公禮葬項王穀城”。所以說,項羽烏江自刎並不是因為自負或者其他的個人情感因素而導致的。項羽一生低谷的時候有很多,項梁死後,項羽前有如狼似虎的秦軍,上有嫉賢妒能的宋義,項羽依然可以破釜沉舟,大破秦軍。烏江邊的項羽是在意識到自己已經全盤皆輸的情況下,前無去路,後有追兵,因為極度絕望而自殺的。這是他軍事素養的一種體現,而不是因為情感上的自負,他依舊是偉大的英雄。

  • 6 # 月古史話

    項羽是很自負的,他個人武力可以說是勇冠全軍的,我們也知道一些關於專案武力的典故,比如說霸王舉鼎。但是,項羽之所以後來沒有過江東捲土重來,跟他的自負是沒有關係的。

    項羽的性格決定了他可以作為一個英雄,卻沒法成為一個梟雄。

    項羽本身不是一個陰謀家,他是帶有傳統的封建貴族的品質的,有一個大家熟知的典故叫做項莊舞劍,意在沛公。在宴席上,項羽本來是有機會可以除掉劉邦的,但是他沒有去利用,手下人看他下不了決心主動幫他要殺了劉邦,他還暗示項伯掩護劉邦,放了劉邦逃出生天,從鴻門宴的結局就可以知道,他和劉邦爭霸的最終結果了。

    縱觀歷史上的開國皇帝。沒有人是靠赤誠和善良贏得皇位的。要成為帝王,待人以誠是獲得支援的手段,但是手腕是必不可少的。沒有手腕,不腹黑,是得不了天下的。所以可能項羽最後也想明白了,他成不了劉邦那樣的人,這天下終究與他無關。

    對不起江東父老,無顏過烏江

    還有一點就是愧對江東父老吧。當時項羽起事的時候,江東子弟跟他一起出來打天下。項羽在一開始起事的時候,初衷也是想結束秦朝的暴政統治,為了讓百姓過上好日子。但最終的結果是江東子弟無一生還。

    所以在烏江口的時候,他望著江東方向,可能他也回顧了從起事到現在的境況,所以他沒有登上那個可以載他渡過烏江的船。因為他沒有實現對江東父老的誓言,哪怕江東父老原諒他,給他東山再起的機會,他也過不了自己心裡的那一關了。如果是劉邦,我覺得毫無疑問會做出相反的選擇,但他是項羽,他是楚霸王。

    項羽是自負的,但是如上面所說的,這並不是他不願意捲土重來的原因,而是他清楚的知道自己在這場爭霸中沒有勝利的機會,所以乾脆讓中原的這場大戰就此結束,也能讓百姓重新開始過上安穩的生活。

  • 7 # 天涯史館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 杜牧 題烏江亭

    西楚霸王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風雲人物,蓋世英雄,他的英雄氣概和悲劇人生早已流傳千古,為萬人傳頌。但毫無疑問,他是一個有缺陷的英雄,其戰略短視,剛愎自用,暴虐衝動,不能容人等缺點直接導致了他的最終敗亡,千年來早己為人熟知。

    說到驕傲自負,當然是項羽的重大性格缺陷之一,用現在的話講就是心理素質不夠強大,缺乏足夠的心理承受能力,沒有足夠的韌性和耐性承受失敗,直接導致他一次兵敗就走到了英雄末路。

    項羽兵敗垓下後如果忍辱回江東,是否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個人認為基本沒有可能。隨項羽起兵而縱橫天下的八千江東子弟已經全軍覆沒,劉邦韓信及諸侯聯軍的數十萬雄兵就在身後,英布等舊楚盟友均已叛楚歸漢,泱泱故楚之地除江東之外均已歸漢,項羽已經到了窮途末路,不可能再有翻身的機會,劉邦韓信也不會給他這個機會。

    當項羽站在烏江岸邊,遙望著江東大地的時候,他已經看透了這一切:八年了,經歷了八年的刀兵血火,巔峰低谷,又回到了原點。生我養我的故土已經經受不住再一次的戰火摧殘,我可以毀滅全世界,但終究不忍給故土帶來滅頂之災,只為了那虛無縹緲的希望。罷了罷了,當誅滅暴秦,將咸陽付之一炬的時候,我的任務已經完成了,此時此刻,我項羽再也無力在悲涼的命運裡繼續那無謂的掙扎,就讓我完成身為戰士的最後願望,英勇地戰死在戰場上吧。至於這錦繡河山,就交給劉邦吧,他應該會做得比我更好。

    大時代的洪流永遠滾滾向前,每個人都在身不由己的裹挾之中盡力尋找自己的位置。哪怕是蓋世英雄和無雙戰神,在時勢面前終究也是無能為力。

  • 8 # 我不是森林狼

    先來說下我的看法吧,自負有那麼點,但是已經到了最後關口了,還談自負就很不恰當了,甚至是錯誤的。至今思項羽,不肯過江東,這個有民間傳說,當項羽帶著手下僅有的十幾人到達烏江邊時,有人在江邊準備了小舟,可送項羽過江,但被項羽拒絕了,最後自刎身死,一代霸王就此隕落。

    項羽最後時刻,為何寧死都不肯過江?要分析原因,應該也能理出幾條

    一個是天下人都知道的無顏見江東父老,項羽當年起事帶領江東八千子弟兵浩浩蕩蕩開始了自己的戎馬生涯,可如今隻身回江東,當年帶出來的兄弟們都已不在,自是無顏。

    還有一個原因,如果我是項羽,最後剩下十幾個兄弟,都是特別重情義,特別元老級別的兄弟,這時候扔下他們,讓我一個人跑,怕是沒那個臉,寧願與兄弟們一起並肩作戰,書上沒說,如果這時候有十幾條船,可以把其餘人都帶走,結局可能會有不同。

    另一個原因項羽此人很重感情,他跟劉邦不一樣,當年劉邦為了逃跑,把自己媳婦推下馬車,不知是真是假,但後世千萬人都在傳此事,這也是所有人對劉邦鄙視的一個重要點。可是項羽不一樣,他是人們心中的大英雄,重情重義,心愛之人虞姬為了讓他逃走,不惜自刎而死,項羽悲痛欲絕,此時他感覺到了孤獨和絕望,欲隨心愛之人而去的悲情會是一個重要因素。

    最後一個我分析也是最最重要的原因,我在其他任何地方都沒提及過,那就是心氣。這個跟水滸傳一樣,當年聚眾的時候,一個個心氣很高,敢把皇帝拉下馬,鼓足所有力氣誓要幹一番大事業,可是最後被朝廷詔安後,去打了方臘,慘勝而還。最後其實算下來還剩幾十個弟兄呢,死掉的大部分都是地煞星裡的,甚至很多都是不痛不癢的小人物,剩下的完全比上梁山前任何一個山頭都要強大許多,但最後被高俅一個個害死也沒能再反抗,主要原因是這時候大家都沒了心氣。不知各位有沒有這樣的經歷,如果某個時候你特別想做一件事,沒有付出多大努力,最後失敗了,這時你可能會想別的辦法,再或者會加把勁,在努力一下,可能會成功。可是當你做一件事時候,付出了千萬倍的努力,超出你自己的想像,甚至在你努力過程中,不計任何代價,竭盡全力的去做了,可最後卻失敗了,這時候你可能真的沒有心氣再去做下去了。其實有的時候心氣兒比任何因素都重要,他決定了你處理事情的態度和決心,當你沒有了心氣,這個時候也就坦然了,以上原因不知道你怎麼看呢?

  • 9 # 油茶歷史絲語

    讀書品史明事理,借古鑑今知興替。讓絲語和您一起走進歷史,走近民族、國家以及世界的過去和曾經,去讀去品去明,去了解、去揭秘那一場場或驚心動魄或平庸骯髒的“興替”……

    本文看點:

    說到項羽人們首先想到的是他“力拔山兮氣蓋世!”的英雄氣概和“時不利兮騅不逝”烏江自刎時的無奈。

    有人認為項羽率28騎突破重圍到達烏江的時候,是因為自負放棄了回江東重整旗鼓,東山再起的機會;絲語認為是他們不理解項羽的情懷,是在以自己之心度英雄之腹!

    今天就讓我們抽絲剝繭,透過歷史迷霧去尋覓和探討項羽放棄捲土重來的機會,選擇血戰自刎的真實原因。

    提起項羽,絲語總會很自然地想起唐朝杜牧一首關於項羽的詩《題烏江亭》:

    勝敗兵家事不期,包羞忍恥是男兒。

    江東子弟多才俊,捲土重來未可知。

    絲語也曾天真地想項羽當年兵敗駭下,遭到劉邦不遺餘力的“圍追截殺”,縱然突圍到烏江邊的時候只剩下28騎,對於“力拔山兮氣蓋世”,曾經所向無敵曾經把劉邦打得是落花流水的,韓信、英布也不過是自己手下敗將的他來說也不是多大個事,如果他當初能夠自負一點,就可以過了人生“失敗”的坎,就不會自刎烏江,就會聽從烏江亭長的建議——回江東;只要他能夠改掉自己當斷不斷和容易被表面現象迷惑的臭毛病、吸取之前失敗的教訓,重整旗鼓與劉(邦)再戰,正如詩中所說最後誰勝誰負還真不好說,江山到時是姓劉,還是姓項,同樣值得世人“拭目以待”。

    但是,當我透過時光隧道靠近或走進那個歷史的場景,慢慢發現:其實,駭下那場在世人看來多麼驚世駭俗的失敗不足以填滿項羽英雄的胸懷,擠掉他對塵世的最後一絲留戀;而是虞姬的離去抽走了項羽那顆曾經強大無比的心,讓他已經無力再戰,無心再戰,這從他兵敗駭下時所作的那首《垓下歌》就可以“窺探”到他當時的些許心情。

    力拔山兮氣蓋世,

    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

    虞兮虞兮奈若何!

    《史記·項羽本紀》載,項羽“力能扛鼎,才氣過人”。然而,對於此時此刻的項羽,縱然他曾經有“力拔山兮氣蓋世”、氣吞萬里如虎的英雄氣慨;有披荊斬棘、勇冠三軍的輝煌過去;面對“時不利兮騅不逝。”、“天不時我”的無奈和慘痛局面,除卻發發“騅不逝兮可奈何”的慨嘆,問問天問問地問問沉默的烏江水“自己應該怎麼辦,是不是還有捲土重來”的機會而外,也只能是“虞兮虞兮奈若何!”,一種完全的無力感讓他感到一切都已經沒有意義與可能。

    因此,可以說自虞姬自殺身亡的那一刻始,就已經註定了項羽不可能回江東,因為他已經無力再戰,無心再戰,也就只有“死”一條路可走!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怎樣幫助魚苗冬季安全越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