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袁崇煥鎮守遼東,卻被崇禎所殺,是否能從他的死分析一下崇禎這個人?
5
回覆列表
  • 1 # 晃天下

    在袁吹子們心中,明朝氣數已盡,崇禎殺了袁崇煥,這是在阻礙歷史程序嘛。

    細數袁崇煥的功勞:

    功勞一,在明廷已得知蒙古部落在崇禎元年投靠後金的情況下,崇禎二年關外大飢,袁崇煥瘋狂賣糧(布米易柴薪,根本不是袁吹子們意淫的買馬)給蒙古人,不能餓死了這些後金的協軍,說不定後金還可以通過蒙古協軍獲得明軍的糧草,這樣可以幫助敵人渡過饑荒!結果袁大糞抗辯時自己嘴漏了,“各夷共謂:室如懸磬,不市賣一二布匹於東,何由藉其利而餬口?”(《明清史料甲編》第八冊)。蒙古人把物資“市賣與東(東,後金)”,袁大糞狡辯蒙古人是為了賺取差價便於買糧餬口。自然崇禎大怒,“西夷通虜,譏防緊要。奏內各夷市賣布帛於東,明是接應,何以制奴”!按照《國榷》的說法,袁大糞為了不餓死敵人賣糧乃至“邊儲始竭”!

    寧遠搃兵滿桂塘報束伯二部三十六傢俱歸於大清——崇禎元年六月

    而喀喇沁這些人一向兩頭吃好不安分,甚至在寧遠之戰時,也趁火打劫。對這類,能提供有限的“人道救援”,不至於餓死就已經很寬大了。而“偉光正”的督師對敵人表現出了十分的“仁慈”和“友愛”!

    遼東經略高第報西虜乘奴入犯率二千餘騎犯平川三山堡等處趙率教率兵御之前後斬虜首級八十三顆獲達馬一百五匹又犯中後所副將楊應乾率兵追至高臺堡斬虜首級二十顆獲達馬七十匹得旨屢報捷音朕心嘉悅袁崇煥已升僉都御史滿桂趙率教實授總兵加都督同知左輔等俱著查明優敘所發犒賞銀十萬兩聽經臣分給寧遠前屯兩處軍士督臣出關援兵既集當相機排程逐虜過河各路口尤宜嚴加防護無致疎虞——《明熹宗悊皇帝實錄卷之六十八》,天啟六年二月

    袁大糞的所作所為,連“水太涼”都瞧不起,在自己的《牧學齋初集》中《特進光祿大夫左柱國少師兼太子太師兵部尚書中極殿大學士孫公(孫承宗)行狀》,“公(孫承宗)駁之曰(駁斥遼東巡撫丘某的以夷制夷):往以弔喪愚奴而為奴愚,以買米愚束(束,請求在高臺堡開市的喀喇沁朵顏人首領束不的,也有譯為蘇布地)而為束愚”。

    功勞二,消耗明朝資源。袁崇煥上臺二築錦州,將朝廷大量資源砸在遼西走廊。想想遼瀋戰役,國軍的飛機大炮都打不通到錦州的路。

    功勞三,削減關內防務。提出要精兵簡政,不過簡的是友軍的!

    崇禎二年薊鎮缺餉鬧兵變,連總督喻安性都下課了,後由劉策代替。關內各督撫清汰,制定了各鎮的兵餉(戶部尚書畢自嚴《覆戶科題覆新餉出數疏》,五月底具,關寧軍、薊鎮新兵、天津、東江等處軍費預算共為513萬不含閏月)。

    薊鎮兵,分為舊兵和新兵。舊兵,由原九邊舊餉供給;新兵有三萬多(不是新入伍的),由新餉(遼餉)供給。由於遼事起,遼餉費用日益增加,也就挪用侵佔了不少九邊舊餉,所以薊鎮為彌補兵員不足,就用遼餉供給了一些新兵。

    關臣(都察院巡關御史方大任,簡稱方關院)疏稱,舊兵歸舊營食舊餉,新兵歸新營食新餉……萬曆年間臣部老庫猶有銀八百萬,冏(太僕)寺老庫亦有銀一千二百萬,那(通挪)借應急陸續殆盡,迄今帑藏一空無可挪借。兼以遼左被兵,舊餉x項多被新餉暗侵,隨致正額日縮而愈稱不足矣。——畢自嚴,《登答方關院薊密永三協兵餉疏》,二年八月初六具

    六月,東江斬帥,東江定員四協共二萬八千人(月錢七錢)。

    八月,袁崇煥假惺惺的要給東江增餉(增餉後反倒斷糧了),東江定員二協共二萬二千人(表面上由月錢七錢提高到關寧軍標準,一兩五錢),東江軍餉由24萬增至43萬!由此再次調整編制要求把薊鎮新兵(大概月錢一兩一錢)由三萬砍成一萬二(東拆西補做假賬湊成四百八十萬政績,崇禎愛錢嘛)!

    今關臣謂(薊密永三協)舊兵缺額三萬三千六百有奇,新兵僅有三萬三千三百有奇,若以新數而補舊數,數適相當,良為有見。至督師則欲以新兵一萬二千為額,兵部又欲以新兵一萬八千為額,統候聖明裁定歸一,臣部惟有照數措發,按期給發而已。——《登答方關院薊密永三協兵餉疏》

    那些糞吹子們打滾,把“新數補舊數,數數相適”給吃掉了,意淫出是朝廷裁掉這三萬新兵,讓袁大糞買單收留了薊鎮不要的渣兵一萬二!而“新兵歸新營食新餉”,這三萬本來就全是遼餉供給的!糞吹子們連什麼叫新餉舊餉,傻傻分不清。更何況畢自嚴五月具的《覆戶科題覆新餉出數疏》中明確記載薊鎮各都督的汰定兵餉,這三萬新兵正是薊鎮各督撫汰定後確定的。

    九月,劉策表示督師的經制太少,西協請求加編七千。

    臣草疏巳接薊遼督臣劉策分屬新舊糧銀一揭,內稱薊鎮新兵除督師經制(重點,督師經制)一萬二千一百九十名之外,再選七千八百十員名駐劄西協,俱支新餉。——畢自嚴《覆督師題各鎮兵馬錢糧經制疏》,九月初三具

    最終東江定員一萬八千人(實際兵員並未減,還是二萬八),給薊鎮又加了六千新兵編制。

    樞輔孫承宗疏奏:河東之兵,當毛文龍時,號為十五萬,實四萬二千耳;厥後,道臣王廷試定為二萬八千,前督師袁崇煥初令旗鼓徐敷奏點閱,仍照二萬八千之數;繼欲合四鎮之兵,止用遼餉四百八十萬,故經制定止二萬二千有奇;後又以薊鎮原定一萬二千之外,欲加六千,故又損河東之四千,而更為一萬八千有奇。然海凍不通,兵未簡定,島中至今現兵存二萬八千也——《崇禎長編》,三年二月

    這麼一折騰,最終薊鎮的瞭望臺兵幾乎清汰乾淨了!

    吏科給事中祝世羙以敵兵出境,四城俱復,捷勝之後當急修乘時之策,因陳四事,曰:……去冬入遵之役,由於臺兵盡汰,瞭望無人。今宜速添夜役,重賞死士,得彼情形,可以預吾佈置——《崇禎長編》,三年五月

    此外在崇禎元年底,天津也被清汰不少。對登萊,趁機以不設巡撫為由,由撫鎮改為協鎮(降級並減員)。

    近見津門預計本色疏內,督師議兵止以十萬五千二百八十名為額,是已裁去二萬八千名,所省不貲——畢自嚴《召對面諭清查遼左缺餉疏》,元年十月三十日具

    功勞四,縱容甚至貪餉。袁崇煥被殺後,立即被畢自嚴舉報“空月馬乾”。

    今查關寧重地兵缺至二萬三千有奇,自應陸續召補。馬騾缺至三萬(後查入衛倒斃馬騾僅二萬),此自冏(太僕)寺事。原無所謂馬乾買馬之說也,即有空月兵餉,草料銀兩例應照數按月清查報部還官,此各鎮相沿之定也。關寧空月馬乾之數,創於袁崇煥。臣部初亦謂其即能滅奴,姑不爭執,以鼓恢復之志,不虞荏苒經年而馬匹尚未完,馬乾尚日支也。——畢自嚴《覆兵部議關寧曠銀買馬疏》

    關寧軍缺員二萬三千,敢情袁大糞入衛部隊全死光了!而且關於馬騾,其實在二年五月《覆戶科題覆新餉出數疏》的初步預算得,本來畢自嚴提供的豆料馬乾僅供近五萬馬騾(“視今日見在之馬騾而言”),而袁大糞卻造冊了近六萬馬騾。而斬帥後再次調整編制中給東江虛設馬營,還要求先運送豆料。而畢自嚴以為多餘的馬乾是用來買馬(“先是,罪督袁崇煥初定關寧經制,議以虛懸馬騾,預支實在料草以為買馬價值之用”,畢自嚴《覆節曠盡扣買馬壓欠終無補期疏》)

    此外,袁崇煥以市馬錢為由,挪用了十多萬的撫賞錢,最後還是由畢自嚴代為填補(袁大糞編制的軍費預算中居然不含市馬錢),甚至在下獄後京城謠傳袁大糞用“市馬錢”賄賂孫承宗幫忙求情。

    斬帥後,以制正東江為名,欲將東江移鎮於遼南,於是在東江“擬設馬兵營十營”,其實島上馬毛都沒有(“又謂督師制正東江疏內原欲用島兵於陸,故為之設馬設料。但買馬既艱,航海不易,島兵移陸尚未有期,而料豆先自勞擾。不如俟有次弟而後運科未也!”,畢自嚴《覆督師題各鎮兵馬錢糧經制疏》)。

    還報告給崇禎“合四鎮官兵十五萬人馬八萬匹”!

    功勞二三四,合起來就是加速明朝軍事力量的衰弱。

    估計袁崇煥這人不喜歡顯富,什麼錢財都往東莞老家搬。《人民的名義》開頭的趙德漢抄家,住家很一般啊,吃得也一般。深挖,別人有豪宅,有一面牆一個冰箱一張床,深藏不露啊!

    寧遠抄家“家無餘資”,只有皇賞物,有妾和侄兒,外加僕人15人(最後僕人全同罪流放);東莞老家不動產(房屋、田地、魚塘)就價值5000兩,還抄出鹽本!!!天啟四年,袁父死了,袁窮得連回家奔喪的路費都沒有(“七年中,臣之嫡兄崇燦喪矣;嫡叔子騰喪矣;堂兄生員崇茂,育於臣父為猶子者,今亦喪矣。諸喪暴露,各有家口,俱待食於臣父。臣父非有厚產,不過終歲拮据。今臣父已矣。止一幼弟崇煜,少不諳事,諸一切生待養而死待葬者,俱靠臣一人。臣自為令至今,未嘗餘一錢,以負陛下。昨聞訃之日,諸臣憐臣之不能為行李,自閣督撫以下,俱醵金為賻”,見《三乞歸假疏》),才幾年光景袁家就家產翻番當了鹽商!(鹽本一項,需要鹽課司追查)

    功勞五,遣散援軍,放敵入京。薊州城在其縣誌以及陳仁錫的《無夢園初集.山海紀聞》中都有記載,北靠山(府君山)南臨河(漕運河——州河),後金只能從東北方向而來,必須經城南大道才能到達京畿的三河等地。本來劉策等已率援軍趕到了薊州城去堵截,結果袁崇煥一來,把劉策(劉策黑鍋背到斷頭)等通通打發到後方,為皇太極突入京畿掃清了障礙。後來弘光的吏部尚書徐石麒大罵袁崇煥在薊州城“牛酒犒勞”皇太極。這“牛酒犒勞”的解釋雖然不靠譜,但說明徐石麒也實在沒有其他靠譜的解釋來說明袁大糞在薊州城“遣散援軍”等奇葩行為。

    “崇煥陽主戰而陰實主款也,甚至殺東江毛文龍以示信。嗣先帝之不許,遂嗾奴闌入脅款,仍戒以弗得過薊門一步,崇煥先頓甲以待。是夕敵至,牛酒犒勞。夜未央,敵忽渝盟,騎突薄城下,崇煥師反殿其後。”

    ——黃宗羲《弘光實錄抄》轉引自全家殉國的民族英雄徐石麒疏

    大清兵以駐通州十里之外京師尚無偵探移書問兵部侍郎申用懋荅以[止聞在薊不聞在通]而莊戶蔣玉等四人親見——崇禎二年十二月

    敵既過境,袁大糞自管自己繞道也不管後方是否知道。節制遣散各援軍時,連敵過境後如何相互通訊告知,壓根沒想!

    功勞六,封鎖、餓斃東江。袁崇煥改餉司搞海禁,直接掐斷東江經濟命脈,由此引誘脅迫毛文龍。在袁的管理下,比如斬帥後命登萊發十萬糧“以濟冬春”,“買發遲誤”僅發了二三萬,最後僅有數千到(官僚集團貪了不少)。甚至搞得東江有的地方從九月就開始斷糧了,讓東江完全沒有戰力(飯都吃不飽打個剷剷戰),由此極大的配合了皇太極入關。對皇太極的協軍好吃好喝的供著,不能餓死;對於友軍,就是直接毀滅!袁大糞對歷史程序清楚的很!

    樞輔孫承宗疏奏:河東一鎮(東江在斬帥後改名),其兵民俱陷蕃歸正之人。去年袁崇煥經制其軍,定二萬八千員名,後又改為一萬八千。而旗鼓徐敷奏先往清理,實遵登州道臣二萬八千之說,島兵至今未知已減一萬也。今敷奏稱,在島人民及老弱、婦女尚兩倍於此,則不下八九萬人,而糧餉久已乏絕。即以兵言之,旅順口、廣鹿、長山、石城、獐子、皮鹿諸島,有自去年九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月缺米者,有自去年十一月缺米者。惟長山島一營可支至今年二月耳。即減其兵,而猶是民也,寧可坐視其死?且未經明汰,厯日已深。前崇煥今登州運買十萬以濟冬春,而收買遲悞僅發二三萬,其達於島者不過數千而已!惟在皮島者,尚可與鮮人交易支吾。而各島遠在二千里間,每島屯種腴者不過千石,瘠者不及數百石。民既再倍於兵,即照兵給廩,猶苦不足,況兵糧已久絕乎?……——《崇禎長編》,三年二月

    功勞七,吹牛皮忽悠崇禎。什麼廣渠門大捷、左安門大捷,在一系列袁吹子的“大捷”下,後金一路“敗逃”,從京城東北,“敗逃”到南海子(北京南苑),再“敗逃”到更南的良鄉固安。清朝有個叫楊應琚的,在清緬戰爭中就忽悠乾隆一路報捷。結果乾隆翻地圖,咋越捷越深入!崇禎就該信袁崇煥,這樣皇太極可以早點把關內搞殘破大失人心!

    糞吹子們最愛鼓吹的廣渠門大捷,戰後連個人頭都沒有——戰場真乾淨!跟班周文鬱只好在《遼西入衛紀》裡解釋,“蓋九邊尚首虜,每以爭割首級誤事。公深鑑陋規,於未戰之先,與諸將士約,惟盡殲為期,不許割級,故將士得一意剿殺,以獲此勝。”戰時不能割,戰後打掃戰場就不能割?人頭是什麼,富貴——升官和賞錢!滿桂早期就一直靠人頭掙賞錢。當初就是因為袁大糞支援趙率教瓜分滿桂人頭,導致滿桂憤憤不已還要趕走滿桂。而戚繼光為解決搶首級,早在作戰小隊中有明確分工——戰時有人專職割人頭,還有一套賞錢分配規則!黃軍一路打劫,後金士兵身上哪會沒有一點金疙瘩,關寧軍士兵難道不願意打掃戰場發點小財?!

    此外,“五年復遼”算什麼,估計修煉了天罡嘴炮神功,對明熹宗鼓吹屯田——“由此行之,奴子不降,必為臣擒”,相比之下“五年復遼”還謙虛了點。

    總的來說,崇禎不識時務,苟延殘喘而已,早就上吊投降,讓後金早點入關!袁崇煥英明,種種作為順應天意。總之崇禎就是該千刀萬剮,禍害韃子的入關英雄!

  • 2 # 方圓讀書

    我是方圓,文史專欄作者,歡迎關注我;

    說起崇禎皇帝朱由檢,那也可以算得上是大明朝的又一“明君”,他一上臺便除掉了大太監魏忠賢,並廣施仁政,試圖將奄奄一息的大明王朝從死亡的邊緣給拉回來。只可惜,此時的大明帝國已經是腐朽不堪,官員怠政,國庫空虛,士氣低沉,要想翻盤談何容易?所以,面對這樣的艱難窘境,崇禎皇帝再怎麼有本事,也沒有作用了。

    但是話說回來,那時候的明朝可不是一個忠臣都沒有的呀,再者說,明朝的敵人是皇太極領導的清軍,但畢竟他的軍隊是在關外,想要打進北京城也不容易啊。但為何還是敗了呢?

    有人說,是因為朱由檢殺了兩位鎮守遼東的大將,一位是熊廷弼,一位是袁崇煥。也正是由於這兩個人的死,才最終導致了大明王朝的滅亡。

    那麼,事實真的如此嗎?再者說,朱由檢為何要殺這兩人呢?這豈不是自斷臂膀嗎?

    在解決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來看一下這兩人。

    首先來說一下熊庭弼這個人,他是萬曆年間的進士,並於萬曆三十六年,即1608年受命巡按遼東。後又在萬曆四十七年,即1619年以兵部右侍郎代替楊鎬經略遼東。為了抵禦外來之敵,他在此地開始實施一些列的軍事措施,什麼打造戰車,製作火器等等。天啟元年,努爾哈赤攻破遼陽,明熹宗再次任命他為遼東經略,但因為和廣寧(今遼寧北鎮)巡撫王化貞不和,最終導致廣寧失守。而熊庭弼也淪為了階下囚,天啟五年被殺。

    熊庭弼的死,首先在於廣寧失守,致使他身陷牢獄,後又陷入黨爭之中,要知道,皇帝對於結黨營私之人是非常痛恨的,為何呢?因為黨爭對於皇權的鞏固有著極大的威脅。熊庭弼前身為楚黨,但與此同時他還和東林黨關係密切。在當時大明王朝極度複雜的黨派裡,任何“另類”於閹黨的人,都會或多或少的遭到破害。而熊庭弼也是如此。

    那麼袁崇煥又是死於何故呢?

    其實,袁崇煥的死也更黨爭有很大的關係。我們都知道,袁崇煥是一個軍事能力非常強的人,在當時他的粉絲還很多,名氣很大。特別是在抗擊清軍(後金)的戰爭中先後取得寧遠大捷和寧錦大捷,這也使得他名聲大噪。但是因為和魏忠賢尿不到一個壺裡去,所以便辭官回家,

    直到朱由檢繼位以後,才重新啟用他,並於崇禎二年的時候擊退皇太極,這使得朱由檢更為器重他。但是,魏忠賢的餘黨也沒有放過他,便隨著以“擅殺島帥(毛文龍)”、“與清廷議和”、“市米資敵”等罪名彈劾袁崇煥,此時皇太極又趁機實施反間計,袁崇煥最終也被朱由檢認為與後金有密約而慘遭凌遲處死。

    首先就問題來說,熊庭弼的死並不是崇禎年間的事,袁崇煥的死才是。雖然兩人死的時間不同,但是其原因都大同小異,都是黨爭所造成的。當然了,這裡面還有一些個人和皇帝的因素在裡面。但是其黨爭問題確實導致他們死亡的主要原因。

    我們就拿袁崇煥的死來說,他的死是被閹黨彈劾,是皇太極實施的反間計造成的。但是,結合一下當時的現狀來看,朱由檢面對的是一個快要落下的國家,他所能掌控的東西實在是太少太少,在大量缺乏忠臣義士的大明朝,朱由檢不敢相信任何人,因為他知道,在這樣複雜且艱難的環境下,只有將奸臣除盡,廣施仁政,才能有逆轉的可能。而阻擋這一切的便是那些奸臣賊子,而造成現在這樣局面的,還是那些奸臣賊子,那些黨派人士。所以,在這樣複雜且多變的處境下,朱由檢殺了袁崇煥也就沒有那麼奇怪了。

    所以,總結來說的話,崇禎帝實際上還算得上是一個有能力的君主,雖然他直接導致了袁崇煥的死,但是他殺掉袁崇煥的背後,實際上也在某種程度上,對那些所謂的黨派提個醒。不過,這最終也沒能抵擋住明朝的滅亡。

  • 3 # 蟈蟈的文史原創

    從袁崇煥的死,可以看出崇禎帝在性格上的

    影視劇中的崇禎

    1.崇禎帝是一個沒有主見的人。袁崇煥在明熹宗時期就是大將,取得了輝煌的戰功,也受到朝廷的重用,後魏忠賢當道,他不可能允許袁崇煥得皇帝的恩寵,於是獻計迫害,袁崇煥憤而回家。後還是崇禎帝重新啟用,這樣看來崇禎是一位有主見的君主,但是在接下來的時間裡,崇禎的無主見就暴露出來,本來袁崇煥解京城之圍是有功的,但是又是因為身邊人進讒言,皇太極使反間計,他重用袁崇煥的主見又動搖了,將袁崇煥下獄殺害。

    袁崇煥畫像

    影視劇中的袁崇煥

    3.崇禎是一個不會知人善用的人。他重新啟用袁崇煥看似他會識人,但其是無奈之舉,清軍大舉進攻明朝,而明朝朝內又沒有可用之才,在眾大臣的建議下袁崇煥才再一次進入他的視野。袁崇煥在明光宗時期就已經戰功赫赫,崇禎應該知曉他的軍事才能,即便清軍採用反間計,其也應該知曉,如果他想反在萬曆年間就可以而且有機會反,但他沒有反。此次你又很重用他,又賜尚方寶劍,他怎麼能反呢。同時,崇禎對魏忠賢餘黨清除不利,朝中仍然有其餘黨,這些人為了替魏忠賢報仇,如王永光、高捷、袁弘勳、史褷等人想趁機給魏忠賢報仇,以擅自與後金軍議和、擅殺毛文龍兩條罪名定袁崇煥死罪。

    4.崇禎是一個不會借鑑歷史興衰教訓的人。作為當朝皇帝,其自小接受的教育就是如何成為一代有為賢君,以往歷朝歷代的興衰成敗經驗他應該都一清二楚,知道國家興盛的一個關鍵要素那就是人,重用賢人,能人,堅持疑者不用,用者不疑的理念,把能夠護國強國之才僅僅團結在自己的周圍,親賢臣,遠小人,而崇禎沒有做到,本來可用之才就少,又不好好珍惜,其國必滅。

    以上就是我對崇禎是什麼樣的人一點看法,如有不妥之處,請批評指正。

  • 4 # 舊事舊人歷史說

    從熊廷弼到袁崇煥。他們都是明朝末年的苦命將。他們一方面要斡旋於朝廷之中的權力鬥爭,另一方面又要出新故意的去抗禦外辱和皎平內亂。

    明朝末年的將領都是不幸的,他們的敵人不僅僅是農民起義軍和外部的敵人。最關鍵的也是最大的敵人,是朝廷本身,是皇帝本身。

    一方面朝廷需要這些將軍,皇帝需要這些將軍去勘平內亂,抵禦外敵。但是他們又不信任這些將軍,他們怕這些將軍傭兵自重,篡位奪權。一方面他想放手讓別人去做事,但另一方面又希望把權力牢牢的掌控在自己手中。這不僅是明朝崇禎皇帝一個人的性格缺陷,更是明朝末年數位皇帝的共同思想。

    崇禎這個人,他17歲登基為皇帝做事有雷厲風行,果斷剛毅的一面,也有優柔寡斷,剛愎自用的一面。

    他一方面想要整肅朝廷,勘平內亂,做一箇中興大明的,不是明君。另一方面,他有卓異俠而詭詐。對朝廷裡面的大臣百官10分的不信任,一方面他需要牢牢的控制住這些成績,另一方面他又需要放開手,讓他們去做事。他不是沒有政治才能,但是時代太混亂,社會太混亂,他沒有辦法。他只有透過猜忌,透過權謀之術來控制這些大臣。在他在位期間,短短的17年,光是內閣首輔就換了40多個死在他手下的名將不計其數。他最大的錯誤就是相信了努爾哈赤的反間計,害死了袁崇煥。這是歷史公認的。但是崇禎皇帝真的中計了嗎?他真的是中了反間計才殺死袁崇煥的嗎?

    從崇禎皇帝的性格和政治手段來看,他絕對沒有那麼容易上當。他殺死袁崇煥,那是早有預謀的。當袁崇煥還是一個6品的小官的時候,他就誇下海口,說三年之內(或者5年)畢竟平定遼土肅清外患。可是三年過去了,5年過去了。努爾哈赤不但沒有被消滅,反而越來越強了。當時崇禎不過才登基兩年,他完全有時間去等著袁崇煥平定遼土。但是明朝國內的農民起義,根本給不了崇禎皇帝時間。

    所以袁崇煥必須為他的海口付出代價。他就死了。

    崇禎皇帝是一個苦命的人,他怨天尤人。他無力迴天。他面對大明王朝的江河日下,一心想要做一箇中興之主。但天道迴圈,也不知是報應不爽,還是天意弄人他竟成了亡國之君。

    白了少年頭,空悲切。無論他是一個什麼樣的人,從歷史的角度來看,它是一個遺憾的失敗者。

  • 5 # 北洋海軍炮手

    從領導得角度來說,崇禎並不是一個合格的領導。一個合格的領導,要充分調動下屬的積極性,讓下屬去發揮屁最大價值。這就要求領導者必須要知人善任,用人不疑,有擔當,有胸懷,有眼光。可是,這些領導者的基本素質在崇禎身上根本找不到。

    就袁崇煥來說,他是替崇禎去議和。只不過這個議和不是光明正大的開的,而是袁崇煥和崇禎達成的私下協議。崇禎為什麼玩讓袁崇煥偷偷摸摸的去議和?因為他沒有擔當。中國古代是君主專制制度,這就要求君主必須要有決策能力和相應的擔當,讓後讓臣子去執行,畢竟你做的決策你就要負全責。

    而崇禎不是這樣的,他剛愎自用同時又沒有擔當,他有想法但是他不敢做決策,因為他沒有勇氣去承擔失敗的責任。而袁崇煥能看出崇禎的心思,因為他太聰明,既然沒有能力去壓制滿洲人就要及時從遼東抽身,積蓄力量,以後再解決。可以想象崇禎和袁崇煥之間的協議,即你袁崇煥去議和,成功了功勞都是你的,我崇禎承認;如果失敗了責任都是你袁崇煥的,我崇禎什麼都不知道。也就是說雖然議和是你我君臣的共識,但是是你袁崇煥想出來的,成功失敗都是你袁崇煥的責任,我崇禎什麼都不知道。

    只不過由於種種原因,議和最終失敗,因為拖的時間長了,皇太極等不及了,使他認為明朝沒有議和的誠意,所以就領著人到北京去要說法。然後袁崇煥的末日就來了,議和失敗,所有的責任都是你袁崇煥的,最後袁崇煥也成了崇禎的替罪羊。

    同樣被當成替罪羊的還有陳新甲,所以袁崇煥和陳新甲的死法也讓大臣們看透了崇禎沒有擔當的本性,進而不再配合崇禎演戲,使崇禎徹底成了孤家寡人。

    所以,崇禎的存在是加速了明朝的滅亡。

    全文完

  • 6 # 品史君

    崇禎的性格可以說是複雜多變的

    崇禎在除掉魏忠賢閹黨時表現的非常機智,雖然志向遠大,勵精圖治,但是他非常多疑,喜歡猜忌大臣,非常不信任文武百官,頻繁地調整官吏,動輒殺伐,造成國家人才匱乏,有心報國的志士也不敢請纓效命。無奈之下,崇禎帝只好培植私人勢力,又重新起用大批太監。

    崇禎雖然屢下罪己詔,但是苛捐雜稅仍舊層出不窮,導致民不聊生,起義眾多。而袁崇煥的死因也是因為閹黨餘孽的汙衊,皇太極的反間計只是袁崇煥落獄之因,加上崇禎本人的猜忌,最後導致袁崇煥凌遲處死。崇禎已經不相信任何人了,除了他自己。

    崇禎生性多疑,剛愎自用,因此在朝政中屢鑄大錯,前期剷除專權宦官,後期又重用宦官,可以說是反覆無常。

  • 7 # 仁者厚德載物

    民族英雄袁崇煥是明朝的頭號抗金名將,努爾哈赤、皇太極兩位後金暨滿清的開國雄主,代善、阿敏、莽古爾泰、濟爾哈朗、多爾袞、阿濟格、多鐸、阿巴泰、豪格、德格類、嶽託、瓦克達等後金軍最強主力的悍將,全都是袁崇煥的手下敗將,可以說民族英雄袁崇煥擊敗的對手是中國曆代名將中最強的,袁崇煥是實至名歸的明朝頭號抗金名將,而且是唯一讓努爾哈赤、皇太極等畏懼的明朝將領。

    可袁崇煥這樣一位赤膽忠心的抗金名將民族英雄,卻被崇禎帝朱由檢自毀長城千刀萬剮傳首九邊。可以看出崇禎帝朱由檢是一位虛榮心強、剛愎自用、多疑殘暴的皇帝,明明袁崇煥在1629年六月就提醒崇禎帝朱由檢加強北京北部薊州地區的防務,防止皇太極西向窺視中原,但崇禎帝不但無動於衷,反而逮捕袁崇煥派去加強薊州防守的部將。導致1629年年底皇太極帶領十萬後金主力長驅直入進攻北京,明明是崇禎帝自己的失誤,卻為了自己所謂中興明君的面子,把皇太極進攻北京的責任全部歸咎於鎮守關寧錦防線的袁崇煥身上,甚至中了皇太極的反間計,喪心病狂地陷害袁崇煥為了與皇太極議和而引狼入室。

    赤膽忠心的民族英雄袁崇煥帶領幾千關寧軍千里迢迢救援北京,卻被崇禎帝朱由檢拒絕進城修整,在崇禎帝的縱容下,北京城的明軍甚至辱罵殺害關寧軍士兵,袁崇煥的關寧軍在缺衣少食天寒地凍露宿城外的艱苦條件下浴血奮戰,打退幾萬後金主力,使北京城轉危為安。但崇禎帝朱由檢卻恩將仇報,自毀長城陷害冤殺民族英雄袁崇煥,可以說崇禎帝雖然兢兢業業節儉自律,卻是一位比昏君暴君更可惡的皇帝。

    崇禎帝殘酷冤殺民族英雄袁崇煥,卻祭奠投降滿清的大漢奸洪承疇,宴請救援延誤的大漢奸吳三桂,可見崇禎帝朱由檢是一個是非不分顛倒黑白的皇帝,是導致明朝滅亡的罪魁禍首,是滿清取得天下的最大功臣,難怪滿清要為其向李自成“報仇”,為其歌功頌德,但滿清卻殺害了崇禎帝的全部兒子。崇禎帝一生做的都是親者痛仇者快的功績,是一位比戈爾巴喬夫對敵人更無私奉獻的亡國之君。

  • 8 # 老貓談史

    袁崇煥固然是明朝後期的鋼鐵長城,換句話說,他也是明朝後期東林黨和閹黨的政治犧牲品。其實他的一些事情辦的極為不妥。

    按道理說,將領無論官職多大也要聽皇帝的領導,在袁崇渙殺掉朝廷重臣這一事來看,這也決定了他是沒有好下場的。他不但沒有收斂,反而不聽朝廷調遣,私自與後金議和(其實無論事情的對與錯,他犯下了一個大忌,那就是不聽皇帝命令)。還誇誇其談向崇禎皇帝保證五年之內平遼,其實袁崇煥說了之後就有點後悔了,但無奈話已經說出口了,再收回去就是欺君了。只好硬著頭皮去跟後金打仗。其實這兩件事已經為之後的被離間埋下了伏筆。

    直到後來,皇太極用了一個離間之計,派人散步袁崇煥要造反的傳言,導致多疑的崇禎皇帝將其打入大牢。但是崇禎皇帝就算再多疑,也不會因為這個原因一下子將這個鋼鐵長城給除掉,我認為導致崇禎皇帝下殺心的最終原因還是他對袁崇渙的一個長期容忍的爆發。

    可以看出雖然崇禎皇帝非常渴望重新復興大明王朝,但是這個皇帝的心胸有點狹隘,在做事時期只考慮了個人感受,將國家安全一下子拋到了腦後,雖然崇禎皇帝憂國憂民值得人們的同情,但是他的性格缺陷和用人缺陷也註定了明朝將會走向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看待利比亞政府軍擊敗哈夫塔爾,抓獲145名國民軍士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