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英武

    俄羅斯和德國開展外交大戰到目前為止,兩國都表達一個觀點:驅逐外交官不會影響“北溪2號”工程,而美國也威脅要制裁“北溪2號”相關參與方,但目前來看俄羅斯與德國不會因為驅逐外交官而停止“北溪2號”的!

    (“北溪2號”是德國與俄羅斯一直要堅持的,雖然德國會面臨美國的制裁威脅!)

    今天早上跑步聽到訊息,俄羅斯外交部發布宣告,決定根據對等原則與《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決定驅逐2名德國外交官,要求7天內離開俄羅斯,相關召回已經遞交德國駐俄大使。

    大家看看德國與俄羅斯驅逐外交官的流程:符合各種公約,而且驅逐的有理有據,是不是感覺雙方聽紳士的?

    2.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表示,在德國決定驅逐俄方人員之後,俄方被迫採取這一措施,但希望這種“迴應措施”不會影響兩國關係和兩國發展擴大建設性對話,不希望兩國關係出現過大風險。

    作為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表態,這種舉動就有意思了!

    3.幾點看法:

    (1)國與國之間的間諜戰是不會輕易向公眾公佈的,比如伊朗說扣押美國70名間諜,但具體身份等等,伊朗不說,美國也不追問。去年英國與俄羅斯圍繞間諜案風波,直接導致俄羅斯被很多西方國家“群毆”驅逐外交官。

    (2)俄羅斯驅逐德國外交官的根據“對等原則”,而德國驅逐俄羅斯外交官,理由是“俄方拒絕配合德國對向依然的調查”,但為何一名槍擊疑犯就跟俄羅斯外交官聯絡起來了?裡面有什麼關係?大家只能想象了,想象的空間其實挺大的!

    (3)不論德國還是俄羅斯,都不說(驅逐外交官)具體原因,俄羅斯拒絕,德國驅逐。作為大國的俄羅斯,肯定不會就此罷休了!這裡面想要說的是時間節點問題:12月4日,德國驅逐俄方外交官,12月5日北約70週年峰會舉行!12月11日,美眾院透過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其中包括要求美國政府對“北溪2”相關方事實制裁的條款,特大帥表示在國會透過法案後,他會立即簽署成法。12月12日,俄方驅逐德外交官!大家是不是感覺有意思,都是在美國可能對德國有動作,或者要去參加北約峰會之前德國故意跟俄羅斯為難,是給美國表演?

  • 2 # 天太2

    俄羅斯和德國正在上演一場外交大戰,雙方互相驅逐外交人員,原因是因為在柏林被槍殺的前車臣極端分子貢戈什維利。德國有人表示:該事件有可能上升到歐盟層面,象英國的“雙面間諜中毒案”那樣。但,也有人認為,這是反北約2號專案的人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目的是讓德俄交惡,攪黃北溪2號,德國不會上當。究竟結果如何,要看德俄雙方的政治智慧。

    貢戈什維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政治人物,前車臣非法武裝頭目,揹負98條人命,被認為是恐布分子。該人已被美國間諜機關,美中央情報局招募。他為CIA傳遞情況;介紹喬治亞間諜充當雙面間諜,為ClA服務;甚至這些人的工資ClA也是參考他的意見照辦。經他介紹的人已經被ClA派遣到海外服務。普京認為他是恐布分子,是莫斯科地鐵爆炸案的策劃者之一。

    作為ClA的臥底間諜和線人,貢戈什維利的另一重身份是喬治亞間諜,被喬治亞招募。喬治亞內政部高官萊萬就說:貢戈什維利做了喬治亞6年間諜,萊萬是他的上級和接頭人。需要指出的是:貢戈什維利2015年5月在喬治亞第比利斯街頭,就遭到槍殺,原因不明,子彈擊中他的手臂和背部,但他奇蹟般的活過來了。但奇蹟不可複製,今年的8月23日,他在柏林又遭到槍擊斃命。

    這確實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車臣,俄羅斯,喬治亞,美國,包括被他殺害的人的親屬,或反對北溪2號的人都可能要他的命:或報仇,或懲罰叛徒,或嫁禍於人都有可能。但在北溪2即將完工,進入運營的情況下,不喜歡這個專案的人用他的腦袋來製造事端,需要尤為迫切。效果也來的快,德俄已互驅外交人員,事態有擴大化的可能。

    俄羅斯雖然一再聲稱與此事沒關係,美國卻堅持認為應該由俄羅斯負責,引起一場和“雙面間諜中毒案”一樣的風波完全有可能。不過,美國故計重演,實在難以服眾。因為上一次的“雙面間諜中毒案”就有明顯人為捏造的痕跡,以至歐洲有的國家表面順從美國的旨意,背後卻向俄羅斯表白並非出自內心。如今,北溪2號與德國及歐洲部分國家的經濟命運有很大的聯絡,德國和這些國家會因小棄大,因討好美國犧牲自己的實際利益嗎?再說,近一二年來,德國,歐洲與美國關係一直彆彆扭扭,沒有好的時候,討好美國,放棄北溪2號,沒有可能。

  • 3 # 明空奕奕

    俄羅斯和德國的關係時有波動,但是有一點是肯定的,那就是相對而言德國是俄羅斯在歐洲內部最友好的歐洲大國。俄羅斯也一直把德國視為最容易交流溝通的歐洲大國,俄羅斯總統普京和德國總理默克爾有著不錯的私人友誼。

    儘管雙方為了各自國家利益,時有糾紛;但是雙方不至於在北溪2號如此重大的合作專案上輕易改變立場。更別說德國頂住來自美國的巨大壓力,一心要和實現北溪2號順利投入執行,德國不可能因為暫時性的外交糾紛就拿北溪2號和俄羅斯說事。

    北溪2號是俄德兩國真正能夠實現互利雙贏的天然氣合作專案,該專案不僅能給德國帶來豐厚的利益回撥,還能保證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在內充裕的天然氣資源供應。根據相關報道顯示,北溪2號專案投入運營以後,每年將給歐洲國家提供550億立方天然氣。而且這種天然氣要比之前經過烏克蘭進入歐洲的天然氣更廉價。對德國而言,這簡直就是天上掉餡餅的美事,怎可能輕易放棄。

    儘管俄德兩國關係相對較好,但是終究無法改變雙方在政治和軍事上處於對立的現實。尤其美國的因素存在,決定了德國不可能和俄羅斯長期以往的友好相處。雙方之間時不時有外交糾紛,互相制裁也無可厚非。再者說了,德華人始終沒有放棄對俄羅斯的警惕,也從沒有徹底放棄在歐洲安全方面對俄羅斯的防範。雙方為了實現利益互補才決定實施的北溪2號,註定要在坎坷中向前推進,但是並不會因為雙方關係交惡而停滯不前。畢竟這是對雙方都有利的事情,而不是誰施捨給誰。

    北溪2號是美國的眼中釘,肉中刺。儘管如今北溪2號竣工在即,但是美華人始終沒有放棄阻撓該專案順利實施的意圖。歐洲國家包括德國在內也屢次強硬表態,不會因為美國的壓力而放棄和俄羅斯在該專案上的合作。德華人更不可能因為自身因素就把北溪2號給擱淺了,所謂俄德關係緊張,對北溪2號專案構成威脅,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 4 # 科羅廖夫

    德國和俄羅斯吵架歸吵架,但在俄歐能源合作專案上卻不允許美國破壞。在俄羅斯和歐洲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接近竣工、並計劃在年底前開始投入運營之際,俄羅斯和德國的關係卻因為一名喬治亞人在德國遇害而陷入緊張狀態。在日前德國宣佈驅逐兩名俄羅斯外交官之後,據環球網最新報道稱,俄羅斯將在近日驅逐兩名德國外交官。

    顯而易見,美國總是熱衷於在俄歐關係稍微改善之際,給雙邊關係加上一點料,無非就是透過製造俄歐之間的矛盾,以達到破壞“北溪-2”專案的目的。然而,即便德國和俄羅斯緊張關係再度升級,但在“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面臨美國製裁的情況下,德國仍然站在俄羅斯的一邊。

    顯而易見,美國試圖制裁俄歐合作的“北溪-2”專案,所謂“對歐洲能源安全構成威脅”的理由統統都是在扯淡,美國此舉就是出於自身利益考量,試圖透過破壞俄歐之間的能源合作,迫使歐洲國家轉而採購美國的頁岩氣,在為本國企業賺取利潤的同時,也讓歐洲在能源領域上對美中國產生更大的依賴性,為美國在未來繼續對歐洲實施控制創造機會。

    眾所周知,原來從過境烏克蘭的“北溪-1”目前已經無法滿足歐洲國家的天然氣需求,更重要的是,由於烏克蘭長期受制於美國,導致專門向歐洲供應天然氣的“北溪-1”天然氣管道,隨時都有可能因為美俄兩國關係的變化而面臨被切斷的危險,這對歐洲的能源安全戰略而言,無疑就是一個巨大的威脅。

    所以,俄羅斯和歐洲多個國家共同投資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工程,完全擺脫烏克蘭問題的影響,讓美國以後想要利用烏克蘭來切斷歐洲的能源大動脈的企圖,變得毫無意義了,這也就是美國寧可把歐洲盟友都得罪光了,也要透過制裁相威脅來破壞“北溪-2”專案的主要原因了。

    所以,相對於歐洲而言,一旦“北溪-2”專案迫於美國的制裁壓力而最終被廢棄,並不僅僅只是投下的鉅額資金血本無歸,更重要的是,在失去俄羅斯這個主要天然氣供應過之後,這將意味著歐洲在必須付出更多的經濟代價、去購買美國的頁岩氣的同時,還要承受在能源領域上長期受制於美國的苦果。

    在這樣的背景下,即便是俄歐緊張關係因為相互驅逐外交官而不斷升級,但在維護“北溪-2”問題上,雙方的利益卻是一致的。所以,在俄德兩國發生外交摩擦之後,德國總理默克爾和俄總統普京先後作出明確表態,稱這樣的事件不會影響俄歐在“北溪-2”專案上的合作。

    綜上所述,在“北溪-2”專案開始運營之際,美國試圖利用制裁相威脅、以迫使歐洲放棄這一有利於該地區能源安全的專案,勢必會遭到歐洲的強烈反彈,結果將如赫爾墨斯所說的那樣:“美國如果採取措施,將嚴重破壞與歐洲國家之間的關係,也會對美俄關係造成不利影響”。

  • 5 # 江淮聖手

    “北溪二號”是俄歐“標誌性”工程,涉及彼此的核心利益,鑑於此,一切政治都要服從服務於國家的利益訴求。據外媒報道,因喬治亞公民在柏林遇害,德國此前驅逐了兩名俄羅斯駐德使館工作人員,俄方立即表態並採取對等措施迴應德國的錯誤做法,導致兩國外交關係趨於緊張。在9日舉行的諾曼底模式峰會期間,普京表示俄德關係不存在危機。現在有人稱德國和俄羅斯陷入了外交危機,普京受訪時明確表示,沒有任何危機,但雙方必須解決這個問題,兩國領導人的想法是一致的,那就是努力尋求該問題的解決方案。

    普京在這次釋出會上表示,俄羅斯方面多次向德國提出引渡這個謀殺犯,但是德國和俄羅斯並沒有達成一致,驅逐與此事沒有關係的外交官是錯誤的行為,普京強調,俄羅斯和德國現在做的事情是對等的行為,就是德國驅逐我們的外交官,我們也要驅逐他們的外交官。普京明確表示,他知道有個人死在了柏林,這個人是喬治亞人,而且還參與了與恐怖組織高加索酋長國的分裂活動,此人還是莫斯科地鐵爆炸案的組織者之一,同時也是一個非常激進的恐怖主義者。

    默克爾在舉行這次峰會的時候已經明確表示要求莫斯科調查這起謀殺案,從這件事情上來說,無論是不是俄羅斯克格勃所為,德國方面都有不可推卸的責任,因為這個人是在德國首都遭到暗殺的。德國警方逮捕了一名俄羅斯嫌疑人,因此說在這個情況下主要是德國的治安問題,不應該把這個問題搞得國際政治化。因此在這種情況之下兩國的關係不會鬧得太僵,更不會影響到核心利益。要知道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專案,涉及到俄羅斯和德國的實質性利益,在這種情況之下俄羅斯和德國會頂住美國的壓力,繼續進行這個專案的合作。

    從這次俄羅斯驅逐德國外交官看出,這次事件僅僅是一種象徵意義的事件,還不至於爆發到兩國鬧僵的地步,前段時間俄羅斯和英國也爆發出類似的神經毒劑事件,不過現在的關係好像也恢復了,這種事件只是一個小因素,也就是間諜戰在各個國家是見不得光的,而把這種間諜戰搞得國際政治化,完全是一種過分激進的行為。

  • 6 # 淡然小司

    俄羅斯和德國相互驅逐大使,與俄羅斯與德國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基本沒有關係。不過是俄德之間的大使驅逐趕上美國要對俄德之間的天然氣管道專案進行制裁之際,這樣讓美國有了可以利用的機會。於是在美國的媒體炒作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間諜大戰,就與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北溪二專案聯絡在一起,從而達到分裂兩國在該專案上的合作。

    而事件的原因是德國逮捕了俄羅斯籍嫌疑人,被認為是間諜。但俄羅斯方面顯然拿出強硬的姿態,拒絕配合“德方調查”。根據相關的報道,這是在今年8月份,有1名前車臣極端分子貢戈什維利,他是喬治亞國籍卻在德國柏林被槍擊,德國方面調查是否為俄羅斯方面的嫌疑人,卻遭到了俄羅斯方面的拒絕。因此德國在12月4日宣佈驅逐2名俄羅斯外交官,以表達憤怒。

    這位貢戈什維利是一個非常複雜的人物,身上揹負98條人命,被俄羅斯方面認定為恐布分子。然而這樣的人物卻早被美國中央情報局(CIA)所招募,並且為美國所蒐集情報。而這樣的間諜被暗殺,確實存在很多的蹊蹺,讓人第一時間就會懷疑是俄羅斯方面所為。但也有人認為,這是美國在為反對“北溪-2”專案而精心策劃的一場陰謀。殺了貢戈什維利就可以嫁禍給俄羅斯,而德國方面必然要對其進行調查。而俄羅斯方面顯然是不會受到這樣的侮辱,就是英國搞得“斯克裡帕爾中毒事件”一樣。美國的目的是讓德俄交惡,從而影響“北溪-2”專案的推進。

    因此,面對德國方面對俄羅斯外交官的驅逐,顯然,俄羅斯方面也不會就此罷休。而俄羅斯外交部也同樣釋出宣告,根據對等原則與《維也納外交關係公約》,俄方決定驅逐2名德國外交官,要求7天內離開俄羅斯,相關召回已經遞交德國駐俄大使。顯然,俄羅斯也是發火了,不過俄羅斯並沒有提及關於北溪-2專案的問題。也就是說這並沒有影響雙方之間得經濟合作,這最多也只是一個外交事件。

    不過是美國方面想要利用這樣的矛盾來大肆擴大俄德之間的衝突,從而讓這種衝突演變成國家之間的對撞,那麼兩國之間合作的北溪-2天然氣管道專案將會受到及其嚴重的影響。這德國和俄羅斯顯然在該專案上的合作,並沒有與政治和外交上的問題牽扯到一起,這也就意味著雙方之間的經濟合作不會因為美國的挑撥而出現巨大的變動。對於兩國來說,都知道北溪-2專案對兩國乃至歐洲意味著什麼。

    顯然美國方面是著急的,美國國會準備出臺,對參與北溪-2專案建設的西歐國家的公司進行制裁。由此可見美國已經到了氣急敗壞的程度,這種下三濫的手段美國都拿出來使用。為了利益,美國不惜動用政治手段來對俄德之間的天然氣合作進行橫加干涉,而如今俄羅斯與德國之間又存在這樣的相互驅逐大使的問題,顯然美國會很好的利用這樣的機會。而這樣的事件,美國必然會與兩國之間關於北溪-2專案的合作進行聯絡,從而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本文圖片來源於網路!)

  • 7 # 大澤遺珠

    俄羅斯與德國最近的確上演了一場外交大戰,先是德國在上週驅逐了兩名俄羅斯外交官。後來俄羅斯採取了對等報復的措施,在12月12日驅逐了兩名德國外交官。

    俄羅斯與德國之所以會上演這場外交大戰,起因還得追溯到今年8月23日,這一天喬治亞人貢戈什維利在柏林遭到了槍殺。貢戈什維利生前曾經做過極端組織“高加索酋長國”的指揮官,策劃了莫斯科地鐵爆炸案。

    根據德國警方的調查,殺害貢戈什維利的應該是俄羅斯籍僱傭殺手瓦迪姆·克拉西科夫。不過德國認為俄羅斯方面並沒有積極配合德國警方調查這起案子,德國政府最終決定在12月4日用驅逐兩名俄羅斯外交官來表達自己的憤怒。

    雖然俄羅斯與德國上演了一場外交大戰,但是我認為這並不會對“北溪—2”專案專案的推進構成任何威脅。因為所謂的外交大戰只是打嘴仗罷了,而“北溪—2”專案涉及俄羅斯與德國的核心利益。

    “北溪—2”專案建設完成之後,俄羅斯可以增加550立方米天然氣的出口額度,德國與其他歐盟國家則可以保障自己的冬季用氣安全。這件事情對於兩方都是一個大好事,它們會想方設法保證這個專案順利完工的。

    其實最不願意看見“北溪—2”專案順利完成的,反而是萬里之外的美國。如果“北溪—2”專案建設成功,美國就不能再繼續像歐盟國家出口高價天然氣了,這會讓美國損失數百億美元的收入。

    更讓美國對這個專案感到耿耿於懷的就是,如果這個專案能夠順利建成俄羅斯與歐盟關係極有可能就此緩和下來。那麼美國圍堵俄羅斯的計劃,最終可能以失敗而告終。

    普京和默克爾都是極具經驗的政治家,我相信他們能兩人有足夠的智慧處理好這個問題。

  • 8 # 小柳聊聊兵

    個人認為,此次俄羅斯與德國展開的外交大戰,不會對北溪二號線構成任何威脅,因為,這完全是兩碼事兒,只不過是被美國媒體炒作了一番而已,作為反對建設北溪二號線的美國來說,無疑希望俄羅斯與德國的外交大戰,影響到北溪二號線,美國炒作這件事的目的很明確,就是要挑撥俄羅斯與德國之間的關係;

    此次德國和俄羅斯的外交風波,主要是因為,在今年的8月份,德國發生了一起槍擊案,有一個名叫貢戈什維利 的前車臣極端分子被槍殺,德國逮捕了一名俄羅斯籍的嫌疑人,該嫌疑人被德國認定為間諜,但俄羅斯一直予以否認,展現出了強硬的姿態,拒絕配合德國調查,於是,德國在12月4日 正式宣佈,驅逐2名俄羅斯外交官;

    其實,被槍殺的這名前車成極端分子,身上揹負著98條人命,他早就被俄羅斯定為恐怖分子,但是,美國卻把這名恐怖分子 收入囊中,為美國中央情報局收集情報工作,而這名為美國收集情報的恐怖分子,被槍殺的時間 確實存在蹊蹺之處,讓人一下子懷疑到了俄羅斯身上,但俄羅斯顯然不願意被潑髒水,俄羅斯方面認為,這名恐怖分子,被槍殺時 正值北溪二號線開工建設之際,很可能是美國為了栽贓俄羅斯而故意為之,目的就是破壞北溪二號線的建設;

    而作為事發地的德國方面,必然要對這起槍擊事件展開調查,由於俄羅斯的態度十分強硬,不願意配合德國的調查,德國才選擇了驅逐2名俄羅斯外交官 以表達抗議,不過,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已經對外發布宣告,鑑於德國驅逐俄羅斯2名外交官,根據外交對等原則,俄羅斯決定,驅逐兩名德國外交官,並要求他們七天內離開俄羅斯;

    雖然德國和俄羅斯相互驅逐了兩名外交官,但是,兩國均未提及 北溪二號線建設專案的問題,由此可以看出,德國和俄羅斯兩國,都不想 因為外交問題,而影響到北溪二號線的合作專案,因為,德國和俄羅斯在這個專案上,顯然是有共同利益的 。

  • 9 # Andrei青山碧水共雲天

    德國與俄羅斯關係一向密切而穩定,即便美歐以烏克蘭危機爆發和“斯克裡帕利中毒案”為由掀起的反俄狂潮,也未能令這種關係發生逆轉。而最近不到十天的時間裡,柏林和莫斯科之間卻突然爆發了一場“外交風波”,彼此將對方的兩名外交官驅逐出境。這場風波貌似“來勢洶洶”,實際卻是“雷聲大雨點小”。外界普遍認為,德俄只不過是在“做戲”,兩國密切關係不會受損,彼此都極其看重的“北溪-2”號輸氣管道專案,更不會因此而受到威脅。

    1. 先是柏林方面宣佈驅逐兩名俄羅斯外交官,莫斯科隨後報以顏色,把兩名德國外交官列為“不受歡迎的人”,限令他們7天之內離境。

    首先,看一看引起德俄“外交衝突”的是個什麼人。此人名叫茲利姆汗·罕戈什維利,喬治亞國籍車臣族人,曾是車臣非法武裝中的一員,參與了針對俄聯邦軍隊和平民的恐怖行動。

    他曾盤踞在喬治亞的潘基西山谷,那裡是車臣恐怖分子的基地和訓練營。他被證實與車臣恐怖匪首馬斯哈多夫、烏馬羅夫、製造多起醫院和學校恐怖襲擊的殺人惡魔巴薩耶夫,以及外國僱傭武裝頭目阿布-哈夫斯、哈塔卜等關係密切,並被指應對造成98人死亡的襲擊俄聯邦印古什共和國權力機關的恐怖行動負責。

    罕戈什維利回到喬治亞後曾多次遭遇暗殺,後來逃亡德國,2016年喬治亞對其發出國際通緝令。

    對於這樣一個背景黑暗而複雜的人,德國是否願意為他而與俄 “翻臉”,這個問題值得思考。況且,目前並沒有真憑實據證明罕戈什維利之死與俄有關,他8月23日在柏林被殺並且嫌犯當天被抓,但德國並沒有立即採取外交行動,而一直等到了12月4日,這本身就能說明點兒什麼。

    2. 再來看看,德國12月4日引爆此輪“外交衝突”的這個時間節點。首先,它正值北約七十週年慶,這個進入古稀之年的世界最大軍事聯盟,因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和對盟友頤指氣使而矛盾重重、紛爭不斷,法國總統馬克龍甚至以一句“腦死亡”來“獻禮”。

    其次,正當德俄法主導的“諾曼底模式”峰會召開前夕。解決烏克蘭危機的擔子更多地落在歐洲肩上,讓當慣“世界老大”、“國際警察”的美國很是不爽。

    第三,就是“北溪-2”號工程接近尾聲、即將投入運營。這個專案順利實施,無疑將令歐洲疏美近俄,外交關係的此消彼長以及專案的巨大經濟效益,讓美國“羨慕嫉妒恨”,威脅要制裁參與專案的歐洲公司。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德國驅逐了兩名俄羅斯外交官。默克爾顯然想透過這種方式,來讓美國夥伴找回點面子。

    儘管莫斯科“反應強烈”,批評柏林此舉“不友好”併發誓報復,但默克爾卻非常有信心地宣佈:這起事件不會影響德俄關係。

    而隨後的事實也證明,驅逐外交官事件並未對幾天後的“諾曼底模式”峰會造成負面影響,談判基本按照俄羅斯設想的方向進行,雖然給了烏克蘭總統澤林斯基“面子”,但更多的卻是讓俄羅斯保住了“裡子”。難怪談判結束之後,默克爾親口對普京說:“你是勝利者!”

    3. 普京執政20年所作所為讓世界認識到,這是一個有著強烈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有意願也有勇氣捍衛國家和民族利益的領導人,與此同時,他也是個充滿理智、從不衝動蠻幹的政治家。

    幸運的是,東歐鉅變之後的歷任德國總統,從科爾、施羅德再到默克爾,也都是務實而理性的政治家。雙方合在一起,造就了俄德之間20多年的親密合作關係。而被德俄雙方、甚至歐盟都寄予厚望的“北溪-2”號專案,更成了將柏林與莫斯科緊緊“拴在一起”的經濟紐帶。

    所以,俄雖然按照“對等原則”報復了德國,但顯然也只是為把“戲碼”做足而已。對此,雙方自然都是心知肚明。

    那麼,這場是做給誰看?除了兩國國內的反對者,對此最感興趣的看家自然是美國;柏林與莫斯科這麼做的目的,當然是要確保“北溪-2”號不受外界、特別是美國干擾而順利進行——因為美國揚言很快出臺措施、制裁參與這一專案的公司。

    4. 美國一直沒有放棄阻止“北溪-2”號專案的努力,最近這種“衝動”更是變本加厲。而面臨美國的制裁威脅,無論是俄羅斯、德國還是歐盟,都不準備做出妥協。

    至於俄羅斯,對美國的制裁威脅更是毫不感到意外。“對於我們來說,這早在意料之中。他們的方向性絕對顯而易見——就是以侵犯歐洲利益為代價,來使美國獲得天然氣領域的單方面優勢。”俄羅斯副外長亞歷山大·格魯什科說。

    他強調,俄羅斯與歐洲夥伴從事的所有專案都有商業依據,“而最主要的是,這些專案將使歐洲能源安全得到加強”。

    德國外長海科·馬斯12日晚在德國電視二臺(ZDF)的直播節目中,呼籲美國不要制裁參與“北溪-2”號專案的公司。

    “我們呼籲美國參議院不要跟隨眾議院的腳步同議制裁決定。我們正同美方就此進行接觸。”馬斯在節目中如是說。他對美國眾議院欲在2020財年國防法案中附加針對“北溪-2”號的制裁措施提出批評。

    “我們認為這是令人不能接受的,因為這種行為最終將影響到歐洲已經做出的決定。”馬斯強調。

    5. 德國東部商業協會執行委員會成員奧利佛·赫爾梅斯也反對制裁,並將美國製裁“北溪-2”號專案視對整個歐盟的打擊;他強調,歐盟不但為專案啟動下發了“全部必要的許可”,還一直為其投入運營進行相應的協調。

    德俄商會主席萊納·席勒更是直言:歐洲應對美國的制裁發起反擊。“美國製裁‘北溪-2’號就是打擊歐洲、打擊作為其親近盟友的德國。柏林和布魯塞爾是時候拿出明確政治立場,並以精準的對抗措施還以顏色。這涉及到歐洲的能源獨立。”席勒警告說。

    德俄商會另一位負責人舍普·馬蒂亞斯指出,美國針對“北溪-2”號的制裁措施,打擊的不只是俄羅斯,而首先是歐洲公司和德國能源利益,“歐洲應該對制裁對抗制裁”。

    歐盟也反對美國製裁。歐盟委員會貿易委員菲爾·霍根說,歐盟最初的目的就是打造一條符合歐盟能源法的功能性管道,因此反對制裁經營活動符合歐盟法律的任何公司。

  • 10 # 國際視角淺說

    吵歸吵,鬧歸鬧,別拿“北溪”開玩笑。德國就算再怎麼跟俄羅斯鬧騰,也不會“遷怒”於北溪二號專案,這是雙方早就達成的共識。

    德國和俄羅斯的外交大戰已經上升到了互相驅逐外交官的地步,注意是外交官並不是外交大使。12月4日,德國政府外交部宣佈,他們懷疑俄羅斯駐德大使館的兩名官員是情報人員,要求他們限期離境。在德國外交部宣佈此訊息後,俄羅斯政府表示強烈抗議,12月12日,俄羅斯當局以相同的措施驅逐了2名德國駐俄羅斯大使館的工作人員,並且要求他們7天之內必須離境。

    德國本來頂住了多放壓力和俄羅斯進行“北溪二號”專案合作,為什麼會在該專案快要竣工的時候與俄羅斯發生外交矛盾呢?德國政府向兩名俄羅斯外交官發出驅逐今之後做出瞭解釋,德國方面表示俄羅斯政府沒有幫助德國政府調查今年8月份車臣叛亂軍指揮官被暗殺一案,而且兩名外交官與此案件有關聯,所以對兩人身份產生懷疑,遂將其驅逐。

    在車臣叛亂軍指揮官被暗殺之後,西方媒體就將此事歸咎於俄羅斯政府,認為俄羅斯當局策劃了此次暗殺。當時因為沒有證據,所以此事不了了之,現在突然提起,同樣是沒有證據,卻要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很顯然是另有用意。俄羅斯方面也是一反常態,不做過多解釋,而是採用同樣的方式驅逐德國外交官,似乎這場外交大戰變成了兩國之間的“禮尚往來”。

    其實德俄互相驅逐外交官就是做樣子給美國還有歐盟看的,北溪二號一旦竣工正式通氣,俄羅斯的天然氣將源源不斷的輸向德國,從而輸送至歐洲各國。美國的天然氣本來在開啟歐洲市場上一直不理想,因為價格較高沒有被廣泛接受,俄羅斯的天然氣進入歐洲之後,美國的天然氣市場將再次被壓縮。這也是為什麼北溪二號開工之時美國就強烈反對的原因,甚至透過各種當時威脅德國。

    現在北溪二號竣工在即,北約峰會也剛結束,可想而知德國面臨多大的壓力,就算歐洲國家都想用俄羅斯廉價的天然氣,也不得不與美國統一口徑,所以德國成為了眾矢之的。德國這次驅逐俄羅斯外交官就是為了堵住美國的嘴,也“劃清”自己和俄羅斯的界限。再退一步講,就算德國真的和俄羅斯翻臉,在北溪二號專案上也會達成合作共識,因為雙方都清楚該專案的意義,對兩國都是有百利而無一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曹雲金髮文喊冤,“10年真的受夠了,師徒一場非要趕盡殺絕嗎?”,你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