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樵夫廣微子
-
2 # 歷史笑春風
不是。迎二聖還朝並不是岳飛被害的原因。
迎還二聖只是當時主戰派的一個口號,這是主戰派用孝道壓制趙構秦檜這些主和派的手段。在開始,趙構在金軍強大,出於自身和南宋朝廷的自保需要,為了利用主戰派,默認了這個口號。
當然,如果對金戰爭取得了徹底的勝利,二帝是肯定能夠迎還的,也必須要迎還的。
戰爭到了宋金的僵持階段,大題上戰線已經穩定了下來。金軍已經無力渡過長江,滅亡南宋。而南宋經過長期作戰,已經形成了幾支包括岳家軍和韓世忠等在內的強有力的軍隊。在幾個戰場上先後挫敗了金軍,尤其是岳家軍在穎昌郾城之戰中讓金軍嚐到了厲害。
在這種情況下,金朝決定與南宋議和,鞏固勝利果實。南宋以趙構和秦檜為首的主和派求之不得。為了打壓國內的主戰派,就拿岳飛下手,殺了岳飛。
岳飛在趙構眼裡沒有了利用價值,而且與自己勢同水火,這樣一支強大的打著個人旗號的軍隊實在是自己的心腹之患。殺岳飛,一舉數得,而秦檜是正中下懷,何樂不為。於是岳飛的命運就這麼決定了。
岳飛不是趙構的忠臣,他是中華民族的忠臣,這也是人民為什麼一直懷念他的原因。秦檜之流,永遠跪在他的墳前,遺臭萬年。
-
3 # 朝史暮想
關於岳飛的死,很多人都歸咎於宋高宗害怕岳飛北伐救回“二聖”,再有秦檜從中作梗,陷害忠良。
宋高宗對於北伐,其實非常糾結第一,客觀地講,迎二聖回朝,的確是宋高宗不願意看到的局面。趙構原本只是一個不入流的王子,上面哥哥一大堆,怎麼算其實都輪不到他有繼承權。但是“靖難之變” 最後只剩下了趙構沒有被金軍俘虜。這個南宋的開國皇帝的皇位,說是撿來的也不為過。如果二聖還朝,宋高宗將會處在非常尷尬的位置。
第二,北伐勢必要強軍。強軍勢必導致軍隊派系的坐大坐強。縱觀整個宋朝歷史,都是奉行以文治武。五代十國的局面,趙匡胤的上臺,無不讓趙氏子孫時刻牢記軍權旁落的可怕結果。但是金軍給予南宋的壓力是實實在在的。所以,一方面要保持一定的軍隊規模,一方面又要制衡武將,南宋的皇帝其實非常蛋疼。
岳飛的悲劇在於不老老實實地“貪汙”南宋皇帝既然需要制衡武將,那麼肯定希望手下武將是聽話的,是可以隨時被拿下的。好,那麼以貪汙為名就是拿下武將最好的手段。
南宋的武將,日子其實過得都非常奢華。因為吃空餉啊。皇帝是樂於見到這樣的局面的。岳飛也吃空餉,但是岳飛把這些錢都用在了建設自己岳家軍上。這就讓南宋的皇帝非常不爽。
你花這麼多錢搞自己的私人武裝,岳飛你想幹嘛?其實這個時候,岳飛就已經有點懸了。
再加上岳飛武夫的個性。動不動就和趙構說,你做皇帝的應該怎麼樣怎麼樣,你需要怎麼做怎麼做。這完全是一副教訓的嘴臉。還有岳飛還經常談論儲君的事情,朝裡說,朝外也嘀咕。說實話,岳飛你做臣子的,這樣做的確過來。
皇帝需要誰出頭,誰才能出頭南宋的主戰主和一直是後世爭論不休的話題。其實,南宋對金的戰與和,是跟著外交事態和南宋內部鬥爭不斷轉換的。
皇帝需要打得時候,主戰派就出去幹。皇帝需要和的時候,主和派就出去談,主戰派就在旁邊老實待著就行了。你看中興四將裡,張俊,韓世忠就活得很明白。
岳飛偏不。打,必須打,收回故土,迎回二聖。這個高談闊論,這個慷慨激昂,搞得最後你把自己整的救國救民,高尚偉大,而南宋皇帝變成了偷安的投降派,你這不是作死嗎?
十二道金牌的抗命和金國的要求岳飛的直接死因,應該是由於連續抗旨。本來你搞私人武裝就已經很“敏感” 了,沒想到真的搞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的那一套。這不就是坐實了別人的猜忌嗎?
而與金國和談,金國的要求是必須殺掉主站搞事情的將領—岳飛。
宋高宗的猜忌與遲疑,金人的壓力,再加上秦檜的推波助瀾,岳飛的死已經無法避免。
-
4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岳飛被害不僅僅是迎二聖回朝,還有以下幾個原因?
1迎二聖回朝
2岳飛不愛錢、不好色、不置家產、不怕死,不貪財。在精忠報國上,岳飛表現的是淋漓盡致。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這種太完美沒有缺點的人也會讓人覺得可怕!
3南宋在軍事上、經濟上苦於沒有大舉興兵反擊金國的本錢。宋高宗當時的想法是偏安一隅,好好修養生息。當時金國幾乎每三年就要組織一次大規模的入侵,在內憂外患之中的高宗皇帝可以說焦頭爛額,高宗一方面重用岳飛等武將四處撲火,高舉北伐大旗,另一方面又不得不讓秦檜牽頭一次次對金“議和”,以便得到喘息之機。高宗為了取得武將對“議和”的支援,特別賜於劉光世、張俊、韓世忠三大武將新的封號和官爵,並提升岳飛為開府議同三司。升遷本來是件求之不得的好事,然而固執的岳飛連上四折表示不接受。並指出,現今的形勢不容樂觀,應加緊訓練士兵,以備不測。他要求皇上追回成命,以便“保全臣節”。如此的不識抬舉,這回可真是激怒了趙構。因為此時的南宋內憂外患已經讓皇帝不堪重負了,而岳飛所想的只是收復領土、恢復大宋這麼一件事,卻沒有考慮到各方面的政治利益和戰爭的最後結局。
4紹興十年(1139)岳飛率大軍北伐,郾城一戰,消滅了金兀朮的騎兵主力,接著又取得朱仙鎮大捷。他打算乘勝前進,一舉收復中原。然而,南宋朝廷上對岳飛的勝利卻憂心忡忡,高宗急令岳飛班師,並一連下了十二道金牌。岳飛抗爭不過,悲憤地仰天長嘆:“十年之功,毀於一旦!”翌年,金兵入侵江淮,高宗又急忙詔岳飛赴江州救援。岳飛卻遲遲不肯發兵,他提出要乘金人後方空虛,準備直搗中原。高宗為此竟連下十七道指令文書,岳飛不得已才出兵救援。朝廷上下對岳飛的抗旨行動議論紛紛。而一直被勝利的光環籠罩著的岳飛,哪裡知道,因為自己率性的行為,已經種下了被罪的禍根。
5.在南宋的朝堂上,“文武之途若冰炭之合”。當時民間流傳,“憾山易,憾岳家軍難”,當時實力最強的岳家軍只聽命於岳飛,而不是朝廷,加上秦檜在旁煽風點火,高宗心裡難受極了,有這麼一支軍隊,對外禦敵肯定沒問題,但不聽話,對自己是最大的威脅。宋金紹興和議簽定後,以秦檜為首的文官集團立即著手解決張俊、韓世忠、岳飛三人的兵權,將三支部隊的指揮權直接收歸樞密院。
6.以武將的身份干涉立儲,已經犯了武將干涉皇家內政,碰到皇帝的底線。
總之,高宗皇帝在岳飛死後,說過一句話“非卿不忠,非朕不明”表達了高宗自己的無奈,和岳飛不懂得作為武將如何保護自己。岳飛是抗金英雄,但他所要的做的是要聽命於高宗皇帝,不能擅自做主,分清局勢,做好自己應該做好的事情。在後期,高宗退位病逝後,後繼之君為岳飛平反,岳飛成為後世敬仰的大英雄。
-
5 # 紅繞歷史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我們來大概瞭解下岳飛的生平: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 、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
岳飛從二十歲起,曾先後四次從軍。自建炎二年(1128年)遇宗澤至紹興十一年(1141年)止,先後參與、指揮大小戰鬥數百次。金軍攻打江南時,獨樹一幟,力主抗金,收復建康。紹興四年(1134年),收復襄陽六郡。紹興六年(1136年),率師北伐,順利攻取商州、虢州等地。紹興十年(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兩河人民奔走相告,各地義軍紛紛響應,夾擊金軍。岳家軍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在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趙構和宰相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催令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誣陷入獄。1142年1月,以莫須有的罪名,與長子岳雲、部將張憲一同遇害。宋孝宗時,平反昭雪,改葬於西湖畔棲霞嶺,追諡武穆,後又追諡忠武,封鄂王。
岳飛迎二聖還朝確實是被害的原因:《宋史》卷三八〇《何鑄傳》:鑄引飛至庭,詰其反狀。飛袒而示之背,背有舊涅"盡忠報國"四大字,深入膚理。既而閱實俱無驗,鑄察其冤,白之檜。檜不悅曰:"此上意也。"鑄曰:"鑄豈區區為一岳飛者,強敵未滅,無故戮一大將,失士卒心,非社稷之長計。"檜語塞,改命万俟卨。從秦檜的話中可以看出
:"此上意也。"上就誰,宋高中趙構,自古以來天無二日,國無二君,趙構怎麼能忍受岳飛去迎回二聖呢,若是岳飛真的將宋徽宗、宋欽宗從金人那裡救回來了,朝廷上平白多了兩個老大,而且算起資歷和輩分,宋高宗是最小的,這叫高宗皇帝何以自處,讓出皇位來?不可能,自古以來為了皇位不惜殺兄弒父的情況很多,可見權利對人的吸引力又多大,更何況是要高宗把到手的位置讓出來呢。
近年來還有另一種說法,就是,岳飛竟然不知避諱,對皇位繼承問題妄發議論。紹興七年(1137年)秋,岳飛出於忠心,建議高宗立儲。這年高宗三十歲,他唯一的兒子趙旉已在八年前驚悸而死,他自己也在揚州潰退時受驚,造成性功能障礙,再也無法生育。岳飛的立儲建議既觸痛宋高宗的難言之隱,又觸犯了武將不得干預朝政的“祖宗家法”。趙構當即警告他:“卿言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所以的總的來說:岳飛迎二聖還朝是被害的原因之一,還有一點就是干預了高宗立儲,這兩點都讓高宗無法忍受,所以在秦檜的配合下,岳飛不得不死!
-
6 # 東方大狂俠
迎二聖還朝根本不是岳飛先提出來的。
趙構在二聖被金兵俘虜掠去金國後,為了聚合宋朝軍民的軍心民心,曾提出打過黃河北上迎回二聖的口號,岳飛正因為當面聽到趙構對他講這話,才信以為真,於是才全力以赴為趙構賣命!所以,迎二聖還朝是趙構先提出來的。
問題是,當時趙構看到宋朝形勢危急才打著迎二聖的口號聚合軍心民心,對於他來說,當時並沒錯。可是,當他偏安臨安大局較穩的情形下,岳飛要他出兵北上迎回二聖,確實是極愚蠢的舉動。你說人老趙家誰當皇帝不一樣?人家趙構那麼重用你欣賞你甚至還忍讓你提出立儲君(太子)的事。一般武將按宋時規矩是不可干涉立儲君的大事,趙構其實對岳飛夠忍了。可岳飛有點侍寵而驕,做的有點過。這也算了!問題是,岳飛老是提出要收復中原,趙構不允,岳飛就負氣跑回家,屢次宣召不遵御旨。這還得了!加上傳說用了十二道金牌才召回遠在抗金前線的岳飛,你說趙構氣不氣?
召回後,其實趙構還是沒想殺他,只是剝奪了他的兵權,職位上還升了他的官。
事實是,俘虜到金國的老皇帝沒幾年就死了,剩下的只有趙構的哥哥。趙構的哥哥也是老皇帝逼他做的皇帝,其實很可悲也很可憐,老皇帝為省心就把煩心的皇位推給兒子,沒想雙雙做了亡國之君!其實,當時趙構也是太貪戀帝位了,怕迎哥哥回來自己帝位不保,還有性命之憂。可是,在趙構已經坐穩皇位且南宋軍民已經擁護他的情形下,即使迎回他哥哥,他哥哥也是不可能敢坐回皇位了,一個空架子的皇位是坐不穩的,何況,他哥哥本身就是無法推辭的情況下才做的皇帝!就真叫他做,他也不會做了。一沒那野心,二沒那能耐,三又不是狠心的君主!做帝王的條件他哥一個都沒有,趙構還擔心,真是太不可思議了!
話說回來,岳飛要收復中原迎回二聖,其實一為立功揚名,二為收復失地家鄉,多少是有點小心思的。趙構對他的行為確實是有感冒的。主要表現為有時不從軍令,還有一個是動用岳家軍攢下的錢為部下有功之臣做了點趙構認為是私事的私事,加上金國要求趙構欲和必先除飛,秦檜也在一旁煽風點火。趙構、金國、秦檜三方都容不下岳飛了,岳飛還怎麼活?所以迎回二聖觸動的只是趙構的一片逆鱗,並非最主要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其實來自於岳家軍的強大實力令趙構感覺尾大難調了,加上岳飛有時確實不從軍令,趙構感覺到駕馭不了岳飛了,才在金國壓力下,藉機除了岳飛。還讓秦檜擔任兇手的角色,派他羅織各種罪名殺了岳飛!當然,秦檜何嘗不是想要除掉岳飛?正好趙構有明命、金國有密令,於是,岳飛就成了秦檜案上的肉!趙構很聰明,後來又允許繼任皇帝為岳飛評反,成了老好人。只秦檜充當了兇手的角色,跪了幾百年,他冤枉嗎?不冤枉!誰叫他要陷害我們的民族英雄岳飛呢?!
-
7 # 桓m3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抬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岳飛一首 《滿江紅》今日讀來仍讓人感覺情調激昂,慷慨壯烈。
"靖康之恥”後,康王趙構在南京應天府稱帝建立了南宋帝國,面對著金華人虎視眈眈的進攻,戰爭不斷,民不聊生。在這種情況下,宋高宗趙構不得不注意籠絡重用武將。那年24歲的岳飛因武藝精湛、兵法精通而走進趙構的視線,時任東京留守司七品統制。以後岳飛直做到太尉,宣撫使兼營田大使,太尉是宋代武將的最高頭銜,宣撫使則是僅次於宰相的執政級實職差事,可見當時趙構對岳飛的喜愛和信任。
雖然岳飛在戰場上,能夠發揮出別人沒有的軍事才能,但是在官場之中,因個性耿直,不懂官場的遊戲規則,在政治鬥爭中缺少心計,不善於保護自己,多次得罪群臣,甚至多次違抗皇命,漸漸趙構對其厭煩起來。
1137年,岳飛覲見趙構,遞送摺子,趙構看完後說了這樣令人不寒而慄一句話:"卿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與也。"意思是你雖是一片忠心,但你在外手握重兵,這種事就不要干預了。
原來岳飛得到情報,金華人準備立淵聖皇帝的皇太子為帝,意欲製造南北兩個宋朝相對立的局面。當下之計,只有請皇上把在資善堂讀書的建國公立為皇太子,才可以粉碎敵人的陰謀。岳飛所說的淵聖皇帝便是宋欽宗趙桓,趙桓在靖康年被金兵擄去。而建國公是趙匡胤的七世孫趙伯琮。金人一旦以趙諶為帝,無疑會極大程度地動搖南宋軍民的擁戴之心,針對這一情況,岳飛覺得有必要規勸趙構早立皇位繼承人,以安民心。
殊不知,趙構本人以前在揚州行樂時受金軍驚嚇,喪失了生育能力,雖然遍尋天下名醫,卻再也沒能產下一兒半女,讓很多人覺得南宋小朝廷是一個“絕戶”的朝廷。俗話說,打人不打臉,揭人不揭短,岳飛建議己經戳到趙構內心最脆弱的地方,為以後的身死埋下了隱患。
一代抗金名將不是犧牲在戰場上,而是死於自己所效忠的皇帝手中,無不令後人崇敬和痛惜。
-
8 # 狼的影子716
絕不是,這都是一些市井小人以自己市井小民的思維臆想出來的。
首先,“迎還二聖”的口號是高宗自己提出來的,當時二帝被俘,國家滅亡,高宗以皇室唯一倖存皇子之尊,以兵馬大元帥的身份,號召天下兵馬抗金勤王,收復失地,迎還二帝,此時,這個口號是符合高宗的身份的,因為他自己還不是皇帝,提出迎還皇帝的口號是符合此時的政治需要的。
其次,高宗在群臣的擁戴下登基稱帝后,再高喊“迎還二帝”就已經不合適了,因為“大宋”朝已經有了皇帝了,此時的大宋皇帝就已經不是欽宗了,所以,自建炎元年以來,從高宗到群臣包括岳飛在內都已經改口喊“迎還天眷”了,就是說在金國當俘虜的徽欽二帝已經是皇帝的家眷了。
三,如果南宋政權能夠“迎還二帝”,說明南宋政權已經打敗了金國,即使沒有“直搗黃龍”滅了金國,至少是奪取了重大的軍事勝利,金國沒有能力再跟南宋打下去了,才會送還徽宗二帝,如果南宋能夠取得如此巨大的軍事勝利,那麼高宗就是有宋以來最偉大的皇帝了,那麼他的威望就會如日中天,要知道在宋朝最強盛的太祖,太宗時代,都沒有能夠收復被契丹佔領的燕雲十六州,還是靠著給契丹歲幣的澶淵之盟才維持了一百多年的和平,現在碰上了比契丹更強大的金國,而宋朝則比以前更加積貧積弱,國土比以前更小,人口比以前更少,財政收入比以前更差,軍隊比以前更少,如果高宗真能做到這些,那就是強爺勝祖的偉大的帝王了,徽欽二帝即使是能夠回來,還有什麼臉面,什麼資格跟高宗爭奪帝位呢?而且,當時徽宗已經死了。
四,實際上高宗比任何人都希望把欽宗弄回來,把一個前任皇帝留在金國當俘虜,不僅僅是大宋朝的臉面無光,更重要的是欽宗已經成為金國手裡的政治籌碼,金國扶植的齊偽傀儡政權,在南宋軍隊面前基本上是不堪一擊,讓金國當局很是頭疼,所以,他們已經有了廢掉齊偽政權,扶植欽宗或者欽宗的兒子在開封建立傀儡政權的打算,如果這個計劃一旦實施,對於南宋政權來說將是致命的打擊,這就等於是在原來宋朝的版土上出現了兩個“宋”政權,而且還都是正牌的“趙宋”政權,南宋要北伐,就變成了兩個宋政權在打仗,而且是兄弟之間在打仗,這將在所有的漢族臣民心中引起極大的混亂,大家將不知道該效忠誰,尤其是高宗沒有子嗣,百年之後帝位的傳承最終又會回到欽宗一系,如此一來,南宋的臣民將會無所適從,所以,高宗其實比任何人都希望把欽宗弄回來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但是,在廢墟上草創的積貧積弱的南宋朝廷,就靠著幾個半軍閥性質的武將統帥的軍隊,就想著“直搗黃龍”,消滅金國,“迎還二帝”那豈不是痴心妄想。所以,那些說岳飛死於“迎還二帝”的人,純粹是憑空臆想,實際上高宗根本就不擔心二帝回來,南宋政權是高宗一手創立的,文武百官都是高宗一手任命的,他們不可能放著現成的皇帝不去效忠,反過來幫助一個對他們沒有絲毫恩惠的過氣的,威風掃地的亡國之君,南宋的群臣讓這樣一個當過俘虜的亡國之君坐在朝堂之上,那是整個宋朝的恥辱,所以即使是南宋沒有打敗金國,徽欽二帝也沒有能力跟高宗爭奪帝位。所以,岳飛絕不是因為要“迎還二帝”這個原因而死的,他的死因在判決書上已經說的明明白白。
-
9 # 秋之緒風
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相州湯陰(今河南省湯陰縣)人。南宋時期抗金名將、軍事家、戰略家、民族英雄、書法家、詩人,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有傳世名篇《滿江紅》廣為世人傳頌。
關於岳飛的死因,主要流行三種觀點:
第一種,也是最為正統的觀點。即主戰派和投降派鬥爭的結果。後面投降派秦檜佔了上風,水火不容,故殺死了岳飛;
第二種,間諜派。這種觀點認為秦檜被金國收買,為了金國利益最大化,秦檜才會以莫須有罪名殘害良將;
第三種,情商派。目前持此種觀點的較佔上風。此種觀點的人認為,岳飛不懂職場潛規則,過分干涉皇家家事(指立儲事宜),特別是“直搗黃龍,迎回二聖”的吶喊,讓宋高宗完全失去安全感,故殺而後快。
我們知道岳飛是少有的具有非凡文學才華的武將,天性好學,治學嚴謹,而在大廈將傾宋朝末期,越沒有知識越會諂媚的人越能得到高層器重,所以岳飛的才華必然會招到小人忌恨,被人陷害只是時間問題。
上面主要是說岳飛才華。下面要說更可怕得,就是岳飛的廉潔。岳飛過於廉潔,而且視財富如糞土,這樣就讓小人無法靠近,更無法收買,而作為岳飛領導的高宗,也會自感力不從心無法掌控這樣手握重兵的大將軍,如何消除心腹大患必成高宗每晚的夢魘。
現在說到重頭戲了,前面說到手握重兵了,我們知道嶽將軍治軍賞罰分明,紀律嚴整,又能體恤部屬,以身作則,率領的“岳家軍”號稱“凍死不拆屋,餓死不打擄”。宿敵金軍也有對岳家軍“撼山易,撼岳家軍難”的評語,以示對岳家軍的由衷敬佩。
如此良將越得軍心,宋高宗必然越是害怕,想想當初連下十二道金令催其班師,宋高宗當時心中的怒火可想而知,如果換作是你,是不是要除掉而後快?至少要眼不見心不煩吧!再看看歷代手握重兵立下汗馬功勞的臣子們的悲慘結局,就明白岳飛有此結局一點也不意外。
至於情商派一說為何如此流行,我想主要是因為暗含了當下職場很多潛規則吧,不知道你支援哪種觀點呢?
-
10 # 無氣倒被人欺
迎二聖還朝一直就是宋高宗的口號,而岳飛只是附和宋高宗的口號而已。怎麼可能是岳飛被害的理由呢?岳飛之死的原因是岳飛抗拒宋高宗的“軍隊國家化”的政策,這不管是在古代還是現代,都是死路一條!只能說岳飛是“螳臂當車,自尋死路”,咎由自取!之所以岳飛的真實罪行被掩蓋,是因為在古代少數文人掌控話語權,而絕大多數的文盲老百姓只能透過評書,戲曲來接受掌控話語權的文人想讓他們知道的事實。可現在是二十一世紀網際網路時代,大家應該智慧起來,是非黑白應該有自己獨立的思考判斷!
回覆列表
不是。
有人說趙構最怕二聖回來,回來他就得退位,因為其位不正,這種說法不成立。趙構的皇位,在法統上,完全沒有問題。首先他所有兄弟全被擄往金國,僅剩他一個皇子了,他是最具繼位資格的。並且趙構十分精明,他找來了他六伯宋哲宗的原皇后孟氏,尊為太后,再由孟太后主持,把皇位傳給他。然後再借孟太后之手,為欽宗辦了退位手續和議式,並遙尊其為太上皇。欽宗降敵而亡國,這是宗法重罪,所以,欽宗就算歸宋,也沒有重歸帝位的合法性,等待他的,多半是慘淡的軟禁生涯,就如同徽宗退位後曾被欽宗軟禁,唐玄宗退位後被兒子唐肅宗軟禁至死一樣。更何況欽宗歸宋也已是朝中無人,手中無兵,民心盡失。
所以,欽宗歸宋對趙構造不成任何威脅。而岳飛對欽宗非但不同情,反而還明確提醒趙構,對金人操控下的欽宗及其兒子要提高警惕和防範。例如,趙構不育且沒有立太子,金人抓住這一點,放話要放欽宗的兒子,原太子趙諶歸宋,岳飛就第一時間站出來阻撓,不承認趙諶這個太子,建議趙構立自己的養子建國公趙瑗為太子,以加強趙構皇權的穩定性,挫敗金人的亂政的陰謀。
岳飛被害的最根本原因是觸碰帝王的最深禁忌,就是一個手握兵權的將軍不斷干預高宗立儲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