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新知傳習閣
-
2 # 納蘭談史
這種說法感覺片面了。因為古代大戰講究的是戰略縱深,並不是所有的大城市都有重點防守的必要,否則古代也不會有兵家必爭之地這樣的說法了。
為了讓大家更好的理解我的觀點,我舉個例子。眾所周知,歷史上的徐州是公認的重要的兵家必爭之地之一,其之所以能夠成為一個軍事重鎮是因為它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位於南北之界過渡地帶、東部“腰眼”,徐州雖小,但一旦控制了徐州,將會分割京畿重地與江南地區的聯絡,整個山東、江浙地區的防務都將腹背受敵,無險可守。整個中部沿海,鄭州、濟南、合肥、南京、上海等地都將因徐州的得失而震動,近代的徐州之戰就是最好的驗證。
所以說,不是守大城而野戰,是守重鎮而野戰。而且在古代真正大城的城市性質並不是為了軍事防守,而是區域間或國家政治、經濟中心,真正的軍事決戰多是在軍事重鎮展開的激烈戰鬥,往往攻克一城就可勢如破竹攻佔一片地區,因為防守一座大城不是幾萬人能夠完成的,而且多數大城市根本就無險可守,況且中國幅員遼闊城池眾多,更沒有那麼多的兵力、資源去分散佈防,散而防之乃兵家大忌也!當然,被逼到走投無路的孤立無援的時候也會採取放手一搏這樣的軍事策略。
往往戰事來臨,軍事重鎮會佈防野戰。而且是與城內守軍互為掎角之勢形成陣法上的統一。一來是保證城池從外到內供給穩定,保障城市正常運轉;二來是防止城內百姓譁變出逃,導致人心惶惶;三來是為了阻止敵軍突破護城河靠近內城,從而減緩內城守軍守城壓力。
-
3 # 史論縱橫
在熱兵器時代,武器的先進與否決定了勝負的關鍵,然而在冷兵器時代,同等人數的戰役,更講究戰法和謀略,因此,還常常創造了諸如鉅鹿之戰、官渡之戰、赤壁之戰、淝水之戰等以少勝多的戰役。
但是,我更認為在一般規律上,更應該注重相機抉擇的思想,同一個地區發生的不同時期的戰役,結果都是不同的,有個哲學家說,人不可能兩次踏入同一條河流,說的意思就是,河流每時每秒都在發生變化。
所以,古代守大城必野戰的說法,應該是對古代戰役長時間的戰役總結出來的一般規律,但是並不是每一次戰役都要這樣做,而是有一定的條件。
通常來說,古代的大城,就是大都市,因為人口眾多,商業發達,因此城市在防禦上可能存在差錯,而且因為城市人口眾多,一旦被包圍,糧草很難供應,城市的物資都是透過外來補給完成的。
一旦城市被包圍,城市很可能斷水斷糧從而發生兵變。
這樣,城市裡面大量計程車兵想要出城,反而是反包圍的行動,幾個城門本來就狹義,大量士兵根本出不去,城門這個東西,對城裡面的人來說是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對外面的人來說同樣是這樣的。
另外一方面,將攻防戰放在大城上,會造成平民的傷亡和城市建設的毀壞,這些也是得不償失的。
-
4 # 朝文社
放在古代戰爭,特別是冷兵器戰爭年代,“守大城必野戰”是個重要的軍事常識:比起可以據城死守的小城市來,防守大型城市的難度,其實要大得多。只靠據城死守?基本不可能守住。
首先一個原因,就是守城戰鬥時的機動性問題。在城市攻防戰裡,“攻城難”是個共識,但放在大城市防禦上,“守城難”才更嚴峻。
古代的大城市,特別是中國古代,類似漢唐長安,宋代汴京臨安,明代南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城池的規模都極其龐大。比如“靖康之恥”前的北宋都城汴京,其外城的周長就超過八十里,四面有“通津門”“水東門”“西水門”“通天門”“景陽門”“順天門”等各個要地。哪怕城裡兵力雄厚,分佈在這漫長的戰線上,每個要地都要重兵拒守,兵力捉襟見肘,就是常見現象。
而且一旦戰鬥打響,哪怕城池裡有足夠的機動兵力,隨著戰局的持續,城池各個要地遭到攻擊,調兵增援的速度,也很容易就跟不上。稍微晚一步,就是城門洞開的慘狀。
放在明朝“土木堡慘案”後的北京保衛戰上,這機動力問題,顯然更抓狂:明代都城北京的外城,有“德勝門”“安定門”“朝陽門”“西直門”“阜成門”“正陽門”“崇文門”“宣武門”九門,今天這都是景點標識,當年都是城防要地,處處都要有重兵,哪怕手裡有二十萬大軍,分攤一下,每個城門也不過兩萬來人,面對十萬人規模的瓦剌騎兵衝鋒,只要有一處要地出問題,就是全線的土崩瓦解。
倘若遇到用兵高手,攻城時虛虛實實,先故意以疑兵佯攻,然後再集中優勢兵力,向城池的薄弱環節發動迅烈打擊。搶在城內機動部隊到來前擊破防線,這城高池深的“大城”,兵力再雄厚也沒得救。類似的用兵妙筆,在中國曆代戰爭史上,都是非常多。但比這個戰術機動問題更嚴重的,就是城市的管理問題。
首先是後勤保障問題,類似長安汴京北京這樣的大城市,即使不算駐軍,百姓人口也多達近百萬甚至上百萬。一旦遭遇敵軍重圍,每天的糧食消耗,就是天文數字。倘若戰事曠日持久,再多的糧倉,都要被吃得底朝天。只要吃到糧草斷絕,再大的城市,也要不攻自破。
而且比起小城市來,大城市的管理,同樣也是麻煩事。外有強敵圍困的情況下,城市的人心極易浮動。上百萬的人口,成員更是魚龍混雜,各種奸細破壞等麻煩事,幾乎全在蠢蠢欲動。只此一樣,就要花費大量兵力彈壓。而倘若守城者毫無管理經驗,重兵壓力下的城池,也很有可能動亂頻發,窩裡反絕非玩笑話。
最典型的,就是“靖康之恥”前,汴京軍民的守城戰鬥。在金軍的持續打擊下,汴京城內竟也謠言四起。戰功卓著的辛永宗將軍,更被謠傳為“金軍奸細”。以至於辛將軍正在城頭浴血殺敵時,譁變的汴京軍民就衝上來把辛將軍亂刀殺死。危急形勢下,汴京官民更是病急亂投醫,迷信起騙子郭京的神兵。聽任郭京坑蒙拐騙一大筆錢後,大模大樣帶著神兵出戰,卻是一出城就開溜。把門戶洞開的汴京城扔給了金人。靖康之恥,就此上演。以這個意義說,北宋的滅亡,不止是來自皇帝的昏庸。更來自大難臨頭時,北宋汴京城的官民們,那近乎荒唐的混亂應對。
瞭解了這個嚴重性,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幾百年後的北京保衛戰打響前,以于謙為首的明朝文武團隊,首先以強力的手段處置城中奸細,嚴打各種謠言。然後硬是在瓦剌遊騎的侵擾壓力下,堅持命各路軍隊,把北京城外的糧食搶運入京。堅決的手段,就因“守大城”的殘酷難度。
最重要的是,正是明白“守大城”的最嚴峻困難,哪怕迎著滿朝文武的反對聲,當時的大英雄于謙,依然堅持將二十萬守城部隊部署在城外,寧可放棄“城高池深”的優勢,也要以硬碰硬的方式,在北京城外的野戰裡,重創瓦剌的精銳力量。並最終殺得號稱要光復元朝的瓦剌,在遭受巨大損失後慘敗而逃。這場生動詮釋“守大城必野戰”道理的勝利,見證了慷慨擔當的于謙,乃至當時大明王朝,面對災難時的大智大勇。如此大智大勇,之前汴京城裡抹眼淚的宋欽宗以及滿朝文武們,哪怕稍微多一點。北宋王朝,都還有救。
-
5 # 佩子臨
這種說法反映了一定的當時情況,但是又不盡然,也要分情況來看。
一方面來說,守大城必野戰主要是因為城牆不牢固,城內的供給也跟不上。物質充裕的今天很難想象到當時的情況,古代的時候,按照現在的劃分方式,90%的城市都是四五線城市,城牆又破又矮,甚至都是土牆,也沒有那麼多的儲糧——這種條件,如果硬守,是很容易被圍困的。
而從兵法上來看,守大城必野戰,也是一種運動戰的方法,是一種很先進的戰術理念。禦敵於城門之外,和對方在城外的野地進行周旋,無疑會增加靈活性和機動性。《三十六計》裡面,很多的戰例都是基於運動戰,倘若閉門不出,就只有死守這一條路了。
當然,很多超大城市,比如南京、北京、西安這樣的國都,防守的重兵力都在外圍,比如衛星城,甚至更遠的地方。比如太平天國運動的時候,曾國藩的湘軍攻打南京其實沒用多久,而是花了很長的時間和陳玉成在外圍爭奪,最為著名的就是安慶保衛戰,雙方展開拉鋸戰,你爭我奪,安慶城數次易手,終於安慶失守之後,南京的西大門被開啟,不久之後也變陷落,洪秀全自殺。
雖然守大城野戰有很多好處,但是閉門死守的例子,在古代數見不鮮,其背後的原因,無外乎古代臣子的那種忠君的責任感,他們會覺得天子把這個城給我,我輕易的丟了,就是失職,所以很難出現那種棄城和對方做長久之計的情況。
比如唐朝的時候,有個叫張巡的名將,在安史之亂的時候,死守睢陽(河南商丘),那時候是重鎮,整個過程異常慘烈,守城長達數年,最後居然發生了人吃人的情況。
而現代戰爭中,死守城市的情況主要是依託堅固的建築物和對方展開巷戰,這會給地方帶來極大的阻礙。當年美國估計登陸日本,會面臨這種情況,戰爭或許會持續數年,所以才決定投下原子彈。
-
6 # 星輝650
守大城必野戰,
這是常識,大城看似城高池深,但是人口也多,消耗也大,平時就靠周邊供應,只要被圍困,不攻自亡,所以大城必野戰。透過野戰積極消滅敵方有生力量,開啟局面,打破圍困。保證物資供應。小城糧多人少,死守待援還有希望,大城人多糧少,水糧煤,消耗巨大,根本守不住,
古代一座大城被圍往往會出現糧荒,後果嚴重難以承受,周邊的耕地,菜地,水源,落到敵方手中,敵方有吃有喝,己方挨凍受餓,根本沒戲。
-
7 # 陶陶讀歷史
那就用咱的一篇舊聞作解釋吧!
在電視劇中,我們經常會看到攻城戰。在這種戰爭中,我們會經常看到一種情景,那就是攻城一方總是推著衝車,拼命地攻擊著對方的城門,而守城方也拼命地派兵抵住城門,並用銅鐵將城門加固,用盡各種方法防止敵人入城。因為他們知道,一旦城門被攻破,城池一般也就陷落了。
古代戰爭中,城門的確是城池防禦薄弱的地方。不管是用雲梯攻城,還是用樓車攻城,其最終目的都是為了開啟城門。對此很多人感到奇怪,既然城門是地方進攻的突破口,守軍為何不直接將城門堵死?
在筆者看來,許多人之所以會問這種問題,是因為他們不瞭解到底什麼是古代守城戰?也不懂古代人到底是怎麼守城的。
首先,我們必須認識到一點,那就是城牆不僅具有防禦功能,同時也應具有反擊的效能。守城戰中,守城一方絕不只是站在城牆上對著敵軍猛射,而是手持銳利的兵器,時刻等在城牆邊,只等將官一聲令下,就會從城門中殺出,打敵軍一個措手不及。
有人會問,有城牆作為憑依,為何還要殺出城,這不是自討苦吃嗎?但是筆者要說,不殺出城,那才是自討苦吃。宋朝軍隊雖然不擅長攻擊,但卻十分擅長守城戰。在面臨契丹、女真、党項乃至於蒙古人的攻擊時,宋軍總結了一整套守城的經驗,總結起來“牆貴低、門貴多、若無反擊,勢難堅守!”
對於缺乏反擊能力的守城方,攻城者至少有一萬種方法玩死他們。攻城方有時會堆起一座土山,然後在上面搭建塔樓,居高臨下向城內射箭、投石。若放任攻城方如此,城池指日可破。面對這種情況,守成方一定要攻出去。例如唐軍在攻打高句麗的安市城時,就堆起了這樣一座土山,並在其上建立大量投石機。結果高句麗人趁唐軍不備,從城中殺出,付出巨大代價佔領了土山,讓唐朝的破城計劃功虧一簣。要知道,若高句麗人放任土山不管,不進行反擊,唐軍就會用投石器對城市進行無差別轟擊,安市城一日之內就會被攻破。
此外,攻城方在攻打有河流的城池時,還會掘開大壩,放水灌城,很多城池就是這樣被攻破的。例如蒙古大軍在圍攻阿拉伯帝國首都巴格達時,就準備掘開城外的大壩,放水淹城。阿拉伯人見此立即殺出城去,結果戰敗,最終沒能阻止蒙古人的淹城行動。雖然阿拉伯人的反擊行動失敗,卻並不能說他們反擊的不對。
總而言之,若守城方沒有反擊能力,戰爭主動權就會時刻掌握在敵軍手中,敵方便會用各種方式攻破城池。為了提升反擊能力,守城方不僅不能封住城門,而且還應該開啟更多城門,讓敵軍搞不清守軍會從哪道城門中殺出。
若守城方真的堵死城門,那攻城方可就樂了。《孫子兵法》有云:“上兵伐謀,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對於任何部隊,進行殘酷的攻城戰本來就是下下之策。城池之所以必須攻破,是為了防止守軍從城中殺出,威脅己方的後路。若守軍自己把城門封死,也就斷絕了他們出城反擊的能力。於是,攻城方只需用少數部隊困住城池,主力就可以去攻打其他地方,那樣的話城池也就形同虛設了。在敵人的圍攻下,守城方既殺不出去,己方的支援物資也很難從城門中運進來,那樣做城池可真就是坐以待斃了。
所以,守城戰的真正開啟方式就是背城而戰。守軍在城牆弓箭手的掩護下,對敵軍血戰,而城內預備隊時刻準備出擊,支援自己的袍澤。若守城方只知在城頭射箭,甚至腦殘到把城門堵死,恐怕要被古代那些武人笑死。
-
8 # 白髮布衣的藏地讀行
關於這個問題,古代兵書《尉繚子》已經回答的非常完美了。我就結合《尉繚子》的原文來說說。
《尉繚子》第六篇守權中,開篇明義的就談到,“凡守者,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盡在郭中,乃收窖廩,毀拆而入保,令客氣十百倍而主之氣不半焉,敵攻者傷之甚也。然而世將弗能知。”這段話翻成白話文就是,守城的軍隊,不在外城給敵人迎頭痛擊;不固守城郊險要據點,這種防禦方式,不是好的辦法。
因為,把所有籌碼(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都集中在城內,並且收集城外的存糧,拆毀城外的房屋,讓民眾全部退入城內。會使攻者氣焰囂張,守者士氣低落,一旦遭敵進攻,守軍就會受到很大損傷。但一般庸將卻不懂得這個道理。
這是守城的第一個原則,既"進不郭圉,退不亭障,以御戰,非善者也"。
守城的第二個原則是,"守者,不失其險也"。
夫守者,不失險者也。守法,城一丈十人守之,工食不與焉。出者不守,守者不出。一而當十,十而當百,百而當千,千而當萬。故為城郭者,非妄費於民聚土壤也,誠為守也。千丈之城則萬人之守,池深而廣,城堅而厚,士民備,新食給,弩堅矢強,矛戟稱之。此守法也。
這段守城的方法論,翻譯過來即為,防守必須擇險而守。城牆每一丈,需要十人防守,勤雜人員還不計算在內。出擊部隊不擔任守備,守備部隊不擔任出擊,兩種士兵的職能要分清楚。
守城之兵因為佔據地利,因而可以以一當十、以十當百。所以,修建城郭,不是耗費民力去堆土玩,是為了加強防禦。通常千丈之城,需要萬人防守,同時要求城壕深而寬,城牆堅而厚,人力充足,柴糧豐富;弓矢堅強,矛戟也同樣鋒利。這就是守城的方法。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點,守城必有援軍,坐困愁城,必敗無疑。"有必救之兵者,則有必守之城,無必救之兵者,則無必守之城"。
原文如下:“攻者不下十餘萬之眾,其有必救之軍者,則有必守之城;無必救之軍者,則無必守之城。若彼城堅而救誠,則愚夫蠢婦無不蔽城盡資血城者。期年之城,守餘於攻者,救餘於守者。若彼城堅而救不誠,則愚夫蠢婦無不守陴而泣下,此人之常情也,遂發其窖廩救撫,則亦不能止矣。必鼓其豪傑雄俊,堅甲利兵、勁弩強矢並於前,麼麼毀瘠者並於後。”
敵人用十萬以上的兵力圍困城市時,守城的軍隊如果有可靠的援軍,城市就一定能守得住,如果沒有可靠的援軍,城市就不一定能守住。
如果城防堅固,又有可靠的援軍,守城民眾沒有不眾志成城拼死抵抗的。如果光是城牆堅固,卻沒有可靠的援軍。那民眾就沒有不守著城垛而悲傷的,這是人之常情,即使散發財物和糧食來安撫他們,也不能消除這種悲觀情緒。瀰漫著悲傷氣氛的情況下,再堅固的城牆也禁不住敵軍的攻勢。
再有一點,“十萬之軍頓於城下,救必開之,守必出之,據要塞。但救其後,無絕其糧道,中外相應,此救而示之不誠,則倒敵而待之者也。後其壯,前其老,彼敵無前,守不得而止矣。此奪權之謂也。”
敵人十萬大軍兵臨城下,援軍必須能開啟重圍,守軍也必須能乘機出去,搶佔要點。
援軍也可以只在守軍的後方開啟一條通路,使軍的糧道不被切斷,並與守軍互相策應,這是為了表示救援不積極用以迷惑敵人,等待有利戰機。
敵人為了對付援軍,只能把精部隊撤到後方控制起來,而把戰鬥力差的部隊配置在攻城前線,這樣敵人攻城,就不可能有進展,而守軍也可以出去了。這就是守城的權變。
綜合《尉繚子》守權中的三點,可以看出,守城必輔以野戰,否則城破人亡不過是遲早的事。
說到這兒,順便說說《尉繚子》這部兵書。目前,對於這部兵書的成書年代和作者尚無定論,一說《尉繚子》的作者是魏惠王時的隱士,一說為秦始皇時的大梁人尉繚。1972年,在山東臨沂銀雀山漢墓出土了《尉繚子》殘簡,說明此書在西漢已流行,一般認為成書於戰國時代。
《尉繚子》雖然成書年代很早,但對軍隊和治國都有自己獨到的觀點,它反對軍事上相信“天官時日、陰陽向背”的迷信觀念,強調政治、經濟對軍事的決定性作用,其理論水平很高。
同時也指出“民非樂死惡生也,號令明,法制審,故能使之前”。“委積不多則士不行;賞祿不厚則民不勸;武士不選則眾不強;器用不便則力不壯;刑罰不中則眾不畏”。
-
9 # 巴山夜雨涮鍋
“守大城必野戰”,原因是因為大城往往城牆長,兵力多,地位重要。這種情況下,死守孤城做“絕對防禦”是坐以待斃,適當出城野戰保持“相對防禦”才是上策。
在古代戰爭中,依靠城牆進行防禦作戰確實是一種很有利的戰法,孫子都說攻城為下。如果是那種小城,甚至專門的要塞城市,駐紮少數兵力,確實可以抵擋優勢敵軍一定時間內的猛攻。小城兵力少,你也沒法去和人家野戰。
但是,如果是那種大城市,駐紮兵力較多的,這時候死守城中就未必合適了。原因有以下幾點:
(1)首先,大城的駐紮兵力一般也比較多,對於交戰雙方都不是可以忽視的戰力。如果將我軍的大隊兵力死守城中,一步不敢出城野戰,則使得這部分兵力可能形成“遊兵”,而為敵人攻擊我軍其餘部隊創造機會。
(2)其次,大軍只守城,不出戰,可能導致城外要隘被敵人佔領。尤其如果被敵人反客為主,在城外修築了壁壘,團團圍困,截斷補給,那甚至可能造成我軍不戰自潰。
這一點在三國時期淮南第三叛中表現很突出。當時城中的諸葛誕部隊加上東吳援軍,總兵力與城外的司馬昭部隊大致相當。諸葛誕部隊初戰失利後退守城中,結果被魏軍修築壁壘合圍。魏軍困了八個月,叛軍糧食斷絕,這才想起出城突圍,變成了自己冒死攻城,一點機會沒有,最後活活崩潰了。下邳之戰中,呂布也是拒絕了陳宮的出城之計,困守下邳,結果被曹操禽殺。
因此,當城中兵力充足時,一般要分出部分兵力佔據城外其他要隘,或者在關鍵地點安營紮寨,保護通道,也為城中留下後路,防止被敵人甕中捉鱉。這個過程中,難免與敵軍部隊發生爭奪戰。
(3)對一些大型城牆,如果任憑敵軍圍攻,可能造成我軍兵力分散,防線薄弱,而敵軍可能選擇我軍薄弱點進行突破,採取諸如雲梯、衝車、地道、爆破、土山等各種費時費力的攻擊手段。這時候,如果分出一支精銳部隊從城門殺出或者縋城而下,反過來攻擊分散圍城的敵軍,或者焚燬敵人的攻城器械,就能起到擊破敵軍攻勢,為城牆拖延時間的作用。
總之,對於以較多兵力守衛大城來說,如果完全困守城中,不敢野戰,等於是把主動權完全讓給了敵軍,敵軍可以任意尋找我軍短板進行擊破,這種絕對被動,在軍事上是很不利的。所以必須以野戰來擊破敵人的從容調遣,爭取主動權。
當然,並不是每一次守城都必須出城野戰。這還是要選擇合理的時機,採取正確的戰術。比方說這個城池本身非常重要,我軍援軍幾天就來,那麼還是堅守為上。“守大城必野戰”只是提醒將帥,不要為了貪圖城牆的防禦效能,就一味抱定死守不出的固執。這種城牆帶來的安全,也可能成為埋葬部隊與勝利的墳墓。
-
10 # Monster4518
所謂大城,城池規模巨大,城門數量極多,以明朝南京城為例,南北2.5公里,東西2公里,共有城門13座。按照古代攻城標準,10萬人攻城,如果圍城的話,每座城門平均下來連8千人都不到。守軍如果有3萬人,可以組織1萬軍隊出城逆襲,破掉敵人圍困。如果不圍城,只進攻幾座城門,又不能切斷守城方與外界的聯絡,守城方可以聯絡援軍夾擊攻城方,或者在攻城方強攻的時候派出部隊從守城方控制的城門出城側翼突襲,打亂攻城方的節奏;就算是不能擊敗攻城方,也可以從容撤退。最不可取的就是堵城門,既不能跟外界聯絡,容易被圍點打援;也會在城破後無法迅速撤出城外。所以,守大城必須野戰。
回覆列表
一
讀過《孫子兵法》的人都知道:攻城為下,攻戰次之,攻心為上。
這是對於進攻一方而言的,在古代歷史上,從城下向城上進攻,是需要仰視的。就算能攻得下來,傷亡的代價會非常慘重。
因此對於攻城而言,最好的辦法是把敵人的主力從城裡吸引出來,在城下來一場野戰,把對方消滅。
當然,最高階的方法,就是攻心戰。利用離間計讓敵人內部出問題,自相殘殺,從而為我方利用。利用高壓態勢,讓對方內部人心惶惶,喪失戰鬥力。
更高階的一種攻心戰,是讓敵人覺得生無可戀,產生恐懼心理,只想逃跑。我方在圍城時圍三缺一,放開一個口子,讓對方逃跑。然後我軍趁亂掩殺,打一場漂亮的殲滅戰。
二
下面我們換一個角度,對於守城一方來說應該怎麼打?
踢足球的人都明白一個道理:單純擺大巴去防守,是很難守得住的。進攻就是最好的防守。
對於守城的一方來說,進攻只是防守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敵人敢來進攻,說明他們在兵力和戰鬥力方面是有優勢的,和敵人硬拼,就是找死。
最合理的辦法是,依託有利地形,在城外派出兩支精兵進行駐紮,和城內的軍隊形成品字形結構。保證進可攻,退可守,不管是攻防都不會太被動。
三
上邊一部分講到戰略之後,下邊我們來談論一下戰術。
為什麼要在城下和對方野戰?
第一就是拖住時間。把內線作戰轉為外線作戰,以空間換時間。適當的在城外和敵人進行野戰,就可以防止敵人來攻城。和敵人打了幾天後,在把城外計程車兵撤回城內,再讓敵軍開始攻城。這就讓敵人攻城的時間推遲了一段時間,敵人就有可能因為糧草不濟被迫撤退。
第二敢於和敵人在城下決戰,可以提升我方計程車氣,大大震懾敵軍進攻的囂張氣焰。曹劌論戰中說:一鼓作氣,再而竭,三而衰。就是說士氣非常重要,一開始進攻不順就會讓進攻的勢頭大大減弱。把我方的精兵派到城下打敵人一個措手不及,很容易提升我方計程車氣和守城的決心,讓敵人感到有幾分氣餒。
最後一點,戰場上的形勢瞬息萬變。只要能夠拖住敵人進攻的步伐,敵我雙方內部的形勢都會發生一些變化。要麼是我方發生內亂,要麼是敵方發生內亂,都是大機率事件。看誰能堅持到不發生內亂的前一天,對方先亂了就是勝利。所以我們經常說,堅持到最後就是勝利,差不多就是這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