洩瀉是指以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的病證。
本病證可見於西醫多種疾病,凡屬消化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腹瀉,如急慢性腸炎、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徵、吸收不良綜合徵、腸道腫瘤、腸結核等,或其他臟器病變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以洩瀉為主症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洩瀉病因有感受外邪、飲食外傷、情志不調、稟賦不足及久病臟腑虛弱等,主要病機是脾病溼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腸道分清泌濁、傳導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溼暑熱之邪均可引起腹瀉,其中以溼邪最為多見。脾喜燥惡溼,外感溼邪,溼邪易困脾土,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水谷混雜而下,引起洩瀉。《難經》雲:“溼多成五洩。”寒邪和暑熱之邪,既可侵襲皮毛肺衛,從表入裡,亦能夾溼邪為患,直接損傷脾胃,引起洩瀉。《雜病源流犀燭·洩瀉源流》曰:“是洩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要未有不源於溼者也。”
2.飲食所傷
暴飲暴食,宿食內停,或恣食辛辣肥甘,致溼熱內蘊;或過食生冷,寒氣傷中;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損傷脾胃,均能化生寒、溼、熱、食滯,使脾胃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清濁不分,發生洩瀉。如《症因脈治·內傷洩瀉》謂:“飲食自倍,膏粱縱口,損傷脾胃,不能消化,則成食積洩瀉之證。”
3.情志失調
憂鬱惱怒,精神緊張,易致肝氣鬱結,木鬱不達,橫逆犯脾;憂思傷脾,土虛木賊;或素體脾虛溼盛,逢怒時進食,均可使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失調,導致洩瀉。如《景嶽全書》雲:“凡遇怒氣便作洩瀉者,必先以怒時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髒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4.病後體虛
久病失治,或勞倦內傷,或飢飽無常,使脾胃受損,日久傷腎,脾失溫煦,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積穀為滯,水反為溼,溼滯內生,遂成洩瀉。
5.稟賦不足
先天不足,稟賦薄弱;或素體脾胃虛弱,不能受納運化某些食物,易成洩瀉。
6.命門火衰
年老體弱,腎氣不足,或久病之後,或房室過度,均可使腎陽受損,命門火衰,脾失溫煦,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發生五更洩。
二、病機
洩瀉基本病機為脾胃受損,溼困脾土,運化失司,小腸無以分清別濁,大腸傳化失司,水反為溼,谷反為滯,合汙而下,發為洩瀉。病理因素主要為溼邪。脾虛溼盛是其病機關鍵。脾虛則內溼由生,溼盛則脾陽被遏,《醫宗必讀·洩瀉》曰:“脾土強者,自能勝溼,無溼則不洩。若土虛不能制溼,則風寒與熱得幹之而為病。”《羅氏會約醫鏡·洩瀉》雲:“瀉由脾溼,溼由脾虛。”故脾之健運正常,則水谷得化,水溼得運,小腸能司其分清泌濁之功,大腸能承受傳導燥化之職,大便自能正常。同時溼邪還可夾寒、夾熱、夾滯,發生洩瀉。
本病病位在腸,病本在脾,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脾主運化,升清,喜燥惡溼;大小腸分清別濁,傳化物而不藏;肝主疏洩,調節脾運;腎主命門之火,暖脾助運,腐熟水谷。若脾失健運,清氣不升,化生內溼,清氣在下,則生洩瀉。若肝鬱氣滯、橫逆犯脾,或腎陽虧虛、命門火衰、脾陽失於溫煦,皆可導致脾胃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發為洩瀉。
急性洩瀉,經及時治療,多數在短期內治癒,有少數病人,暴洩不止,損氣傷津耗陰耗液,可成痙、厥、閉、脫等危證,特別是伴有高熱、嘔吐、熱甚者尤其多見。急性洩瀉失治誤治,可遷延日久,由實轉虛,轉為慢性洩瀉。洩瀉日久,脾病及腎,腎陽虛衰,脾失溫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五更洩。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以大便糞質稀溏為診斷的主要依據,或完谷不化,或糞如水樣,大便次數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餘次。
2.常兼有腹痛、腹脹、腸鳴、納呆。
3.起病或急或緩。暴瀉者多有暴飲暴食或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遷延日久,時發時止者,常由外邪、飲食、情志等因素而誘發。
二、病證鑑別
1.痢疾
洩瀉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如水樣,或完谷不化為主症,大便不帶膿血,也無裡急後重,或無腹痛;病機關鍵為脾虛溼盛。而痢疾以腹痛、痢下赤白膿血便,或純下鮮血,或純為白凍為主症,伴腸鳴、裡急後重;病機為時邪疫毒結於腸腑,脂膜血絡受損,大腸傳化失司。
2.霍亂
霍亂是一種上吐下瀉並作的病證,發病特點為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吐瀉交作,有揮霍繚亂之勢,常見腹中絞痛,轉筋,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衰之危象。洩瀉表現為大便稀溏,次數增多,無劇烈嘔吐,傳變較少,預後較好。
三、相關檢查
大便常規鏡檢可見白細胞、膿細胞或病原體。慢性洩瀉可行結腸鏡、小腸鏡檢查,直接觀察腸黏膜病變情況,並可行活體組織檢查,可排除胃腸道腫瘤。慢性洩瀉可考慮做結腸鋇劑灌腸及全消化道鋇餐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腹部B超或CT檢查有助於膽道、胰腺病變、腹腔淋巴瘤等疾病的診斷。其他檢查如血糖、腎功能、T3、T4等檢查可排除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甲亢等疾病引起的腹瀉。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辨虛實寒熱
起病急驟,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後痛減,小便不利,多屬實證;病程較長,腹痛較緩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屬虛證。糞質清稀如水,腹痛喜溫,完谷不化,多屬寒溼證;糞便黃褐,味臭較重,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多屬溼熱證。急性洩瀉表現為發病急,病程短,以溼盛為主;慢性洩瀉發病特點為發病緩,病程長,以脾虛為主,或脾腎陽虛。
2.辨瀉下之物
大便清稀,或如水樣,氣味腥穢,多為寒溼;大便稀溏,糞色黃褐,氣味穢臭,多屬溼熱;大便溏垢,臭如敗卵,完谷不化,多為傷食所致。
二、類證鑑別
1.暴瀉當辨寒熱
急性洩瀉,起病急、病程短,多為外因所致,屬實證。辨證當結合病因分清邪之寒熱輕重。瀉下急迫,味臭較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者,屬溼熱;便質清稀,腹痛喜暖,舌淡苔白厚膩者,屬寒溼。
2.久瀉當辨臟腑虛實
腹痛即瀉,瀉後痛減,腸鳴腹脹,矢氣頻頻,脈弦者,為肝旺乘脾;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稍有飲食不當,或勞倦過度即復發者,屬脾肺氣虛;肢冷畏寒,五更即瀉,完谷不化,舌淡喜溫者,屬脾腎陽虛。
三、證候
(一)暴瀉
1.寒溼內盛證
症狀:洩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脘悶食少,腹痛腸鳴,或兼外感風寒,則惡寒,發熱,頭痛,肢體痠痛,舌苔白膩,脈濡緩。
病機分析:本證為寒溼內盛,脾失健運,清濁不分。外感寒溼或風寒之邪,或過食生冷,寒溼困脾,清濁不分,傳導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溼內盛,腸胃氣機受阻,脾陽被遏,健運失司,則脘悶食少,腹痛腸鳴;惡寒發熱,頭痛,肢體痠痛是風寒外束之徵;舌苔白膩,脈濡緩為寒溼內盛之象。
2.溼熱傷中證
症狀:洩瀉腹痛,瀉下急迫,勢如水注,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身熱煩渴,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病機為溼熱壅滯,損傷脾胃,傳化失常。溼熱蘊結,傷及脾胃,清濁不分,傳化失常,混雜而下,發為洩瀉。氣機不利,故腹痛;溼熱下迫大腸,故瀉下急迫;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均為溼熱燻灼之象;熱傷津液,故身熱煩渴;溼熱下注,則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均為溼熱偏盛之象。
3.食滯腸胃證
症狀:腹痛腸鳴,脘腹脹滿,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噯腐吞酸,瀉下伴有不消化食物,不思飲食,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病機分析:此證為宿食內停,阻滯腸胃,傳化失司。飲食不潔,食滯腸胃,傳化失常,故腹痛腸鳴,脘腹脹滿;宿食腐敗下注,則瀉下糞便臭如敗卵;宿食不化,濁氣上逆,故噯腐吞酸;宿食停滯,新食難化,合汙下注,則瀉下伴有不消化食物;飲食難消,運化失職,則不思納谷;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均為宿食內停之象。
(二)久瀉
1.脾胃虛弱證
症狀:大便時溏時瀉,完谷不化,遷延反覆,食少,食後脘悶不適,稍進油膩之物,則便次明顯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病機分析:脾胃虛弱,運化無權,清濁不分,故大便溏洩;脾胃虛弱,脾失健運,胃不受納,則食少;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乃脾胃虛弱之象。
2.腎陽虛衰證
症狀: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瀉後則安,腹部喜溫,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病機分析:此證為命門火衰,脾失溫煦。黎明之前,陽氣未復,陰寒較盛,命門火衰,脾失溫煦,故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又稱為“五更瀉”;瀉後腑氣得以通利,故瀉後則安;命門火衰,失於溫煦,則腹部喜溫,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腎陽虛衰之象。
3.肝脾不和證
症狀: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時發生腹痛洩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舌淡紅,脈弦。
病機分析:本證為肝氣不舒,橫逆犯脾,脾失健運。肝鬱氣滯,脾胃升降失職,故胸脅脹悶,噯氣食少;肝氣鬱滯,氣機不暢,故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舌淡紅,脈弦乃肝旺之象。
【治療】
一、治療思路
運脾化溼是洩瀉的治療大法。急性洩瀉多以溼盛為主,重在化溼,佐以分利,根據寒溼和溼熱的不同,分別採用溫化寒溼和清化溼熱之法。夾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夾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傷食者,佐以消導。久瀉以脾虛為主,當以健脾;因肝氣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腎陽虛衰者,宜溫腎健脾;中氣下陷者,宜升提;久瀉不止者,宜固澀。暴瀉不可驟用補澀,以免關門留寇;久瀉不可分利太過,以防劫其津液。《醫宗必讀》治洩九法,值得臨床借鑑。
二、基本治法
1.溫化寒溼,和中止瀉法
適應證:寒溼內盛證。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藿香辛溫散寒化溼,芳香化濁;紫蘇、白芷解表散寒;厚朴、大腹皮理氣消滿祛溼;木香、半夏、蒼朮、陳皮理氣化溼;白朮、茯苓、澤瀉健脾暢中,利小便以實大便。
加減:外感寒溼,飲食生冷,腹痛,瀉下清稀,可加服純陽正氣丸溫中散寒,理氣化溼;溼邪偏重,腹滿腸鳴,小便不利,可改用胃苓湯健脾行氣除溼;表寒重加荊芥、防風;溼邪重,重用厚朴、藿香、大腹皮、茯苓、澤瀉。
2.清熱燥溼,清腸止瀉法
適應證:溼熱中阻證。
代表方:葛根芩連東加減。
常用藥:葛根解肌清熱,煨用能升清止瀉;黃芩、黃連苦寒能清熱,苦能燥溼;木香順氣暢中。
加減:若有發熱,頭痛,脈浮等風熱表證者,加金銀花、連翹、薄荷疏風清熱;溼邪偏盛,加藿香、茯苓、六一散健脾除溼;盛夏之季,腹瀉較重,發熱頭痛,煩渴自汗,小便短赤,脈濡數,加香薷、佩蘭、荷葉、扁豆,或新加香薷飲合六一散以清暑化溼。
3.消食導滯,運脾和中法
適應證:食滯腸胃證。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和胃除積;谷芽、麥芽、雞內金、半夏、茯苓、陳皮和胃理氣,除溼降逆;連翹清熱散結。
加減:食積較重,脘腹脹滿,可因勢利導,根據“通因通用”的原則,用枳實導滯丸;食積化熱加黃連清熱燥溼;兼脾虛加白朮、扁豆健脾祛溼。
4.益氣健脾,升清止瀉法
適應證:脾氣虛弱證。
代表方:參苓白朮散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山藥、扁豆、蓮子肉、甘草健脾益氣;茯苓、薏苡仁淡滲利溼;砂仁、陳皮和胃理脾,開胃消食;桔梗升提清氣,增強止瀉之功。
加減:脾陽虛衰,陰寒內盛,可用理中丸加吳茱萸、附子、肉桂溫中散寒;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可用補中益氣湯健脾止瀉,昇陽舉陷。
5.溫腎健脾,固澀止瀉法
適應證:腎陽虛衰證。
代表方:四神丸加減。
常用藥:補骨脂溫補腎陽,固澀止瀉;肉豆蔻、吳茱萸溫中散寒;五味子收斂止瀉;附子、炮姜溫脾散寒。
加減:臍腹冷痛,可用附子理中湯溫中健脾;瀉下滑脫不禁,可改用真人養髒湯澀腸止瀉;若寒熱錯雜,脾虛腎寒不著,反見心煩嘈雜,大便夾有黏凍,可改服烏梅丸;年老體衰,久瀉不止,脫肛,中氣下陷,加黃芪、黨參、白朮、升麻、柴胡益氣昇陽。
6.調肝抑木,扶脾助運法
適應證:肝氣乘脾證。
代表方:痛瀉要方加減。
常用藥:白芍養血柔肝,白朮健脾補虛,陳皮理氣醒脾,防風升清止瀉。
加減:久瀉不止,加烏梅、石榴肉、訶子肉、甘草酸甘斂肝,澀腸止瀉;胸脅脘腹脹滿疼痛,噯氣,加柴胡、木香、鬱金、香附疏肝理氣止痛;脾虛甚,神疲乏力,納呆,加黨參、茯苓、扁豆、雞內金健脾開胃。
三、復法應用
1.清腸化溼,健脾益氣法
適應證:脾虛溼滯證。症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納差,稍進油膩之物,則便次明顯增多,肛門灼熱或潮溼不淨,舌質淡,邊有齒痕,苔黃或膩,脈細弱。
代表方:香連丸合香砂六君子東加減。前方清腸化溼,適用於溼熱洩瀉;後方健脾理氣祛溼,適用於脾虛溼阻氣滯之洩瀉。
常用藥:黃連、黃芩清熱燥溼;木香、砂仁、陳皮行氣化溼;黨參、白朮、茯苓、甘草、薏苡仁、蓮子肉、白扁豆健脾助運。
2.調肝理脾,清腸止瀉法
適應證:脾虛木乘,溼鬱化熱證。症見便前腹痛,瀉後緩解,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瀉下臭穢,小便短赤,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膩,脈弦或數。
代表方:痛瀉要方合香連丸加減。
常用藥:白芍瀉木培土;青皮、香附、木香、陳皮、厚朴行氣導滯;防風、荊芥勝溼醒脾;黃連、黃芩、車前子清腸祛溼;白朮、薏苡仁、藿香健脾化溼。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蜜炙罌粟殼、姜制厚朴各120g為細末,每次3g,米湯送下,每日3次,同時忌食生冷之物,用於久瀉不止。
(2)陳艾1把,生薑1塊,水煎服,用於暴瀉不止。
2.常用中成藥
(1)附子理中丸:功能與主治:溫中健脾。用於急、慢性胃腸炎,胃腸痙攣,消化性潰瘍等脘腹冷痛,肢冷便溏屬脾胃陽虛者。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2)參苓白朮丸: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用於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3)四神丸:功能與主治: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用於命門火衰,脾腎虛寒,五更洩瀉或便溏腹痛,腰痠肢冷。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
(4)補中益氣丸: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用法與用量:口服,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敷貼法
用大蒜搗爛貼敷足心或貼臍中有效,用於虛寒久瀉。
五、臨證勾要
1.洩瀉與溼邪的關係
脾虛溼盛是洩瀉的基本病機,溼是洩瀉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祛溼是洩瀉治療的重要方面。臨證治溼有化、燥、利等不同,化溼多以芳香辛溫,如藿香、蒼朮、砂仁、豆蔻之類,能運脾理氣,開胃醒脾;燥溼有苦寒燥溼,如黃連、黃柏、苦參、椿皮之屬,多用於溼熱合病者;有苦溫燥溼,如厚朴、陳皮、蒼朮等,用於寒溼為患者;利溼則用甘淡,有茯苓、豬苓、薏苡仁、澤瀉、車前子等藥,多用於洩瀉急性期症見下利清水,日行數十次者。《景嶽全書·洩瀉》有云:“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即是針對急性洩瀉治療而言。若久瀉者,則當慎用分利,所謂久瀉傷陰,若再施分利,有傷陰之虞。此外,尚有李東垣“風能勝溼”一法,酌加羌活、防風、荊芥、升麻、柴胡、薄荷等“風藥”以醒脾升清,勝溼止瀉。
2.關於治脾
洩瀉治脾有運脾、健脾兩大方面。脾為溼困,則氣化遏阻,清濁不分,故應以運脾勝溼為務。運脾者,燥溼之謂,即芳香化溼、燥能勝溼之意,藥如蒼朮、厚朴、藿香、白豆蔻者是也。因脾虛致瀉者則當健脾,脾虛失健則運化失常,溼邪內生,故當健脾以化溼,方如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湯之類。脾為溼困,中氣下陷,則需振奮脾氣,宜加入升舉清陽之藥,使氣機流暢,恢復轉樞,有助於降濁化溼,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風、葛根之類,少少與之,輕可去實。慢性洩瀉,久病傷腎,出現脾腎陽虛的證候,治療應溫補脾腎、收斂止瀉,方選四神丸、附子理中湯等加減,常用乾薑、肉桂、熟附子、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益智仁等藥。臨證尚見洩利日久,或過用分利而致脾陰不足者,症見口乾口渴,飢不欲食,肌肉消瘦,手足煩熱,唇紅乾燥,舌淡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弱而數等。對於脾陰虛的治療,常選慎柔養真湯,藥用白芍、太子參、茯苓、白扁豆、蓮子肉、麥冬、白朮、五味子、甘草、山藥等甘淡之品。
3.關於整體調治
洩瀉病位在腸,病本在脾,而與肺、肝、腎三髒密切相關。肺主氣,主通調水道,金為土之子。脾虛不運則金無所生,脾肺氣虛,則水溼運化輸布無力;且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的傳導功能,依賴於肺氣的宣發肅降,欲調整大腸的傳導功能,需先調整肺臟的宣降功能。如肺氣不調,可影響大腸的傳導排洩功能,導致洩瀉的發生。《內經》有云:“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中藏經》亦云:“肺病久則傳入大腸……寒則洩,熱則結,絕則利下不止而死。”另外,古籍中尚有“痰洩”之名,如《醫學入門》雲:“痰洩,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至大腸不固。”《類證治裁》亦有“積溼成痰,留於肺中,故大腸不固”的記載。因此,調補肺氣、祛溼化痰對洩瀉的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脾虛洩瀉常用方參苓白朮散在健脾藥中佐一味桔梗,即是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
脾虛則肝氣易乘,肝旺克脾則見腹痛、腸鳴等症,臨證當瀉肝扶脾,代表方為痛瀉要方;肝鬱脾虛者可選四逆散、逍遙散加減;久瀉不愈者,常虛實夾雜、寒熱並存,可予烏梅丸加減治之。久病及腎,腎陽虛衰,五更洩瀉者,可以四神丸之類溫腎暖脾,固澀止瀉;久瀉無度,滑脫不禁者,可予真人養髒湯之屬澀腸止瀉。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脾陰虛損,補脾益陰忌用溫燥
稟賦薄弱,或久病傷脾,脾陰不足。《藥鑑》雲:“脾陰足諸邪息。”脾陰虛證多表現為大便溏洩,進食生冷油膩加重,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口乾,或形體消瘦,五心煩熱,舌質紅或有裂紋,苔少或光剝,脈細。治療宜補脾陰,健脾運,禁用香燥溫熱之藥。常用藥如太子參、懷山藥、白扁豆、石斛、炒白芍、雞內金等,肝氣乘侮,加玫瑰花、炒延胡索;兼夾腸腑溼熱者,加敗醬草、生薏苡仁等。
2.虛實夾雜,理中清腸寒熱並用
洩瀉純虛純實者少,虛實夾雜者多。脾虛與溼盛是本病的兩個主要方面。脾氣虛弱,清陽不升,運化失常則生飧洩,治療可用參苓白朮散、理中湯等;若脾虛生溼,或外邪侵襲,引動內溼,則虛中夾實,治當辨其溼邪夾熱與夾寒之不同,臨床一般以腸腑溼熱最為常見,常用藥如敗醬草、紅藤、黃柏、鳳尾草、豬苓、茯苓等;寒溼偏重則用蒼朮、厚朴、肉桂等。
3.肝脾不和,抑肝扶脾兼調情志
脾胃素虛,復加情志抑鬱,則肝失疏洩,橫逆乘脾,脾氣亦虛,運化失職而致洩瀉。葉天士雲:“陽明胃土已虛,厥陰肝風振動。”治宜抑肝扶土法,方用痛瀉要方、四逆散化裁,常用藥有焦白朮、炒白芍、陳皮、防風、甘草、炒枳殼、玫瑰花、蒼耳草等。兼失眠多夢者,加黃連、肉桂;腸腑溼熱者,加紅藤、敗醬草;腹部冷痛者,加炒延胡索、花椒等。對此型患者,臨診尤需言語開導,暢其情志。並囑其自我調節,切忌情緒過激。
二、驗案舉例
案一
吳某,女,41歲,幹部。1986年7月22日初診。慢性腹瀉病史多年,每因情志因素或飲食不當而誘發或加重,此次發作持續已近4個月,經數家醫院檢查未能明確診斷。刻下腸鳴便溏,腹痛即瀉,瀉下物呈不消化狀,腹部怕冷,矢氣較多,寐差失眠,口乾口苦,舌質偏暗,苔薄白膩,脈細弦。證屬肝脾不和,擬抑肝扶脾法。藥用:焦白朮10g,炒白芍12g,甘草、黃連、花椒殼、玫瑰花各3g,陳皮、防風、炒枳殼各5g,肉桂(後下)、吳茱萸各1.5g,烏梅6g,蒼耳草根15g。水煎服,每日1劑,並囑其調暢情志。切忌惱怒。
二診:服上方20劑後,腹瀉基本控制,大便每日1~2次,尚能成形,腹脹、腸鳴趨向緩解,腹痛不著,夜寐略有改善,腹部仍有冷感,舌脈如前,原方去蒼耳草根,加山藥10g,改肉桂3g,續服14劑,大便轉常,餘症基本消失。
按:本例屬肝脾不調,投痛瀉要方加味,方中白芍、烏梅與甘草相配,酸甘合用,酸以制肝,甘以健脾。黃連配肉桂,意取交泰而安神,黃連又配吳茱萸,則苦辛寒熱同用,調和腸胃。復加花椒殼、炒枳殼以理氣,蒼耳草根止瀉,玫瑰花開鬱。全方瀉木安土,調中止瀉,配合情志調節,遂收良效。
案二
張某,女,66歲,幹部。1992年10月31日初診。慢性腹瀉5年,大便少則每日3~4次,多則7~8次,進食生冷油膩易於誘發或加重,經腸鏡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多方治療效果不顯。刻診:腹瀉便溏,無膿血,每日4~5次,腹脹腸鳴,兼見下肢浮腫,口乾欲飲,飲不解渴,舌紫紅有裂紋,苔中部黃腐膩,脈細弦。辨證屬久瀉脾虛陰傷,肝氣乘侮。藥用:山藥12g,蒼耳草12g,炒白芍12g,炙甘草3g,炙雞內金6g,烏梅6g,石斛6g,木瓜6g,玫瑰花5g,太子參10g,南沙參10g,白扁豆10g。15劑。
二診:服上藥半月,大便基本轉為正常,每日1次,但腹中仍有鳴響,腹脹、口乾減輕,苔中腐膩已化,舌質乾紅好轉,脈仍細弦。肝強脾弱,仍當酸甘養陰,兩調肝脾。上方加生麥芽10g,14劑,竟收全功。
按:脾陰虛證多見大便溏瀉,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口乾唇燥,或形體消瘦,五心煩熱,舌紅而幹或有裂紋,苔少或光剝,脈細。治宜補脾陰,健脾運,尤應注意慎用香燥溫熱之品。常用藥如太子參、山藥、白扁豆、石斛、炒白芍、炙雞內金、生麥芽等。酸甘之品既可化陰,又能抑肝,可適當參入;肝氣乘侮,可加玫瑰花、炒延胡索;兼夾腸腑溼熱者,加敗醬草、生薏苡仁等。
【預後及轉歸】
急性洩瀉,經及時治療,多數在短期內治癒,若失治誤治,可遷延日久,由實轉虛,轉為慢性洩瀉。洩瀉日久,脾病及腎,腎陽虛衰,脾失溫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門火衰之五更洩。
暴洩不止,損氣傷津耗陰,可轉成痙、厥、閉、脫等危證,特別伴高熱、嘔吐、熱甚者較易發生。
【預防與調護】
起居有常,調暢情志,保持樂觀情緒,謹防風寒溼邪侵襲。飲食有節,適當服食山藥、蓮子、山楂、白扁豆、芡實等助消化食物。避免進食生冷不潔及忌食難消化或清腸潤滑食物。
急性洩瀉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忌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和葷腥油膩食物;某些對牛奶、麵筋等不耐受者應避免攝食。洩瀉耗傷胃氣者予淡鹽湯、飯湯、米粥以養胃氣。虛寒洩瀉予淡薑湯飲用,以振奮脾氣,調和胃氣。
洩瀉是指以排便次數增多,糞質稀溏或完谷不化,甚至瀉出如水樣為主症的病證。
本病證可見於西醫多種疾病,凡屬消化器官發生功能性或器質性病變導致的腹瀉,如急慢性腸炎、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綜合徵、吸收不良綜合徵、腸道腫瘤、腸結核等,或其他臟器病變影響消化吸收功能以洩瀉為主症者,均可參照本篇辨證施治。
【病因病機】
洩瀉病因有感受外邪、飲食外傷、情志不調、稟賦不足及久病臟腑虛弱等,主要病機是脾病溼盛,脾胃運化功能失調,腸道分清泌濁、傳導功能失司。
一、病因
1.感受外邪
外感寒溼暑熱之邪均可引起腹瀉,其中以溼邪最為多見。脾喜燥惡溼,外感溼邪,溼邪易困脾土,使脾胃升降失司,清濁不分,水谷混雜而下,引起洩瀉。《難經》雲:“溼多成五洩。”寒邪和暑熱之邪,既可侵襲皮毛肺衛,從表入裡,亦能夾溼邪為患,直接損傷脾胃,引起洩瀉。《雜病源流犀燭·洩瀉源流》曰:“是洩雖有風、寒、熱、虛之不同,要未有不源於溼者也。”
2.飲食所傷
暴飲暴食,宿食內停,或恣食辛辣肥甘,致溼熱內蘊;或過食生冷,寒氣傷中;或誤食餿腐不潔之物,損傷脾胃,均能化生寒、溼、熱、食滯,使脾胃運化失職,升降失調,清濁不分,發生洩瀉。如《症因脈治·內傷洩瀉》謂:“飲食自倍,膏粱縱口,損傷脾胃,不能消化,則成食積洩瀉之證。”
3.情志失調
憂鬱惱怒,精神緊張,易致肝氣鬱結,木鬱不達,橫逆犯脾;憂思傷脾,土虛木賊;或素體脾虛溼盛,逢怒時進食,均可使脾失健運,氣機升降失調,導致洩瀉。如《景嶽全書》雲:“凡遇怒氣便作洩瀉者,必先以怒時夾食,致傷脾胃,故但有所犯,即隨觸而發,此肝脾二髒之病也。蓋以肝木克土,脾氣受傷而然。”
4.病後體虛
久病失治,或勞倦內傷,或飢飽無常,使脾胃受損,日久傷腎,脾失溫煦,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積穀為滯,水反為溼,溼滯內生,遂成洩瀉。
5.稟賦不足
先天不足,稟賦薄弱;或素體脾胃虛弱,不能受納運化某些食物,易成洩瀉。
6.命門火衰
年老體弱,腎氣不足,或久病之後,或房室過度,均可使腎陽受損,命門火衰,脾失溫煦,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發生五更洩。
二、病機
洩瀉基本病機為脾胃受損,溼困脾土,運化失司,小腸無以分清別濁,大腸傳化失司,水反為溼,谷反為滯,合汙而下,發為洩瀉。病理因素主要為溼邪。脾虛溼盛是其病機關鍵。脾虛則內溼由生,溼盛則脾陽被遏,《醫宗必讀·洩瀉》曰:“脾土強者,自能勝溼,無溼則不洩。若土虛不能制溼,則風寒與熱得幹之而為病。”《羅氏會約醫鏡·洩瀉》雲:“瀉由脾溼,溼由脾虛。”故脾之健運正常,則水谷得化,水溼得運,小腸能司其分清泌濁之功,大腸能承受傳導燥化之職,大便自能正常。同時溼邪還可夾寒、夾熱、夾滯,發生洩瀉。
本病病位在腸,病本在脾,同時與肝、腎密切相關。脾主運化,升清,喜燥惡溼;大小腸分清別濁,傳化物而不藏;肝主疏洩,調節脾運;腎主命門之火,暖脾助運,腐熟水谷。若脾失健運,清氣不升,化生內溼,清氣在下,則生洩瀉。若肝鬱氣滯、橫逆犯脾,或腎陽虧虛、命門火衰、脾陽失於溫煦,皆可導致脾胃運化失職,水谷不化,發為洩瀉。
急性洩瀉,經及時治療,多數在短期內治癒,有少數病人,暴洩不止,損氣傷津耗陰耗液,可成痙、厥、閉、脫等危證,特別是伴有高熱、嘔吐、熱甚者尤其多見。急性洩瀉失治誤治,可遷延日久,由實轉虛,轉為慢性洩瀉。洩瀉日久,脾病及腎,腎陽虛衰,脾失溫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五更洩。
【診斷與病證鑑別】
一、診斷依據
1.以大便糞質稀溏為診斷的主要依據,或完谷不化,或糞如水樣,大便次數增多,每日三五次,甚至十餘次。
2.常兼有腹痛、腹脹、腸鳴、納呆。
3.起病或急或緩。暴瀉者多有暴飲暴食或誤食不潔食物的病史。遷延日久,時發時止者,常由外邪、飲食、情志等因素而誘發。
二、病證鑑別
1.痢疾
洩瀉以大便次數增多,糞質稀薄,甚至如水樣,或完谷不化為主症,大便不帶膿血,也無裡急後重,或無腹痛;病機關鍵為脾虛溼盛。而痢疾以腹痛、痢下赤白膿血便,或純下鮮血,或純為白凍為主症,伴腸鳴、裡急後重;病機為時邪疫毒結於腸腑,脂膜血絡受損,大腸傳化失司。
2.霍亂
霍亂是一種上吐下瀉並作的病證,發病特點為來勢急驟,變化迅速,病情兇險,吐瀉交作,有揮霍繚亂之勢,常見腹中絞痛,轉筋,面色蒼白,目眶凹陷,汗出肢冷等津竭陽衰之危象。洩瀉表現為大便稀溏,次數增多,無劇烈嘔吐,傳變較少,預後較好。
三、相關檢查
大便常規鏡檢可見白細胞、膿細胞或病原體。慢性洩瀉可行結腸鏡、小腸鏡檢查,直接觀察腸黏膜病變情況,並可行活體組織檢查,可排除胃腸道腫瘤。慢性洩瀉可考慮做結腸鋇劑灌腸及全消化道鋇餐檢查,以明確病變部位及性質。腹部B超或CT檢查有助於膽道、胰腺病變、腹腔淋巴瘤等疾病的診斷。其他檢查如血糖、腎功能、T3、T4等檢查可排除糖尿病、慢性腎功能不全、甲亢等疾病引起的腹瀉。
【辨證】
一、辨證思路
1.辨虛實寒熱
起病急驟,脘腹脹滿,腹痛拒按,瀉後痛減,小便不利,多屬實證;病程較長,腹痛較緩且喜按,小便利,口不渴,多屬虛證。糞質清稀如水,腹痛喜溫,完谷不化,多屬寒溼證;糞便黃褐,味臭較重,瀉下急迫,肛門灼熱,多屬溼熱證。急性洩瀉表現為發病急,病程短,以溼盛為主;慢性洩瀉發病特點為發病緩,病程長,以脾虛為主,或脾腎陽虛。
2.辨瀉下之物
大便清稀,或如水樣,氣味腥穢,多為寒溼;大便稀溏,糞色黃褐,氣味穢臭,多屬溼熱;大便溏垢,臭如敗卵,完谷不化,多為傷食所致。
二、類證鑑別
1.暴瀉當辨寒熱
急性洩瀉,起病急、病程短,多為外因所致,屬實證。辨證當結合病因分清邪之寒熱輕重。瀉下急迫,味臭較重,肛門灼熱,小便短赤,舌紅苔黃者,屬溼熱;便質清稀,腹痛喜暖,舌淡苔白厚膩者,屬寒溼。
2.久瀉當辨臟腑虛實
腹痛即瀉,瀉後痛減,腸鳴腹脹,矢氣頻頻,脈弦者,為肝旺乘脾;倦怠乏力,少氣懶言,稍有飲食不當,或勞倦過度即復發者,屬脾肺氣虛;肢冷畏寒,五更即瀉,完谷不化,舌淡喜溫者,屬脾腎陽虛。
三、證候
(一)暴瀉
1.寒溼內盛證
症狀:洩瀉清稀,甚至如水樣,脘悶食少,腹痛腸鳴,或兼外感風寒,則惡寒,發熱,頭痛,肢體痠痛,舌苔白膩,脈濡緩。
病機分析:本證為寒溼內盛,脾失健運,清濁不分。外感寒溼或風寒之邪,或過食生冷,寒溼困脾,清濁不分,傳導失司,故大便清稀;寒溼內盛,腸胃氣機受阻,脾陽被遏,健運失司,則脘悶食少,腹痛腸鳴;惡寒發熱,頭痛,肢體痠痛是風寒外束之徵;舌苔白膩,脈濡緩為寒溼內盛之象。
2.溼熱傷中證
症狀:洩瀉腹痛,瀉下急迫,勢如水注,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身熱煩渴,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
病機分析:本證病機為溼熱壅滯,損傷脾胃,傳化失常。溼熱蘊結,傷及脾胃,清濁不分,傳化失常,混雜而下,發為洩瀉。氣機不利,故腹痛;溼熱下迫大腸,故瀉下急迫;瀉而不爽,糞色黃褐,氣味臭穢,肛門灼熱均為溼熱燻灼之象;熱傷津液,故身熱煩渴;溼熱下注,則小便短赤;舌質紅,苔黃膩,脈滑數或濡數均為溼熱偏盛之象。
3.食滯腸胃證
症狀:腹痛腸鳴,脘腹脹滿,瀉下糞便臭如敗卵,瀉後痛減,噯腐吞酸,瀉下伴有不消化食物,不思飲食,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
病機分析:此證為宿食內停,阻滯腸胃,傳化失司。飲食不潔,食滯腸胃,傳化失常,故腹痛腸鳴,脘腹脹滿;宿食腐敗下注,則瀉下糞便臭如敗卵;宿食不化,濁氣上逆,故噯腐吞酸;宿食停滯,新食難化,合汙下注,則瀉下伴有不消化食物;飲食難消,運化失職,則不思納谷;舌苔垢濁或厚膩,脈滑均為宿食內停之象。
(二)久瀉
1.脾胃虛弱證
症狀:大便時溏時瀉,完谷不化,遷延反覆,食少,食後脘悶不適,稍進油膩之物,則便次明顯增多,面色萎黃,神疲倦怠,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
病機分析:脾胃虛弱,運化無權,清濁不分,故大便溏洩;脾胃虛弱,脾失健運,胃不受納,則食少;舌質淡,苔薄白,脈細弱乃脾胃虛弱之象。
2.腎陽虛衰證
症狀:黎明之前,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瀉後則安,腹部喜溫,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
病機分析:此證為命門火衰,脾失溫煦。黎明之前,陽氣未復,陰寒較盛,命門火衰,脾失溫煦,故臍腹作痛,腸鳴即瀉,完谷不化,又稱為“五更瀉”;瀉後腑氣得以通利,故瀉後則安;命門火衰,失於溫煦,則腹部喜溫,形寒肢冷,腰膝痠軟;舌淡苔白,脈沉細為腎陽虛衰之象。
3.肝脾不和證
症狀:素有胸脅脹悶,噯氣食少,抑鬱惱怒或情緒緊張時發生腹痛洩瀉,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舌淡紅,脈弦。
病機分析:本證為肝氣不舒,橫逆犯脾,脾失健運。肝鬱氣滯,脾胃升降失職,故胸脅脹悶,噯氣食少;肝氣鬱滯,氣機不暢,故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舌淡紅,脈弦乃肝旺之象。
【治療】
一、治療思路
運脾化溼是洩瀉的治療大法。急性洩瀉多以溼盛為主,重在化溼,佐以分利,根據寒溼和溼熱的不同,分別採用溫化寒溼和清化溼熱之法。夾有表邪者,佐以疏解;夾有暑邪者,佐以清暑;兼有傷食者,佐以消導。久瀉以脾虛為主,當以健脾;因肝氣乘脾者,宜抑肝扶脾;因腎陽虛衰者,宜溫腎健脾;中氣下陷者,宜升提;久瀉不止者,宜固澀。暴瀉不可驟用補澀,以免關門留寇;久瀉不可分利太過,以防劫其津液。《醫宗必讀》治洩九法,值得臨床借鑑。
二、基本治法
1.溫化寒溼,和中止瀉法
適應證:寒溼內盛證。
代表方:藿香正氣散加減。
常用藥:藿香辛溫散寒化溼,芳香化濁;紫蘇、白芷解表散寒;厚朴、大腹皮理氣消滿祛溼;木香、半夏、蒼朮、陳皮理氣化溼;白朮、茯苓、澤瀉健脾暢中,利小便以實大便。
加減:外感寒溼,飲食生冷,腹痛,瀉下清稀,可加服純陽正氣丸溫中散寒,理氣化溼;溼邪偏重,腹滿腸鳴,小便不利,可改用胃苓湯健脾行氣除溼;表寒重加荊芥、防風;溼邪重,重用厚朴、藿香、大腹皮、茯苓、澤瀉。
2.清熱燥溼,清腸止瀉法
適應證:溼熱中阻證。
代表方:葛根芩連東加減。
常用藥:葛根解肌清熱,煨用能升清止瀉;黃芩、黃連苦寒能清熱,苦能燥溼;木香順氣暢中。
加減:若有發熱,頭痛,脈浮等風熱表證者,加金銀花、連翹、薄荷疏風清熱;溼邪偏盛,加藿香、茯苓、六一散健脾除溼;盛夏之季,腹瀉較重,發熱頭痛,煩渴自汗,小便短赤,脈濡數,加香薷、佩蘭、荷葉、扁豆,或新加香薷飲合六一散以清暑化溼。
3.消食導滯,運脾和中法
適應證:食滯腸胃證。
代表方:保和丸加減。
常用藥:神曲、山楂、萊菔子消食和胃除積;谷芽、麥芽、雞內金、半夏、茯苓、陳皮和胃理氣,除溼降逆;連翹清熱散結。
加減:食積較重,脘腹脹滿,可因勢利導,根據“通因通用”的原則,用枳實導滯丸;食積化熱加黃連清熱燥溼;兼脾虛加白朮、扁豆健脾祛溼。
4.益氣健脾,升清止瀉法
適應證:脾氣虛弱證。
代表方:參苓白朮散加減。
常用藥:人參、白朮、山藥、扁豆、蓮子肉、甘草健脾益氣;茯苓、薏苡仁淡滲利溼;砂仁、陳皮和胃理脾,開胃消食;桔梗升提清氣,增強止瀉之功。
加減:脾陽虛衰,陰寒內盛,可用理中丸加吳茱萸、附子、肉桂溫中散寒;久瀉不止,中氣下陷,可用補中益氣湯健脾止瀉,昇陽舉陷。
5.溫腎健脾,固澀止瀉法
適應證:腎陽虛衰證。
代表方:四神丸加減。
常用藥:補骨脂溫補腎陽,固澀止瀉;肉豆蔻、吳茱萸溫中散寒;五味子收斂止瀉;附子、炮姜溫脾散寒。
加減:臍腹冷痛,可用附子理中湯溫中健脾;瀉下滑脫不禁,可改用真人養髒湯澀腸止瀉;若寒熱錯雜,脾虛腎寒不著,反見心煩嘈雜,大便夾有黏凍,可改服烏梅丸;年老體衰,久瀉不止,脫肛,中氣下陷,加黃芪、黨參、白朮、升麻、柴胡益氣昇陽。
6.調肝抑木,扶脾助運法
適應證:肝氣乘脾證。
代表方:痛瀉要方加減。
常用藥:白芍養血柔肝,白朮健脾補虛,陳皮理氣醒脾,防風升清止瀉。
加減:久瀉不止,加烏梅、石榴肉、訶子肉、甘草酸甘斂肝,澀腸止瀉;胸脅脘腹脹滿疼痛,噯氣,加柴胡、木香、鬱金、香附疏肝理氣止痛;脾虛甚,神疲乏力,納呆,加黨參、茯苓、扁豆、雞內金健脾開胃。
三、復法應用
1.清腸化溼,健脾益氣法
適應證:脾虛溼滯證。症見大便時溏時瀉,遷延反覆,納差,稍進油膩之物,則便次明顯增多,肛門灼熱或潮溼不淨,舌質淡,邊有齒痕,苔黃或膩,脈細弱。
代表方:香連丸合香砂六君子東加減。前方清腸化溼,適用於溼熱洩瀉;後方健脾理氣祛溼,適用於脾虛溼阻氣滯之洩瀉。
常用藥:黃連、黃芩清熱燥溼;木香、砂仁、陳皮行氣化溼;黨參、白朮、茯苓、甘草、薏苡仁、蓮子肉、白扁豆健脾助運。
2.調肝理脾,清腸止瀉法
適應證:脾虛木乘,溼鬱化熱證。症見便前腹痛,瀉後緩解,腹中雷鳴,攻竄作痛,矢氣頻作,瀉下臭穢,小便短赤,肛門灼熱,舌紅,苔黃膩,脈弦或數。
代表方:痛瀉要方合香連丸加減。
常用藥:白芍瀉木培土;青皮、香附、木香、陳皮、厚朴行氣導滯;防風、荊芥勝溼醒脾;黃連、黃芩、車前子清腸祛溼;白朮、薏苡仁、藿香健脾化溼。
四、其他療法
1.單方驗方
(1)蜜炙罌粟殼、姜制厚朴各120g為細末,每次3g,米湯送下,每日3次,同時忌食生冷之物,用於久瀉不止。
(2)陳艾1把,生薑1塊,水煎服,用於暴瀉不止。
2.常用中成藥
(1)附子理中丸:功能與主治:溫中健脾。用於急、慢性胃腸炎,胃腸痙攣,消化性潰瘍等脘腹冷痛,肢冷便溏屬脾胃陽虛者。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1丸,每日2~3次。
(2)參苓白朮丸:功能與主治:健脾益氣。用於體倦乏力,食少便溏。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6g,每日3次。
(3)四神丸:功能與主治:溫腎暖脾,澀腸止瀉。用於命門火衰,脾腎虛寒,五更洩瀉或便溏腹痛,腰痠肢冷。用法與用量:口服,每次9g,每日1~2次。
(4)補中益氣丸:功能與主治:補中益氣,昇陽舉陷。用於脾胃虛弱,中氣下陷所致的體倦乏力,食少腹脹,便溏久瀉,肛門下墜。用法與用量:口服,小蜜丸每次9g,大蜜丸每次1丸,每日2~3次。
3.敷貼法
用大蒜搗爛貼敷足心或貼臍中有效,用於虛寒久瀉。
五、臨證勾要
1.洩瀉與溼邪的關係
脾虛溼盛是洩瀉的基本病機,溼是洩瀉的主要病理因素,因此,祛溼是洩瀉治療的重要方面。臨證治溼有化、燥、利等不同,化溼多以芳香辛溫,如藿香、蒼朮、砂仁、豆蔻之類,能運脾理氣,開胃醒脾;燥溼有苦寒燥溼,如黃連、黃柏、苦參、椿皮之屬,多用於溼熱合病者;有苦溫燥溼,如厚朴、陳皮、蒼朮等,用於寒溼為患者;利溼則用甘淡,有茯苓、豬苓、薏苡仁、澤瀉、車前子等藥,多用於洩瀉急性期症見下利清水,日行數十次者。《景嶽全書·洩瀉》有云:“治瀉不利小水,非其治也。”即是針對急性洩瀉治療而言。若久瀉者,則當慎用分利,所謂久瀉傷陰,若再施分利,有傷陰之虞。此外,尚有李東垣“風能勝溼”一法,酌加羌活、防風、荊芥、升麻、柴胡、薄荷等“風藥”以醒脾升清,勝溼止瀉。
2.關於治脾
洩瀉治脾有運脾、健脾兩大方面。脾為溼困,則氣化遏阻,清濁不分,故應以運脾勝溼為務。運脾者,燥溼之謂,即芳香化溼、燥能勝溼之意,藥如蒼朮、厚朴、藿香、白豆蔻者是也。因脾虛致瀉者則當健脾,脾虛失健則運化失常,溼邪內生,故當健脾以化溼,方如參苓白朮散、香砂六君子湯之類。脾為溼困,中氣下陷,則需振奮脾氣,宜加入升舉清陽之藥,使氣機流暢,恢復轉樞,有助於降濁化溼,如升麻、柴胡、羌活、防風、葛根之類,少少與之,輕可去實。慢性洩瀉,久病傷腎,出現脾腎陽虛的證候,治療應溫補脾腎、收斂止瀉,方選四神丸、附子理中湯等加減,常用乾薑、肉桂、熟附子、補骨脂、吳茱萸、肉豆蔻、益智仁等藥。臨證尚見洩利日久,或過用分利而致脾陰不足者,症見口乾口渴,飢不欲食,肌肉消瘦,手足煩熱,唇紅乾燥,舌淡紅少苔或無苔,脈細弱而數等。對於脾陰虛的治療,常選慎柔養真湯,藥用白芍、太子參、茯苓、白扁豆、蓮子肉、麥冬、白朮、五味子、甘草、山藥等甘淡之品。
3.關於整體調治
洩瀉病位在腸,病本在脾,而與肺、肝、腎三髒密切相關。肺主氣,主通調水道,金為土之子。脾虛不運則金無所生,脾肺氣虛,則水溼運化輸布無力;且肺與大腸相表裡,大腸的傳導功能,依賴於肺氣的宣發肅降,欲調整大腸的傳導功能,需先調整肺臟的宣降功能。如肺氣不調,可影響大腸的傳導排洩功能,導致洩瀉的發生。《內經》有云:“逆之則傷肺,冬為飧洩。”《中藏經》亦云:“肺病久則傳入大腸……寒則洩,熱則結,絕則利下不止而死。”另外,古籍中尚有“痰洩”之名,如《醫學入門》雲:“痰洩,或瀉或不瀉,或多或少,此因痰留肺中,以至大腸不固。”《類證治裁》亦有“積溼成痰,留於肺中,故大腸不固”的記載。因此,調補肺氣、祛溼化痰對洩瀉的治療有著積極的意義。脾虛洩瀉常用方參苓白朮散在健脾藥中佐一味桔梗,即是充分體現了這一思想。
脾虛則肝氣易乘,肝旺克脾則見腹痛、腸鳴等症,臨證當瀉肝扶脾,代表方為痛瀉要方;肝鬱脾虛者可選四逆散、逍遙散加減;久瀉不愈者,常虛實夾雜、寒熱並存,可予烏梅丸加減治之。久病及腎,腎陽虛衰,五更洩瀉者,可以四神丸之類溫腎暖脾,固澀止瀉;久瀉無度,滑脫不禁者,可予真人養髒湯之屬澀腸止瀉。
【特色經驗】
一、臨證經驗
1.脾陰虛損,補脾益陰忌用溫燥
稟賦薄弱,或久病傷脾,脾陰不足。《藥鑑》雲:“脾陰足諸邪息。”脾陰虛證多表現為大便溏洩,進食生冷油膩加重,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口乾,或形體消瘦,五心煩熱,舌質紅或有裂紋,苔少或光剝,脈細。治療宜補脾陰,健脾運,禁用香燥溫熱之藥。常用藥如太子參、懷山藥、白扁豆、石斛、炒白芍、雞內金等,肝氣乘侮,加玫瑰花、炒延胡索;兼夾腸腑溼熱者,加敗醬草、生薏苡仁等。
2.虛實夾雜,理中清腸寒熱並用
洩瀉純虛純實者少,虛實夾雜者多。脾虛與溼盛是本病的兩個主要方面。脾氣虛弱,清陽不升,運化失常則生飧洩,治療可用參苓白朮散、理中湯等;若脾虛生溼,或外邪侵襲,引動內溼,則虛中夾實,治當辨其溼邪夾熱與夾寒之不同,臨床一般以腸腑溼熱最為常見,常用藥如敗醬草、紅藤、黃柏、鳳尾草、豬苓、茯苓等;寒溼偏重則用蒼朮、厚朴、肉桂等。
3.肝脾不和,抑肝扶脾兼調情志
脾胃素虛,復加情志抑鬱,則肝失疏洩,橫逆乘脾,脾氣亦虛,運化失職而致洩瀉。葉天士雲:“陽明胃土已虛,厥陰肝風振動。”治宜抑肝扶土法,方用痛瀉要方、四逆散化裁,常用藥有焦白朮、炒白芍、陳皮、防風、甘草、炒枳殼、玫瑰花、蒼耳草等。兼失眠多夢者,加黃連、肉桂;腸腑溼熱者,加紅藤、敗醬草;腹部冷痛者,加炒延胡索、花椒等。對此型患者,臨診尤需言語開導,暢其情志。並囑其自我調節,切忌情緒過激。
二、驗案舉例
案一
吳某,女,41歲,幹部。1986年7月22日初診。慢性腹瀉病史多年,每因情志因素或飲食不當而誘發或加重,此次發作持續已近4個月,經數家醫院檢查未能明確診斷。刻下腸鳴便溏,腹痛即瀉,瀉下物呈不消化狀,腹部怕冷,矢氣較多,寐差失眠,口乾口苦,舌質偏暗,苔薄白膩,脈細弦。證屬肝脾不和,擬抑肝扶脾法。藥用:焦白朮10g,炒白芍12g,甘草、黃連、花椒殼、玫瑰花各3g,陳皮、防風、炒枳殼各5g,肉桂(後下)、吳茱萸各1.5g,烏梅6g,蒼耳草根15g。水煎服,每日1劑,並囑其調暢情志。切忌惱怒。
二診:服上方20劑後,腹瀉基本控制,大便每日1~2次,尚能成形,腹脹、腸鳴趨向緩解,腹痛不著,夜寐略有改善,腹部仍有冷感,舌脈如前,原方去蒼耳草根,加山藥10g,改肉桂3g,續服14劑,大便轉常,餘症基本消失。
按:本例屬肝脾不調,投痛瀉要方加味,方中白芍、烏梅與甘草相配,酸甘合用,酸以制肝,甘以健脾。黃連配肉桂,意取交泰而安神,黃連又配吳茱萸,則苦辛寒熱同用,調和腸胃。復加花椒殼、炒枳殼以理氣,蒼耳草根止瀉,玫瑰花開鬱。全方瀉木安土,調中止瀉,配合情志調節,遂收良效。
案二
張某,女,66歲,幹部。1992年10月31日初診。慢性腹瀉5年,大便少則每日3~4次,多則7~8次,進食生冷油膩易於誘發或加重,經腸鏡等檢查未見明顯異常,多方治療效果不顯。刻診:腹瀉便溏,無膿血,每日4~5次,腹脹腸鳴,兼見下肢浮腫,口乾欲飲,飲不解渴,舌紫紅有裂紋,苔中部黃腐膩,脈細弦。辨證屬久瀉脾虛陰傷,肝氣乘侮。藥用:山藥12g,蒼耳草12g,炒白芍12g,炙甘草3g,炙雞內金6g,烏梅6g,石斛6g,木瓜6g,玫瑰花5g,太子參10g,南沙參10g,白扁豆10g。15劑。
二診:服上藥半月,大便基本轉為正常,每日1次,但腹中仍有鳴響,腹脹、口乾減輕,苔中腐膩已化,舌質乾紅好轉,脈仍細弦。肝強脾弱,仍當酸甘養陰,兩調肝脾。上方加生麥芽10g,14劑,竟收全功。
按:脾陰虛證多見大便溏瀉,不思飲食,食後腹脹,口乾唇燥,或形體消瘦,五心煩熱,舌紅而幹或有裂紋,苔少或光剝,脈細。治宜補脾陰,健脾運,尤應注意慎用香燥溫熱之品。常用藥如太子參、山藥、白扁豆、石斛、炒白芍、炙雞內金、生麥芽等。酸甘之品既可化陰,又能抑肝,可適當參入;肝氣乘侮,可加玫瑰花、炒延胡索;兼夾腸腑溼熱者,加敗醬草、生薏苡仁等。
【預後及轉歸】
急性洩瀉,經及時治療,多數在短期內治癒,若失治誤治,可遷延日久,由實轉虛,轉為慢性洩瀉。洩瀉日久,脾病及腎,腎陽虛衰,脾失溫煦,不能腐熟水谷可成命門火衰之五更洩。
暴洩不止,損氣傷津耗陰,可轉成痙、厥、閉、脫等危證,特別伴高熱、嘔吐、熱甚者較易發生。
【預防與調護】
起居有常,調暢情志,保持樂觀情緒,謹防風寒溼邪侵襲。飲食有節,適當服食山藥、蓮子、山楂、白扁豆、芡實等助消化食物。避免進食生冷不潔及忌食難消化或清腸潤滑食物。
急性洩瀉予流質或半流質飲食,忌食辛辣炙煿、肥甘厚味和葷腥油膩食物;某些對牛奶、麵筋等不耐受者應避免攝食。洩瀉耗傷胃氣者予淡鹽湯、飯湯、米粥以養胃氣。虛寒洩瀉予淡薑湯飲用,以振奮脾氣,調和胃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