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嘟嘟讀讀

    怛(da二聲)羅斯之戰,這個戰役很少提及。在這一戰之中,中國唐軍是名將“帝國雙璧”的高仙芝和他的副將封長清,對方是阿拉伯的名將艾布穆斯林。怛羅斯戰役意義確實十分的重大。當時的阿拉伯用舉國之力,20萬軍隊,戰勝了2萬唐朝遠征軍,外加西域諸部落組成的10萬不到的軍隊,而且這支遠征軍最後的戰敗,還是因為內部少數部落將領的叛亂,攻擊了唐軍的背,最終阿拉伯軍隊陣亡7萬人,傷亡過半。高仙芝意欲再戰,在部將的勸說下,帶領5000唐軍返回西域,意圖來年再戰。但是此次戰役後,阿拉伯再也無力東擴。

    怛羅斯戰役讓阿拉伯真正害怕的是:對阿拉伯這是一場全力以赴的戰爭,但是對於唐帝國來講,這只是一個區域性小戰爭。發動怛羅斯戰役的不是唐帝國,而是安西都護府的將領——高仙芝,就好比一個省乾的他們要用幾乎全國的力量來對抗。

    (今天感冒,回答就簡短一些,大家有興趣可以查查高仙芝,這倆人打仗可以說是天才)

    怛羅斯戰役的爆發是因為,當時的西域石國意圖投靠阿拉伯,安西都護府的將領高仙芝知道後,直接滅掉了石國,將其國王押送到長安。石國王子逃到阿拉伯求救,高仙芝知道後,決定先發制人(唐朝都是這習慣),於是,高仙芝挑選了2萬唐軍,外加7萬西域部落計程車兵,在高仙芝的帶領下翻越了海拔7500米的蔥嶺(相比之下,拿破崙翻越阿爾卑斯山都不算啥),你要知道,高仙芝帶的可不是唐軍主力,而且還不是安西都護府的全部主力;得知唐軍到來,以逸待勞的阿拉伯派出了艾布穆斯林率領20萬軍隊迎戰遠征的唐軍,雙方大戰了五天五夜,阿拉伯軍隊始終無法取勝,第六天,唐軍的葛邏祿部僕從軍突然叛變,從背後包圍唐軍,隔斷了唐軍與騎兵的聯絡,導致唐軍大亂,在阿拉伯和葛邏祿部的夾擊下,唐軍打敗,2萬僅剩下5000人,高仙芝意欲再戰,部將勸高仙芝回西域,而後整理軍隊再次出戰阿拉伯。此戰之後,阿拉伯損失慘重,傷亡7萬多人,無力追擊。

    而此時,阿拉伯與西面的拜占庭帝國爭奪地中海霸權。更何況,在怛羅斯戰役中,唐軍恐怖的戰鬥力,讓阿拉伯記憶猶新,於是阿拉伯派遣使者來唐朝求和。

    高仙芝大唐四鎮之一安西鎮主帥,頗有計謀,怛羅斯之戰雖敗然至今仍為兵家所津津樂道,其用兵之果敢,行軍之詭異,作戰之兇狠,非一般將領可比。潼關之戰,因監軍邊令誠之前向他索賄未果,懷恨在心,在殺了另一安西名將封常清之後矯詔殺之,直到死前高仙芝仍不相信他忠心效忠的大唐會向他下此毒手,天真地以為這只是一個玩笑,直到刀架在脖子上才向帥臺下眾軍大呼:“君等觀於冤乎?可為吾申之。”於是三軍皆跪大呼“冤枉”不止……如此軍心與如狼似虎一般的安祿山軍作戰,結果不想而知。

    大家有興趣可以查查高仙芝打過的仗,唐軍甚至開創了在高海拔作戰的的先例,至今無人能超越。

  • 2 # 數碼小靈通

    先上結論:因為對於阿拉伯人來說,這是一場傾國之戰,而對於唐朝來說,只是一場邊境摩擦而已。

    戰前,據阿拉伯人的記載,呼羅珊地區已經建立了一個強大的波斯兵團,據塔巴里的記述,應徵入伍計程車卒達50萬人之多。而從怛羅斯之戰到葉海亞在呼羅珊建立波斯兵團之間這段時期,呼羅珊並沒有發生能導致兵源發生大變化的事。可見怛羅斯之戰時阿拔斯王朝能從呼羅珊出動大量軍隊。反觀唐朝方面,《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六 記載,高仙芝率領的唐軍總數僅僅3萬人,而這裡面還有相當多的僕從國軍隊。以3萬人打十幾萬人的阿拉伯人,即便輸了也不是很丟人的事情。而且,戰敗的結果也沒有造成唐朝丟失西域。

    怛羅斯之戰後,唐朝在西域的影響力並未受到動搖,西域唐軍迅速恢復,封常清率領唐軍繼續擴張,直到安史之亂才停止。

    反觀阿拉伯方面,阿拔斯王朝(黑衣大食)立即派人來與唐朝講和。唐朝與阿拉伯之間的關係,並未見受到此戰的顯著影響,阿拔斯在對華關係方面上與前朝沒有什麼改變。

    最後想說的是:殺千刀的安祿山!

  • 3 # 那人燈火

    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人獲得了勝利,卻為什麼還要向唐朝求和?

    原因很簡單,阿拉伯人當時內政不穩,又和其他國家在打仗,如果唐軍趁機揮軍而來,阿拉伯人就得多線作戰,為了國家利益,阿拉伯人派人出使大唐,以求和平。

    題外話:

    怛羅斯之戰中,大唐失敗的原因是:唐軍是遠征軍,路途遙遠,還得翻越蔥嶺和雪山,一路征戰而來,阿拉伯聯軍在怛羅斯城以逸待勞,同時攻城比守城傷亡會更大,再加上僕從軍的叛變,唐軍輸了也很正常。

  • 4 # 二酉

    觀點:怛羅斯戰役與阿拉伯帝國阿拔斯王朝的擴張並無直接關係。怛羅斯之戰的發生,是由居住在阿拉伯和唐帝國邊境的小國(或部落)間的衝突引起的。阿中兩國都派兵支援自己的屬國,因而發生了直接衝突。交戰雙方其實並沒有將這件事當回事,後期來華的使節應該看做是和平交流的外交行為,不應該看做是向唐求和的行為。怛羅斯戰役始末

    公元750年(唐玄宗天寶九年),安西節度使高仙芝發兵討伐西域的石國,石國國王願降,高仙芝假裝同意,但突然攻破石國,屠殺老弱,虜掠壯丁,搜刮財物。751年(天寶十年),高仙芝將石國國王送往長安處死。石國王子逃脫唐軍搜捕,求告於西域諸國,激於義憤,諸國轉而與唐為敵,聯合大食軍來攻唐軍。751年6月,高仙芝率軍數萬,進兵至怛羅斯(今江布林),與阿布·穆斯林的大將齊亞德率領的大食軍隊相遇,對峙數日。在戰鬥中,唐軍側翼的葛邏祿部叛變,助大食軍夾擊唐軍,高仙芝大敗,只剩幾千人撤回駐地,二萬餘人被大食俘虜。

    這些情況有較詳的史料記載。《舊唐書》卷104《高仙芝傳》記載:“天寶九載,將兵討石國,平之,獲其國王以歸。仙芝性貪,獲石國大瑟瑟十餘石,真金五六,駱駝、名馬、寶玉稱是。”《新唐書》卷135《高仙芝傳》記載:“天寶九載,討石國。其王車鼻施約降。仙芝為俘獻闕下,斬之。由是西域不服。其王子走大食乞兵,攻仙芝於怛羅斯城,以直其冤。”《舊唐書》卷109《李嗣業傳》、《舊唐書》卷128《段秀實傳》均有關於高仙芝敗逃的較詳記載。此外,《資治通鑑》、《冊府元龜》等史書也記有相關內容,大體可以反映戰役的始末。

    很顯然,是高仙芝的暴行導致石國王子向大食搬兵。

    怛羅斯戰役後,大食勢力進入中亞,昭武九姓國隸屬大食。以蔥嶺為界,大食與中國各執絲綢之路一端,使歐亞大陸貿易的格局發生了重大的變化”。至此,唐朝近百年來在蔥嶺以西的經營徹底結束,其後吐蕃控制河西走廊,加之唐朝經濟和軍事力量衰退,沒能力經營西北邊疆地區,中亞各國逐漸脫離了與唐政府的政治關係。

    怛羅斯戰役並非唐王朝與阿拔斯王朝的戰爭

    在阿拉伯帝國的歷史上,749年至754年是阿拔斯王朝取代倭馬亞王朝並設法鞏固政權的最為動盪的階段。自747年阿布·穆斯林率眾在呼羅珊起義到749年曆時兩年,倭馬亞王朝軍隊迅速潰敗,“阿拔斯人和呼羅珊的起義者佔領庫法城後,於749年年底在庫法清真寺宣誓擁戴阿布·阿拔斯,是為阿拔斯王朝的第一任哈里發”。“750年1月,倭馬亞王朝的軍隊在底格里斯河上游支流扎布河畔覆沒,倭馬亞王朝末代哈里發麥爾旺二世西逃,8月在埃及的布希爾遭阿拔斯人追殺而死,倭馬亞王朝滅亡”

    阿拔斯王朝建立之初局勢不穩,哈里發致力於撲滅和剷除倭馬亞家族,他不惜採取最殘酷的手段。750年6月25日,在艾卜·弗特魯斯城設計伏殺倭馬亞家族80餘人,只有阿布杜勒·賴哈曼(拉赫曼)奇蹟般地逃離。倭馬亞王朝歷代哈里發的陵墓遭到破壞,屍體或被鞭打或被焚燬。而且,阿布·阿拔斯不斷追捕和迫害什葉派的成員,曼蘇爾執政後繼續這一政策。其後,阿拔斯王朝的統治者著手對付政敵,先後殺害阿布杜拉和阿布·穆斯林。待國內局勢安定之後,又跟永久的敵人拜佔廷展開邊界戰爭。

    應該看到,“阿拔斯王朝初期,對內鎮壓異己,平息內亂;對外爭取和平,避免戰爭。在它和平外交政策的影響下,國際貿易取得了迅速發展,伊斯蘭教也得到了廣泛的傳播”。從另一個方面說,“阿拔斯人遇到了波斯薩珊王朝遺留下來的、糾結萬端的國際問題,特別是同拜佔廷在西亞、小亞細亞和埃及的問題;又承受了倭馬亞王朝遺留下來的千頭萬緒的國際糾紛”。總之,阿拔斯王朝建國初期的兩任哈里發沒有精力進行對東方的征服。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扎格羅斯山以東的中亞廣大地區在呼羅珊總督的統轄之下,這位總督是阿拔斯王朝的開國元勳阿布·穆斯林。他位高權重,駐節木鹿,號令一方,頗具勢力,並且染指宮廷事務,干涉朝政。“751年,阿布.穆斯林派遣部將齊亞德進兵阿姆河右岸,在怛羅斯擊敗唐朝安西節度使高仙芝部,俘唐軍2萬人。”這一點很重要。它足以告訴我們,與唐軍發生衝突的不是哈里發派遣的政府軍,而是邊疆守軍。我們對怛羅斯戰役最大的誤解是把怛羅斯戰役看作阿拉伯政府對外戰爭的組成部分,把阿拉伯呼羅珊總督的軍事行動看作最高統治者決策下的行動,把阿拔斯王朝看作完全統一的中央集權國家。

    怛羅斯戰役之後兩國之間的關係

    怛羅斯戰役對唐和大食之間經濟文化交流的影響並不大。自公元七世紀中葉

    以後直至八世紀末,阿拉伯與中國唐朝的友好往來基本上是連續的,並不因怛羅斯之戰而間斷。據《冊府元龜》記載,從651年(唐永徽二年)到747年(天寶六年),阿拉伯遣使來華共計二十四次。752年(唐玄宗天寶11年),黑衣大食謝多可密遣使來華,這是阿拔斯王朝正式與中國通好。753年3月、4月、7月和12月阿拔斯王朝使節四次進入長安。754年4月,黑衣大食遣使來朝。755年7月,黑衣大食遣使貢獻。756年7月,黑衣大食遣大酋望二十五人來朝。此後,公元758年(5月11月兩次)、760年、762年、769年、772年、774年、791年、798年每年都有黑衣大食使者來華。這至少說明,阿拉伯與中國唐朝之間,自倭馬亞王朝就有使者或商團往來,互贈禮品,不曾間斷。當然,這些使者或商團並不一定都是官方的。有些商人和旅行家,冒充哈里發的使者,向中國皇帝貢獻貴重禮品企圖受到尊重或幫助。

    怛羅斯戰役之後兩國能夠保持友好關係的原因

    怛羅斯之戰前後,阿拉伯帝國處於政權更替之時,是多事之秋,無暇東顧;中國唐朝西境先有突厥的威脅,後有吐蕃的威脅,四年之後的安史之亂幾乎使唐王朝覆滅,根本無暇西顧。僅軍事方面而言,兩國為幫助屬國而用兵,小規模的摩擦和衝突不斷,怛羅斯之戰只是較大規模的一次。然而其後唐朝還向阿拉伯借兵,阿拉伯人、突厥人、畏兀兒人組成的軍隊到中國,幫助唐政府平叛。唐與阿拉伯的友好關係沒有間斷。阿拉伯與唐帝國的關係不因怛羅斯之戰而中止,經濟文化交流不因怛羅斯之戰而減弱。

  • 5 # 史海沉沙

    對於這個問題,主要有兩個原因:

    一、雙方實力上有差距:簡單地說,就好比唐朝一個省與阿拉伯帝國全國力量進行的戰爭,阿拉伯勉強獲勝,可見大唐實力遠勝於阿拉伯。對阿拉伯這是一場全力以赴的戰爭,但是對於唐帝國來講,這只是一個區域性小戰爭。發動怛羅斯戰役的不是唐帝國,而是安西都護府的將領——高仙芝,而高仙芝所統帥的軍隊只是唐帝國軍隊的一部分。就算只是唐帝國的一部分軍隊,在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帝國也打的異常的艱難,如果唐帝國傾盡全力和阿拉伯帝國一戰,相信唐帝國的勝利是必定無疑的,阿拉伯帝國的統治者正是意識到了唐帝國的強大。

    二、地緣戰略上的考慮:此時的阿拉伯正與西面的拜占庭帝國爭奪地中海霸權,如果兩線作戰,勢必遭到兩面夾擊,後果不堪設想。權衡利弊之後,只能放棄西域,專注於地中海霸權。

  • 6 # 給歷史卸妝的畫者

    怛羅斯之戰中,阿拉伯人獲得了勝利,卻為什麼還要向唐朝求和呢?

    大唐建立之初,阿拉伯帝國(當時稱為黑衣大食)就和大唐建立了友好的外交關係。之後100多年間,兩大帝國迅速擴張,終於雙方碰撞在了一起。碰撞點是怛羅斯,導火索是大石國,大唐的屬國!

    大石國夾在兩大國中間,首鼠兩端。安西都護府統帥高仙芝,向朝廷上奏說大石有失屬國禮節,玄宗下令征討。

    高仙芝利用韓信偷襲齊國之計,一邊透過談判穩住對方,然後突然發動襲擊,攻破大石,血洗了大石王室。幸運逃脫的大石王子向大食求救,這剛好給了大食出兵理由。大食打著平叛名義,開始集結軍隊,戰爭在所難免!

    高仙芝收到訊息後,考慮到安西的兵力只有2萬多,其中後勤近萬,8000步兵,2000騎兵,加上本地的葛羅祿等屬國僕從兵共不到10萬。

    為了先發制人,高仙芝率軍突入大食國,奔襲700公里,到達怛羅斯城不遠處,與20萬阿拉伯軍隊相遇,大戰一觸即發。

    公元751年,世界兩大帝國,東方的大唐帝國和中東的阿拉伯帝國(黑衣大食)終於爆發了戰爭。

    最初5天,大唐人數雖少卻站上峰,阿拉伯軍隊損失慘重,這與當時唐朝的軍備先進有關。

    馬上破甲利器有丈八長的槊,步兵破甲利器有陌刀,遠攻利器有弓弩,近戰武器唐刀。這些都是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鍛造技術打造。步兵有近六成的掛甲率,陌刀方陣都是重甲。

    隨著戰爭的繼續,唐軍的僕從軍支援不住 ,葛羅祿部反水倒戈,僕從軍大亂。阿拉伯重騎兵切斷了唐軍步兵和騎兵,並攻擊步兵方陣。坦克大戰步兵,原以為是最後的屠殺,阿拉伯軍隊卻付出更大的代價。

    奮力突圍後,陌刀將李嗣業負責斷後,歷史記載,李將軍一刀下去,敵騎人馬俱亡。最後逃出3000多名唐軍,僕從軍全軍覆沒。

    正因為如此,阿拉伯軍隊雖然勝利,卻是慘勝。雖然打勝了,怕引來唐軍大規模復仇,就向唐朝求和。

  • 7 # 執斧談史說事

    怛羅斯之戰阿拉伯人勝利後根本就沒有向唐朝求和,只不過當時唐朝遠比阿拉伯人強大阻止了他們繼續東進的念頭,後來因為各自都有內亂兩個帝國更是逐漸被吐蕃帝國隔絕開來。

    實際上在怛羅斯之戰後沒幾年的安史之亂爆發前唐帝國都是當之無愧的世界第一強國,無論是國力還是軍力上沙漠國家的阿拉伯帝國都無法於之媲美,而怛羅斯之戰對於唐帝國來說只是對外戰爭中的一次小挫敗影響十分有限。大唐陌刀隊

    根據史書記載當時唐帝國除了有10多萬沒有什麼戰鬥力的中央軍外,還有49萬駐守在地方和邊疆經過長期戰爭洗禮的強大鎮軍,而安西四鎮節度使高仙芝旗下的兵力僅有2.4萬人。

    因此史書記載的怛羅斯之戰中番漢聯軍中唐軍只有2萬人是毫無疑問的,唯一的疑問在於番漢聯軍中葛羅祿等僕從軍數量有多少史書上沒有說,因此關於怛羅斯之戰唐朝的兵力大多在3萬到7萬之間爭論不休。怛羅斯之戰

    而阿拉伯人組成的聯軍人數則在10萬到20萬之間爭論不休,不過就算按最低的10萬人阿拉伯聯軍的兵力也大大高過番漢聯軍,何況阿拉伯人還以所謂的“聖戰”號召大量的宗教狂熱的志願者參加對唐朝的作戰。

    然而阿拉伯人就算是在兵力大佔優勢的情況下也是依靠金錢收買葛羅祿人反叛使得2萬唐軍陣腳大亂而慘敗的,可是遭到己方葛羅祿人突然叛變反戈一擊的唐軍依然有數千人突圍,這足以表明唐軍在當時的戰鬥力遠強於阿拉伯人。山地戰之王高仙芝

    因此在怛羅斯之戰後雖然獲勝但是損失慘重根本就沒有繼續進攻中國的實力,直到安史之亂唐朝中央和安西都護府斷絕聯絡後阿拉伯帝國都沒能佔領新疆,實際上單就中亞的葛羅祿人它們都沒能力征服又怎麼能打到新疆呢!反而是吐蕃帝國成為獲利者最終吞併了唐朝的安西都護府。

  • 8 # 味哎兒

    中國影響西域西方有三:一是,罕。一是,唐。一是,元朝。

    罕:阿拉伯人的大罕的罕就是漢。匈奴西進帶入農植於西方,但由於匈奴仍為牧業而未知肥,直至歐洲人親自到中國才知肥料為莊稼主,自此引發歐人世界各地挖鳥糞大運動。且工業化後弄出化肥來。

    唐:唐吉呵德的唐就是唐朝的唐,當時歐洲貴族願自姓名前冠唐音就唐朝為西胡人的天罕罕王,歐洲貴族選本真音的唐音冠名。

    元朝:將火藥.炮.手銃.拋石機.紙糊窗.方木箱風箱.犁.磨.蒙古圓帳逢.疾疫人工投放及種疫法傳入西方。引出火器時代.水泵.蒸汽機.圓頂建築式樣.玻璃等出來。

  • 9 # 桃花石雜談

    怛羅斯之戰形勢圖,紅色為唐軍進軍路線,藍線為阿拉伯軍進軍路線,右邊紫線為葛邏祿部進軍路線

    而怛羅斯戰役的原因如果用一句話說也很簡單,就是當時如日中天的兩個帝國的擴張程序碰到了一起,最終在怛羅斯地區發生了直接的碰撞。而戰爭的直接起因則是雙方為了爭奪當時中亞王國石國。而且根據中國和阿拉伯的史書,在戰爭剛剛打響的時候,其實唐軍還是稍占上風的。比如根據阿拉伯史書《肇始與歷史》裡是這樣說怛羅斯之戰的:

    於是華人出動了,發兵10萬餘人。塞義德·本·侯梅德在怛邏斯城加強城防,阿布·穆斯林則在撒馬爾罕的軍營中鎮守,大批將領和招募來的兵士聚集在塞義德那裡(怛羅斯城)。

    怛羅斯之戰想象圖

    所以可以說在當時,阿拉伯人能贏得怛羅斯之戰還是具有相當大的偶然性的。因此他們並沒有持續追擊唐軍的能力,如果他們當時貿然出動大軍追擊,那麼在帕米爾高原(蔥嶺)或是安西都護府的腹地,很有可能會遭遇滅頂之災。

    阿拉伯人與唐朝休戰及“結盟”的深層次原因

    而除了絕對戰力不足之外,怛羅斯之後過後不久,阿拉伯帝國東境,特別是直接參加了怛羅斯之戰的幾員大將相繼因為內訌死亡,也是後來阿拉伯人放棄進一步東進的一個主要原因。

    首先是當時直接參加了怛羅斯之戰的主將之一齊亞德·薩利赫因為受到猜忌,被他的上司阿布·穆斯林處死。而作為阿拉伯帝國東方呼羅珊省總督的阿布·穆斯林,則實實在在是阿拉伯帝國的重臣,他在怛羅斯之戰一年之後,就幫助阿拔斯家族的曼蘇爾取得了阿拉伯帝國的皇位。但可能他的地位與功勞過高,功高震主,反而讓當上了哈里發的曼蘇爾感到很不安全,因此在三年之後把他召到了伊拉克,結果阿布·穆斯林一到宮裡,曼蘇爾就讓自己的親兵把阿布·穆斯林當眾處死。而阿布·穆斯林死後,呼羅珊地區很快又爆發了當地人的起義,等於阿拉伯帝國在當地高層內訌和內亂不斷,因此也很自然就根本沒有能力再向唐朝發動進攻了。

    唐朝和阿拉伯帝國也曾並肩作戰

    同時在怛羅斯之戰之後沒幾年,西域地區的地緣政治形勢也發生了很大變化。當然這個變化最主要的原因是唐朝的內亂,也就是安史之亂。安史之亂後,身處中亞的唐軍主力幾乎全部被調回內地平叛,同時唐朝的國力受到很大影響。而此時青藏高原的吐蕃王朝則趁亂開始在河西走廊和西域地區擴大自己的勢力。到公元764年甚至完全佔據了河西走廊,切斷了唐朝在西域的兩個都護府與中原的聯絡。所以其實在怛羅斯之戰爆發後,唐朝在西域很快就已經不對阿拉伯帝國構成威脅了,而真正的威脅已經變成了吐蕃帝國。所以當時阿拉伯帝國不再和唐朝進行戰爭,反而幫助唐朝平叛也是很正常的,因為當時雙方之間已經沒有了敵對的理由,聯合起來一同對付當時在東西兩面都攻勢很猛的吐蕃才是當務之急。

    當時對阿拉伯帝國來說,吐蕃才是最大的威脅

    所以在安史之亂期間,阿拉伯帝國的曼蘇爾哈里發曾經應唐肅宗的請求,派出4000阿拉伯軍隊幫助唐朝平叛,甚至參與了收復長安的戰役。但這其實並不是求和,而也是基於其本國的需要作出的決定,本質上是不希望唐朝衰落的過於迅速,這樣可以幫助他們更多的牽制吐蕃。

  • 10 # 坐古談今

    提問者提問並不正確,這裡面沒有誰先求和的問題,而是雙方屬於“麻桿打狼,兩頭害怕”都怕問題鬧得太大,影響“內部穩定”。

    戰爭從來就不是為了打仗,而是勝利後能夠得到什麼。阿拉伯帝國在怛邏斯一戰顯然是勝利,但到底是大勝還是小勝甚至慘勝已經無法確知,但大唐確實由此失去了對西域地控制。我方無論是戰爭還是戰略都是戰敗一方。

    (1)阿拉伯世界在7世紀到12世紀比較先進,善於學習就是其中之一。例如名言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由此,對中國文明本身就有一種敬畏。同時,阿拉伯帝國善於經貿,作為中西文明的橋樑,不可能拋棄中國的市場

    阿拉伯帝國時期的伊斯蘭教正處於上升時期,相對於西方的宗教更平和,特別是作為東西方的橋樑,阿拉伯世界的貿易經濟非常發達。

    例如《通典》作者杜佑的族子杜環描述阿拉伯帝國“琉璃器皿,瑜石瓶缽,蓋不可數算。梗米白麵不異中華。”。

    作為一名怛邏斯之戰(751年)的戰敗戰俘,杜環在阿拉伯帝國生活了整整10年,762年才乘坐商傳回國。因為這次戰爭,中國戰俘幫助阿拉伯世界學會了造紙術等技能,由此,又透過阿拉伯世界傳入歐洲,影響世界。

    這就印證了穆罕默德的那句話: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

    (2)大唐的實力已經被被阿拉伯帝國確知——麻桿打狼,兩頭害怕

    638年到680年、715年、717年,大唐和阿拉伯帝國發生矛盾、小衝突。雖然阿拉伯帝國勢力逐漸與大唐接觸,但大唐用自己的軍事力量消滅了大食支援的代言人,其軍事實力已經被大食知曉。

    特別是這場怛羅斯戰役中,唐軍的戰鬥力,以及軍事俘虜的高素質更讓阿拉伯帝國統治者印象深刻。

    阿拉伯帝國對大唐百年前就已經聞名遐邇、百年的經貿關係緊密且軍事實力強大。雙方都知道對方的實力,因此,並沒有因此發生更大的戰爭。兩國關係迅速和好,在日後的“安史之亂”中,也曾出兵相助。

  • 11 # 建業水

    公元751年中國的唐王朝和阿拉伯帝國的阿拔斯王朝(750~1258年,中國史書上稱黑衣大食)之間在中亞怛羅斯(今哈薩克江布林附近)進行了一場歷史性戰役,史稱“怛羅斯之戰“。背景阿拔斯王朝剛剛取代倭馬亞王朝(史書上稱白衣大食661年-750年),唐朝是安史之亂的前夜(755年-763年),唐代兩任主力皇帝李世民和李隆基都是由政變上位,需要對外武功開疆拓土來增強自己的政治地位。天寶初年吐蕃以武力迫使小勃律(今克什米爾的吉爾吉特)與之聯姻,西北二十餘國皆臣服於吐蕃,四鎮節度使田仁琬曾3次討伐均未成功,高仙芝於天寶六年(747年)、天寶九年(750),擊破親附吐蕃的師國,俘虜其國王勃特沒,標誌著唐朝在中亞的擴張達到了頂點。

    751年高仙芝率領兩萬漢軍及一萬葛邏祿部番兵共三萬大軍越過蔥嶺(今帕米爾高原),經過三個月的長途跋涉到達怛羅斯與十餘萬阿拉伯聯軍相遇,因葛邏祿部反叛阿拔斯王朝獲得了勝利。怛羅斯之役後不久阿布·穆斯林因功高震主而被謀殺,手下大將齊雅德·伊本·薩里也被處死,其餘各部由此叛變,呼羅珊地區陷入混亂;怛羅斯之戰後,安西都護府的精銳兵力損失殆盡,僅過了兩年,升任安西節度使的封常清於天寶十二年(753年)進攻受吐蕃控制的大勃律(今克什米爾西北的巴勒提斯坦),“大破之,受降而還。”,但是安史之亂再起,實際上此時西域已經到中原人員地域結構的頂點,後期軍力即使基本能達到西域,但是文化影響程度已經弱化,此戰後這一地區開始了整體伊斯蘭化的過程。而懾於唐朝軍隊在戰鬥中所展示驚人的戰鬥力,阿拔斯王朝也打消東進擴充套件領土的打算,阿拔斯王朝默許了葛羅祿在阿姆河與錫爾河流域附近的擴張,至九世紀末被後來喀喇汗王朝所滅。

    怛羅斯之戰過後,在帕米爾高原以西之地盡失,許多自漢代以來就已載入中國史籍的古國均落入阿拉伯人手中,中國版圖縮小了百餘萬平方公里,即使這樣戰爭獲勝,畢竟西域離中原在冷兵器時代還有比較大的距離,加上在唐代後中國經濟主要往南向發展,貴州、雲南、廣西原則上在明清後才在政治上才完全納入華夏文明中,西域更多是隔離緩衝區,在建國初就是中蘇對抗的前沿;最近這些年新疆在一帶一路上透過重建鐵路古代“絲綢之路”,新疆成為中歐經濟的過境省,大大加強了新疆的地緣政治的重要性,也對沖了美國在2001年阿富汗戰爭周邊不利的影響,包括上合組織的成立,中亞的絲路走廊經濟大大加強中亞跟中國的經濟發展和人文聯絡,畢竟有著深厚的歷史淵源關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同樣是儒家教育,為何曹操會如此優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