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治博天下

    許多家長除了會工作以外,會教育孩子的不多,而且還自以為是,聽不得別人的意見。而學校也只是向錢看,真正有教學精神的老師不多,有多少是奔著錢去的大家都心知肚明。看看真正的老師和一些科技工作者,他們日常的吃穿,對比一些就知道了!

  • 2 # 草根父親的起跑線

    因為總想定位清楚,實際上是為了逃避責任!為了逃避責任,所以誤區成為爭論的焦點。定位得清楚嗎?

    就像兩個相愛的人組成家庭,彼此相濡以沫;靠婚後一紙協議維持的婚姻,只是為了保護自己的利益而已,太現實,已經失去了愛的味道!

    家校要彼此信任和互動,才是避免誤區的最佳方式!

    所以,定位得清楚嗎?!

  • 3 # 山東ADAD

    學校教育側重文化教育,在傳授文化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品德教育;家庭教育注重孩子的品行教育;另外,還有社會教育,主要進行藝體教育,公益教育等。三個教育相輔相成,相互溶入,缺一不可。家長們要明白,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孩子的品德教育是家庭的事。學校老師要知道,不僅要抓好學生的文化課學習,更要在講課中貫穿品德教育。社會培訓機構要自覺,不要光顧著掙錢,還要有培育孩子的責任。

  • 4 # Wheat118

    學校主要傳授文化和知識的教學,還應對學生進行藝術、技能和修養的培訓和教育; 家庭主要對孩子進行品德和思想的教育; 另外家庭還需要對孩子進行責任與擔當的教育。

  • 5 # 香林教育

    要回答這個問題,先要搞清楚學校和家庭的主要任務都是什麼,把這個事情弄明白了,學校和家庭的責任和定位也就清晰明瞭。

    1-主要任務是傳授知識的,其次是讓孩子學會接收並運用知識。

    2~家庭的任務,要讓孩子怎樣去處理同學之間的關係,尊親重道,性格的發展以及特長的發現和培養等影響將來進入社會的倫理道德等的培養。

    這樣分析之後,就很明白了,家庭和學校各有各的責任,但又要相互配合才能教育孩子成才。

  • 6 # 香山思學

    我試著回答,不對之處,敬請斧正!

    學校教育和家庭教育是從社會學及社會分工角度來差別表述的。學校教育的物件是學生,家庭教育物件的孩子,這兩個物件即可集一人於一身,也可以分別對待。我想本問題所指物件應該是同一個人身上所賦予的學生或孩子的社會和自然屬性時所受到的教育和教養的問題。對用一個未成年人體來說,學校教育偏重於對具有較強社會屬性特徵而言的學生的教育,家庭教育偏重於對具有較強自然屬性特徵而言的孩子的教養。之前,本人一些拙文對學校教育及家庭教養有一些不周表述,這裡就不展開了。

    我認為,家庭教育比較貼切一點的叫法應該是家庭教養。這比較容易跟學校教育有所區別,有所側重,有所分工。一個未成年人,從他一出生開始就面臨著各種成長過程的門檻,需要透過各種學習訓練來一步步的邁過一個個門檻。這裡從社會分工來說有個法定分界線,就是學齡。學齡前與學齡後。過去,學齡前孩子主要是透過家庭教養來陪伴著成長,後來有了託兒所、幼兒園對三歲到六歲的兒童開始了學前教育。而實際上,這個時候家庭教養與學前教育是並存的,家庭教養的比重仍然很大,家庭對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養成,良好個人素質養成,良好公民道德品格養成,起著不可替代、不可或缺的作用。這就民間說孩子有教養就是對家庭和孩子的高度肯定和褒揚。如果孩子被說成沒教養,那是一種恥辱,是件家庭很不光彩的事。

    我們現在的困惑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養都有些跨界干擾現象,有時還越俎代庖了。 有時學校教師把學生當成孩子來教育,想用母愛和父愛般的情感來加深師生之間的聯絡,好聽一點說這是一種感情投資,不好聽一點說這是感情賄賂;還有的學校教師熱衷於把學校教育行為延伸到家庭,把家庭變成了校外學校。有時候,家長把孩子當成學生來教,重視智力蒙發,輕視德行養成;還有的家長把所有的教養責任都寄託在了學校和小學教師,還美其名曰這是對學校和老師的絕對信任。這些都是學校教育與家庭教養的一種錯位。當然,這樣的錯位的例子還有很多,不勝列舉!

    我們現在要做的是學校教育和家庭教養理性歸位,各自擔當,協同司職,加強合作,共同把各自的事情幹好,做實。形成家校攜手同心合力把未成年人培育人和才的良好育人環境。

  • 7 # 鴻雁RV

    學校教育指教育者根據社會的要求,依據受教育者的身心發展規律,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地對受教育者施加影響,使其朝著所期望的方向發展變化的活動。家庭教育指家長有意識地透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及生活實踐活動,對孩子施加影響的社會活動。家庭教育與學校教育相比之下,一般來講,缺少計劃性和組織性!因為家長一般沒有經過系統的教育專業的訓練,他們對孩子的教育往往是憑感覺,因此教育的理性相對少些。

    然而當孩子到了學校以後,教師就會發現孩子個性差異,智力差異及道德認知水平差異很大。為什麼呢?

    很多家長都感到很困惑,甚至把問題歸咎於學校,歸咎於教師。其實不然。

    我認為很多差異的存在是由於以下幾個方面:

    1.基因差異。這種差異決定了孩子的智力潛能水平。有的孩子天生具有較高的數理智慧,有的具有較高的語言智慧,有的具有較高音樂智慧,有的具有較高的運動智慧等等。你不可能把莫扎特培養成牛頓,也不可能把牛頓培養成莫扎特!但是有智力潛能,不等於孩子一定會成功。因為智力潛能是需要開發的,而且開發智力潛能是有關鍵期的,而這個關鍵期主要在幼兒時期!而幼兒時期的智力開發是由家庭教育負責的!所以家長一定要注意這個時間節點問題!

    2.個性差異。個性差異主要指在性格、品德、意志、情感、態度等方面存在的獨特的特質!因此作為教師應該首先了解每個學生的個性差異,然後制定計劃,因材施教,進行個性化教育,以滿足不同學生的需求。

    3.道德認知水平差異。主要指對現實道德關係和道德規範的認識水平差異。比如說,有的學生不尊重師長,不尊重同學,而有的同學做得很好,這就是學生在對待師生關係,與父母的關係與同學的道德關係認識上存在差異。存在問題的學生往往是由於家庭教育出了問題。孩子在家裡養成了唯我獨尊,自我為中心的壞習慣,長期的壞習慣就變成了壞的品德。要改變不好的品德,就要改變不好的習慣;要改變不好的習慣就要改變不好的行為!要改變不好的行為就要改變不好的道德認知;要改變不好的道德認知,就需要家長、學生及教師的共同努力!而教師在整個過程中應該是起主導作用,同時要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家長主要是配合監督落實教師制定教育計劃!

    總之,只有明確了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及自我教育的特點與差異,學校家庭及學生三方密切合作才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最終才能走出教育的誤區

  • 8 # 鍾偉觀點

    學校教育要落實課程標準,培養學生的核心素養,傳授學生應該學習的知識,並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價值觀念正能量反過來影響家長。也就是說家庭教育只是初步教育,由於受家長自身學歷,個人素養等影響家庭家庭當中有很多不足,需要學校教育補充糾正,同時學校教育要落實得更好需要家長配合。

  • 9 # 果果bingo教育觀

    首先,家長不要以考試成績作為衡量孩子好壞的準繩。如果家長不設這一標準,孩子的壓力就會減輕,反而會學得輕鬆。

    學校也不要唯考試成績定論,一味追求升學率會導致教師採取題海戰術,得不償失。很多孩子早早開始厭學就是這種方法落下的病根。轉而找遊戲去鬆弛緊繃的神經,結果痴迷遊戲了。

  • 10 # 弘道

    眾所周知,人生是離不開教育的。但人們的教育理念、方法和實踐卻有很大的差別。

    我歷來主張大教育概念,所謂大教育是指,自然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學校教育和自我教育。在五方面的教育中,除了學校教育是階段性的教育外,其他四個方面的教育都將伴隨著人的一生。

    從系統論的角度看,上述五個方面的教育都有各自的分工和功能定位。家庭教育是最基礎的,其主要功能在於養成各方面良好的習慣和重要的品德基礎。學校教育的主要功能則在於知識和技能方面的教育。五大教育之間的關係顯然應該是相輔相成的,而不是對立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內塔尼亞胡剛連任,以色列就空襲敘利亞,出於什麼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