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良人一品

    軍閥,又稱北洋軍閥,是清朝滅亡後,其軍隊的殘餘部分.

    在清朝時,清朝軍隊就也叫北洋軍,清朝滅亡後,變成了北洋軍閥了.軍閥間當然打仗.軍閥內亂對人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當時民不聊生.孫中山為什麼北伐,就是為了消滅封建力量.至於山東的韓復渠的地盤成為孫傳芳的,這只不過是我勝你敗罷了,混戰中地盤總是有變化的.但是軍閥混戰不是重點,重點是我們要掌握軍閥的性質.

  • 2 # 靈芸

    惡鬥是必然發生的,因為民國軍閥割據就相當於古代藩鎮割據,他們時常會因為利益衝突而發生惡鬥,甚至是發動戰爭進行吞併,畢竟他們都擁有自己的軍隊,缺乏中央政府有力的約束,而且最重要的是民國時期的各路軍閥背後都有不同的列強支援,他們自然要迎合他們各自列強的利益,有時候軍閥之間發動戰爭其背後也是列強之間的爭鬥!

  • 3 # 歷史爆破組

    也不一定啊。

    概況:民國的軍閥混戰,其實就如同北洋政府是過渡的承上啟下階段一樣,也是承上啟下的。

    不考慮當時的中國國力和軍力,來談這個是不現實的。

    北洋軍閥之間的混戰,規模總體而言越來越大了。

    北洋軍閥和南北軍閥之間的混戰,確實受制於國力和軍力限制,思維也就僵化了,沒辦法搞什麼近代化的協同作戰。不過常年的作戰,基層一線士兵中,的確有些非常有潛力的人,具備成為優秀的狙擊手的牽制,只是缺乏優秀的教育。

    民國除了抗日戰爭外,軍閥混戰就是絕對的主流。不用說直皖奉和新軍閥之間的混戰,光看看四川就可以了,民國的四川就是軍閥混戰的典型。光我們聽的最多的軍閥就有劉湘、劉文輝、鄧錫侯、王陵基、楊森。

    何為軍閥,軍閥以軍隊為支柱為命根子。沒有軍隊何以為軍閥,所以在作戰中,軍閥首要的是希望不敗,其次是勝利。只有保住手中的軍隊,才會有實力有地位有一切,沒有軍隊就要啥沒啥。正因為此,軍閥除非在事關生死的最後決戰階段,一般是不會拼死一搏的。除此為軍閥者,多是行伍出身或者是有過軍校經歷的人。行伍者多為舊軍閥,思想守舊,作戰方式更老套,戰鬥力越往後越弱。有軍校經歷者受過正規的軍事教育訓練,有一定的思想和信仰,其部作戰能力較強,作戰方式也多變。

    軍械購買與軍火禁運方面:戰爭總是需要武器的,進入民國時代,軍隊的裝備雖然與世界潮流比還是落後很多的,但也基本進入了全部近代化的武器時代,拿大刀長矛的現象雖然有,但畢竟是少數了。20世紀上半葉的地面戰爭最初開始還是以步騎兵槍械、輕重機槍和火炮為主,後來加入了飛機,進而加入了裝甲車坦克。每加入一種新式武器,就自然而然會多一個兵種甚至是軍種,進而作戰樣式就會發生重大變化。在只有步騎兵炮兵的時代,主要是步炮協同和步騎協同。後來有了飛機,就有空地協同。有了裝甲車坦克,就會有步坦協同,步坦炮協同作戰。中國近代的武器雖然更新換代比較慢,但樣式終究是跟隨世界潮流的,只不過由於中國落後的工業體系難以發展大規模的空軍和裝甲部隊,就連炮兵都少的可憐,所以在解放前,中國軍隊實際上是不會玩兒也玩不起真正的空地協同和步坦炮協同的。所謂協同作戰,是高等級的作戰,是立體作戰,絕不是天上飛機扔炸彈,地上火炮坦克和步兵衝鋒一起上,就是協同作戰那麼簡單。北韓戰爭是中國軍隊真正見識到了什麼是空地協同和諸兵種協同作戰。

    近代中國因為工業落後,所以自身武器的產量數量有限而且質量更是一般,價格也相對高昂,所以進口武器成為一種武裝軍隊和形成戰鬥力最便捷的渠道,各派軍閥對軍火的熱愛和購買始終是樂此不疲的。近代中國軍隊裝備的最廣泛的步槍漢陽造步槍在1915年左右的價錢是20元現大洋,北伐戰爭時是30塊現大洋。而進口步槍在1911年時候是10元多一些,直奉戰爭前夕義大利賣給直系的6.5毫米步槍是22元多。炮彈方面的價格鞏縣兵工廠的75炮彈價格在每發30元左右,義大利賣給直系的75炮彈價格在每發15元左右。中國產武器比進口武器要貴的原因主要是自身的技術實力不夠,難以支援大規模的生產,此外進口裝置進口原材料都需要花錢,這樣成本價就高。關於買武器,民國三十八年的歷史上,每個軍閥都買過大量的武器,下面就舉一些北洋政府陸軍部檔案裡的幾個大宗武器購買案。

    1911.6-7陸軍部分三批向信義、禮和洋行購買軍火。第一批是宣統三年閏六月十八日,購買德國庫存M88式步槍3萬支,連刺刀附槍帽級皮帶,每十支槍配預備小件九件,每支配尖頭彈2000發。平均每支槍28.50馬克,三萬支為85.5萬馬克。子彈每千發120馬克,三萬支配。六千萬發子彈共計720萬馬克。總共合計805.5萬馬克,摺合白銀約320萬兩。六月二十五日訂購德國庫存M88式步槍步槍1.8萬支,連刺刀附槍帽級皮帶,配尖頭彈。馬槍2000支,也配尖頭彈。步騎槍均每支配子彈2000發。以上步騎槍兩萬支加四千萬發子彈及其零配件共計296.5萬馬克,摺合白銀約150萬兩。七月二十七日訂購M88庫存步槍26408支,連刺刀附槍帽級皮帶,騎槍4704支,每槍配子彈1000發。以上步騎槍31112支,子彈3112萬發,共計4408570.40馬克,摺合白銀約223萬兩。以上均在天津交貨。

    毅軍的薑桂題部在1911.11.25透過捷成洋行訂購步槍4000支,子彈400萬發,在次年2月底運到天津。

    1912.6和10月,浙江都督蔣尊簋(gui)(1882-1931)代陸軍部向禮和洋行訂購德國克虜伯M1910式29倍75陸路炮六個連,共36門,配套所需的瞄準架、車架、零件、軟梯、鋼繩等所需零配件全套。共需1549380馬克。每門炮配鋼製子母彈120發,鐵質開花彈100發,大炸力開花彈100發,共300發。36門炮共計配炮彈11520發。火炮和炮彈總計2002368馬克,另加運往上海的運費和保險費200236.8馬克,合計為2202604.80馬克。

    1912.9陸軍部向禮和洋行購買存在呂宋之7.63毫米自來得手槍200支,每支子彈500發,共10萬發子彈。折銀11600兩,在天津交貨。關稅在外。

    1912陸軍部還向信義洋行購買步兵用馬克沁機槍144挺,每挺配子彈帶兩個共400發,連帶配套的槍架擋板和修理器具等。每挺配子彈零件為1699.75兩,144挺共計銀237965兩。另購騎兵用機槍60挺,每挺1510兩,60挺共90600兩。步騎機槍共摺合白銀328565兩,摺合銀元375502元。

    1917.12晉閩陝三地的軍閥共購買日式步槍17000支,機槍40挺,山炮40門。次年黑龍江購買日式步槍4000支。1918.8湖北購買日式步槍5000支,機槍24挺和20門山炮。

    1917.12.30陸軍部向日本泰平公司訂購三八式步槍40000支,帶刺刀零配件每支54.6日元,共218.4萬日元;子彈800萬發,每一萬發1105日元,共88.4萬日元;三八式機槍120挺,每挺帶零配件2131.31日元,共255757.20日元;子彈600萬發,每一萬發1235日元,共74.1萬日元;大正六年式山炮120門,每門7800日元,共936000日元;六年式山炮榴散彈及藥筒72000發,每發35.75日元,共257.4萬日元;三八式野炮帶炮車120門,每門11700日元,共140.4萬日元;三八式野炮榴散彈及藥筒72000發,每發39.65日元,共285.48萬日元;38式150榴彈炮8門,每門15600日元,共124800日元;150炮彈960發,每發78日元,共74980日元;38式120榴彈炮12門,每門13000日元,共15.6萬日元;120炮彈2400發,每發54.7日元,共121680日元。除成品武器外,各種槍炮配套的零配件修理器具馱馬炮車和觀測器具等一應俱全,費用達15649261.30日元。後追加購買三八式機槍54挺,子彈27萬發以及隨用的所有零配件器具;大正六年式山炮36門,榴散彈10800發,榴彈1800發及隨帶的火炮馱馬觀測器具彈藥車和炮彈藥筒等;38式野炮36門,炮彈10800發及配套的馱馬彈藥車觀測器具零配件藥筒等。追加購買的費用為2441751.24日元。1918.7.31陸軍部再次與日本泰平公司簽訂軍火購買協議,採購三八式步槍85000支,子彈6750萬發,三八式機槍198挺,子彈950萬發,附零件6種;大正六年式山炮162門,榴霰彈81000發,榴彈16200發,附零件15種;三八式野炮72門,軍車180輛,零件6種。總價高達2360萬日元。

    1920陸軍部與義大利商人柯紐良購買義大利存與天津和山海關的軍火。主要有:6.5毫米步槍4萬支,配皮帶水壺刺刀和乾糧袋,每支35元;6.5毫米子彈4000萬發,每百萬發子彈為8萬元;6.5毫米機槍50挺,零件全,每挺2000元;75野炮六個連,每連4門炮,每連費用11萬元;75野炮開花彈12000發,每發17元,子母彈12000發,每發16元;65山炮6個連,每連4門炮,每連6.4萬元;65炮開花彈12000發,每發15元,子母彈12000發,每發14元。以上共計568.8萬元。以上各項軍火在立約之後七日內在山海關和天津交清,除山炮及山炮炮彈外。立約簽字日中國給付150萬現洋支票,其餘費用由財政部發給陸軍部國庫券,分六期交付,最後一次日期為1923.12.25。

    1924陸軍部與鄧者羅的商人購買日本船上的義大利軍火,有6.5毫米步槍4萬支,刺刀子彈等齊全,每支28元,共112萬元;6.5毫米通用子彈4000萬發,每百萬發6.5萬元,共265萬;6.5毫米機槍32挺,每挺隨帶零件1360元,共43520元;75野炮四個連,每連四門炮,每連有炮彈車8輛,零件車一輛,每連8萬元合計32萬元;75開花彈8000發,每發16元,共12.6萬元;75子母彈8000發,每發14元,共12萬元;65開花炮彈12000發,每發12元,共14.4萬元,65子母炮彈12000發,每發10元,共12萬元。以上共4827520元整。

    直系購買的這批義大利軍火,多是一戰時候義大利軍隊使用的武器。步槍應該為曼利夏-卡爾卡諾步槍,威力較小。山炮應該為1913式山炮,起先在1913年給山地部隊使用,一戰後推廣到一般步兵師,由於重量輕和在極端條件下的可靠性受到廣大官兵喜愛。該炮在運輸狀態時可以拆卸成5部分。後期生產的型號有新增簡易炮盾。該炮一般用於近程火力支援。重量:560公斤,口徑:65毫米,身管長:1105毫米,初速:345米/每秒,射程:6800米,方向射界:8度,高低射界:-10~20度,炮彈重量:4.3公斤。75野炮是義大利仿製法國著名的M1897野炮而來的。口徑:75mm,重量:1,544kg,炮身長:2,700mm(36倍口徑),仰俯角:-11°~+18°,左右旋迴角:6°,操炮成員:6名,射速:15發/分(最大),射程:8550m(榴彈)/6800m(榴散彈),炮口初速:500m/s。

    張作霖的奉系財大氣粗,購買的軍火更是紛繁複雜。1922年,奉軍從荷蘭鹿特丹、安特衛普購得步槍50000支;向日本購得俄國莫辛納幹步槍31000和三八式步槍5000支,機槍11挺,炮彈1萬發;與流亡在東北的白俄殘軍商購軍械計步槍3萬支,炮彈626箱,炸彈209箱,電線等物品200箱;從義大利購得軍械價值12萬元;從日本購得150毫米重炮15門;1923年1月,再購義大利軍械價值為500萬元;1924年4月,購三八式步槍33000支;上半年,再向上海洋商購得日三八式步槍及子彈2600箱,手槍及子彈600箱;10月,又購得日式步槍3000支,炮彈10萬發;11月,購得德國軍械整整一船;1924底至1925年初,透過德商購得日式三八式步槍46000支,俄式莫辛納幹步槍35000支。子彈4千萬發;1925年上半年,透過挪威購得(以貨物重量計算)步槍129000公斤,白郎寧手槍39000公斤;1925年10月,購得捷克步槍81000支,子彈4千萬發;1927年11月至1928年3月,購得挪威軍械三批,分別是14189箱、82箱、2482箱;1928年初,購得捷克步槍40000支,子彈2千萬發。

    以上各派軍閥和陸軍部購買的武器大多實際交貨了,但1919-1929年列強對中國進行了長達的軍火禁運,使的一些已經簽約但尚未全部交貨的武器最後無法交付。這些未交付的軍火主要是英美針對日本對中國的軍火出口。主要是:1.張樹元訂購的步槍8000支;2.張廣建訂購的步槍200馬槍300支;3.張敬堯訂購的步槍5000支;4.王佔元訂購的未交付之13萬元的軍火;5.海軍部訂購的步槍3000支及子彈和炮彈。還有江蘇都督李純訂購的七千支步槍和彈藥。除此之外更重要的是陸軍部於1918訂購的未交付的價值1500萬日元的軍火,包括步槍58000支、機槍118挺、162門山炮、28門三八式野炮和大量彈藥零配件。陸軍部與日本泰平公司兩次軍械貸款總數為41691751日元,實際交付的約為71%的29799784日元,還有21%的11892467日元的軍火最後沒有交付。第一批的軍火全部交付了,但不少分散到了各個地方去了。第二批的軍火交付的估計只有49.61%,有一半沒有交付給參戰軍(西北軍)。根據日本陸軍省1918.12.25向外務省的報告,第二批交付的軍火以步機槍和彈藥為主,三八式野炮訂購72門,交付28門,山炮162門全未交付。而且已交付的三八式野炮並未交付彈藥車駝馬以及所訂購的7200個零件,這就使得交付的火炮也無用。受制於軍火禁運這些未能交付的裝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參戰軍和西北邊防軍的編練和戰鬥力。

    從民國成立到1929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結束,列強對中國的軍火出口和禁運的影響是多方面的。列強從民國成立到1929解禁前,軍火出口可分為五個階段:1912-1914列強競售時期,三年供應值18939251海關兩,平均6313084海關兩;1915-1917來源缺乏期,三年淨供應值792672海關兩,平均171789海關兩;1918-1919日械極盛時期,兩年淨供應值16589602海關兩,平均8294801海關兩,日本佔97.91%;禁運前期1920-1923,四年淨供應值2350201海關兩,年均587550海關兩;禁運後期1924-1928,五年淨供應值29188757海關兩,年均5837751海關兩。整個民國前期十八年,軍火淨供應值67583178海關兩,年均3825481海關兩。列強對中國的軍火禁運還包括了兵工裝置和一些原材料的禁止,這使得國內許多兵工廠受制於裝置和原材料來源的困難,無法發揮最高生產能力,有的處於停工或半停工狀態。鞏縣兵工廠本來是民初最著意打造的新式兵工廠,因為軍火貸款和軍火禁運的限制,雖然吳佩孚極力經營,成效並不顯著。新的兵工廠中成效最好的是瀋陽和太原兵工廠,但也有弊端。購買的裝置與要生產的軍械始終不太配套,有的甚至很難使用,但又很難從他國購買新的替代品,使得有時候軍火生產窒息。這也說明為什麼英美日等國對一些商人違反禁令可以容忍,因為中國最新或僅有的軍工生產裝置,多是別國廢棄或淘汰之物。無論如何,由於戰爭的頻繁,各派軍閥對軍火的需求十分旺盛,而且也刺激了他們致力於整頓舊廠和擴充生產。根據美籍學者齊錫生統計,1928全國總共軍工生產能力為火炮600門,機槍1764挺,步槍19.2萬支,子彈2.22億發,大小炮彈259.2萬發。這個估計有些高,但是當時全國大大小小兵工廠並不少,生產能力肯定超過了禁運前,而且步槍生產量方面基本接近1914日本的產量,子彈補給量也可以。關鍵是火炮的產量和質量。軍火禁運在後期未能得到繼續強化並進而廢止一方面因為蘇俄開始崛起,反共成為各國和中國北洋與國府的共同目標。另外軍火貿易畢竟是高利潤行業,列強不能無視這個行業,而且軍火禁運也使得帝國主義難以實際支援自己的代理人。1929.4.26公使團領銜荷蘭駐華公使歐登科代表荷蘭、比利時、巴西、丹麥、西班牙、美國、法國、英國及愛爾蘭、義大利、日本、葡萄牙等國政府向國府外交部長王正廷正式遞交照會,取消1919的軍火禁運協議。同時宣佈英法美德日意荷比等國政府駐華代表取消1923年的禁助中國海軍裝備協議,這樣十年的軍火禁運協議正式全部結束。

    之所以長篇累牘的來介紹和敘述武器的採購,也是說明了當時中國內戰的頻繁,以及彈藥消耗量的巨大。彈藥的消耗量比以往要大的多了,戰爭的烈度比晚清的內外戰更頻繁了,也說明中國軍隊的技術有了有些進步。進入民國時代後,步兵武器除了步槍外,輕機槍、衝鋒槍和迫擊炮的作用也明顯重要的。一些較為有實力的軍閥都大量的購買製造輕機槍和衝鋒槍,裝備自己的貼身衛隊,或者是用之組建精銳的突擊部隊以用於衝鋒或者突圍。

    軍工生產方面:北洋政府成立後,在軍事工業方面較晚清進行了諸多的改進。各個兵工廠劃歸陸軍部軍械司管理。任用專業的兵工技術人員出任各廠的總辦(廠長)。同時對各廠的經費、人事安排、獎勵、彈藥生產規模、種類都做了具體的分工安排,專業化生產大大加強了。同時新建了一個新的鞏縣兵工廠。北洋政府時代,子彈的主要生產廠是山東的德縣兵工廠,主產7.9和6.5毫米的步槍子彈以及無煙火藥。德廠一般產量是年產各種子彈兩千萬發,實際裝置和人員數量是可以達到年產四千萬發的。除了每年生產和分發的子彈外,德廠每年庫存的子彈也有不少,在清末最後幾年德廠庫存的各種子彈也在千萬發以上。德廠的子彈主要供給江蘇、甘肅、山東等幾個省份。南京的金陵兵工廠在北洋政府時代的發展極為不順利,生產規模和裝置均不理想,一度劃歸到了上海兵工廠下。上海兵工廠是近代中國最大的兵工廠,清末船塢部分分家,成立江南造船所。進入民國後江南造船所基本上是民營企業,但還兼顧了海軍的一部分軍火訂單和修理任務。製造區域性分仍以生產陸軍軍火為主。主產是步槍、火炮和炮彈。上海兵工廠的生產量不大,一方面內部積重難返。另外上海地處華洋交匯處,後在列強壓力下被迫遷移地址。漢陽兵工廠是陸軍部下轄的最大和生產量最大的兵工廠,原來下屬的鋼藥廠與兵工廠時分時合,但卻是密不可分的。漢陽兵工廠及鋼藥廠主產漢陽造步槍、子彈、重機槍、山炮和炮彈,還有無煙火藥。其產量因為經費和原材料問題時高時低,不過總體上漢廠的軍火產量在北洋時代始終是第一位的。鞏縣兵工廠是北洋政府在袁世凱時代新建的兵工廠,本來是要發展為一個新時代全方位的大規模兵工廠,因為經費拮据和政局不穩等諸多原因,難以實現。鞏縣兵工廠主產步槍和炮彈,同時還兼造一些機槍和飛機炸彈之類的。鞏廠的炮彈生產技術在國內是很不錯的,可以設計引信。北洋政府時代軍閥混戰,軍閥除了外購大量武器外,對國內的這幾個大型兵工廠也十分在意。吳佩孚的直系軍隊的武器除了採購的外,主要就是來源於漢陽、鞏縣和德縣三大兵工廠。不過北洋政府時代的經費極為缺乏。清末時代,主要兵工廠的經費依靠的是關稅。北洋時代,因為關稅保管權和使用權的喪失,兵工廠經費來源十分困難,經常欠發。國民政府統一全國後,對武器的生產更加專業化,經費來源相對也有了保障。將兵工廠歸入軍政部的兵工署,抗戰後納入聯勤總司令部。國府所謂的黃金十年期間,對原有的繼承自晚清北洋的兵工廠進行了一定的升級改造。漢陽兵工廠因產量大,被更新了一些裝置。鞏縣兵工廠作為中正式步槍的主產地以及全國優良的炮彈生產廠,主要更新了步槍和炮彈生產裝置。上海兵工廠被裁撤,原有人員裝置分散各廠。金陵兵工廠在國府時代因為李承乾的傑出鞏縣得以起死回生,開始走向輝煌。除此成立了彈道研究所和百水橋樣板所,購入一些緊密的生產檢驗裝置,以檢驗兵工廠生產武器的專業化,武器生產更加的專業化。此外在鞏縣興建了一個鞏縣兵工分廠,名為分廠,實際是一個獨立的廠,主要生產防毒面具等化學武器,開中國製造化學武器之先河。另外購買德國瑞士等國的緊密涉筆,籌建一個光學產品的兵工廠,在抗戰全面爆發前基本籌備完畢,抗戰時搬遷到昆明。國府同時在對外採購上也更加的專業化。晚清北洋時代的武器採購,多是透過洋行和中介商來進行購買,這樣往往價高質次。國府時代的武器採購已經是由政府直接出面從軍火公司購買,而且派人出國監督,以確保質量,也省去洋行的中間高額回扣。除此之外,除了直接採購成品外,國府兵工署已經十分注重購買武器生產的技術和圖紙,以能夠謀求國內的自行設計,來提高本國的軍火生產量和水平,這是一個長足的進步。中正式步槍、中國產馬克沁機槍和82迫擊炮的成功量產,在抗戰時期發揮了重要的作用,就是因為戰前從國外購買了全套的生產設計資料和圖紙,這樣生產出來的武器在質量上比以往的要強,而且更加專業化,產量也得以大幅度提升。博福斯山炮和炮彈也購買了生產設計資料和圖紙,但因為種種原因未能量產。雖然量產的幾種武器都已經不是國外的主流武器,但對於提高自身的軍工技術而言還是十分重要的。抗戰開始後,兵工廠大量內遷,主要是內遷到重慶,一部分在湖南和雲南。抗戰期間,重慶等後方基地的兵工廠一直我抗戰貢獻自己的力量。雖然產量在國際上微不足道,不過總算可以使得正規軍的步槍、輕重機槍、迫擊炮和有關彈藥得以勉力維持。抗戰時期軍工方面最顯著的成就是實現了步槍用鋼的部分自給,這是難得的成就,一定程度上結束了不能生產槍管鋼的歷史。此外光學玻璃的生產也有了突破性進展。國府的一些軍工生產措施還是可以的,比如引入技術這方面為後來我黨繼承。建國後中國軍事工業的發展也是先引入蘇聯二戰時代的全套生產裝置和資料進行生產,透過生產這些獲得了知識的積累儲備,並進而初步建立了一個完整的國防工業生產體系。不過國民政府在軍事工業發展上的買辦性還是很嚴重的。晚清北洋的軍工發展特點是貪大求全,想在一個軍工廠裡什麼都能造,一定程度上忽視了專業生產。國府的軍工重視了專業化,不過卻不怎麼注重實際,貪圖新式忽視自身實際情況,重視輕武器忽視了重武器,這在戰爭中體現的極為明顯。此外最大的弊病就是對自身發展的不重視。抗戰時外援斷絕,在基本沒有外來技術支援下,總算生產出了部分槍炮的鋼材,光學玻璃的發展獲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抗戰後,隨著美式裝備的大量引進,對軍工生產自給性又丟了。國府的軍工生產以重視輕武器為主,火炮生產還是不行。國民政府的兵工廠的火炮和炮彈生產量還不如閻錫山控制下的太原兵工廠,也不如在中共控制下的大連建新公司的產量。美式火炮射速快,火力猛,自然消耗也快,國內基本無法生產,光靠購買這怎麼可以。

    作戰地域上:民國時期的軍閥混戰,多集中於華北和中東部地區。華北是北洋政府的首都所在地,中東部是全國經濟和工業技術最發達的地方,全國有能力的兵工廠和大中城市、公路鐵路線也都集中在中東部,故而中東部的軍閥混戰最激烈。直皖戰爭、兩次直奉戰爭、討伐馮玉祥國民軍的戰爭、北伐戰爭、中原大戰、土地革命戰爭及抗日戰爭和最後的解放戰爭,主戰場都是在中東部地區。東北恐怕是20世紀中國上半葉最特殊的地方了,是日俄兩個帝國主義國家的聚焦地。20世紀初,東北大部分還是荒涼一片,但歷經張作霖父子二十年的經營和日本人十四年敲骨吸髓的發展,東北成為了中國工農業最發達的地方,尤其是重工業和軍事工業。東北在民國成立後到九一八之前,基本沒什麼內戰,破壞很少,經濟得以快速發展。九一八因為張學良的東北軍不抵抗,日本很快拿下了一個基本沒有破壞的東北,十四年的掠奪性發展,東北在日本關東軍的刺刀下建立起來一個以重工業、交通工業、軍事工業為主的畸形工業生產體系。蘇聯出兵東北後,對東北大肆的拆遷,嚴重破壞了東北的工業產能。不過鐵路是扒不走的,工業廠房是搬不走的,工業裝置是無法全部搬走的,熟練的技術工人也是扒不走的。光靠這些東北依然還是全國工業最發達的地方,自然也成了國共在解放戰爭初期爭奪最激烈的地方,搶東北是重點,誰搶下了全部的東北,誰就有了穩固的後方,有了源源不斷的糧草和軍火補給。最終得道多助的解放軍獲得了整個東北,靠著東北生產的炮彈和山東的小推車得以解放了整個江北,進而解放了全國。

    作戰技巧和戰術上:作戰依靠武器之外就是需要戰術。戰術的優良往往也可以彌補武器的低劣。民國時代,軍閥混戰和抗日戰爭,相當程度上都提升了軍隊的作戰戰術。民國時代,也是中國近現代將領的作戰戰術全面向近現代化靠攏的時代。北洋是中國近代陸軍的鼻祖,北洋培養出了一批有一批的近現代將領和基層軍官。民國時代的戰爭,各派之間的作戰已經不再如晚清時代那樣的只是注重於正面防禦,也開始重視後方的防禦,注意敵軍對側後方的迂迴。步炮協同上,也在緩慢的進步。晚清時代的諸多名將名帥如曾國藩、胡林翼、左宗棠、劉錦棠、劉銘傳、聶士成、馬玉昆等,都還是有著很濃的傳統思維的將才,他們的作戰戰術多是來源於實踐的經驗積累和對西方教練教授知識的淺顯認識。進入北洋時代,伴隨著武備學堂和各類軍校的蓬勃發展,軍官們的作戰戰術都顯著的提高了。北洋第一代元老將帥中,王士珍是傑出的參謀人才,段祺瑞有不錯的軍政素養,而馮國璋是個真正會帶兵的一線將帥。他是武備學堂畢業,參加過甲午戰爭,去日本研究過日本的軍隊和戰術。辛亥革命的陽夏之戰、贛寧之役(二次革命)都是馮國璋具體指揮的。北洋第二代將領中,最能打最會打的是吳佩孚,吳佩孚也是當時英美十分看好的中國軍人領袖。吳佩孚的用兵練兵已經是近代化了,不過也保留了不少的傳統思維,注重民心輿論的應用。吳佩孚是武備學堂畢業,經歷過日俄戰爭,跟隨曹錕進入四川參加對西南組織的護國戰爭的討伐,南北軍閥混戰時,吳佩孚率第三師南下湖南,屢戰屢勝;後來再戰敗皖、三戰定鄂、四戰克奉。吳佩孚的軍事指揮才能在當時的北洋軍中是當之無愧的第一。國民政府時代,依靠士官系和保定系訓練出來的黃埔為主的軍校生,組成了國府中央軍的主體。黃埔生為核心的中央軍也是抗戰國軍的中流砥柱。這些年輕的黃埔生在訓練和作戰上,更進一步的近現代化,而且有著比較堅定的政治信仰,所以一直能夠在複雜的局勢下堅持下來。這批年輕將領的代表有張靈甫、杜聿明、廖耀湘、胡璉、黃傑、胡宗南、宋希濂等。國府的中將和上將一級的將領不少是北洋保定和日本士官學校培養出來的人,基本的軍事指揮能力也是不錯的,這其中也包括了不少雜牌軍的一些高階將領。李宗仁、白崇禧、傅作義、黃百韜、薛嶽、衛立煌、關麟徵、王耀武等高階將領的作戰技巧都隨著見識的增長而不斷的進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人工智慧、機器學習和深度學習的區別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