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良醫濟世
-
2 # 山西晚報
據瞭解,0-6、7歲是個體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心理發生、發展的關鍵時期。這一時期個體神經系統的可塑性較大、對外界環境的適應能力較強,如果能在這一期間內施以及時、適當的教育,會有利於個體生理機能的重新組合、有利於身體各種功能的代償、有利於兒童缺陷的最大程度補償和潛力的最大程度發揮、有利於其身心健康發展。因此要遵循早發現、早干預、早治療的“三早”原則。
因此,在孩子生長初期,就要關注孩子的早期徵象,如果有落後,應及時地進行相關的訓練和康復。
-
3 # 幸福人生情感語錄
我們需要定期監測孩子的身高,身高監測可以及時發現孩子的發育是否存在異常情況。此外,還要讓孩子均衡飲食,避免出現偏食、挑食的情況。
-
4 # 兒科醫生王玲
你好!可能大部分的寶媽都聽說過“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並把它當做一個標準值。“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發牙”,是很多的媽媽都知道的一句育兒老話,這是老一輩人經過多年的經驗總結出來的,關於寶寶發育的一條規律。雖然每個孩子的成長都存在一定的差異性,但這句育兒老話也有一定的道理。它基本能反映出嬰兒的生長規律,給許多新手媽媽一些指導,讓她們在育兒道路上有一個參照。
其實所謂“三翻六坐七滾八爬”是對新生寶寶發育程序的一種經驗總結,不同體格、養育方式、家長訓練都會讓實際情況略有偏差,但基本不會差很多。
所以如果寶寶沒有“按時”學會一些本領,媽媽們先不要急著焦慮,多觀察引導,確認一下這種情況是由個體差異引起的,還是發育異常,如果是後者,儘早干預治療可以將影響降到最低,對寶寶的意義是非常重大的。
如何判斷寶寶的生長髮育水平是否正常呢?家長們可以參考這個標準:
標準的三翻六坐七滾八爬的完整版其實是:三翻六坐七滾八爬九發牙,週會走。
3個月時就有翻身的動作或意識;6個月時能獨自坐立或扶著東西坐住;7個月時已經不滿足於老老實實的坐著,而是想要翻滾;8個月就出現爬行或表現出想爬行的動作和慾望;9個月時開始出小乳牙;滿週歲會晃晃悠悠的自己走路。
這個時間線符合大部分寶寶發育規律,但並不是所有寶寶的標準。
每個娃都是一個獨特的個體,都有自己的生長曲線,有的孩子慢,有的孩子快,不可能每個孩子都一樣。只用這點來作為評判標準,太過武斷。
有寶媽可能會說:你說有的孩子慢,什麼程度叫慢,什麼程度是不正常?萬一不是慢,而是真的發育出現問題,那豈不是耽誤了治療時間?
如果寶媽們擔心害怕?看這裡寶媽們的擔心自然也有道理,生長髮育遲緩的孩子確實也有,那該怎麼區分孩子是發育慢還是發育遲緩呢?所有大運動,都落後2個月以上,例如:
3個月還不能抬頭;5個月還不會翻身;8個月還坐不穩;10個月還不會爬
1歲時還站不穩;孩子不笑,和大人沒有眼神交流,3個月以上的孩子很少笑,眼神也不與大人對視交流,逗孩子時,孩子很少有迴應。
溫馨提示:如果孩子出現以上任意一種情況,提示著孩子可能不是生長曲線慢,而是有可能出現某種異常。寶媽應該引起重視,儘早帶孩子檢查。如果孩子只是生長曲線慢一點,父母可以透過適當的引導來幫助孩子更好更快的學會這些動作。
-
5 # 兒科醫生陳青
兒童的生長包括身長、體重、頭圍、囟門的閉合、牙齒、骨骼、感覺器官及智力行為等。
體重:小於6個月嬰兒體重=出生時體重(kg)+月齡×0.7(kg)
7~12個月嬰兒體重=6kg+月齡×0.25(kg)
2歲~青春期前=年齡×2+8(kg)
PS:12歲後為青春期,個體差異較大,不能按上述公式計算。
身長出生時50cm
1歲75cm(1~6月平均每月增長2.5釐米;7~12月平均每月增長1.2釐米)
2歲85cm
2歲以後平均增長5cm~7cm
2歲~12歲身高計算公式=年齡×7+70cm
2歲~12歲身高計算公式=年齡×7+70cm
頭圍頭圍過小,多為小頭畸形或小腦發育不全;頭圍過大,多是腦積水,佝僂病等,均不正常。
出生時33cm~34cm
1歲約44cm~46cm
2歲約46cm~48cm
5歲50cm左右
10歲約50cm~52cm,
15歲接近成人54cm~58cm
其他胸圍的增長:出生時胸圍32釐米,一週歲時約44~46釐米,與頭圍相等,10週歲時約60釐米。
囟門的閉合:在頭頂前部有一塊菱形的,柔軟並能看出跳動的部位叫“囟門”。正常的孩子最晚在一歲半前閉合。囟門過早過晚閉合都是疾病的現象。
牙齒的生長:兒童牙分乳牙、恆牙兩種。乳牙逐漸脫落,又生出恆牙來,恆牙共32只。
需要注意的是,資料並非絕對標準,只要孩子的身高體重值在正常範圍內,身體無異常病症,家長不必過分擔心。
-
6 # 子謙媽媽育兒經
懷孕期間,孕媽媽有時被別人不小心碰下肚子會很焦急,剛才這一碰會不會對寶寶有什麼影響。雖然自己沒什麼反應,可心裡就是焦急。
孕婦想要了解胎寶寶生長髮育是否正常,可以採用以下幾種簡單易行的方法。
一、根據子宮的高度一般情況下,子宮底每週增長8.2毫米,4周增加3.28釐米。胎兒的發育情況與懷孕的時間、子宮的大小一致。如果子宮底的高度低於懷孕週期應有的高度,那麼可能胎兒有發育遲緩的情況。
二、體重與腹圍增大大多數孕婦,懷孕前3個月體重會增加1.1~1.5千克,從第四個月開始每週增加350~400克。腹圍每週增長6.9毫米,每個月會增加2.7釐米。如果測量過後在這個範圍內,說明胎寶寶生長髮育正常。
三、胎動和胎心計數正常情況下,胎兒每小時胎動次數為3~5次。如果胎兒在每小時少於3次,或12小時內胎動小於10次,胎寶寶就會出現宮內缺氧的情況。 懷孕4個多月時,可以聽到胎心。正常胎心每分鐘為120~160次。如果慢於120次或快於160次就不是正常現象,胎兒發育可能就有問題。
-
7 # 六六家蓓趣
只有到醫院檢查才可能確診寶寶發育是否正常,到醫院做一個彩超,先觀察一下胎兒的發育情況,也可以做唐氏篩查和羊水穿刺檢查,看一下胎兒是否存在畸形。
平時要遠離有害氣體,不要過多在玩手機和電腦,都容易對胎兒造成影響,定期到醫院產檢,出現問題要及時的治療。
在懷孕期間前三個月要多注意休息,不能有劇烈的運動,最好不要同房,容易引發流產的情況,要加強營養,保持良好的心情。
-
8 # 湯圓是TIAN
1-36個月寶寶發育各個階段練習
1~3個月寶寶發育練習
大動作
● 俯臥抬頭
媽媽可以用一些彩色的帶響聲的玩具在前逗引,讓寶寶練習自己抬頭。
● 頭豎直
媽媽每天豎抱寶寶幾次,讓寶寶練習將頭豎起來。
● 翻身
大約在3個月的時候寶寶就要開始練習翻身,當寶寶俯臥的時候,媽媽可以用玩具在寶貝的兩側逗引寶貝,訓練寶貝翻身。
認知能力
● 視覺
當寶寶平躺的時候,可以在寶寶的頭頂上方二三十釐米的高度掛一些彩色的球、鈴、環,或一些能發聲的玩具。2個多月的寶寶,眼球會追隨活動的物體轉動,因此,媽媽可以用兩個玩具來訓練寶寶視覺轉移,讓寶寶先注視一個玩具,然後再拿出另一個玩具,讓寶寶的視線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或者也可以拿一個玩具在寶寶的眼睛上方慢慢轉動,讓寶寶的視線追隨玩具移動。
注:很多家長都習慣在寶寶的嬰兒床或者小嬰兒車內掛上一個小玩意兒去吸引寶寶注意力。但是長此以往,寶寶一直對著一個地方看,容易造成對眼。所以,只要在訓練時把小玩意掛上即可,或者過一段時間給東西變換一下位置。避免寶寶長時間盯著一個地方看。
● 聽覺
寶寶躺著的時候,媽媽可以在寶寶左右兩側說話,或者放一些柔和的音樂,讓寶Bora尋找聲源,訓練寶寶的聽覺。
● 觸覺
媽媽在寶寶醒著的時候,掰開寶寶緊握的小拳頭,用大拇指輕柔為寶寶的小手做撫觸,以掌心為中央向四周輕推,並且要經常性地把寶寶的大拇指從緊握的小拳頭中抽出來。寶寶到了兩三個月的時候,媽媽要把毛線球、塑膠玩具等不同材質的玩具放到寶寶的手中,讓寶寶接觸不同的物體,訓練寶寶的觸覺。
語言能力
從寶寶出生的那一刻起,媽媽就應該利用各種機會和寶寶講話,為寶寶提供一個豐富的語言環境,有利於寶寶語言的發展。
當寶寶發出一些“唔”“啊”“哦”的音的時候,媽媽要及時鼓勵寶寶,抱抱寶寶,或者親親寶寶。
寶寶在3個月的時候會逗笑,媽媽在寶寶情緒好的時候,可以多逗寶寶發笑,使寶寶感受多種聲音、語調,促進寶寶的語言發展。而且,一些觀點認為:笑的越多的寶寶越聰明。所以,媽媽們,要常逗寶寶笑啊。
社會行為能力
媽媽要了解寶寶的生活習慣,養成寶寶按時吃喝拉睡的習慣。此外,媽媽還要和寶寶有一些情感上的交流,如餵奶的時候要和寶寶柔和地對視,要充滿愛意地和寶寶交流。
3個月的寶寶已經出現了初步的社會交往能力,他們對媽媽的聲音和麵孔格外感興趣,因此媽媽要經常親親寶寶,抱抱寶寶,建立良好的親子關係,這樣寶寶會對更多的人微笑,願意與更多的人交往。
4~6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 俯臥支撐
訓練寶寶用兩隻手撐起身體的上半部分(主要包括頭和胸部),媽媽可以先讓寶貝趴著,然後用彩色的玩具或者會發生的玩具,在寶寶的頭頂晃動,這樣寶寶就可以用胳膊撐著身體,把頭抬起來。隨著寶貝月齡的增大,寶寶會逐漸用一隻手撐著身體,另一隻手騰出來夠玩具。
● 坐
4個月的寶寶可以訓練拉坐,具體做法是讓寶寶平躺,媽媽伸出手指,讓寶寶握住自己的手指,輕輕一拉,將寶寶的頭和肩膀拉起來,然後再讓寶寶平躺,反覆幾次。如果發現寶寶沒有辦法讓自己的頭豎直,媽媽就要過一段時間再來練習這個姿勢。
等到寶寶5個月的時候,就可以練習靠坐,讓寶寶靠坐在沙發上,一天2——3次,以後可逐漸減少靠墊的支援,讓寶寶學著獨坐。
注:因為寶寶的骨骼仍在生長髮育中,故不可長時間讓寶寶坐著。一定要記得讓寶寶勞逸結合呦~
精細動作
4個月左右的寶寶,隨著神經系統的發育,精細動作也在發展,特別是手部的,因此,媽媽在這個時候也要注意鍛鍊寶寶的精細動作。
媽媽在寶貝4個月的時候,可以抱著寶貝跳舞,培養寶貝的節奏感,一天2—3次。建議最好放一些音樂。
同時可以在寶貝的周圍放一些玩具,讓寶貝嘗試自己去拿。另外也可以準備一些大小不一的玩具,讓寶貝來抓握,訓練寶貝的手眼協調能力和抓握能力。
推薦玩具:
撥浪鼓、搖搖鈴。這些玩具可以讓寶寶在玩的過程中學會不同的動作,比如搖、抓、拿等。
寶寶6個月左右的時候身體已經很靈活了,所以這個時候媽媽或者力氣大的爸爸要常常將寶寶舉起來,讓寶寶練習蹬腿,鍛鍊寶寶的腿部肌肉。
語言能力
媽媽要隨時隨地教寶寶認識周圍的事物,讓寶寶多聽,這樣寶寶的語言發展會非常迅速。
媽媽在和寶寶說話的時候應該面對著寶寶,這樣寶寶就能看清楚媽媽的口型,表情,從而鍛鍊寶寶適應媽媽的表情變化。
認知能力
媽媽要抱著寶寶多照鏡子,讓寶寶認識鏡子裡的自己,促進寶寶主客體意識的發展。可以和寶寶玩捉迷藏遊戲,培養寶寶的反應靈活性。
7~10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 獨坐
訓練寶寶的獨坐能力,媽媽可以把寶貝放在凳子上,讓寶貝的雙腿著地,用手扶著寶貝的大腿,不要扶寶貝的背,然後慢慢地撒開手,讓寶寶自己掌握平衡。另外也可以放一些玩具在寶寶的周圍,讓寶寶轉頭尋找周圍的玩具,訓練寶寶的靈活性。
● 爬
爬是寶寶動作發育的一個標誌階段,寶寶可以透過爬來移動自己的身體,擴大探索的視野。媽媽可以用玩具來吸引寶寶,讓寶寶向前爬。有部分寶寶剛開始學習爬行的時候向後縮,這個時候,媽媽可以用手抵著寶寶的腳,使寶寶向前移動。
● 站
媽媽可以扶著寶寶學習站立,練習的時候要讓寶寶的兩腿分開,但不可站立太久,一次一到兩分鐘即可。每天練習三到五次。
精細動作
訓練寶寶用拇指和食指捏取東西,鍛鍊寶寶手指的靈活性,比如讓寶寶捏豆子或者珠子,但媽媽一定要在旁邊看護,避免寶寶塞到嘴裡。
媽媽可以教寶寶玩鼓掌的遊戲,讓寶寶雙手互拍,訓練寶寶的協調能力,另外,媽媽可以多準備幾個玩具,同時遞給寶寶,讓寶寶學會把一隻手裡的玩具遞到另一隻手裡。
媽媽還要特意鍛鍊寶寶拿起、放下等動作。可以訓練寶寶自己扶著瓶子喝水,配合媽媽穿脫衣服等。
推薦玩具:
可以敲的鼓。寶寶用雙手拍打的時候鍛鍊了寶寶的協調性。
認知能力
● 視覺
利用圖片培養寶寶的觀察能力,多給寶寶看一些彩色的圖片,並且告訴寶寶圖片的內容。媽媽還要帶寶寶去不同的環境,擴大寶寶的視野。
還可以購買適合小寶寶的繪本,讓寶寶一邊看,一邊講給寶寶聽。
● 聽覺
每天給寶寶聽一段音樂,讓寶寶感受不同的旋律、節奏等。媽媽還要鼓勵寶寶用手拍各種不同的玩具,讓他來辨別不同的聲音。
語言能力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已經能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疊字詞,因此媽媽要有意識地強化訓練,一旦寶寶發這些音,媽媽就要表揚寶寶,親親寶寶,這樣寶寶就更願意張口發音,有利於語言的發展。
10個月左右的寶寶,媽媽要叫寶寶唱兒歌,兒歌的選擇最好有帶拍手、扭腰等動作,媽媽可以一邊唱一邊教寶寶做動作。
社會行為能力
繼續教寶寶指認東西,如“爸爸在哪裡”、“桌子在哪裡?”等,讓寶寶學會尋找和辨別不同的物體。
11~14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寶貝扶著東西站穩
寶貝會走路
寶貝會跑
精細動作
寶貝藉助木棍夠東西
寶貝擰開瓶蓋
寶貝蓋上瓶蓋
寶貝搭積木,穩穩地能搭三塊積木
寶貝用勺子吃飯
寶貝會翻書
語言認知
寶貝會發爸爸、媽媽、爺爺、奶奶等這些疊詞的音,同時,當寶貝聽到叫自己的名字時有反應。
社會認知
寶貝對熟悉的人會微笑
媽媽離開時寶貝會依依不捨
寶寶對陌生的小朋友和人不害怕
寶貝會做再見的動作
思維認知
寶貝能指認至少三個以上的身體部位
寶貝聽到音樂會隨著旋律扭動身體
寶貝會脫帽子和襪子
15~18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這個月齡階段的寶寶的運動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但媽媽還是要堅持讓寶寶加強練習,多帶寶寶去戶外活動,加強寶寶的走、跑能力的訓練。
媽媽可以帶寶寶玩滑梯,上下樓梯,鍛鍊寶寶腿部肌肉的發展。另外也可以玩投擲皮球等遊戲,鍛鍊寶寶的手臂大肌肉。
精細動作
鼓勵寶寶多玩動手的遊戲,鍛鍊寶寶的手部小肌肉。如給寶寶提供筆和紙,讓寶寶練習塗鴉, 搭積木等等。
認知能力
教會寶寶認識五種以上的圖形,與寶寶一起看圖片,並讓寶寶說出圖片的顏色,形狀等。教會寶寶區分衣服和褲子。
比如:讓寶寶知道上下、大小、多少、長短等關係,可以透過畫畫來教寶寶,畫一條長的線,和一條短的線,讓寶寶自己比較兩條線的關係。
讓寶寶認識五種以上的顏色,生活中隨時教寶寶分辨不同的顏色。
語言能力
當寶寶被問到幾歲了,叫什麼名字,男孩女孩的時候,可以回答出來。能用簡單的語言和媽媽交流;會背三首以上兒歌或童謠;會數到5以上;會模仿幾個動物的叫聲。
19~24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這個月齡的寶寶可以自如地行走,下蹲,能有目的地投擲、用腳踢皮球,會扶著欄杆上下樓梯,會自己上滑梯並滑下來。媽媽可以利用玩具來訓練寶寶走、彎腰、蹲下來等一連串大動作。
比如:可以讓寶寶去撿地上的玩具,並放到原來的位置,也可以和寶寶玩踢皮球的遊戲。
精細動作
這個月齡的寶寶手部動作更加靈活了,會自己握筆自如地畫畫,甚至能畫出直線,能用拇指和食指捏東西,會穿珠子,能搭4—8塊積木,會自己拿勺子吃飯,會自己穿脫衣服。
語言能力
寶寶的語言能力有了實質性的進展,掌握的詞彙也豐富了,從名詞、動詞擴充套件到形容詞、副詞,並開始說片語和一些簡單的句子。媽媽可以利用生活中的點滴對寶寶的語言表達能力進行訓練,如看到一個東西,可以問寶寶“這是什麼”、“幹什麼用的”等等。
媽媽給寶寶講故事的時候,儘量用短句,再加上豐富的表情和語調,吸引寶寶的注意,而且一個故事要重複講幾次。
認知能力
● 注意力
這個階段的寶寶能集中注意力看電視、看圖片、念兒歌、聽故事等,但注意力一般保持在10分鐘左右。
● 觀察力
媽媽要注意訓練寶寶對形狀、顏色、大小、多少等分辨能力,比如拿兩個蘋果,讓寶Bora判斷哪一個大哪一個小。
● 記憶力
這個階段寶寶的記憶處於無意識記憶,有意識記憶非常短暫。媽媽可以透過玩捉迷藏的遊戲來訓練寶寶的記憶力,比如拿一個玩具,先給寶寶看,然後藏起來讓寶寶尋找。
社交能力
媽媽還要鼓勵寶寶與小夥伴玩耍,把自己的玩具主動給其他的小朋友玩,讓寶寶學會分享。
25~30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寶寶行走已經非常穩健了,斜著走,倒著走,一高一低走都可以,另外,寶寶也能自如地蹲下,站起來,不再需要藉助手的力量。
這個月齡的寶寶還可以自如地奔跑,但常常因為速度太多,又掌握不住身體的慣性,會突然向前趴倒,不過媽媽最好不要制止寶寶,摔跟頭是人生必經的階段。
寶寶已經可以把球扔出100釐米遠了,這個時候寶寶的臂力有了很大的進步,而且平衡性也有了很大的發展,還可以站在高的凳子上,向前走幾步。
精細動作
寶寶會穿脫簡單的衣服,也會拉拉鍊。媽媽要教寶寶學會簡單的添畫,會畫直線、橫線。這時要給寶寶準備一套橡皮泥玩具,讓寶寶揉、搓、團等,來訓練寶寶的手指靈活性。還要教寶寶簡單的手工摺紙。
語言能力
媽媽要教寶寶掌握量詞的用法,寶寶常常會說“給我一張花”,媽媽既不要嘲笑寶寶也不能為了逗寶寶而故意將錯就錯,而是要耐心地教寶寶正確的數量搭配。
這個階段的寶寶可以用語言表達自己的心情,描述自已的感受。能聽懂故事,掌握故事中一些詞彙,並能複述故事的主要內容。
有條件的家庭可以開始讓寶寶接觸英語,比如看一些英文動畫片,聽一些英文兒歌,或者直接教孩子英文詞句。
社會認知能力
寶寶喜歡反覆聽一個故事,讀一本書,因此媽媽要一個故事講很多次。寶寶在媽媽的幫助下會認一些簡單的漢字和英文單詞。
寶寶有了聯想能力,會把不同的事物聯絡起來,如看到一條曲線,會說這是水。媽媽不要干涉寶寶的想象力,要儘可能創作條件來培養寶寶的想象力。
這個年齡階段的寶寶很喜歡和小朋友一起玩耍,來發展他的社會交往能力,因此,媽媽要帶寶寶常和小朋友玩耍,在寶寶與小朋友玩耍的時候,媽媽不要干涉寶寶,讓他自己去解決問題。
媽媽要經常和寶寶玩一些角色扮演的遊戲,來開創寶寶的創造性思維,比如玩醫生和病人的遊戲等等。透過遊戲角色的扮演,可以豐富寶寶的情感,也可以促進寶寶語言、想象力的發展。
寶寶能理解“一樣多”、“相同”、“相等”等概念,能認識和分辨三角形、正方形、圓形,並且能點數1—6。
31~36個月寶寶的發育練習
大動作
寶寶的走、跑、跳等動作基本協調,媽媽要多帶寶寶參加騎車、攀登、平衡木、投擲、游泳等活動,增加活動的難度,使寶寶的活動更加協調,更有控制性。
精細動作
寶寶在擺弄各種物品的時候,能運用各種技巧。
語言能力
寶寶喜歡聽故事,兒歌,喜歡問問題,媽媽要常與寶寶交流,滿足寶寶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媽媽要創設語言環境,讓寶寶掌握簡單的日常用語和一部分漢字及英語單詞,引導寶寶閱讀簡單的幼兒讀物、繪本等。
社會認知能力
媽媽要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寶寶的生活自理能力,如自己吃飯,穿脫衣服,上廁所,為寶寶入園做好準備。
媽媽要給寶寶提供表現的機會,讓寶寶體會成功的喜悅,多鼓勵寶寶,讓寶寶形成樂觀開朗、自信活潑的性格;要讓寶寶多接觸社會,擴大視野,豐富寶寶的生活經驗。寶寶能感知四季變化,景色的不同,媽媽應該利用大自然對寶寶進行觀察力的訓練,讓寶寶瞭解季節更替、氣候變化、植物生長等自然規律。
寶寶能認識餐具、玩具及傢俱,認識各種交通工具。
寶寶能認識幾種動物,並能用恰當的詞語來描述動物的生活習性和特徵。會指認前後上下方位,能點數5以內的數,認識幾何圖形。
回覆列表
每個兒童生長髮育模式不盡相同,但遵循共同的規律。認識兒童生長髮育規律有助於對兒童生長髮育狀況進行正確評價和指導。
在整個兒童時期,生長髮育不斷進行,呈一連續的過程,但生長速度呈階段式。比如說,體重和身長的增長在生後第一年,尤其是前3個月最快,第1年為生後的第一個生長高峰,第二年以後生長速度逐漸減慢,至青春期又迅速加快,出現第二個生長高峰。
兒童各系統器官的發育順序遵循一定規律,有各自的生長特點,與其在不同年齡的生理功能有關。如神經系統發育較早,生殖系統發育最晚。
生長髮育通常遵循由上到下、由近到遠、由粗到細、由低階到高階、由簡單到複雜的順序或規律。
如出生後運動發育的規律是:先抬頭、後抬胸,再會坐、立、行;先抬肩、伸臂,再雙手臥物;先會控制腿,再控制腳的活動;先會用全手掌抓握物品,再發展到能以手指端摘取;先會畫直線,進而能畫圖形、畫人。
兒童生長髮育雖按上述一般規律發展,但在一定範圍內由於受遺傳、環境的影響而存在著較大的個體差異,每個人生長的“軌跡”不完全相同。體格上的個體差異一般隨年齡增長而越來越顯著,青春期差異更大。因此,兒童的生長髮育水平有一定的範圍,所謂正常值不是絕對的,評價時必須考慮各種因素對個體的影響,並應作連續動態的觀察,才能作出正確的判斷。
兒童體格生長的規律,常用的指標有體重、身高(長)、坐高(頂臀長)、頭圍、胸圍、上臂圍等。
體重是身體各器官、組織及體液的總重量、因體脂和體液變化較大,體重在體格生長指標中最易波動,是反映兒童體格生長,尤其是營養狀況的最易獲得的敏感指標。兒童年齡越小,體重增長越快。出生後前3個月體重增長最快,一般每月增長600-1000g,生後3個月末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2倍;出生後9個月體重的增長約等於前3個月體重的增長,即12個月齡時體重約為出生體重的3倍。生後第一年是體重增長最快速的時期,為“第一個生長高峰”,進入青春期後體格生長再次加快,呈現“第二個生長高峰”。
身高指頭、軀幹(脊柱)與下肢長度的總和。3歲以下兒童立位測量不易準確,應仰臥位測量,稱身長。3歲以後立位測量,稱身高。身高(長)的增長規律與體重增長相似,也是生後第一年增長最快,也出現嬰兒期和青春期兩個生長高峰。
坐高指由頭頂至坐骨結節的長度,3歲以下取仰臥位測量,稱頂臀長。坐高代表頭顱與脊柱的生長。由於下肢增長速度隨著年齡增長而加快,坐高占身高的百分數則隨年齡增加而下降。
頭圍指自眉弓上緣經枕骨結節饒頭一週的長度,是反映腦發育和顱骨生長的一個重要指標。胎兒時期腦發育居各系統的領先地位,故出生時頭圍相對較大,平均33-34cm。頭圍在1歲以內增長較快,前3個月和後9個月都約增長6-7cm,故1歲時約46cm。頭圍常與身長有關,6個月內嬰兒頭圍與頂臀長大致相等,1歲時頭圍約為1/2身長+10cm。
胸圍指自乳頭下緣經肩胛骨角下繞胸一週的長度,反應肺和胸廓的發育。出生時胸圍比頭圍小1-2cm,約32cm。1歲時胸圍約等於頭圍,出現頭圍、胸圍生長曲線交叉;一歲以後胸圍發育開始超過頭圍,1歲至青春前期胸圍超過頭圍的釐米數約等於兒童年齡減1。
上臂圍指沿肩峰與尺骨鷹嘴連線中等的水平繞上臂一週的長度,反應上臂骨骼、肌肉、皮下脂肪和面板的發育水平。常用以評估兒童營養狀況。生後第1年內上臂圍增長迅速,1-5歲期間增長緩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