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老王侃侃大山
-
2 # 梔枳梔
京東東路(府一州七軍一,縣三十八):
青州(北海郡,鎮海軍節度,建隆三年以北海縣置軍,淳化五年改軍名,慶曆二年初置京東東路安撫使)
密州(本防禦州,開寶五年升安化軍)
濟南府(濟南郡,興德軍節度,本齊州,政和六年升府)
沂州(琅琊郡)
登州(東牟郡)
萊州(東萊郡)
濰州(建隆三年以青州北海縣建為北海軍,乾德三年升州)
淄州(淄川郡)
淮陽軍(同下州,太平興國七年,以徐州下邳縣建軍)
京東西路(府四州五軍一,縣四十三:
應天府(河南郡,歸德軍節度,本唐宋州,景德三年升府,大中祥符七年建為南京)
襲慶府(魯郡,泰寧軍節度,本兗州,政和八年升府)
興仁府(濟陰郡,彰信軍節度,本曹州,崇寧元年升府)
東平府(東平郡,天平軍節度,本鄆州,宣和元年改府)
徐州(彭城郡,武寧軍節度,本京東路,元豐元年割隸京東西路)
濟州(濟陽郡)
單州(碭郡)
濮州(濮陽郡)
拱州(寶慶軍節度,本開封府襄邑縣,崇寧四年建州)
廣濟軍(乾德元年置發運務,開寶九年改轉運司,太平興國二年建軍)
宋州,別名睢陽郡,即今河南省商丘市。隋朝開皇十六年(596年),設立宋州,治所在睢陽縣(今河南省商丘市睢陽區)。唐朝時期,睢陽縣改稱為宋城縣,共下轄宋城縣、柘城縣、襄邑縣、寧陵縣、虞城縣、谷熟縣、下邑縣、楚丘縣、單父縣、碭山縣10縣。 後周時,趙匡胤在宋州任歸德軍節度使,後來宋州成為宋朝的龍興之地。宋朝景德三年(1006年),宋州升格為應天府,後升為南京,作為北宋陪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