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8
回覆列表
  • 1 # 超能網

    在手機上玩遊戲說來也是很久了,早在功能機時代,“貪食蛇”、“空間大戰”已是手機上膾炙人口的點心小遊,後面先後也有諾基亞N-Gage、索尼Xperia Play等,主打遊戲功能的智慧手機出現,甚至iPhone也曾是一部可以搶奪任天堂傳統掌機市場的手機,而近年隨著智慧手機的全民普及,硬體效能的提升,手遊的愈發興盛,遊戲手機便再次回到大家的視野中,相比其它半路起家、或者新創業不同,PC DIY大廠華碩做手機已有多年,他們的ZenFone系列也有過優秀的作品,所以當有傳華碩要做ROG Phone時,大家可謂既意料之中,又出乎意料,因為這是用到了華碩自家有著信仰性質的品牌,ROG(玩家國度)命名的手機,那麼這部ROG Phone究竟對不對得被賦予的名號呢?這裡將告訴大家答案。

    ROG Phone在國內行貨名稱為“ROG遊戲手機”,但出於大家對它的更廣泛認識,所以下文采用ROG Phone的稱呼,另外由於它定位於遊戲手機,考慮到他的目標人群基本不會太在意它的拍照表現,能人臉識別,掃個碼就可以滿足了,所以這裡是沒有相機部分的測試和評價,但如果你堅持對它的拍照感興趣,可以找小超哥(微信9501417)獲取手機的實拍樣張。

    ROG Phone在今年六月初的臺北電腦展上亮相,但直到上個月才開賣,起步的128GB版售價為5999元,高配的512GB版更是要7999元,更別說買齊全部相關配件,過萬元是妥妥的了,看到這些價格,估計不少人已經準備:打擾了!然後默默Alt+F4了,當然由此也不難知道,ROG Phone會有相應地高階的硬體配置,其基本規格如下:

    外觀與螢幕

    ROG Phone正面第一眼還是很低調普通的18:9比例全面屏手機,但上下兩道ROG標誌配色的條狀揚聲器,起到很好的亮身份作用,上下邊框也控制得恰當,因為遊戲手機很多時候會橫置握持,太窄的邊框不見得是好事,所以ROG Phone還是在外觀設計上還是有考慮到了遊戲的實用性。

    至於要高調的話,ROG Phone的背面也絕對給夠面子,玻璃背面下內有科幻風的裝飾線條,而不規則多邊形的攝像頭和指紋識別器,而右側的金屬梯形與玻璃嵌到好處,上面兩處銅片散熱孔顯示出了它的不一般,而整體淺灰色搭配棕色的配色,讓背面辨識度超高,更不說那個帶RGB燈光的ROG logo,伴隨閃動,直叫人高喊“買、買、買”...額,不對,應該是“R、O、G”。

    ROG Phone的外觀設計可以說是與大家常見手機上,那種講究優雅、簡潔線條風格的極端對立,它很有激情,給到了很濃郁的戰鬥氣氛,咋看粗獷但又不精緻感,這種設計你可以不喜歡,但不得不稱讚它的美妙。

    相比傳統掌機的螢幕與控制各司其職不同,遊戲手機的螢幕兼顧了顯示和控制在內,所以螢幕的重要性不然而喻,在ROG Phone之前,早有Razer Phone的120Hz高重新整理率獨步天下,也有廠商為手機額外增加影象處理晶片,而獲得更利於遊戲的螢幕顯示效果,ROG Phone選擇一塊6英寸OLED螢幕,解析度為1080p+,支援P3廣色域和HDR顯示,而最大亮點在於最高90Hz重新整理率,剛好介於普通60Hz與Razer Phone的120Hz之間。

    由於ROG Phone的螢幕並非是OLED大廠三星提供面板,所以大家都會擔心它的顯示素質,實際觀看手機兩週多,這塊螢幕並沒有很明顯的那種非P排列OLED屏的顆粒感,而色彩沒有OLED那種過於鮮豔,亮度還算充足,而值得注意的是,手機也支援自動色溫調整,這即使在旗艦機上也是比較少有的功能,所以綜合而言,這是一塊顯示效果還算不錯的螢幕,當然它確實不是目前一流級別的OLED屏。

    相比之下,螢幕的90Hz重新整理率還是可以讓它扳回一分,手機預設是60Hz的(應該是為了省電),需要手動在設定中開啟90Hz,這時候你就開啟新...額,其實一開始,系統的各介面滑動、app上下滑,也感受不出來什麼不同,只有在大幅度快速滑動螢幕,如刷微博時,你才會發現是有那麼一點更順滑了,而到了你使用久了一點,再切換到60Hz,這時候的感受才會更深一些。

    而放到遊戲中的話,目前的遊戲的最高也只是60fps上限的幀率,一般也不太能發揮出90Hz重新整理率的效果,絕大多數玩家就很難感覺得出與60Hz螢幕下的區別,這裡不清楚ROG Phone的螢幕觸控取樣率是,但90Hz給大家暫時更多隻是聽上去很“電競”罷了。

    但有意思的是,應該是螢幕的塗層原因,ROG Phone的螢幕觸感流暢,玩手遊時的搓玻璃操作明顯要比其它手機更舒服、更順手,所以如果你是講究手感的話,個人建議大家最好不要在ROG Phone上貼螢幕膜。

    效能

    與遊戲PC一樣,遊戲手機自然也要有強悍的效能,畢竟沒有強大的硬體效能作為基礎,玩遊戲不流暢的話,談何GAMING?但遊戲手機又不同於PC上可以有多種處理器、顯示卡的搭配組合,今年各家遊戲手機在硬體配置上的選擇,也就只有高通驍龍845了,再怎樣軟體神油最佳化、加裝什麼“水冷“散熱,它都依然只是塊驍龍845。

    但華碩還是給大家驚喜,ROG Phone搭載了一塊主頻達到2.96GHz的驍龍845,這是目前市面上唯一一臺擁有這個被大家俗稱為超頻版晶片的手機,華碩還為之在內部加入名為3D Vapor Chamber(真空腔均熱板)的散熱設計,讓晶片得以高頻率執行,而按我們從PC DIY而來的認識,更高的主頻在遊戲中始終是有用的,這也就讓了ROG Phone在紙面資料上已經領先了其它遊戲手機,甚至在今年所有Android手機中,它都是毋容置疑的高規王。

    除了硬體上這一優勢外,ROG Phone在軟體方面也有為效能部分做了最佳化功能,稱為“X模式”,可以理解成手機在開啟這個模式後,會更加積極地調動硬體效能以保持遊戲的流暢執行,也就是大家俗稱的“遊戲模式”、XXX Turbo之類的功能,另外ROG Phone這個X模式還有RGB燈控制,這個視覺上看起來很厲害的功能,這些後面會再講到。

    既然ROG Phone有如此特別的硬軟體結合,自然要跑分見識下實力,測試主要有處理器、圖形和儲存效能三部分,選用軟體為GeekBench 4、3DMark和Androbench 5,在此之前先跑個安兔兔吧,ROG Phone在開啟X模式加裝風扇後,可以跑出超過30萬分的成績,位列排行榜第一。

    毫無意外,ROG Phone無論在單核還是多核的處理器效能上,都要比搭載同樣驍龍845晶片的一加手機6、三星S9+明顯更好,要知道後兩者也算是大家公認效能強悍的機型了,所以ROG Phone還能有單核近100分、多核約300分的領先,可謂是大師兄了,至於iPhone XR因為不同的OS、不同的處理器設計,所以拿誇張的分數僅供看看。

    只是奇怪的是,ROG Phone在開啟X模式後,多核效能卻會下降,這是反覆驗證的結果,暫時只能歸結為軟體BUG了,另外因為Geekbench測試過程較短,處理器並不會過熱,所以這裡即使加裝主動散熱風扇模組,成績也沒有什麼變化。

    圖形部分因為3Dmark這個Sling Shot Extreme的測試很長,機身會明顯發熱,所以這裡加入了安裝散熱器後的成績,只是ROG Phone的成績就不如處理器來得那麼優秀了,甚至預設狀態下,還不如一加手機6,只有在開啟X模式後才能跑贏,當然這個結果也不算太意外,因為GPU部分,ROG Phone並沒有特別加強。

    而在最後的儲存效能上,ROG Phone同樣給到了強勁的表現,預設模式下已經是我們測過的非iPhone外最快的讀寫速度,而在開啟X模式後,居然還可以有提升,當然這很大原因是因為我們測試的是512GB儲存版ROG Phone,而對比的一加手機6和三星S9+只是128GB版。

    實際遊戲表現方面,這裡選擇熱門吃雞手遊《刺激戰場》作為測試,目前這個手遊在Android有畫質設定上限,ROG Phone也只能最高開到“HDR高畫質”畫質、“超高”幀率,這個設定下最高幀數限制是40幀,ROG Phone在安裝散熱風扇下,全程幾乎都可以維持在滿幀(系統自帶遊戲精靈資料),開車、交戰也感覺不到有掉幀的情況,此時CPU佔用率基本不到30%,而GPU在70%左右浮動,即使連續的對局下,ROG Phone也沒有出現效能下降的情況,非常堅挺。

    個人其實更喜歡設定為“流暢”畫質下,減少畫面對視野的干擾,這應該也是不少玩家的玩法,而且這樣還可以開到“極限”幀率,ROG Phone可以達到60幀的表現,遊戲玩起來會更流暢,此時CPU和GPU的佔用率都會更低一些,所以對於這款還算吃配置的手遊,ROG Phone在效能上絕對是遊刃有餘的。

    配件

    ROG Phone也不止於手機本身,華碩認為配件也是遊戲手機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手機發布之時,華碩隨機推出了數個略顯豪華的配件,我們這次拿到了除WiGig無線投影底座外,基本全套的ROG Phone配件,包括了單機套裝中內標配的Aero Active酷冷風扇(只是名字,東西與那個酷冷沒關係),拼裝式保護殼、TwinView雙屏底座以及有線底座,這裡逐一講解和分享下使用感受。

    首先Aero Active酷冷風扇作為ROG Phone隨機附贈的配件,最有用也最重要的一個,畢竟手機內部有再好的液冷、均熱板,都不如風扇的主動散熱來得簡單直接,而且這個配件還擴充套件了USB-C和額外耳機孔,讓手機橫置玩遊戲時,解決了充電口和耳機孔被遮擋的問題。

    在實際使用中,這個配件也並非是個樣子貨,在插上手機後,可以顯著降低機身的溫度,特別是手機長時間手遊,效能也會更穩定,而且這時手掌也可以感受到涼風,所以不僅可以為手機,還可以為我們手掌散熱的,這對於手掌容易出汗的玩家,或在夏天都會很討喜。

    Aero Active的缺點也很直接,除了費電外,還有在風扇即使自動模式下,在手機進行數十分鐘的遊戲時,它的噪聲就會比較明顯,更不說手動全開後,那個噪聲也可比我們的臺式PC了,當然手機系統也很貼心,如果此時玩家在用語音麥克風的時候,風扇會自動停掉。

    除了散熱風扇外,Aero Active也是帶有RGB燈光的,接上後會接替手機背面的燈,所以設定調節上兩者是一樣的,另外在裝上這個小東西后,手機豎著拿時可以充當一個握把,所以我甚至願意把它一直裝在手機上,帶出街也顯得很硬核。

    這裡順便說到ROG Phone那個拆裝式保護殼,外形有點肌肉感,主要可以拆分為三段,其實這是為了便於玩家安裝Aero Active時,只需拆掉中間部分,而不用完全拆下保護殼,只是這個保護殼是需要玩家購買的,非標配配件。

    釋出會上那個拉風的TwinView底座,其實實物更像個是手柄,把ROG Phone裝進去後就變成一臺類似3DS的雙屏掌機了,手機是塞在上部的,同樣有風扇和燈光,而下半部主要是一塊與手機本身螢幕相同的觸控式螢幕幕,顯示效果看不出區別,只是非90Hz重新整理率,顯示的內容與主屏是獨立顯示,非擴充套件或者複製顯示,也就是可以分別開啟不同的app。

    按照華碩的介紹,這時候的ROG Phone可以用下面的螢幕來玩遊戲,而上面手機本身的螢幕則用來作影片直播,目前國內已有虎牙直播是支援這個“一心兩用”的玩法,對於手遊主播確實很有意思的,當然你還是可以用來一邊玩手遊,一邊網頁瀏覽或者聊微信的。

    TwinView下半部分除了螢幕外,還有物理的左右LR肩鍵,也就是取代了ROG Phone上的AirTriggle,兩個按鍵比較大,按壓手感一般,為非線性的直觸式,但怎樣也要比AirTriggle的超聲波方式要來得有感覺,開槍、跳躍都更順手,只是這貨加上手機的重量實在太重了,不太適合長時間遊玩。

    TwinView還內建有6000mAh的電池,相當於一個充電寶,背面帶有個讀卡器和USB-C介面,分別用於讀取標準大小SD卡和為手機、底座同時充電,華碩宣稱的40W充電,其實就是配合這些配件的一起充電時才能達到的。

    最後的有線底座,看上去像個板磚,但上面同樣有RGB的ROG logo燈光和一條燈帶,而底座的重點在於提供了相當多、相當齊全的介面,包括四個標準USB Type-A口、LAN口、DisplayPort、HDMI顯示輸出,音訊輸出以及SD讀卡器等,簡直“喪心病狂”。

    主要功能自然就是把ROG Phone轉變成一個小主機,使用鍵盤、滑鼠對遊戲進行操作,系統也提供鍵位對映設定,實試《刺激戰場》沒問題,只是在測試過程中,底座會出現在ROG Phone插上去後,會無顯示輸出,或者手機失去了響應,更有手機重啟的情況,但好在配件其實也是可以升級韌體的,有待華碩之後的更新了。

    X模式、Air Triggers

    前面就說到了,遊戲手機除了強悍的硬體,系統軟體功能也是決定遊戲手機好不好用、好不好玩的重點之一,ROG Phone預置的其實是基Android 8.1底層的ZenUI,也就是用在華碩手機ZenFone上的定製化系統,只是在主題和啟動器上換用ROG的風格,甚至在桌面設定中還是可以換回ZenUI的主題,當然應該不會有人這樣做。

    當然ZenUI本就是個成熟的系統,所以用在ROG Phone並沒有什麼不好的,系統也有針對我們大陸市場作一些本地化,並有ROG Phone特別的遊戲中心功能,當中最重要的自然就是“X模式”了,這是“打雞血”模式,讓手機把全部效能都投入到遊戲,並在開啟後,手機開啟燈光,桌布會有動畫變換,而桌面圖示也變成紅色,相當有噱頭。

    遊戲中心還顯示有手機的CPU、GPU、執行溫度、記憶體和儲存佔用情況,這些都是PC DIY玩家喜歡監看的資料,而遊戲設定檔則是檢視和設定在遊戲啟動時,是否隨之開啟X模式、設定CPU主頻、抗鋸齒等,做得很細緻和自由,另外在遊戲中還提供遊戲精靈設定,可以在遊戲裡面看到幀數在內的資訊,以及有宏命令、實時錄影、對映按鍵等設定。

    再下面的設定還有風扇速度,配件在接入手機後,如果會有風扇的會自動執行,這裡可設定自動或手動控制風扇速度,但不是按RPM來分擋的,只是四擋選擇,當然也可以直接關掉求耳根清淨。

    手機後背的RGB燈光其實預設是關閉的,只有進入X模式才會開啟,然後燈光才可以被設定,支援1680萬種色變換不是什麼稀奇的時,玩家可以根據色盤來調色,也有呼吸、頻閃在內的四種燈效模式可選,玩法不算多,但已足夠了,畢竟這也只是部手機。

    另外雖然這裡有同步選項,但這並非是與ROG的主機板、顯示卡上的燈光同步,而是隻能與另外一臺ROG Phone同步,個人覺得這個不能叫神光同步了,應該是“土豪”同步。

    X模式除了在遊戲中心點選開啟之外,還有一個物理方式的觸發開啟,那就單手用力擠壓手機的下半部分,這裡是用到了ROG Phone內建的超聲波觸控感測按鍵實現的,在手機的右側上下端,以及左側的下端各有一個,其中右側的兩個被稱為Air Triggers,用於實現手柄上的LR肩鍵。

    Air Triggers可謂是ROG Phone能稱為遊戲手機的很重要特徵了,在一般手機上,手遊的全部控制按鍵都擠在螢幕上,需要激烈控制時難免手忙腳亂,特別是對於吃雞手遊這種又要控制方向,控制視角,還要跳躍、開槍的,所以Air Triggers可以減緩這個情況了,把開槍或者跳躍設定到上面用食指來開控制,大大解放了拇指的壓力,而值得注意的是,《刺激戰場》不會把這兩個按鍵作手柄來識別的。

    另外對於不少老玩家,應該不難發現Air Triggers的妙用,那就是用在模擬器上的LR鍵,由於真機手柄上的LR鍵是用食指按的,這單純在螢幕是很難用拇指去按,特別是需要LR配合其它鍵組合,根本是難以做到,而Air Triggers則,這裡嘗試了GBA和PSP模擬器,確實好用,讓我這個沒有外接手柄就不會在手機上玩模擬器的人,都可以玩上兩把了。

    Air Triggers目前當然也是有缺點,它因為是觸控形式,所以沒有什麼手感(即使有震動反饋)科研,加上中框這兩個鍵的標識紋理淺了一點,導致很多時候都摸不到它們,需要些時間去習慣,但這兩個按鍵還是優大於劣,可以說是個人在ROG Phone最喜歡,也覺得是最顯遊戲手機身份的特徵。

    續航、充電與其它

    ROG Phone內建有4000mAh電池,這規格放在同樣尺寸的手機中算是很大的了,但因為硬體、RGB燈光以及配件的存在,不難推測它的續航還是有受到影響,而因為這是遊戲手機,它玩遊戲耐不耐玩就更為重量,所以這裡針對不同模式下,ROG Phone玩《刺激戰場》來測試續航表現,記錄方式與我們此前評測一樣,詳情可參閱這裡,而對比機型為6.28英寸OLED螢幕、3300mAh電池的一加手機6,以及6.1英寸Super AMOLED屏、3500mAh電池的三星S9+。

    其實在預設下,ROG Phone玩遊戲並沒有表現出特別的耗電,即使開啟X模式,也算可以接受,但安裝Aero Active散熱器後,就能能看出風扇的耗電情況了,特別是在X模式+風扇的折騰下,有電老虎的潛質。

    至於充電方面,ROG Phone支援QC 4快充,宣稱可在30分鐘充滿60%的電池,手機在底部和左側都各有一個USB-C介面,均可用來充電,這裡充電測試使用的是標配可最大40W輸出的充電頭,以及原裝C to C線,使用的是手機底部的USB-C口。

    只是充電速度的成績並不怎樣,ROG Phone從20%充電到80%,需要花費44.5分鐘,甚至不及一些採用QC 3.0的機型,而透過USB-C電流表發現,無論是機身底部和左側,最高只能去到17W左右的充電速度,所以這影響了充電的速度,但值得一提的,手機在充電時確實發熱不明顯,基本與平時使用差不多,這在玩家邊玩遊戲邊充電時會帶來好的體驗。

    最後ROG Phone其它還值得一講的,那就是雙立體聲揚聲器了,這基本是現在遊戲手機,乃至不少旗艦手機都會搭載的配置了,ROG Phone採用正面式,這樣在手機很橫置時,不會有一邊揚聲器被擋住,而且立體感也更好,實試這兩個揚聲器表現很好,音質已可滿足影音播放,用於玩吃雞遊戲,也可以大概聽個位置,而且它們的音量也很足夠,特別是開啟戶外模式下,音量在正常手機中是數一數二大聲的了。

    總結:最強遊戲手機

    如果你是一字一句看完這篇文章的話,不難看出本人對ROG Phone是讚賞有加,可以說,作為一個十多年的掌機玩家,偶爾也會玩手遊,我很難不去喜歡這款手機,它外觀很硬核,硬體效能出類拔萃,而RGB等在內的GAMING元素很,各樣配件也是可玩性十足,這些都很極致地體現其遊戲手機的身份。

    而回答開頭的問題,如果你是有關注PC DIY的話,都會知道華碩和ROG一直都有很讓人印象深刻的主機板、顯示卡、遊戲本等產品,而這次ROG Phone同樣不愧ROG的招牌,足以讓你“敗家之眼”。

    從ROG Phone身上,你是可以感受到華碩是很用心去打磨出來的一款手機,它有很多考慮到實際遊戲玩家們的設計和功能,從很多地方你會覺得:哦,ROG Phone的開發工程師肯定也是個手遊玩家!而不是手機公司簡單開個會,桌子一拍就做出來的所謂“遊戲手機”。

    當然ROG Phone在價格上可以勸退很多人,即使今年大家對於高價手機已是見怪不怪,但理性之下,更多人會願意選擇同價位中,外觀相對平和、主流一點的華為或者iPhone,畢竟後者們更拿得出街,同樣可以很好地玩遊戲,還有比它更好的其它方面,所以不得不說的是,會入手ROG Phone的玩家,除了家裡有礦,也確實是有信仰的人。

    對於這樣一款手機,很難定義它值不值得買,這裡只能說,它絕對是目前最強的遊戲手機,今年最優秀的旗艦機之一。

  • 2 # 三易生活

    2006年,當“電子競技”的概念還遠沒有像如今這般火熱時,一家已經靠著過硬質量在行業中久負盛名的PC品牌,作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推出專為頂級遊戲玩家設計,同時也是考驗自家最極致設計和生產能力的全新綜合產品線。

    是的,這就是華碩ROG(玩家國度)。

    從最頂級的PC主機板、到最強的超頻顯示卡、再到用上全部最新顯示技術的遊戲顯示器、極致設計的電競PC、頂尖用料的遊戲鍵鼠與音訊產品……或許沒有體驗過ROG的人會覺得,只要是臺電腦,不是都能玩遊戲嗎?但當你真正見識過ROG的產品後,才會意識到所謂的“信仰”、“敗家”只不過都是藉口與掩飾,因為真正的頂級產品,帶來的體驗,的確是完全不同,而且一旦用上,就會“上癮”。

    然而以上所說的這些遊戲體驗的差異化,以往多半隻能在PC上才會有所體現。對於近年來規模高速增長的手機市場來說,此前卻是另外一幅景象:智慧手機效能和PC一樣參差不齊,但手機遊戲開發者卻畏首畏尾,因為擔心縮窄受眾面,而一直不敢推出專為最頂級手機設計的遊戲,也不願意專為那些高效能硬體去適配更強的畫質、更多的特效——如此一來,對於過往的手遊硬體市場來說,“高效能”就變得毫無意義,而頂級玩家們與普通使用者之間的體驗難以拉開差距,更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整個手遊大環境的發展。

    直到2019年7月23日,華碩與騰訊聯合召開的這場釋出會後,一切都變了……

    首先,作為釋出會的絕對主角,全新一代的ROG遊戲手機2毫不意外地再一次代表了當今頂級效能手機的最高水準:首發主頻2.96GHz的高通驍龍855Plus主控,記憶體起步8GB、主推12GB,全系標配UFS 3.0快閃記憶體,同時採用大面積的定製均熱板散熱,散熱面積和散熱效率都遠勝普通液冷熱管。

    而與此同時,這一次的ROG遊戲手機2更是用上了重新整理率高達120Hz的10bit HDR OLED電競屏,配合兩倍於螢幕重新整理率的觸控回報率,理論上能夠辨識出頂尖玩家的逐幀甚至是半幀精密操作。除此之外,每一臺ROG遊戲手機2的螢幕出廠前都經過了校準,其色彩精確度甚至高於某些專業作圖顯示器的標準,不難看出ROG一貫以來“一切都要追求極致”的產品思路,在這臺手機上也得到了繼承。

    事實上,如果我們深入探究ROG遊戲手機2的科技含量,就會發現它甚至用上了很多與當今頂級旗艦相同甚至超越的技術:譬如說,在機身側面的兩邊,這一次依然保留了遊戲中可用的觸控肩鍵。但和其他品牌使用電容觸控方案不同的是,華碩用上的是無需在手機外殼上“開窗”的超聲波觸控感測技術。

    在充電方案上,ROG 遊戲手機2使用的30W充電頭不僅同時相容USB-PD3.0與高通QC 4.0,還首創在充電頭內部直接整合電壓轉換電路,在為ROG遊戲手機充電時,手機本身幾乎完全不會發熱,配合6000mAH的超大電池真正做到了遊戲不斷電。不僅如此,ROG遊戲手機2還內建了市面上少有的4天線WiFi方案,只為了不管用何種握持姿勢,都不會遮擋WiFi訊號,都能實現高達4.6Gbps的超高速無線速率。

    講真,由於目前智慧手機業界的產業鏈全球化,客觀上來說ROG遊戲手機2上的許多技術特性,其他品牌如果有心想做,也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但“想做”和“敢於去做並且做到了”本身就是境界上的不同,更何況,ROG這一次還多了一位至關重要的隊友,願意與其攜手改變整個電競市場、改變電競軟硬體之間的共生模式。

    這,自然指的就是騰訊。事實上,在今天的這場釋出會上,騰訊方面的代表上臺的時間並不算很長,但說出的話,作出的承諾,卻著實是分量十足:一方面,騰訊披露了此次國行版ROG遊戲手機2早在研發階段,就已經是騰訊和華碩聯合進行了——騰訊先是向華碩提供了許多關於手機電競賽事、手機電競遊戲的關鍵資料,幫助後者制定了遊戲手機的硬體規格;此後,騰訊更是將自家遊戲開發部門掌握的“Solar Core”核心級遊戲效能最佳化技術,賦予在這臺頂尖的遊戲手機產品上。

    如果你覺得這是騰訊幫ROG的遊戲效能加上了“官方外掛”,那就猜對了。事實上在本次釋出會上,騰訊不僅給了ROG遊戲手機官方調校加持,甚至還專門公佈了為其特別最佳化的數款120Hz超高畫質大作。不僅如此,就連此前長期“擱置”的和平精英超清最高畫質選項,今天也終於為ROG遊戲手機2“解鎖”,令其一發布就能夠真正在實際遊戲中,帶來和其他產品不同級別的流暢度和畫質體驗。

    除此之外,騰訊今天還公佈了未來將為華碩ROG電競手機優先適配手遊,優先提供專屬高畫質/高幀率版本,甚至是在遊戲內容中提供專屬硬體聯動(比如只有特定級別的旗艦電競手機才能遊玩的關卡、或專屬的特別福利)等企劃。而這一舉動,不僅相當於為“只有電競手機才最適合玩手機遊戲”做了背書,更重要的是它徹底打破了以往不同級別的手機都能玩一樣的遊戲的行業陳規,將PC平臺上的“什麼樣級別的裝置就該玩什麼樣級別的遊戲”的概念,終於引入到了手機市場中。

    當然如此一來,對於預算有限的手機使用者來說,這種手機硬體+軟體聯動的“階級分化”或許的確會讓他們感到不滿。但PC電競市場的經驗早就告訴我們,唯有如此,才能真正啟用高效能裝置存在的意義,才能更進一步促進整個行業的軟硬體協同進步,才能為消費者提供更高的效能福利與軟體享受。

    如果說以往的手機效能大戰,只不過是各家手機廠商們為了市場噱頭你爭我奪的話,那麼由此以往,當手機的軟硬體對效能的追求真正成為了一種相輔相成的促進機制之後,更加殘酷(無論是對於廠商還是對於消費者)的手機技術加速進步,就才剛剛開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幫我介紹一些關於賽車的知識以及專業名詞和解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