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非不正經

    楊國忠,本名釗,唐蒲州永樂(今山西芮城)人。楊貴妃同曾祖兄(另一說同祖兄)。生年不詳,卒於唐玄宗天寶十五載( 756年)六月。

    楊釗從小行為放蕩不羈,喜歡喝酒賭博,因此窮困潦倒,經常向別人借錢,人們很瞧不起他。30歲時,他在四川從軍,發憤努力,表現優異,但因節度使張宥看不上他,只任他為新都尉,任期滿後。更為貧困。四川的大富翁鮮于仲通在經濟上經常資助他,並把他向劍南節度使章仇兼瓊推薦。章仇兼瓊一見楊釗身材魁梧,儀表堂堂,又伶牙俐齒,非常滿意,遂即任他為採訪支使,兩人關係密切。因為章仇兼瓊當時正慮李林甫專權,祿位難保,所以欲使楊釗進入朝廷,作一內援。此時楊玉環已封為貴妃,貴妃的三位同胞姐姐也日益受寵。章仇兼瓊便利用這一裙帶關係,派楊釗到京城向朝廷貢俸蜀錦。當楊釗路過郫縣時,兼瓊的親信奉命又給了他價值萬緡的四川名貴土特產。到長安後,楊釗把土特產一一分給楊氏諸姐妹並說這是章仇兼瓊所贈。於是,楊氏姐妹就經常在玄宗面前替楊釗和章仇兼瓊美言,並將楊釗引見給玄宗,玄宗任他為金吾兵曹參軍。從此,楊釗便可以隨供奉官隨便出入禁中。

    楊釗在長安立腳之後,便憑藉貴妃和楊氏諸姐妹得寵的條件。巧為鑽營。在宮內,他經常接近貴妃,小心翼翼地侍奉玄宗,投其所好;在朝廷,則千方百計巴結權臣。每逢禁中傳宴,楊釗掌管樗蒲文簿(一種娛樂活動的記分簿),玄宗對他在運算方面的精明十分賞識,曾稱讚他是個好度支郎。不久,楊釗便擔任了監察御史,很快又遷升為度支員外郎,兼侍御史。在不到一年的時間裡,他便身兼15餘職,成為朝廷的重臣。

    天寶七載( 748年),楊釗建議玄宗把各州縣庫存的糧食、布帛變賣掉,買成輕貨送進京城,各地丁租地稅也變買布帛送到京城。他經常告訴玄宗,現在國庫很充實,古今罕見。於是,玄宗在八載( 749年)二月率領百官去參觀左藏,一看果然如此,很是高興,便賜楊釗紫金魚袋,兼太府卿,專門負責管理錢糧。從此,他越來越受到唐玄宗的寵幸。九年( 750年)十月,楊釗因為圖讖上有“金刀”二字,請求改名,以示忠誠,玄宗賜名“國忠”。

    隨著地位的升遷,楊國忠在生活上也變得極為奢侈腐化。每逢陪玄宗、貴妃遊幸華清宮,楊氏諸姐妹總是先在楊國忠家彙集,競相比賽裝飾車馬,他們用黃金、翡翠做裝飾,用珍珠、美玉做點綴。出行時,楊國忠還持劍南節度使的旌節(皇帝授予特使的權力象徵)在前面耀武揚威。

    楊國忠在與宰相李林甫的關係上,起初,二人一唱一合,互相利用。楊國忠為了向上爬,竭力討好李林甫,李林甫也因為楊國忠是皇親國戚,盡力拉攏。在李林甫陷害太子李亨時,楊國忠等人充當打手,並積極參與其活動。他們在京師另設立推院,屢興大獄,株連太子的黨羽數百家。由於楊國忠恃寵敢言,所以每次總是由他首先發難。楊國忠與太子李亨的矛盾也由此愈結愈深。後來,李林甫與楊國忠由於新舊貴族之間的爭權奪利產生了矛盾,主要表現在對待王(釒共)的問題上。因王氏的寵遇太深,本是李林甫和楊國忠共同嫉妒的物件。但是為了牽制楊國忠,李林甫則極力提拔王氏;當楊國忠陷害王氏時,李林甫又竭力為其開脫罪責。由於楊國忠做了手腳。玄宗便開始疏遠李林甫,王氏也以莫須有的罪名被致於死地。王氏所兼職務全部歸楊國忠。

    玄宗之所以如此信任楊國忠,除了取悅於楊貴妃之外,主要是藉以牽制李林甫的專權。同時為取代已經衰老了的李林甫做準備。終於在天寶十一載( 752年)十一月,李林甫死後,玄宗派命楊國忠擔任右相,兼文部尚書,判使照舊。楊國忠以待御史升到正宰相,身兼40餘職。

    楊國忠執政期間,曾兩次發動了征討南詔的戰爭。天寶十載( 751年),楊國忠上任京兆尹不久,遂乘機推薦自己的老友和黨羽鮮于仲通為劍南節度使,並命其率兵攻打南詔,結果大敗,士卒陣亡六萬人,南詔投附吐蕃。對此楊國忠不但沒有處罰鮮于仲通,而且還為其大敘戰功。接著,楊國忠又請求第二次發兵攻打南詔。玄宗便命令在長安、洛陽、河南、河北各地廣泛招兵。楊國忠派御史到各地去抓人,把他們帶上枷鎖送到軍營。父母、妻子哭聲遍野。十三載( 754年)六月,楊國忠又命令留後、侍御史李宓率兵,再次攻打南詔,結果又遭慘敗。兩次攻打南詔,損兵折將近20萬人。楊國忠專權誤國,好大喜功,窮兵黷武,動輒對邊境少數民族地區用兵,不僅使成千上萬的無辜士卒暴屍邊境,給少數民族地區造成了災難,而且使內地田園荒蕪,民不聊生。

    楊國忠為了籠絡人心,發展自己的勢力,讓文部選官不論賢不賢,年頭多的就留下來,按照資歷有空位子就接官。按慣例,宰相兼兵部、吏部尚書,選官應交給侍郎以下的官員辦理,規定的手續十分嚴格,須經三注三唱,反覆進行,從春至夏才能完成。楊國忠卻自示精敏,先叫胥吏到自己家裡,預先定好名單,然後把左相陳希烈及給事中、諸司長官都叫到尚書都堂,讀—名便定一名,一天就完了。當全部結束之後,楊國忠便當著大家的面說:“左相和給事中都在座,就算經過門下省了。”於是,選官大權就這樣由楊國忠一人壟斷。從此門下省不再複查選官,侍郎僅僅負責試判,致使選官質量下降。然而另一方面,由於楊國忠迎合和滿足了一些人的權欲,因而頗得眾譽。為此,楊國忠的親信京兆尹鮮于仲通、中書舍人竇華,侍御史鄭昂等授意選人,請求玄宗給楊國忠在省門立碑,歌頌其選官有“功”。玄宗讓鮮于仲通起草碑文,並親自修改了幾個字。鮮于仲通為了向楊國忠獻媚,便把這幾個字用黃金填上。

    楊國忠對人民的疾苦漠不關心。天寶十二載( 753年),關中地區連續發生水災和嚴重饑荒。玄宗擔心會傷害莊稼,楊國忠便叫人專拿好莊稼給玄宗看,並說:“雨水雖多並未傷害莊稼。”玄宗信以為真、以後,扶風太守房(王官)奏報當地出現水災,楊國忠便叫御史審問他,從此再沒有人敢彙報實情。

    天寶十四載( 755年)爆發了安史之亂。安祿山發動叛亂的藉口是討楊國忠。楊國忠與安祿山都是天寶年間的新貴,同樣受著玄宗的寵通。但是,楊國忠的發跡要比安祿山晚得多。當楊國忠尚未擔任高官要職時,安祿山早在天寶元年( 742年)正月就升任平盧節度使,以後又兼范陽節度使、河北採訪使、御史大夫,稍後又兼河東節度使。天寶九載( 750年)又封為東平郡主。楊國忠雖有外戚關係,但遲至天寶七載( 748年)始遷給事中,兼御史中丞,專判度支事。安祿山在朝中對老謀深算的李林甫十分懼怕,而對楊國忠則根本瞧不起。楊國忠接替宰相後,看到不能制服安祿山,便經常向玄宗說安祿山有謀反的野心和跡象,想借玄宗之手除掉安祿山。可玄宗認為這是將相不和,不予理睬。楊國忠一計不成又生一計,奏請讓隴右節度使哥舒翰兼河西節度使,以便排斥和牽制安祿山。天寶十三載( 754年)春,玄宗按照楊國忠的意見召安祿山入朝,試其有無謀反之心。安祿山將計就計,裝模做樣地向玄宗訴說自己的一片“赤心”,贏得玄宗更加信任,打算讓安祿山當宰相(加同平章事),並令大常卿張(土自)草擬詔敕。楊國忠知此立即勸阻道:“安祿山雖有軍功,但他目不識丁,怎能當宰相。如果發下制書,恐怕四夷輕視朝廷。”玄宗只好作罷,任安祿山為左僕射。至此。安祿山與楊國忠以及唐王朝的矛盾更加尖銳激烈,一觸即發。加之楊國忠任宰相後,官吏貪瀆,政治腐敗,民怨沸騰,終於使安祿山發動了以討楊國忠為名,行奪取皇位之實的叛亂。

    天寶十五載( 756年)六月,叛軍攻陷潼關,長安危在旦夕,玄宗根據楊國忠的建議,決定逃往四川避難。當走到馬嵬驛(今陝西興平縣)時,將士們又累又餓,加之天氣炎熱,拒絕繼續前進。此時,楊國忠的政敵太子李亨、宦官李輔國和陳玄禮一致認為,除去楊國忠的時機已成熟,並由陳玄禮出面對將土進行煽動,說這場叛亂全是由楊國忠引起的,殺了楊國忠就可止息叛亂。這時,有20多名吐蕃使者在驛站西門外堵住楊國忠的馬頭,向他要飯吃。激怒了計程車兵們立即將他們包圍上來,大喊:“楊國忠與吐蕃謀反!”一箭射中了他的馬鞍。楊國忠逃進西門內,軍士們蜂擁而入,將其亂刀砍死。接著,楊貴記也被縊死,楊國忠的大兒子大常卿兼戶部侍郎楊暄以及南韓夫人和秦國夫人也一併被殺。楊國忠的妻子裴柔和幼子楊(日希)以及沈國夫人逃至陳倉(今陝西寶雞市),裴柔在竹林中讓虢國夫人用劍刺死自己。虢國夫人然後自刎,但沒有死,被縣吏押回獄中,後血凝至喉而死。

    馬嵬驛之變,表面上看來是一場士兵譁變,實質上是由太子李亨和宦官李輔國、高力士等策劃的一場爭權鬥爭。太子李亨自天寶五載( 746年)遭李林甫和楊國忠的打擊後,極為孤立;楊國忠任宰相後,又連遭傾軋;安綠山叛亂時,玄宗本想讓太子李亨接替皇位,由於楊國忠及其姐妹的反對而未成事實;後又棄京幸蜀,如果到了蜀中,李亨在楊國忠勢力的控制下就更無出頭之日了。因此,太子李亨主謀,藉機除掉了楊國忠

    楊國忠專權誤國,積怨太深,終被亂刀砍死,落得遺臭萬年。這是罪有應得。但是客觀地看,在他執政期間,雖然國事日非,但朝中未出現李林甫妒賢嫉能、誅逐大臣時的那種恐怖動盪局面,而在一時間內還曾蒐羅天下奇才,迸拔淹滯,頗得眾譽。自然,楊國忠獨攬大權,外戚跋扈,民怨沸騰,終不可收拾,爆發了安史之亂,使強大的唐王朝江河日下,一蹶不振。

  • 2 # 大聞談歷史

    李隆基寵信的奸臣是怎樣毀掉大唐的

    唐玄宗李隆基開創了開元盛世,把大唐帝國帶到了強盛的頂峰。然而,也是他因為寵信了李林甫、楊國忠、安祿山幾個奸臣,使大唐帝國由盛轉衰。

    毀掉大唐帝國的第一個奸臣就是李林甫,成語口蜜腹劍就是源自於這個老兄。身為宰相的李林甫對人嘴上說的很甜,肚裡卻打著害人的主意,陷害他身邊的大臣。周圍的人說他是“口有蜜,腹有劍”。他大權獨握,排除異己,許多正直的大臣象張九齡被他流放和迫害。

    他為了專寵保住自己的權位,排斥漢族將領,以蕃族人驍勇善戰為由,任用了安祿山等一批胡人為邊關將領。為“安史之亂”的爆發埋下了隱患。李林甫妒賢嫉能,凡才能聲望超過他的人,他一定想方設法必除之而後快。使唐玄宗時期的官場風氣敗壞,李林甫為禍首。

    繼李林甫為宰相的楊國忠也是一個弄權小子,他專權誤國,敗壞朝綱,好大喜功,窮兵黷武。二次對南詔國用兵,均以失敗告終,使成千上萬的無辜士兵死於邊關戰事。楊國忠專權弄權,跟安祿山產生矛盾,在唐玄宗面前告安祿山要謀反,想借機除掉安祿山。把久有謀反之心的安祿山逼得提前發動了叛亂。而在安祿山叛亂後進攻潼關之時,楊國忠又因為與官軍統帥哥舒翰有矛盾,害怕哥舒翰對自己不利,說使老邁昏庸的唐玄宗下令哥舒翰離開固若金湯的潼關出戰,最終導致二十萬大軍全軍覆沒。

    兩任宰相李林甫和楊國忠前赴後繼地弄權誤國,搞得官場烏煙瘴氣,使外表光鮮的大唐帝國搖搖欲墜,是毀掉大唐的大罪人。再加上狼子野心的胡人安祿山,他為三鎮節度使,手握十五萬能征善戰的重兵。藉口與楊國忠的矛盾,以討伐楊國忠為名,發動了蓄謀以久的叛亂,攻下了洛陽和長安。唐朝軍隊用了整整八年的時間,使勁了各種手段,以胡制胡,加上叛軍內訌,終於勉強平定了叛亂,但又留下了藩鎮割據的尾巴。

    八年的安史之亂使大唐帝國的人口大量減少,國力大減。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是毀掉大唐的奸臣,再加上老邁昏庸李隆基和紅顏禍水的楊貴妃也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曾經強盛一時的大唐帝國逐漸走向了衰落。

  • 3 # 一小串鑰匙

    唐玄宗李隆基是中國有名的皇帝,他的一生可以說是非常精彩的。前半生髮動唐隆政變、先天政變奪取皇帝位,然後勵精圖治,任用賢良忠臣姚崇、張九齡等人,開創開元盛世,使唐朝進入鼎盛時期。看過《長安十二時辰》這個電視劇的都應該有所感受,各種繁華的街市、花燈,還有世界各個地方的國家都派人來朝拜,學習。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到了後期就不行了,開始沉迷酒色,荒淫無度,親小人遠君子,大唐盛世開始衰敗。

    唐玄宗李隆基雖然運用賢良開創了開元盛世,但是其實國庫空虛,沒什麼錢了。再加上前朝隋朝的隋煬帝賦稅高得嚇人,百姓民不聊生,唐朝只能借鑑前朝滅亡的教訓,實施輕徭薄賦的政策。但賢良不可能做出搜刮民脂民膏的事情來,所以對於唐玄宗李隆基來說這會兒小人奸臣更好用。

    圖上就是李林甫,可以說是李隆基運用的第一個奸臣。李林甫獨攬朝綱十九年,期間排斥賢良,言路閉塞,朝綱混亂。但李林甫對溜鬚拍馬非常精通,尤其會收斂錢財,唐玄宗李隆基由此看中他。到後來李林甫為了減少中央財政負擔,將中央集權的軍事、財政下放到地方的節度使手中,使心懷鬼胎的節度使有了機會發展壯大,為後來“安史之亂”埋下了伏筆。

    李林甫死後,因為唐玄宗李隆基寵愛楊貴妃於是安排楊貴妃家裡到各個重要職位任職,楊貴妃的哥哥楊國忠就這樣當上了宰相。楊國忠仗著自己妹妹是楊貴妃深得唐玄宗寵幸 身兼朝廷十五餘職,升到正宰相時身兼四十餘職;把握這唐朝文官任命權,全國的財政權 ,權傾朝野。他還使成千上萬將士慘死邊疆。最終使得安史之亂爆發。

    總結

    就這樣唐玄宗李隆基後期就因為運用這兩個奸臣使大唐開始衰落,可如果他後期一直像前期一樣勵精圖治運用賢臣就截然不同了,可又說到底繁華的背後還有國庫的空虛、人都是有貪圖享樂的,更何況是開創了大唐盛世、使萬國來參拜的李隆基呢!

  • 4 # 媚之夭夭

    李隆基寵信的奸臣是怎樣毀掉大唐的?

    這個寵信的奸臣,不只是一個,而是三個大奸臣!分別是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

    創立了開元盛世,是李隆基執政的鼎盛之時!後來寵信的宰相李林甫也是奸臣,就把李隆基的朝庭帶到了陰溝裡了!而楊國忠這個奸臣,把李隆基的朝庭帶進了地獄。那個安祿山呢,直接給盛唐敲響了喪鐘!

    為什麼呢?

    李林甫的詭異!

    李林甫,善權謀,攻心機,經常跟宮中人結交,掌握了李隆基的生活動態,曲意奉承,逐步取得了李隆基的重用!

    公元742年,李林甫為相,逐漸建立自己的核心圈子,排除異已,甚至連太子他都敢嫁禍於人!

    李林甫為相十九年,一個人獨攬朝政,坑騙李隆基,其詭辯,狡詐無人出其右!

    看看李林甫的匪夷所思之舉:

    一,一雕雙兔。

    二,口蜜腹劍!

    三,立仗馬。

    四,野無遺賢。

    五,杖杜弄獐!

    這些都是滑笑天下之舉,但是李隆基卻偏偏聽信於他!好好的開元盛世王朝,就是在李林甫的烏煙瘴氣之下,一步一步走進泥潭,陷入不復之地!

    楊國忠的狼心!

    楊國忠,這個從流氓到國舅,再到相國的蛻變全仗楊貴妃!

    為了上位,楊國忠開始同李林甫聯手,屢興大獄,株連太子之眾。

    當上相國,好大喜功的楊國忠兩次發動徵南詔的戰爭,都是失敗收場!這樣讓國力已經走下坡路的朝庭,耗了大量的財力物力,給邊疆百姓帶來了災難!怨聲載道!

    753年,關中連年災害,為相的楊國忠不顧百姓死活,直接作假欺騙李隆基!讓老百姓對朝庭失望到跟著後來一起造反!

    正是楊國忠的官史貪瀆,政治腐敗,民憤太太,直接被安祿山找向討伐楊國忠之名,發生了安史之亂!

    也就是說,楊國忠這個罪惡奸臣直接催生了安史之亂的發生!

    安祿山是個反骨賊!

    安祿山,任平盧節度使時,就用銀兩收買人心賄賂官員在李隆基那說他好話!

    到了任范陽節度使時,朝庭派去的臣子都被安祿山收買,都在李隆基那說他好話!李隆基更加信任他!

    為了表示恩寵,每年李隆基叫安祿山到京城住一陣!看到了巍巍皇權,看到了楊貴妃這樣美麗的佳麗後宮,看到了高高在上的李隆基,這個長期在邊塞征戰的胡人心裡不平衡了!

    特別是在京城,楊國忠的威脅,安祿山的狼子野心膨脹了!

    於是,這個假以討伐楊國忠的安祿山發動了安史之亂!

    這樣,把大唐直接推到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朝庭已是江河日下,再來個安史之亂,直接把李隆基的大唐陷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

  • 5 # 嘯塵105432625

    根本就是李隆基自已親手毀掉的大唐。一是年齡大了仍然荒淫,二是歲數大了找幾個聽話的大臣替他幹活,三是人老了識人不明。

  • 6 # 沐雨離音

    唐朝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繁盛時期,尤其是開元盛世,可以說唐玄宗李隆基是唐朝的中興之主,他在唐朝衰落的趨勢下勵精圖治,重用姚崇、宋璟、張九齡等賢臣良將,開創了一番盛世。可是這個盛世持續了沒多久就使唐朝走向了衰落,從此一蹶不振。這裡面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一條就是李隆基重用奸臣。

    一、重用李林甫

    李林甫是唐朝有名的奸臣,李林甫曾輔佐唐玄宗十九年,他當宰相之時,對朝臣嚴厲打壓,閉塞言路,用奸臣,斥賢才,李隆基也因為任用他而被後世評價為昏了頭腦,無識人之能。事實上,唐玄宗真的沒有識人的本事嗎?其實不是的,唐玄宗勵精圖治之時可以任用賢臣良將,為大唐的復興做出了巨大的貢獻,這說明他是有知人善任的本事的,可他為什麼重用了李林甫呢?

    其實,李林甫善於斂財,當時的唐朝國庫空虛,需要大量的銀子,可那些賢臣主要靠節儉來減少國庫的損耗,而李林甫善於經營,可他之所以為奸臣,是因為他做了一件直接搞垮大唐的事,那就是放權節度使,讓以後的安祿山,史思明有了獨自發展的機會,為唐朝的滅亡埋下了禍根。

    二、重用楊國忠

    李林甫去世後,唐玄宗重用楊國忠,任他宰相之職,唐玄宗為什麼這樣做呢?因為楊國忠是楊貴妃楊玉環的哥哥,他之所以能夠攀爬到宰相的位置,一是因為親戚關係,而是因為他與李林甫一樣,善於斂財,搜刮民脂民膏。

    唐玄宗李隆基寵幸楊貴妃的事情我們都知道,此時的李隆基貪圖享樂,不問國事,把大唐的江山交給了楊國忠這個奸臣,楊國忠不僅會斂財,還會攬權,他獨掌大權,不問百姓的生活疾苦,只知道搬弄權勢,搜刮百姓,致使安祿山的造反。

    李隆基寵信奸臣只是毀掉大唐的其中一個因素,更重要的是朝廷的腐敗和李隆基的貪圖享樂,對百姓的漠不關心,失去了初心。

  • 7 # 趙公

    唐玄宗李隆基寵信的奸臣,最有名氣的要數李林甫,楊國忠和安祿山了,最有意思的是,這三個人還在勾心鬥角爾虞我詐之間,玩弄著權力的遊戲。

    口蜜腹劍的李林甫

    李林甫出身唐朝宗室,但屬於比較沒落的貴族。憑藉賄賂唐玄宗的寵妃一步一步的爬上了高位,他一生極善於玩弄權術,打壓忠臣,為相19年期間,唐朝的官場急速腐敗,國力也迅速衰退。

    李林甫不但能夠打壓張九齡這樣的忠臣,同樣對安祿山這樣的心懷鬼胎的反賊也有威懾作用,得到唐玄宗寵信如日中天的安祿山唯獨害怕李林甫,彷彿李林甫的眼神、話語能夠一層一層撥開他那虛偽的面具。

    不學無術的楊國忠

    楊國忠是唐玄宗寵妃楊貴妃的哥哥,隋朝皇室的後裔,也屬於沒落的貴族。年輕的楊國忠不學無術,是一個徹頭徹尾的紈絝子弟,如果他就在花柳巷子裡虛度此生的話,也不會對國家造成太大的危害。可偏偏李林甫在宮中的靠山武貴妃死了之後,李林甫把楊國忠帶到官場裡,想依靠他楊貴妃哥哥的身份作為自己的靠山。

    沒想到李林甫這一招屬於玩火自焚,老邁崩潰了唐玄宗任命楊國忠為宰相,取代了李林甫的位置,此時已經垂垂老矣的李林甫失去了權力,在飢寒交迫中有身患重病,不得善終。

    萌生異志的安祿山

    安祿山靠著出色的演技成功取得了唐玄宗和楊貴妃的信任,楊國忠當了宰相之後,安祿山又和楊國忠走的很近,因此一時之間權傾朝野,人們紛紛巴結賄賂他。

    唯一能夠制衡安祿山的李林甫下臺之後,人們預言李林甫死後安祿山必定會造反。唐玄宗根本不信,以至於安祿山在范陽豢養了8000死士的時候,唐玄宗都不覺得安祿山會造反。

    這三個奸臣勾心鬥角、爾虞我詐、玩弄權術,矇蔽的是唐玄宗的雙眼,葬送的是李唐王朝的江山。

  • 8 # 希望星晨58298869

    唐玄宗李隆基早期的表現可圈可點,發動唐隆政變,剷除韋氏一放,為自己爭得了儲位;上位後又發動了先天政變賜死了太平公主,鞏固了地位;然後勵精圖治,親賢臣遠小人,重用姚崇、張九齡等人,開創開元盛世,使大唐進入鼎盛時期。但是唐玄宗李隆基到了後期開始沉迷酒色,懶於政務,貪圖享樂,親小人遠君子,使自己製造的輝煌盛世在自己手中黯然失色。

    1.李隆基運用的第一個奸臣就是接替名相張九齡的李林甫,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人,在位期間,排斥賢良,欺上瞞下,閉塞言路,使朝綱紊亂,政治混濁,這樣的奸佞獨攬大權達十九年之久。

    李林甫精通溜鬚拍馬術,慣於收斂錢財,李隆基心知肚明,但為了充盈國庫也只能聽之任之,而李林甫為了減輕中央財政負擔,將軍事、財政大權下放到封疆大吏手中,使地方的節度使有了實權,此舉動搖了國本,讓地方軍隊的戰力超過了中央。還反對文臣出將入相(在朝廷是文職,到邊疆是武將),利用胡人鎮守邊關,導致心懷鬼胎的節度使有了發展壯大的機會,安祿山趁機經營河北地區,天長日久,積蓄了能與中央叫板的軍事實力,為後來“安史之亂”埋下了大患。

    2.李隆基用的第二個奸臣是楊國忠。李林甫死後,李隆基又開始重用外戚,由於寵愛楊貴妃,有愛屋及烏的心理,就安排楊氏家族人員到各個重要崗位任職,楊貴妃的堂哥楊國忠官至宰相。

    楊國忠好大喜功,窮兵黷武;發動了兩次對南詔的戰爭都鎩羽而歸,不僅勞民傷財,還使成千上萬的將士兵死於邊關;楊國忠跟安祿山爭權奪利,產生了矛盾,頻頻在玄宗面前告安祿山要謀反,妄圖借刀殺人,除掉安祿山。終於導致了安祿山提前發動了安史之亂,而在叛軍進攻潼關時,楊國忠又因與軍領統帥哥舒翰有矛盾,害怕哥舒翰立功,處心積慮地讓玄宗下令哥舒翰離開固若金湯的潼關,主動出戰,最終導致20萬大軍覆沒。

  • 9 # 唐風宋月

    李林甫最大的毛病是嫉賢妒能,生怕別人超過他,取代他的位置。他連續幹掉張九齡等輔相,掌握中樞長達二十年之久,李隆基讓他開科取士,他竟然一個都沒有錄取,還說什麼野無遺賢。

    當時的高階官員有出將入相的傳統,在外面打了勝仗,回來就能當宰相,李靖候君集徐茂公都幹過宰相,李林甫為了防止這種情況發生,就讓不識字的人比如安祿山掌握兵權,這樣安祿山戰功再大,也當不了宰相,因為宰相是文職,不識字幹不了。

    正是在李林甫的縱容下,安祿山才掌握了半個大唐的兵權,最終造反作亂。

    楊國忠最大的問題是無能狂妄。楊國忠只是地頭一混混,抱上楊貴妃這條粗腿一步登天,他的能力和權威以及學識完全不能勝任宰相一職。好多人都不服他,安祿山更是看不起他,他也掌控不了局面,但是他卻很牛逼,很狂妄,以為自己無所不能,這就麻煩了。

    李林甫雖然嫉賢妒能,但是人家能掌控全域性,跟明朝的嚴嵩一樣,能搞定事,安祿山見了他嚇得孫子似的,經常半夜在夢中驚醒。楊國忠卻啥事都搞不定,反而經常擠兌安祿山,可以說安祿山造反有一半因素是被他逼的。

    所以楊國忠死有餘辜。

  • 10 # 星火辰

    李隆基寵信的大臣不少,姚崇、宋璟、張九齡他也寵信過,後來就眼花了?可能是吧。

    奸臣指誰呢?李林甫、楊國忠嗎?嗯,這兩人已經是歷史定格的奸人了。就說說他們吧。

    一、李林甫其人

    說起來,李林甫是唐朝的宗室,說他主觀上想要搞垮唐朝這是不可能的,但為了爭權奪利,保住他自己的官位,他的確做了不少危害唐朝統治的事兒。

    一方面,他口蜜腹劍,大肆整人,就是要把對自己相位有威脅的人趕出朝廷去,身為副宰相時,他就先拱倒了張九齡這位正人君子,讓自己正了位。在位之後,他排斥異己,大興冤獄,在唐玄宗面前進讒言,把些對他有威脅的大臣都貶黜朝堂去。據說,他把持唐朝相位近二十年,唐朝政治上的許多問題都是他造成的。

    另一方面,他建議唐玄宗在邊疆鎮守的節度使上,全都使用胡人,理由是胡人沒有文化、但性情耿直,有能打仗,比漢人更能對皇室盡忠。於是乎,唐朝邊地享有巨大權力的節度使們幾乎全是胡人,最終,他放任安祿山做大,造成了安史之亂。

    還有一方面,他為了其家族長久的富貴,大力參與到皇子間的奪嫡爭鬥中,協助武惠妃搬到了太子李瑛,又屢屢陷害第二任太子李亨(即後來的唐肅宗),動搖了唐朝的根基。其實呢,李林甫之所以在唐朝評價如此之低,更多是因為他得罪了後來的唐肅宗。

    二、楊國忠其人

    楊國忠和李林甫比較類似的地方,就是二人都不學無術、都是社會大學畢業的。但要論執政能力,楊國忠就不知比李林甫差幾萬倍了,相對於李林甫,楊國忠唯一的優勢恐怕就是長得漂亮,是個偉丈夫。楊國忠才真正幹了幾件動搖唐朝根基的事兒。

    一是屢次發動對南詔的戰爭,造成唐朝國力的虛耗。為了報答他落魄時資助他的鮮于家族,以及樹立自己在朝廷的威望,楊國忠鼓動玄宗,發動了兩次對南詔的大規模征討,結果導致二十萬唐軍全軍覆沒,大大削弱了唐朝的國力。

    二是楊國忠及其楊氏家族奢靡放縱,造成了唐朝國政的進步腐朽衰敗。這不用多說。

    三是楊國忠透過一系列的手段逼反安祿山,他想當然的認為唐朝拿下安祿山易如反掌。本來嘛,楊、安二人原本是“朋友”,結果後來成了政敵。楊國忠屢次對唐玄宗說安祿山要造反,玄宗就不信。楊國忠不惜用逮捕安祿山在京的家人的方式,逼著安祿山造反,他認為平定安祿山不過分分鐘的事兒。結果呢,安祿山打下唐朝首都長安,不過半年來時間。

    三、一些爭議

    關於李林甫的執政,的確是有爭議的,有一些學者認為他雖然個人品行低劣,是個小人,但是卻是個能幹而有效率的官員,是唐肅宗把造成安史之亂的鍋讓李林甫給背了。

    至於楊國忠,直接造成安史之亂還是比較清楚的,他的能力也遠遠不如李林甫。但是在具體的事例上,或許也被唐朝後來的統治者故意掩藏,其實楊國忠對安祿山的叛亂最初是有比較縝密的籌劃的,但唐玄宗猶豫之間沒有落實他的建議。據說,楊國忠曾經建議以三位節度副使代行安祿山的權力,將安祿山架空,但是玄宗沒有落實。這個建議,後來有被說成楊國忠沒有參與。事實的真相,已經無法考證。

    總之,李林甫死後,全家被抄,楊國忠也死在了馬嵬坡的亂軍中,這似乎是奸臣應當的下場。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離開以後諧音英文歌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