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畫外有仙

    毛筆書寫寫錯了字很正常,不管是是古代還是現代都有可能出現這種情況,在古代如果是很正式的檔案一般會重新來寫,而普通的生活中的書信或者手稿一般會就地直接修改。

    1、比如在王羲之的《蘭亭序》裡,出現了錯字,就會直接在上面塗兩筆,然後將正確的字寫在錯字上面,而且還把正確的字寫的很大。如圖,這是了《蘭亭序》的後半段,由於作者情緒達到了高潮,所以書寫速度加快,出現的錯誤也比較多,其其中“痛”、“夫”、“文”屬於直接在錯字上修改的,而用圓圈出來的部分則是塗抹之後重新書寫的。

    2、也有一些會在錯字旁邊直接寫一個正確的字,正確的字一般寫的很小,用小楷來寫,為了整體的美觀,也不會直接在上面塗抹。

  • 2 # 聽說他沒來過

    中國文化傳承幾千年,龐大的文字量難免會讓人有所混淆,有錯別字是難免的。但是,我們不能提倡這樣的觀念,華人向來講究嚴謹,不然中國的科技力量也不會如此強大。關於書法的嚴謹性要注重培養,避免犯錯,但是不能不允許犯錯。

  • 3 # 夢蝶寒江雪

    沃興華:現在書法界最可悲的現象,什麼人都可以到書法界來混,餘秋雨也可以在展覽館辦展覽,而且他還要反咬一口,講現在你們書法家都沒有文化,他是有文化的,這叫什麼邏輯,這叫殺人越貨!書法家的文化不是會寫幾句詩,會寫篇文章,書法家的文化是在點畫、結體、章法裡面表現出思想感情、世界觀和宇宙觀。我們一定要強調書法是一門獨立的藝術,一定要堅持書法的本位立場,否則的話,誰都可以到書法界裡來混,我早就說過,現在的書法界當官不成者有之,經商不成者有之,做學問不成者有之,集一切不成之大成。而且這些人到書法界混得有頭有臉,撈得盆滿缽滿之後,還要踩你一腳,說書法家沒文化,你講點畫、結體和章法,他覺得都是等而下之的東西,本位立場喪失,門戶大開,結果當然引狼入室。沃興華書法:不能得罪大眾,也不必停止探索,可限定在小眾空間裡。沃興華是不是書法家?當然是。那麼他是不是優秀的書法家?不是。他是書法家中的探索者,因為所寫書法不入主流,有超越當前審美印象的突進,所以按當下的書法標準來看,沃興華的書法造詣是達不到優秀書法家的水準的。他寫醜書是一種書法藝術的探索行為,因此表述沃興華的藝術身份,用“書法探索者”來稱謂,是比較恰當的。其實沃興華早期的書法還是不錯的在普羅大眾眼裡,沃興華的書法就如野雞遇到鳳凰。鳳凰當然是就傳統書法的質地美感形態。大眾不習慣沃興華的醜書,必然斥責,這就是沃興華書法得罪大眾的後果。那麼在討伐湧湧的現狀裡,沃興華還有沒有硬著頭皮寫醜書的必然呢?在普羅大眾眼裡,沃興華的書法就如野雞遇到鳳凰。鳳凰當然是就傳統書法的質地美感形態。大眾不習慣沃興華的醜書,必然斥責,這就是沃興華書法得罪大眾的後果。那麼在討伐湧湧的現狀裡,沃興華還有沒有硬著頭皮寫醜書的必然呢?這個當然得看他對書法藝術的追求目標,如果沃興華先生感覺書法有必要開拓,有必要探索,自己又有興趣寫醜書,則可以繼續寫他的醜書,書法的探索行動不需要停止,書法繼續醜筆寫就可以。但是,沃興華在實踐書法探索的過程中,應該注意醜書可以展現的空間範圍,為了不繼續讓醜書得罪大眾,沃興華不可以在公共空間裡繼續表達展示自己的醜書了,畢竟大眾不買賬,寫得醜不要緊,在公共空間裡公然示醜就不對了。那麼問題來了,書法可以出現錯別字嗎?

      《天津市第六屆書法篆刻展》評審時,就發現一件楷書作品,落款時把范仲淹的“範”寫成了模範的“範”,本應該可以獲獎的作品,一字之誤最後落選,可惜了。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趙清海贈送給臺灣著名演員歸亞蕾一張條幅,上書兩個大字:“影後”。這位大文人自以為玩了一下“高雅”,卻露出了文化淺陋的底色。在 大陸通用的簡體字裡,確實是已將“後”字易為“後”字,但作為繁體字,此“後”非彼“後”這是兩個不可混淆的字。“後”的原始義類乎“帝王”,如“后羿” (即一位叫“羿”的帝王),後演用於皇帝的正妻,如“王后”、“皇后”。至於表示程式“先後”或方位“前後”的“後”字,在古代漢語裡才用“後”這一繁體 字。由此看來,與“影帝”相對應的理應是“影后”,這個“後”既不表示程式也不指涉方位,那麼,它決計不宜寫成“後”字。“影后”在趙大文人筆下成了“影後”,豈止是笑話,簡直是斯文掃地!其實,這類斯文掃地的事兒並不鮮見。我曾在一個書畫作品展上看到過一幅草書的杜甫詩,其中有“門泊東吳萬裡船”,不禁啞然失笑。在古漢語中,“裡”字與 “裡”字本是兩家,兩字合一,那是近人用了簡體字後的事。凡是用於“裡外”、“裡面”等處,古人一律以“裡”字為準,而表示“里程”的則統一是“裡”字。 “萬里船”怎成了“萬裡船”?試問那位書法家:你如此大筆一揮,豈不嘲弄了杜甫?本想賣弄一下知識,顯露一下聰明,到頭來“聰明反被聰明誤”讓人掂出了你 的文化斤量。對淡出人們視野已有時繁體字,不僅要“識”:能知道它的字形、讀音以及與之對應的簡體字,更重要的是要善於“辨”:辨其義。因為在現代使用的某些簡體字,一 旦還原為繁體字,其義常會出現相異現象。茲舉一例:毗鄰小區近日開了一家美容美髮店,門牌上赫然寫著:“XX美容美發店”。倘若以這家店主開業想發財論 之,似情有可原,但它畢竟是玷汙了漢字,犯了不規範使用漢字之忌。一個簡化字“發”統攝了兩個繁體字:“發”和“髪”。這兩個同音的繁體字且不說字形各 異,其義也迥然不同:前者古義為放、揚、生、射等,如“百發百中”、“發芽”、“發展”、“發達”;後者有兩義,一是頭髮,如“髪膚”、“理髪”,二是古 長度名,“十毫為髪”、“不差毫髪”。美容美髮中的那個“發”字應該用哪個繁體字,還需明言麼?現今大陸的簡體字,當然是旨在便於使用和推廣漢字,因為它簡化了筆畫,易於記憶、書寫,但有一個頗為現實的問題是必須規範化,萬不可在不辨其義的情形下,自作聰明地混用之,諸如從日語引進的“幹部”一詞不能寫成“幹部”,陸游筆下的“沈園”不能以“瀋園”代之。我曾寫有短文《學點古漢語》,提倡當今的中學生 “識”些繁體字,現在看來,還得讓他們懂得如何去“辨”繁體字,在免去從《二十四史》中找不到《後漢書》(因為這三個字是“後漢書”)的尷尬事的同時,也 少些將“影后”誤為“影後”、“美髮”誤為“美發”的荒唐事。當然,這首先應當從文化人做起,以上就是還得識辨繁體字的全部內容。

      《天津市第六屆書法篆刻展》評審時,就發現一件楷書作品,落款時把范仲淹的“範”寫成了模範的“範”,本應該可以獲獎的作品,一字之誤最後落選,可惜了。 丟人丟大了 中國書畫研究院名譽院長趙清海贈送給臺灣著名演員歸亞蕾一張條幅,上書兩個大字:“影後”。這位大文人自以為玩了一下“高雅”,卻露出了文化淺陋的底色。在 大陸通用的簡體字裡,確實是已將“後”字易為“後”字,但作為繁體字,此“後”非彼“後”這是兩個不可混淆的字。“後”的原始義類乎“帝王”,如“后羿” (即一位叫“羿”的帝王),後演用於皇帝的正妻,如“王后”、“皇后”。至於表示程式“先後”或方位“前後”的“後”字,在古代漢語裡才用“後”這一繁體 字。由此看來,與“影帝”相對應的理應是“影后”,這個“後”既不表示程式也不指涉方位,那麼,它決計不宜寫成“後”字。“影后”在趙大文人筆下成了“影後”,豈止是笑話,簡直是斯文掃地! 其實,這類斯文掃地的事兒並不鮮見。我曾在一個書畫作品展上看到過一幅草書的杜甫詩,其中有“門泊東吳萬裡船”,不禁啞然失笑。在古漢語中,“裡”字與 “裡”字本是兩家,兩字合一,那是近人用了簡體字後的事。凡是用於“裡外”、“裡面”等處,古人一律以“裡”字為準,而表示“里程”的則統一是“裡”字。 “萬里船”怎成了“萬裡船”?試問那位書法家:你如此大筆一揮,豈不嘲弄了杜甫?本想賣弄一下知識,顯露一下聰明,到頭來“聰明反被聰明誤”讓人掂出了你 的文化斤量。 對淡出人們視野已有時繁體字,不僅要“識”:能知道它的字形、讀音以及與之對應的簡體字,更重要的是要善於“辨”:辨其義。因為在現代使用的某些簡體字,一 旦還原為繁體字,其義常會出現相異現象。茲舉一例:毗鄰小區近日開了一家美容美髮店,門牌上赫然寫著:“XX美容美發店”。倘若以這家店主開業想發財論 之,似情有可原,但它畢竟是玷汙了漢字,犯了不規範使用漢字之忌。一個簡化字“發”統攝了兩個繁體字:“發”和“髪”。這兩個同音的繁體字且不說字形各 異,其義也迥然不同:前者古義為放、揚、生、射等,如“百發百中”、“發芽”、“發展”、“發達”;後者有兩義,一是頭髮,如“髪膚”、“理髪”,二是古 長度名,“十毫為髪”、“不差毫髪”。美容美髮中的那個“發”字應該用哪個繁體字,還需明言麼? 現今大陸的簡體字,當然是旨在便於使用和推廣漢字,因為它簡化了筆畫,易於記憶、書寫,但有一個頗為現實的問題是必須規範化,萬不可在不辨其義的情形下,自作聰明地混用之,諸如從日語引進的“幹部”一詞不能寫成“幹部”,陸游筆下的“沈園”不能以“瀋園”代之。我曾寫有短文《學點古漢語》,提倡當今的中學生 “識”些繁體字,現在看來,還得讓他們懂得如何去“辨”繁體字,在免去從《二十四史》中找不到《後漢書》(因為這三個字是“後漢書”)的尷尬事的同時,也 少些將“影后”誤為“影後”、“美髮”誤為“美發”的荒唐事。當然,這首先應當從文化人做起,以上就是還得識辨繁體字的全部內容。 書法家容易寫錯的字 幹:對應三個繁體字: (幹)涉,(乾)燥,(幹)部; 後:對應兩個繁體字: (後)面,皇(後); 系:對應三個繁體字: 唔(系),關(係),聯(繫); 歷:對應兩個繁體字: (歷)史,日(曆); 鍾:對應兩個繁體字: 時(鐘),(鍾)意; 板:對應兩個繁體字:老(闆),木(板); 表:對應兩個繁體字:手(錶),外(表); 醜:對應兩個繁體字:(醜)怪,子(醜)寅卯。 範:對應兩個繁體字:模(範),(範)仲淹[注:姓氏]; 豐:對應兩個繁體字:(豐)富,(豐)採; 刮:對應兩個繁體字:(颳)風,搜(刮); 胡:對應兩個繁體字:(鬍)須,(胡)鬧,(胡)亂; 回:對應兩個繁體字:(迴)旋,(回)頭,(回)報,(回)族; 夥:對應兩個繁體字:(夥)計,團(夥),(夥)食,(夥)房; 姜:對應兩個繁體字:生(薑),(姜)子牙[注:姓氏]; 借:對應兩個繁體字:(藉)口,(藉)題發揮,(借)錢; 克:對應兩個繁體字:攻(剋),(剋)期,(克)勤(克)儉,千(克); 困:對應兩個繁體字:(睏)倦,(睏)覺,(困)苦,圍(困); 漓:對應兩個繁體字:(灕)江,淋(漓); 裡:對應兩個繁體字:表(裡)不一,這(裡),(裡)程,鄰(裡)關係; 簾:對應兩個繁體字:窗(簾),垂(簾)聽政,酒(簾)[注:旗子狀嘅標誌]; 面:對應兩個繁體字:(麵)粉,(麵)條,當(面),表(面),反(面); 蔑:對應兩個繁體字:汙(衊),(蔑)視; 千: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注:簡體:鞦韆],一(千),(千)秋基業。 秋:對應兩個繁體字:(鞦)韆,(秋)季; 松:對應兩個繁體字:(鬆)散,(松)樹; 鹹:對應兩個繁體字:(鹹)菜,老少(鹹)宜; 向:對應兩個繁體字:(嚮)前走,方(向); 餘:對應兩個繁體字:業(餘)愛好,(餘)[注:第一人稱代詞,我]; 鬱:對應兩個繁體字:(鬱)(鬱)蔥蔥;,濃(鬱); 御:對應兩個繁體字:抵(禦),(御)駕親徵; 願:對應兩個繁體字:(願)望,(願)意,許(願),趙?#91;注:老實謹慎之意]; 雲:對應兩個繁體字:(雲)彩,(雲)南省,子曰詩云; 芸:對應兩個繁體字:(蕓)薹,(芸)香; 沄:對應兩個繁體字:(澐)[注:大波浪],大江(沄)(沄); 致:對應兩個繁體字:細(緻),(致)敬,(致)力; 制:對應兩個繁體字:節(制),(制)度,(製)造; 朱:對應兩個繁體字:(硃)[注:名詞:硃砂],(朱)紅色; 築:對應兩個繁體字:建(築),(築)[注:古代樂器]; 準:對應兩個繁體字:(準)則,瞄(準),(準)許; 闢:對應兩個繁體字:復(闢),開(闢),精(闢); 別:對應兩個繁體字:告(別),(別)人,差(別),(彆)扭; 卜:對應兩個繁體字:佔(卜),前程未(卜),蘿(蔔); 種:對應兩個繁體字:(種)[注:姓],物(種)起源,(種)田; 蟲:對應兩個繁體字: 昆(蟲),毛(蟲),長(蟲)[注: “虺”的本字,毒蛇] 黨:對應兩個繁體字:(黨)項[注:姓氏],(黨)員; 鬥:對應兩個繁體字:車載(鬥)量,煙(鬥),北(鬥)星,(鬥)牛士,(鬥)智(鬥)勇; 谷:對應兩個繁體字:五 (穀)雜糧,稻(穀),山(谷),進退維(谷); 劃:對應兩個繁體字:(劃)船,(劃)得來,刻(劃); 幾:對應兩個繁體字:茶(幾),(幾)乎,(幾)個; 家:對應兩個繁體字:(傢)具,(傢)什,(家)庭,(家)鄉,科學(家); 據:對應兩個繁體字:佔(據),(據)點,憑(據),拮(據); 卷:對應兩個繁體字:風(捲)殘雲,讀書破萬(卷),試(卷); 蠟:對應兩個繁體字:(蠟)燭,(蠟)[注:古代嘅一種年終祭祀]; 了:對應兩個繁體字:(了)卻,受不(了),(瞭)解、一目(瞭)然、不甚(瞭)(瞭); 累:對應兩個繁體字:(纍)贅,罪行(纍)(纍),(纍)計,連(累);勞(累); 樸:對應兩個繁體字:(樸)刀,(樸)素; 僕:對應兩個繁體字:前(僕)後繼,(僕)人,公(僕); 曲:對應兩個繁體字:彎(曲),戲(曲),(麯)酒; 舍:對應兩個繁體字:(捨)棄,施(捨),宿(舍); 勝:對應兩個繁體字: (勝)利,名(勝),(勝)任; 術:對應兩個繁體字: 技(術),蒼(術)[注:中草藥],白(術)[注:中草藥]。 臺:對應四個繁體字: 1.天(臺)[注:山名又地名],兄(臺)[注:稱呼]; 2.亭(臺)樓閣,舞(臺), 3.寫字(檯); 4.(颱)風; 體:對應兩個繁體字:身(體),(體)夫[注:抬靈柩嘅人); 塗:對應兩個繁體字: 1.(塗)[注:水名;姓],(塗)月[注:農曆十二月],(塗)吾[注:水名(見《山海經●北山經》)];2. 生靈(塗)炭,(塗)改; 籲:對應兩個繁體字: 長(籲)短歎,呼(籲); 傭:對應兩個繁體字:僱(傭),(傭)人,(傭)金; 折:對應兩個繁體字:奏(摺) ,(摺)疊,曲(摺),(折)本,(折)斷; 徵:對應兩個繁體字:遠(徵), (徵)召,象(徵); 症:對應兩個繁體字:(症)候,(癥)[注:腹中結塊之病]結; 廠:對應兩個繁體字:(廠)[注:多用於人名],工(廠); 廣:對應兩個繁體字:(廣)[注:多用於人名],(廣)闊、(廣)東省; 發:對應兩個繁體字:(發)達,頭(髮); 復:對應兩個繁體字:重(複),繁(複),(複)雜,(復)查,(復)習; 匯:對應兩個繁體字:(匯)合,(匯)款,(彙)聚,詞(彙); 獲:對應兩個繁體字: 捕(獲),(獲)得,收(穫); 盡:對應兩個繁體字:(儘)管,(盡)力,前功(盡)棄; 蘇:對應兩個繁體字:紫(蘇),江(蘇),(蘇)維埃,(甦)醒; 壇:對應兩個繁體字:天(壇),花(壇),設(壇),論(壇),體(壇),(罎)(罎)罐罐,(罎)子; 團:對應兩個繁體字:(團)結,(團)體,師(團),(團)員, 湯(糰),飯(糰); 須:對應兩個繁體字:必(須),(須)知,胡(鬚); 髒:對應兩個繁體字:骯(髒),內(臟),五(臟)六腑; 只:對應兩個繁體字:(隻)言片語,一(隻),(衹)不過,(衹)有; 補充閱讀: 書法創作常用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字例辨析 ●“為”統一替換為“為” ● 並,並,併 ——古代完全不通用。 並,併是同義詞,“兼併”的意義寫作並、併,不寫作並 “一起”的意義寫作並,很少寫並、併 “依傍”的意義只寫作並 “拋棄”的意義只寫作並、併 ● 才,才 “才能”之意,用才 “剛剛”“方才”“僅僅”之意,用才 ● 採,綵,採,寀,埰,棌 “摘取”的意義寫作採 “彩色絲織品”的意義寫作綵 “卿大夫受封土地”的意義寫作寀,埰【例詞:寀地,寀邑】 “櫟樹”,又叫“柞樹”的意義寫作棌【例詞:棌椽】 ● 彩,綵 ——古代是兩個字 綵僅用於彩色絲織品 “彩色”,“光彩”用彩 ● 抄,鈔,杪 “掠奪”,“抄寫”之意用抄 “末尾”“最後”之意用鈔(杪),讀miao3聲【例詞:教行於鈔】 ● 沈,沉 沉古代寫作沈,但沈沒一般寫作沉沒 ● 衝,衝 ——古代是兩個字 空虛、謙虛、年幼之意用衝(沖) 【例詞:大盈若衝;謙沖節儉;方年衝貌……】 交通要道、衝擊、向著、對著之意用衝 【例詞:天下之衝;衝撞;首衝南方……】 ● 醜,醜 “地支”用醜 美醜、厭惡、丑角等時用醜 ● 仇、讎 地名、姓氏用仇 仇恨、仇敵可用讎 ● 鬥,鬥(鬦,鬭) 古代盛酒器、容量單位、星宿名用鬥 【例字:北斗星、車載斗量、鬥膽、漏斗】 爭鬥、戰鬥用鬥(鬦,鬭) ● 厄,阨 ——古代是兩個字 阻塞、險要地勢、狹隘等一般寫作阨 ● 範,範 ——古代是兩個字,作姓時只能用範 ● 豐,豐 ——古代是兩個字 豐一般只用於形容容貌和神態,豐可以用於形容各種事物 【例詞:丰采、丰姿、丰韻、丰儀】 【例詞:豐年;豐茂】 ● 復,複,覆 複,有“夾衣”,“繁複”,“重複”之意 復,有“回來,回去”,“報復”,“再,又”,“回答”,“免除賦稅”之意 覆,有“遮蓋”,“翻轉過來”,“顛覆”之意 複的“夾層的”,“重複的”意思,覆的“翻過來”的意思,可以寫作復 復的義項不能寫作複 ● 幹,乾,幹,榦 “天干地支”用幹 “冒犯”“干預”用幹【例詞:干戈】 “乾溼”用乾【例詞:乾杯、乾旱】 “樹幹”用榦【例詞:樹幹、骨幹、幹流】 “才幹”用幹【例詞:才幹、幹活、幹練、幹部、骨幹】 ● 谷,穀 “山谷”用谷 “糧食”“俸祿”用穀 ● 館,舘 “賓館,客舍”“圖書館”用舘 “飯館”用館 ● 盡,儘 “盡頭”“頂點”“全部”,用盡【例字:盡可能,盡善盡美,滿城盡帶黃金甲】 “任憑”之意用儘 ● 歷、曆 【例字:曆法、曆書、日曆、曆象】 【例字:歷史、經歷、閱歷、歷代、歷年、歷歷在目】 ● 志、誌 “志氣”之意時用志;“雜誌”、“墓誌”等用誌 ● 憑、憑 “靠著”義項時用憑,其餘義項用憑【例字:怒髮衝冠,憑欄處。】 ● 僕、僕 “向前倒下”之意用僕,“僕人、奴僕”之意用僕 ● 升、昇、陞 “量名”用升; “太陽昇起”用昇、升; “升官、提拔升遷”在唐以前用昇、升,唐以後用陞 ● 臺、臺 臺:第一人稱代詞、星宿名。【例:三臺、兄臺、臺甫】 臺:土質的高臺,古代官署名。 ● 塗、塗 道路的意義一般用塗 塗抹,塗飾用塗 ● 萬、萬 複姓“万俟”(mo qi)寫作萬 ● 系、係、繫 在“栓綁”、“連線”和“帶子”的意義上,這三個字可以通用。 但“世系”、“系統”的意義一般寫作系 在“關聯”的意義上,一般寫作係、繫 係在古白話中還可以用作“是”,如“實係此人” ● 遊、遊 凡有關水中的活動,一般只能用遊,而有關陸地上活動的,遊、遊可以通用。 ● 於、於 《詩經》《尚書》《周易》多用作於,其他書多用作於。動詞詞頭用於,嘆詞用於,不能相混。 【例詞:關於、屬於、青出於藍、樂於助人、輕於鴻毛、易於瞭解】 【例:三臺、兄臺、臺甫】 ● 餘、餘 表示第一人稱用餘,表示剩下的、業餘等,用餘 ● 鬱、鬱 鬱,有文采的樣子/ 雲、汽濃盛的樣子 鬱,樹木叢生、茂盛 / 憂愁,愁悶 人名時,如李鬱周,用鬱而不用鬱。 ●札、劄 札,書信、書寫的小木片 劄,奏札、宋朝中央機構釋出指令的文書 ●徵、徵 徵,出征、遠行、征伐、徵稅 徵,追究、證明、應驗、跡象預兆 ●制、製 制:製作、製造;禁止、遏制;規定、制定;規章、制度;帝王命令;規模 製:製作、製造;裁製衣服;寫作 ●鍾、鐘 鍾:酒器;量器;積聚 鐘:一種樂器,通鍾 注意人名中的用法:鍾繇、鍾子期、錢鍾書、張鍾麟 ●後、後 皇后、博士後用“後”,後來、以後用“後” ●發、髮 發展、頭髮 ●跡、蹟 異體字,雜誌中統一用“跡” ● 裡、裡、裡 鄰里、公里、里程、國外人名地名譯音中用“裡” “裡”和“裡”是異體字,雜誌中統一用“裡” ●鹹、鹹 少長鹹集、年號(咸亨、咸豐)、地名(咸寧)中用“鹹”;鹹淡用“鹹” 收起內容

  • 4 # 發了個呆123

    錯別字和錯字不一樣。錯別字就是用錯了字,是不可以理解的。對於一些字在書法中有特定的寫法,就像錯字,但又不能算錯字,是一種習慣寫法。這種情況是可以理解的。

  • 5 # 1奴隸主

    有時候肯定有多方面的原因,這些不能算是錯字。 一是受草法的影響,比如那個"升"字草書就有那一點,所以寫成那樣也不算錯。 二是受篆書隸書影響,比如那個"明"字,篆書做朙,隸書做眀,所以行楷寫成那樣也不算錯字。 三是由於書家個人的書寫習慣。 四是由於避諱,比如李世民的"民",很多唐代以後的書家都會多加一點。

    更有可能是一些大家在書寫的時候更在意的當時的書寫意境(有點像小說中說到的那種進入冥想或者忘我境界)。所以他們只在意當時的感覺,其中的一些錯別字也就不那麼重要了!

    其實說到書法中的錯別字,大家也沒必要太較真,因為像古時候一些書法大家寫出來的書法,你覺得難道他們寫完不會發現自己的錯誤嗎?其實有時也是故意而為之,但現在有很大一些所謂的書法大家也想效仿,往往會鬧出很多笑話。

  • 6 # 鋼筆俠客

    古代根本沒有書法家這個說法,書法家都是後人追認的,古代只有文人墨客這個說法,寫字的人首先是個大文人,才高八斗,如果寫字出現錯別字只能說是才學不到家。大書法家寫字出現錯別字不要緊,要命的是出現錯別字都不知道自己寫錯了,這種人只會悶著頭寫字,為了寫字而寫字,這種人根本算不上書法家,頂多一個寫字匠而已!奉勸那些想成為書法家的人,趕緊多讀讀書吧!

  • 7 # 蜀山墨客

    這個問題實際上牽扯到書法藝術的本質性問題

    如果建立在閱讀功能之上的書法,那一定要以滿足讀者正確理解文中內容為條件,錯別字就容易誤導讀者,產生錯誤的認識,所謂一字之差天壤地別。

    然而書法的功能遠不及這些,書法發展到今天,書寫已經和音樂,舞蹈,美術一樣,成為一種具有鮮明特色的藝術種類,藝術的主觀精神說 認為藝術是“自我意識的表現”,是“生命本體的衝動”。書法中純粹的抒情者表現在思想情緒的自我表現,把自我的思想情緒寄託在作品中,達到激發調動觀眾產生思想波動的聯動作用,或喜或悲,或婉約或激昂……。這類書法以傳達精神為目標,更多的是形而上的神韻氣力。因為是即興的,帶有衝動性的,偶有錯別字對書法的整體氣息並無大礙,甚至還會有殘缺之意趣和美感,這類傳世作品歷史上也有很多。

    當然,比如抄經,錄文等類,牽涉到讀者閱讀理解的書法,自然要求書法家能夠有足夠安靜的性情,嚴謹的作風,恭敬的態度,努力避免錯別字誤導讀者。這也是每一位書法家所要具備的基本素養,藝術表達是一方面,強化自我修養又是不可或缺的重要條件。

    觀眾們對書法的理解各有不同,有喜歡眼睛看上去好看的,也有不滿足表面華麗,喜歡深層探究的。作為書法藝術的創作者,跟著觀眾喜好跑是最大的失敗,好的藝術家應該是具有獨立人格,具有開創性的,他能創作出具有審美功能;認識功能;教育功能;娛樂功能的好作品。

  • 8 # 子衿書法

    沃新華,著名的醜書代表人物。與曾翔同好。當他的書展在四川遭禁之時,曾翔寫信給他鼓勁,堅持他們的醜書事業。

    在書法作品中出現錯別字的問題上,沃新華的觀點卻是正確的。我們現在對書法作品的認識面太狹窄,以為書法作品就是懸掛在牆上的條幅,斗方,中堂,匾額,小品之類的觀賞品。書寫的內容不外乎律詩宋詞,格言警句,對聯之類的作品。

    現在很多人喜歡寫少字數作品,如“福”,“壽”,“和”等單字,“厚德載物”,“天道酬勤”等警句。如果就這麼一個字或四個字還寫錯,當然不應該。問題是,書法作品的範圍非常廣泛。除了掛在牆上供欣賞的以外,還有拿在手上觀賞的手卷,書札,信札,冊頁,經文,書籍,樹立在廟堂的碑銘,墓誌拓片,刻版的法帖拓片等一切與毛筆相關的書法作品。這些作品,少的幾百字,多的數百萬字。出現錯別字實在太尋常不過。

    我們不是對書法作品中的錯別字尋找開託的藉口。中國書法也一直為書寫的規範採取各種措施來規範大家的書寫。如漢末蔡邕書寫的《熹平石經》,把儒家七經校正鐫刻立於洪都太學門外。《說文解字》,《康熙字典》等,都是幫助大家正確規範的用準漢字。但由於漢字同音異義的字很多,近義詞也很多,形相似的字也不少,所以從古到今,包括我們現在的印刷刊物,甚至於教科書中,都會有錯字病句的出現。

    我們在這個問題上,只能是要求儘量避免錯別字的發生。出現在長篇大論的書法作品中的錯別字,我們也應包容。但如果寫很少的幾個字,還出現錯誤,就不應該。比如:“楊凝式”寫成“楊凝氏”。還有,最反感那種賣弄異寫字的人。好像會寫異寫字就表示有學問似的。字匠才會覺得異寫有學問。真正的學問是讓人看懂。

  • 9 # 無心齋侃畫

    “”書法作品中出現錯別字是可以理解的”這句話,不是沃興華老師說出來就是正確的,而是任何一個人說出來都是正確的。在書法作品中出現錯別字不只是現在的事情,從漢字出現的那一刻起,就伴隨著整個書法史。

    什麼是錯別字?錯別字是錯字和別字的總稱。錯字就是無中生有、筆劃增減或筆劃結構寫錯,和原字不一樣。別字是字本身沒有寫錯,只是用錯了地方,造成語句的意思發生了變化(在古代還有很多通假字,一義多字,這種情況就要另當別論)。

    我們再回到具體的書法作品中來看這個問題。因為書法藝術家都是在激情飽滿的狀態下創作了大量的經典作品,在書寫過程中出現錯別字也是在所難免。譬如王羲之的《蘭亭序》、顏真卿的《祭侄稿》作品裡面,都有大量塗改的地方和書寫不規範甚至出現錯誤的地方。同時也由於漢字的發展經歷了漫長的時間,在漢字沒有完全統一定型的時候,出現很多不規範的書寫,本身就是非常合理的事情。

    對於今天的書法藝術家來說,他們的作品裡偶爾出現錯別字也是普遍現象,而且而且這種現象還會一直延續。不需要小題大做或大驚小怪。值得注意的是,有錯別字的作品不一定就是不好的作品,很多時候還有可能是非常經典、非常精彩的作品。需要我們根據實際情況做出合理的判斷。我不是贊成有錯別字的作品,更不是鼓勵書法藝術家去寫錯別字。因為書法藝術家在創作作品時的時候,由於情緒、環境、時間等等條件都不可複製,也就會造成每一張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複製。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二戰中英軍實力怎麼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