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讀史自省
-
2 # 天天劇好看666
個人理解,中國封建社會發展到明朝末期,迎來了一個變革的契機。
政治上出現了現代政黨的雛形,君權受到了限制,經濟上出現了資本主義的萌芽,傳統的文化被衝擊的支離破碎。這些在《萬曆十五年》等很多文章中有所涉及,但我認為還沒有完全表述清楚---親,個人覺得當時中國走到了現代資本主義國家的門口。只是後來由於小冰河世紀導致的嚴重乾旱,以及很多歷史偶然因素,導致明朝的滅亡,清朝入主中原後社會和經濟遭到嚴重破壞,又開始慢慢的回覆發展。
所以,個人以為,明末的黨爭是中國走向資本主義門口的一個表象。
-
3 # 東海尋人
明朝後期朋黨之爭從本質上來講,是封建社會內部矛盾的作用下發生的,是中央集權能力下降的體現,也是國力以及國家向心力減退的一個表現。
朋黨指的是因權力、利益互相排斥而結成的集團或者組織,這個情況在中國歷史的封建社會非常常見。比如東漢的黨錮之禍、唐代的牛李黨爭、宋代的元祐黨案、明代的東林黨案等等,這種門戶之爭往往不分青紅皂白地相互攻伐,意氣用事,置國家利益於不顧。而這種黨爭,也很容易滋生腐敗,導致政局動盪,社會出現動亂。
明朝後期的朋黨之爭,主要是東林黨與宣黨、昆黨、齊黨、楚黨、浙黨之間的互相傾軋,導致明政府政局動盪,引發了閹黨專權的局面,加速了亡國。之所以出現這麼嚴重的朋黨之爭,主要由以下因素引起:
第一點,跟明朝初期創立,到中期完善的內閣制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眾所周知,制度決定一切。宋因為重文輕武,導致積弱,最後亡國。朱元璋作為漢人子孫,打下天下後,很害怕重蹈宋朝的覆轍。於是他創立了“拱衛司”,後面逐漸發展成錦衣衛,用以蒐集情報,監督官員跟百姓。錦衣衛曾被短暫廢除過,但最終還是恢復了,並且發展起來成為一個重要的機構。
皇帝有了一個監視官員的非常有效的手段,便敢放心放權給文官集團幫助他管理國家。朱元璋殺了絕大多數開國元勳,明初基本就把有隱患的兵權大戶消除,這又讓他更加放心了,於是內閣制產生了。
內閣制是在廢除宰相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的,初期內閣權力有限,但到明仁宗、明宣宗時期,內閣大學士地位日益受尊崇,導致內閣的權力日益增大,到明世宗中葉,夏言、嚴嵩等人執掌內閣,地位差不多等同於宰相,甚至可壓制六部。
這些主要是文人集團擔任,而且朱元璋本身出身就沒多少文化,所以特別尊重文人,尤其是敢說的諫官。他的子孫很多也繼承了他的秉性,後世出了很多敢說的文官,甚至厲害到敢罵皇帝的。這些主要是跟內閣制的逐步確立有關。
內閣制度的確立與發展壯大,很容易導致受重視與不受重視的文人集團之間出現利益糾葛,久而久之,朋黨現象出現,到明末達到一個空前的高度。
第二點,明朝中期國力開始衰退,因為官員腐敗,導致各地農民起義此起彼伏,間接導致了地域性發展不平衡的局面,而國家也逐步陷入了地域性分裂的情況,這種情況在文人集團身上表現得最為明顯。到了明朝後期,朋黨之爭有著很明顯的地域性,東林黨與宣黨、昆黨、齊黨、楚黨、浙黨基本都是按照地域劃分的。
出現這種情況,也說明了國家向心力在下降,中央集權能力出現問題。如此地方勢力,主要是文人集團,便崛地而起。
第三點,朋黨的出現,也跟閹黨的出現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明宣宗開始,允許太監識字,並且可以作為皇帝的親信干預政治。太監的權力逐漸膨脹,便產生了一系列社會問題。原本皇帝是想用太監去制衡內閣制,但實際上太監雖然無根,但七情六慾仍在,貪慾還在,嚐到權力的甜頭後,便學著各地域的朋黨,也組建起自己的“朋黨”--閹黨,開始禍亂朝政。
很多時候,各地域的朋黨,為了對抗閹黨,又不得不抱團,更加速了朋黨的出現。
第四點,跟明朝的官員選拔制度有很大關係。眾所周知,經過宋元兩朝,北方社會被破壞得比較嚴重,而南方長期相對較為穩定。這導致南方的文人崛起,超越了北方,特別是在科舉方面,南方尤其是江南的學子,往往更聰明更努力,優勢更大。
明初的時候,科舉考試,開始是沒有按地域考試的,是全國統考的性質。結果出來,中舉的絕大部分都是南方的儒生學子,這引起了北方儒生的強烈不滿,紛紛上疏朱元璋。最後朱元璋妥協,按南北分考來錄選舉人。這是地域分裂的開端,後面逐漸演化,導致官員很容易按照地域劃分派別,進而出現朋黨現象。
綜上所述,明末國力已經衰退得比較厲害了,中央集權能力大大降低,而內閣制度的完善導致內閣權力過大,這又使得皇帝開始重用閹人,使得閹黨專權現象出現,兩個集團之間相互抱團,不僅割裂了明政府的政治體系,導致了政局的穩定。再加上官員的選拔制度有問題,導致官員按地域站位,又進一步加劇了朋黨鬥爭的現象,終於在明末這一尖銳的社會問題爆發了出來。
-
4 # 一把空氣
明朝的朋黨之爭 有一定的嚴重性和偶然性 和和皇帝的不作為有一定的關聯
朋黨之爭起源於嘉靖皇帝時期 嘉靖中後期連續幾十年不上朝 仍然大權在握 採取 扶兩個讓其向斗的方針 帝王心術玩的可謂是爐火純青 所以儘管當時嚴嵩權傾朝野 仍可一句話就廢殺 就這樣埋下了朋黨之爭的萌芽 皇帝的昏招成為了黨派之爭出現的必然
.
到萬曆年間 萬曆也學會嘉靖的技倆 終年不上朝 看著各個黨派相爭 在此時可比嘉靖時代斗的兇多了 可萬曆還是跟他爺爺嘉靖一樣 樂的看朋黨之爭 再次期間更是誕生了許多的黨派 浙黨 秦黨 楚黨 齊黨 還有東林黨 在太子爭國本的時候 東林黨整合其他黨派 就此一家獨大
朋黨之爭的嚴重性偶然於萬曆三帝之後 要麼短命太子 要麼天啟 崇禎這種沒有經過東宮培訓的皇子 在這種帝王素質一般的情況下東林黨更是一飛沖天越做越大 已經到威脅到皇權的地步了 天啟皇帝扶植魏忠賢等閹黨 來制衡東林黨最後天啟皇帝卻莫名其妙的死了 著實有點耐人尋味
崇禎上位後空有中興之意卻毫無主見 將魏忠賢除掉後 閹黨更是不復存在 東林黨就此亂政不得不說這種偶然性的巧合 萬曆三帝不作為樂的黨派之爭 而短命太子更是不受萬曆待見 基本上沒受啥系統性的培訓更不用說天啟 崇禎了 崇禎上位時期更是生性多疑換了十幾個首輔也是於是沒用
-
5 # 風玲畫
本人不是很清楚明朝歷史,對於其朝政朋黨之爭更不瞭解。個人覺得最直接的原因是皇帝把控不了政權,缺少可行的手段分化朝臣權利。不喜勿噴。
-
6 # 歷史微探索
明朝初年,由於胡惟庸案的發生使得朱元璋意識到宰相之權對於皇權的巨大威脅,為了避免自己的後代中可能會出現的君權與相權之間角逐,鬥爭,甚至相權壓制君權的現象,最終朱元璋廢除了宰相制度,設立三司監管全國,直接對皇帝負責,極大程度上加強了皇權。
除了分化削弱官員團體的實力,打散官員集團的凝聚力,讓官員無“頭”可以依靠,只能一門心思靠著皇帝之外,還設立錦衣衛等制度對官員施行嚴格的監督,和殘酷的刑罰,致使在明初的時候,官員既沒有條件來私結營黨,也沒有膽量來私結營黨。
朱元璋像
當然作為一國帝王總不能事事親力親為,總的有人來為自己幹活,處理日常的一些瑣事雜事,為自己治國提供意見諮詢,減少皇帝的工作量吧,所以內閣制度就隨後應時應運而生了。
而這種內閣制度,原本只是負責提供一種諮詢,主要的行政權,拍板的還是皇帝自己,這樣,六部沒有領頭人,內閣有沒有什麼具體實權,只是一種參謀,問詢的作用,最終所有的實權都被皇帝牢牢的掌控,想法的確是很美好的,只不過明初的帝王們,萬萬沒有想到,最後這種制度會失衡,玩崩了。
朱元璋劇照
隨著時間的推移,明朝權力的一代一代的交接,碰到勤勞英明的帝王尚能執掌大權,威震百官,但總有偷懶荒唐的帝王,偷得浮生半日閒,隱居深宮,做甩手掌櫃,而對於明朝來說,這樣的帝皇還挺多!
而這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內閣權力的不斷加大,從一開始的只負責諮詢,只對皇帝一人負責的機構,搖身一晃,最後竟然長成了與宰相相當的存在,甚至更有過之。
而這種變化,有好有壞,好的是,皇帝可以安心的吃喝玩樂,做一個快樂的甩手掌櫃,做自己喜歡的事情,國家大事就由這些明朝的精英群體來處置,最後報備給皇帝簽字即可,所以說這也就是為什麼很多明朝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國家還是依舊非常穩定的原因所在了。
但是這樣做的弊端就是,皇帝逐漸淪為了權力的象徵,就有點類似今天的日本天皇,英國女皇一般,不同的是那時候的皇帝權力還是要大很多的,而皇權的衰弱,直接導致的後果就是官員集體的權力增強,內閣權力的增強。
明孝宗朱佑樘
另外由於明朝的文人風骨,以及言官無罪等等思想潮流的盛行,更使得君王在面對百官,面對內閣的時候束手無策。
為什麼?難道真的說明朝皇帝的權力越到後期就越小了嗎?也確實是這樣,因為越到後期官員集團嚐到了文官治國的甜頭,享受到了這種權力帶來的好處以及名聲的提升,就不願意再度失去,而這又是建立在犧牲皇權基礎上獲得的,所以避免不了的就是對皇權的針鋒相對,從而官員之間相互抱團,說是自保也罷,說是對抗皇權也罷,反正就是逐步形成了所謂的以利益為紐帶的黨派。
而對於皇帝來說,要想收回自己的行政權,話語權,狠一點的就得拿這些大臣開刀,可偏偏文人傲骨,重名聲勝於生命,殺了一茬又有一茬,直白的說就是不怕死,反而有利於自己身後名聲,可對於皇帝而言,這種擅殺大臣的輿論風向可不太好,畢竟不是誰都是朱元璋,而類似於明孝宗這種仁義帝皇,就更是被群臣拿捏的死死的,別說其他事了,就是娶個老婆,增加些宮女也要歸群臣討論允許。
萬曆皇帝
所以說啊,明朝的後期嚴重的黨政,其實就是這樣一步一步累計起來,最終長成的,雖然說有制度上的缺陷,但在古代那個主要以人治的時代,君主的放任,利益紐帶的形成,也是滋生黨派抱團的主要原因所在。
當然,其實除了這些看得到的直接原因以外,時代的發展,人們意識形態的轉變也是造成這種黨派形成的又一方面的原因,那就是封建主義向資本主義轉變的必然過程,明朝實際上已經出現了資本主義萌芽,是最接近於,也是最有可能完成資本主義轉變的一個時代,所以會出現類似於西方的君主立憲,內閣制度,三權分立等等也就不足為奇了,畢竟這也是時代的大勢所向,只不過可惜的是,最終由於一系列的原因,導致這種朝著先進趨勢的發展歷程被打斷了,也使得中國的發展不可避免的被延緩甚至停滯了數百年。
明思宗朱由檢
其實說白了,明朝能夠形成黨爭之勢,就是最初君主的放任導致後續繼承者難以收場,嚐到權力甜頭的百官之間形成了牢固的利益紐帶,相互傾軋的同時,也相互抱團,維護自己共同的利益,以及時代趨勢,意識形態的轉變等原因,共同作用之下形成的。
-
7 # 小蘇哥哥1
明朝後期的朋黨之爭愈演愈烈,是封建社會內部矛盾不斷激化的產物,是封建專制下勞動人民對社會嚴重不️,哪裡有壓迫,哪裡就有反抗。農民的反抗嚴重震撼了封建統治階級,而上層統治集團內部勾心鬥角,為利益相互排斥,相互傾軋,欺你爾詐,不擇手段,到最後演變成黨派系之爭……,直至最後閹黨的出現,禍亂朝政!國力已大大衰退,明朝未朋黨之爭的爆發,極大的削弱強權集團的功能,導致社會更加混亂,百姓苦不堪言!
-
8 # 北辰飛雪
明朝後期的內部朋黨之爭,起自萬曆。至於為何會愈演愈烈,和後來的宦官之禍交相疊加,是和當初的政治架構和皇帝的昏庸所導致的。
朱元璋廢除丞相朱元璋因為丞相胡惟庸謀反,所以廢除了丞相職位,以後誰在提立丞相皆斬。這樣做的好處是,權力更加集中在皇帝手中。但同樣的,如果後續君主能勤勞政事,那麼就不會出現權奸。但如果後世子孫不勤勞政事,那麼朝廷大臣失去了制約皇權的相權,只能透過上奏章來抗衡。而不幸的是,明朝後期有好幾個皇帝幾十年不上朝,促使文官開始抱團取暖,以此來抗衡皇權。
萬曆厭政,言官結黨朋黨之禍,自萬曆朝開始。因為萬曆皇帝厭政,幾十年都不上朝,這當然也惹惱了朝廷上的言官。在明朝,以言官為代表的官員,譏切時政一般是不會惹來大禍。因此,他們往往會把事情加以誇大,對萬曆皇帝進行示威。皇帝對於這事也沒有很好的處理辦法,只能忍著。以至於最後,看誰的聲勢最為浩大,往往就能得償所願。於是,言官們便理所當然地開始抱團以增長聲勢,自然而然結成朋黨。
這在初期的時候,朋黨還只是爭奪的朝政。但後來隨著邊疆形勢惡化,尤其是當遼東後金政權的崛起,朋黨把邊疆之事作為了工具,邊疆主帥將士的功過,也被夾雜在朋黨爭論之中。後來滿清之所以能崛起,是和明朝朋黨之爭有密切關係的。熊廷弼、袁崇煥這些能臣被殺,固然有宦官的因素在裡面,朋黨的因素也不可小瞧。
宦官之禍等到後來朋黨之間鬥得難分難解,都希望引入另外的力量打敗對手,因此宦官勢力得以趁機做大。雖然明後期幾個皇帝昏庸,大力寵信宦官是一個因素。但外廷朋黨之爭,把內廷力量引進來,又是另一個重要因素。
於是,凡引用宦官力量獲勝的政治力量,都被扣上“閹黨”的帽子。凡是始終不肯屈服於宦官的勢力,自然又被閹黨扣上其他帽子。而在這其中,尤以東林黨為著名。長此以往,各個朋黨爭鬥勢如騎虎,誰也不敢放鬆對對方的壓制,以防止對方反撲,自然是越鬥越激烈。
皇帝昏庸明後期朋黨之爭、宦官專權的現象之所以這麼嚴重,是和最後幾位皇帝的昏庸密不可分。這些皇帝或是無心解決這些棘手問題,或者雖然想解決但沒有相應的辦法。一代代累積,積弊越來越多,也越來越難以解決。最終直到明朝滅亡,也沒能解決這兩個問題。但凡後世的皇帝有明太祖、明成祖那樣的能力,再次一點,有仁宗、宣宗的能力,也足以解決這樣的痼疾。皇帝昏庸,對於朝政無能為力,自然只能任由朋黨、宦官專權的現象愈演愈烈。
綜上所述,因為百官失去了自己的領袖(丞相),當皇帝居深宮而不出的時候,只能透過百官的“喉舌”言官來示威皇上。而由於明朝的政治風氣,言官可以暢所欲言,最終聲勢最為浩大者往往獲勝。這就是變相在鼓勵言官結黨。長此以往,嚐到甜頭的官員自然會自覺地抱團取暖。後來再加上宦官專權、皇帝昏庸無能,這股朋黨之風已經剎不住,自然便愈演愈烈了!
-
9 # 月明如昔
千年依舊,鑑往知今!
明朝作為中國歷史上大一統朝代之一,確實有他的可取之處,但是正如題主所說,後期朋黨之爭愈演愈烈,絕不是一朝一夕所形成,主要還是嘉隆萬時期就開始的。
源於正德時期,劉瑾專權,嘉靖作為民間藩王,對宦官之惡深有體會!導致他即位後,棄用宦官,一直用朝臣,運用帝王之術,使得政治上保持了一個平衡。而這平衡就是為了不威脅皇權,內閣之間之間互相制衡。導致在嘉靖的默許下,彼時內閣權力頃軋上了一個新高度,光在他在位的四十五年間,內閣首輔就換了好幾位, 從楊廷和到張驄到夏言,再到嚴嵩父子以及徐階。
讀懂這段歷史,你會發現非常精彩,這才是真正的人間迷惑大賞!
而因為他們地方不同、座師不同、很快形成了自己的一股勢力,比如我們常把嚴嵩稱為分宜(江西),把張居正稱為江陵(湖北),就是以地域來劃分!
這些同地域之間的官員團結到一起,久而久之就形成朋黨,就如明末其實除了閹黨和東林之外,實際上還有齊楚浙黨。經過時間的洗禮,它們變得非常自私,黨同伐異,置國家大事於不顧,楊漣、熊廷弼、袁崇煥均是死於黨爭,導致明末局勢迅速糜爛。
因此之所以黨爭會讓人覺得愈演愈烈,除了它們本身時間形成之外,主要還有以下幾點。
到明末沒有能臣挽社稷於狂瀾,讓人覺得沒有幹事,就是光黨爭了(實際上張居正也打擊異己、結黨,只是幹事,被忽略了)經過數代時間的洗禮,黨爭非常成熟,規模較大人心思變,在萬曆到明末的一段時間,因為開關影響到經濟快速發展,導致很多讀書人思想開始轉變,自私謀利成為當時社會的主流價值觀!這些就是明朝後期讓人覺得黨爭愈演愈烈的主要原因!
-
10 # 焚劍煮酒
明朝之亡,實亡於黨爭。而明後期的朋黨之爭指的主要是東林黨與齊、楚、浙三黨之爭和後期與閹黨之爭,至於明朝為何會出現黨爭的問題,這就得從政治架構等方面來講了。
朱元璋廢相後政治架構的變化。廢除丞相制是朱元璋為了鞏固皇權而做的這件事,從此六部直接面向皇帝,上承天子、下達百官,然後朱元璋仿照宋朝設立了四殿二閣(中極殿(又稱華蓋殿)、建極殿(又稱謹身殿)、文華殿、武英殿、文淵閣、東閣)共六位大學士崗位以做朝政顧問,而這一設定是明內閣制度的雛形。到朱棣靖難後,朱棣常年在外征戰,對朝政國事逐漸力不從心,所以派解縉、胡廣、楊榮等人入午門值文淵閣,參預機務,而稱為內閣,解縉成為第一任內閣首輔。內閣制度至此建立。
此時明朝政治的結構就是皇帝、內閣代表的文官集團、開國功臣與靖難功臣等功勳集團,此外還有御史臺、宦官機構等特殊存在。
而明英宗土木堡之變後,開國和靖難時留下的勳貴大多戰死於土木堡,從此皇帝並有意扶植起宦官這一特殊力量在需要的時候來制衡文官勢力。
但不管這些人如何你來我往,他們最後服務的物件同樣都是皇帝。
萬曆以後的變化,黨爭的開始。萬曆之前,朝堂之上也有紛爭傾軋,但是不管怎麼鬧,最後還是有本事的留下來,對於國家而言這是好事(如張居正與高拱之爭,徐階與嚴嵩之爭)。而他們最後服務的依然是皇帝。
但萬曆時,因為太子人選的人問題,與朝臣進行了長達十年的“國本之爭”。最後,支援朱常洛的內閣大臣們勝出,神宗從此便懈怠朝政,開始了三十年不上朝的生涯。從此朝堂之上黨派林立,黨爭迭起。如明末三大案很有可能只是因黨爭而弄出來的一個陰謀,而明光宗朱常洛也很有可能是黨派鬥爭的犧牲品。
正如此,明光宗時,黨爭愈演愈烈,移宮案後,東林黨取得熹宗朱由校的信任後達到巔峰,然後全力打壓其餘三黨。而這三黨在走投無路之下投靠了魏忠賢,組成了閹黨。
歷史已經證明,東林黨這群所謂的君子鬥不過魏忠賢這個真小人,被魏忠賢以三案為契機,羅織各種罪名,最後以一本東林點將錄將東林黨幾乎殺的一乾二淨。
我們總結以上。黨爭愈演愈烈與朱元璋改變制度是無關的,如果有一位強而有力的皇帝(如朱元璋、朱棣)或者一位強而有力的首輔(如張居正、楊廷和),黨爭都是萬萬不會發生的。黨爭愈演愈烈與萬曆本身不理朝事有大關係。黨派之間的爭鬥將一切拋在腦後,沒有國家也沒有江山社稷,為了打壓它黨是無所不用極其,只要非我黨徒,即使你能力再強,再怎麼忠義,也要給你打壓下去,明政治生態的破壞就源於此。明之衰敗,正源於此。明,實亡於黨爭也。
回覆列表
在明朝中後期,由於萬曆皇帝幾十年不上朝,基本的國家運轉全靠大臣們操控,經過大臣幾十年的的經營,到明朝後期,皇帝掌握的權利非常小,經常是政策很難被執行。
像著名的東林黨,閹黨,楚黨,齊黨,浙黨等等,就是在這個時期崛起的,在當時的朝堂之上,無人不入黨,如果你不入黨就會被各個黨派攻擊,無法在朝堂上站住腳。
東林黨先是和浙黨楚黨等東林腹地的黨派鬥爭,最後在朝堂上,(能上朝的官員,不包括地方官員)東林黨獲勝。
其他黨派的人要不下野,要不投靠東林黨,要不投靠閹黨,明朝最後的兩大黨派閹黨和東林黨鬥爭,閹黨的魏忠賢上臺得寵後大殺特殺東林黨人,閹黨盛極一時,東林黨人陰死天啟皇帝,東林黨人扶持崇禎上臺,崇禎上臺後為了報答東林黨,開始打壓閹黨,並且殺了魏忠賢,到崇禎時期,東林黨基本稱霸明朝政壇,直至明朝徹底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