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是不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已經存在,經歷了無數的時間,以一種我們無法理解的巧合形成了我們現在的身體,那麼人死後,組織不會消失,是不是過去的人,未來的人都已經存在於這個宇宙中,等待著屬於他們的巧合?
7
回覆列表
  • 1 # 紅色天空001

    宇宙誕生之初,30多萬年產生第一批原子——氫。沒有碳氧等元素,也沒有鐵銀或者金,在某些地方,這些氣體的密度要稍高於其他的地方,由於重力因素,這些地方吸引了更多的氣體,這反過來更加加強了引力的作用,然後吸入更多的氣體,迴圈往復,最終超大密度的“氣球”形成了,並在它們自身重力作用下收縮,並開始升溫,有了足夠的熱量,產生了核聚變,氫變成了氦,於是恆星誕生了。恆星的一生之中,不僅產生氦,還產生出碳、氧、氮直至元素週期表鐵之前的元素。而恆星中心不足以支撐核聚變後,核心逐漸產生鐵。只有超新星爆發,才產生更重的元素,如鈾、金、銀等。而超新星爆發,把所有的物質都拋到宇宙空間,形成各種混合氣體星雲,繼續下一個恆星的形成。所以太陽系形成時,已經有足夠的物質。我們現在所有的一切都是來源於早期的超新星爆發。

  • 2 # 宇籽182519879

    問題問的非常好,這關乎時間空間物質能量這四個因數的最初的因數變數。

    一開始的宇宙就沒有物質,一開始的宇宙能量也沒有現在那麼多,也沒有100億年前那麼多。一開始的宇宙時間空間的維度也沒有那麼高!什麼能量物質都沒有。

    原子之前是夸克,夸克之前是弦。任何物質都不屬於誕生之初。而且那時候還不能說是一個宇宙。在物質和能量都沒有形成的時候,時間與空間是相互分離獨立的。

    當出現了弦以後,能量與物質開始成形,此時時間與空間才會有聯絡。也就是說,時間動量與空間向量才有聯絡。

    這是宇宙誕生之初,那之前的事情。也就是霍金構思的時間簡史和絃理論。構成宇宙這麼偉大的世界,必然會是最簡單最普通最沒有規則的東西。

    如果我說的還不夠清楚,我還能仔細明說。但是要畫圖。

    宇宙,最簡單最沒有屬性的東西是形成電荷的東西,弦的運動會產生電荷。但是弦是怎麼形成的?最簡單的一個點,不停的振動,然後運動的軌跡變成兩個子(不屬於弦也不屬於任何電荷)兩點一線,隨著運動的持續,這個子開始旋轉。此時,時間動量開始形成,但是與空間向量沒有聯絡。然後隨著運動的持續,時間與空間開始有聯絡,於是產生了弦。

    由最初的子到產生弦的過程是一個漫長的過程,當時間與空間對得上有相互聯絡以後,弦產生了。弦又重複著上述的規律,弦震動一開始就是一個點震動,隨著漫長時間弦震周圍出現了子的冗餘,引發了各種各樣的弦的產生。弦的世界就如此建立起來了。

    弦經過的地方產生了電荷,而電荷又是吸引其他弦的第一因素。各種各樣的弦開始組合出宇宙的基本粒子,這才開始形成各種費米子和玻色子。當然也包括夸克。隨著運動的加劇,這時候時間空間又再一次聯絡在一起,引發矩陣,這時候子,弦和基本粒子都擠在一個狹小的空間,這就是宇宙大爆炸的原始原子。

    這是我推理得出的猜想。弦的出現是產生電荷的。這可以根據夸克內部電荷分佈得出的規律。弦震動結合得出夸克,但是這種振動是根據電荷位相互關係才能結合在一起。

    而三代六味夸克,三代就是以三原色為區分的夸克。也就是最初所謂的三種的弦震規律,其論證最有力的證據。因為三種弦震方式不同,所以激發出三色光。

    指數裂變!矩陣升維!這些資訊隨著時間推移,能量和物質持續指數裂變,經過不知多少億年,才形成現在這個宇宙。

    有人認為,弦就是一根弦鏈通全宇宙那麼多物質那麼多能量!這麼一個超弦理論。一點動,全部動。這麼個理解也是我之前的理解。

    但是我發展了複雜系統的資料升級形成的冗餘部分與系統矩陣本身是存在相互分離的性狀關係,那時候,我才領悟到,物質的演變與資訊的疊加,必然會形成斷裂阻隔!也就是說,弦是不可能一根聯通所有宇宙物質。儘管不同的事件界限還能夠傳遞資訊(各種力與能量),但是,資訊維度不同,影響因素也隨之改變。

  • 3 # 江蘇高考諮詢導師

    當然不是。

    宇宙誕生之初的幾十萬年裡,那個著名的原始大火球冷卻下來,只產生了氫氦及少量鋰。組成我們身體的所有重元素,如碳,氧,氮,磷,尤其是血紅蛋白中的鐵(天文學中通通稱為金屬),都是在大質量恆星中產生的,又在超新星爆炸中被拋入空間,才有了組成我們的材料。我們是恆星的孩紙,是超新星爆炸的產物,想想都牛13!

    那麼我們身體中的氫氦是不是大爆炸產生的?答案是不好說。氫核就是質子,有很多反應會產生質子,無法確定哪個氫是原初氫,哪個氫是後期產生的。氦也一樣,所有的主序星每天都在產生氦。不過,也有理論認為,氘,也就是氫-2,還有鋰,是大爆炸產生的。

    但是,地球上自有生命以來的元素絕大部分都是胎裡帶來的--我們身體裡的原子,有史以來所有生物身體中的原子,都在不停的流動。生命會死亡,會消失,原子不會。自有地球以來,你見過聽說過的所有生物,三葉蟲,恐龍,劍齒虎;見過聽說過的所有人,秦皇漢武,貂蟬金蓮,你身上的原子極有可能也曾經組成過他們。

    奇妙吧?

  • 4 # 洪一下

    我覺得應該不是,因為原子並非最基本粒子,也不是不會消失和改變的。像太陽上的氫會透過核反應變成氦,真正不會改變的是那個我們至今還沒有確定的基本粒子。其實我們不用過於糾結這個事情,因為人類不過是宇宙時間長河中的一點小水滴。

    我們的出現是偶然也好,必然也罷,消失總是必然的。雖然說出來有些悲觀,但又不得不承認這便是事實。每一種事物都不可能永久的存在,而且越是複雜的東西,維持它所需要付出的代價便越高。

    而且,事物的組合方式也千變萬化,有的組合比較高效,而有的則要低效得多。越高效的組合,維持的成本也便越低。像現在的機算機跟第一代計算機相比就屬於高效,但如果跟將來的量子計算機一比又成了低效了。我們人類也一樣,目前跟其他生物相比可能是高階生命,但是總會有那麼一種生命形式要比我們高階得多,因此,被淘汰便成了必然。

    或許,我們也可以進行自我進化,從低效的生命形式向高效的生命形式進化,提高生命質量,降低生存成本,或許還會有一線生機。就像現在如果一直用第一代計算機的話,根本就沒什麼發展可言,只有讓我們的生命形式不斷進化,我們才更安全,否則的話,等到與更高階的生命形式相遇,我們就非常危險了。。。

  • 5 # 靈渠攝影

    沒錯!人就是由分子或原子構成的。嚴格來講還有離子。宇宙中任何物質都是由它們組成的。

    原子論的最早提出者是古希臘哲學家,原子唯物論創立者——德謨克利特。德謨克利特受留基伯和“種子論”創立者阿那克薩戈的直接影響產生了“原子論”。德謨克利特是留基伯的學生,他繼承並發展了留基伯的原子說指出:宇宙中除了原子和虛空之外,什麼都沒有。原子一直存在於宇宙之中,它們不能被從無中創生,也不能被消滅,任何變化都是它們引起的結合和分離。原子在數量上是無限的,在形式上是多樣的,一切物體的不同都是由於構成它們的原子在數量,形狀和排列上的不同造成的。德謨克利特提出原子論就是證明任何物質都是由原子組成的。

    原子是化學反應不可再分的基本微粒。在物理狀態中,原子由原子核和繞核運動的電子組成。原子是構成一般物質的最小單位,稱為元素。那麼在宇宙之中原子是不是最小的單位呢?目前來看,不是。人類自認識宇宙以來,最小單位從細胞到分子,原子,質子,中子,電子直到夸克,根據推理,宇宙最小單位是無限可分的。如果按此說法一直分下去,那麼分到最後宇宙誕生之初就有可能是“虛”的,也即是宇宙的誕生可能是從無到有的一個過程。由此推論,原子並不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已存在著的,原子應是在宇宙誕生之後才有的!不知這樣的說法是否準確?歡迎大家評論和吐槽。

  • 6 # 閒看花開花落92

    宇宙誕生之初的確形成了原子,但原子並不是一成不變的。組成人身體的每一個原子遠比人古老,甚至比地球年齡還大,這是完全可能的。

  • 7 # 姝子

    答:不是,因為原子會衰變。

    原子是體現化學效能的最小單位,但仍不是組成物質的最小粒子。粒子的衰變期從幾微秒到幾百萬年都有。

    粒子組合成原子後,因為膠子的強粘合作用(也有稱核力),原子相對來說,結構較穩定,衰變期會更長。原子核會釋放射線,隨著時間的流逝而發生漸緩衰變。也會在合適的條件下(撞擊的速度極快、溫度極高)發生核裂變或核聚變。釋放能量,與別的粒子組合成另外的原子。

    人體百分之70-80%是水,水分子中的氫原子有些會衰變,有些不會衰變。因此組成人體的原子,不衰變的原子(或者衰變期極長的)或許是在地球誕生之初就存在的。有些原子衰變期較短,則是不斷地與其它粒子發生組合變化。因此世界也在無時不刻地發生著變化。

    考古界就利用碳-14元素的衰變期,依據文物中殘留的碳-14元素含量,去推測有機物死亡的年齡。

    題目中所問是”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是不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由於宇宙起源仍處於假說階段(宇宙大爆炸論只是公認為最合理的一個假說),無法證實是否存在永遠不會衰變的原子。但可以確定不會“每一個原子”都是一直存在的。組成人體的大部分原子都是經歷過N多次重組序列後,暫時成為人體的一部分而已。

  • 8 # 物原愛牛毛1

    我來回答一下吧,答案當然不是了,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不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因為原子不是基本粒子,它由比它更小的粒子構成,宇宙誕生之初最早出現的不是原子,其它的理由至少還有三個。

    第一個,原子都有壽命,放射性元素都會衰變,其原子或變成別的原子,或變成同位素。不放射性元素壽命有限,人體主要有碳、氫、氧三種元素構成,其中碳元素常見的有四種同位素,其原子核中的中子數分別是5、6、7、8,其中只有C12最穩定,C11和C14都是放射性同位素,C11壽命最短,半衰期只有20多分鐘。C14半衰期5730年,每6X10^12個碳原子中就有一個C14原子,C14放射出3箇中子衰變為C11。氫元素有三種同位素,分別是氕氘氚,其中氕就是質子,質子雖然很穩定,但也是有壽命的,它的壽命據國外的理論物理學家測算為10^31年。當然大於目前我們認為的宇宙年齡,但也充分說明質子也會變化,即便是從宇宙誕生之日起傳下來的,也已經面目全非了。從上面敘述可以看出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不可能全是在宇宙誕生之初就存在的,即便有也已面目全非。

    第二個,聚變和裂變,如果說上面所說的衰變和壽命都是常態下自發的自然的,那聚變和裂變則是非常態(如高溫、高壓、爆炸撞擊等)或人工的。是原子核的重子數在發生變化,變成了另一種原子,另一種物質。自宇宙大爆炸產生以來,這些原子大都經歷了多次的非常態突發變化,比如說大爆炸之後產生物質,首先產生的就是氫元素(質子),還有氦元素,氫元素和氦元素丰度比為7:3,這些最初原子構成原始星雲。原始星雲在自身引力下在中心處逐漸形成了第一代恆星,第一代恆星只有氫和氧兩種元素,恆星內部在高溫下進行核聚變反應,若干年後大部分的氫元素和氦元素的原子聚變成了別的元素原子,第一代恆星死亡,恆星死亡時發生新星或超新星爆發,整個恆星系崩塌,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在高溫高壓下產生了大量的新原子新元素,其中包括新的氫元素和重金屬,接著用這些新形成的元素又形成了第二代恆星和新的行星……,據科學家研究咱們的太陽至少是一個二代恆星,因為整個太陽系含有大量重金屬。我們的人類就產生於二代恆星系的二代行星上,構成我們身體的碳、氫、氧、氮和少量的金屬元素就是來自於二代恆星系的新生成的元素,已經不是宇宙剛誕生時的原子了。所以從來源上看出組成我們身體的每一個原子基本上都不是宇宙誕生之初的原子啦。

    第三個,同一同位素原子是相同的嗎?這句話什麼意思呢?原子一詞最早來源於古希臘的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他繼承了留基伯的思想,他認為原子是物質的最小單位,構成物質的原子是不一樣的,有很多種類。這和現代化學對原子的定義很類似。但是他並沒講清同一種原子是否都相同?按照現代科學,同一種元素的同種同位素的原子是完全相同的,你比如說人是碳基生命,構成人體的碳元素主要是C12這種碳的同位素,約佔總含碳量的99.99%,且最穩定,它們的每個碳原子應該是完全相同的。既然完全相同,從科學上說現在我們身體的碳原子和宇宙誕生(實際上剛誕生時只有氫,碳是在恆星內部形成的,從這個意義說,人身體的原子真不是宇宙誕生時的原子)時的碳原子是沒有區別的――此原子即彼原子。換句話說它們就是一個,這樣一來題主的問題將變得毫無意義,因為完全相同的太多了,物理上它們就是一個,看不出它們有一點比別的相同的優越,最後必然是“相同反而不同”,即我們身體的原子和宇宙誕生之初的不一樣。實際上從哲學邏輯上考慮,不存在完全相同的物質,如果完全相同就失去存在必要,且每一個都失去了獨立性、“自我”性。也不攜帶任何資訊,而這是不可想象的。所以據此原理只有“此原子即此原子”才算是一個。但這是不可能的。

    至於人死後過去人和未來人是否已經存在的問題,我的看法是這樣的:人死後肉體還在,肉體組織的原子的確會被別人或物所吸收,成為別人的組成。但意識不會傳下去,也根本不存在未來人和過去的人。人死實際上是最終失去自我意識,而意識是人類大腦對外界事物的反映,廣義上說是一種特殊形式的物質,意識依賴身體主要器官的運作,當然核心是大腦,一旦其中一個主要環節斷開導致無法運作,意識就消失了。意識不能單獨存在,絕不是象有人說的,“肉體死了,靈魂意識還在”。意識和大腦的關係舉個不太恰當的比喻就象溫度計和溫度的關係,溫度計損壞了,溫度也就不顯示、不存在了。所以人死後雖然留下肉體,但意識消失了,意識沒有了,何來未來人在等待這個巧合?

  • 9 # 孤猴78345271

    原創思想,這個問題是一個基於物質的思維,如果要繼續深究,追問物質從何而來的話,就可以明白,無論是原子還是更基本的物質粒子,如中微子,電子,質子等等,它們全部都是由質量點和光子組成,光子的誕生源於星系黑洞在爆炸點附近的劇烈碰撞,而質量點卻是永恆的存在,所以,構成人體內原子的質量點才是永恆的存在,其壽命為億億...億年,不可用數字來表達。

  • 10 # 大成192348773

    宇宙就是所有物質,基本粒子,能量,互相轉變不斷演化的過程,沒有開始沒有結束,週而復始,原則上說,宇宙物質可以呈現的是現在澄清的,也可以是混沌的,也可以是無機的,也可以是像地球有機的生命狀態。佛家講述的是宇宙執行的哲學和人如何存在的基本道理和一般哲學!基督教和其他宗教講述的是假託上帝,地球起源毀滅,教化世人的一般道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蘇軾作文滿分,為何他卻沒中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