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讀中國歷史,以斷代史的視角來看很清晰,但到了魏晉南北朝,就感覺亂得傻傻分不清楚了。誰能幫我理理清楚,謝謝!
7
回覆列表
  • 1 # 嚴笑雲飛

    南北朝,光看這名字就知道它是劈兩半的,即南朝和北朝。

    北朝的前身是五胡十六國,當時,五胡內遷,在中國北方建立了大大小小十幾個政權。

    西晉退縮江東,建立東晉。

    420年,東晉的劉裕篡位,建立劉宋王朝,東晉滅亡。這就是南朝的開始。

    439年,北魏蕩平中國北方大大小小的其他政權。 分裂多年的中國北方重新走向統一,這就是北朝的開始。一南一北,合起來就是南北朝。

    不過,南北朝只是 一種總稱,在彼此攻伐的過程中,它們的內部系統都是在不斷更新換代的。南朝包括四朝——(劉)宋、齊、梁、陳;北朝包括五朝——北魏、東魏、西魏、北齊、北周。

    為了便於講述,先說個總綱,再展開具體內容。

    簡單地說,南朝就是宋齊梁陳四疊浪,後浪把前 浪拍死在沙灘上;北朝是先有北魏,北魏後來分 裂成東魏和西魏,東魏被北齊取代,西魏被” 取代,北周隨後統一北方,之後被隋取代,心 消滅群雄,統一全國,成為最終的大贏家。

    按照歷史學家的定義,南北朝是從420年開始的。

    就從420年開始說吧, 420年和421年,劉宋王朝和北魏沒有發生過大規模武裝衝突。 422年,劉裕一度籌備北伐,籌備還沒有完成就去世了。同年,劉宋王朝因帝位之爭發生內訂,北魏皇帝拓跋嗣趁機南下,把勢力推進到了黃河南部。拓跋嗣是個工作狂,經常加班加點的熬夜,可樂咖啡濃茶兌一起喝,身子骨熬壞了,剛到30歲就騎著白鶴飛走了(423年)。

    劉裕不幸,去世就鬧內證,拓跋嗣命好,繼承他的大業的,是他的兒子拓跋素。 拓跋燾文韜武略的水平比他的老爹高得多。按常 理,他應該趁劉宋王朝內訂之際,一鼓作氣南下,但是,他繼位之後並沒有這樣做。不是不想,是不能,因為北魏後方還有強大的柔然在那裡虎視耽眈地盯著呢!

    424年,柔然南下。拓跋燾御駕親征,率領兩萬人北上抗敵,他的才能是有的,但是這時候的他實戰經驗不足,被柔然大軍重重包圍,好不容易才擊退強敵。

    當拓跋燾在塞外的層層包圍中殺開一條血路的時候,劉宋王朝的劉義隆也在陰暗殘忍的宮廷內證中衝出重圍,成了這個帝國的最高領導者(424年)。

    接到這個訊息,撤回大本營的拓跋燾長嘆口氣,他很清楚,因為柔然攪局,他已經錯過了南下的好機會。

    425年,拓跋燾派遣五路大軍北伐柔然。柔然人不敢硬碰硬,一溜煙跑得沒影了。429年,拓跋燾派遣遠征軍,離開國都將近4000裡,先展開轟炸式攻擊,將敵人擊潰,再展開地毯式搜尋,柔然人受到重創,內部分裂,元氣大傷。

    拓跋燾與柔然人打架的時候,劉義隆在解決內部問題。當初他能在混亂的內證中上位,主要是因為得到了權臣的支援。稱帝初期,實權有限,他不得不韜光養晦,等權臣被剷除了,大權獨攬了,他的勁敵拓跋燾也在與柔然的戰爭中佔據了戰略優勢,正磨刀霍霍地準備南下。

    430年,劉義隆搶先出手,發動大規模北伐,先勝後敗,徐羽而歸,第一次北伐就此收場。

    431年到439年,南北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在此期間,北魏主要在黃河以北活動,消滅了黃河北部的一些小政權。439年,北魏統一中國北方。 至此,南北對峙的格局最終形成。

    440年到449年這九年裡,南北雙方依然沒有發生大規模戰爭,彼此都在積蓄實力,等待第二輪交手。450年,狼煙驟起,這一次是北魏搶先出手。劉義隆大怒,發動第二次北伐。由於準備倉促,決策失誤,南軍大敗。北魏軍隊長驅直入,飲馬長江,兵鋒幾乎推進到劉宋王朝的國都建康(今南京)。

    戰後,圍繞著二次北伐的責任應該由誰承擔這個問題,劉宋王朝鬧內江,宮廷鬥爭激烈,太子劉勁也捲入其中,想害死劉義隆。劉義隆哀怒交加,一度動過廢太子的念頭,卻遲遲不忍下手。

    劉義隆很窩火,拓跋燾也很憋屈。雖然北魏在第二次南北之爭當中獲勝,但是代價是孤注一擲,幾乎押上了所有的賭注。北魏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內部的不穩定因素比較多,戰後,國內 小規模暴亂此起彼伏,拓跋燾也是被折磨得心交瘁。

    一個叫宗愛的太監,跟太子不和,煽風點火,說太子結黨。拓跋燾一生氣,把太子的“黨羽”砍了,太子又氣又怕又無奈,一病不起,沒過多久就死了。太子一死,拓跋燾又是後悔得不行。

    宗愛擔心自己掉腦袋,就在452年發動政變,殺了拓跋表。 訊息傳到南方,劉義隆認為這是個好機會,發動了第三次北伐。然而這次北伐比較潦草,南軍稍一試探,感覺難度太大,就無功而返了。

    453年2月,劉宋王朝發生政變——太子劉劭派軍攻 入王宮,劉義隆慘死於臥室。就這樣,拓跋燾和劉義隆這對打了一輩子的老冤家,以相似的死於非命的方式離開了人間。

    為了保住帝位,劉劭不惜弒父,滅絕人倫,這可是作大死。他在皇帝的寶座上坐了不到3個月,就被三弟劉駿趕下來,腦袋也被剁了。

    劉劭十惡不赦,劉駿的表現如何呢?劉宋王朝的大臣很快就會知道,跟劉駿相比,劉劭簡直就是活菩薩。劉義隆的幾個兒子當中,劉劭本來是不受重視的,如果不是因為劉勁作死,他這一輩子連龍椅的毛也摸不著。當了皇帝之後,為了防止兄弟們以自己為榜樣,他大開殺戒,幾乎把有血緣關係的兄弟們殺了個精光。

    南邊的劉宋宮廷裡血流成河,北邊的北魏朝廷裡也是鬼火飄飄。 太監宗愛殺死拓跋燾之後,立他的另一個兒子拓跋餘為帝。沒多久,宗愛看拓跋餘不順眼,就把他殺了。其實拓跋餘是個很差勁的皇帝,很不招人待見,但是,無論怎麼說,他也是皇室子弟,哪能說殺就殺。宗愛這次一動手,有幾個大臣怒了,組了一個團,和宗愛對著幹,擁戴拓跋溶(jun)登上了寶座。拓跋燾的孫子,曾經被宗愛氣死的那個皇太子的兒子。宗愛這一下是徹底完蛋了,拓跋潘一上臺,就把他切了餵狗。

    拓跋溶上臺的時間是452年,去世的時間是465年,執政13年;劉駿上臺的時間是453年,去世的時間是464年,執政11年。他們執政的時間基本上是重合的。在他們執政的這十幾年裡,南北雙方基本上處於相安無事的狀態,大家還時不時開啟雙邊貿易,做點兒互通有無的買賣。

    大致來說,拓跋潛是個文治型皇帝,執政理念和窮兵膜武的拓跋燾是反著來的,注重安撫民生,穩定內部,無奈當時北魏的內部問題實在是太嚴重,他的想法雖然很好,但是收效很有限。 拓跋溶的統治雖然算不上好,但是至少人家的 是好的,只是內部阻力太大。

    劉駿呢?可以說是個十足的昏君,色情狂一個。 北魏不打了,劉駿開心得很,正求之不得呢!除掉了眾多兄弟(怕兄弟篡位)和能征善戰的武將(怕武將專權)之後,他天天在後宮開“海天盛筵”,聽說哪裡有美女,不管這美女有沒有丈夫,他都統統到皇宮。如果僅僅是好色,那也沒什麼,畢竟歷史上好色的皇帝太多了,但是劉駿做得很出格,突破人倫,破到了天際。如果把他的故事拍成電影,《羅馬帝國豔情史》真是弱爆了。

    464年,劉駿去世,465年,拓跋溶尾隨而至,離開人間。

    劉駿的繼承人叫劉子業,是他的兒子。劉子業,劉駿的加強版,劉駿突破人倫只是突破天 際,劉子業則破了銀河系。劉駿已經夠黃暴了,但是跟劉子業比起來,劉駿簡直是謙謙君子。劉駿當年大肆屠殺手足,沒有做得太絕,有幾個對 皇位沒有威脅的弟弟還是活下來了。劉子業上位之後,繼承了他的老爹“大義滅親”的優良作風,把這些苟延殘喘的叔叔蒐羅到一起,有的關押,有的殺頭,還把有的人肢解,挖出眼睛,放在蜜裡醃成粽子。

    劉子業喜歡惡搞,針對每個叔叔的特點,他給他們分別取了極有侮辱色彩的外號。其中有一個叫劉彧的,因為體形肥胖,被劉子業賜號“豬王”。劉子業把他關起來,在囚室的地上挖了一個坑,灌滿泥漿,再往裡面放一個裝著飯菜的木槽,讓劉彧照著豬的樣子,用嘴拱飯吃。

    劉子業胡鬧了一年多,給民間增添了許多禽獸不如的花邊新聞,宮裡的一些大臣實在是看不下去了,發動政變,殺了劉子業,扶持豬王劉彧登基。劉子業是個瘋子、虐待狂加色情狂,劉子勳被這個失心瘋的大哥嚇怕了,擔心自己被幹掉,率先發動兵變,一路鑼鼓喧天地奔著國都殺過來了。就在殺往國都的路上,朝中幾個被劉子業搞怕了的大官發動政變,幹掉了劉子業,扶持劉彧上位。眼看著離皇位只有一步了,劉子勳接到了劉彧的聖旨——朕已經幹掉了罪魁禍首劉子業,你們各回各家,各找各媽吧!

    劉子勳那一撥人傻眼了——造反圖個啥?不就是為了當皇帝?眼看著大業可成,劉彧卻捷足先登,算是個啥事嘛!劉子勳朝聖旨吐了一口痰,並沒有回老家,而是自立為帝,然後帶著大軍繼續敲鑼打鼓奔著國都而來。一開始,局勢對劉彧非常不利,劉宋王朝的版圖,劉子勳至少佔據了80%。但是在權力的刺激下,肥胖的劉彧氣喘吁吁地帶著拳擊手套上臺,使出了一套神奇而威猛的組合拳,居然扭轉頹勢,用了不到一年的時間,就把劉子勳打死了。

    劉彧搞內鬥是一把好手,搞外鬥是個慫泡。

    467年,也就是幹掉劉子勳的第二年,劉彧派軍北上,向拓跋弘挑戰,結果一敗塗地,丟城失地。就是在劉彧手裡,北朝的實力壓過了南朝,此後就再也沒有扭轉局面。

    劉彧讓北魏揍了一頓,也就不想北伐這回事了,開始一心一意地搞內部清洗,剷除所有可能威脅到太子劉昱地位的皇室宗親。

    472年,劉彧去世,他9歲的兒子劉昱繼承了皇位。

    476年,23歲的拓跋弘忽然駕崩,死因不明,成為歷史上的一樁懸案,9歲的拓跋宏繼位。

    劉昱小小年紀就兇殘成性,發明了一大堆錘子、剪子、鑿子、刀子之類的東西,經常微服私訪,看見誰不順眼就命令隨從把他們殺死,然後帶著屍體回宮,藏在密室裡用發明的工具肢解屍體,以此消遣娛樂,嚇得老百姓白天不敢上街,家家閉戶。小小年紀就如此兇殘,長大了那還了得?

    477年,蕭道成發動政變,殺了這個變態的小崽 子,擁立劉昱的弟弟劉準繼位。479年,蕭道成強迫劉準禪位,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一—史稱南齊,劉宋王朝至此滅亡。年紀幼小的劉準知道大難臨頭,在禪位大典上怡然哭喊——願生生世世不再生於帝王家!

    在一個孩子撕心裂肺的血淚中,氣吞萬里如虎的劉裕建立的劉宋王朝煙消雲散,被驚濤拍岸的歷史巨浪砸成了塵埃。遙遠的北方,龍椅上的拓跋宏雖然也只是個孩子,但是北魏並沒有上演權臣篡位的歷史大劇。因為在幼小的拓跋宏背後,站著一箇中國曆史上著名的女強人——馮太后。(應該是太皇太后,為了簡便,以下簡稱馮太后。)

    馮太后是漢人,執政期間銳意革新,在北魏大規模推行漢化改革,為遊牧色彩濃厚的北魏建立了農業大國的雛形,也為北魏順利平穩地變成一箇中原化的封建國家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482年,南齊首任皇帝蕭道成去世,其子蕭醚繼位。這兩個人都是賢君,喜歡搞建設,不願意打 仗,與雄踞北方的北魏大致保持著友好往來,尤其是蕭鹼在位期間,南齊還出現了一個短暫的盛世,史稱“永明之治”。

    490年,感動北魏的馮太后去世,拓跋宏開始主 政。

    493年,感動南齊的好皇帝蕭嘖去世,皇太孫蕭昭業繼位。同年,在拓跋宏的主持下,北魏遷都洛陽,實施了一場史無前例的大改革,史稱“孝文帝改革”。

    拓跋宏是鮮卑人,但是在馮太后施政風格的影響 下,他早已變成了一個漢化君主。為了繼續推行馮太后的施政理念,使北魏變成一個真正的中原化國家,拓跋宏把國都從山西大同遷到了河南洛陽,並大規模推進漢化改革,準備結束南北分裂的局面,統一中國。

    對於北方發生的這場大變局,南方似乎耳目閉塞,並沒有什麼反應。蕭昭業繼位之後倒行逆施,南齊接二連三地發生政變,一連串的皇帝在宮廷內鬥中被剁得七零八落,一一列出他們的名字未免過於瑣碎,所以這裡路過不提,我們只需要知道當北魏進行大改革的時候,南齊正在搞內訂。

    498年,元宏(就是拓跋宏,拓跋改成了元)大舉南下,聲勢駭人。南齊的一連串皇帝不像話,邊疆有幾個戰將還是很能打的,北魏雖有一些斬獲,但是代價極大,傷亡慘重。同年9月,元宏撤兵北歸。途中染病,於499年春季去世,繼位的是他的次子元恪。

    500年,趁著南朝鬧內訂的機會,元恪興兵南下,佔領了南朝的荊州、揚州、益州等地。

    502年,南朝政變,蕭衍篡齊,改國號為梁,史稱 南梁,而蕭衍本人也就是中國歷史上褒貶不一的“菩薩皇帝”梁武帝。

    503年,梁武帝派兵北上,抗擊北魏,雙方在淮南一帶展開了曠日持久的拉鋸戰,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裡基本上處於勢均力敵的狀態。

    507年,南梁大敗北魏,遏制住了北魏的攻勢,但是也難以繼續把戰線向北推進。

    515年,北魏皇帝元恪去世,其子元繼位。

    516年,北魏和南梁在安徽壽縣一帶劍拔弩張,大有你死我活的架勢。梁武帝大耗民力,興師動眾地興建浮山堰,意圖用水攻的計策迫使北魏撤退,結果殺敵一千自損八百,擊退北魏之後元氣大傷,只好暫停北伐。

    北魏撤退之後,再次陷入內亂的泥淖,被內部問題搞得焦頭爛額,同樣也無力南下。 元格繼位的時候還是個孩子,朝政都由他的母親胡太后把持。經過外戰的消耗和內亂的折磨,北魏已經風雨飄搖,如果胡太后有馮太后那兩下子,未嘗不能扭轉頹勢。遺憾的是,胡太后離馮太后差得太多。

    北魏建國初期,為了抵抗北方的柔然南侵,在邊疆地區設立了一支力量龐大的邊防軍,由鮮卑貴族當中能征善戰的人才統御。隨著柔然的衰落,邊防軍的地位漸漸有所下降。元宏推進漢化改革的時候,老派貴族扎堆的邊防軍極力反對,元宏說服不了他們,乾脆選擇無視,把他們扔在邊疆,任由他們吐槽,還設定了一些政策進行打壓。

    523年,柔然發生大饑荒,餓急了的柔然人捲土重來,在邊疆附近的陰山黃河一帶燒殺搶掠,搶光了邊防軍的軍用物資。邊防軍活不下去,請求朝廷給予支援,胡太后跟打發叫花子一樣,只是隨便撥付了一點兒物資。

    邊防軍本來就對朝廷不滿,胡太后這一下可是捅了馬蜂窩,被她氣炸了的邊防軍紛紛樹起反旗脫離朝廷。當地有些豪強大族也趁機招兵買馬,擴充勢力,其中有一個土豪的勢力極為龐大,他叫爾朱榮,當暴動平息的時候,他已經成為北魏境內首屈一指的大軍閥。

    爾朱榮手下有三個戰將——高歡、宇文泰、侯景。

    後來,第一個建立了東魏,第二個建立了西魏,第三個搞垮了南梁。這三個人都是腹有鱗甲的一代梟雄,爾朱榮在世的時候,他們卻都得俯首帖耳。爾朱榮御下手段之狡詐兇狠,由此可見一斑。

    528年,元詡密謀聯合朱榮率軍到洛陽誅殺胡太后及其黨羽,胡太后搶先下手,毒死元詡。

    爾朱榮打著為元詡復仇的旗號,呲著獠牙直撲洛陽,把胡太后沉河,立元子攸為帝,接著,他又以為元詡開追悼會為由,把宗室子弟和朝中大臣召集到一起,大肆屠殺,——史稱河陰之變。

    之後,爾朱榮返回大本營太原,在朝中廣佈親信,在太原遙控著洛陽的政局。元宏有一個侄子,叫元顥。 爾朱榮在洛陽大肆屠殺的時候,元顆恰好在外鎮壓一場農民起義。聽聞洛陽慘案,元潁唯恐遭到起義軍和爾朱榮的夾擊,急忙南下投奔梁武帝。

    528年10月,梁武帝派遣陳慶之率領一支7000. 軍隊護送元潁回國奪位。

    529年5月,陳慶之攻入洛陽,元顳稱帝。

    529年7月,爾朱榮率軍離開太原,殺氣騰騰地撲向 洛陽,陳慶之提議請南梁派遣援兵,花天酒地的元潁卻一口拒絕,還密謀背棄南梁。在內外無援的絕境中,陳慶之腹背受敵,無奈南撤,元顳倉惶逃出洛陽,不久被爾朱榮殺死。之後,爾朱榮在中國北方橫掃群雄,蕩滅其他割據勢力。到530年,他已基本上把中國北方收入囊中,一躍成為能夠與南梁分庭抗禮的人物。

    530年11月,被爾朱榮捏在手裡揉來搓去的元子攸實在是受夠了窩囊氣,密謀了一次暗殺事件,在宮中埋伏武士,召見爾朱榮進宮,然後親自上陣,亂刀齊下,在大殿裡把爾朱榮捅成了篩子。

    同年,爾朱氏一家人發飆,攻入洛陽,手起刀落,砍死元子攸,改立元恭為帝。

    元子攸一死,高歡立刻變臉,打起為先帝報仇的旗號,脫離爾朱家族,宣佈與弒帝的爾朱家族不共戴天。

    532年4月,高歡擊敗爾朱家族,進入洛陽,殺死元恭,另立元修為帝。當時,在關中一帶,還有一股勢力強大的軍閥,領頭人叫賀拔嶽,原先也是爾朱榮的戰將,趁著爾朱榮死後的大混亂局面割據關中,並在表面上保持著與高歡的友好往來。

    因不滿高歡把持朝政,元修密詔賀拔嶽討伐高歡,高歡搶佔先機,在關中策動內亂,殺了賀拔嶽,隨後派遣侯景到關中接管賀拔嶽的軍隊。侯景喜出望外,以為自己的好機會來了,大搖大擺地唱著“大王叫我去巡山”,火速奔赴關中。走到半路上,關中傳出訊息——賀拔嶽的部下已擁立宇文泰當了大佬。侯景只好無功而返。

    534年,元修逃離洛陽,投奔妹夫宇文泰(元修的妹妹是宇文泰的honey)。高歡一看皇帝跑了,隨手立傀倡皇帝元善見。——史稱東魏。

    同年12月,宇文泰殺死大舅子元修,另立傀儡皇帝元寶炬。——史稱西魏。 至此,北魏滅亡,一分為二,元善見和元寶炬名義上是皇帝,實際上大權都分別掌握在高歡(東魏)和宇文泰(西魏)手中。東魏和西魏對峙的許多年裡,大小征戰不斷。從北魏接盤的時候,高歡佔的蛋糕大,宇文泰切的蛋糕小,東魏對西魏佔據絕對優勢。然而就軍事才能而言,宇文泰略高一籌,所以在東西交戰的那許多年裡出現了一個很有意思的現象——處於攻勢的東魏屢攻屢敗,處於守勢的西魏屢守屢勝。

    547年初,一代梟雄高歡去世,臨終時囑咐兒子高澄,務必盯住居心叵測的侯景,這個人有用,但是不好用。不出高歡所料,他屍骨未寒,侯景就起兵叛亂,並打算聯合西魏的宇文泰。

    然而,侯景想錯了兩件事:其一,高澄並不像他想的那麼弱;其二,侯景追隨高歡的這麼多年裡,早就把西魏得罪了,宇文泰對他的戒心很大。侯景被東魏和西魏逼得走投無路,只好倉皇難逃,投奔南梁的梁武帝。

    當侯景來到南梁的時候,梁武帝蕭衍已經當了46年皇帝。梁武帝是個狂熱的佛教徒。在統治的前半期,他的表現相當不錯,在執政的後半期,他大肆耗費國力興辦佛事,搞得國庫空虛,田園荒蕪,民不聊生,幾乎把前半生攢下的家底折騰得底朝天。信佛信成這樣,恐怕也不見得比那些殘民虐民的軍閥好到哪裡!不知道他信的到底是佛還是魔?

    侯景來到南梁不久,高澄派遣的追兵尾隨而來,與南梁大打出手。之後,高澄提議和解,條件是交出侯景。

    侯景唯恐被引渡回國,於548年8月發動叛亂,囚禁梁武帝,將他活活餓死。

    549年,東魏發生變亂,侯景的老上司高澄遇刺身亡。西魏的宇文泰匆忙出兵,打算到東魏攜掠一番,結果,他的軍隊剛開赴國境,高澄的弟弟高洋就嚴陣以待,成功地禦敵於國門之外,迫使宇文泰不戰而退。

    550年5月,高洋廢掉傀儡皇帝,改變高歡和高澄處其實而不慕其名的作風,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齊。——史稱北齊。高洋有精神分裂症,發混賬的時候禽獸不如,清醒的時候雄才偉略。宇文泰感覺這個精神病難對付,就把主要精力都放到了南梁。高洋覺得宇文泰這塊老薑太辣,不好吃,也來動盪的南梁湊熱鬧。就這樣,南梁成了群雄角逐的一個大戰區。

    內有侯景叛亂,外有高洋和宇文泰趁火打劫,南梁真是到了生死存亡的關頭。

    大亂之世,必有天縱英才,滄海橫流,必有中流砥柱,南梁也是如此。在平定侯景叛亂的過程中南梁有兩個人漸漸脫穎而出,成了力挽狂瀾的中堅人物,他們就是陳霸先和王僧辯。

    552年4月,陳霸先和王僧辯合力擊敗侯景,結束了長達4年的候景叛亂,並於同年11月共同擁立蕭繹在湖北荊州為帝。蕭繹的文藝修養在中國曆代帝王當中是數一數二的,然而,其人心胸狹隘,狠毒暴虐,書都念到了狗肚子裡,登基之後,他不思安撫流離失所的百姓,整天召集一大幫文藝圈人士在皇宮舉辦文學沙龍,喝咖啡,抽雪茄,虛偽矯情地談論詩和遠方。為了穩固帝位,他還大肆屠殺同宗兄弟,毫不心慈手軟。 在這樣一個皇帝的管理下,南梁要是能復興,可真是見鬼了。

    不久,南梁發生民變,起義蜂起,蕭繹命令陳霸先出鎮江蘇鎮江,王僧辯出鎮江蘇南京,以便於彈壓民變。

    554年10月,西魏興兵南下,直搗南梁國都荊州。

    555年正月初二,城破,文藝帝蕭繹被處死(沙袋壓死),西魏扶持蕭弩(cha)稱帝,建立了一個愧儡政權,史稱西梁。

    當年,梁武帝曾派遣侄兒蕭淵明北伐,兵敗被擒,成了高洋的俘虜。如今,高洋一看宇文泰佔了大便宜,趕快拉著蕭淵明出發,帶著刀子叉子盤子,風急火燎地派兵直奔南京而來,也想學著宇文泰的樣子在南梁身上割一塊肉。行軍途中,他給鎮守南京的王僧辯寫了一封信,說老王呀,我帶著你們的新皇帝回來了,趕快殺豬宰羊,來城外接我。

    起初,王僧辯對高洋的提議是拒絕的,還派兵和高洋打了一仗,結果戰敗。王僧辯這一下害怕了,大開城門,迎接高洋入城,同意蕭淵明繼位。 陳霸先一聽這個訊息生氣了,老王這個人太沒節 操!——對曾經親密無間的老戰友就此反目成仇。

    555年9月,陳霸先發動突襲,老戰友王僧辯兵敗被殺,蕭淵明被迫退位,帝位由文藝帝蕭繹的第九個兒子蕭方智取而代之。在隨後的一年裡,陳霸先左右開弓,一隻拳頭抗擊北齊,一隻拳頭橫掃王僧辯的餘黨,兩拳出擊,打得虎虎生威。

    細心的朋友一定發現了:西魏的宇文泰這時候去哪裡了呢?為什麼建立西梁佛倡政權之後,他沒有再接再厲,而是沒動靜了呢?因為,宇文泰老了,老得必須考慮後事了。

    他的繼承人宇文覺還是個孩子,幼子登基而被篡位的事他見得太多了,讓這樣一個孩子在亂世中壓場顯然是危險的。當死神的腳步聲越來越清晰可聞的時候, 當陳霸先在北齊和王僧辯的餘黨之間輾轉騰挪的時候,宇文泰對無止境地對外開疆拓土已經沒有太大的興趣,而是想趁著有生之年把自己一生的心血鍛打成鐵板一塊,然後把繼承人扶到不可撼動的鐵王座上。

    556年正月,宇文泰在西魏推行新官制,削弱地方官的權力,加強了中央集權。同年4月,他開始啟程巡視邊疆,巡視的結果使宇文泰很滿意一—邊疆並無異動。在回朝的路上,他忽然感染惡疾,自知時日無多,急忙派人召來侄兒宇文護,委託宇文護幫他照顧幼子,完成統一九州的大業。

    在此時的宇文泰看來,內部已經固若金湯,邊疆也無強敵大把朝政委託給最放心的侄兒,由他輔佐幼子,西魏建立王圖偉業指日可待,自己亦可含笑九泉。

    然而,宇文泰忘記了四個字——禍起蕭牆。

    556年10月,宇文泰去世。557年2月,宇文覺廢掉西魏的傀儡皇帝,改稱天王,改國號為周,——史稱北周。

    同年,宇文護逼迫宇文覺退位,痛下殺手,擁立宇文泰的庶長子宇文毓繼位。

    同樣是在557年,南梁也變天了,陳霸先逼迫蕭方智禪位,登基稱帝,改國號為陳。——史稱南陳。559年,陳霸先去世,傳位給侄子陳蒨。同年,高洋喝酒喝高了,死了,傳位給兒子高殷。

    560年,三國都有大事發生。 北齊的高演發動政變,篡了侄子高殷的位。 北周的宇文護打算另立一個聽話的傀儡,毒害宇文毓,宇文毓很清楚自己是遭到了暗算,臨終時趁著神志清明,當著其他重臣的面傳位給弟弟宇文邕,暫時挫敗了宇文護的陰謀。

    南陳發生叛亂,叛軍聯合北齊與北周,水陸並進 一起殺向南陳國都南京。

    事實證明,陳霸先、宇文泰、高歡三個人當中,陳霸先選擇繼承人的眼光是最好的。面臨強敵之際,陳清鎮定自如,兩線出擊,左掌封鎖長江險隘,阻止北周順江東進,右拳擊退叛軍和北齊聯軍,成功地捍衛了疆界,也終於使南陳的國勢得以落定。在此後的幾年裡,陳精勵精圖治,安撫民生,南陳的綜合國力嗖喂上揚。

    然而,陳清選擇繼承人的眼光不如他的叔叔陳霸 先。

    566年,陳清去世,傳位於兒子陳伯宗。

    568年,陳伯宗的叔叔陳項發動政變,篡了侄子陳伯宗的位。

    幸運的是,陳預還算是個好皇帝,上位之後並沒有七搞/八搞,而是繼續沿著陳荷制定的路線大搞經濟建設,維護了南陳的和平和穩定。

    與陳預相似的是北齊的高演,高演的帝位同樣是從侄子手裡篡來的,到人這並不妨礙他成為一個好皇帝。然而,他在皇位上只坐了一年多就因病去世,從他之後,北齊昏君成串,勢力江河日下。 572年,在宇文護的陰影裡隱忍多年的宇文邕發動政變,在大殿上親自動手,捅死宇文護,掃滅宇文護的黨羽,成功地奪回了政權。擦乾王座上的血跡,宇文護磨刀霍霍,準備發動對外戰爭,決定先消滅江河日下的北齊,再消滅南陳,完成宇文泰的未竟大業。不過,這並不意味著北齊是軟柿子,畢竟它也曾經是個強國,家底子在那裡擱著呢!為了增加勝算,宇文邕給陳項寫了一封信,邀請陳頊共同出兵,夾擊北齊。 573年,南陳出師北伐,575年,淮南地區歸入南陳 577年,北周消滅北齊,宇文邕連戰馬都沒有下,就馬不停蹄地揮師南下,猛攻南陳。

    陳項奮起抵抗,卻遭到了登基以來最慘痛的失敗。 可能是南陳命不該絕。就在陳頊被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宇文邕忽然去世,繼位的宇文贊(yun)是個小混蛋,無心征戰,禍亂朝政,大權旁落,漸漸入楊堅手中,楊堅密謀篡位,暫時無心南征,南際就這樣有驚無險地躲過了一劫。

    581年,楊堅篡位稱帝,改國號為隋。

    582年到586年,楊堅忙著穩固內部,安撫人心,平定叛亂,培植羽翼,並沒有大舉南下。

    對於南陳,這4年未嘗不是一個積蓄實力的機會,但是,陳蒨(582年去世)選了一個不靠譜的繼承人,他就是中國歷史上大名鼎鼎的段子手陳叔寶。

    陳叔寶是個奇葩,凡是有利於建設國家的,他樣樣稀鬆,凡是有利於搞垮國家的,他樣樣精通。南陳落到他手裡,也就只能掰著指頭過日子了。

    587年,楊堅廢掉了傀儡國西梁。

    588年,楊堅派遣三路大軍伐陳。

    589年,南陳滅亡。

    590年,楊堅平定嶺南。 至此,隋朝一統天下,結束了中國自東晉南遷(317年)以來長達273年的南北分裂狀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軒逸,英朗,朗逸買哪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