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峰子奇觀
-
2 # 暗香5663
漢高祖劉邦共有8個兒子,即:惠王劉肥、漢惠帝劉盈(呂氏生)、趙隱王劉如意(戚氏生)、代王劉恆(薄姬生)後來的漢文帝,梁王劉恢、淮陽王劉友、淮南王劉長及燕王劉建。
公元195年,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和劉邦的兒子劉盈十六歲繼承皇位,這就是西漢的第二位皇帝漢惠帝。漢惠帝繼位後,實施仁政,減輕賦稅,提撥曹參為丞相,政治清明,國泰民安,與民生息的政策,推動經濟繁榮,思想文化方方面廢除秦時緊錮,使黃老哲學代替法家學說,開啟各種思想發展的大門,但是仁弱的漢惠帝在位期間,大權實際卻又掌握在呂后母親手中,很多事都處於無奈之中。呂后獨攬大權,開始對劉邦的其他兒子大開殺戒,期間直接或間接都死於呂后之手。最為典型的是毒殺戚姬兒子趙王劉如意後,將其母戚姬變為人彘。還故意讓兒子劉盈前去觀看,劉盈看到的是一個沒有頭髮,嘴一張一合發不出聲音,眼睛空洞,耳灌銅水砍去四肢扔在撒著鹽的糞水缸裡,似人似鬼的模樣,細問才知是戚夫人,當即對母親呂后不滿,劉盈本來仁弱,從此受到極大刺激,終日飲酒,一年後抑鬱而終。可憐這漢惠帝享年23歲,只在位7年。
話說劉恆怎麼稱帝,先得從劉恆母親薄姬說起,薄姬父親薄氏是吳郡人,奏之時與前魏國的宗室之女魏媼私通,生下薄姬,後來父親死後,時值奏末年,各地紛紛起兵反秦,魏豹自稱為魏王,魏媼便將女兒薄姬送進魏王宮中,還請卜算的許負給女兒算了一卦,說將來薄姬將生下天子。當時楚霸王項羽與劉邦正在相爭天下,一直抗衡著,天下勢局尚不分明。魏豹起初是跟隨劉邦功打項羽的,當聽到許負的話後,便暗自高興, 就背叛劉邦持中立態度,接著與項羽聯合講合。後來劉邦就派曹參去功打俘虜了魏豹,魏豹死後,薄姬就一直在劉邦宮中作織布女,一次漢高祖劉邦去織布房,見薄姬很有姿色,就詔令納入後宮。但入後宮後一年多並未受到漢高祖劉邦的御幸,有一次漢高祖劉邦在宮內一處"叫成皋臺的地方偶聽到管夫人和趙子兒在談笑說著她們的好友薄姬,這管夫人和趙子兒倆美人早已陪伴在高祖劉邦身邊。高祖皇帝聽聞便問是何由來,兩美女便說她們和薄姬是年少的好友,當年約定將來誰先顯貴都不能忘記好友...……漢高祖皇帝聽後便生出憐憫之心來,因而就召幸了薄姬一次,後來便懷上了劉恆。也許是宮中佳麗三千太多,從此以後薄姬就很少再見到漢高祖皇帝。而漢高祖皇帝也沒把這個四兒子怎麼放在心上,母親的不受寵,兩母子沒少受後宮其他人嘲笑,而薄姬自從有了兒子後,就一心護兒,遇到後宮中是是非非總是一退再退,謹小慎微地護著兒子,倒也相安無事。
漢高祖十一年,劉邦親自出徵平定了一個叫代地的地方後,就讓年僅8歲的劉恆去代地做了代王。年小的劉恆就這樣離開皇宮去了遙遠的他鄉,也許是從小受人潮笑太多,劉恆一天天長大,為人謹慎,個性沉靜,後來十五年的時間把代地經營的安康太平。公元前180年,一直管理朝政六十二歲的呂后病故於未央宮,呂后一死,漢高祖劉邦舊臣丞相陳平,太尉周勃等一起攜手滅了呂氏所有勢力,然後看中了仁慈,善良,名聲非常好的劉恆。劉恆因此就成了西漢時期的漢文帝,皇位江山從此又回到劉姓手中。
劉恆做皇帝后,做了一系列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改革,百姓的日子也比以前好很多,人們也對他有著不錯的評價。
-
3 # 開著拖拉機去飛
諸呂之戰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外戚幹權”惹的禍,而“外戚幹權”在整個有漢一代頻頻發生,都怪呂雉這個女人起的好頭,
對劉邦來說娶到呂雉這個“糟糠之妻”,在他發跡之前,那還真是他的福份,整天混吃混喝,都快討不到老婆的人了,突然有一天,天上竟“掉下來個呂妹妹”,如花似玉,還比自己少15歲,換做普通人想法,那得好好珍惜,可不敢把日子瞎過了,可一個遊手好閒慣了的人,那裡就那麼快收得了心,害得人家呂妹妹一個大家閨秀現在也做起了蓬頭垢面的農家婦女,又操持家務,又還要照顧老少……
劉邦的心有多大,為了自己的目的,老子、老婆都可以不要的人,又是個好色之徒,看上年輕漂亮女子,提上褲子就不認賬的事都可以做得出來,就算他當上了皇帝了,也是個流氓,跟著他都沒有安全感。
劉邦一死,苦日子總算熬到頭了,女人還得要自己強大,把權利牢牢把握在自己手裡,女人的慾望一旦激發,最毒婦人心,先把情敵戚夫幹掉,且不擇手段,要有震懾力,手腳砍掉,眼睛耳朵毀掉,丟到廁所裡,自生自滅,之後再毒死她的兒子劉如意,這口怨氣才算出完,
宮廷之戰跟國本之戰是一樣的,打下來容易鞏固難,為了長治久安,要用自己的人,呂家人,首先是軍權,南北兩路軍是當時皇室禁軍和衛戍部隊,換成自己的侄兒,公然違反劉邦非劉不王的旨意,加封呂姓為王,把整個漢室完完全全打造成呂氏天下。
一朝天子一朝臣,你呂雉再要強也有要死的那一天,呂雉因病逝世後,周勃,陳平等元老馬上對諸呂發動戰爭,呂氏集團岌岌可危
為什麼說劉桓能上位做皇帝呢,當時齊王劉襄也是宗親呀,而且在諸呂之戰中功勞顯著都沒當上。原來這是各個利益集團的折中之策,劉桓何許人也,說好聽點是後孃養的,說不好聽是婊子養的,是劉邦一時性起臨幸一位妃子的產物,而他出生成長過程中也深知自己出身不好,從來都是低調做人,善良、本分、與世無爭,他的母親也是一個寬仁宅厚的人,也沒有什麼背景,這點很重要,經此呂后篡權一事,大家可不想趕走一個呂后,又來一個呂后,所以這個皇帝的寶座就這樣空降在劉桓頭上
劉桓畢竟是劉邦血脈,面對這個機會,展現出了過人的智慧和才能,處世不驚,臨危不亂,幾個回合,終於把這個事件辦得妥妥貼貼,併為大漢有名的“文景中興”拉開了序幕。
-
4 # 李厚何
諸呂之戰的實質,是劉氏子孫擔心呂氏一族坐大並鳩佔鵲巢,遂和擔心諸呂得勢後自己利益受損的周勃、陳平、灌嬰、陸賈等漢室舊臣聯手發動政變奪權,消滅諸呂及與之關係密切的張、馮、樊等族,並易置帝位的一次政變,史稱“誅呂安劉”。
當時漢朝已經傳承到第三代,即劉邦唯一嫡子漢惠帝劉盈的兒子手中,諸呂雖滅,但已繼位三年多的西漢後少帝劉弘仍然健在,如果“誅呂安劉”諸人並無私心,最合理的選擇,當然是繼續扶立劉弘,並以劉弘名義下詔罪狀諸呂,安撫諸劉和眾大臣,這樣皇位傳承等於沒有改變,局勢很容易迅速安定下來。
但這樣做對政變諸人而言是有隱患的。
第一,劉弘是諸呂所立,皇后則是剛被誅殺的呂祿之女,呂后之侄孫女,如果尊劉弘並尊其皇后,呂氏有死灰復燃危險,若尊劉弘、廢皇后,劉弘日後難免不會報復。
第二,承認劉弘的帝位就意味著承認劉弘為惠帝之子,那麼去世時虛歲已24(實歲22)、按當時標準早已成年的惠帝其他子孫就同樣也不得不承認為惠帝子孫,劉弘親政後勢必重用這些自己人(漢初尚無對同姓諸侯王的從政限制),他有子而死,社稷會在他一系中傳承,即便無子而死社稷也會在劉盈其他子孫中傳承,這對政變諸人而言是難以忍受的,因為別人得到重用就意味著自己得不到重用。而劉盈的兒子除了已故的前廢帝劉恭、淮陽懷王劉強、衡山哀王劉不疑和劉弘本人外,還有衡山王劉朝、淮陽王劉武、梁王劉太,封地從河南綿亙至湖南,跨據江淮,著實太危險。
第三,當時劉氏封王者楚王劉交(劉邦的弟弟)、齊王劉襄(劉邦庶長孫)已起兵討呂,聲勢浩大,如果繼續尊立劉弘,他們會既不滿、又不安,很可能拒不罷兵,而處於觀望中的諸侯王如吳王劉濞(劉邦侄,有戰功,年長望重,有實力)也可能趁機生事,對政變諸人和漢朝江山都不利。
在這種情況下,政變諸人必然的選擇,就只能是拒不承認劉盈所有兒子是劉盈親生子,將他們誣稱為“野種”並一起剷除(這其中不排除有“野種”,如已故的前少帝劉恭,他若非別人所生政變諸人並沒必要“栽贓”,因為他是被呂后害死的,“害死親孫子”罪過更大,且已死之人也不會威脅活人利益,但8個兒子都說是“野種”就太過分了),和呂后有關的人只留下呂后本人、妹夫樊噲、外孫女兼兒媳惠帝張皇后等死人、廢人的名譽不予廢除,其餘一概抹黑——既然惠帝子孫被消滅得乾乾淨淨,漢朝實際上的第三、第四位皇帝都被取消稱號,那麼“誰是西漢第三代皇帝”的問題就此重新出現。
漢文帝劉恆繼位之後在立自己兒子劉啟(後來的景帝)時曾經列舉“楚王、吳王、淮南王(劉邦第七子劉長)”,作為可能的皇位繼承人人選,這表明在當時人們心中,上述幾人都有可能在“誅呂安劉”後繼位,除此以外,劉氏中最早起兵的齊王劉襄也是帝位的有力競爭者。那麼,為什麼不立這些人?
劉交和劉濞首先需要排除:惠帝的兒子既然都被裁定為“野種”,那麼按照“以孝治天下”的漢代宗法,皇位繼承權就要上溯到劉邦兒子之中,而劉交是劉邦的弟弟,劉濞則是劉邦的侄子,立他們為帝等於劉邦的子孫“親盡無血食”,是說不過去的,會引發其他劉氏王侯的不滿和對帝位覬覦,而且這兩人都早已成年,在楚漢戰爭中就已經是獨當一面的將帥,他們做皇帝勢必會信用自己從諸侯國帶來的一套班子,“誅呂安劉”眾人很可能失勢。
那麼剩下的就只有劉襄(劉邦長孫)、劉恆(劉邦健在諸子中最年長者,代王)、劉長(劉邦第七子)三人有資格即帝位,其中劉襄是三人中唯一起兵的,在“誅呂安劉”中有功,且起兵時自稱“高帝(劉邦)嫡長孫”,並得到一些劉氏子弟和大臣的附和(“齊悼惠王是高帝長子,今其嫡子為齊王,推本言之,是高帝嫡長孫,可立”),而且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東牟侯劉興居都參與了“誅呂安劉”密謀,順水推舟迎立劉襄難度最小。
但起兵諸人中很多都是楚漢戰爭時的謀臣宿將,他們對劉襄起兵時無法壓抑的勃勃野心和不擇手段印象深刻,且劉襄兩個弟弟、尤其劉興居咄咄逼人,其舅氏(母親一族)駟鈞“虎而冠”(性格強悍且已成年),一旦劉襄繼位,他們都會感到芒刺在背。且劉襄實際上並非“高帝嫡長孫”,因為他固然是前一任齊王劉肥嫡長子,但劉肥的母親曹氏卻並無名分,劉肥只是劉邦的庶長子,否則劉肥死於劉邦死後六年,劉邦生前又何必“廢長立幼”?劉襄起兵時的如意算盤,是勝利後連呂后的劉邦皇后身份也追奪,並追尊曹氏為太后,果真如此整個漢皇室都能被翻個底朝天——這樣都可以,劉氏諸王誰不能編個家譜呢?
斟酌再三,政變諸人首先說服了政治眼光較長遠的劉章,並透過他說服劉襄退讓。
那麼剩下來就只有劉恆、劉長兩個人選了。
劉恆的母親薄氏本是魏王魏豹之妾,魏豹被滅後以女俘身份“入織室”,被劉邦偶然看重,身份既疏賤,也不得劉邦寵愛,因此就連呂后都懶得去嫉妒她,早早打發她去兒子劉恆封地養老,其家族薄氏同樣地位微弱,劉恆的舅舅薄昭為人低調,代國也並沒有太多可以威脅到政變諸人地位的了不起人物、親信(代國郎中令張武、中尉宋昌等代國重臣入京後也僅做到西漢郎中令、衛將軍而已),立劉恆為帝對政變諸人較為“安全”。
此外,立劉恆為帝是繼續尊立劉弘以外“折騰最少”的選擇:只要不承認惠帝有親生子就可以了,因為惠帝無合法後嗣,則按照漢代宗法,帝位應首先在上一代皇帝兒子中選擇,劉恆、劉長是僅有的兩位健在人選,兩人的母親都不是皇后且劉邦生前地位都很低、甚至來路不正(趙姬是劉邦女婿張敖愛妾,張敖為討好劉邦將之獻出,趙姬至死未能入宮,薄氏前面說了),但薄氏“合法性”相對好得多(女俘入宮在戰國司空見慣,且不管怎樣薄氏算是正式入宮了),而劉恆又年長於劉長,更於呂氏無甚瓜葛(趙姬死後劉邦將劉長交給呂氏撫養,劉長和呂氏是有瓜葛的),立劉恆為皇帝,包括劉交、劉濞、劉襄、劉長在內的諸劉就算心中不滿,但都找不到合適理由反對。
正因如此,周勃、陳平等人才會在政變得手後迅速定計,甚至來不及和似乎早有聯絡的薄昭打個招呼,就匆匆派使者去召劉恆入京,以至於把劉恆和代國許多臣子嚇了一大跳。
-
5 # 看不見的角落
這個問題與西漢早期的繼承原則有關,簡單來說就是因為“長幼有序”,劉恆才能夠登基稱帝。西漢早期的各項政治制度的建立與發展並不完善。
(漢文帝)
早期周代的其長子繼承製實際上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已經被粉碎,大量兄終弟及和幼子繼位的案例向外宣示著嫡長子繼承製的弊端。到了秦朝也是如此,胡亥得以順利繼位,一方面得益於趙高李斯的沙丘之謀,另一方面也是因為秦國在繼承方面的規定並不明確導致的。西漢初年,劉邦因為東征英布受傷惡化,撒手人寰,太子劉盈得益於諸呂勢力的傾力支援和軍功貴族的預設擁護而順利繼位。實際上西漢早期並沒有完善繼承製度,只是由於慣性的力量使得擁有太子名分的劉盈在劉邦去世後自然繼承皇位。這也就造成了陳平周勃剷除諸呂之後,皇位繼承出現糾紛。
(劉盈)
劉恆在獲悉漢朝中央的大臣推薦他出任天子時,其實還有猶豫。中尉宋昌說:“方今高帝子唯淮南王與大王,大王又長,賢聖仁孝,聞於天下。故大臣因天下之心而欲迎立大王,大王勿疑。”從宋昌的話中可以得知,劉恆之所以會被擁立為天子有三點。第一,他是漢高祖的兒子輩。而齊王劉襄是劉邦的孫子輩。第二,他在高祖的兒子中年齡居長。當時漢高祖的兒子中只剩下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劉恆是高祖中子,淮南王劉長是高祖少子,所以劉恆根據“長幼有序”的規則,他的繼承順序應該在淮南王劉長之前。第三,劉恆賢聖仁孝,天下聞名,這就為劉恆在社會輿論上加分不少。當時的齊王劉襄就是因為母族的名聲不好,才被眾位大臣反對。綜合各項因素看來,劉恆是當時各位有繼承權的人當中最合適的一個。周勃
還有一種說法,就是陳平、周勃等人剷除呂氏之後懷有異心,想擁立一個仁慈懦弱的皇帝作傀儡,好維護自身的權勢。筆者認為這種說法是不可靠的,中尉宋昌在和代王的對話中也曾經提到:“今日雖有的大臣居心叵測,但百姓只願聽從劉家的驅使,靠大臣們的少數黨羽根本達不到目的。京都內有朱虛侯、東牟侯等劉氏近親,外面有吳、 楚、 淮南、 琅琊、 齊、 代等劉姓諸侯國作為強援。他們根本不敢輕舉妄動。”這也就表明,當時的內外形式實際上都倒向劉姓皇族一面,周勃能夠順利奪權也是依靠劉家的威名。所以說,雖然陳平等人藉口劉弘等小皇帝不是漢惠帝的血脈加以廢黜,還是不敢輕易變更劉家的江山。只能在劉氏皇族的近親內部加以選擇,那麼劉恆就能夠憑藉“長幼有序”的傳統觀念最終勝出了。
文:經典守望者
-
6 # 老曠說球
首先來說說,“諸呂之亂”是指什麼?
公元前180年7月,呂后病死,朝政由她的侄子呂產、呂祿把持,這引起了開國功臣、劉姓宗室的不滿。於是,周勃、陳平等開國元勳於齊王劉襄、朱虛侯劉章等西漢皇室內外聯和,發動政變,除掉了呂氏外戚集團,這就是西漢歷史上的所謂的“諸呂之亂”。 然而,西漢第一任皇帝既不是功勳卓著的齊王劉襄,也不是輩分極高的楚王劉交,而是毫無功績的代王劉恆!
代王劉恆主繼承皇位的主要原因:
公元前195年,漢高祖劉邦去世後,呂后對劉邦的兒子進行了大開殺戒。劉邦一共8個兒子,齊悼惠王 劉肥 (曹姬生) ,漢惠帝 劉盈 (呂后生) ,趙隱王 劉如意 (戚夫人生),代王/漢文帝 劉恆 (薄太后生),梁王 劉恢——呂太后時候降為趙恭王 ,淮陽王 劉友——呂太后時候降為趙幽王,淮南厲王 劉長,燕靈王 劉建,好幾個都是死於呂后手上,一個自殺,還要一個病死,而呂后死後,就只剩下劉恆和劉長了。
接下來在確定皇帝的人選,按理說,齊哀王劉襄,他是漢高祖劉邦的嫡長孫,而且在“諸呂之亂”中立下了汗馬功勞,其聲望極高,但是大臣們卻不看好他,原因跟他母家有很大關係。齊王的母親家橫行霸道,名聲很臭,尤其是他的舅舅駟鈞,為人兇殘暴戾,婦孺皆知,若立他為帝,不免會出現第二個呂氏集團,所以直接給否定了。
劉長-淮南厲王,是劉邦少子,母親早逝後一直被呂后撫養成人,和呂后關係親密,這也是他能活下來的原因。但是這個人同心狠手辣,不遵法度,曾經多次犯下大罪,如果他坐上了皇位,豈不是更加目中無人,天下大亂了,所以自然而然就被排除在外。
劉恆-代王,是漢高祖劉邦的第四個兒子,母親薄姬原是俘虜,因姿色出眾而被劉邦納入後宮。在當時,這種背景即使做了皇帝的女人,日子恐怕也是不會好過,不但要遭受其他嬪妃的欺負,更不得皇上的青睞,所以劉恆從小就很難見到劉邦,生活的戰戰兢兢,小心度日。在“諸呂之亂”中,事事謹慎的劉恆並沒有參與其中,卻迎來了幸運之神坐上了皇位。起初的他深感意外,甚至不敢相信,生怕是什麼陷阱。但是他最後還是到了長安,繼承了皇位,也就是歷史上的漢文帝!估計恰恰是這種不站隊,置身事外的人也許更容易得到大臣的認可。
所以綜上來看,為人低調的代王劉恆是最合適不過了,而且大臣們都覺得:“代王方今高帝見子最長,仁孝寬厚;太后家薄氏謹良。且立長固順,況以仁孝聞天下乎”。這樣沒有任何背景的人做了皇帝,一定是寬厚仁慈,為人謙遜,更重要的是不會對朝中權勢構成威脅。不過大臣們的初衷雖然不好,但結果卻是明智的,也就有了後來勵精圖治的漢文帝了,還開創了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
7 # 明太宗
諸呂之亂結束後,在戰亂中立下大功的齊王本是王位的最佳人選,可因齊王母親的舅舅太過長殘爆,大臣們剛從諸呂之亂中緩過來,絕對不想又來一個外界勢力。按正常情況發展,皇位應該是在諸呂之亂中,也立大功的朱虛侯劉章坐才對,可皇位竟然落到一直默默無聞,堅守代國的劉恆身上。劉恆得以繼位,一切跟他的母親薄太后離不開關係。
話說,諸呂之亂結束後,大臣們開始商討誰來繼承皇位這件大事,本來支援齊王的人數最多,齊王也成為眾多劉氏子弟中最有希望登上皇位的諸王。就是在這種關鍵時刻,琅玡王爆出一個將齊王直接從皇位上拽下來的訊息,齊王母親的舅舅是出了名的殘暴,大臣們得知後,害怕再發生諸呂之亂,就直接把齊王踢出繼承皇位的名單內。之後,琅玡王又提出皇位讓代王劉恆繼承最為妥善,劉恆是漢高祖的親生兒子,以善良孝順出名,而且也是眾多劉氏子弟中最年長的一位,其母薄太后是出了名的不喜爭搶,默默無聞之輩。聽完琅玡王的提議,大臣們開始商討。大臣們在眾多劉氏子弟中,實在挑不出比代王劉恆還適合繼承皇位的人,於是大臣們就此拍板,皇位由劉恆來繼承!皇位指定由劉恆來繼承後,大臣們下令,命齊王速速將兵馬退出長安。之後丞相陳平,太尉周勃派人前去迎接代王劉恆來長安繼承皇位。就這樣,身處邊境的代王劉恆不明不白的登上了皇位。
登上皇位的劉恆不負眾望,在位期間,勵精圖治,勤儉節約,同他兒子一同開創了中華歷史上著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
8 # 黑水布衣
有人說劉恆的皇位是天上掉下來的,似乎也有些道理,不過仔細分析下來,劉恆的繼位也似乎冥冥中的天意吧。
呂后八年(前180年),呂后去世,當時呂后的侄子趙王呂祿、呂王呂產有意奪權篡位,由此拉開了以劉襄、劉章為核心聯合陳平、周勃開啟的蕩平諸呂行動。事件的結果是好的,天下太平了,皇權將重新回到劉氏手中。不過隨之而來的問題也出現了,誰是繼位者?最後的選擇竟然是平時十分低調的代王劉恆,為何是蕩平諸呂毫無貢獻的劉恆?我們來一一看來。
首先,漢惠帝無後。這裡要說的是,他並不是真的無後,在呂后執政時期,有兩個兒子先後被立為帝,既前少帝和後少帝, 後少帝劉弘在位一直到呂后去世後,被朝臣罷黜、處死。群臣宣稱,“劉盈的這幾個兒子並非親生,乃是呂氏的血脈。”於是,漢惠帝其餘的兒子都被殺。所以漢惠帝這一支不用考慮了。
其次,劉襄的輩分和出身。蕩平諸呂行動中,劉襄無疑是首功,在此次事件中,劉襄展現了出色的政治、軍事能力。不過劉襄的身份卻被大臣們忽略了,劉襄的父親是齊王劉肥,算是是劉邦的私生子,而劉肥的母親曹氏沒有身份,劉襄算是劉邦的孫輩,而當時劉邦的子輩是還有人的,所以他被群臣放棄了。
其實,劉襄被放棄的原因,應該是群臣覺得他能力太強不好控制罷了。
最後,劉恆是唯一選擇。呂后在位時,透過其“不懈努力”,劉邦的兒子們多數被壓制,有被殺的、自殺的,最後碩果僅存的就是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了,這個劉長自幼喪母,他是由呂后撫養長大的,與呂后感情很深,所以他是不會被推舉為帝的(後來反叛,被廢)。而這個平時一聲不吭的劉恆是群臣最後的選擇。
不過令群臣沒想到的是,這個低調的劉恆繼位後所展現的手腕,令群臣吃驚,軟硬兼施,逐步鞏固了自己的地位,並開創了中國封建史上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只能說天佑大漢。
-
9 # 遺產君
呂雉是西漢開國皇帝劉邦的結髮妻子,他們在那動亂的年代同呼吸共患難,劉邦在外面打天下,呂雉在家裡侍奉老小,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村婦女,毫無大家閨秀的氣質。
劉邦建立漢朝後,呂雉就成為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皇后,人生就發生了質的飛躍,就對權力產生了無盡的親和力,特別是劉邦去世後,她幾乎是一手遮天,朝中大臣無人敢違抗她,都對她唯唯諾諾,如同見了劉邦一樣。
漢惠帝劉盈一直生活在強勢母親的陰影下,終日鬱鬱寡歡,幹了七年的傀儡皇帝就找他的父親劉邦告狀去了。
沒有了老公和兒子,呂后便沒有了精神寄託,此時她的性情大變,權力成了她的唯一,控制慾極強的呂后為了大權獨攬,就大肆扶持呂家勢力,讓她的兄弟子侄們擔任朝中要職,掌控軍隊,甚至還對呂氏族人封為封侯,劉氏的天下儼然成為了她呂家的天下。對於小皇帝,她更是高興就立,不高興就廢,將他們玩弄與股掌之間,朝中大臣及劉氏宗親都敢怒不敢言,稍有不慎就會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掉,因此大家都惶惶不可終日,唯恐招來殺身之禍。呂后去世後,齊王劉肥的兒子劉襄聯合陳平和周勃發動了平定諸呂之亂的行動,呂氏一族幾乎被屠殺殆盡,天下又回到了劉氏的手上。接下來是選定繼承人的問題,此時的權力掌控在陳平和周勃的手上,他們深知呂氏之所以作亂,是因為皇帝有一個強勢的母親及其勢力龐大的外戚,為了防止重蹈呂氏專權的覆轍,就規定新的皇帝不能有強大的母族。劉邦一共有八個兒子,被呂雉害死了幾個,齊王劉肥當了十多年王爺後病死了,劉邦的八兒子燕王劉建早年打獵時被狗咬得了狂犬病死了,此時只剩下四子代王劉恆和七子淮南王劉長及劉肥的兒子劉襄。劉襄在諸呂行動中立下大功,又是劉邦的孫子,繼承皇位還是很有希望的,但他有一個如狼似虎的舅舅駟鈞,非常兇殘,立劉襄為皇帝那無異於又一個呂后再生;另外,劉襄文武兼備,很有才能,他做皇帝,這些大臣們是控制不了的,他們很可能失去權勢甚至被殺,因此劉襄被拋棄了。
淮南王劉長從小由呂后撫養長大,因為呂后的關係,劉長恃寵而驕,非常跋扈,他的母族也是勢力龐大,因此劉長也被排除在外。剩下的代王劉恆在代國治理有方,在代國十五年間,與民休息,發展生產,把代國治理得十分的富強。再過,劉恆為人低調不張揚,性格內斂,在朝堂無背景、無靠山,好控制,他在諸呂行動中沒有功勞,一旦做了皇帝,必然感恩戴德,功臣們的權勢也就保住了。
還有劉恆的母親人品好,背景清白,與呂氏毫無瓜葛,從來都是低調做事,也沒有什麼強有力的家族,因此,劉恆就是最合適的皇位繼承人。
事實證明,漢朝在劉恆的統治之下,國力有了很大的提升,為文景之治及漢武帝的宏圖打下了基礎。
回覆列表
諸呂之亂,是西漢王朝一次血淋淋的教訓。
外戚勢力過大,尾大不掉,導致利益圈子化,皇權削弱化,國家動亂化。
諸呂之亂,怎麼形成的?
這要說到中國歷史上第一位皇后、也是大漢史上第一皇后——漢高祖劉邦的老婆呂雉。圖:呂雉弄權
呂雉史稱呂后,是個狠角色,心狠手辣。老公劉邦一死,她就把情敵、劉邦最寵愛的妃子戚夫人,做成了“人彘”,還毒殺了戚夫人和劉邦所生的皇子劉如意,簡直慘絕人寰!
劉邦死後,太子劉盈繼承大統,史稱漢惠帝。劉盈的親老媽,正是呂后。由於劉盈性格懦弱,呂后專權。
活在強勢親媽陰影下的劉盈,不幸英年早逝,兒子死在了老媽前面,白髮人送黑髮人,這一晴天霹靂讓呂后萬萬沒有想到。
失去老公又失去兒子的呂后,也許是沒了精神寄託和心理依靠,性情大變,專權更甚。
大權獨攬、控制慾極強的呂后,沒了丈夫沒了兒子,為了能仍然牢牢抓住權力,做了三件事:
一是大肆扶植呂家勢力,讓孃家人擔任各種要職,掌管軍政要害,還大封呂氏族人為王,擴張呂家權勢。
二是廢立皇帝,扶植聽話的人當皇帝,於是大漢天子淪為呂后的掌中玩物,廢立只在呂后一言之間。
三屠戮和打壓劉氏諸王,從而讓她和她身後的呂氏勢力在朝堂和地方上擁有話語權。
呂后這樣做的後果什麼?損害了幾票人的利益!
1、損害了劉氏諸王的利益:這大漢江山到底姓劉還是姓呂?我劉家江山,什麼時候輪到呂家當權?
2、損害了一干元老大臣的利益:大漢江山是我們和高皇帝打下來的,革命果實怎麼都讓呂氏這幫“裙帶關係”給摘去了?
3、損害了國家的利益:呂氏把國家利益圈子化,把大漢當成他呂氏家族圈子的私產了,霸佔國家公權力和國家資源,造成國家動亂!
一代女強人呂后活著的時候,大家礙於呂后的權勢和名分,暫忍一時,畢竟呂后是漢高祖的髮妻嘛,當朝太后,名分擺在哪兒了呢。
但呂后一死,矛盾走向明面化。呂氏外戚和劉氏宗親、元老大臣的矛盾爆發了!呂氏諸王和劉氏諸王之間的戰爭,其實是醞釀已久的事。
“諸呂之亂”最終被平定,呂氏勢力被連根拔起,一場大規模流血事件在所難免。
“諸呂之亂”後,周勃、陳平等元老大臣迎立代王劉恆為帝,史稱“漢文帝”,著名的“文景之治”的創始者,正式文帝劉恆。
劉恆是劉邦和薄姬之子,在劉邦活著的時候,甚至在呂后活著的時候,這對母子都是默默無聞,既不受寵,也經常被人忽視,屬於受盡冷落的那類人。
所謂風水輪流轉,當皇帝的好事兒,這回落到了冷門人物劉恆的身上。
元老大臣們,為什麼會選劉恆?
主要原因有兩點:
一是劉恆母子無權無勢,受冷落多年,內無背景,外無支撐,能很好地防止外戚專權局面再現;
二是劉恆是個寬厚仁德之人,也就是臣子們喜歡的“仁君”型別,畢竟誰也不喜歡暴君,大臣們也害怕立錯了腦袋搬家。
當然,還有一部分運氣在。俗話說,人走大運,擋都擋不住。
劉恆上位,與兒子漢景帝劉啟,共同開創“文景之治”,為孫子漢武帝開創“大漢盛世”打下堅實基礎。
最後,綜上,這就是為啥在“諸呂之亂”中,漢文帝劉恆毫無寸功,卻能繼承大統的原因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