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孩兒二峰

    古時候,有一對夫妻。妻子是一位主婦,生得嬌豔可人、風韻猶存,平時在家裡做點針線活,因生得貌美,早就已招徠一些狂蜂浪蝶追求;丈夫是一個生意人,要經常到外地去做生意。兩口子的日子過得也富裕,在丈夫外出的日子裡,妻子就不免枕冷襟寒、寂寞難耐。終於有一天,妻子忍不住跟街市一個賣布的好上了,在丈夫外出做生意的時候,他們就巫山雲雨地在一起廝混。有一次,丈夫回家後三個月都沒有外出,直急得那個賣布的天天在他們家附近打轉。

    一天,丈夫騎著馬到城外打獵去了,經過街市,那賣布的見了非常高興,以為他又要外出做生意,當晚就迫不及待地竄進了妻子的臥室,準備和相好幽會。當晚丈夫回來了,幾乎將他逮了個正著,妻子也嚇了個半死,那賣布的只好哆嗦在人家的床底一整晚。這件事後,妻子就向那賣布的要了一塊綠色的布料,做了一頂帽子給丈夫,還和那賣布的約定,當你看見我丈夫戴上綠帽子外出的時候,你就可以來了。過了幾天,丈夫又要外出做生意了,妻子趕緊拿出那頂綠帽子對丈夫說:“外面的風沙大,戴上就不會弄髒頭髮。而且這顏色讓你看起來很俊,以後你每次外出我都為你做一頂,就像我跟在你身邊一樣,你就不用牽掛我了。”丈夫聽了很開心,以為自己真的很俊,於是高高興興戴上那頂綠帽子,騎著馬得意洋洋穿過街市,到外地做生意去了。當晚,他妻子就和那賣布的睡在他的床上。以後,那個賣布的凡見了那丈夫戴著綠帽子外出時,心裡都不禁心花怒放:“哈!你的綠帽子真是很俊,不過今晚該到我俊了。”於是,綠帽子的說法就這樣傳下來了。

    我們現在經常掛在嘴邊的“綠帽”最早是唐朝一個叫李封的縣官發明的,據說他任職延陵縣令期間,規定若官吏有罪,可不加杖罰,但須令頭裹綠頭巾以羞辱,且期滿後才能解下。這大概就是“綠帽”的最早來源了。至元明時,政府部門更要求娼妓家中的男人都得戴綠頭巾。從此以後,就用戴綠頭巾、綠帽子等來譏諷妻子有外遇或淫行的男人。於是女人紅杏出牆,自家的男人便戴起了綠帽,所謂紅花還得綠葉配,一紅一綠交相輝映,真乃“紅杏枝頭春意鬧”也!

  • 2 # 三觀粉碎機

    綠帽子的含義大家都懂,我就不囉嗦了,而關於綠帽子的起源,最早應該可以追溯到元明時期。

    我們知道,中國古代的男人一般都是戴帽子的,並不會裸露髮髻。理由也非常簡單,你想啊,在那個時代大家頭髮又長,又不像現在一樣天天可以用洗髮水洗頭,那髮質油膩的人走在路上都是一股子味道,並且下地幹活,出門打仗也不方便,所以只能用帽子,或者頭巾蓋起來了。

    自然而然,人們在選擇自己頭巾和帽子的時候,就有人喜歡綠色,所以整天就頂個綠帽子,這其中最著名的就屬於關羽,關老爺了。

    但是呢,大家都知道,古代又是一個以顏色來區分階級極其嚴格的時代,比如說普通人家是不能擁有明黃色的,那可是皇帝專屬,黑色的帽子普通人也不能戴,一般都是青色的。而其中,到了元明二朝,綠帽子是娼妓老公和戲子等人的專屬,並且這還是寫入法律裡面的。

    至元五年中書省札,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元典章》

    按祖制,樂工俱戴青字巾,系紅綠搭膊,常服則綠頭巾,以別於士庶,此《會典》所載也。——《萬曆野獲》

    看到這裡,很多東西就不言而欲了,由於娼妓家長,親屬男人必須戴綠帽子,於是民間就把綠帽子比喻成為了你懂的綠帽子。

    比如明朝中期郎瑛的《七修類稿》就說,“吳人稱人妻有淫者為綠頭巾,今樂人朝制以碧綠之巾裹頭,意人言擬之此也。”這就說明至少明朝中期的時候,綠帽子這個詞的含義就跟現在一樣啦。

  • 3 # 秉燭讀春秋

    “綠帽子”這個詞不用我多解釋,估計親們都知道是什麼意思。

    妻子紅杏出牆,不守婦道和第三者通姦,妻子的這種行為就是給丈夫戴了一頂綠帽子。

    “綠帽子”這個詞是隨歷史慢慢演變過來的,至少有上千年。在古代,綠色和青色被人們視為賤色,我猜想這和種莊稼的人身份低微有關。

    官宦之家的人不穿這兩種顏色的衣服,只有低微的人或者戲子、開妓院的老鴇、僕人等穿綠色或青色的衣服。

    如果不穿這樣的衣服,但必須頭裹綠頭巾,以示區別。

    順帶一提,關羽的綠帽子是個例外。關羽戴綠帽大概起自宋末元初。宋朝民間說書唱戲的很興盛,戲子們本來從事的是賤業,平常頭裹綠頭巾。

    有一次飾演關羽的沒解下綠頭巾,結果演出效果很好,戲臺下的觀眾說:“關羽紅臉配綠帽,在遠處看得清清楚楚,十分英俊威武,以後就這樣裝扮吧。”從此關羽的服飾就定為了綠袍綠帽。

    (回到主題)有關“綠頭巾”的人和事:比如漢朝漢武帝劉徹的姑姑長公主劉嫖,在丈夫死後,她和英俊的小夥子董偃相好,二人上演了一場曠世“姐弟戀”。

    劉嫖身份很高,是當今皇帝漢武帝劉徹的姑姑,後來還成了劉徹的丈母孃。劉嫖即便找情人也找個門戶相當的吧,可是董偃的身份很低微,估計就是個“午夜牛郎”的角色。董偃的頭上就裹著綠頭巾,劉嫖並不嫌棄,常帶著他出入各種場合。

    有人考證說“綠帽子”這個詞是唐朝一個叫李封的縣官發明的,據說他在延陵任縣官時,規定若官吏有罪,可不加杖罰,但必須頭裹綠頭巾以示羞辱,期滿後才能解下。

    到了元代,《元典章》(元朝官修書籍)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必須頭裹青頭巾,以示賤業。

    從這時起,“青頭巾”和娼妓、男性有了聯絡。

    由於青色和綠色很接近,後來人們習慣說“綠頭巾”。

    到了明、清兩朝,“綠帽子”這個詞成了專用詞,指出軌妻子送給丈夫的“禮物”,一直流傳到現在。

    有關綠帽子的傳說很多。比如有一對賣布夫婦,妻子和隔壁老王有了姦情。

    妻子到後來想了個辦法,他用綠布給丈夫做了一頂綠帽子,丈夫戴上正合適,妻子在旁邊還一個勁地誇英俊。

    妻子對丈夫說,帽子省著戴吧,出去上貨就戴上,平時就收起來。丈夫說“行”,在家邋遢點沒關係。

    其實這是妻子的陰謀,他告訴隔壁的老王,只要看到她老公戴著綠帽子出去,就說明我老公出去上貨了,你就趕緊過來。自從有了綠帽以後,姦夫淫婦如魚得水,三人相安無事。

  • 4 # 三叔小記

    我是史小二記,我來說一說!

    聽到“綠帽子”一詞,意思肯定都懂,不言而喻,而且讓人聞風喪膽。但是它最開始的時候,並不是用來挖苦男人的。

    綠帽子的前身叫做綠頭巾。綠頭巾並不帶有什麼貶義的色彩。只是用來區分身份的高低貴賤。戴綠頭巾的人,地位等級低。

    當時,在春秋時代出現了一類人,他們“貨妻女求食”。貨,賣。這一等人,頭頂上必須得裹綠色的頭巾。“以別貴賤”。

    漢代也不例外,戴綠頭巾,身份不高。館陶公主晚年的面首董偃第一次拜見漢武帝時,就是頭裹綠幘。

    唐朝李白特地諷刺了一波,寫詩道:

    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

    所以,唐時延陵令李封在處罰犯罪錯的官吏時,也不杖打,直接讓他戴綠頭巾。罪重的人,戴的天數多。試想,一群綿羊堆裡跑進來幾隻狼,這是什麼情況?一時,眾人都以戴綠頭巾為恥。延陵,吳地。時間一久,這便形成了吳地的一種觀念。

    不過,注意一點,不是戴頭巾有錯,而是戴綠色的頭巾有罪。

    綠色在今天看來,象徵著青春活力,滿滿地生命力。但古時候,綠色就是間色,次色,它是從正色(原色)調和而來。打出身就低一等。所以,歷來不被人看好。

    正色、間色,重要嗎?但嫡和庶重要嗎?綠色變卑微最開始來自《詩經》,裡面出了一首詩歌叫《綠衣》,說:

    綠衣黃裳,心之憂矣

    衣,上衣。裳,下裳。本來是上黃衣,下綠裳。現在成了“上綠衣,下黃裳”主次不分的局面。上下易位,怎不憂傷啊?比喻正妻失位,妾上位。

    妾卑微吧?綠色比喻妾,嫡庶有別,綠色隨著妾卑微。始終也不能僭越。悲劇吧!難怪白居易說江州司馬青衫溼,青衫,綠衫,官職卑微。

    到元代,綠色更卑微,李封只是將“戴綠頭巾”作為懲戒措施。而元朝卻將它寫進典章條例。史載:

    娼妓之家,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

    從這裡可以看出,戴綠頭巾的人群範圍縮小了,具體到某特殊行業。朱元璋建立明朝後,認為可行,又被延用下來,細節上更是加以創新。比如頭戴綠頭巾,腰上系紅搭膊(紅色束衣腰巾)……

    戴綠頭巾,便“定型”了!只要見到“綠頭巾”,就能知道家裡有“青樓一族”。逐漸地,“戴綠頭巾”流行起來。

    (綠頭巾)

    萬曆年間的進士謝肇淛寫了一本隨筆札記(讀書筆記)——《五雜俎》,裡面說:

    國初之制,綠其巾以示辱,蓋古赭衣之意。而今無矣,然裡尚以‘綠頭巾’相戲也

    綠頭巾普及化,成了日常用語,被用來挖苦男人。當時的小說裡,也常見。

    明後是清朝,自然不興頭巾。他們愛瓜皮帽。所以,頭巾又引申出帽子。到近代,辮子被剪了,帽子也成時尚裝飾。

    在口角後的罵人聲裡,女偷漢、男戴帽就成了有力的武器,伴隨日常,也遺留了下來。成為這一種挖苦。

  • 5 # 錢多多讀文史

    前幾天不知在哪兒看到過一條舊聞:說是某外華人,來中國玩,買了頂綠帽子,覺得甚是稱意,於是戴著滿街,只見街上人人盯著他看,且笑。該外華人士甚是得意……

    呵呵,這“綠帽子”跟“隔壁老王”這種梗,屬於華人才能明白的。

    那麼,“綠帽子”究系從何而來?且來探討一番。

    其實最開始“綠帽子”就是綠色帽子,也沒別的含義。但是綠色在古代,一直也不是什麼高貴顏色。古人將顏色分為“正色”和“間色“。《禮記.玉藻》有言:

    士不衣織,無君者不貳採。衣正色,裳間色。

    東漢鄭玄認為:古代最高規格的禮服是冕服,玄(黑)纁(淺紅)下。綠色是“蒼黃之間色“,因此,它在顏色等級譜系中就處於較低的位置。相應地,穿著綠色服飾的人社會階層地位比較低下,綠色是賤人服。綠帽子,估計也就是低位低下之人會選擇的帽子。

    大約到了元明時期, 綠帽子才有了特殊含義。

    《元典章》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裹著青頭巾。

    1370年,明太祖朱元璋規定:

    樂妓明角皂褙子,不許與民妻同。

    又令:

    教坊司令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人服。

    此外,清朝錢塘人梁同書在《直語補證》中援引明人著作《雜俎》言:

    (娼妓)錄於官者為樂戶,又為水戶,國初之制,綠其巾以示辱。

    這表明,綠頭巾變成娼妓家屬專屬頭巾,是元明之際。估計到了這個時代,也沒誰會去混戴綠頭巾了。

    隨著時間的流轉。慢慢民間就把妻子出軌的丈夫喚作”戴綠帽子”的。由於這個稱呼帶著濃濃的八卦意味,流傳得比啥都快,舉全國之人,沒有不知道它的特殊含義的。還流傳出許多故事來,這裡就不一一列舉了。

  • 6 # 明離子

    “綠帽子”梗據說來自一個古代“隔壁老王”的段子,但根源還是從古至今中國文化中對用青綠色代表低賤的習慣。

    “綠帽子”由來有一個段子

    先說段子,古時候有一對夫婦,丈夫是個商人,常年要外出跑商,就妻子一個人在家。

    這個妻子耐不住寂寞,加上自身條件也不錯,徐娘半老,風韻猶存,久而久之,就和隔壁開布店的老闆好上了,姑且稱之為賣布老王吧。

    只要商人出去跑商,女人就把賣布老王招到家裡,家人胡天胡地,哼哼哈嘿到大半夜才肯罷休。

    結果有一天,那個商人騎馬又出去了,結果不是跑商,而是出城打獵,賣布老王不知道,女人沒通知他,於是精蟲上腦傍晚又爬進房來。

    這下不要緊,商人打獵歸來,差點抓個正著,就暴露了倆人姦情,費了半天勁兒老王才脫險。

    經過這次教訓,那個女人就和老王說了:你去布店給我扯塊綠布,我給他做頂綠帽子,以後只要你看見他戴綠帽子外出,說明今晚就可以來我家開車,明白了嗎?老王使勁兒點頭。

    幾尺綠布就能和別人媳婦開車,老王覺得忒划算了,就立馬回去扯了幾尺。

    從此以後,倒黴催的商人每次跑商時,妻子都“熱心”的為他縫一頂綠帽子,說外面風沙大,這頂帽子可以保護頭髮,商人樂呵呵的就帶上了。

    經過布店的時候,老王一看,好,這傢伙出去了,今晚可以去找他老婆了。

    後來這事情還是讓人摸清規律了,從此“綠帽子”成了媳婦被隔壁老王睡了的男人的別稱了。

    “綠帽子”的文化淵源

    說完了段子,就該說正經的了。

    中國文化對顏色很敏感,比如明黃色是代表最高的皇權,一般人誰敢用一塊這顏色的布料那就視同謀反。

    所以對應的,青綠色也被認為是最低賤的顏色。

    比如低階官員的官袍就是青綠色的,“京州司馬青衫溼”,含蓄的表達自己官兒小。

    宋朝的《夢溪筆談》記載過一件事,有個貴族公子哥戴著一頂青綠色頭巾出門,被官府抓了,覺得他斯文掃地,說了句“巾帽用青,屠沽何異?”意思是你一讀書人,非要帶綠帽子,和屠戶賣酒的有啥區別,斯文掃地!

    在《元典章》裡還有規定娼妓的家長以及配偶,必須戴青綠色頭巾。

    你想想,娼妓萬一真有配偶,那每天和別的男人親熱的事情能少了?所以排除段子的說法,戴綠頭巾的娼妓家老公才是“綠帽子”說法的始作俑者。

  • 7 # HuiNanHistory

    綠帽子這個詞的歷史,可是非常久遠了!

    相傳在春秋時期,那些依靠妻女賣淫謀生的男子(被稱作“娼夫”),就“以綠巾裹頭,以別貴賤”。

    不過,確定將綠帽子與妻子出軌、與人偷情有染聯絡在一起,這應該是元朝以後的事情。

    根據《元典章》的記載: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

    家裡有娼妓,男人就得帶上綠色的頭巾。

    直到明清時期,這條規定仍然奏效。例如,清朝學者趙翼在《陔餘叢考》中指出:

    明制樂人例用碧綠中裹頭,故吳人以妻之有淫行者。謂其大為綠頭巾。

    由此可見,綠帽子這個稱呼,可以說是源遠流長了。

    當然,在元明時期,綠帽子這個稱呼還沒出現,當時主要用的詞語是“綠頭巾”。

    但無論是綠頭巾也好,綠帽子也罷,總歸是同類事物。這就說明,綠帽子的歷史是非常悠久的。

    事實上,綠色自古以來就不是什麼好顏色。

    例如,漢朝的館陶公主曾帶著情夫董偃覲見漢武帝,董偃的裝束就是“綠幘傅韝”。顏師古對此有云,“綠幘,賤人之服也”。

    總而言之,綠帽子的歷史大概可以追溯到很遠很遠。

  • 8 # 龔十力

    導讀:男人喜歡春色卻怕自己後院紅杏出牆,男人喜歡戴烏紗帽卻最怕“綠帽”套頭上,這是一個讓人饒有興趣的話題。一些人認為“綠帽子”源自於朱元璋的一道聖旨,對此我不敢苟同。十力認為:"綠帽子"源於古代的"綠頭巾",而"綠頭巾"則緣起於"賤服色"。

    遠在春秋時代,有貨妻女求食者,綠巾裹頭,以別貴賤。"綠幘,賤人之服也。"以巾而論,它雖起源甚早,但直到東漢,它都是平民或賤民們的專屬冠飾,隨著朝代更迭,服飾顏色的高貴低賤之分愈加明顯。話歸正傳,我來為大家扒一扒這段“趣話”。

    "綠帽子"源於古代的"綠頭巾",而"綠頭巾"則緣起於"賤服色"。

    早在秦漢時期,當時的統治者就規定,犯人囚衣為赤褐色,名為"赭衣 ",至漢代,"赭衣"成為罪犯的代稱。

    到了唐宋時,“衣色歧視”被進一步放大,由"犯法之人"擴大到"低賤人群"。當時的人視青綠和諸色為賤民所穿服裝之色,唐朝詩人李白在《古風》中也有“綠幘誰家子,賣珠輕薄兒”之句。一些地方府衙在懲罰犯法之人時,不加以杖責,而是令犯人頭戴綠巾以示羞辱。 唐朝李封為延陵令時,手下犯罪,他就要他們戴綠頭巾作為羞辱。但當時“綠頭巾”只是象徵身份低賤,並非指配偶出軌。唐代官員對"戴綠巾"這種懲罰手段情有獨鍾,通常根據犯人所犯罪行的嚴重程度來決定頭戴綠巾的天數,"以日數為等,日滿乃釋"。

    到了元代,"衣色歧視"更為嚴重,碧綠青諸色的服裝限於"娼妓"、"樂人"所穿。《元典章》規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 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

    而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賦予了"綠帽子"的特殊含義。 朱元璋於洪武三年(1370年)下詔,凡是娼妓家中的男子,出門時必須頭戴綠巾,腰繫紅褡膊,足穿帶毛豬皮鞋,禁止在道路中間行走,只准在左右兩邊"靠邊走"。由此 一來,人們見著戴"綠帽子"的便知其家中那位是"青樓一族",而頭戴綠帽的男性,也成為沒出息、吃軟飯的代名詞。有意思的是:起源於東晉時期的官員"烏紗帽"和損人的“綠帽子”這兩頂截然不同的帽子,最後都是在朱元璋手裡"定型",成為一個具有特殊含義的代稱。

    為何把把綠色視為低賤色

    民間的說法是與龜有關。綠色為龜之顏色,而古人誤以為雌龜要與蛇交配才可以繁殖,甚至以為龜沒有雄性,所以縱容雌龜與蛇交配來繁殖後代。因此把妻子與他人通姦的男子稱為"龜"。

    "綠頭巾"的演變史實則是一部羞辱史,從秦漢時期犯人"赭衣",唐宋時期的"衣色歧視"、元代"娼妓穿皂衫男子裹青頭巾。,明代"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人服"。現代雖看不到戴"綠頭巾"的男子了,但戴"綠帽"卻成了男人妻賣淫或" 偷漢子"的隱稱,譏諷意味十足。

  • 9 # 送車小哥

    “綠帽子”一詞想必大家都知道在現在代表什麼意思,我們基本上都懂,而且這一詞幾乎是讓人聞風喪膽。可是在古代的時候“綠帽子”一詞可不是代表現代的這個意思,以前只是指帽子而已,但是經過各種事件才演變成了今天的這個意思。小編也是覺得這個詞比較有意思,然而就查詢了一些關於這個詞的一些資料,然後自己寫了一篇原創文章來分享給大家,下面就一起來看看吧。

    其實“綠帽子”一詞要說追溯的話,可以追溯到元代,實際上,中國古代人很忌諱綠色。除了關二哥以外,極少有人穿戴綠色的衣服,即便是女人。因為唐宋將綠色作為囚犯的專用顏色。對犯罪之人“不加杖罰,但令裹碧頭巾以辱之”所以說在古代這只是用來侮辱人,並不是現代的這種意思。

    到了元代,《元典章》規定:娼妓之家長和親屬男子必須頭裹青頭巾,以示賤業。由於青色和綠色很接近,後來人們習慣說“綠頭巾”。由此,綠帽子、綠頭巾成為龜公的專用服飾。何為龜公呢,其實龜公說白了就是現代的“牛郎”,這麼說大家能夠明白是什麼意思了吧。然而為什麼這一詞到了現代卻成了老婆偷人的這種意思呢?

    這就要說到古代的怡紅院了,一般來說,怡紅院多半是女的比較多,而且都是買來的,然後認了老鴇做母親。老鴇年齡大了以後,通常會和龜奴、龜公結婚,成為搭夥過日子的一家。而賣身的女人,就是龜公名義上的女兒。有的時候,年輕的女人也會同龜公保持婚姻關係,以試圖找個靠山。龜公同時也會讓她們接客,那麼,龜公就等於讓自己妻子去接客。久而久之,戴綠頭巾的龜公,就暗指自己老婆同別的男人有性關係了。慢慢的也就被後人說成了現在這種意思。

  • 10 # 尋根拜祖

    “綠帽子”一詞本來沒有特殊含義,是隨著歷史的演化,賦予了特定的含義。關於這個詞的特定含義,究竟產生於哪個朝代,並無定論,有人說最早產生於春秋時期,也有說產生於兩漢,還有一種說法是元朝,或者明朝。

    首先我們來看一下,綠色代表了什麼意義,及其演變過程。

    顏色最早僅僅是區別於素色,所以最早它代表的含義就是身份尊貴。一般老百姓只能穿粗麻素衣,顏色只有單調的黑白二色,只有身份尊貴的人,才穿得起五顏六色的絹綢。

    所以,那時候綠色沒有題幹指代的特殊含義。有人考證說,春秋時期就有娼妓之家的男子,傳綠衣的傳統,這個說法有點不靠譜。除非官府強制,誰願意主動給自己貼這種標籤?

    其實,綠色在秦朝還代表著尊貴的含義。按秦朝法律規定,高階官員一律傳綠袍深衣(以黑色為主),老百姓一律素袍。

    這個變化跟陰陽五行學說的流行有關。古人認為,每個朝代都對應五行之一,與前後朝相生或相剋。周朝五行屬火,秦朝五行屬水,水克火。火所對應的顏色是紅色,水對應黑色。所以秦朝尚黑,即以黑色為尊貴。

    西漢比較複雜,一會兒認為秦朝非法,自認承繼的是周朝,所以也尚黑,一會兒認為秦朝是合法的,所以自認屬土,尚黃,一會兒又認為與前朝的關係不能相剋,而採用相生。按照相生的說法,水生木,漢朝就應該屬木,對應顏色是青色。

    雖然一直沒有定論,但是綠色在漢朝依然沒有低賤的意思,劉向說王氏外戚滿門青紫,很顯然,青色與綠色在當時還是代表了尊貴。

    直到隋唐以後,青綠色才逐漸被“降格”,規定高官一律傳紫袍,六品以下官員傳紅袍或綠袍,吏員傳青袍,平民傳黑袍,士兵傳黃袍。

    看起來,顏色就是流行病,各個朝代的歷史因素和審美潮流完全不同,往往乾坤大轉移。明清視為最尊貴的黃色,隋唐時期竟然是士兵的服裝!不過,自隋唐以後,青綠色一直沒抬頭,地位直線下降,淪為七八品低階官員和吏員的著裝。

    那麼,“綠帽子”究竟什麼時期,被賦予了特定含義呢?我認為起始於元朝,到明朝初年,才變成了人人皆知的隱喻。

    至正五年,元政府第一次正式對娼妓和樂坊的著裝,做了統一規定:“娼妓穿皂衫,戴角巾兒;娼妓家長並親屬男子,裹青頭巾。”

    元朝這個少數民族政權,不光在族群上有明確的貴賤之分,又對職業的貴賤做了區隔,娼妓之家被強迫裹青頭巾。這恐怕是歷史上,最接近綠帽子含義的一個事件。

    朱元璋於建立大明後,依然沿襲了元朝對娼妓業的鄙視,在延續娼妓之家男子裹綠頭巾的規定外,他還下詔:“教坊司伶人常服綠色巾,以別士庶人服”。

    從此,青綠色頭巾,慢慢成了特種行業家屬的身份代表,並逐漸延伸為男子被妻子出軌的指代意思。

    由此可見,綠帽子一詞特定含義的起源在元朝末年,而逐步變成約定俗成的含義,是在明朝初年。

  • 11 # 劉寧亞

    關於“綠帽子”的傳說

    很久以前,在一個山村裡居住著不少人家。這裡有兩個與眾不同的特點,一是氣候不同,陰雨天氣不測,說下就下,說停就停;二是喜好不同,這裡的男女出門為了防雨都要佩戴一頂帽子,並且家家戶戶都有不同顏色的、不同樣式的、不同材質的帽子,不用時大都習慣將帽子掛在房門後面。

    一戶人家的男人要出遠門,妻子送走丈夫並看到走遠後,急切地叫上自己同村的一位“相好”來到家裡私會。兩人正在“熱火”中的時刻,突然聽到丈夫的叫門聲,二人嚇得魂不守舍。原來丈夫忘記帶一件護身辟邪的物件,途中又返回家中取上此物祝福自己一路平安。

    妻子無奈只好讓相好躲在門後面,然後開啟門,當丈夫進門的時刻,她害怕丈夫看見躲在門後的相好,只見她急中生智從門後隨手抓了一頂綠色帽子扣在丈夫的臉上,並示意相好趁機溜出了門。丈夫摸不清頭腦,不知道妻子在搞什麼名堂,當他問及時,妻子以開個玩笑搪塞了過去。

    常言道,賊不打三年自招。後來那個相好將自己偷情如何躲過危險的事說了出來,大家才明白,當時妻子用綠色帽子扣住丈夫的臉,才使相好躲過一險。

    後來,人們就把妻子在外偷情的行為被視為是妻子給自己的丈夫戴了一頂綠帽子!

    這個解釋你滿意嗎,你認可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農作物種植階段有哪些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