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歷史花布雨
-
2 # 帥帥侃歷史
早在商鞅變法之前,秦國只是邊陲的一個貧國,早期的秦國實力跟齊、楚、趙等大國相比根本不是一個等級上的,因為國力貧弱,秦國才會更加勵精圖治,並且在培養繼承人的問題上,歷代君主都是十分的謹慎,就這樣,在父輩的影響下,秦國的接班君主個個都是賢明之君,像後期的公子扶蘇如果不被趙高害死,我相信在他的領導下,秦朝絕對不會那麼早就滅亡,扶蘇的兒子子嬰上臺後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殺趙高,年紀輕輕的都能有如此見地,可見其能力不凡,可惜子嬰在位時,秦朝已經敲響滅亡的喪鐘了,他還沒來得及大展宏圖就被歷史淘汰了,實屬可惜,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秦國多出明君的原因,而反觀其他六國,他們沒有跟上時代的腳步,依然使用老的國策來治理國家,這種落後的方法註定要被歷史所遺棄。
-
3 # 讀史話滄桑
不是君王有多優秀,而是制度的優勢,簡單說幾點:
1、商鞅變法,有變有留,變的是國家治理之法,留的是君主更替的宗族禮法和對君權的限制(即周制,天子只管到諸侯的分封,不介入其內政,各諸侯國內部實行的也是分封世襲,戰國時期,各諸侯均已僭越,繼任君主由天子分封變為給天子報備,三家分晉、田代姜齊就是當時的晉君、齊君都和當時的周天子一樣,已無力控制其國內做大的貴族,從而被其瓜分和取代了,而此時周天子已經無力控制了,只好認可),實行的是徹底的依法治國,國家的內部治理由過去的貴族宗族世襲改為專業的官員來進行管理,從國君到各級官吏,都有明確的職責劃分,簡而言之,國君負責戰略層面的問題,例如用兵、幫交等,並根據考核結果對官員的任命,國君不干擾各級官吏的職責和權力;而國君的繼任則沿襲周制的宗法制度。
2、按照授爵的要求,任何人在沒有功績的時候是沒有爵位的,包括各公子在內,秦昭襄王贏稷、秦莊襄王子楚(即異人)等在即位以前,在各國做人質,行的是公子的身份,而爵位不高,所以,待遇也不高。另外,相對其他諸侯國,秦國的公子們由於不能享有特權,能比其他國家的貴族子弟更能體會到民間的疾苦和治國的不易。因此,其一旦掌權便會倍加珍惜而更加的勵精圖治。
3、君權本身受到限制,即使國君也不能亂法,舉個例子,秦昭襄王處理白起、秦王政處理呂不韋,也都不是直接下詔處死,而是斥責,而這兩人選擇的是自殺。因此,即使國君更替,上層動盪,也不會亂政禍國。
秦始皇統一天下後,將以前的君權、王權無限擴大化為皇權,皇權凌駕於一切之上,後來二世繼位以後,趙高又將其擴充套件,使得皇帝可以隨心所欲的做任何事,包括不需要理由的殺人,即皇權可以沒有理由的亂法,徹底破壞了原有的律法體系,為秦朝的二世而亡和以後各朝代的權臣、外戚、後宮、宦官等的亂政埋下了隱患。
-
4 # 溪水西流
其實也不能說其他六國昏君不斷,六國也有賢明的君主,只不過個人認為,他們在理想抱負、政績作為以及繼承延續上較秦國君主要遜色很多。
西漢初年著名政論家、文學家賈誼的千古名篇《過秦論》中的”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充分證明秦經過六代君主的開疆擴土、勵精圖治下,在第七代君主嬴政時統一六國、登基稱帝。這六代君主分別是是秦孝公嬴渠梁,秦惠文王嬴駟,秦武王嬴蕩,秦昭襄王嬴稷,秦孝文王嬴柱,秦莊襄王嬴子楚。
秦的這六代君主,自秦孝公開始就全都秉持著"東出崤函,問鼎中原"的長遠戰略目標。其他六國的君主也會有自己的遠大目標和雄心,為什麼沒有像秦國一樣幾代人一直這樣堅持同一目標呢?首先,秦國的君主都有完成先主定下目標的雄心壯志。其次,秦國有完善及嚴苛的法制,在秦孝公時期,商鞅變法使得秦全國上下法律意識普遍比較強且深入人心;而且能做到“天子犯法,與庶民同罪”;當時太子贏駟犯法殺人,雖然他還年幼但仍然被放逐十幾年,同時還處置了太子的老師;這樣的法制,約束百姓更約束君主,所以秦的幾位君王都嚴於律己,這樣就很難昏庸。最後,秦國也會有爭權奪利的內部鬥爭,由於完善的制度但全都止於上層,不會動搖秦國的根基。有了這些秦國才得以傲視群雄、一統天下!
-
5 # 江山史話
竊以為有如下幾點:
1.地理位置。
A.秦國位於西部邊陲,盛產風沙,短缺資源。要想生存是與天鬥呢還是與人鬥?活路只有一條,向中原腹地伸手。那裡有便利的灌溉發達的農耕,那裡風和日麗,那裡風光旖旎。
B.中國地勢,西高東低,西部向來是中國戰略要地。秦國佔據西部,對其它六國有俯衝之勢!
2.兵強馬壯。
A.西部是優良戰馬的培育基地,能在狂風漫沙中馳騁,一馬平川中原,不在話下。
B.民風彪悍。秦軍乃虎狼之師,打仗是真玩兒命。俗語云,強的怕橫的,橫的怕不要命的,如是也!
3.憂患意識
秦國貧瘠,秦主沒有中原諸侯得天獨厚的優越感,他得時刻為秦國謀發展,在列國諸侯閒暇喝咖啡時,秦主在研究怎麼種咖啡,掙外匯!
4.國家願景
A.始自嬴政,向上六代,每屆領導人都把王霸天下作為終極目標。別的國家政令實施,基本是由下而上,君主被動受諫,而秦國君主積極能動性爆表,法案律令主動推行,從上而下貫徹始終。
B.一個目標高遠且明確的組織機構,一定會聚集人才,士為知己者死,人才需要寬闊的舞臺!
5.嬴氏基因。
縱觀歷史,一朝始末,鮮有明君聖主,向老嬴家輩兒輩兒出聖君的,前無古人。舊時只能用祖墳好來解釋,現代科學定義為基因強大!
6.玄幻色彩。
這個有點兒玄!
週數八百,赤盡黑出。這是一則比秦始皇老的預言。意思是,周朝國祚800年,秦國會取而代之(周朝是火徳,代表赤,秦國是水徳,代表黑。所以秦國國色為黑)。太邪乎了!不過憑啥秦朝歷任首腦都精明能幹,其它列國就得隔輩出混蛋?沒法解釋不是。時也,運也,命也!
-
6 # 農民更瘋狂
秦國的歷史非常久遠,《史記.秦本紀》:非子居犬丘,好馬及畜,善養息之。......於是(周)孝王曰:“昔伯翳為舜主畜,畜多息,故有土,賜姓嬴。今其後世亦為朕息馬,朕其分土為附庸。”邑之秦,使復續嬴氏祀,號曰秦嬴......。
看西周分封地圖,可以發現,秦國地處西北,東邊是潼關,函谷關,南面是大山。。不用擔心有人會打進來,因為它有兩座關口可以讓別國的部隊不敢進來,事實上,六國的部隊就沒有能進入過秦國的國境的。它處於漢中平原上,農業也是戰國時較發達的一個國家。因此,它的經濟得以一直不間斷增長。
周元王元年(公元前475年)到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這一段時間成為戰國時期。戰國初期,秦孝公在位,招賢納士,勵精圖治,任用法家衛鞅改革法制,取得巨大成功,雖然衛鞅被秦孝公的繼位者秦惠文王處死,但他建立的法律制度依然繼續實行,政治、經濟、軍事綜合實力逐漸超越其他六個諸侯國。從這一意義上來說,秦孝公才是秦統一天下的第一功臣。孝公之後的六位歷代繼位者,確實都比較賢明,但主要還是由於法律的執行來保障,君王也不例外。比如商鞅變法的時候,太子犯法,因為太子年少加上不能處罰繼位者,所以商鞅就處罰了太子的兩位老師,公子虔被割了鼻子和公孫賈臉上刺字。
反觀其他六國,其他六國的地方全是一路平川,文化比較的繁榮,但正因為如此,六國之間經常發生戰爭,國王門不是神仙,碰到的事情多了,總會有考慮不周的地方,一旦處理不當,就會背上昏庸的罵名。
所以,只要七位秦王不是混球,即使是平庸之輩,但有嚴厲的法律保障,和先輩打下的良好基礎,秦國秦國就會朝著正確的方向前進。
-
7 # 經典守望者
感謝邀請,這個問題筆者竊以為應當先釐清賢君、明君、聖君、庸君、昏君、暴君的概念。說秦國七代君王個個賢能其實有誇大的成分,主要應當是根據奮六世之餘烈這句話而來的,但這句話畢竟是文學創作,其他六國也並非都是昏君,只是平庸的君主多了一些。主要是因為秦國最終戰勝了六國,才有這樣的感覺。而秦國國君中比如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就去世了,便不能看出賢明與否。秦孝公重用商鞅,可以稱之為賢君。秦惠文王誅殺商鞅自斷臂膀,不應當算是賢,最多算明君。武王舉鼎,不知所謂,當屬昏君。秦王嬴政骨子裡更是暴君,真正可以稱得上聖君的還是當屬秦昭襄王。秦國的強盛究其緣由,應當是重大戰略決策做得好,而且行之有效,後人便可以因循傳統,逐步強大。商鞅變法,蠶食中原,遠交近攻都是如此,等到蛋糕做大了,自然就形成了對於六國的絕對優勢,併吞六國漸漸就成為了時間問題。而六國後代君王中,雖然有趙武靈王胡服騎射等軍事改革,但已經是難挽狂瀾於既倒,其實秦國的統一大業,主要還是在秦昭襄王時期打定的,後人只是遵循而已,最終量變促成了質變,統一了天下。
-
8 # 漁耕樵讀
個個賢能真的算不上,主要是制度好,蕭規曹隨,如果不昏,哪怕是庸也不會出大亂子。當然了賢能的還是有的,我們可以逐一進行分析一下。
賈宜在《過秦論》中提到:“孝公即沒,惠文,武,昭襄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
春秋初期各國版圖
很明顯題主所說的七代賢能,也就是孝公,惠文王,武王,昭襄王,孝文王,莊襄王和秦始皇。我覺得如果要給他們按照才能排名次應該是這樣的:孝公>惠文王>秦始皇>昭襄王,另外三個就不要排了,武王太剛烈,孝文王當了五十多年太子,繼位三天就去世了,莊襄王也只是蕭規曹隨,在位時間也不長。
秦孝公秦國自從穆公以後,躋身於大國行列,秦穆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史記》稱其:“益國十二,開地千里,遂霸西戎。”
但是到了孝公經過國君頻繁更換,秦懷公被逼自殺,大臣擁立秦靈公,靈公早逝,秦簡公奪位,獻公被流放,簡公歿惠公繼位,惠公歿年幼的出公繼位,小主夫人當政,秦國貴族迎回獻公殺出公和小主夫人,史稱四代之亂,秦國內亂不斷,導致國力逐漸衰落。到了孝公之時,秦丟失河西之地,列國卑秦。
戰國初期
秦孝公決意要恢復穆公霸業,釋出求賢令。魏國經過李悝變法成為第一強國,楚國完成吳起變法,但是吳起被殺後變法沒有持續下去。秦國也曾效仿山東六國變法,秦簡公的時候,學習中原允許百姓配劍,養成尚武風氣,按照田畝收繳賦稅,但是變法仍然只是徒有其表,五十萬大軍被魏國五萬人打的一敗塗地。
秦孝公極度渴望得到變法人才,商鞅帶著李悝的《法經》經過景監的推薦面見了孝公。孝公對商鞅的變法非常讚賞,於是在秦孝公的支援下,商鞅對秦國進行了最深徹的變法。孝公當時是頂住很大壓力的,太子犯法太子太傅贏虔被治罪,又對太子太師公孫賈施以墨刑,守舊派才消停下來。
孝公時期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迅速強大,此時中原霸主魏國被齊國擊敗,龐涓被殺,商鞅抓住機會勸說孝公討伐魏國,商鞅誘騙公子卬,俘虜了公子卬,奪回河西之地。
秦惠文王惠文王繼位,秦國看似強大,但是內外交困。內有商鞅威望日隆,東有公孫衍合縱六國攻秦,西有義渠犯邊。還有守舊派的反撲,變法能否持續下去,也面臨著很大的挑戰。
秦惠文王首先利用贏虔和守舊派對商鞅的痛恨,除掉了商鞅,一舉鞏固的自己地位。雖然商鞅死了,但是秦惠文王並沒有廢除變法。在鞏固了地位以後,秦惠文王任用張儀為相,破壞了公孫衍合縱的策略。
惠文王時期
秦惠文王在位期間,向東任用張儀為相,誆騙魏國佔領了河西全部土地,又攻佔了河東地,為秦國東出製造了跳板,在張儀的勸說下韓,魏,楚,趙紛紛割地求和。向西,秦惠文王任用司馬錯攻滅巴蜀,討伐義渠,使秦國版圖急劇擴張。
惠文王內誅權臣商鞅,選賢任能,在伐諸侯,按照《資治通鑑》的說法:“秦以益強,富厚,輕諸侯。”
昭襄王秦武王死後,趙武靈王立秦昭襄王。昭襄王同時期的趙武靈王,燕昭王,都是名震一時的賢能君主,每一個都不比昭襄王差。
秦昭襄王在位期間,在最初並沒有掌權,有宣太后執政。後來昭襄王任用範睢,奪取了權力。任用白起,對山東六國多次進行討伐,特別是長平之戰後,秦國一統天下的趨勢已經展現出來了。
昭襄王時期
但是他近攻顯然比遠交用的多,他的外交政績平平,約定和齊國一起稱帝,但是齊王卻等到他先稱帝,試探天下人態度,被齊王當小白鼠耍了。最後雖然戰爭勝利了,但是秦國民生也凋敝了。這這一點上他遠遠不如秦惠文王。從圖上我們可以看出來,秦國早期的版圖實際上是惠文王奠定的,但是惠文王在位期間,開拓疆域還不耽誤富國。
秦始皇秦始皇在親政前,呂不韋當政,呂不韋重用蒙驁,攻取趙國三十多座城池,南韓十餘座城池,魏國五十座城池,對韓魏形成包圍,領土已經與齊國接壤,可以說這個時候已經孤立了楚國,包圍了韓魏,呂不韋的政績也相當顯著,李斯也是呂不韋推薦的。
在秦始皇親政以後,任用李斯為相,任用王翦滅掉了趙國,燕國,楚國,王賁滅掉了魏國,齊國一統天下。在李斯的輔佐下,秦始皇廢除分封制,施行郡縣制,車同軌,書同文,行同倫,北擊匈奴,南征百越,奠定中國兩千年的封建社會。但是晚年沉迷於長生之道,大興土木,造成民怨沸騰。終究不如孝公,惠文王善始善終。
其實主要還是制度好,如果把秦昭襄王時期的趙惠文王相比較的話,昭襄王如果和趙惠文王換一下立場,趙惠文王未必比昭襄王差。趙惠文王任用廉頗,趙奢多次擊敗秦,齊史書稱其:“嘗抑強齊四十餘年,而秦不能得所欲”。其實在戰國時期,很多君主都能做到禮賢下士,有時候可能會糊塗,但是大多數算不上昏庸。主要還是秦國制度好。
-
9 # 韓非子論壇
充滿人情味的秦繆公
秦繆公即位前,前任成王沒有相中自己的7個兒子,卻讓位於秦繆公,可見繆公已是才能初現了。
即位後,繆公一生充滿了戰爭和血腥:親自率兵伐茅津;親自率兵伐晉,與晉軍交戰於河曲;派兵偷襲鄭國;派孟明視率兵伐晉,渡黃河時,連船都燒掉,大敗晉人,佔領鄗城;討伐戎王,兼併了十二個國家,開拓了上千裡的土地,稱霸西戎。《史記》記載,周天子賜給繆公金鼓以示祝賀。
但同時,親繆公也有幾件充滿溫情的歷史事件。一是聘用百里奚輔佐,封蹇叔為上大夫,為秦國出謀劃策。這裡面有溫情打動了人心。二是300多人因為偷殺戰馬吃肉按律當斬,繆公不但赦免了他們,而且賜酒。後來,這些人解救了陷於重圍之中的繆公。三是晉國饑荒,繆公借糧,救活了不少人。秦借糧於晉時,晉國反而藉機發兵進攻,高下立現。
秦繆公戰火中頗有人情味,手中不僅有軍事牌,還有親情牌、人情味牌。一名國君要有政治智慧,不是一味的殺殺殺。成熟的政治家就要做到,止戈為武,以情止戰,以戰止戰。
重用商鞅的秦孝公秦國之所以統一六國,建立了赫赫的秦朝。成功的秘訣之一就是重視人才,並用人不疑。秦孝公也是如此。也因此奠定了秦國建立王朝的基礎。
賈誼《過秦論》的論述很有代表性,儘管是文學語言,但反映的是歷史事實。
秦孝公據餚函之固,擁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窺周室,有席捲天下、包舉宇內、囊括四海之意,併吞八荒之心。當是時也,商君佐之,內立法度,務耕織,修守戰之具;外連衡而鬥諸侯。於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商鞅變法的內容從初中歷史就學習,廢井田開阡陌,獎勵軍功,獎勵耕織,設立郡縣制,嚴刑峻法。商鞅的系列變法,沉重地打擊了秦國的貴族階層,從政權建設方面、經濟基礎方面對奴隸主階級進行了根治,鞏固了封建地主階級的經濟政治統治,為秦國封建制經濟的發展開闢了道路,提高了秦國軍隊的戰鬥力。秦國士兵在前線作戰,先喝一碗老酒,短上衣,手持利刃,以割敵人的頭顱或耳朵作為軍功。出土的秦簡記載過,親兵因搶奪敵人頭顱或耳朵爭吵的事件。
商鞅獎勵軍功,共分20個等級。
惠文武昭 乘勢而上公元前325年,秦孝公改“公”稱“王”,並改元為更元元年,成為秦國第一王。
孝公既沒,惠文武昭,蒙故業,因遺策,南取漢中,西舉巴、蜀,東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 ----引自賈誼《過秦論》何以有此魄力?
外交策略的成功:遠交近攻。
外交政策的提出:面對蘇秦提出的合縱,張儀提出連橫。
秦惠文王執政期間,北掃義渠,西平巴蜀,東出函谷,南下商於,為秦統一中國打下又一堅實基礎。
昭襄王,就是嬴則,在位56年。很好地保證了政策的連續性,這對秦國的統一版圖的形成至關重要。反觀其它六國,趙武靈王改革何其壯哉,然而死後馬上衰敗;齊桓公和其列哉,最後政策不連續,導致霸業衰退。
“無為”的孝文王莊襄王賈誼《過秦論》:延及孝文王、莊襄王,享國之日淺,國家無事。歷史上,孝文王執政1年,莊襄王執政3年。時間短,但不折騰。“無為”即是有為。
千古一帝秦始皇中國歷史上著名的皇帝,沒有之一。前238年,22歲時,開始“親理朝政”,重用李斯、尉繚,取法韓非子“法術勢”理論,9年間,先後滅韓、趙、魏、楚、燕、齊六國,前221年,39歲時完成了統一中國大業的使命,建立起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制國家----秦朝,奠定了中國本土的疆域。
及至始皇,奮六世之餘烈,振長策而御宇內,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執敲撲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繫頸,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築長城而守藩籬,卻匈奴七百餘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馬,士不敢彎弓而報怨。於是廢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殺豪傑;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陽,銷鋒鏑,鑄以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後踐華為城,因河為池,據億丈之城,臨不測之淵,以為固。良將勁弩守要害之處,信臣精卒陳利兵而誰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為關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孫帝王萬世之業也。始皇既沒,餘威震於殊俗。 ----引自賈誼《過秦論》歷史唯物主義觀點是秦朝的大一統內含著必然與偶然,改革,人才,慾望,政策連續性,地理位置,性格,一個都不能少。
反觀其它六國,上述資源不是沒有,但總是在前進的環節中,缺少一個或者幾個,決定了自己歷史的命運。
-
10 # 幾葦渡當年
這個觀點應該是從賈誼的《過秦論》中提煉出的吧?
首先說這七代君王不是個個都賢能,秦國之所以能強大到重整河山,可以用一句話來形容,就是鐵打的營盤流水的秦王。
雖然這麼說,可能抹殺掉了秦王們的功勞,但是秦國能強大起來,制度真的太關鍵了。
商鞅的變法應該算是中國歷史上變法最徹底最成功的。商鞅變法重點就是將法的概念深入人心,徹底到可以一直延續到秦始皇。
所以說秦國的強大靠的是制度,而其他國才靠賢君。比如與秦孝公同期的魏惠王就沒有能延續祖父兩輩的霸主地位,再比如同期的齊威王特別賢明,可是到了兒子齊宣王就廢了。導致的後果就是賢君死,則國弱。
第二點說說秦王們,用一句話形容就是在位時間長的國君都挺好,在位時間短的國君都是打醬油的。
秦孝公在位24年,主要的貢獻就是重用商鞅實行變法,還從魏國手中奪取了黃河南段以西的所有土地,算是打開了東進的大門。秦惠文王在位27年,主要的貢獻是任用張儀實行連橫,還攻佔了漢中、巴蜀,打開了南進楚國的大門。秦武王在位4年,主要事蹟大夥想必都知道,問鼎沒問好,當晚就涼了。秦昭襄王在位56年,主要貢獻就是任用白起等名將,長平一戰打垮了趙國,算是開始了一統天下的節奏。秦孝文王在位1年,服喪一年後即位第三天就掛了。秦莊襄王在位3年,貢獻嘛……如果生下個嬴政算的話。這樣列出來看,前六位在位超過4年的也就三個,正好4年的秦武王嘛,還多虧了他死得早,為老弟秦昭襄王讓了道。不然以他任用大力士為官的路數,很有可能要把秦國帶跑偏。
所以說賈誼的“奮六世之餘烈”這句話誤導性很大,容易讓人誤以為前六位秦王都很牛……而其他六國即使偶爾出個賢君也只能乾瞪眼。
回覆列表
一般來說,對於戰國時秦國“七代”君王,有兩種觀點,一種是自秦孝公而至秦始皇共六位君主,每一個都能恪守秦法,選賢任能,讓秦國的國勢國力更上一層樓;另一種說法是,秦國的“七代”君主是從秦孝公的父親秦獻公開始,一直到秦始皇,共八位君主,因為秦武王嬴蕩和秦昭襄王嬴稷為異母兄弟,應該算是一代。
一般來說,支援第一種觀點的人較多,在人們的印象之中,自秦孝公時期開始的商鞅變法,使秦國風氣民俗、社會結構,權力格局,官場吏治,軍制軍隊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使秦國面貌為之一新,國家實力為之一振。而孝公之後,秦國曆代君王正是靠著商君之法,才能保持秦國不斷變強的勢頭,漸漸形成威壓六國的趨勢,完成攻滅六國,建立大一統的秦朝的豐功偉業。
事實上,秦國的變法從秦獻公時期就已經開始,只不過沒有商鞅變法來的那樣深刻,那樣徹底。秦獻公少時失位,在魏國流亡二十九年後,重新成為秦王,在魏國的日子裡,秦國的困頓低落與魏國的蓬勃發展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極大地刺激了在魏國流亡的秦獻公贏師隰,激發他要變法強秦的決心。獻公繼位後,為擺脫舊貴族的束縛,將國都遷往櫟陽,為變法做好了準備。秦獻公,廢除了自秦武公以來實施三百年的人殉制度,實施初租禾法,鼓勵土地私有,鼓勵商業活動,編制戶籍,推廣縣制等等,使秦國扭轉了自“四代亂政”以來的衰敗趨勢,為商鞅變法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秦國自獻公以後,各位君王功績斐然,如秦孝公商鞅變法為秦國崛起埋下根基,秦惠王攻略巴蜀為秦國強盛打下基礎,秦武王平蜀亂,設丞相,拔宜陽,置三川,秦昭王時期完成對山東諸國的決勝,形成威壓六國的態勢,秦孝文王在位僅三天尚能遵守秦法,秦莊襄王攻滅東周,蠶食三晉,初置三川郡,秦始皇“吞二週而亡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
與秦國相對的,其他諸侯國雖也嘗試過各式各樣的變法,但遠遠沒有秦國來的那樣深刻、徹底,也沒有形成一個能讓他們世世堅守的法治信條,因此常常是人亡政息,短暫的華美燦爛之後,便是同流星般一閃而逝,而那時恰巧在位的諸侯王,也就成了“昏君”。魏文侯之後的魏國如此,楚威王之後的楚國如此,齊威王之後的齊國如此,韓昭侯之後的南韓如此,燕昭王之後的燕國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