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當下最美Lak

    “周公”姓姬名旦,是周文王第四子,武王的弟弟,中國古代著名的政治家,曾兩次輔佐周武王東伐紂王,並製作禮樂,天下大治.因其采邑在周,爵為上公,故稱周公.

    在周文王時,他就很孝順,仁愛,輔佐武王伐紂,封於魯.周公沒有到封國去而是留在王朝,輔佐武王,為周安定社會,建立制度.武王崩,又佐成王攝政.據《曲阜縣志》記載:"武王十三年定天下,封公於少昊之墟曲阜,公不就封,留相武王,成王即位,命世子伯禽就封於魯".新建立的周王朝面臨著嚴重的困難,商朝舊貴族們準備復辟,而周公輔政,又有違於王位世襲制中父死子繼的原則,引起周室集團內部的矛盾.結果殘餘勢力即與周室內部的反叛勢力勾結起來,他們的代表是紂王子武庚與「三監」管叔、蔡叔等人.結果周公東征平定三叔之亂,滅五十國,奠定東南,歸而制禮作樂.

    周公惟恐失去天下賢人,洗一次頭時,曾多回握著尚未梳理的頭髮;吃一頓飯時,亦數次吐出口中食物,迫不及待的去接待賢士.這就是成語「握髮吐哺」典故.周公無微不至地關懷年幼的成王,有一次,成王病得厲害,周公很焦急,就剪了自己的指甲沉到大河裡,對河神祈禱說﹕"今成王還不懂事,有什麼錯都是我的.如果要死,就讓我死把."成王果然病好了.周公攝政七年後,成王已經長大成人,於是周公歸政於成王,自己回到大臣的位子.

    後來,有人在成王面前進讒言,周公害怕了,就逃到楚地躲避.不久,成王翻閱庫府中收藏的文書,發現在自己生病時周公的禱辭,為周公忠心為國的品質感動得流下眼淚,立即派人將周公迎回來.周公回周以後,仍忠心為王朝操勞.周公輔佐武王、成王,為周王朝的建立和鞏固作出了重大貢獻.特別是他在受成王冤屈以後,仍忠心耿耿,為周王朝的發展嘔心瀝血,直至逝世,終天下大治.周公臨終時要求把他葬在成周,以明不離開成王的意思.成王心懷謙讓,把他葬在畢邑,在文王墓的旁邊,以示對周公的無比尊重.

    周公為後世為政者的典範.孔子的儒家學派,把他的人格典範作為最高典範,最高政治理想是周初的仁政,孔子終生倡導的是周公的禮樂制度.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意思是:只有像周公那樣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心都歸向我.“吐哺”指的是“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出自“《史記》載周公自謂:“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意思是:周公見到賢才,吐出口中正在咀嚼的食物,馬上接待. 那都像周公那樣禮賢下士,天下人的心自然會歸順的.

    《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萍。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宴,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鳥鵲南飛。繞樹之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為人的特點就是十分愛惜人才,他渴望人才,想統一國家大業。在那個動亂的年代,許多人感到人生無常,心情苦悶,但作者在這種悲傷的世風中,能積極地看待人生。人生就同清晨的露水,轉瞬即逝,自己功業未成,心中憂慮,不得不借酒消愁。但作者並沒有停在吃酒消愁的情緒中,他思賢若渴,求賢不得,日思夜慕。在明明月夜,詩人舉目望銀色的月亮,馳騁想象,心中思念著人才,故友親朋,遠道而來,大家坐在一起,談笑風生,使人精神開朗。詩人又從想象中回到現實中來,“鳥鵲南飛”,四處奔走的賢才名士,哪裡才是你們的用武之地呢?作者充分表達了自己的心胸: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人希望天下的人才能歸自己所用,共創王業,天下歸心。

  • 2 # 藺MG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出自東漢文學家、詩人、軍事家曹孟德——曹操的詩歌《短歌行》。

    “周公”兩句畫龍點睛,明明白白披肝瀝膽,希望人才都來歸順我曹操,點明瞭全詩的主旨。關於“周公吐哺”的典故,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曹操這個人是一個全才,文能安邦,武能定國。

    還是一個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詩人

  • 3 # 路遙lgy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出自曹操的《短歌行》。這首詞是曹操在“赤壁大戰”時寫的。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青青子矜,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苹。我有嘉賓,鼓瑟吹笙。明明如月,何時可輟?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燕,心念舊恩。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水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最早的時候,總是喊“對酒當歌,人生幾何”?或是“何以解憂?唯有杜康”。後來,慢慢的懂得這首詞裡,有曹操的胸懷和志向。他把“周公”當作自己的偶像,他要像周公那樣,招攬天下人才,使他們都歸附到自己這裡。

    “周公吐哺”,是指周朝時期的姬旦,是周武王的弟弟,他幫助武王伐紂,立下大功。後來武王去世,他的兒子成王繼位。由於年齡小。有周公輔佐。朝中大臣多有議論。周公讓自己的兒子代替自己去了封地。並告訴兒子:“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說的是,周公為了招攬天下人才,一次沐浴要三次握著頭髮,一餐飯要三次把飯粒從嘴裡吐出來,他擔憂的是,因自己接待賢士遲慢而失掉了人才“。

  • 4 # 南望中醫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一句出自曹公詩篇《短歌行》,就字義而言,不難費解,表達詩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的熱忱之心與天下歸一的壯志豪情。表面看來為一曲讚詞,然深究之,卻是一首悲歌,曹操還是那個曹操,但天下早已不是那個天下,從東漢末年的群雄逐鹿,到如今的天下三分有其二,從昔日無名之卒到現在大漢丞相,我曹某人也應該滿足了吧,“名為漢相,實為漢賊”,“寧我負人,休人負我”,這些攻訐我也都不在乎,只願將來天下一統,人才可以各得其所,百姓可以安居樂業,為了早日祖國統一,我寧願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迎接當時被各路諸侯所規避的皇帝,為了奉迎朝廷以討不臣,我寧可結怨於各路諸侯,在這裡,蒼天厚待,我遇到了自己一生中的知音---漢獻帝,對於這位不負蒼生的帝王,我們有著共同匡扶漢室的志向(諡法曰:聰明睿智曰獻),滅呂布,徵袁紹,降張繡,破袁術,收取荊州,混一海內。生逢亂世,有些事也不得已而為之,我承認,我有自己的私慾,繼魏公,稱魏王,但我不同於劉備整日所標榜的仁義道德,《讓縣自明本志令》一疏便是我對天下之人的交代,我心中所想,盡落於此言中,我同皇帝也組成了歷史上少有的明君權相的格局,我承認,這種局面只是歷史上的一個插曲,不會持續很久,對於群臣的勸進,我也付之一笑,若天命在吾,吾願為周文王,生為漢臣,死為漢鬼。我相信,在我身後,皇帝也一定會不負蒼生,千年之後,世人定會還我一個公道。

    鍾嶸曰:曹公古直,甚有悲涼之句。

  • 5 # 漢府文化

    語出《短歌行》,至於其抱負,很簡單,“天下歸心”便是,渴求賢才歸順,王(wàng )天下。

    周公就是姬旦,他是周文王的幼子,周武王的弟弟。相傳武王伐紂後不久病死,當時武王兒子尚幼,所以將國事託付於弟姬旦,希望弟弟能輔佐自己的兒子,平定天下,穩坐江山。周公果不負重望,禮賢下士,招納天下人才,使周朝得以相傳八百年。

    “吐哺握髮”和“周公吐哺”講的是周公禮賢下士的事情。

  • 6 # 你有文化

    曹操的“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中的周公吐哺出自《韓詩外傳》卷三。

    古文原文為:“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簡析:周公愛惜天下人才,為此做了很多禮賢下士的事情 。比如接待求見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著頭髮,一餐飯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來。故春秋之後,士大夫常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飯三吐”等表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為招納人才而操心忙碌。

    【短歌行賞析】

    1. 自古以來嘆時光易逝、人生易老者,大有人在。有的是因歲月蹉跎、“不知老之將至”而嗟嘆;有的是因富貴榮華未及盡享而嘆惋;也有的是因貪生畏死而惆悵。

    2.曹操的《短歌行》開頭也發出了時光短促、人生幾何的慨嘆。但我們讀過全文,就會感到,作者發此感慨,是因為他感到年事漸高(時年五十四歲),時日見淺,而眼下大業未成,匡扶濟世之才又極為難得,是緊迫感、焦灼感使然。正是因為有這種思想,對於已經“越陌度阡”屈尊任用的,“契闊談宴”,熱誠相待;對那些尚在“繞樹三匝”、徘徊不定的賢士,發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的呼喚,坦露自己求賢若渴的心跡。這首詩使我們從另一個側面看到曹操作為一代政治家的英雄本色:他有愛才、禮賢的政治家的胸襟;他有統一天下的宏大志願;他有開創新局面的進取精神。

    3.曹操的這首詩氣魄宏偉,感情充沛。讀著“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這樣的詩句,你會強烈地感受到作者渴求賢才的殷切心情;讀著“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你會感到詩人博大坦蕩的胸懷。而這種詩句,也只有像曹操這樣一位有雄才大略、感情豪放的人才能吟得出來。

    大浪淘沙見真金,往事前年,魏武揮鞭。個人認為加上前期所做的《觀滄海》等詩作,曹操可稱得上是豪放派詩作的第一人了。

  • 7 # 暮雨愛詩書玩對聯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一句 出自曹操的《短歌行》。原文如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是誰?建安文學的代表人物之一,文采風流,歷史上少有的一波政治軍事文學都頂尖的人物。東漢末年三分天下的一方豪強,手握雄兵百萬,志在問鼎天下。但是問鼎天下何其難?所以他希望廣羅天下英雄盡歸我有,才有問鼎天下的底氣,於是曹操曾經發布過“求賢令”、“舉士令”、“求逸才令”,想盡辦法去求才求賢,希望天下的英雄賢才都去投奔他,如果釋出政令感動不了你,召喚不了你,來來來,咱們志趣相投一下,給諸君寫一首求才詩,《短歌行》這首詩就是一首求賢詩。

    詩人生逢亂世,山河烽煙四起,百姓顛沛流離。詩人希望建功立業,改變這個亂世的局面,卻力有不逮,借酒消愁,感嘆時日。這匆匆忙忙的人生,何以解憂?唯有杜康能讓人一醉。

    《詩經.子衿》中有個思念她的愛人的姑娘,寫過一句“青青子衿,悠悠我心。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曹操在這裡借用了一句,隱含了另一句,“縱我不往,子寧不嗣音?”姑娘在問她心愛的人,即使我不能和你聯絡,你就不能聯絡我嗎? 曹操也同樣隱含了一層意思,問那些賢才,縱使我不能和你們聯絡,你們就不能來投奔我嗎?你看我都“但為君故,沉吟至今。”求賢令那種冰冷的政府公文估計是表達不出這麼婉轉的求才之心的。緊接著又用《詩經·鹿鳴》中的四句,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來說只要你們到我這裡來,我是一定會待以“嘉賓”之禮相待,我們一定會很愉快融洽的合作的。

    為求賢而愁,為求賢而憂。明月常行不止,求賢亦不止。客子無所依託,很多猶豫不決的人才在三國亂世下也是無所適從。詩人以烏鴉繞樹、“何枝可依”的情景來啟發他們,不要三心二意,要善於擇枝而棲,趕緊到我這邊來。問我有什麼好?我會像周公那樣,握髮吐脯,禮賢下士,以表達我的求賢若渴之心。明明白白披肝瀝膽,讓天下的英雄盡歸我曹操所有。

    如此文采,如此的婉轉,如此的誠心,就問讀詩的諸君,你感動不感動?來不來投奔我曹操?

    “周公吐哺”的典故,據說周公自言:“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 8 # 大秦鐵鷹劍士

    曹操不僅是著名的軍事家,還是政治家跟文學家,他在赤壁之戰前寫了兩首《短歌行》,表達了他求賢如渴的思想和統一天下的雄心壯志。《短歌行.其一》最後兩句為: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曹操迎天子於許都,然後以天子的名義征戰四方,平定了國內不少封疆大吏。破黃巾、擊袁術、戰劉表、破袁紹,破遼東,擊烏桓,基本上統一了北方大地。曹操的功勞大,所以得到的特權也多,他有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的特權,且先被封為魏公,後被封為魏王。東漢一朝沒有異姓王,而曹操被封為魏王,足見其功勞之大,權勢之重。

    曹操功勞大,權勢重,這引起了皇帝黨的不滿,漢獻帝曾下衣帶詔號召忠義之士起兵擒殺曹操。劉備更是將曹操稱為“名為漢相,實為漢賊”,漢中之戰時劉備打出的旗號就是“漢賊不兩立,王業不偏安”。作為漢朝功勳的曹操被天下人稱為“漢賊”,故他寫詩述志,表達自己不過想做周公,統一天下後再還政漢室。

    周公是西周的開國功臣,在周武王死後而周成王年幼之時,由周公攝政。周公平定三監之亂後,又與姜尚聯合發動東征,擊滅商朝殘餘勢力,擴大周王室領地,可以說沒有周公就沒有西周王朝。周公善待賢人,忠心於周成王,在周成王生病之時,他向神靈祈禱折他陽壽以愈成王之體。

    《史記.魯周公世家》中記載道:周公戒伯禽曰“我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我於天下亦不賤矣。然我一沐三捉髮,一飯三吐哺,起以待士,猶恐失天下之賢人!”周公訓戒兒子伯禽說:我是文王的兒子,武王的弟弟,成王的叔父,身份尊貴而不低賤,然而我泡澡三次停下,吃飯三次停下,就是為了接待賢士,就這樣也還失去天下賢人的心。

    曹操為了表明自己不是漢賊,只是想做周公旦一樣的聖人,故他寫了兩首《短歌行》,一篇《述志令》來表達自己的政治立場。在《述志令》中曹操寫道:設使國家無有孤,不知當幾人稱帝,幾人稱王!事實表明曹操死後,三國就鼎立了,曹丕、劉備、孫權紛紛稱帝,曹操在時劉備只是稱王,孫權稱侯。可見曹操對於想裂土稱王的梟雄最有威懾力,因為誰敢稱王,曹操就會討伐誰!

    曹操在《述志令》中寫他的志向是:意遂更欲為國家討賊立功,慾望封侯作徵西將軍,然後題墓道言"漢故徵西將軍曹侯之墓"。也就是說曹操的志向是為國立功,以軍功得以封侯。只不過時勢造英雄,最終曹操的爵位是王爵,比侯爵高了三級,且死後還被兒子追認為皇帝。終曹操之世,曹操沒有篡漢自立,足以表明他的志向!

    曹操為什麼不還政漢獻帝呢?主要有兩個原因:一是漢獻帝能力差,如果漢獻帝有漢武帝或漢光武帝的能力,曹操一定會還政的;二是,曹操還政後,必然會被政敵害死,曹操死不足惜,但是他死後國家就會陷入更大的內戰之中,這是他不願意看到的。曹操在《述志令》中列舉了蒙恬的事例,蒙恬交權給秦二世了,結果蒙恬身死,秦國陷入大亂,三年就被推翻了。曹操每次讀到樂毅、蒙恬的歷史時,就忍不住愴然流涕,他在悲傷英雄末路,國家將傾!

    《述志令》胡亥之殺蒙恬也,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孫,積信於秦三世矣;今臣將兵三十餘萬,其勢足以背叛,然自知必死而守義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忘先王也。"孤每讀此二人書,未嘗不愴然流涕也。孤祖、父以至孤身,皆當親重之任,可謂見信者矣,以及子桓兄弟,過於三世矣。
  • 9 # 唐風宋月

    曹操從本心而言是想做周公的。

    周公是周文王的四兒子,周武王的四弟。周文王有十九個兒子,老大伯邑考死被紂王煮了,老二姬發繼承王位。武王伐紂第二年就掛了,留下一個主少臣疑的爛攤子,眼看革命果實就要付水東流,紂王的兒子武庚帶領殷的遺民蠢蠢欲動想要反攻倒算,姬周江山可謂風雨欲來風煙滿樓。

    值此危急關頭,周公姬旦頂住重重壓力,抱著尚在襁褓的周成王主持大局,當了攝政王。這就被許多人誤解,以為他要篡奪周家江山,自己當週王,他的三哥管叔姬鮮和五弟蔡叔姬度夥同紂王的兒子武庚作亂,周公在得到姜子牙和召公的支援後,對武庚叛亂勢力進行了長達三年的打擊,保住了姬周江山,殺了武庚和管叔,流放了蔡叔。

    成王繼位後,有人跟他說,當年你叔叔周公姬旦想篡奪你的王位,幸虧管叔和蔡叔拼了老命,才把你保住。現在你長大了,該把真相告訴你了。成王就把周公的人抓了審問,周公撒丫子跑到了楚國避難。楚國是化外之地,不服王化,周成王管不著。後來有人跟成王說,周公才是好人,管叔蔡叔是壞人,成王調查之後發現周公的確是好人,就派人去楚國迎回周公,但是周公不想回來,死在了半道上。

    柳宗元寫詩道,周公恐懼流言日,王莽謙恭下士時。就是說認識一個人是好人還是壞人很難,需要一個過程。

    曹操自比周公,就是說自己不想篡位,只想做大漢王朝的忠臣。他說,如果自己不當丞相,不知有幾人稱帝,幾人稱王。就是說,我得把這幫亂臣賊子給鎮了。

    要是曹操的兒子曹丕不要篡位,曹操就是跟周公齊名的聖人。

  • 10 # 路尋寫作創富

    周公吐哺的來歷

    據《韓詩外傳》記載:“成王封伯禽(周公之子)於魯,周公誡之曰:‘往矣!子其無以魯國驕士。吾文王之子,武王之弟,成王之叔父也,又相天下,吾於天下,亦不輕矣。然一沐三握髮,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士。’”

    周公為了招覽天下賢才,接待求見之人,一次沐浴要多次握著頭髮,一餐飯要多次吐出口中食物來,後遂用“周公吐哺、一沐三握、一飯三吐”等表示求賢若渴、禮賢下士,為招納人才而操心忙碌。

    曹操的《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慨當以慷,憂思難忘。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

    但為君故,沉吟至今。

    呦呦鹿鳴,食野之苹。

    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

    憂從中來,不可斷絕。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

    契闊談讌,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

    繞樹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

    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面對著美酒高聲放歌,人生短促日月如梭。好比晨露轉瞬即逝,失去的時日實在太多!席上歌聲激昂慷慨,憂鬱長久填滿心窩。靠什麼來排解憂悶?唯有狂飲方可解脫。穿青色衣領的學子,你們令我朝夕思慕。只是因為您的緣故,讓我沉痛吟誦至今。Sunny下鹿群呦呦歡鳴,悠然自得啃食在綠坡。一旦四方賢才光臨舍下,我將奏瑟吹笙宴請嘉賓。當空懸掛的皓月喲,什麼時候才可以拾到;我久蓄於懷的憂憤喲,突然噴湧而出匯成長河。遠方賓客踏著田間小路,一個個屈駕前來探望我。久別重逢歡宴暢談,爭著將往日的情誼訴說。月光明亮星光稀疏,一群尋巢烏鵲向南飛去。繞樹飛了三週卻沒斂翅,哪裡才有它們棲身之所?高山不辭土石才見巍峨,大海不棄涓流才見壯闊。我願如周公一般禮賢下士,願天下的英傑真心歸順與我。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曹操的《短歌行》詠歎著求賢若渴之心,告訴我們只有禮待賢才,才能使天下人才心嚮往之。 也表現出了曹操一統天下的遠大抱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左傳》的藝術成就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