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路遙lgy

    公元220年,曹操病逝,意味著他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時代一去不復返了。曹操一生學周公輔政,沒有敢稱帝,是因為他那個年代,民心向漢,追隨他的人也多是為匡扶漢室的。

    曹丕可沒有那麼好的耐性,他掌握的權利和他的追隨者,只忠於魏和他。所以,他隨即繼承了王位和丞相之位後的十月,就命親信華歆策劃漢獻帝禪位的事。

    漢獻帝在威逼利誘之下,無奈答應禪位給曹丕。曹丕也假意推讓了三次,漢獻帝發詔書禪位與曹丕,曹丕改漢為魏。史稱“曹丕篡漢”。

    漢朝末年,群雄並起,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到了曹丕這一代,漢朝已經是名存實亡了,權利全部被曹操剝奪繼而傳給了曹丕。曹丕篡漢只是水道渠成的事,這與他能不能完成統一沒有什麼關係。

    三國鼎立事實上是從曹丕建立魏國才開始的。曹丕稱帝,劉備是巴不得的,接著他就在成都也稱帝建立蜀漢。孫權被曹丕封吳王,229年稱帝。這時的魏蜀吳三國,都處於鼎盛時期,曹丕一時也根本沒有實力統一天下。

  • 2 # 泯滅之歷史

    看了題目,感覺問題不是很清晰。曹丕沒有完成統一,怎麼叫一樣?我估計題主是問曹丕不篡漢,只是挾天子以令諸侯,能否和晉朝司馬家一樣,完成統一。那我們就按照這個邏輯來分析下。

    天下三分,其中曹魏七分,孫吳二分,西蜀一分。其中曹魏的綜合國力遠遠大於吳國和蜀國,所以曹操在赤壁之戰大敗後,還能有戰略主動權,而劉備在夷陵之戰敗後,蜀國就只能在蜀地出不來了。東吳就一普通的割據勢力,從沒想過一統天下,結局只是被誰統一而已。所以只要魏國自己不作死,就是熬也能把吳國蜀國熬死。因為同樣過去50年,魏國累積的國力是吳國蜀國的好幾倍,越到後面優勢越大。所以到了司馬昭司馬炎那時候,不是說出了厲害的人,你說滅蜀的鄧艾鍾會,滅吳的杜預,雖然也是名將,但是有曹仁夏侯淵,郭嘉荀彧厲害?司馬昭司馬炎有曹操厲害?只是那已經是三國後期,魏國多年累積的國力已經碾壓其他2國了,只要不犯戰略性錯誤,魏國肯定要統一。

    所以,只要給曹魏時間累積國力,多久呢。曹操是220年逝去,曹丕繼位,280年滅吳,期間過了60年,也就是說給魏國60年時間,綜合國力就碾壓了,可以輕易統一。而曹丕繼位已經30多了,能再活60歲嗎。不能,所以曹丕不能統一。

  • 3 # 歷史不退貨

    首先即便曹丕篡漢,依然沒有完成三國的統一,完成一統的是篡了曹魏的司馬家族!當然,司馬氏能統一三國是因為繼承了曹魏的遺產……

    其次,我們要理解為什麼曹丕要篡漢。不可否認,曹丕本人想做皇帝,甚至曹操都有做皇帝的想法,但也離不開利益集團的推動。曹操、曹丕做到了魏王的位置,已經不單單是純粹的個人,而是利益集團的代表。即便曹丕不想做皇帝,後面也會有人推著他坐上皇帝的寶座。對此可以參考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當初是秦王,應該做皇帝的是太子李建成,秦王手下的尉遲恭、徐茂公等顯然不滿足李世民只做秦王,他們想要實現職業的晉升需要李世民更進一步!

    回到曹丕,如果曹丕不篡漢,別說統一三國,好一點的人心渙散,大家選擇新的代言人,嚴重一點可能會被新的利益集團殺害……

    挾天子令諸侯最根本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自己做天子,能夠當家作主。曹丕能夠挾天子,其他人也可以,曹丕比不上曹操,想要保住曹家的富貴,最直接的途徑就是坐上天子的寶座,從而可以收攏人心。

    前文提到,曹丕篡漢依然沒有統一三國。雖然名義上,曹魏期間實現了滅蜀,操刀手其實是司馬家族。為什麼司馬家族能夠取代曹魏,並且順利統一三國,因為司馬家族能夠代表世家大族的利益。魏明帝曹叡以後的繼承人全都年幼繼位,加上曹叡在位期間與世家大族的對抗已經被那些人拋棄,司馬家族是新的代言人,他們代表那些大家族的利益,而那些大家族將司馬家捧上了皇帝的寶座,從而推動歷史車輪的前行。

    當然還有一點則是曹丕篡漢時,對手依然強大。蜀漢有諸葛亮,東吳有孫權、陸遜,等到司馬家執政的時候,這些人才早已作古,天下一統勢不可擋。

  • 4 # 三國御史

    三國梟雄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成就三國鼎立中最強之魏。這在當時名正言順,自己也成就魏王之位,雖然最後並未稱帝,但曹操之子曹丕還是透過漢獻帝“禪讓”獲得帝位。

    那麼這裡假設曹丕不篡位稱帝,能不能完成統一呢?那麼要看“挾天子以令諸侯”到底有多少效果,且聽我來分析:

    首先,“挾天子以令諸侯”的意義,在於挾輔漢獻帝,以漢獻帝天子的名義對各路諸侯發號施令。最重要的是牽制位列三公的袁紹,獨攬朝廷政權。而曹操也是因此奠定了發展壯大的基礎,也算是獲得了“天時”。

    曹操迎奉天子到許昌後,就被封為大將軍,而袁紹任命為太尉。 袁紹一下就跳起來了,說了句:難道你還想“挾天子以令我”嗎? 這應該是“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說法的起因。

    其實,最早在董卓死後,賈詡勸李傕、郭汜反攻長安就曾提出“奉國家以徵天下”,同年毛玠跟曹操提出“奉天子以令不臣”,荀彧也提出“奉主上以從民望”。那麼包括“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幾個說法又有什麼不一樣呢?

    “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別人說曹操的,比如諸葛亮說:今操已擁百萬之眾,挾天子而令諸侯。曹操自己自然不會說“挾天子”而是“奉天子”。

    “奉國家以徵天下”和“奉天子以令不臣”說起來還都是以東漢政權為主,但也是顯示目的達到後的權傾天下。這個說法其實對漢獻帝來說是比較溫柔的,起碼國家還是漢、天子還是漢獻帝。當然這些話從政治家陰謀家口中說出來,自然是說的比唱的還好聽。

    而“奉主上以從民望”是一心為匡扶漢室的荀彧提出的(我很喜歡荀令君這個人物),跟前幾種的說法比起來,態度是截然不一樣的。“奉主上”是以漢政權、漢天子為主,就比如各諸侯的部下都是稱自己效忠的人為“主上”、“主公”。

    那麼回到正題,“挾天子以令諸侯”是很明顯的以漢天子為工具,是自己爭奪天下的墊腳石。

    “挾天子以令諸侯”在我認為只是在前期,在漢天下剛分崩離析,在各路諸侯還持有幾分敬畏之心的時候才能顯示出威力。其實到了後期,特別是三國鼎立的三大家曹操、孫權、劉備各自都有完全屬於自己勢力的時候,是起不到什麼作用的。

    那麼,即“挾天子以令諸侯”後期已經不起作用,與曹丕篡不篡漢是沒有關係的,能不能統一隻是看各自的實力了。

  • 5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曹丕是否纂漢,與能不能統一天下沒有直接關係。曹丕如果不纂漢,中國歷史上就沒有三國時期存在了。

    曹丕如果不纂漢,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的話,那麼劉備也沒有稱帝的法理,曹丕、劉備都不稱帝,孫權也同樣不敢稱帝,那麼在理論上,仍然是漢室天下,雖然皇帝是控制在曹丕手中的。

    曹操時代之所以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為了永遠的政治正確和出師有名,除此之外,能不能統一天下,只和曹操是否有足夠的實力與能力有關,不是說你“挾天子以令諸侯”就一定能統一的。

    當時的天子早已是傀儡,沒有任何實際權力,能號令誰呢?誰又會聽從天子的命令呢?地方諸侯早就不把天子當皇帝了,諸侯們畏懼的是控制天子背後的曹操的軍事實力,而不是天子本人。

    換句話說,能不能統一天下,只與你是否有軍事實力和統一天下的能力有關,與是不是“挾天子以令諸侯”是沒有任何關係的,東漢末年的皇帝,早就在何進與宦官的火拼中、董卓亂政的亂象中、地方諸侯爭權奪利的戰爭,名存而實亡了。

    話又說回來,當年曹操不是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從公元建安元年,也就是196年開始算起,到曹操去世的公元220年,曹操已經挾制了天子共計24年,不也沒有統一天下嗎?曹操都不能統一的天下,曹丕行嗎?

    曹丕之所以在曹操去世不到十個月就迫不及待地改朝換代,以建立大魏朝而取代了延續近四百年的兩漢,根本原因就是曹丕為了權力的世襲。

    東漢發展到曹丕時代,早就名存實亡,天下已經沒有一寸土地是大漢的,沒有一個百姓是漢朝子民,曹丕所擁有的一切,都是他的父親曹操一步一步打下來,曹丕所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這都是曹操費盡了一輩子的心血打下來的,與漢朝何關?

    歷史都是向前發展的,曹丕沒有必要還去維護一個早已滅亡的朝代,這是時代的發展與歷史的選擇,曹丕能做的,就是儘可能的將自已的江山建立得更穩定,同時還要實現統一天下的夢想。

    其實無論曹丕是否纂位?無論曹丕是否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曹丕自從接了曹操的班,都是把統一天下作為自己的理想和終身奮鬥。

    曹丕在逼迫漢獻帝禪讓皇位的一年之後,就發生了夷陵之戰,這本來是曹丕一生中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可惜曹丕沒有抓住有利機會,進行對自己最有益的戰爭,而錯失統一天下的良機。

    夷陵之戰前後進行了一年多的時間,從公元221年7月到222年8月才結束,作為劉備率軍攻打孫權的戰爭,作為勢力最強大的曹魏一方,無論攻擊哪一方,曹丕都是穩操勝劵的行動,可是曹丕居然什麼也沒幹,就坐壁上觀。

    三國之所以是三國,就是因為兩個弱小的國家聯合起來,對抗最強大的國家,兩弱實力基本上等於或小於最強國,而形成相對的平衡,平衡的前提就是兩個弱小的國家聯盟,才能與最強大的曹魏對抗,這也是曹操不能統一天下的原因。

    現在整個三國時期出現唯一一次兩個弱國打起來的局面,身為最強國家的曹魏,趁著亂世發兵,無論攻打哪一個國家,都對曹魏來說,有重大的政治利益,有百益而無害,可是曹丕沒有動手,就這麼看著。

    如果曹丕這個時候對孫權下手的話,在夷陵之戰最激烈的時刻對孫權發動戰爭,那麼孫權就面臨兩線作戰,以及亡國的危險,如果曹丕集中優勢大軍猛攻孫權,那麼孫權肯定無法抵抗,一旦失敗,孫權就會亡國,一旦孫權亡國,劉備政權也保不住,這才是曹丕統一天下的最好時機。

    如果曹丕暗中與劉備勾結,聯合起來打孫權的話,孫權也面臨生死抉擇,只要曹丕能滅亡劉備或者孫權中的任何一方勢力,那麼根據唇亡齒寒的道理,剩下的另一方也無法保全,可惜了,曹丕對於這麼一個大好機會居然放棄了。

    夷陵之戰結束後,曹丕再也沒有機會統一天下了,無論他是否稱帝,是否挾天子以令諸侯,他都沒有機會統一天下了,雖然曹丕在之後發動了多次針對孫權的戰爭,但是由於孫權解除了劉備在西線的威脅後,全力對付曹丕的魏軍,曹丕根本無法攻破孫權的長江防線,所以即使是曹丕去世,也沒有機會統一天下。

  • 6 # 平沙趣說歷史

    簡單來說,更加不可能。

    曹丕不篡漢,曹叡也要篡漢,反而因為曹丕壽命短,事情會出現更多變動,統一會更加艱難,本來曹魏就沒完成的任務就更難完成了。

    從前有個權臣,他權傾朝野,他廢立皇帝,他是大司馬、大將軍,他的女兒是皇后,他的外孫女是太后,他死後兩年,滿門抄斬,他叫霍光。

    曹操、曹丕都是讀書人,對這個故事清楚得很,事實上,如果曹操再多活幾年,說不定篡位這個活就是他自己來做了。

    到曹操晚年,漢室已經是絕對的名存實亡,曹操以魏王之身,封地盡是戰略要地,人口眾多,正常搞分封有這麼封的?朝廷上的群臣說是漢官,不如說是魏官,所有實權都掌握在曹操的屬官手中,漢室已經不可能翻盤了。

    早些時候,漢獻帝還想學祖先,聯合外戚這些人翻盤,結果來一批曹操殺一批,跟割韭菜似的,最終乾脆自己當了外戚,斷了皇帝這條路。

    事實上,篡漢已經不只是曹操或者曹丕本人的想法,而是他們一整個集團的想法,成了,就是開國之君、從龍元勳;敗了,就是亂臣賊子,附逆之徒,曹家人有風險,他們的小弟也有,為了獲得更大的利益和保障,他們有足夠的理由“催促”曹家人上位。

    曹操不上群臣已經是反覆逼勸,可惜曹操在漢中敗了,沒能獲得統一的威望,實在不想上位,只得說出一句“若天命在我,當為周文王”,這實際上就是拿曹丕擋刀了。如果曹丕再不說,群臣很可能提前一千多年來個真正的黃袍加身。

    就算不搞這個,他們可能會考慮換個曹家人,畢竟曹家名義上還是漢臣,只要皇帝下詔,是可以換的,尤其曹丕本身面臨著曹植的威脅。

    內部不穩的情況下,外部的蜀漢跟東吳可是虎視眈眈,這時候別說統一,諸葛亮北伐的成功機率都大大增加了。

  • 7 # 青史回聲

    我不知道曹丕不篡漢和完成統一有啥關聯?這能成因果關係嗎?好像不能,換句話說,無論曹丕篡不篡漢,都影響不了他統一天下的野心。事實上,當時的蜀國劉備,東吳的孫權,哪一個沒有統一天下的野心,都有,只不過曹丕的勢力更大一些。

    那麼問題來了,如果曹丕依然學他父親曹操那樣,挾天子以令諸侯,會不會完成統一?很嚴肅地告訴你,不能,準確來說,這兩者沒啥關聯。而且如果曹丕不篡漢,依然學他老爸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那麼他在大義上就失了先機。因為他再如何挾天子以令諸侯,他也還是一個王,一個魏王,與天下之尊,差了一大截。

    那麼他父親就可以,他就不行?

    這不很明顯嗎?魏國的江山是他老爸曹操打下來的,而且是最早使用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人,如果在最後晚年時期,廢了漢獻帝,這不是打他的自己的臉嗎?於情於理,他都不能這麼做,能夠在晚年有一個魏王之尊,已經夠可以了,至於稱帝,還是留給自己的兒子吧。

    再則,曹丕時代,天下諸侯只剩下劉備和孫權了,再用“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名義,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與其這樣,倒不如篡漢稱帝,這樣一來,既可以穩固自己的江山,也可以安定曹魏集團的人馬,何樂而不為呢?

    所以曹丕稱帝,是必然的。

  • 8 # 曉東筆談

    首先,曹丕並沒有完成統一,反而是從曹丕這裡才真正開始了三國時期,而統一大業是在幾十年後的西晉時期完成的;其二,假如曹丕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仍然不會在他的手上統一全國。

    聽我慢慢給你分析:

    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確實是中國幾千年來的事實;但是,合與分,從來都是有條件的。

    國家的分裂,重要的一個原因是中央政權無法管控地方勢力;而國家的統一,必定要有一個擁有絕對實力的強勢政權,擊敗各路反對勢力,才能完成國家統一。

    因此,實力是統一的前提。

    那麼,我們來看看,曹丕如果不稱帝,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對當時局勢的影響,以及由此引起的曹丕變化後的實力能否足以滅掉蜀、吳。

    我的回答是:不可能。一、曹魏自身實力基本不受影響

    曹丕的實力來自他的父親曹操,曹丕承襲了曹操的“魏王”稱號,也繼承了魏國的軍政大權,佔據天下十三州中的九州,擁兵百萬,疆域廣闊。

    如果曹丕不稱帝,繼續沿用曹操的策略,對曹丕而言,無非就是稱號沒有皇帝那麼尊貴,權力及實力不會受到任何損失。反而類似荀彧一類,內心仍然支援漢室的下屬,會繼續支援曹丕,因此,稱帝與否,曹丕還是原來的曹丕,實力既不會下降,也不會猛漲。

    二、蜀、吳也不會稱帝,但仍舊割據一方

    如果曹丕不稱帝,劉備、孫權也就沒有稱帝的理由。劉備自稱漢室宗親,在漢朝皇帝仍然在位的情況,他在稱帝就是僭越、就是國賊,劉備萬萬是不敢開這個玩笑的;同樣,孫權實力本就遠在曹丕之下,孫權如果稱帝只能是把自己置於火爐之上,給曹丕、劉備攻打自己的理由,以孫權的個性,也是不會這麼做的。

    但是,劉備、孫權二人不稱帝,也會稱王:劉備稱漢中王、孫權稱吳王,這是毫無疑問的。如此,天下仍然是三分鼎立,仍然會有魏、蜀、吳三個地方割據政權,天下仍然是這三個人的角逐,只不過大漢帝國的名頭仍然還在,仍然有一個有名無實的漢朝皇帝。

    三、三國仍然鼎足而立

    因此,根據以上我們的分析,可以得出,無論曹丕是否稱帝、或是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對天下局勢不會產生根本性的影響,兩者並沒有必然的聯絡,因為三方的實力,特別是軍事實力並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仍然會形成三國鼎立的局面,只是不是三個名正言順的國家之間的鬥爭,而是在大漢王朝下的三個地方割據勢力的鬥爭。

  • 9 # 庭州行者

    大漢王朝,到漢獻帝統治時期,已經行將就木。大漢天子,隨意被廢立,包括漢獻帝劉協本人,乃是西北軍閥董卓廢掉少帝劉辨之後所立。故而,大漢王朝,在天下人的觀念之中,存在與否,已經不重要。因此,可以發現,當曹丕篡漢自立之時,滿朝的所謂漢朝臣子,幾乎沒有絲毫反對之聲,不僅如此,如華歆等“漢臣”,居然明目張膽地逼迫漢獻帝禪位給曹丕,可見,曹丕的加冕,不僅順利,反而是順應了不少臣子的心思。

    若曹丕不篡漢自立,北方政權依舊能夠一統天下,這是由當時的天下大勢所決定的。雖然曹魏所控制的疆域,與東吳相當,但根據現代學者的統計,曹魏的總兵力達到了四十萬,等於吳蜀兩國之和;曹魏佔據中原地區,生產技術先進,土地在當時的生產條件下是最為適宜種植的,糧食產量豐富。由是,曹魏在人口,兵力,生產技術,物資,以至於人才方面,均佔據著絕對的優勢。具備以上優勢,則只需一位不差的領導者,統一便能夠完成。

    在曹魏繼承魏王爵位的一瞬間,他便成為了北方大地的最高統治者——儘管在名義上,大汗天子還是天下共主。他的父親曹操,已經將漢天子變成了囚禁在宮殿中的金絲雀,雖然錦衣玉食,享有最為尊貴的稱號,但北方沒有一兵一卒,一城一地,一位大臣甚至一個百姓,屬於大漢王朝這個只存在於名義上的帝國——這一切,實際上已經屬於魏王國。曹丕的繼位,只不過是走了一個形式,將大漢朝僅存的名號,也從現實中抹去,使之成為一個歷史名詞而已。

    如此看來,無論曹丕是否篡漢自立,歷史的程序,幾乎不會有任何的變化。

    歷史的大勢,雖然選擇了北方的統治者為一統天下之人,但很可惜,這個掃清寰宇,令九州歸於一統之人,並不出於曹氏家族。實際上,這也是歷史選擇的結果。

    眾所周知,東漢初期,士族豪強便登上了歷史舞臺,隨著時間的推移,這個階級的實力不斷增強,其成為政權的壟斷者這一歷史趨勢,已然不可阻擋。東漢末年,雖然作為漢族代表的曹操,在軍事上擊敗了士族的代表者袁紹,但在其他諸多方面——經濟,政治甚至文化方面,依舊為士族所壟斷。曹操一生力圖消除士族對於他的政權的影響,但個人在歷史程序面前,是渺小的,曹操的努力,沒有得到預期的效果。因此,曹丕繼位之後,根據大臣的建議,設立了九品中正制,徹底將士族對政權的壟斷合法化,這是曹魏政權對士族的一種妥協。

    但這種妥協並不足以消除士族權力和皇權之間的隔閡。曹魏政權,之所以能夠在一定時期內——曹芳被廢之前,得到門閥士族的支援,原因有二:一是與僅剩下空殼的漢帝國相比,曹氏家族有足夠的實力在各方面為士族提供保障,維護其安全與利益;二是曹氏家族成員掌握著最為重要的權力——兵權,這是曹氏家族與士族博弈的唯一資本。從根本山講,士族更願意由一個士族出身的家族掌握政權。正所謂,一個人的成功,不僅要靠個人的努力,還要看歷史的程序。司馬家族,便是這個“努力”的代理人,司馬懿勤勤懇懇為曹魏效力,逐漸在朝中打下堅實的根基,曹叡英年早逝,正好為他奪取曹魏的控制權提供了機會,於是,司馬懿在魏明帝去世後不久,便奪去了曹魏的控制權。他的孫子司馬炎,最終成為了結束割據的“天選之人”。

    綜上,三國亂世,最終歸於一統,在當時的歷史條件下,必然具有如下特徵:統一必然由北方政權完成;統一者必然要得到當時士族的支援;統一者本人必然是士族階級的成員。孫氏雖與江東士族結成同盟,但限於地理位置,難以統一;西蜀則不僅地理位置偏僻,實際統治者諸葛亮極力抑制士族,這更是逆歷史潮流,統一更無希望;曹魏雖佔據北方,幾代經營,但統治者終歸與士族不是一條心,其必然被士族所拋棄。

    既然魏蜀吳皆不可能完成統一,那麼,脫胎於曹魏政權的司馬氏,在繼承曹魏疆域政權的基礎上,自身同為士族,則其統一,為歷史必然。

  • 10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都不要搶,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曹丕不篡漢,繼續像曹操一樣挾天子以令諸侯,能一統天下嗎?我覺得不能,到曹丕這一代,漢室只是名義尚存,從曹操被封魏王后,朝廷裡眾多的大臣都想當魏國的臣子,而不想當漢朝的臣民,說明漢室真的不行了。曹丕所要做的是取代漢室,建立自己的國家,傳承曹家的基業。曹丕篡漢與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的形勢大不同

    從公元196年曹操把漢獻帝劉協接到許昌,到公元220年病逝,曹操維持了漢室近二十六年的時間,漢獻帝雖是傀儡,但曹操畢竟沒有虧待漢獻帝,漢獻帝不用再像從前一樣四處逃亡,天下名義上還是大漢朝的天下。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是當時的形勢所迫,為了是出師有名,為了招攬人才,為了消滅在各地各自為政的割據勢力,曹操的做法是明智的。也是藉由天子的名義,曹操能迅速的擊敗在北方的各個諸侯,在用了近二十年時間統一的北方,曹操至死也沒有篡位自立,曹操到死也是漢臣。

    但到了曹丕形勢就不太一樣,到了曹丕這一時期,三分天下之勢已然明瞭。東吳的孫權、西蜀的劉備早已做大做強,漢朝天子的名義已經起不到任何作用了,同樣曹操殺貴妃的做法,依然引起了天下的不滿,曹操竭力在維持著曹魏的政權,曹操生前的願望就是能一統天下,所以找個接班人來繼承未完的事業是曹操晚年迫切需要解決的大事。

    曹丕繼續挾天子以令諸侯已然沒有意義,曹丕繼承了曹操的魏王爵位,在亂世之中,曹魏的基業是曹操打下來的,和漢朝皇帝沒有太大的關係,曹丕也沒有必要再維持這個已經日落西山的王朝了,而是重新改朝換代才能把基業給傳下去。

    曹丕篡不篡漢 都不可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

    曹丕篡漢自立,是為了權利的交接,從大漢皇帝接過帝位,完成改朝換代,號稱自己是正統。

    曹操生前的兩場戰爭 一場赤壁之戰把劉備與孫權徹底捆綁在一起,兩家聯合對抗曹魏,結果曹操在赤壁大敗而回。第二場漢中之戰,劉備動員了整個益州之力來爭奪漢中,對漢中是志在必得。劉備雖然是慘勝,但好歹擁有了漢中,保障了益州的安全。曹操生前未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交給了繼承人曹丕。

    曹丕也想著滅掉蜀吳,從而一統天下。但曹丕錯過了夷陵之戰,面對決定以後蜀吳生死存亡的大戰,曹丕因為孫權的乞降,竟然按兵不動,想坐收漁人之利,完美的錯過了滅蜀或滅吳的大好時機。結果當夷陵之戰結束後,曹丕未能在戰爭中取得主動,讓蜀吳又聯合了。

    曹丕一生曾經收降孟達,趕跑了劉封,收復了上庸三郡,並對孟達委以重任,這是對蜀漢的戰爭。

    對東吳方面,曾多次親征東吳,但都未取得較大的成果。

    曹丕與曹操相比,各方面的差距還是很大的,曹丕能在短短數年穩定曹魏的政權,守住了魏國的基業,已屬不易,要想打敗另外二位雄主劉備與孫權,還是太難了。

    結語:曹丕篡漢後,並不能完成一統天下的大業,同樣就算曹丕不篡漢,一樣不行。因為孫權、劉備已成長為一方足以爭奪天下的大勢力,曹丕沒有這個能力與水平去消滅劉備與孫權。唯一的一次機會就是在劉備伐吳之戰中,曹丕竟然毫無作為,就說明曹丕只能守住自己的一畝三分地,而不能對外開疆拓境,更不能一統三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土耳其總統為何宣稱不會承認克里米亞併入俄羅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