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9
回覆列表
  • 1 # 舒心醬

    災難主題影像的敘述風格尤其難以把控,悲情和煽情之前的含混界限容易被逾越、正視苦難和“消費”苦難之間的差別也往往復雜難斷,但面對切爾諾貝利這樣一項震驚世界的悲劇記憶,HBO同名新劇《切爾諾貝利》以敬畏真相、反思人性的姿態,以近乎零度的“客觀”化敘事交出了一份很誠懇的答卷。

    創傷性記憶的災難敘事倫理

    三萬多人打出9.7高分,與其說這是一部“神劇”的成功,不如說這是一次對生命重量的哀嘆與尊重。

    一切人為選擇、人為敘事都不可避免帶有“主觀”成分,左拉所謂“完全消失在敘事之後,做一個冷漠的解剖學者”的自然主義文學主張,從某種意義上說是一種並不存在、只能趨近的理想狀態;《切爾諾貝利》自然也無法徹底擺脫創作者的主觀性、提供絕對“客觀”的零度敘事,但劇作在面對人類共同的巨大創傷性記憶時恪守了災難敘事倫理,影像風格上注重浸入感和還原感,價值模式上規避了操縱情緒的“捷徑”。

    第一,透過類似還原的現場浸入感呈現出“5D”般的“在地”效果、在場效應,讓觀看者的眼耳鼻舌身意都被高度調動、色香味觸法彷彿全部線上體驗。

    劇作透過尖銳的噪音、搖晃的鏡頭、極具現場浸入感的打光模式,讓觀眾“魂穿”事故現場。無論是工程師下樓時消防車鳴笛刺破夜晚的尖銳,還是三位志願者在水下關閘門時的黑暗與不安,抑或是礦工們修築共事時的悶熱、灼燒感,《切爾諾貝利》的某些鏡頭會讓觀眾產生生理上的不適感,如同置身兵荒馬亂的事故現場,視覺上直面混亂場景、聽覺被遠近高低不同的轟鳴撕裂、嗅覺被滾滾濃煙四散的塵屑驚擾、觸覺被高溫灼燒,感官被三百六十度“折磨”。然而正是這種感官上的“不舒適”,才是災難片應有的模樣。

    雖然幾十年後我們隔著螢幕感知的“不適”,遠遠無法與當時現場人們的苦難相提並論,但至少劇作藉此消弭了觀眾和舊時空之間的陌生感、填充了和事故現場之間的鴻溝。

    第二,規避煽情可能、尊重困難本身的悲劇重量,在回看血淚相和流的處境中滲透出“積屍草木腥,流血川原丹”的悲涼質感。

    劇作中有毒的微粒隨風四散,毫不知情的人們扶老攜幼在塵絮之間起舞,他們對“毒”如同欣賞蒲公英、螢火蟲一般的浪漫圖景,和人們被高度輻射物撕裂細胞、數天之後就命喪黃泉的結局慘烈,形成的駭人對比有著B級cult片的暴力美學觀感、更有無聲控訴的人文關懷。

    無論是面目全非的工程師在病床上回憶的操作細節,還是走廊裡傳來的年輕消防員的慘烈呼號,抑或是濃煙滾滾之上直升機筆直墜落的慘烈,劇作中展示苦難的鏡頭大多很剋制,對創傷人員面板骨血的狀態鏡頭多用中景、消防員慘叫時畫面裡是走廊而非人臉、直升機墜毀也是遠景鏡頭,但恰恰是這種剋制中滲透出的猝不及防的慘烈既視感,叫人心生憂怖。

    消弭理解壁壘,輻射人間世相

    從技術角度而言,核事故對普通觀眾而言門檻很高,無論是專有名詞還是資料、操作步驟,對非從業人員來說都是天書。如果劇作涉及太多會讓觀眾一頭霧水,如果不提及又會重點跑偏:講核事故怎麼能不提核?

    第一點,劇作消弭了冷門專業門檻,構築了具有普適性的人間人性浮世繪。

    《切爾諾貝利》煞費苦心在專業和非專業人員之間搭建理解的緩衝區域。故事裡除了物理學家、工程師,還有普通的礦工、護士、將軍,他們都對物理專業知識一無所知,所以兩方人員的交談中有一個對於專業內容的“翻譯”過程,不論是重大會議還是將軍和男主二人的私下談話,都自帶“翻譯”效果;既是透過救援推動劇作情節發展,也是寫給觀眾們的旁白。“xxx引數太高意味著什麼”很難懂,但“會死多少人、持續多少年”這樣的方式非常直觀、觸目驚心沒有理解障礙。

    在此基礎上,劇作也剖開了部分科研人員掌握“知識”以後的變味攫取心,他們不及時向上級彙報真實情況、不及時疏散處境危險的群眾,卻利用專業知識的高門檻來隱瞞真相、絞盡腦汁為自己脫罪。明明身懷為國為民的知識利刃,卻貪圖一人一事的苟且私利,這也是劇作中比物理災難更可怕的人心亂象:今來縣宰加朱紱,便是生靈血染成。

    第二點,劇作以重因果鏈條的理性姿態、宏觀姿態,復原了人間修羅場。不誇大仇恨、不渲染煽情、不為尊者諱。

    爆炸發生後第一時間前去現場的年輕消防員們、工程師們,將在三天到三週的時間內悲慘死去,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陳陶澤中水。災難發生之後領導層人為抉擇的失誤難逃干係,然而在如此不堪的人心醜陋中劇作依舊呈現了希望的微光,一路追到莫斯科的消防員妻子身體中正在孕育一個嬰兒,她數天大強度暴露在核輻射之下、在被明令禁止觸碰之後依舊拉著丈夫的手、種種舉措勢必對孩子產生病變影響,但死生關頭執子之手的溫柔與堅守、不正是黑暗裡泣血成花的微光嗎?

    被徵集來的礦工們民風彪悍、無視部長身後荷槍實彈計程車兵,卻被他“你們能阻止世界毀滅”的一番言論打動,眾人依次走來。手掌紛紛拍在部長一塵不染的精緻淺色西服上,瞬間將對方變成“煤黑”色系同類,那一刻上下級的權力關係、主動被動關係都全然對調、叫人印象深刻。劇作能在如此有限的表達時間裡,清晰描摹出眾生相,讓每個故事每個人物每個細節都有根、有枝蔓、有血肉。

    舒心結語

    最誠懇的災難敘事,或許是從抽象的資料中追溯具象的經歷、從冰冷的統計結果中追溯滾燙的個體悲歡;史書大筆一揮就帶過了十萬人百萬人的半生悲劇,而心懷善念的人們始終要在大人物英雄敘事的間隙裡,找到被遺忘的平凡人生的苦與痛、哀與愁。

    陀思妥耶夫斯基曾說“我只擔心一件事,我怕我配不上我所經受的苦難”,關於苦難、關於災難的影視劇作品數目何其龐大,但“配得上苦難”的鳳毛麟角。《切爾諾貝利》就是其中一部,它不需要吹噓、只需要敬畏、悲憫和記憶。

  • 2 # silvercastle

    這部劇挺好看,但這個劇也有我不喜歡的地方。這是一部寫實劇,但多處劇情與事實不符。而且,可以明顯感覺到其背後的隱藏動機:藉著觀眾抨擊謊言、揭露真相的心聲,實際上卻潛移默化地攻擊美國所敵視的國家。雖然前蘇聯在事故處理上犯了很多錯誤,但要知道那個年代世界在核能的利用上雖然突飛猛進,但依然缺乏對核能是雙刃劍的認識,核洩漏的恐怖除了各國的專業人士,政府層面和民眾對核洩漏都沒有什麼具體概念,就算在今天,如果沒有看這個劇,又有多少年輕人知道切爾諾貝利,瞭解在30年前發生過這樣一起可怕的核事故?所以說,假設世故發生在美國,你就能保證美國處理得一定比蘇聯好?要知道,美國可是操縱媒體輿論、隱瞞事實真相的大師。這部劇含沙射影地攻擊政治對手,這一點我不喜歡。

    所以,說到底這是一部電視劇,並不能完整還原那段歷史,而是經過加料的,滿滿的美國價值觀,隱隱地透露出對蘇聯乃至俄羅斯或中國等政治制度不同國家的偏見。如果真想如實瞭解那段歷史,建議還是去看相關史料或紀錄片,比如Discovery出品的紀錄片等。

  • 3 # 數碼小馬

    節奏穩健,多線敘事清晰,表演無痕跡,鏡頭語言豐富。看之前仍然覺得這主題陳舊,但看完不得不感嘆還是HBO。根據紀實文學和解密資料改編的結果就是可以震撼到靈魂的樸素的真實,看得渾身恐懼,一種絕望的恐懼,很多場景都不陌生,時間過去這麼久了,但我們離這種恐懼仍然很近。

    看了此劇,能讓人進入到那緊張壓抑的氛圍中,故事真實的像是隔著螢幕輻射了出來一樣。現在所有人都知道這場核爆究竟是一場什麼級別的災難,可事發當時的人卻不知道。 這部劇不渲染不誇張(甚至還刻意地避免戲劇化)一切都按照螢幕上是不是出現的時刻進行。 核爆發生後,各部門之間資訊傳遞的低效率和政府盲目自信粉飾太平的表現都太真實了。

    我們看到了,傲慢的工程師不承認嚴重的事故,狂熱的政客封鎖了城市和訊息,天真而無辜的孩子在爆炸飄來的塵埃中嬉戲,地獄來到了切爾諾貝利。這是一場源自人類自大、偏執與無知的浩劫。

    然而,對這一切我們卻沒有任何辦法。正如劇中所說:這是人類歷史上從未面對過的一場災難。

  • 4 # 天青色等煙雨130

    這部災難片不斷進行的核反應敲擊著人們脆弱的神經,災難被原原本本地展示在觀眾面前,這不是虛構,這裡面每一個人都是真實的,每一件事也是真實的。

    當災難發生,第一時間的反應是最關鍵的 切爾諾貝利事件,人類歷史上迄今為止最嚴重的核事故,直接殺死了9.3萬人,讓周圍27萬人患癌,20億人受到核事故的影響。切爾諾貝利事故的原因有多種解釋,但是在建設的時候,切爾諾貝利核電站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可靠的核電站,圍繞核電站而建立的普里皮亞季城在當時也是一座許多人嚮往的城市,但是在1986年4月26日,一切都改變了。 電站爆炸的光柱直衝雲霄 在震動和沖天的光柱中,切爾諾貝利4號機組爆炸,人類歷史上最慘烈的技術悲劇發生了。 技術的報復開始席捲在周邊的人們,特別是當天晚上值班的電廠職員。 他們並沒有躲閃,而是按照自己的想象,或者說是自己的認知對反應堆的事故進行了解釋。 副總工程師迪亞特洛夫的冷靜令人驚訝 值班的副總工程師並不認為出事的是反應堆,而是控制箱。他無論如何都不信出事的是反應堆。一位工程師回來說反應堆爆炸了,迪亞特洛夫卻還在佈置任務,要拔出那些已經不存在的控制棒。 “反應堆堆芯不存在了,它已經爆炸了,反應堆堆芯爆炸了” “他嚇壞了,把他帶走” “反應堆蓋炸開了,煙囪在燃燒,我親眼看見的” “你神志不清了,石墨核反應堆芯是不會爆炸的,你說的根本不可能,反應堆芯不會爆炸的,只能是控制箱爆炸。” 就這樣,迪亞特洛夫錯過了第一次糾正自己錯誤的機會。一個神志不清的人,在說別人神志不清,哪怕隨後第二個工程師也回來反饋說反應堆爆炸了,迪亞特洛夫依然不信,他已經沉浸在自己的幻覺中不可自拔。 為了繼續沉浸在幻覺中,迪亞特洛夫不斷為自己找理由,控制箱炸了,水泵炸了,水汙染了,他無論如何都不承認是堆芯炸了。他們用著量程只有3.6倫琴的儀器測量著輻射強度,最後得到了一個3.6倫琴的資料。 沒錯,這個資料不太妙,也沒多糟,只是這個資料符合他的想象。 雖然迪亞特洛夫的嘴巴像鴨子一樣硬,但是3.6倫琴的數字讓他不得不向電站主管以及總工程師福明彙報。 而電站的主管和總工程師的嘴巴硬度,也不比他差太多。他們決心隱瞞事故,並拿著這個3.6倫琴的資料繼續向上彙報。而會議上義正詞嚴的發言,讓第一時間撤離變得不可能。 他們沒有疏散普里皮亞季的居民,而這個時候,他們正齊聚橋上,在漫天飛舞的高輻射粉塵中觀賞著壯麗的光束。在白天他們正常上課與工作,就像是核電站沒有出事一樣。 這些看起來像雪一樣飛舞的東西,其實都是致命的輻射性塵埃,孩子們在奔跑,孩子們在打鬧,孩子們也在擁抱死神。 並不是所有人都支援電站主管和總工程師的決定,一位電站工作人員反饋說用大量程測試儀的測試結果是爆表的,但是電廠主管的反應是“給我們壞儀器”“你這是浪費時間”,當工程師說他認為堆芯已經爆炸的時候,電站的總工程師師卻決定讓他去看看,其實就是讓他去送死。 當他轉過臉來的那一瞬間,我整個人都哆嗦了一下 總有人能看到問題 事故發生後,蘇聯科學院院士列加索夫接到一個電話,告知他切爾諾貝利電站出事故了,並通知他去開會,在等待開會的時候他開始翻閱關於這件事情的報告。 在表情中我們可以發現,這位經驗豐富的專家被報告中的內容驚呆了 在會上,列加索夫開始反駁報告中認為爆炸的是控制箱的說法,這個時候他就已經認定爆炸的是反應堆的堆芯。他的據理力爭終於讓事故掀開了蓋子 真正讓所有人意識到問題的是更高量程的測試器的結果,軍銜明顯不低的軍官親自開車進入4號反應堆測定數值,錄得一個驚人的數字——1萬5千倫琴,這是能致命的輻射數值,相當於廣島原子彈的數倍。 這個時候,他們終於意識到了問題的嚴重性。 再完美的方案也有疏忽的時候 “告訴我怎麼滅火?” “硼” “硼和沙子” “這兩個材料可能會造成別的問題” “但是 我 我想不出其他辦法” “至少要疏散普里皮亞季的民眾 它就在三公里遠的地方” 列加索夫建議用硼和沙子來滅火,同時疏散普里皮亞季的居民,很明顯,他對這個方案有所保留,他知道硼和沙子去滅火會導致問題,但這個時候的列加索夫可能會覺得滅火重要,他還有時間。 雖然列加索夫在拯救切爾諾貝利的展示了他的細心與仔細,但是在這裡,他已經開始犯錯了。 還好,很快就會有人來糾正他的這個錯誤。 還記得那位義正嚴詞的人麼?不知道他在撤離的時候會想什麼? 一個靜謐的週六早上,爆炸7小時以後,明斯克,白俄羅斯核能研究所的物理學家卡爾梅克正在睡覺。來客開啟窗子後,屋子裡的輻射警報裝置響了起來。卡爾梅克漸漸覺得不對勁。她收集了窗外的粉塵,做了檢測之後發現是碘-131,某個核電站出事了。 緊接著她就開始打電話,在排除了最近的伊格納利納核電站之後,她決定問一下遠一點的切爾諾貝利。 切爾諾貝利出事了 勸說疏散不成,卡爾梅克知道了列加索夫的決定 她卻想到了什麼 驅車前往切爾諾貝利 列加索夫並不糊塗,他知道會發生什麼,但是隨後的事情是他所沒有預料到的。 “當我估計堆核熔穿地層混凝土板,至少需要一個月時間,這將會給我們時間” “不,你沒有一個月時間,你大約只剩下兩天” “是的,燃料需要一個月的時間,才可以到達混凝土板,但首先,到禮拜二的時候它就會燒穿這裡的生物屏障,到那個時候,就會燒到這些水箱,水庫” “我理解你的擔憂,但是我和核電站的相關人員確認過,這些水箱幾乎是空的” “不,它們之前幾乎是空的,我猜測大樓裡每一根水管都破裂了,我來的路上還看到那些消防車,一直都在結構裡噴水,水箱是滿的” 列加索夫這個時候才知道,出事了,他們都知道一旦堆核接觸到這些水,將會瞬間發生氣爆,尚未受到波及的另外三臺機組將會直接受到衝擊,30公里內的一切都將消失,散逸的放射性粉塵將會對整個東歐產生毀滅性打擊,這是六千萬人的生命。 而他們別無他法,只能選擇人工去放掉水箱中的水,而這,是一項必死的任務。 他們是拯救了地球的英雄 如何讓悲劇不再來 切爾諾貝利的悲劇是人類技術史上的一大悲劇。在發生悲劇的時候,幾乎所有人都變得無計可施,只能放任事情變得更糟,他們不能確切地知道核電站到底處在一種什麼狀態,他們能面對的只有一個控制板。這個控制板,在這個時候,其實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但他們能做的,也只是一個控制板。 這樣的事物隨著技術的進步也變得越來越多。我們覺得進步是一件好事,但是這種進步卻將我們置於脆弱的基礎之上,反而不如進步之前來的穩定與安全,這就是“進步的悖論”也是“技術的報復”。這些事物往往被稱為複雜系統,他們互相之間的聯絡紛繁複雜,處在一個“混沌”的狀態之中。我們的乘坐的飛機因為種種原因失控,飛行員握著操縱桿,飛機卻不聽指揮,我們的金融市場有越來越多的自動交易,但自動交易系統卻進行著錯誤的交易,交易員卻不能讓這些交易停下來,星巴克租了一個顯示屏來顯示祝福的話語,但隨著篩選程式的錯誤,這個螢幕直接醞釀了公關悲劇。隨著技術的進步,一切堅固的東西都煙消雲散了,但我們手上卻依然像切爾諾貝利的工程師一樣,相信自己握著操縱裝置的控制板。 切爾諾貝利的前兩集就將複雜系統的脆弱與崩潰的悲劇剖給我們看。面對這個複雜系統,有人做出了錯誤的決定,比如迪亞特洛夫、福明和電站主管一而再,再而三地忽略任何關於堆芯爆炸的訊息,捂著耳朵不信不信,進而封鎖訊息,讓普里皮亞季居民繼續暴露在大量的輻射下。 有些人做出了正確的決定,比如列加索夫,透過報告上一個小小的細節,在會議上講出自己的觀點,進而能夠重視切爾諾貝利的事故,而不是繼續拖延下去,列加索夫對不祥之兆的關注,讓他能夠及時抓住訊號,仔細解讀,來解決問題。不止列加索夫能夠注意到這些不詳之兆,到場的消防員以及醫院的醫生都有條件意識到出了問題,但是他們都沒有這個條件將自己的觀點傳遞上去,或者說他們的領導都像福明,解決問題的能力不咋地,解決提出問題的人的能力很高明。 再比如卡爾梅克,置身事外,卻能夠在沒有到達現場的情況下意識到水箱中裝滿了水,進而提醒列加索夫他沒有時間了。她的局外人身份能夠讓她看到內部人士不同的事情,她又是核物理學家,距離核電工業足夠近,以至於能理解核電,又距離切爾諾貝利足夠遠,以至於能夠看到問題。 爆炸之後的核電站也是一個複雜的系統,各個部分之間相互連線,列加索夫沒有想到消防車在不斷沖水,以至於他忽略了水管的破裂和消防車對水箱的影響,不止這些,複雜系統的複雜之處就在於各個部分之間的連線,各個部分的聯絡錯綜複雜,處於一個“混沌狀態”。

    我們不知道哪裡出了問題,整個系統就壞掉了。 想要避免複雜系統的崩潰,我們可以像列加索夫那樣重視系統中的不祥之兆,也可以尋找到更多卡爾梅克在體系之外來思考與尋找問題所在,應該能夠傾聽不同的意見。

    這是一場源自人類本性中傲慢、無知、偏執與自大的浩劫。但面對災難,人們的總有英雄能站出來直面它並擊倒它,擊倒災難的過程也像災難一樣展示在觀眾面前,他們英勇,他們無畏,他們也會犯錯,也會有疏忽,但他們都是英雄。

  • 5 # 飛天瀦152

    觸目驚心,大眾的無知,官員的推責,國家的利益高於人民生命,當發生事故時不是去疏散大眾而是想掩蓋事實真相,管理者沒有一個人敢於擔當,最無辜的消防員在沒有任何防護措施的情況下到達火場去撲滅超高輻射的大火,副部長與核物理科學家簡單的對話就透露出輻射的可怕,“發生的爆炸比廣島原子彈高出兩倍,那還是每個小時的量,爆炸已經過了二十個小時了,現在已是40顆原子彈的當量了,明天又加48顆而且它不會停下來一週或一個月後不會停它會一直燃燒擴散有害物質直到整個大陸完蛋。”聽著都可怕更別說真的正在發生希望後人以此為鑑不要再讓這種發生,如果再次發生最終還是受害的是我們人類自己。

  • 6 # 山中之水971

    謝謝邀請,非常榮幸再次回答這個問題,為什麼說再呢?是因為20號回答了同樣的問題,閒話不說了還是說正題。相隔三天,我還是沒顧上觀看全劇,但看了該劇的片段影片,還有對該劇的大量評論,發現好評如潮,還是由衷的佩服美國的影視製作的強大,題材選擇的多樣性,劇中的場景,道具和服裝看著真實自然(因為沒有觀看全劇,不好對演員的表演說三道四)。因為是美國拍的,又是電視劇,演義的成分肯定不少,一是真實的災難發生的原因至今未解,二要考慮故事的流暢性,可觀賞性。

    無論怎樣,拋開偏見,HB0能推出該劇,反思歷史,警醒世人也該值得肯定。

  • 7 # 夜魚影評

    1986年4月26日凌晨1點23分。位於烏克蘭的切爾諾貝利核電廠發生了爆炸,這場爆炸所產生的輻射量相當於當年美國在日本廣島爆炸原子彈400倍以上。切爾諾貝事故,成為人類史上最嚴重的科技浩劫。

    為了大家能夠了解“400倍於廣島爆炸原子彈400倍”這一概念,我們來看一組數字:

    第2次大戰期間,納粹軍隊摧毀了白俄羅斯境內619座村莊,這場核災難則讓該國失去485座村莊,其中70座永遠長眠於地下。

    戰爭時每4個白俄羅斯人中就有1人死亡,今天每5個白俄羅斯人中就有1人住在受汙染的輻射地區。總數為210萬人,其中70萬是兒童。

    受害最嚴重的地區,死亡率比出生率高了20%。

    2400公頃土地再也無法耕作,26%的森林溼地,遭受核輻射汙染。

    永久存在的低劑量核輻射導致癌症、智力不足、神經系統疾病和遺傳突變的人口逐年增加……

    ——《白俄羅斯百科全書》

    比死亡更可怕的事是,死亡就在你身邊,你卻渾然不覺

    ——他們沒有穿帆布制服,只穿著襯衫出勤,沒有人告訴他們,他們只知道要去滅火。(《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當核爆炸發生的時候,消防員們接到的不過只是一場普通大火的通知,沒有人提到關於核輻射的半個字。他們就像往常一樣,與家人匆匆告別,因為很快就會回來的,這只不過是一場尋常的任務。然而事實是,他們再也回不來了。

    他們僅剩的十幾天都將會在輻射醫院的隔離病房中度過,一天排便25到30次,伴著血液和粘液,手臂和雙腿的面板龜裂,全身長瘡,在人類無法承受的痛苦中秘密地死去。(《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而核電廠的管理人員則自欺欺人,盲目自大,低估傷害,向上層謊報災情。

    所謂“不好也不壞的數值3.6倫琴”,只是因為更大數值的測量器被鎖在了櫃子裡。

    後來經過最大測量器測量得出的真正的放射量是15000倫琴,而400倫琴就會置人於死地。

    政府官員則忙著維護穩定、甚至提前慶功,滿心權利與名譽,置民眾安危於不顧。

    不知情的民眾,帶著家人去看熱鬧,因為核輻射與空氣產生的反應實在太美了,就像一道彩虹。

    與和死神正面衝突相比,最殘酷的黑色幽默莫過於:死神就在你的周圍,而你卻毫無察覺,甚至帶著一家老小,推著嬰兒車,去像欣賞一場雨後彩虹,一場冬日初雪一樣去讚美他,張開雙手,又蹦又跳,快樂地與他熱擁。

    ——沒人提到輻射的事,只有軍人戴著口罩。城裡的人依舊到店裡去買麵包,提著口袋敞開的麵包在街上走,還有人吃放在盤子裡的紙杯蛋糕。(《切爾諾貝利的悲鳴》)

    當真相再也無法掩蓋的時候,政府終於向市民傳達了撤離指令。即便如此民眾也沒有得到全部的真相。他們知道要離開家一段時間,可能是一週,可能是更長的時間,他們提著行李,坐上政府準備好的撤離車隊,再也沒有回到這裡。

    國家,毫無疑問是民眾最後的避難所,如果連國家都不能相信,我們還能夠去相信誰?

  • 8 # GadBless

    政治劇!情節中把該有的偉大小人物寫沒有了,強行給男主角加戲(為啥呢因為他代表著西方價值觀) 反正蘇聯不存在了, 隨便罵也不會有人反駁你! 不可否認當年因為蘇聯的官僚主義引起這次事故,禍害了很多當地民眾。 但是也正是因為蘇聯的體制挽救了中歐東歐!放眼看福島核電站事件,福島這麼多年了, 再看現如今日本政府的流氓處理方式。你可以比較日本與蘇聯在同樣的核電站事件面前到底哪個是在禍害人類,到底哪個是流氓,到底哪個該進地獄!

  • 9 # 咘老

    第一集我看的時候是無力感,沒有任何防護的消防員,不知自己暴露在輻射粉塵中的平民,固執己見的科學家,這些人懷著不安、恐懼和瘋狂。

    第二集最大的亮點,就是那三位挺身而出的工程師。他們臨危受命,深入輻射最嚴重的地區,這是一趟拯救數百萬生命的生死之旅。三人遭受的輻射,導致他們活不過一週。

    第三集,讓我感動的是那些礦工,在得知沒有有效的防護措施,並且在挖掘隧道完成後,可能得不到妥善安置,依然選擇了義無反顧的完成任務。

  • 10 # 朕賜飯

    HBO繼權遊之後出的這部《切爾諾貝利》真的讓人震撼人心 既然出自美利堅的連續劇那肯定就不會讚揚前蘇聯的,在我看來更多的是諷刺前蘇聯高層的可笑與殘忍。

    連續劇的篇頭一聲巨響切爾諾貝利核電站4號機組核反應堆發生爆炸事故 當幾位工程師確認親眼見到已爆炸的反應堆,告訴值班的總工程師 而他居然不相信 還質疑他們在撒謊 是瘋子!這麼一位能在體現國家工業強大的核電站工作的高層居然一味地逃避 不敢面對現實的人還身居高位 還有些負責人說:我在睡覺 管我什麼事!要封鎖城區不能讓所有人離開切爾諾貝利等等讓人寒心的言語 這不就間接的表明蘇聯政府體制的無能 可笑 荒唐?

    對於蘇聯高層對核電站處理我用四個詞概括:隱瞞 虛假 謊言 掩蓋。所以有些學者說切爾諾貝利核事故是導致蘇聯解體的罪魁禍首不為過,一個政府不把人民當回事 盡用謊言搪塞 換誰會擁戴這樣的政府。就算核電站真的如政府所說就是發生火災 難道不應該讓居民做好 撤離疏散的準備?整整過去一天才撤離那裡的居民 要在3個小時之內快速撤離 我就問一下:早幹嘛去了!

    《切爾諾貝利》這連續劇把蘇聯政府的醜態展現的淋淋盡致 但其中救火的消防員 三位冒死開閥門排水的工程師 礦工 蘇聯軍人等等這些人都是偉大的 明明知道核輻射的危害是可怕要命的 但還是義無反顧的排除各種隱患 這種捨身往死的精神著實讓人敬佩!

    在當時高等教育普及度很高的蘇聯 我想大多數搶險的人清楚自己面對是什麼!我覺得用看不見 會吞噬生命的惡魔很恰當。

    在我把三集看完 讓我感觸最深是:礦工頭頭問副部長:我們以後會得到什麼樣的待遇 副部長說:我不知道!礦工頭頭扭過頭什麼也沒說默默地又去搶險了!

    向那些拯救世界的英雄致敬

    無論是活著還是死了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歷史上,女真第一美人東哥命運為何如此坎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