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點火出發
-
2 # 江湖小曉生
跟岳飛一樣,韓世忠對南宋也很忠心。
我們都知道岳飛是著名的民族英雄,對南宋忠心耿耿。其實像他這樣的人,在當時還有好幾個,比如韓世忠就是其中一個。早年方臘叛亂的時候,韓世忠就屢立戰功,而且他還親自擒獲了方臘本人,可謂大功一件。
苗傅、劉正彥叛亂的時候,逼迫宋高宗退位,最終韓世忠帶人平定叛亂,收拾殘局。而且他對抗金人也有自己的一套辦法,是著名的抗金將領。所以說韓世忠跟岳飛在功績上是旗鼓相當的,甚至可以說比岳飛還要高一些,畢竟韓世忠的資歷老,是軍中老將。
苗傅、劉正彥的叛亂給宋高宗留下了深刻的心理陰影,所以宋高宗對解救自己的韓世忠感恩戴德,這也是韓世忠能善終的一個原因。
韋太后對韓世忠信任,認為韓世忠的存在,那是對金國最大的震懾。在宋金議和以後,韋太后被金人送回南宋。趙構連忙帶著一干大臣前去迎接。韋太后見到韓世忠以後,立刻詢問,這位是不是韓相公。其實韓世忠在金國的名聲比任何人都要響亮,在韋太后的潛意識裡,韓世忠的存在,那就是對金人的震懾。
所以她一定會將這種思想灌輸到宋高宗趙構的耳朵裡。所以不管秦檜等人如何汙衊韓世忠,想要懲治韓世忠,在趙構心裡,韓世忠就是自己最後一道長城,是絕對不能拆毀的。可以說韓世忠之所以能夠活下來,主要是因為韋太后對他的態度非常好,有太后撐腰,秦檜再想陷害也難了。
岳飛被殺後,韓世忠便交出了軍權,遊戲人間。韓世忠是想得很開的一個人,他看到岳飛這樣的英雄都被殺了,自己滿腔熱血想要北伐,也被阻止了。光靠韓世忠一個人,壓根不可能北伐成功。當時奸相秦檜稱霸朝野,正在打擊報復那些違逆他的人,可是韓世忠還是正直地質問秦檜,岳飛到底犯了什麼罪。也正是因為他的質疑,才留下了“莫須有”這千古奇冤。
在這之後,韓世忠知道北伐沒有希望了,有秦檜攔路,一切軍事行動不可能被實行,所以韓世忠主動向趙構交出了軍權。他明白就算自己一直都在朝廷,也沒什麼大用處了,而且交出兵權以後,韓世忠對趙構也沒有任何威脅了,這是一舉兩得的事情。在這之後,他便時常泛舟西湖,不問世事。
秦檜本人對韓世忠還比較敬重,這倒是救了他的命。秦檜雖然害死了忠臣岳飛,可是他對韓世忠卻十分崇敬。秦檜還沒出道的時候,韓世忠就已經在位北宋建功立業了。等到秦檜上臺以後,韓世忠的韓家軍,儼然已經成為南宋存在的必要條件。宋金議和的大前提是,宋朝有一定的戰鬥力,不一定可以北伐,但是一定要自保。
秦檜認為,南宋只需要保證能夠自保就行了,絕對不能有北伐的實力,因為他是金人的奸細嘛!所以秦檜殺掉岳飛,是斬斷了南宋北伐的翅膀,留下韓世忠,是保證了南宋有自保的能力。不管韓世忠有沒有帶兵,至少他的存在,對金人來說那就是一個威懾力。可以告訴金人,能打的將軍南宋還有,別輕舉妄動。
總結:韓世忠資歷老,對皇帝忠心,且及早交出了兵權。韓世忠是北宋時期就聞名的戰將,他對宋高宗趙構是非常忠心的,曾經幫助宋高宗平定了苗傅、劉正彥的叛亂,救了趙構一命。韋太后早在金國的時候就聽聞韓世忠的威名,所以認定韓世忠就是保衛南宋的必要條件,在太后的影響下,趙構自然也不能動韓世忠。岳飛被秦檜誣陷隨後被殺,這讓韓世忠傷透了心,他認為南宋已經不具備北伐的能力了,所以他主動交出了兵權,選擇泛舟西湖,過逍遙自在的日子。令人出奇的是,秦檜對韓世忠也非常敬重,認為韓世忠在,可以保證金人不敢南下,所以韓世忠成了南宋的一塊金字招牌,誰會拆了自家的金字招牌呢? -
3 # 歷史笑春風
韓世忠和宋高宗有救命之情,兩人關係不錯。韓世忠在和議開始後,覺察出局勢的變化。於是韓世忠就搞起了明哲保身的一套。他交出軍隊,幹一些強佔人妻,購買田宅,經營求利的行為,讓宋高宗對他放心。在秦檜要整他的時候,他跑到宋高宗那裡痛哭訴冤,表達忠心,結果宋高宗放過了他。
岳飛則不同。岳飛因為主戰和宋高宗和秦檜一夥勢同水火。參與立嗣,指責上峰,頂抗諭旨,這一切再加上他握有一支當時最強大的岳家軍,成了宋高宗的心頭之患。而岳飛又注意名節,不搞自汙的那一套。種種情況交織在一起,加上當時金軍已無力威脅南宋的安危,和議必成,岳飛已經失去利用的價值。宋高宗就下決心殺了岳飛。後人評價,南宋諸將,唯岳飛最有才,而唯岳飛最橫。宋高宗和岳飛的矛盾也是因此不可調和。
-
4 # 仁者厚德載物
南宋抗金名將除了岳飛韓世忠,還有張俊劉錡吳玠吳璘劉光世楊沂中曲端等很多,其中只有岳飛被皇帝趙構與宰相秦檜等冤殺,曲端被宰相張浚與名將吳玠等冤殺。
政治鬥爭是非常殘酷的,參與陷害岳飛的不僅是皇帝趙構與宰相秦檜,還有抗金名將張俊楊沂中等,尤其是楊沂中作為岳飛的好友卻誘捕並監斬岳飛,電視劇卻張冠李戴把誘捕岳飛的人虛構為張俊。
正因為岳飛被皇帝趙構等冤殺,而引起後世的同情,因此岳飛才能在南宋很多抗金名將中脫穎而出,成為家喻戶曉的民族英雄。
與岳飛一樣位高權重的抗金名將韓世忠張俊都在苗劉兵變中立下大功,對皇帝趙構有救命之恩,張俊還對趙構有擁立之功,是張俊最早擁立趙構為皇帝,而且張俊韓世忠被剝奪兵權以後,他們的部下沒有像岳飛的部下那樣鬧事。
岳飛被殺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岳飛重義氣,經常捨己為人,比如淮西大戰南宋慘敗,岳飛卻為直接責任人之一的名將劉錡求情,導致趙構把淮西大戰慘敗的責任全部歸咎於岳飛。另外,趙構秦檜張俊等一開始也準備拉攏岳飛陷害韓世忠,但岳飛卻拒絕與他們同流合汙陷害同事。結果使自己成為眾矢之的。
趙構不忍心殺害韓世忠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韓世忠的妻子梁紅玉也在苗劉兵變中立下大功,對趙構有救命之恩,而梁紅玉後來在與金朝的戰爭中年紀輕輕就英勇犧牲,甚至她的人頭都被金朝軍隊割下帶走,趙構非常同情梁紅玉,當然愛屋及烏不忍心殺害她的丈夫韓世忠。
-
5 # 六千年
簡單的說吧,韓世忠屬於低調聽話的那種將領,凡事都以朝廷為主,雖然韓世忠也算豐功偉績,獨當一面,但是他的所屬依然是以朝廷為主,至少表面上是如此。
而岳飛和韓世忠恰恰有些截然相反的地方,雖然岳飛算是民族英雄,為大宋出了很大的力氣,但是他的做法讓朝廷很是惱火,甚至不惜犧牲岳飛的生命來平息這股怒火。
岳飛千不該萬不該,不該講軍隊稱為岳家軍,還不該一心想迎回兩個皇帝,這兩件錯事在封建社會,你再有多大的本事,都蓋不過朝廷二字,第一現在你成岳家軍了,那朝廷往哪放?你岳飛這不是個朝廷對著幹嘛?第二你如果將兩位皇帝迎回來了,現在的皇帝如何是好?
難道任由你這樣發展下去?那太可怕了,可以說比金軍都怕,不讓你發展下去能有啥好辦法?
皇上也難啊,你岳飛的抗金英雄名聲在外,全華人都知道,不讓你抗金全國百姓不幹,那隻好一不做二不休用莫須有的罪名結束了你的性命,然後再假惺惺的厚待你以及你的家人,這樣就永除後患了。
所以岳飛和韓世忠是不一樣的。
-
6 # 穿越再現彼岸
岳飛和韓世忠都是南宋時期的抗金名將,都是掌握軍政大權的人物,屢立大功,從這一點上,兩個人極度相似。但是在最終的結局上兩個人的差別卻如此之大,產生差別的最根本的原因是政治立場的站隊問題。
岳飛為何被殺?一、迎二帝迴歸和擁立新太子。
岳飛的政治口號是直搗黃龍府,迎二帝迴歸,從這一點上犯了趙構的大忌。無論岳飛立下多少戰功,趙構都認為是目的不純。1137年,趙構召見了岳飛,準備將劉光世的五萬人馬歸屬岳飛管轄,岳飛很高興,也不再提起迎接徽欽二帝的事情,但仍然把宋欽宗列入迎接回歸的人員之一。
後來趙構答應將劉光世兵馬移交岳飛一事又黃了,岳飛很不高興。岳飛又打算向金國要回宋欽宗的太子趙諶,因為宋高宗趙構沒有子嗣繼承。而趙構屬意立趙瑗(將來的宋孝宗),這讓趙構很不愉快,斥責了岳飛。(趙構和岳飛劇照)
從岳飛的政治立場來看,幾乎沒有認可趙構皇帝的正統性,不管是迎回徽欽二帝,還是立宋欽宗的太子即位,這都犯了趙構的政治大忌。
徽欽二帝曾經讓趙構數次進入金軍進行議和,這是掉腦袋的事情,因為趙構機智才脫逃,他對自己父親和哥哥心裡早就不順氣了,父子之情、兄弟之情早就煙消雲散了!
二、軍隊控制權問題。
迫於南宋初期建立的形勢需要,出現了很多中興將領,除了岳飛外,還有韓世忠、劉光世、張俊等,這些人都擁有眾多兵馬。擁兵的將領們嚴重威脅著南宋的皇權。
岳飛這個人特別清廉,沒有特別的愛好,不喜歡女色、錢財、房產,一門心思撲在軍隊建設上,這種人讓很多人感覺害怕,趙構也不例外。
岳飛的軍隊在取得郾城大捷後,南宋朝廷憂心忡忡,擔心岳飛的勢力進一步壯大,真的能迎接回徽欽二帝。其次擔心岳飛的部隊會有離心傾向,作戰能力強,軍隊數量大,一旦反叛,南宋就被終結了。並且岳飛部隊有抗命的先例,1140年,金軍進犯江淮地區,趙構緊急調派岳飛增援,岳飛遲遲不肯發兵,這也為以後被殺留下禍根。
三、南宋財政問題和議和。
岳飛克復中原的想法是不錯,但是南宋負擔不起高昂的軍費開支,南宋財政捉襟見肘。趙構希望透過議和獲得喘息的時間,南宋朝廷內部形成了主和派和主戰派。主和派最終佔據了上風,先議和,然後削弱內部的掌握軍隊的大佬,尤其是岳飛、韓世忠、張俊等人,之前的劉光世已經被削去了兵權。
在簽訂議和條件時,金國提出要先殺了岳飛才能議和,岳飛及其岳家軍的威脅太大了,金國也擔心岳飛直搗黃龍府,滅了金國。兩個國家合謀就決定了岳飛的命運,最終以“莫須有”的名義殺害於風波亭。(秦檜是殺岳飛的忠實執行者)
其實紹興議和的另一個主要目的是迎接回趙構的親生母親韋太后等人,讓趙構盡到孝道,殺岳飛是一種交換的方式。
韓世忠為何沒有被殺?韓世忠幾乎和岳飛差不多,戰績卓著,有自己的“韓家軍”,趙構對他為啥這麼放心吶?
原來韓世忠根紅苗正,1129年,趙構在應天府(河南商丘)一路逃跑到杭州,身邊的大將都出徵抗擊金國軍隊,身邊只有苗傅和劉正彥率軍護衛,他們趁機發動兵變,斥責宋高宗趙構得帝位不正,寵幸宦官,逼迫他退位,擁立他的兒子即位,改元明受,遷都金陵。(韓世忠劇照)
張逡、韓世忠等人知道訊息後急忙勤王,在勤王成功上韓世忠得到首功,成為趙構的鐵桿親信,掌握了南宋的一支勁旅,秦檜等人都不敢輕易動韓世忠。此外,韓世忠還學了很多小毛病,好色、貪財、置辦房產,這些讓趙構更放心了。
當韓世忠取得大義鎮大捷和岳飛取得郾城大捷時產生了截然相反的效果,韓世忠得到朝廷上下的首肯,而岳飛的大捷讓大臣們(文官)憂心忡忡。
當岳飛被處死後,韓世忠氣沖沖來到秦檜府上大鬧,結果秦檜一番話就讓韓世忠偃旗息鼓了。
韓世忠知趣的辭去軍權,樂的逍遙自在。在宋高宗、宋孝宗、宋寧宗時期屢獲封賞(有的是追封),趙構還經常召見他和他的家人到宮中飲酒作樂,忠心、知進退深得皇帝的寵愛,雖然沒有實權,但誰又敢冒犯韓世忠吶!
-
7 # 愛說歷史的紫氣東來
1.岳飛大家都非常熟悉,精忠報國,一心只為國家。岳飛從一名剛投行伍的小卒到一方統帥,離不開自己的傑出軍事能力。岳飛有了岳家軍後,岳飛想得更多的是“迎回二聖、收復中原”,把金國佔領的土地收復回來,他一心想著的是透過軍功來建功立業。岳飛軍事打仗方面,他是一把好手,韓世忠比不過,韓世忠歷史上比較出名的是“黃天蕩之役”,岳飛有郾城會戰、朱仙鎮大捷、穎昌大捷等戰役。可惜的是岳飛因為軍功功高震主,高宗皇帝趙構害怕了,因為高宗皇帝無子嗣,岳飛這時還上疏立儲之事,這就是武將干涉皇家內政了,這犯了不可饒恕的忌諱。岳飛的想法和建議都是從國家方面考慮,不為私利,但不知道皇帝的意思,當時皇帝也想收復中原,而且二人私交關係也很好,所以大力支援岳飛,但在後期,趙構感覺到了威脅。威脅不是來源於外部,而是內部,經過苗劉二將的反叛,趙構深知不聽自己的武將,將來一定是禍患,所以一定要除掉。岳飛性格耿直張揚、不知變通,受到朝廷士大夫的猜忌、而岳飛自己不懂自保,如果岳飛在受到猜忌時及時上繳自己的權利、請求辭官歸隱、或許就是另外一種結局了。說完岳飛,說說韓世忠吧。
2.韓世忠和高宗皇帝關係不錯,韓世忠夫妻二人在苗劉兵變時,解救過他。在高宗皇帝主張抗金時,韓世忠積極備戰,訓練軍隊。皇帝要議和,他極力反對,但高宗皇帝並沒有為難他,因為韓世忠相比岳飛,岳飛的威脅更大。在主和派的眼中,除掉岳飛,才能使金國答應議和,韓世忠一直以高宗皇帝馬首是瞻,高宗皇帝是非常信任他。韓世忠性格謙遜,低調為人、不卑不亢,懂得知難而退、所以能得以自保善終。
-
8 # 英雄悲歌
岳父,民族英雄的象徵!幾百年來一直是精忠報國的民間偶像,激勵著一代又一代人,然而,歷史上真實的岳飛您瞭解多少?最後被絞死於風波亭又是為何呢?真的是被冤殺的嗎?
少年岳飛,受母親的影響,一心報國。陝西鐵臂膀大俠周侗做劉光世幕僚時偶遇岳飛,收為關門弟子,傳授兵法與武功。成為周侗晚年最後一個徒弟,周侗把平生所學盡授予岳飛。
後岳飛被大將宗澤發現提攜,從而一步步高昇至節度使!如果說師傅周侗是他的第一個貴人,那麼宗澤絕對是岳飛的第二個貴人!
韓世忠比岳飛年齡大出道早,官職也一直高岳飛一等,當年可是趙構的救命恩人,對南宋朝廷有再造之功,黃天蕩大敗金兀朮,其功勞遠非岳飛所及。在南宋與金國達成和平協議後,韓世忠看清形勢,急流勇退,過起了寓公的日子,交出兵權,不問世事,甚至納妾,活了80多歲而善終!
反觀岳飛,有性格上的巨大缺陷,雖武藝高強忠心耿耿,然拒上瞞下,不聽號令,貪功冒賞,不容與人!甚至在個人條件未被滿足時撂挑子。搞得高宗尷尬不已!最可怕的是他不分輕重,干涉皇帝家事,對立太子之事指手畫腳,而趙構無法生育,等於屢打皇帝的臉!岳飛喊出迎回二帝的口號也深深刺痛了高宗!
以當時南宋的實力根本就打不贏金國,能維持住江南一片已經很不錯了!岳飛的勝利只是區域性的小勝。扭轉不了乾坤。所以岳飛的言行與形勢格格不入,口號只是口號,到了一定程度該停就停,見好就收。朝廷一日連下12道金牌都召不回他,岳家軍只聽岳飛的,不知有皇帝,這些都犯了大忌!至於秦檜,只是一枚棋子,皇帝的替罪羊而已!從這些岳飛所作所為來看,他死的一點都不冤!換你做皇帝,你也會殺了他!
你看吶,岳飛被下獄,並不是立即處決,光審判就一年多,開審了好幾次,手下人沒有為他講情的!甚至有不少手下檢舉揭發他的,滿朝文武都無動於衷,大家都是傻子嗎?唯一替岳飛鳴不平的只有韓世忠一人。韓世忠質問秦檜,岳飛何罪?秦檜答,莫須有!岳飛死後,岳家軍波瀾不驚!反倒是秦檜保住了岳飛的餘下的家人!呵呵,歷史就是這樣!
-
9 # 李從嘉的戰爭茶室
岳飛的死原來應該屬於韓世忠,因為韓世忠曾經試圖讓人讓部下假扮成盜匪襲擊金國使團,還坑了秦檜的老同學魏良臣,是投降派眼中的最該殺的人。
相反岳飛反而沒有那麼激烈,秦檜甚至希望岳飛幫助他們誣陷韓世忠。岳飛在擔任樞密副使期間,考察了韓世忠的軍隊,。對現實中的練兵才能表示欽佩,堅決反對。秦檜裁掉韓世忠精銳的行動,不用說誣陷韓世忠了。此外梁紅玉也找到了趙構,用韓世忠當年救助趙構的恩情打動了這個混蛋。另一方面宗弼給秦檜發出了指示,以武力保證秦檜的獨相的位置為誘餌要求秦檜會殺死對中國威脅最大的岳飛。這兩個名將最大的不同就在於他們對金國的威脅,岳飛對宗弼是全勝,而韓世忠是勝負各半,岳飛還更年富力強。
-
10 # 我不是易中天
汝朝夕以和請,而岳飛方為河北圖,必殺飛,始可和——《宋史·岳飛列傳》
在金宋和談的過程中,金提出的首要條件就是除掉愛國將領岳飛,可見岳飛的地位,在金統治者的心目中要遠遠高於韓世忠,這也是為岳飛被害埋下的伏筆,很簡單因為岳飛
———軍事才能更強、岳家軍更厲害
岳飛這位愛國將領對金造成的傷害要比韓世忠多的多,這也是導致兩人結局大不相同的最大原因,和所謂的政治智慧沒太大關係。
在南宋中興四將(岳飛、韓世忠、張俊、劉光世)中,韓世忠的軍事才能、戰功、影響力、處理人際關係和政治智慧的能力都遠不如岳飛,也不如吳玠和吳璘兄弟。之所以名聲大,看他的諡號就明白了“忠武”,至始至終韓世忠都是強硬的主戰派,愛國將領。史書也評價韓世忠:性戇直,勇敢忠義,事關廟社,必流涕極言”。我給大家一一分析:
軍事才能岳飛從紹興五年後已經是十萬大軍的統帥,所率軍隊無論數量質量都為南宋諸屯駐大軍之最。在岳飛坐鎮荊襄的數年中,岳家軍駐防的戰區不但自守有餘,而且東能夠進援淮西,西可以助力川陝,南足以屏障荊湖,北則能夠先後發動三次北伐震動中原兩河。縱觀岳飛一生中的戰鬥,以少勝多佔很大部分,牛首山伏擊、平曹成、穎昌堰城等勝利都有許多精彩的計策,戰術也相當成功,尤其大破鐵浮屠,留下“撼天易,撼岳家軍難”的威名,岳飛的軍事水平可見一斑,能做到進退自如,指揮如一。
再看看韓世忠,紹興十一年他所率人馬也只有六萬,實際上只有三萬,三萬人韓世忠是虛報的人頭,自然是為了騙取朝廷更多經費支援,這也是趙構堅持削弱武將權柄的最大原因之一,朝廷不堪重負,還的擔心其作大威脅皇權。 而與此對應的則是韓世忠所部在紹興六年、紹興十年的兩次北伐中,韓世忠也是很堅定抗金,但是實際上進展不大。韓世忠拿的出手的戰役也就是黃天蕩戰役,憑藉自己地利優勢,以弱勝強,一定意義上保住了大宋的半壁江山,但是這次戰役卻存在很多詬病,金宋兩國的史書記載都過於誇大。
政治智慧提到政治智慧,很多人立刻拿“迎二聖”和“立皇儲”說事,請弄明白“迎二聖”的口號是趙構自己先提出來的,為自己證明的虛假諾言,而岳飛已經看透趙構的心思,紹興七年(1137年)二月,岳飛奉詔入朝覲見高宗趙構,其間曾與高宗作《良馬對》,在確認北伐之事後,岳飛親手寫成一道《乞出師札子》報告了自己恢復中原的規劃,此文中隻字不提“迎二聖”等敏感詞彙,只是用“天眷”(只皇親國戚)來替代,岳飛在此之後一度受到趙構重用,至於“立儲”一說實際上是岳飛對趙構的愚忠表現,因為“立儲”更能確定趙構皇位的合法地位,當時提出“立儲”的大臣多了去了,結果只有岳飛的提議成了昏君攻擊他的口實。
在看看韓世忠,這就應接了史書對其的評價,得知趙構已有議和的心思後,韓世忠在抗金事件上的態度一直很激烈,譬如:紹興八年韓世忠曾上書十餘封反對議和,反對無效後, 韓世忠盡然派兵士偽裝成土匪截殺議和的金使者,關鍵韓世忠乾的明目張膽,最後這件事被朝廷知道降罪。再比如紹興十一年韓世忠罷免兵權之後依然帶三餘十親兵上朝,最後讓趙構不得不親自下詔遣發這三十餘親兵。種種表現看來韓世忠在政治上的頭腦用兩個字就可以囊括:單一,不忌諱、不避嫌、不搪塞,簡單粗暴很給力,這種行為是性格使然,但是在廟堂使性子就顯得有點幼稚了,所以從始至終秦檜一直看韓世忠不順眼,這也是在秦檜掌握主動權後第一個拿韓世忠開刀的原因。
為人處世岳飛是一個情商非常高,又極具政治智慧的人,岳飛一開始,投奔宗澤部將張所,張所讓他跟著王彥到河北去打游擊。 王彥這人脾氣不好,能力一般,岳飛也看出跟著他沒什麼前途。他確實想抗金,不然就學劉光世去千里迢迢投奔趙構了,但是他也不想埋沒自己。於是岳飛就找了個由頭把王彥得罪了一下,同時立下一些功勞後回來了。宗澤一看,這個年輕人不錯啊,得罪了王彥就得罪了吧。於是把他當嫡系。等到宗澤死後,岳飛很又很快依附上趙構的心腹杜充,隨後一直做到深得趙構信任。從這些事情可以看出岳飛的情商很高,而且在身局高位後和朝廷官員們的關係也很不錯,至於和秦檜結仇,除了自己報國的理想和他們相沖突,也因替韓世忠仗義執言受牽連。
韓世忠的做人和他的政治智慧如同一轍,在人品上有些問題,比如韓世忠去屬下家裡去吃飯,必須叫屬下小妾出來作陪,為這事他有個屬下叫呼延通的和他鬧翻天,最後呼延通想不通跳河自殺。再從他謊報人頭說起,多餘的軍餉不用想,都被其裝進自己腰包。在朝廷同事之間,他和同為中興四將之一的劉光世矛盾大到雙方直接領兵開幹,最後不得不勞動高宗親自出來勸架,勸好了以後還要趙鼎領著一幫文官向皇帝祝賀,而張俊雖然和他是雙重的兒女親家,但最後投靠秦檜一起下手準備謀害他的時候,連眼都沒眨一下,還一個勁兒攛掇岳飛和自己一起幹。可以看得出韓世忠的為人小節不留,在民族大義上還是槓槓的。最後在趙構和秦檜的陰謀中,以一句“莫須有”把岳飛害死,可憐這位民族英雄,一直堅持己見,臨死還在感嘆:天日昭昭!遙想當時壯年,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一片拳拳報國之心換來的是頭髮未白,卻空悲切!
而年邁的韓世忠在這場政治鬥爭中的價值,完全不能和岳飛同日而語,等到韓世忠卸甲歸田,秦檜和趙構也徹底放棄對其的打壓和迫害,最後抑鬱而終。隨著兩位名將的落幕,結束了南宋中興最大的契機,南宋邊防荒廢,士氣低迷,再無抗敵決心!天怨,人也怒!
陸游寫過一首《感事》:堂堂韓嶽兩驍將,駕馭可使復中原。廟謀尚出王導下,顧用金陵為北門!等到岳飛死後二十年,金又南下侵宋,此時國家危矣,良將和在?不知道趙構會不會反省自己盡然昏庸至此?自吞苦果!
參考資料:《宋史•岳飛傳》、《宋史•高宗本紀》、陸游《感事》、《岳飛傳》
回覆列表
其實在那個時代岳飛和韓世忠是齊名並肩的,同位抗金名將。
徽欽二帝被金國抓走的時候岳飛一心想要救回二帝,打著抗擊金軍,迎回二帝的旗號,一路過關斬將收回洛陽鄭州等地。
韓世忠以及他的智囊團深刻意識到不能魯莽行事說話。他們深刻明白趙構多麼的害怕岳飛將徽欽二帝迎回來自己帝位就不保了,所以才有了後來連下十二道金牌將岳飛調回京城班師回朝的結果。
岳飛一到京城,秦檜等奸臣就為了迎合聖上心意,誣告岳飛抗旨不遵,心有反意。這就是莫須有的罪名。鋃鐺入獄,三十多歲就含恨離世了。
而韓世忠則是因為當初金兵追殺趙構的時候救過他的性命,趙構後來被人起兵謀反的時候也是韓世忠帶兵成功鎮壓…種種因果導致岳飛的下場遠遠不如韓世忠。
後來岳飛被殺後,韓世忠也看透了世態炎涼辭職回鄉了,終年61歲…終究原因是岳飛相比韓世忠還是少了些圓滑和自我保護。才讓秦檜等人有機可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