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星垂平野闊月湧大江流
-
2 # 優己
兩個人沒法分出勝負,各有優勢,兩人都深得將士信賴,人和方面扯平,就得看天時和地利了!金兀朮是使用騎兵的高手,岳飛則是使用兩棲水軍陸戰隊的高手。兩人在平原上打仗,金兀朮勝;在窪地水戰岳飛勝。
金兵有金兵的優勢與缺陷。金兵都是騎兵,善騎射。南宋多步兵,跟騎兵打對攻沒有絲毫勝算可言。就這一點上,金兀朮勝過岳飛。沒法比,硬體就不如人家。
但是岳飛也有岳飛的優勢,比如,南宋有水師艦隊,可以在江防上任意一點登陸。然後幹掉留守的金兵。金兵沒有水戰能力,只能被虐。這也是後來金國皇帝下令撤江防,往內陸駐紮。
所以,兩人雖然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卻從來沒有真正的交過手。金兀朮很想跟南宋軍隊決戰,岳飛卻不給他們機會。
-
3 # 止戈188418162
還是金兀朮比較厲害吧,岳飛打仗厲害,但不懂政治,不懂帝王心,只能算一個悲情英雄,金兀朮的結局比較好,封妻廕子,世代富貴!
-
4 # 置身黑白的精彩
按軍事水平來說,岳飛要高完顏宗弼(金兀朮)一籌!
但如果按照綜合能力,也就是加上政治能力;完顏宗弼可以做到完勝!
因為古往今來永恆不變的道理就是——成王敗寇!
我們有理由相信,岳飛之死是在完顏宗弼的授意下完成的,無論他用了多麼卑劣的手段,但結果卻是他大獲全勝
當然,我們要摒棄《岳飛傳》中不實的描述,我不是嶽吹,卻也容不得有人貶低岳飛
軍事實力上,二人是有差距的——軍神岳飛勝出!金國由完顏阿骨打建立,並在短時間內橫掃契丹,僅憑這一點就可以證明金國軍隊的作戰能力和指揮水平。雖然此時的契丹已經不復當年榮光,但至少是立國多年,根基穩固,但在金國鐵騎面前卻顯得不堪一擊
不要說北宋聯合金國滅掉了遼國,說實話在這場二對一的PK中,大宋王朝只是作壁上觀而已,恰逢自己內憂未平,並沒趕上滅遼的大場面。好不容易去湊了個熱鬧,卻被遼國打的抱頭鼠竄,可以說滅掉遼國是純憑金國一己之力完成的
隨後的事兒,我們都知道了;金國掉轉馬頭,南下滅了北宋。當然了,北宋的滅亡和優秀書畫家兼白痴皇帝宋徽宗脫不了干係,但現實情況就是戰亂中建立的南宋,基本是國力凋敝,軍心渙散的。而此刻的金軍卻是無比強盛
單純從士氣、實力上來說,宋金差距就不是一星半點,可就在這種情況下,岳飛可以憑藉自己的苦心經營,拉起一支軍心穩定、戰鬥力爆棚的軍隊,已經是很難得了。更何況他還數次擊敗金軍,一度打的金軍出現了恐嶽症,見了岳飛就跑
大小數百場戰役均獲勝利的岳家軍,大破朱仙鎮,計破柺子馬;一時間鋒芒畢露,大有直搗黃龍之勢,連不可一世的完顏宗弼都想撤退,以要避其鋒芒
而且從後面的發展來看,金兀朮(完顏宗弼)是怕了岳飛了!所以在軍事水平上,岳飛勝出
既然打不過你,那我就想辦法除掉你!無計可施的完顏宗弼,因為連連戰敗,不得不重新審視起宋金對峙的結果。由於金軍內部已經開始對岳飛產生恐懼之心了,如果此時還堅持作戰,不說戰術上是否能打敗岳家軍,單單是軍心和士氣上就已經輸了!
所以完顏宗弼準備玩陰的!他聯絡了一個人,而這個人恰到好處的出現和表現,讓我們不得不去佩服完顏宗弼的政治手腕
早在幾年前,一個北宋大臣南歸,並獲得了宋高宗的信任,此人便是秦檜。據秦檜自己說,他是趁守衛不備,幹掉了他以後自己跑回來的。作為一代文官,秦檜有這等武功也算是孤膽英雄了,可問題是他不僅自己逃了回來,還能把自己的老婆孩子都帶上。這就很讓人懷疑了,他真的逃回來的嗎?
我們有理由相信,秦檜同志是完顏宗弼的一枚棋子,雖然當時並沒有什麼作用,但卻在這個關鍵的時刻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連戰連捷、前途一片光明的岳飛被召回,抗金熱情在達到最高漲的時候戛然而止,是真的讓人痛心疾;連岳飛自己都說十年付出毀於一旦,只是君命不可違,岳飛還是選擇班師回朝
結果我們都知道了,岳飛以莫須有的罪名被冤殺,宋金議和!
完顏宗弼不僅除掉了岳飛,還為金國爭取了巨大的利益不得不說,宋高宗殺岳飛是自毀長城。雖然後世評論,宋金議和在一定程度上為南宋的經濟發展做出了卓越的貢獻,人民因為遠離戰火而安居樂業,資本主義的萌芽也就此產生,南宋的經濟發展達到唐宋以來的頂峰狀態
可是,我們是否忽略了一個問題,是否會有更好的選擇呢?議和是沒錯的,可是議和的條件,是否能更加有力呢?答案是肯定的!
當時的岳飛,已經逼的完顏宗弼開始使陰招了!已經是強弩之末的金國,在此刻恰到好處的提出求和,讓已經成為驚弓之鳥的宋高宗欣然接受,而議和的先決條件就是殺掉岳飛!
目的很簡單,也很粗暴;可宋高宗竟然答應了,不自斷一臂放棄了自己談判的最重要籌碼,並將談判的主動權交給對手。岳飛死了,議和也達成了,可結果是什麼?
大批淪陷地的軍民自此徹底成為亡國之奴;南宋自此俯首稱臣,每年繳納大量歲幣布帛。當然這些錢對於富裕的南宋來說不算什麼,但談判的結果本不必這麼屈辱的!我們原本可以爭取到更多的條件的!
不得不說,完顏宗弼是金國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定國安邦之能人!提前安插好的眼線,洞悉高宗心理的能力,談判的政治手腕,還有不俗的軍事水平。可以這麼說,金國能有後面的發展,完顏宗弼做出了卓越的貢獻
反觀岳飛,卻更像是個悲情英雄,固然實力出眾,武功絕倫,戰略眼光和軍事水平堪稱當世無敵,卻敵不過政治的力量,最終含冤而死
由此來看,岳飛的確不如完顏宗弼,但至少他無論在當時、還是在現在,都是我們心目中的大英雄,我想這就足夠了!
-
5 # 虛於委蛇
這個肯定是岳飛厲害。不過令人嘆息的是在中國的歷史上所有厲害的人物都是被我們自己人弄死的,甚至還要吃肉挫骨揚灰,這是真正的痛點。
-
6 # 帝國的臉譜
岳飛和金兀朮誰更厲害,要綜合去考量,從個人武藝、戰略戰術、政治素養等多方面去比較,才可以得出接近真實的答案。岳飛和金兀朮,無論從小說評書《岳飛傳》,還是《宋史》及野史的一些記載,就個人武藝上來說,岳飛的武藝似乎更高強一些;在戰爭之中,各有勝負,難分仲伯;而在政治素養方面,兀朮似乎更圓通,走得也更遠。
兀朮全名完顏宗弼,是金太祖完顏阿骨打的四太子,是金朝得力的領軍大將,在金國滅北宋的過程中,他是出大力者。1125年,金人兩路攻宋,西路軍由左副元帥完顏宗翰(粘罕)率領,進攻太原。東路軍由右副元帥完顏宗望(斡離不,兀朮的二哥)率領,兀朮受宗望節制,任東路軍任行軍萬戶。東路軍10月發兵,12月便攻陷燕京(今北京),隨即攻克中山、真定、信德等地,1126年正月便到達開封城下,將開封包圍。後在北宋稱臣、獻地、賠錢的條件下,金人退兵。
兀朮後來與宋朝無論是作戰,還是談判過程中,之所以能遊刃有餘、屢屢得手,與這北宋滅亡期間他在戰爭和談判中獲得的經驗是分不開的。1126年8月,由於宋朝不思備戰,忍讓可欺,兀朮又隨宗望大軍南下,攻破開封,於1127年4月,俘虜了宋徽宗、宋欽宗二帝,北宋滅亡。
1127年5月,宋徽宗第九子趙構在南京應天府自立為帝,成為南宋第一個皇帝,是為宋高宗。不久,本來已經北歸的金軍,又隨即再度南侵。此時,宗望已經去世,兀朮繼任右副元帥,成為金兵南侵的主帥之一。趙構登基不久,金兵就開始南侵,兀朮是先鋒,發起了“搜山檢海”的斬首行動,趙構逃到哪,他就追殺到哪,把這個剛剛當上皇帝的趙構給追殺得魂飛魄散,到處躲藏。就在這一過程中,兀朮與南宋的將領開始正面交戰。
此後的十餘年間,兀朮先後在黃天蕩與韓世忠,在牛首山與岳飛,在富平與劉錡、趙哲,在和尚原與吳玠、吳璘,在順昌與劉錡,在郾城、潁昌與岳飛,多次交鋒,有勝有敗。但我們發現,兀朮從來不怕失敗,每每輸了又回去整軍,再來,直打到趙構連連求饒,俯首稱臣。金人是一個侵略性、掠奪性的民族,兀朮的性格就是這種特點,哪怕九死一生,也要來搶奪,其兇殘與狠毒,註定了會讓弱勢的民族吃虧,受其屠戮和掠奪。
岳飛的性格與兀朮有幾分相似,勇往直前,不怕犧牲。但岳飛內心,是儒家文化薰陶出來的儒將,他的名言是:“文官不愛錢,武官不怕死,天下太平矣。”但他沒有殺人奪妻為戰勝敵人的理念,這注定他沒有兀朮狠。加上岳飛的後盾遠遠沒有兀朮的後盾堅強,這也是岳飛最後被殺的原因。
-
7 # s肅說歷史岳飛是抗金名將,中國歷史上著名軍事家、戰略家、書法家、民族英雄,位列南宋中興四將之首。而金兀朮(完顏宗弼,後面通用完顏宗弼)是金國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將、開國功臣。岳飛和完顏宗弼兩人鬥了一輩子;岳飛天縱奇才,戰必勝攻必克,但奈何屢屢被拖後腿,數次乘勝追擊都功敗垂成;而完顏宗弼雖然軍事能力不及岳飛,但是完顏宗弼在金國卻是一言九鼎,雖屢戰屢敗,但依靠金國強大國力,一直也讓岳飛討不到好。在金太祖完顏阿骨打反遼的時候,完顏宗弼就曾屢立戰功,展現出了卓絕的軍事才能;在滅北宋的時候,完顏宗弼已經成為軍中的萬戶;後來金國欲徹底滅亡宋朝,金太祖下詔追擊逃在揚州的宋高宗,宗弼率本部隨宗輔軍南下。完顏宗弼一路攻必克戰必勝,渡江後攻下重鎮建康、廣德、湖州等,兵鋒直指南宋首府臨安;一路追擊,宋高宗被迫逃往海上;可以說,如果完顏宗弼不撤退的話,甚至有可能直接將宋朝徹底滅國。後來完顏宗弼見追殺宋高宗無望,於是聲稱搜山檢海已畢,帶著從江南各地掠奪的大量金銀財物沿運河北還。臨行前將具有幾百年文明的臨安古城付之一炬。沿途繼續燒殺搶掠,江南人民遭到一次空前的浩劫。但是後來被韓世忠在黃天蕩所狙擊,差點全軍覆沒,但由於漢奸的出賣,完顏宗弼還是僥倖逃脫;經過建康的時候,又一把火把建康給燒了;而此時岳飛也登場了,在牛首山設伏大敗金軍,金軍損失慘重。完顏宗弼從江南北還後,便主張不再南下攻宋,足見黃天蕩之役的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後來在1140年的時候,完顏宗弼已經是金國兵馬統帥,率大軍南下進攻南宋;但是先在順昌被劉錡擊敗,完顏宗弼的五萬大軍、一萬柺子馬、三千鐵浮圖全部剿滅。金兀朮帶領部隊撤退,途中遭遇岳飛攔截,兩千鐵浮圖、五千柺子馬、三萬大軍被剿滅,鐵浮圖徹底覆滅。接連慘敗,金國元氣大傷,岳飛乘機北伐,兵鋒直指汴京;但宋高宗下令岳飛班師,於是宋軍全部撤出河南。至於岳飛呢?岳飛於北宋末年投軍,從1128年遇宗澤起到1141年為止的十餘年間,率領岳家軍同金軍進行了大小數百次戰鬥,所向披靡,“位至將相”。1140年,完顏宗弼毀盟攻宋,岳飛揮師北伐,先後收復鄭州、洛陽等地,又於郾城、潁昌大敗金軍,進軍朱仙鎮。宋高宗、秦檜卻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下令退兵,岳飛在孤立無援之下被迫班師。在宋金議和過程中,岳飛遭受秦檜、張俊等人的誣陷,被捕入獄。1142年1月,岳飛以“莫須有”的“謀反”罪名,與長子岳雲和部將張憲同被殺害。可以說,在軍事上,完顏宗弼被岳飛力壓;但是在政治上,岳飛卻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失敗者;但是金國在遭受南侵失敗,精銳幾乎損失殆盡,國內此起彼伏起義不斷,也面臨著統治上的危機;而南宋一心偏安一隅,也不想打仗了,紹興和議後,兩國真的相安無事了近20年,也算得上是一個難得的和平時期了。完顏宗弼,文韜武略,在女真崛起的過程中起了很大的作用。其多次率軍南侵,致使中原地區和江淮一帶生靈塗炭,無辜百姓死難無數,其一生致力於吞併南宋統治中國,是女真族史上的一名卓越的軍事統帥。岳飛的業績不可磨滅。他表達了被侵犯民族的要求,堅持崇高的民族氣節,在處境危難的條件下,堅持了抗金的正義鬥爭,並知道愛護人民的抗金力量,聯合抗金軍民一道,保住了南宋半壁河山,使南華人民免遭金人的蹂躪,從而保住了高度發展的中國經濟和文化,並使之得以繼續向前發展。如果沒有岳飛,說不定完顏宗弼真的能吞併南宋,完成異族對華夏的大一統;如果沒有完顏宗弼的話,或許南宋真的能收復河北,說不定還能完成大一統;這兩人,還真有點三國演義裡諸葛亮和周瑜的感覺,天生的對手。
-
8 # 歷史哨聲
岳飛和金兀朮是不同的人,基本上是不能進行比較:
1、出身。岳飛是平民出身,金兀朮是金國完顏宗室出身,南宋人稱四太子。
2、權力、職位。岳飛只是南宋的一個大將,管理一個地方的軍務。金兀朮後期是金國的都元帥,管理的金國全部軍力。即便後面岳飛是樞密院副使,也不能和獨掌軍國大權的金兀朮相提並論。
3、提拔方式不同。雖然岳飛和金兀朮都有軍功,但岳飛是靠趙構的重視才得到提拔、重用,金兀朮則是依靠政變奪取權力。
4、功績不同。岳飛名聲雖然很高,但都是靠刷聲望,真正的大戰戰功並不確實;金兀朮作戰次數很多,都表現出堅韌和應變的特點;更有結束金宋戰爭、簽署紹興和盟的功績。
5、成名戰不同。岳飛的成名戰並不明顯,也沒有記錄岳飛上陣搏殺的記錄。金兀朮的成名戰是鴛鴦濼追擊遼天祚帝時,在弓箭用盡、搶遼國士兵武器的情況下,殺8人、俘虜5人。
6、敗戰應變不同。岳飛在奉命班師,又無金軍追擊時,竟然造成軍潰,導致所奪取的地方不能防守,只能丟棄給金國。金兀朮看似在後期敗戰很多,但南宋將領不能趁金兀朮擺陣而佔有一絲便宜:黃天蕩之戰金兀朮先敗後勝擊敗韓世宗,和尚原、仙人關二戰對於關中沒有造成絲毫影響,2個月即奪回白送給南宋的河南和陝西兩地,順昌之捷、傳說中朱仙鎮大捷同樣沒有給河南地區造成震動。雖敗卻不亂,這就是金兀朮在敗戰之後的應對方式。
岳飛和金兀朮大致有這6點的不同。但很明顯,題目的意思,是想比較岳飛和金兀朮的軍事水平。
岳飛的戰績1、1122年,岳飛投軍,因為父親死而回家守孝;
2、1124年,岳飛再次投軍,因駐地被金軍所奪,戰敗回鄉;
3、1126年,岳飛第三次投軍,1127年因為越職上書恢復,被剛即位的趙構奪職驅逐回鄉;
4、1127年8月,被驅逐的岳飛,投奔張所,被充作中軍統領;9月,都統制王彥率領岳飛北渡黃河抗金,路上岳飛不服從王彥命令,獨自行動失敗後,被王彥拒絕接收,只得投奔宗澤。
5、宗澤死後,岳飛歸屬杜充,杜充派遣岳飛以800人消滅被宗澤招安但不服從命令的張用、曹成、王善所部,以功升武經大夫;之後,岳飛被派遣去解決被盜匪杜叔五、孫海所圍攻的東明縣和王善所圍攻的淮寧府,被授予英州刺史。
6、1129年,杜充投降金國,岳飛退屯紫金山,後四戰收復常州。
7、1130年4月,岳飛在清水亭首戰告捷,5月收復建康;6月,跟隨張俊擊敗盜匪的戚方;楚州之戰岳飛救援失敗只得撤軍;12月,岳飛被晉升為都統制。
8、1132年,岳飛擊敗盜匪曹成,俘虜楊再興。
9、1134年,在趙構和趙鼎的支援下,岳飛收復襄陽、唐州和信陽軍;9月,岳飛擊敗偽齊軍,解開廬州之圍,金國因為金太祖病死而撤軍。
10、1135年,岳飛平定楊么,並收編其大部分士卒。
11、1136年,岳飛攻下潁昌和蔡州、商州等地,但因為戰線過長,後勤無力補給,最後大部分地方都無力守住。
12、1140年,岳飛重新攻下潁昌和淮寧,之後有郾城之戰、小商河之戰、潁昌之戰、傳說中的朱仙鎮之戰。
小結:岳飛戰績的基本特點是:
1、基本上是和農民軍、偽齊軍作戰;
2、岳飛兩次北伐都有不錯的成績,但多數成果都無力保住,白費一場。
金兀朮的戰績
1、小時候就跟隨完顏阿骨打作戰,成名戰是追擊遼天祚帝的鴛鴦濼之戰中,在弓箭用盡的情況下,搶奪遼軍士兵武器,殺8人,俘虜5人。
2、1125年,跟隨完顏宗望攻打北宋,在湯陰縣招降3000守軍;在第一次包圍汴梁時,作為先鋒,追殺出城南下的宋徽宗,但追不上。
3、1127年,在青州擊敗鄭宗孟數萬宋軍,在臨朐城擊破黃瓊軍兵攻佔臨朐城,在回軍時遭遇3萬宋軍,擊殺一萬多宋軍。
4、1129年金太祖詔令追殺趙構,跟隨完顏宗輔南下,降服歸德、壽春等,一路之下,擊敗酈瓊,攻佔和州,一直到長江邊的採石磯;11月,兀朮從建康的馬家渡渡江,擊敗杜充的6萬軍,降伏杜充,後又攻下湖州、臨安、越州,在明州之戰擊敗宋軍,逼得趙構不得不從明州渡海避難。在追趙構不到的情況下,金軍決定班師。兀朮在黃天蕩反敗為勝擊敗韓世忠。至於岳飛收復建康,在金軍班師的情況下,等於是撿漏,算不上戰功。
5、在江南追殺趙構不及下,金國決定攻打陝西。兀朮參與富平之戰,曾深陷重圍。
6、1131年的和尚原之戰兀朮被吳玠兄弟擊敗,但金國依然牢牢控制關中;1134年,兀朮擊敗吳璘,佔領和尚原,隨後進攻仙人關而戰敗。
7、1140年,兀朮僅用一個月就重新佔領上年白送給南宋的河南、陝西,隨後在順昌之戰中被擊敗,郾城和潁昌兩次被擊敗(當時和岳飛交戰的是否是兀朮的金軍存疑,因為當時兀朮可能已經班師去上京。)
8、1141年,兀朮率軍進攻南宋的兩淮地區,先是在柘皋之戰被南宋軍擊敗,隨後在濠州之戰擊敗南宋軍,雙方互有勝敗。岳飛軍並不參戰。隨後,兀朮和趙構達成紹興和盟,結束金宋戰爭。
9、1146年,兀朮率8萬人進攻蒙古,但無法平定蒙古,於是和蒙古議和。
小結:兀朮一生有兩個角色:一是將軍,一是權臣。在1139年奪權之前,兀朮基本就是將軍角色,作戰勇猛又堅韌,長途奔襲追擊趙構到海上,雖然也有敗戰,但影響不大。在1139年之後,兀朮基本上就是個權臣,一個月即重新奪回失去的土地,在互有勝敗下,和南宋以淮水為界達成和盟,為金國爭取了一個非常有利的條件——要知道,金國在靖康之變前,只是想要和北宋以黃河為界,佔領河北、山西二地而已。
岳飛和兀朮交戰之相關記錄由於《宋史 岳飛傳》是基本就是岳飛孫子所撰寫,因此排除《岳飛傳》的記錄,只看《兀朮傳》、《高宗本紀》、《熙宗本紀》等的記錄:
《兀朮傳》:
“宗弼由黎陽趨汴,右監軍撒離喝出河中趨陝西。宋岳飛、韓世忠分據河南州郡要害,復出兵涉河東,駐嵐、石、保德之境,以相牽制。宗弼遣孔彥舟下汴、鄭兩州,王伯龍取陳州,李成取洛陽,自率眾取亳州及順昌府,嵩、汝等州相次皆下。時暑,宗弼還軍於汴,岳飛等軍皆退去,河南平,時天眷三年也。上使使勞問宗弼以下將士,凡有功軍士三千,並加忠勇校尉。攻嵐、石、保德皆克之。”這段記錄是從整個局勢的角度去看待:
兀朮攻佔河南,天熱各自班師。至於順昌之戰、金軍和岳飛軍的交戰都沒有涉及,只給出結果:
岳飛、韓世忠等所駐守的嵐、石、保德等地均佔領。
一句話:過程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結果。不描述金宋雙方交戰情況,原因:
1、可能是出於避諱,不觸及兀朮戰敗的事實;
2、認為兀朮雖敗,但在整體上並沒有改變金國佔領河南的事實;
3、兀朮當時是都元帥身份,不是將軍,沒有必要詳細說明交戰情況。
《宋史 高宗本紀》關於岳飛和金人的交戰記錄:
紹興十年6月:
“乙卯,順昌圍解,兀朮還。以知平江府梁汝嘉兼浙西沿海制置使。丙辰,岳飛將牛皋及金人戰於京西,敗之。”“岳飛領兵援劉錡,與金人戰於蔡州,敗之,復蔡州。”閏6月:
“壬辰,岳飛遣統制張憲擊金將韓常於潁昌府,敗之,復潁昌。”“岳飛遣統制郝晸等與金人戰於鄭州北,復鄭州。”秋七月:
“癸卯,岳飛遣將張應、韓清入西京,會李興復永安軍。”“己酉,岳飛及兀朮戰於郾城縣,敗之。”“甲寅,岳飛遣統制楊再興、王蘭等擊金人於小商橋,皆戰死。乙卯,金人攻潁昌,岳飛遣將王貴、姚政合兵力戰,敗之。壬戌,飛以累奉詔班師,遂自郾城還,軍皆潰,金人追之不及。潁昌、蔡、鄭諸州皆復為金有。”從《高宗本紀》看,兀朮在紹興10年親自參與的戰爭就2次:一是和劉錡的順昌之戰;二是和岳飛的郾城之戰。
對於郾城之戰,呂思勉認為南宋之所戰勝,就在於兀朮輕敵,沒有整頓軍隊(其實也沒有時間給兀朮整頓軍隊,必須立馬進行爭奪);鄧廣銘認為岳飛軍雖然取勝,但戰損很高;王曾瑜認為岳飛軍和金軍騎兵在平原作戰,雖勝,但戰損也是非常的高。
雖然郾城之戰沒有記錄雙方的戰損,但可以和順昌之戰的記錄進行比對:《高宗本紀》對順昌之戰的記錄是“大敗之”,對郾城之戰的記錄是“敗之”。顯然,郾城之戰的戰果比起順昌之戰小多了,也驗證了鄧廣銘、王曾瑜的慘勝論。
岳飛在郾城之戰的兵力數量不清楚,但岳飛當時的軍隊數量是10萬人,相信岳飛自己的兵力不少於2萬人吧。兀朮的兵力數量,在《鄂國金佗稡編卷16》記錄為1.5萬騎兵。因此,以步兵擊敗騎兵的郾城之戰,加上又是在平原,不大可能是以少勝多,岳飛軍參戰的數量應當在2——3萬人才合理。
綜述岳飛一生並沒有經歷過大敗戰,所遇到的都是小敗戰。當然如果把兀朮擊敗杜充之戰算上的話,那就是岳飛經歷的最大敗戰。
即:岳飛基本上都是打勝仗,敗仗很少。同時岳飛沒有打過大敗戰,也沒有打過大勝仗。
小勝無數,大勝則無,這就是岳飛軍事上的總結。
同樣,兀朮基本上也是打勝仗,尤其是以追殺趙構為其軍事成績的巔峰,但兀朮同樣沒有打過大敗戰——順昌之戰、郾城之戰、和尚原之戰、仙人關之戰,雖然兀朮戰敗,但對陝西、河南的局勢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岳飛和兀朮最大的不同就在於對於班師的處理:兀朮即便被擊敗,但軍隊並沒有發生潰亂,讓南宋軍隊有機可乘;岳飛在沒有金軍追擊的情況下,竟然在取得一系列勝利下在班師時發生潰亂,導致到手的成果白白丟棄。
黃天蕩之戰兀朮反敗為勝,在於變通;和尚原之戰先敗後勝,在於驍勇和堅韌;紹興十年收復河南僅用一個月時間,雖然後又順昌之戰和郾城之戰的失利,在穩固了河南的局勢,在於快速打擊、不給南宋喘息時間;紹興十一年先敗後勝,同樣在於變。
相比之下,岳飛的北伐,一路直奔,完全沒有考慮如何守住得手的成果、後勤補給和友軍相互的配合,看似勇猛,但後力不繼。如果岳飛採取穩紮穩打的步驟,和友軍進行步調協調,齊頭並進,兀朮想要用快速打擊的戰術穩定河南局勢就非常苦難。
紹興十年的河南之戰,兀朮用快速打擊策略,不整頓軍隊快速攻打,雖然有順昌之戰和郾城之戰的失敗,但讓河南局勢穩定,掌握主動權;南宋本來的策略就是四路並進的策略,打相互配合,但由於四大將都不肯犧牲自己,配合對方,導致進度不大,在這種情況下,南宋以慢打快才是正確的策略。而岳飛採取和兀朮一樣的快速打擊策略,導致自己後繼不力,一番辛苦都白費。
最後總結:
在政治上,岳飛入獄自殺,自然不如內鬥中勝出的兀朮;
在軍事上,岳飛和兀朮都是以勇著稱,但兀朮更擅長堅韌和變通。和尚原、仙人關二戰中金軍的艱苦奮戰讓吳玠兄弟歎服。黃天蕩、和尚原等戰都表現了兀朮不僅僅是堅韌,還會變通。
在謀算上,岳飛不如兀朮。用順昌之戰、郾城之戰等幾次戰爭的失敗,實施快速打擊戰術,換取整個河南局勢的穩定;在南征南宋互有勝負之後,為金國取得最佳的和盟利益。
岳飛沒有經歷過大勝,也沒有經歷過大敗,如同兀朮那樣的數次失敗,因此無法知道岳飛在戰敗之後的表現。
回覆列表
先說個例子說明:
兩個小熊,面前各有一顆樹,樹上有個蜂巢。A小熊爬呀爬,爬上去把蜂巢帶回來了雖然被盯一頭的包。
B小熊也是爬呀爬,但是剛爬了兩下,熊大說,下來吧,我不想吃蜂蜜了。
您說,哪個小熊更歷害?
從我的認知來說:
金兀朮,能夠兩次帶兵兵臨當世世界最富庶的大宋都城,第二次甚至把大宋兩個皇帝都帶到太廟獻俘!我認為對男人來說,也只有建國才能相比的功勳吧。後期又把趙構追得上山下海,失去男人功能。雖然對大宋軍民來說,他是夢魘,但是對金朝來說,這是國之棟樑!而且金兀朮政治能力也不亞於軍事,或者略強於其軍事能力。
岳飛,南宋國之棟樑,能夠穩定南宋統治基業,立志圖強,有吞金之志,可惜南宋從下到下都無心也無力進取,岳飛雖然有幾場小勝,但是不足以改變當時局勢,後來又以莫須有罪名被誅!留下精忠報國的血性誓言,激盪一代又一代熱血男兒前赴後繼,共赴國難!
現在說到兩位,只能說身份不同,位置不同,平臺不一樣!時機不一樣! 英雄出世!時也運也!可嘆岳飛時運不濟。如果兩個人換個位置,結果應該不會有太大變化。
2018/3/31日補充:
上面的比較太直觀,太籠統,現在新增一些內容,我沒有查到金兀朮的出生年月,不好判斷金兀朮與岳飛的年齡差異(從金兀朮第一次披甲做戰時,岳飛18歲推測二人年齡差異不會太大)從歷史上一些片段進行對比,可以讓對比更加豐滿:
金兀朮:完顏宗弼(?—1148年11月19日),本名斡啜,又作兀朮、斡出、晃斡出,女真族,太祖完顏阿骨打第四子,金朝名將、開國功臣。
岳飛:岳飛(1103年3月24日-1142年1月27日),字鵬舉,宋相州湯陰縣(今河南湯陰縣)人,抗金名將。
兩者身份差異巨大,金兀朮是金的太子,岳飛是農民的兒子。金兀朮身份原因,參戰即是高階將領,後期是統帥級人物,岳飛卻要靠自己的武藝一刀一槍地博來自己的官階。比如:1126年,金兀朮擔任先鋒圍攻汴梁,攻佔岳飛的家鄉湯陰。那個時候,岳飛僅僅是一個無足輕重的初級軍官。2、1129年,金兀朮親自率軍南下,於馬家渡過江。大將杜充命督統制官岳飛、劉綱等十七人,將兵三萬人與戰。也就是說,這個時間,岳飛僅僅是一個督統制的身份,並沒有什麼兵權而獨立作戰。這場戰鬥的結果是“岳飛等皆引去”。1130年,黃天蕩兩人距離很近,金軍敗於韓世忠後,受岳飛阻擊。以後岳飛在軍中地位迅速上升,先後四次北伐,第四次北伐甚至打的金兀朮要逃回河北!
岳飛1142年含冤就義,有說有趙構殺岳飛是受到金兀朮的要求為之。金兀朮1148年也走完了他的一生。
能夠把兩個人拉到一起對比,可能更多是受到《岳飛傳》的影響,其實兩者在歷史中交集不多。兩個人的地位、身份、和經歷都不同,這麼比較兩個人有點不公允。
…………
大丈夫錯就錯了,不修改原文,
20180410補充:
金兀朮兩次進軍東京汴梁,不是主帥,只是軍中高官(行軍萬戶),東路領軍的是完顏宗望率領,所以金兀朮有功勞,但不是全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