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阿陽趣說歷史
-
2 # 謀世123
蠻夷奴酋的權利被資本家所掌控,財閥控制國家,政府只是白手套,而且是脫亞入歐,一切私有化,也是毀滅自己的開始,也就是說一切為資本服務,
-
3 # 那些塵封的記憶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明治維新期間,由“薩長土肥”藩士成立的新政權在戊辰戰爭中消滅德川幕府和反抗者,推行版籍奉還,結束長達600多年的武士封建制度,建立日本近世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政府。政治上,他們透過推行天皇親政和推行議會政治(合議)的精神,力圖建立仿效西方三權分立的新式政府,以求擠入西方列強之林;經濟上則推動財政統一,穩定幕府後期嚴重負債的國家財政,並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社會上並且提倡“文明開化”,大力發展教育等措施;對外關係上,除了推動廢除與列強之間的不平等條約外。也積極開發蝦夷地和入侵琉球,展現出強硬的姿態,併為日後日韓合併的發展積極鋪路。
洋務運動和戊戌變法為何成不了明治維新?
約一個半世紀前,日本開始明治維新,同一時期在中國發生了洋務運動和後來的戊戌變法。前者取得巨大成功,日本這個島國向現代化國家迅速邁進;而後者則以失敗告終,導致清王朝繼續抱殘守缺,最終走向覆滅。
最能說明兩國同時變法維新不同成果的就是清廷在甲午戰爭中的失敗。中國除敗退出北韓,被割去臺灣、澎湖列島之外,損失遠不止賠償2億兩白銀。據日方有關資料,日本所得賠款及掠奪財物總計約合庫平銀3.6億兩,摺合5.1億日元,等於當時清廷兩年半的財政總收入,更相當於當時日本全國歲入的6.4倍(另一說法是3.8倍)!日本由此嘗足了戰爭的甜頭,從此走上軍國主義侵略擴張之路。因收穫來自中國的這筆鉅額財富,日本的經濟和軍事實力得以迅猛擴張,為其在上世紀30年代發動全面侵華戰爭埋下了伏筆。
在痛惜兩國變法維新截然不同結局時,有一個問題常被提及:“大清”的洋務運動及後來的戊戌變法為何沒能成為“小日本”的明治維新?對該問題的思考,當然不限於糾結歷史舊賬,其更大的意義在於以史為鏡,關照今日中國的改革開放究竟該何去何從。
鳳凰網有篇專題文章,對此問題從四個方面做了系統分析。1】維新基礎有別——清朝不具備日本的有利條件:日本有地方分權自治,中國高度中央集權;日本雖閉關鎖國,但留有渠道瞭解世界,中國閉關鎖國則是對外一無所知,且毫無興趣。2】日本推翻幕府是上下聯手多數人革少數人的命,維新主體是實力強大的武士商人聯盟;而洋務運動則是清朝少數有遠見的官員喚不醒多數人的苦澀嘗試。3】明治政府推進社會底層近代化,使日本民間比清朝百姓能承擔更重稅負;清政府為洋務新政橫徵暴斂,導致廣大農村民生凋敝。4】明治維新造近代國民國家,政權集權高效;清朝維護傳統體制,地方借洋務做大導致國家分裂。
應該說,這篇分析文章既不缺依據,亦不缺邏輯,更不缺客觀,給人不少啟發。但仔細想想,似乎還是缺點什麼。在本人看來,從完善其內容,並避免結論表面化的角度,至少有必要做兩點扼要補充。
(一)原文未能從社會背景作深入分析,闡明中國思想文化與日本的不同軌跡,而這才是清朝變法維新失敗的更深層原因。
簡單說來,號稱擁有五千年文明史的中國揹負沉重的思想文化包袱甩不開。在當時清廷統治階層典型的主流觀念中,泱泱大中國才是代表文明世界的“天朝上國”,外部世界不過是一些欠開化的“蠻夷之邦”。統治階層唯我獨尊的夜郎自大心態比比皆是。
而加劇這種妄自尊大心態的另一個更嚴重的思想意識弊端是一元文化。這一頑疾最早始於西漢董仲舒的“罷黜百家獨尊儒術”,由此扼殺了中國春秋戰國時代諸子百家開啟的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的良好傳統。此後,除個別朝代,正統觀念之外,不允許有不同思想、不同學說的爭鳴。大唱統治階級讚歌的一言堂大行其道。對提出“奇談怪論”、“異端邪說”的異己分子則極盡打壓之能事,恨不得置之死地而後快。
林則徐、魏源的《海國圖志》於1852年最終成書達百卷,首次提出“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開明主張。該書流傳到後日本產生深遠影響,啟發了明治維新,併成為天皇和大臣們必讀書籍。而在中國,此書不但未受上層重視,而且受到譴責。中國首位駐外使節郭嵩燾1877年寫成日記體《使西紀程》,向清政府介紹西洋先進的管理和政教制度,並提出效仿建議。結果郭嵩燾被清廷申斥,書稿毀版。黃遵憲作為參贊曾駐日本4年之久,他於1887年完成書稿《日本國誌》,詳細介紹日本明治維新後近十年政治制度及各方面的變化,認為日本不再是從前的“蠻夷之邦”。雖經李鴻章、張之洞等重臣向總理衙門推薦,卻沒有下文。直至甲午戰爭結束,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也於1895年簽訂之後,這本書才自費刊印出來,風行天下,引起震動。從這幾本書的遭遇不難看出清廷對待新思想的愚昧拒絕態度。
這種久遠歷史傳統形成的僵化思維模式呈現異常強大又頑固的惰性和慣性。即使有兩次鴉片戰爭血淋淋的慘敗,仍然難以喚醒中國這頭東方睡獅,導致統治階層骨子裡仍然極其抗拒向西方“蠻夷”學習。極少數有遠見卓識的精英和開明進步人士也只能限於主張“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師夷長技以制夷”之類。甚至有最高統治者慈禧太后的應允和光緒皇帝的支援,洋務運動以及後來短命的戊戌變法依然應者寥寥,仍無法撼動龐大腐朽的整個清廷官僚階層,也就不難理解了。
而日本則不同,作為生存發展空間侷限性很大的島國,其憂患意識與生俱來。在明治維新之前的歷史文化中,就有久遠的向外部強者學習的傳統,最典型的當屬“漢學”。明治維新主張西學或“蘭學”(荷蘭傳入),這在思維模式上與此前的“漢學”並無本質區別,只是向強者學習的物件轉換而已。因此,日本明治維新的思想文化阻力和包袱要小很多。這是容易引起中下階層廣泛響應,並最終獲得巨大成功的根本原因。
...檢視更多
解密:日本明治維新是如何拉開了與中國的差距?
[導讀]“明治維新”後,日本經過20多年的發展,國力日漸強盛,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重新奪回了國家主權,最終進入了近代化。
日本明治維新以來,尤注意於求富,繁殖物產、保護本國物產為先務,觀其學校,分門別類,亦駸駸乎有富強之勢。
——黃遵憲
19世紀70至90年代,西方工業革命基本完成。世界進入自由資本主義向帝國主義過渡的階段。由此,西方強國以先驅者姿態正式走上了歷史的舞臺,開始爭奪殖民地,分割世界。中國淪為被獵取、被宰割的物件。與中國一衣帶水的日本,經過維新改革,很快拔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泥淖,走向強盛……
激變中的紛紜世界
18世紀60年代,是一個不同尋常的年代。正是從這一時期,以英國為代表的西方國家先後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封建主義的城堡開始土崩瓦解,人類文明邁入新紀元。
不列顛的蒸汽機加速了整個世界的運轉,英國率先進入工業革命。歷經七八十年時間後,到了19世紀30--40年代,法、美、德等國相繼完成了自身的技術革命。
又經過了近半個世紀的發展,歷史的車輪即將駛入20世紀。最早完成工業革命的西方几個主要資本主義國家,英、美、法、俄等已經漸次由自由資本主義進入到帝國主義階段。
社會主義先驅列寧曾就兩個時期的資本主義做出過這樣的分析:
自由競爭佔完全統治地位的舊資本主義的特徵是商品輸出。壟斷佔統治地位的最新資本主義的特徵是資本輸出。
明治天皇
這一變化體現在帝國主義國家經濟掠奪方式上,就是資本輸出取代了商品輸出並佔據主導地位。具體表現為,向落後的國家與地區輸出“剩餘”資本並直接利用當地廉價的原料、勞動力,進行生產,以榨取最大限度的利潤。
同樣是對外侵略的帝國主義國家,因為工業革命的程度不同,進而導致各自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也使得他們在殖民地的爭奪上異常激烈。
資本主義國家的後起之秀美國、德國工業水平迅速發展,很快超過了老牌資本主義國家——英國和法國。但資本主義世界的基本格局尚未被打破。這些新老列強一起掀起了瓜分世界的狂潮。
到了19世紀末期,美洲和非洲基本被瓜分完畢,他們攫取的目光轉向了亞洲。
在遠東太平洋地區,北韓和中國成為列強爭奪的獵物。
在對中國進行的爭奪戰中,來自歐洲的兩個列強,英國和俄國的矛盾衝突最為激烈。
19世紀的最後10年裡,英國佔據了列強侵華集團的頭把交椅。透過《中英南京條約》、《中英北京條約》等一系列不平等條約,英國不但控制了中國近70%的對外貿易,而且割佔了香港,並將長江流域作為其勢力範圍,妄圖進一步獨佔中國。
作為中國北方鄰邦的沙俄,也透過脅迫清政府簽訂不平等條約、勘界協議等手段強佔了中國西北和東北約150萬平方公里的領土。還透過移民、修鐵路等手段擴充套件在中國東北的勢力,又將觸角伸向北韓。
在英俄爭霸中國的過程中,其他列強也力爭為本國爭取到更多的利益。
法國佔領越南後,企圖以越南為跳板,進佔中國領土。
早在咸豐年間,法國就出兵侵佔了中國南方鄰邦越南的南部地區。同治元年(1862)又強迫越南政府簽訂了不平等的《西貢條約》,割佔了南圻。膨脹的野心沒有令法國得到滿足,又在同治十二年(1873),計劃侵佔越南北部的河內地區。
光緒六年(1880),剛剛上任的法國內閣總理茹費理派兵增援越南法軍。到光緒八年(1882),法軍攻陷了河內,再往前就是紅河,而對岸就是中國的雲南,法國的野心暴露無遺。
資本主義新貴德國也不甘寂寞,將國內生產的武器大量銷往中國,同時也想方設法擴大對華貿易。當英、法、俄等國為在華利益爭執不休的時候,德國趁火打劫,企圖進佔廈門,欲將其作為戰略基地。
在西方資本主義世界中,美國後來居上。在其他列強獲得大量在華利益時,美國透過“門戶開放”、“利益均沾”坐收漁利,佔得了屬於本國的在華勢力。
就在西方眾列強瘋狂搶佔在華利益時,他們的一個強勁對手正在中國的東方崛起,那就是——日本。
...檢視更多
日本明治維新時間背景是什麼?明治維新內容簡介
明治維新,是指19世紀60年代日本在受到西方資本主義工業文明衝擊的背景下所進行的由上而下、具有資本主義性質的全面西化與現代化改革運動。
這次改革始於1868年明治天皇建立新政府,日本政府進行近代化政治改革,建立君主立憲政體。經濟上推行“殖產興業”,學習歐美技術,進行工業化浪潮,並且提倡“文明開化”、社會生活歐洲化,大力發展教育等。這次改革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走上工業化道路的國家,躋身於世界強國之列,是日本近代化的開端。
背景
國外:經濟:第一次工業革命完成,資本主義世界市場初步形成。(1840年)
政治:資本主義制度的完善和發展。
思想文化:自由資本主義的蓬勃發展,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發展。
國際工人運動的不斷髮展。
西方列強加快了殖民擴張的步伐,殖民地半殖民地民族解放運動的發展(例:1851—1864太平天國運動etc.)
國內:幕府專權(幕藩體制、等級制度),實行閉關鎖國、重農抑商等政策阻礙了日本資主義的發展,幕府政權孕育著危機。
農民的反抗鬥爭此起彼伏(領導階層:下級武士)
1853年佩裡叩關,結束了日本閉關鎖國的狀態,日本陷入半殖民地的危機中。
倒幕運動的發展和勝利(獲得明治天皇的支援)。
明治維新內容
以天皇為首的新政府,於1868年4月6日釋出具有政治綱領性的《五條誓文》,6月11日公佈《政體書》。9月3日天皇下詔將江戶改稱東京。10月23日改年號為明治。1869年5月9日遷都東京。並頒佈一系列改革措施:
1869年6月,明治政府強制實行“版籍奉還”、“廢藩置縣”政策,將日本劃分為3府72縣,建立中央集權式的政治體制,且天皇擁有無限權力。
社會體制方面,廢除傳統時代的“士、農、工、商”身份制度,將過去的公卿諸侯等貴族改稱為“華族”,大名以下的武士改為“士族”,其他從事農工商職業和賤民一律稱為“平民”;為減輕因“版籍奉還”而連帶的財政負擔,政府透過公債補償形式,逐步收回華族和士族的封建俸祿;此外亦頒佈武士《廢刀令》,以及建立戶籍制度基礎的《戶籍法》。
社會文化方面,提倡學習西方社會文化及習慣,翻譯西方著作。歷制上則停用陰曆,改用太陽曆計日(年號除外)。
引進西方近代工業技術;改革土地制度,廢除原有土地政策,許可土地買賣,實施新的地稅政策;廢除各藩設立的關卡;統一貨幣,並於1882年設立日本銀行(國家的中央銀行);撤消工商業界的行會制度和壟斷組織,推動工商業的發展(殖產興業)。
...檢視更多
日本明治維新意義及影響 如何客觀評價明治維新?
明治維新的影響:
明治維新使日本迅速崛起,透過學習西方,“脫亞入歐”,改革落後的封建制度,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同時,日本廢除了不平等條約,擺脫了民族危機,成為亞洲唯一能保持民族獨立的國家。但明治維新具有不徹底性,在各方面保留了大量舊日本時代的封建殘餘。後來,日本走上了對外侵略的道路,躋身於世界資本主義列強的行列。
明治天皇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在1895、1904年分別在甲午戰爭和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清帝國與俄羅斯,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但其改革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土地兼併依然嚴重等封建殘餘現象,與日後發生的一系列日本難以解決社會問題相互影響,使得日本走上了侵略擴張的道路。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1644~1911)與沙皇俄國(1721~1917),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為正論。
維新初期,由於明治政府的政策,使得武士的社會地位大幅下降;而隨著俸祿漸次縮減,武士的經濟上保障也被削弱。凡此種種皆導致士族對明治政府的不滿,武力抗爭因此接二連三地發生。維新功臣西鄉隆盛以鹿兒島縣為中心,於1877年6月18日年所發動的西南戰爭,成為最後一次,也是規模最大計程車族反抗戰役。戰敗之後,殘餘計程車族成員轉入地下活動,與板垣退助所主導的“民選議院設立運動”結合,透過“自由民權運動”的開展形成政治上的反對勢力。1889年,《大日本帝國憲法》公佈,成為亞洲第一部成文憲法;1890年,日本國會(帝國議會)正式開始運作。
至於社會、文化方面的改變,隨著留洋知識分子(伊藤博文、大隈重信、新渡戶稻造等)吸收並引介西方文化與典章制度進入日本,以及眾多現代化事物的引進,“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對於原本傳統而保守的日本社會造成了很大的影響。不只物質需求與生活習慣上出現西化的轉變,在教育系統與社會組織的廣泛推行下,思想與觀念上也逐漸有了現代化的傾向(例如守時、衛生等概念與西式禮儀);文藝上的影響也不小。
另一方面,雖然明治政府銳意改革,但整體而言較為偏重促使國家強盛的結果,也遺留了許多問題:如天皇權力過大、出身藩地的有權有勢者長期掌控國政,形成勢力龐大的“藩閥政治”體系、土地兼併依然嚴重、新興財閥壟斷市場經濟等現象。這些負面問題與日後發生並累積的一些難以解決的社會問題相互影響,最終直接或間接促使日本走上侵略擴張的道路。
明治維新歷史侷限性:
⒈雖然廢除領主土地所有制,承認土地私有,但隨著工業化的深入,地主所有制消極的一面逐漸顯現出來,農民生活貧困,嚴重影響了國內市場的擴大,制約了工業發展。
⒉出現了極端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給亞洲各國帶來了深重災難。
⒊明治憲法頒佈後,藩閥長期以天皇名義壟斷政權,議會形同虛設,人民沒有獲得民主權利。
⒋推行愚民政策,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盡忠賣命。
立憲的意義
使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立憲國家,確立了日本近代天皇制政治體制。採用君主立憲制(二元制)的形式,但實際上依然實行專制主義,藩閥以天皇的名義掌握政權。
促使中國的清王朝改變政治體制,仿日本實行君主立憲制,並於1908年8月27日頒佈《欽定憲法大綱》,中國開始了“君主立憲”的道路。
...檢視更多
明治維新成功的原因 明治維新為什麼能成功?
明治維新是日本資產階級在19世紀中後期掀起的一場規模宏大的近代化運動。它是日本由封建社會過渡到資本主義社會的偉大歷史轉折點,使日本結束了260多年的封建幕府統治,走上了發展資本主義的道路,維護了國家獨立(“完全獨立更絕無僅有日本”),成為亞洲第一個與歐美列強並駕齊驅的國家,成為東方一顆耀眼的“慧星”。明治維新的成功被譽為“世界奇蹟”。
明治維新和洋務運動是亞洲兩個近鄰近代化的一次真正較量 。其結果世人皆知,其原因眾說紛紜。
一個頗為流行的觀點是:以伊藤博文等為首日本仁人志士放眼世界,建立立憲政體是維新成功的關鍵,而中國則相反。梁啟超在他的著作《李鴻章傳》中也說李“不識國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勢,不知政體之本原”。
那麼,日本成功的秘訣是什麼?
一、外在因素:
1、良好的國際環境。當時中國等亞洲各族人民反封建主義、反殖民主義的鬥爭方興未艾,牽制和削弱了西方殖民主義者對日本的入侵和干涉;美國當時忙於國內的南北戰爭,德、意處於統一的高潮,俄國也在進行農奴制改革,同時,他們對日本的政策各懷鬼胎,沒有達成一致;另外,西方列強同日本封建勢力的勾結尚不深。所有這些,使明治維新發生之時有了一個寬鬆的環境。
2、西方科技文化的影響,加快了維新成功的步伐。早在幕府末期,日本西南地區就透過長崎港同荷蘭人保持貿易關係,一些知識分子透過荷蘭人的介紹,學習西方科技,瞭解世界的政治局勢,研究西方資產階級的政治經濟思想,並提出要求模仿荷蘭制度在日本實行社會改革的政治主張,這些蘭學家的改革主張對後來的明治維新運動起了很大影響。
二、內部因素:
1、特殊的地理環境及獨特的日本文化(易於接受外來文化的民族性格)
環海隔絕,給日本帶來的最重要的影響之一就是島國文化特有的一種孤獨感。島國都有孤獨感,歐洲的英國也是如此,只是英國自古以來就與歐洲大陸保持密切的關係,也被歐洲大陸各國所認同,以此其孤獨感要弱得多。而“日本則孤立與亞洲大陸遠甚於英國孤立於歐洲大陸”,因而孤獨感更加深重。
環海封閉與孤獨感使日本民族不僅具有內向心理特徵,而且“對外界的刺激非常敏感”。(而中國則面積遼闊,人口眾多,各地自然條件相差甚巨,除沿海沿江部分地區外,其他地方交通一般比較困難,所以,即使列強發動侵略戰爭乃至攻陷京城,各省的內陸仍然至為安全,絕少激起普遍的同仇敵愾的意念。整個中國由於地理上的隔閡,無論在經濟上、政治上、文化上的發展,都呈現出極不均衡的現象。兩國相比,顯然,在中國進行全國性的自強運動,其所將遭到的困難,較之在日本推動同樣的運動要棘手得多。)島國的日本對海洋彼岸的一切總是懷有強烈的好奇心與新鮮感。這時的日本民族自古就有一種冒險、探險精神,一種因孤獨封閉得太久太深而總想打破這種封閉和孤獨的意向和向外看的傾向。
島國的相對狹小,自然侷限(多災多難的自然環境)和文化歷史的短暫性和外發性深深震撼著日本人的心靈,影響著日本民族。使日本民族心態中首先蘊藏著對自然威力無可奈何的宿命論,以及幻滅感壓抑感和危機感。但是壓抑感和危機感使日本民族孕育了極強的自我意識和自我調節與選擇應變能力;幻滅感和孤獨感培育了他們注重現實,及時行樂的特點以及擴充套件視野的要求,努力。總之,日本民族既承認命運的存在,又竭力去與命運抗爭。
日本要感謝大海,是大海給與了日本現代化的機遇(大海使日本徹底獨立於中國的華夷秩序之外。歷史上中國已經數度成功構建了跨越整個東亞乃至周邊區域的天朝禮治體系,但日本始終未能被完全納入其內,這其中最關鍵的因素就是海洋在近代之前的巨大障礙功能,使中國的力量未能投射到日本。)假設中國和日本之間沒有大海的阻隔,日本也難逃華夷體系和封貢體系。也就不會存在日本獨特而成功的現代化之路。
關於日本文化:日本對於傳統的負擔卻至輕微。日本在歷史上一向是一個文化的輸入國,具有模仿其他文化的悠久傳統。“大化改新”時,它從中國大量輸入文字、制度、宗教、禮儀和商工技藝等,近代它再由中國轉向西方,向各方面顯居優勢地位的西方國家學習,實在是順理成章之事。日本在文化上的“自卑感”與中國在文化上的“優越感”實恰成強烈的對比。( 再看一下中國文化:中國文化負擔太重了。因為中國文化自成一完美的體系,幾千年來,向為東亞文明唯一的中心。由於歷史悠久的關係,中國對於過去傳統的負擔,極為沉重,難在極短的時間內迅速改弦更張,順利地適應新的近代歐洲式的環境。儒家思想向為中國文化的正統,結構精嚴,意境高超,所以中國文化在其長期發展的過程中,已形成了根深蒂固自尊自大的優越感,不易發現或警覺於自己文化體系中的缺失。而且,幾千年來,中國一直居於文化輸出者的地位,實不易於承認近代西方文化在某些方面或整體上優越性的事實。)
...檢視更多
結語
經過明治維新而漸趨富強的日本,利用強盛的國力,逐步廢除與西方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收回國家主權,擺脫了淪為殖民地的危機;而後隨著經濟實力的快速提升,軍事力量也快速強化,更在1895年以及1904年~1905年,分別於中日甲午戰爭與日俄戰爭中擊敗昔日強盛的兩個大國—大清帝國與沙皇俄國,受到西方列強的注意,成為稱雄一時的亞洲強國;福澤諭吉所提出的“脫亞入歐”論也在此時成為正論
-
4 # 行走者believe
日本的明治維新發生於中國的晚清洋務運動期間,這次改革後,日本開始進入現代化,最關鍵是日本開始了對外侵略擴張。圖為日本的工業發展
第一,改革後成為亞洲唯一一個名族獨立的國家,軍事力量也逐漸強化。同時因為改革後的封建殘餘,出現了一系列社會問題,日本開始決定開展對外侵略擴張的計劃。
第二,改革後國力增強,日本先後廢除了幕府時代與西方各國簽訂的一系列不平等條約,這就像清朝和列強簽訂的不平等條約一樣。日本奪回了國家主權,進入現代化,開始走上獨立發展的道路。如今的日本科技水平、國力和明治維新有很大關係,是一個轉折點。日元頭像:教育家福澤諭吉,是明治時期向日本介紹西方文明的人
第三,社會變化,明治維新使日本武士地位大幅下降,俸祿縮減,經濟保障被削弱。這就引發了武士抗爭戰役。在這種背景下,“大日本帝國憲法”公佈,也是亞洲第一步成文憲法。文化上也更傾向於現代化,因為留洋知識分子的歸國並引介紹了西方先進文化和典章制度。日本文明開化的風潮逐漸形成。這一點我們要意識到,民眾思想非常重要,在國家改革層面,民眾思想上的推進對改革有至關重要的作用。
最後,改革的消極影響。因為改革的封建殘餘,地主所有制不良的一面展現出來,農民生活更加貧苦。並且是長期持續的狀態,這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日本國內市場,制約了工業的快速發展。改革推行愚民政策,這一點在中國歷史上奴隸時期和封建前期有很多共同點,灌輸天皇崇拜思想,強制民眾絕對服從天皇,為天皇賣命。
回覆列表
明治維新使得日本走向了軍事擴張的道路,使得日本曾經橫掃半個亞洲。那麼明治維新真的是次很成功的改革運動嗎?許多人都認為日本當年的明治維新很成功。我卻有完全不同的看法。 也許從一個不太長的歷史階段來看,日本的明治維新是成功的,或者說從表面上看是成功的。但是,如果從更長的歷史階段上觀察,我們就會發現,日本的明治維新不僅不成功,而且是極其失敗的。 因為正是明治維新所取得的表面成功,使得日本在當年擁有了迅速膨脹的綜合國力,於是到處尋求擴張,發動戰爭,想要掌控亞洲,作黃種人的領導者,進而稱霸全球,併成為引發世界大戰的禍源國之一。然而,最後卻招致慘敗,還結結實實地捱了兩顆原子彈,成了全世界唯一被原子彈轟炸過的國家,差一點就亡種亡國,若再不趕快宣佈無條件投降,日本國就面臨被完全摧毀的結局。 日本在大約半個多世紀裡,就經歷了從驕橫到慘敗。當年許多日本國民的心情一定是極其絕望或極其麻木的,其他國家的民眾未曾親歷是很難深刻加以感受和描述的。至今日本的北方四島俄羅斯也未歸還,國內仍駐紮著美國軍隊,自己並不能實現國家完全的獨立自主。反過來說,如果日本不能深切反省,真正有所改變,將來還仍有可能對世界具有威脅性,恐怕美軍也不能離開。 而所有這一切的造成,差不多都可以歸結到當年那場貌似成功的明治維新。正是那場維新導致了日本國一時的強盛,於是日本全民族都開始狂妄自大,以為大和民族不可一世,到處耀武揚威,不斷向周邊國家發動戰爭,最終走上了徹底失敗的道路。日本的國民也應承擔責任。 明治維新之後,日本幾乎就沒有消停過,不是在準備戰爭就是在戰爭。如果以1890年(明治23年)11月29日施行《明治憲法》或曰《帝國憲法》為明治維新最終完成算起,4年後的1894年7月,日本就發動了侵略中國和北韓的甲午戰爭;1904年又爆發日俄戰爭;1931年9月18日,日本以武力侵佔中國東北;1937年7月7日,全面侵華;1941年12月7日襲擊美國海軍基地珍珠港,引發太平洋戰爭,直到1945年完全戰敗。 明治維新的一時成功,就好似給日本服用了興奮劑,藥性終歸會過去,之後則是更加的疲憊不堪。如果從國民幸福的角度觀察,即使在日本處於所謂的成功時期,也並沒有給日本國民帶來真正的福祉,常年的對外戰爭準備和戰爭,除了給日本國民帶來極度的精神亢奮之外,更多的其實只是悲傷痛苦和異常艱辛的日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