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靜話詩詞
-
2 # 大飛熊騎士
隱居對古代名士來說,是有寧靜致遠並啟發創造的意義。古人如白居易,歐陽修,雖然身在仕途,其實已經進入“大隱於朝”的狀態。而隱居山林的高人,有的為了避世,有的是為了悟道,有的古人則是無奈之舉。
悟道修行。這方面我覺得最具代表人物就是鬼谷子,鬼谷子留下的《十二篇》和修身的《陰符七術》,都是透過隱居時,觀察大自然來達到人性和形勢的通達道理,並著書立作,傳授弟子。
隱居山林,寧靜致遠,容易進入思想上的“尋幽”和“探玄”的狀態。所以,葛洪,張三丰等等都是隱居修行。
隱士之風。除了修行修道,還有歷經繁華,紅塵煉心,最後歸於大自然的名士。
比如茶文化奠基人“茶聖”陸羽,陸羽遊歷天下,得到皇帝賞識,和大唐才女李冶的纏綿。最後,選擇歸隱,創作了《茶經》,而茶葉也是大自然的饋贈。
還有像陶淵明這樣真正喜歡“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親近自然的名士,詩人們。
傲世。傲世玩物,也是許多“文藝青年”的愛好,比如著名的“竹林七賢”。這七個“清談”的好基友,常常在竹林聚會開“轟趴”。先把自己灌醉,然後抒發對朝廷的不滿。但是,嚴格說,他們只能算是半“隱居”。
李白也隱居過,也是屬於“傲世玩物”的一類,但是和“七賢”不同的是,李白更多是一種灑脫不羈的情感。這方面白居易和歐陽修是和李白比較相同。
避世。這是無奈的一種隱居方式,因為價值觀的堅持或者時世的無奈。最早就是商朝滅亡後的伯夷和叔齊。到了明末,著名的文學家“茶淫橘虐”的張岱,看到國破家亡,也無奈的選擇了隱居避世。
-
3 # 漁耕樵讀
范曄在《後漢書・逸民列傳》中有詳細的描述:“或隱居以求其志,或迴避以全其道,或靜己以鎮其燥,或去危以求其安,或垢俗以動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或隱居以求其志管寧就是一個以隱居為志向的人,管寧小時候和華歆一起生活。一次他們兩人鋤地,華歆看到金子撿起來看看又扔了,管寧則視而不見。
又有一次在一起讀書,外面有華麗的大車路過。華歆跑出去看看了看,管寧卻依舊在讀書。後來管寧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了”,就把坐的席子割開,分開坐。
後來管寧多次拒絕朝廷徵詔,終老於山林。
或迴避以全其道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陶淵明安貧樂道,以親近山林為樂。就像他詩中所說:“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
或靜己以鎮其燥劉禹錫在陋室銘中也寫到:“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希望可以遠離塵囂,放鬆心情。
或去危以求其安范蠡在幫助勾踐滅吳後,功成身退。保全了自己的姓名,而文種則被勾踐賜死。為了防止狡兔死 良狗烹,有些人只能隱居起來。
或垢俗以動其概堯要把王位傳給許由,許由卻認為汙染了他的耳朵。要去溪邊洗耳朵,許由的朋友巢父正好牽著一隻小牛到溪邊給它飲水。許由把這事告訴了巢父,巢父卻不屑道:“誰讓你到外面招搖,弄出名聲來,咎由自取。還洗什麼耳朵,算了吧別汙染了我的小牛的嘴巴”。
-
4 # 恆實說
俗話講:”小隱隱於山林,中隱隱於市朝,大隱隱於心。“從古至今,隱居山林,是多少人畢生的追求與理想。可是隱居山林,你是否就能避開你所要躲避的事情了嗎?古代那些隱居的高人到底是抱著什麼心態來隱居的呢?
想起以前看過了一個故事:在一個深山中,有一座小廟。廟裡住著兩個道士。一老一小,一師一徒。有一天,小道士問師父:師父,你總要我勤修行,以求悟得大道。可是師父您悟道前後究竟在幹些什麼呢?老道士喝了一口茶,望著天空的白雲,悠悠地說道:我悟道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三十年悟道後,我還是見山是山,見水是水。
小道士不明所已。好奇地問師父:師父,您這不是一樣嘛?那還悟個什麼道啊!老道士微微一笑。對徒弟說道:我悟道前,見山是山、見水是水。悟道時,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悟道後,我見山是山,見水是水了。我更加尊重山水萬物,知道生命的可貴了。
所謂隱居,或是修行。無非是斷了人的情與欲。讓生活更純粹一些,讓思想更精煉一些。
關於隱居,估計大部分人真實的夢想就是:在市中心有座山、花香鳥語。山上只有我一人,並且是居住在豪華別墅裡,泳池美女、豪車多金。閒極無聊時站在院中,看著山下車來車往,人流熙熙攘攘。一幅指點江山的氣勢。而且現代科技必須要一應俱全、WIFI外賣快遞一樣不缺。這種生活才是我心目中真正的隱居。
當然,也有一些人不認同這種觀點,他們去了終南山去尋求隱居。過著一種山中隱士、與世無爭,躬耕研讀、田園小院的生活。雲尋找一個讓靈魂安定的家。但這種生活的艱難,是常人難以忍受的。
那需要一種什麼樣的精神狀態呢?能吃苦!極其能吃苦!吃苦就是尋求安極!現代隱居除了房子要稍好蓋了一些以外。其它的條件依然還是很艱苦。在文青的眼中,”我住的地方,背依高山、面朝大樹。泉水淅淅、芳草菲菲“而實際的狀況卻是
首先你就得開路、除草、修繕房屋、曬被褥、找食材、蓋生火做飯之所、壘五穀迴圈之處......吃盡了千辛萬難、看盡了鬥移星轉。終於你的理想成功了一半:”窗明幾素,有種寂然之感。日暮偏愁望,有春山鳥聲之情。躬耕隴畝,方寸有萬物之感慨。“
在這種深山中,你修行也好,有著一顆尋找美的心也好。但是種種這般隱居,都是一些能夠吃得大艱苦、耐得大磨難、守得大寂寞的人做得到的。”守得雲開見紅日,撥開雲霧見明月。“隱居並不是我們想象中那麼美好。但是為什麼從古到今,依然有無數人兒到深山、入老林去尋求隱居,追求隱居。過著離群素居的的隱士生活呢?
有人說:所謂隱居,其實就是一種生活態度,在用一種生活方式去實現它。
古人隱居,無非以下幾種原因:
一、天性熱愛自然。這個以陶淵明為代表。以陶淵明詩《歸園田居》做證:“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誤落塵網中,一去三十年。羈鳥戀舊林,池魚思故淵。”二、科舉考試落第。寒窗苦讀數十載,考時滿腹經綸篇,歸去無顏見江東。以任蕃為代表。以任蕃《唐才子傳》中一席話為證:僕本寒鄉之人,不遠萬里,手遮赤日,步來長安,取一第榮父母不得。侍郎豈不聞江東一任蕃,家貧吟苦,忍令其去如來日也?敢從此辭,彈琴自娛,學道自樂耳。 三、因躲避災禍而隱居。感嘆人生如李斯一生如黃犬悲,陸機華亭嘆,因此在追求功名的路上心灰意懶起來。以張養浩為代表。張養浩的《雙調沉醉東風·班定遠飄零玉關》一詩為證:班定遠飄零玉關,楚靈均憔悴江干.李斯有黃犬悲,陸機有華亭嘆.張柬之老來遭難.把個蘇子瞻長流了四五番,因此上功名意懶.昨日顏如渥丹,今朝鬢髮斑斑.恰才桃李春,又早桑榆晚.斷送了古人何限,只為天地無情樂事慳,因此上功名意懶。四、厭惡黑暗官場的勾心鬥角,爾你我詐。以密蘭沙為代表。密蘭沙的一首《求仙詩》為證: 刀筆相從四十年,非非是是萬千千。一家富貴千家怨,半世功名百世愆。牙笏紫 袍今已矣,芒鞋竹杖任悠然。有人問我蓬萊事,雲在青山月在天。五、終南捷徑,以退為進說,追求名利的最佳捷徑。以盧藏用與道士司馬承禎一番對話為代表。以《新唐書.盧藏用列傳》為證:司馬承禎嘗召至闕下,將還山,藏用指終南曰:“此中大有佳處。”承禎徐曰:“以僕視之,仕宦之捷徑耳。”藏用愧。
究其隱居原因,古人有五。但現代人竟相隱居,是不是也和古人一樣的原因呢?我分析無非是:
有些人雖然隱居在深山老林中,卻依然忘不了大千紅塵。他其實是在“逃避”;有些人雖身處深山,依然關心著塵世紅緣,他在尋求著一種仕途的最佳捷徑;有些人厭惡人類的貪婪虛偽,而尋求一種解脫;而有些人身置山野,精神也如置於山野,神遊自在,曠達恬淡,這才是「隱居」的真正含義。
但是無論怎麼說,隱居一事,何必非得在深山,紅塵同樣也是修行場。
-
5 # 易水春妍
高人隱居山林,稱之"高士",《南史.隱逸》裡說高士"須含貞養素,文以藝業,不爾,與樵夫在山何殊異也。"可見高士是有一定的文化素養品德才藝的,很多更是曠世奇材,這類人中龍鳳沒有選擇建功立業而是隱居山林,其心理大概有以下幾種:一,是真的淡泊名利,厭倦世俗,性樂山水。這一類的代表人物是嚴光,嚴光是劉秀同學,博學多才,劉秀多次邀其出山為仕,嚴光不為富貴所誘,均婉拒之,終身隱居,以垂釣為樂,以布衣終老,此人精神潔癖到何種程度:"賣魚生怕近城門,何況紅塵深處",比之其他為現實所逼無奈歸隱的高士,嚴光才是真正的主動歸隱者,所以後人多以其為隱居楷模:"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二,曾經經歷官場險惡,看透官場政界,不滿當局又無力改變,便主動選擇遠離朝堂處江湖之遠,願以詩書自娛怡情山水。這一類人是真的厭惡官場的,即陶淵明所謂"不願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鄉里小兒"。代表人物當然是陶淵明,王維晚年亦如是(這種隱居說起來,其實是一種對現實的逃避);三,時局動盪,蜇伏山林以待時機者。這一類人物不用說了,姜太公垂釣渭水濱,諸葛亮躬耕臥龍崗的故事我們從小耳熟能祥;四,才學超人卻仕途不順,年華漸老眼見仕途無望自覺壯志難酬懷才不遇,唯有無奈歸隱。這類人物自詡看破紅塵,其實仍心有不甘,是被動的歸隱而非主動,代表人物大概是孟浩然、李白之輩,心老江湖而心繫魏闕;五:本無歸隱之心而沽名釣譽欺世盜名者,這一類是最為不堪也是人數最多者,在古代,隱逸被視為高雅貞德之事,隱居者亦被視為高尚雅量之人,往往會名聲大顯,隱居者也是有一定的社會地位的,受人尊重也是引官方注意的,如寫漁歌子的張志和就曾得到過皇帝所賜二僕,梅妻鶴子的林逋也數得皇家所供柴米,死後還得諡號,每朝每代的史書,都有一卷為隱居者專門修的傳《隱逸卷》,隱居是可青史留名的。某些有意功名卻投靠無門的人物就想到了歸隱這一招,以引起官方注意從而博得一官半職,即所謂的"鍾南捷徑","妝點山林大架子,附庸風雅小名家,翩然一隻雲間鶴,飛來飛去宰相家"說的就是這類人;最後一類,其實最是悲情,即前朝遺民,不願為當朝賣命者。亡國之恨難消,自是難以苟且求榮,比如八大山人(嵇康算不算呢?)"誰待想錦衣玉食,甘心守淡飯黃齏,向林泉選一答兒清幽地,閒時一曲,悶後三杯,守著稚子山妻,笑吟吟談古論今,閒遙遙遊山玩水,百歲光陰能有幾?快活了是便宜。"這首《南呂.一枝花》道盡了隱居的美好,然而山中歲月靜,仍在塵俗行。山中亦是塵世,並不能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心若歸隱,何必山林,心若不寧,山林難靜,古人的歲月離我們遠了,還是好好珍惜當下吧。
-
6 # 老蛇正宗
隱居山林,只是不去會試,不去殿試而已,並不是隱居在深山老林裡,永不見人,永不涉世,永不參政的。
比方說,諸葛亮南陽躬耕,也只是用來做做門面,而內心上是渴望有一日,可以為人所知遇,出廬為國為民,做一番轟轟烈烈的事業。這在《前出師表》中:“臣躬耕於南陽…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於草廬之中,諮臣以當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許先帝以驅馳"。諸葛亮躬耕南陽,也只是待時飛而已,恰逢劉備廣招天下才士,這才導演了”三顧茅廬”這齣戲。而諸葛亮也有幸擇木而棲,擇主而侍,所以亮願以肝腦塗地,而報皇叔知遇之恩!
當然,這東籬先生陶淵明,確實與眾不同,江西九江人,字元亮,又名潛,私諡“靖節”。東晉末至南宋初期偉大的詩人,辭賦家。曾任江州祭酒、建威參軍、鎮軍參軍,後來當彭澤縣令才八十多天便棄官而去,歸隱田園,是古今“隱逸詩人之宗”。自傳中有五柳先生,據傳居室外有五棵柳樹,後人也有將陶淵明稱為五柳先生的。好了就講這兩位最有名的古人,由於篇幅有限,明日見!
-
7 # 關東俠客
隱士在歷朝歷代都有,是一種特殊文化現象。按照古代社會地位劃分:士,農,工,商。"士"屬於知識分子。學而優則仕,"士"是預備役知識分子。隱士既歸隱山林的知識分子。隱士產生的原因用孔孑話說:"邦則有道則仕,邦無道則隱。”文人有獨立人格,追求思想自由,不依負權勢,有超人才華遊走於社會邊緣,安於貧困,耕讀于山野之中,有較高社會聲望的人就成了隱士。伯夷,叔齊反對武王伐討"惡死不食周粟”隱居首陽山。鬼谷子,黃石公隱居山野,陪養一批濟世人傑是隱士中最成功,最有影響力的一代高士。陳摶老祖,水鏡先生,竹林七賢是逃避現實,尚清談,遠離政治,過田園生活的一批知識分子。最有個性的是陶淵明,厭倦了官場的黑暗,辭官歸隱居園田甘願"採菊東籬下,優然見南山"″久在凡籠裡,復得反自然"的田園生活。
-
8 # 祥雲廣瑞
隱士,避世者也。注意:首先要自己有“士”的資格,其次,避開世俗社會必須要有生存條件。那種“大隱,隱於朝,中隱,隱於市,小隱,隱於野。”的說法,不過是塊遮羞布罷了!我們只討論隱於野這種情況。在農業社會里,山野荒林就是生產資源,也是人的生活保障,即人的生命保障。某些士人,避世隱居山林,在有保障的前提下,用此行為來表達自己的內心獨白。堯舜之許由,司馬之陶潛,可稱為真隱者。其他人無非是走“終南捷徑”而已,不值一哂!歷史上只有一個人,唯一無二的人,范蠡,三種隱的方式都有,這才是真正的懂得“隱”的意義之人!隱於朝,助勾踐滅吳。隱於市,陶朱公貨殖三聚三散千金。隱於野,㩗西子泛四海。這才是心懷天下,憫民疾苦,潔身自好,三方面都照顧到的能臣,慧商,智士。你能找得出第二個嗎?一一應該提醒的是:那是農業社會,小土地經營,皇權鞭長莫及之地,才會有隱士。工商社會與西方國家歷史上從未產生過隱士,(修道士不算數)這難道不值得深思嗎?
-
9 # 劉一千五
這是古代隱士隱居的第三種。大隱於朝,中隱於市,小隱於野。
這些古代隱士的心理是落寞的,失望的,自卑的,不合於眾的。一句話不得志。所以才遵循孔子老師的"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以證明自己的志向和壯心不己。
商朝遺民伯夷叔齊,懷思故國,不食周粟,跑到首陽山不出來,餓死了。這隱士悲壯。
晉文公手下的介子推,不得志而無封,跑到介山不出來,當了飄逸隱士。
秦始皇時代和漢高祖王朝的"商山四皓",不喜歡秦皇待人,那該喜歡劉邦罷?都不喜歡。也是在商山喝茶薇採唱歌論道。後來張良想個辦法,高車駟馬,金帛玉器,冊命文書,一去搞定。出來了,當了孝惠皇帝的謀士。這隱士有點變味,不太純的。
魏晉時的隱士就更多了,那是個風華絕世,隱士風流的男士時代。竹林七賢之士。陶淵明先生,成了其中的驕傲,在文章《桃花源記》裡,讓不想當隱士的也想儕身其中。
而這種避世金馬門,避世於野的辦法,不是辦法。所以,失望自卑不滿現狀的人,才有隱歸於野的心態。
-
10 # 純鈞LHGR
隱居者有四種,第一種是不理世事,或不想讓自己的能力為統治者所用;第二種是虛張聲勢,自抬身價,待價而沽;第三種是什麼都知道,就是不知道自己吃幾碗乾飯的傢伙;第四種是冷眼觀潮,暗做手腳,將天下玩弄於自己掌中。
第一種人,如歷史上的介子推、竹林七賢。這些人不僅有真材實料,而且志氣高潔。雖然有的人是被逼無奈才“看破紅塵”的,但他們有志氣有自尊,他們的隱居心理,可以說是一種反抗精神。
有個成語,叫“厚顏無恥”,諷刺的就是第二種人,即“偽隱士”待價而沽的行為。
厚顏無恥,出自南朝時孔稚珪的《北山移文》,諷刺的是“偽隱士”周顒。文中說,周顒為了使自己能賣個好價錢,假裝成隱士。等到朝廷來請他,就一溜煙地跑去當官,走之前還要假惺惺回首還念一下他“隱居”的地方,“使芳杜厚顏,薜荔蒙恥,碧嶺再辱,丹崖重滓”。這種不要臉的傢伙,自然會留下罵名。
第三種,就是太高看自己的傢伙。他們隱居,只圖個隱士的名號,不敢去做事,因為真沒能耐。
春秋戰國時,齊國有個隱士叫田仲。一天,宋華人屈谷去見他,故意嘲弄道:“我聽說先生遠離人世,高風亮節,不依靠別人生活,令人欽佩。我會種葫蘆,有一隻大葫蘆,堅硬如石,皮厚無腔,想送給您以表敬意。”田仲說:“葫蘆所以可貴,是它可以盛放東西,而現在您這個葫蘆,不能切開盛物,不能用來裝酒,這葫蘆毫無用處啊。”
屈谷說:“對呀,我是要把這無用的東西扔掉!可現在先生隱居此地,不依賴別人生活,可對國家也毫無用處,這跟那堅硬的大葫蘆有啥兩樣呢?”
但事實上,屈谷錯了。田仲不是不想去做官,而是沒本事,一去就露餡了。
第四種,以鬼谷子為經典人物。他隱居,是因為天下沒人有資格指揮他。像鬼谷子這幾個弟子,孫臏、龐涓、蘇秦、張儀,他讓徒弟們在世上盡情大鬧,自己遠離塵凡,靜觀其變。這種半仙兒,享受的是把天下玩弄於掌中的感覺。他不出世,純粹是因為覺得自己親自玩這遊戲的話,難度就太低了。
-
11 # 粉飾言論讓人煩
古人視自然生態是上蒼贈於人類的免費禮物。而今天的自然生態都是有主的。古人隱居不受擾,而現在寺廟都用手段炒。你想清心寡慾都沒門。搭個草舍屬於違建,拆你沒商量,現在何來淨土,只能修心一片靜,
回覆列表
不請自來。隱居大多數人認為都是高士才能如此,其實這裡面需要看人的,每個人的心態不一樣。一諾說幾個不同心態的代表人物。
第一個說說。許由,和巢父。這二位可以說是隱居的鼻祖人物了。巢父、許由,他倆共同創造了一樁千古佳話:許由洗耳的故事。 堯在考察繼位人時,十分注重接班人的群眾基礎。堯聽說陽城的巢父、許由是大賢者,便前去拜訪。初見巢父,巢父不受; 繼訪許由,許由也不接受禪讓,且遁耕於洪洞的九箕山中。堯執意讓位,緊追不捨,再次尋見許由時,懇求許由做九州長。許由覺得王位固且不受,豈有再當九州長之理,頓感蒙受大辱,遂奔至溪邊,清洗聽髒了的耳朵。隱居其實對於他們來說,叫遁世更貼切一點。
第二種,陶淵明,林和靖。這二位可以說是喜歡這種恬靜的生活,不想去參加紅塵俗世的紛紛擾擾,對於生活,引用辛棄疾的一句話,一丘一壑也風流。他們這類人應該屬於我們所說的真正隱士。
第三種,范蠡,介子推。大致可以把他們歸類一起,但是細說起來他們又不相同。范蠡隱居屬於躲避災難,范蠡心裡明白鳥盡弓藏的道理,所以用這種方式來躲避災難。介子推只能用功成身退來形容,結果表明沒退成功,反而被燒死了。
第四類,姜子牙,盧藏用。這二位屬於一類。姜子牙創造了一個詞彙,叫做釣譽。姜子牙發明了寧在直中取,不在曲中求,這一最偉大的廣告術語。表明以退為進的廣告做的很成功。他引來了周公旦。結果至今名聲顯赫。而盧藏用隱居終南山,學習姜子牙,也表明很成功,陳子昂的推薦也讓盧藏用直接走了一條捷徑,創造了終南捷徑的一條成語。李白也想學習這二位,並且裝叉範,比他們二位更足,結果表明李白的廣告沒人感冒。
第五類,商山四皓。雖然隱居商山,但是畢竟曾經名在當時,他們幾位一出現,劉邦也得懼幾分。這幾位屬於國家需要我我就在,不需要我就走。隱居個人覺得應該如此。
一諾一時想到的有這些代表人物了,哪裡不足還請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