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6
回覆列表
  • 1 # 慧言歷史妙語古今

    朱元璋最疼愛的長子朱標被其立為太子,並寄予厚望,甚至不顧國事的繁重也要陪著朱標學習,可是天不遂人願,朱標早於朱元璋病故,年僅38歲。

    那麼朱標到底是怎麼死的呢?

    第一,他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打天下。

     朱標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長子,他出生時,朱元璋正在打天下。13歲時,他才被封為太子,開始了他長達二十五年的儲君生涯。相對其他25位皇子來說,他最瞭解自己的父親,看著自己的父親一路走來,風風雨雨。他理應是明朝第二代皇帝,可惜他苦苦等了30多年,最後還是帶著一身的無奈和哀怨離開了人世。

    第二,《明史》記載,正值壯年的朱標患風寒病去世

    根據清朝張廷玉奉命編撰的《明史》第115卷記載,正值壯年的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時患病去世,未即皇位,諡懿文太子。至於是什麼病,沒有具體說明,只有寥寥幾筆,說是風寒,就把這個溫文儒雅、敦厚善良的皇太子淹沒在歷史塵埃中。

    第三,另有說法:朱標早逝是因為精神壓力、鬱悶而致

    《明書》記載,朱標早逝是因為和朱元璋發生爭吵,精神壓力過大,鬱悶而致。這和明朝何喬遠撰寫的《名山藏》中寫的朱標的死因雷同,不過,這兩種解釋似乎都難以讓人信服。即便是《名山藏》是在《明史》之前,何喬遠為人也剛直不阿,但是他是萬曆十四年(1586年)的進士,崇禎年間的工部右侍郎,在記載上多少會考慮到天子的形象。

    第四,明朝皇帝多不長壽

    熟悉歷史的人都知道,明朝雖然歷經了276年,有16位皇帝,但大多數都是短命皇帝,活得最長的是71歲的明太祖朱元璋,他在位31年;最短的是明代第14位皇帝明光宗朱常洛,人倒是活了39年,在位卻只有1個月。在眾多明朝皇子裡,還有死後才被封為皇帝的人,那就是大明興宗康皇帝朱標,一個一直努力學習,並且頗為開明的熱血男一生積極進取,可結局卻很淒涼。  

    第五,和朱元璋有爭吵但不會是早死主要原因

    皇帝的喜怒常常牽扯著一群人的命運,稍微不妥,隨時都會有人惹上殺身之禍。所謂:“伴君如伴虎”,針對生活在皇帝身邊的人來說,一朝君子一朝臣,要想保全自己,就得會察言觀色,見風使舵,宦官們更是信奉這句話,即便是皇帝的兒子,這句話也不無道理。

    朱標自然也懂,可惜他為人較正值,很反感父親對朝臣們的酷刑,常諫勸,這點和仁慈善良、以德行天下的馬皇后不謀而合,所以年輕時的他雖然做了不少讓朱元璋大怒的事情,不過那個時候有馬皇后從中調解他們父子之間的矛盾,所以父子關係還不算太差。

    總結:朱標和朱元璋執政理念不同,精神壓力是有的,但是還不至於要了自己的命,朱標早逝的根本原因是:

    a,身體肥胖、多病又是瘸子。

    b,有遺傳基因的因素。

    c,和朱元璋有分歧,精神鬱悶是誘因。

    神遊史海,煙波縹緲的古文舊典猶如取之不盡的珍寶異藏; 深耕文苑,浩瀚無際的老著新說卻似品嚐不竭的美味佳餚; 古往今來,數不勝數的正書野史總有歎為觀止的悲歡離合; 前世今生,三朝五代的奇聞雜談盡顯令人唏噓的酸甜苦辣。 它們或發人深思,或給人啟迪,或令人感嘆,或予人睿智。君若有暇,不妨聽我娓娓道來,我願成為您忠實的良朋益友,陪伴您的閒暇時光。

    以文會友,敬請關注、交流。

  • 2 # 圖文繪歷史

    明洪武25年4月25日,太子朱標死了,具體死因《明史》沒有記載,就兩句:遂病,明年四月丙子薨。朱標13歲就立為太子,死時38歲,等於說當了25年太子,民間對朱標死因的普遍記載是得了風寒,心情抑鬱就死了,這個結論基本靠譜,也有小道訊息傳聞是弟弟朱樉給謀害了,更有傳聞是朱元璋弄死的,這些都是胡猜,沒有任何證據。

    圖為朱標母親,馬皇后。

    傳聞最有聲有色的是朱樉謀害了朱標,朱樉是次子,被封為秦王,封地在陝西,範圍最大,又有兵權,被列為朱元璋時期“藩王之首”,他又是宗人令,專門管宗室的,所以一旦朱標死了,朱樉是很有可能繼承太子之位的,朱樉有作戰動機,嫌疑直指朱樉最大原因是,朱標死前辦了一件事,洪武24年去了陝西巡察,正好是朱樉的封地,回京後沒多久朱標就死了,是不是太巧合了?

    圖為朱樉,朱元璋次子,被封為秦王,當時藩王中勢力最大,為九藩之首。

    但是朱樉嫌疑最大,但研究史料後發現,他沒有作戰時間和地點,因為朱標巡察陝西時,朱樉根本不在西安,而是因為犯錯正被朱元璋關在京城等候發落。洪武23年,朱棣和傅友德率領明軍徵北元,朱元璋想歷練藩王們,就讓秦王和晉王出兵隨行,不知怎麼搞的,秦王朱樉沒有發兵,這就惹惱了朱元璋,就把朱樉叫到南京關起來訓話,然後再叫朱標去陝西巡視,一邊考察遷都事宜,一邊看朱樉到底在封地幹什麼,違抗中央命令。

    圖為朱標的明東陵,已被破壞,只剩下遺址地基。

    所以朱標去陝西的時間剛好跟朱樉錯開了,朱樉沒有作案時間和地點,嫌疑自然就排除了。有甚者認為是朱元璋弄死了朱標,這更不可能,沒有任何憑據是朱元璋下的手,且老朱不會把自己最喜愛的兒子做掉,但是朱標的死,朱元璋是負有連帶責任的,因為兩人在後期政見不合,朱標經常被訓斥,關係比較緊張,造成了朱標心情很糟糕。

    朱元璋英年早逝的皇子大有人在,只有13子代王朱桂最長壽,活了73歲,圖為代王府九龍壁。

    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是完全按儒家那一套立規矩的,自然也想把接班人朱標培養成符合儒家標準的君主,其結果就是朱標長大後儒味兒很重,但朱元璋是個殺伐果斷的狠角,兩人觀點不同,比如朱標從政後,朱元璋要殺的人,朱標都請求留命,朱元璋判的人,朱標都減刑,一個嚴明,一個仁慈,兩人有了矛盾,馬皇后在的時候,還能解圍,馬皇后死了,兩人只能對著幹,有時太子怎麼都行,有時太子怎麼都不行,朱標在精神高度緊張中度過了25年,其死因就是皇帝和太子矛盾導致的。

  • 3 # 談古論金

    正史上關於朱標的死因,只有寥寥數語,提及是因他感染風寒所致。

    所謂風寒,是中醫的說法,指風和寒相結合的病邪,對應現代醫學,就是感冒。風寒感冒通常不是特別嚴重,更不會致死,說朱標因此病死,確實有些啟人疑竇。因而,有人認為朱標之死是因為與父親朱元璋發生衝突,造成精神壓力而致病,才鬱鬱而終。傅維麟《明書》、何喬遠《名山藏》都這麼記載,但說實話也並沒有很確鑿的依據。

    我們可以換個角度,看看朱標身邊親近的師友親戚的遭遇。

    朱標的老師宋濂因牽扯胡惟庸案被安置茂州(四川省阿壩自治州茂縣),洪武十四年(1381)於流放途中在夔州(今重慶市奉節縣)病逝。

    朱標妻子太子妃常氏是常遇春的女兒,也就是藍玉的外甥女,太子妃本人先朱標數年而卒。

    老師和妻子的死對朱標的心情多少有些影響。

    舅舅藍玉在朱標去世的後一年被告發謀反,牽扯出洪武年間兩大案之一的藍玉案,牽連15000餘人,這雖然在朱標去世之後,但風雨欲來,朱標也可能覺察到什麼。

    說了這麼多,只是想表示朱標雖然是朱元璋重點培養多年的太子,但也受到強勢父皇的各方面壓力,因此因為爭吵矛盾鬱鬱而終的說法,單從情理上也不無可能,當然這沒有什麼很過硬的證據。

  • 4 # 黑句本

    洪武二十五年(1392),三十八歲的明太子朱標,未及登上大寶,人生就早早地畫上了句號。

    皇權稍一凝視,盡是常人難以想象的權鬥、陰謀。從這個角度講,朱標因為英年早逝,也算得上是明朝的一個謎。

    關於朱標之死,有三種說法。

    第一種說法是清朝張廷玉奉命編纂的《明史》中的說法,朱標死於風寒。

    人生正值壯年,風寒小恙竟奪走了朱標的性命,不是不可能,但這個說法還是有些流於表面了。

    也許,風寒之下的心病不能忽視。

    於是就有了朱標之死的第二種說法。這第二種說法來自明末清初傅維麟所撰的《明書》——朱標早逝是因為和朱元璋發生爭吵,性格溫順的朱標對殺人如麻的父親感到恐懼,導致父子關係日趨緊張,精神壓力過大,終鬱悶成結而死。

    這說法看似沒有具體確切的死因,但可能很符合實際。

    第三種說法就是明顯的陰謀論了,不太可信。萬曆十四年(1586)的進士,崇禎年間的工部侍郎何喬遠在其撰寫的《名山藏》中說,朱棣覬覦皇位,導致兄弟間的矛盾重重,相互怨恨,後來朱棣終生出謀殺之心,也未可知。

    一談到朱標,歷史的視角一般都是朱元璋視角。

    在朱元璋的二十六個兒子中,朱標溫文儒雅,敦厚善良有餘,殺伐果斷不足,他雖不是朱元璋的最佳人選,但在封建宗法制度下,繼承皇位的第一人選是長子,加之長子寬仁厚道有利於中和開國皇帝的嚴酷殺伐,所以說,將朱標立為太子雖稱不上完美,但朱元璋也足夠滿意。

    另一點也很重要,相對其他二十五個皇子來說,朱標和朱元璋的父子情最為深厚,他與父親一同走過了人生中最可歌可泣的美好時光。

    正因為如此,朱元璋對朱標的培養是用心的,不遺餘力的,甚至可以說朱元璋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這個與自己性格截然相反的兒子。

    為保證朱標能夠順利掌權,朱元璋不惜拿出拔除一切荊棘猛刺的殘暴,誅殺功臣,給朱標鋪路。

    在培養朱標理政上,更能看到朱元璋作為慈父的用心良苦。朱標二十二歲的時候,朱元璋就有意讓他“日臨群臣,聽斷諸司啟事,以練習國政。”

    朱元璋告誡他說:朕所以要你每日和群臣見面,聽斷和批閱各衙門報告,學習辦事,是要你記住幾個原則:一是仁,能仁才不會失於疏暴;一是明,能明才不會惑於奸佞;一是勤,只有勤勤懇懇,才不會溺於安逸;一是斷,有決斷便不致牽於安逸。

    朕從做皇帝以來,從沒偷過懶,一切事物,惟恐處理得有毫髮不當,有負上天託付。天不亮就起床,到半夜才得安息,這是你天天看得見的。你能夠學朕,照著班,才能保得住天下。

    然而從朱標的視角,因為秉性不同,政見分歧,他和朱元璋曾發生多次爭執衝突,馬皇后活著的時候,他們父子間的緊張關係還不至於那麼尖銳,但隨著馬皇后去世,因無人調和父子間的緊張關係,朱標的處境便岌岌可危了。

    有一件事很能反映朱標和朱元璋之間的父子衝突。

    馬皇后因病不治而崩後,掌管六宮的重任落到了孫貴妃肩上。孫貴妃小朱元璋十五歲,在眾多嬪妃中,她是最討馬皇后歡心的,因此馬皇后常在朱元璋面前誇獎她知書達禮,招人喜歡。雖然一度受寵,但孫貴妃一生卻沒能生育,孫貴妃死後,朱元璋念及她無子守孝,便命朱標為她服齊衰杖期。

    然而朱標卻怒而拒絕:“饒兒臣無禮。我乃太子儲君,我的母后是皇后,母后喪期未滿,怎可為一個無子的妃子服齊衰、披麻戴孝?這不合朝廷體制、皇家禮法。”

    這一番話氣得朱元璋七竅生煙,揮手要打朱標,最後被大臣攔下。朱元璋沒有辦法,只好讓朱棣認孫貴妃為義母,服孝三年。

    從此事可以看出來,朱標雖寬仁,但性情卻十分固執,這無疑讓他在父子矛盾日趨緊張的情況下越來越被動,越來越感到不安。

    再摻雜進皇權無人情,也許朱標最終是自己把自己逼入了死角。

    所以說,朱標死於憂鬱,死於性格,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符合有血有肉,人的邏輯。

  • 5 # 錢多多讀文史

    如果說“歷史”就是正史書面資料,那麼歷史上朱標就是病死的。

    根據清朝張廷玉奉命編撰的《明史·第115卷》記載,正值壯年的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1392年)時患病去世,未即皇位。

    什麼病?貌似是風寒。

    朱標作為明初皇太子,不是什麼藉藉無名的人物,他的生死應該有清晰痕跡,就算其中有什麼陰謀,到了張廷玉這裡,也毋需春秋諱筆。

    因此,朱標死於風寒,應該是沒什麼疑問的,畢竟古代醫學不發達,一場風寒就會要人命。

    但朱標死時年方38,正值壯年,抵抗力這麼差確實挺讓人可惜的,這當中,也可能有他長期心情鬱郁導致免疫力下降的原因。

    現代醫學證明,抑鬱會造成機體內分泌平衡失調,進而導致機體抵抗力下降、精神狀態欠佳、身體出現不適症狀等。

    朱標當了二十多年皇太子,雖然其父朱元璋一直專心培訓教導他,不曾起過換儲念頭,但仁厚的朱標對父皇的嚴苛與殘暴多不苟同,曾多次與父爭論。但朱元璋告誡他,這都是為了給他鋪平道路。這又讓朱標內心又是感謝又是為難。

    這就是跟如今許多孩子與原生家庭的矛盾一樣:也許從個人價值觀出發,覺得父母多有不是,但那都是為了自己好啊,怎麼辦呢?

    作為皇太子,朱標又不能像現代人一樣,遠離原生家庭,孝道、仁義、責任等等讓他心事重重,抑鬱難歡,風寒襲來,輕易地就擊倒了他。

    幸好他還沒能目睹妻舅藍玉被剝皮之事,否則真不知如何自處……

  • 6 # 有書共讀

    明洪武二十五年四月,太子朱標突然辭世。素來嚴苛剛硬的朱元璋聽聞兒子死訊,不禁老淚縱橫,兒子只有38歲,卻要白髮人送黑髮人,那種痛徹心扉的失去感,使朱元璋再無銳氣變得頹廢老態畢現。

    朱標是朱元璋嫡長子,其深得朱元璋器重,明朝開國即被立為太子。朱元璋作為開國皇帝,傾力培養朱標做個合格守城之君。朱標也確實不負父望,他不但為人寬厚仁慈,友愛兄弟寬待臣屬,而且其才能出眾,用自己治國理念幫助朱元璋管理政務小有所成,他於世人眼中就是未來有道仁君,可他卻未等到登基就英年早逝。

    雖然朝廷宣稱朱標因風寒症而亡,可百官對此頗多質疑,紛紛揣測朱標死因各持己見,那歷史上的朱標到底怎麼死的?且聽有書君為你梳理分解。

    一,秦王朱樉謀殺說。

    隨著世人對朱標死因多方推測,朱元璋次子朱樉作為最大嫌疑物件進入公眾視線。朱樉被分封至陝西西安為秦王,其為防禦北元入侵屯兵眾多,由此其封地最廣兵力最強被稱為“天下第一蕃”。於是世人認為朱樉無論年齡還是實力最有可能繼任朱標太子之位。

    更何況因朱元璋不滿意都城選址,曾派朱標前往西安實地考察可否為都城,恰在朱標自陝西返回後就很快患病而亡,於是世人懷疑朱樉正是趁此機會暗中做了手腳弒兄奪位。

    其實這只是人們憑空邏輯推理不足信。

    朱標赴陝西時,朱樉正因違抗父命未出兵協助朱棣攻打北元,而被父親召回南京訓話,兩兄弟擦肩而過根本未碰面,朱樉並無作案時間。

    更何況朱樉敢公然抗旨,生性暴戾唯我獨尊的朱元璋又豈會喜歡如此兒子?當日朱標赴陝西亦有考察朱樉官聲之意。如果不是朱標為其美言,估計朱樉無法再回封地。

    由此可見既使朱標死後,朱元璋亦不會立朱樉為帝。朱樉很聰明對此心知肚明,其殺兄又有何用呢?因而有書君覺得秦王朱樉謀殺說不成立。

    二,朱元璋謀害說。

    曾有人說朱標生的肥胖腿瘸有殘疾,更主要的是馬皇后不能生育,朱標不是朱元璋嫡長子而是庶子,由此朱元璋討厭嫌棄朱標,有意廢之由此導致朱標之死。

    有書君覺得此說應屬無稽之談。朱元璋堅持嫡長子繼承製,為此他於開國之初就明確頒佈了禮從長嫡的繼承製度,並冊封朱標為太子。如果朱標是庶子,朱元璋可以有眾多選擇,以其嚴苛律法的個性,他怎會一建國就急著立朱標為太子呢?更何況他立庶子為太子,不是直接打臉自己剛頒佈的繼承製嗎?

    尤其是朱元璋不但未等馬皇后再生育兒子後立太子,亦未選擇其他有皇子的嬪妃取代馬皇后,而是一力堅持立朱標為太子,堅持馬皇后之位無人撼動,這隻能說明朱標就是嫡長子。

    因而有書君覺得朱標庶子說不成立,而且還有《明史》明確記載朱標就是馬皇后所生嫡長子,就是最有力證據。

    我們再看朱元璋對朱標傾力培養之迫切,以及朱標逝後,朱元璋只有出自純真父子天性的悲痛沉淪,又何曾有因厭棄朱標而其終於死去的輕鬆之感?可見朱元璋對朱標只有重視並無厭倦之心。由此有書君覺得朱元璋謀害說不可信。

    三,朱元璋極度要求完美以及父子治國理念矛盾的高壓致使朱標心力交瘁而亡。

    朱元璋非常重視朱標,始終將其作為接班人培養。朱元璋自立吳王時,他就將只有12歲的朱標立為世子,並派其返鄉祭祖體驗民間疾苦體驗創業不易。

    朱元璋冊封朱標為太子後,就開始了虎爸打造完美儲君教育。他不但遍請名家大儒對朱標施以儒家教育,同時挑選青年才俊陪讀激發朱標學習熱情,傾力為朱標打造高層次社交圈,而且還令其信任的重臣李善長等人兼做東宮領導,杜絕朝臣攀附東宮形成太子黨以致產生朋黨之爭。

    朱標就在如此嚴苛管控下孕育成長,其成年後朱元璋就令百官將奏摺先呈朱標批閱,然後他再復批,其意在手把手教導朱標治國之道,

    朱元璋自己是工作狂,亦欲將朱標打造成遠離享樂勤勉為民、同時富有愛心不能有暴虐之行、還能明辨是非不為奸人矇蔽、於大事面前又有殺伐決斷魄力的有為之君。如此高標準令朱標時時審視自己行為是否完美,其心中壓抑可想而知。

    要說朱元璋教育很成功,朱標完全按其設想軌跡成長,可由此父子治國理念就產生嚴重分歧。我們試想朱元璋出身底層社會,他本就不懂亦不贊同儒學卻對朱標施以儒家教育,朱元璋執政殘暴無情卻要求朱標有仁愛之心,由此父子二人於治國標準以及政見怎能沒有矛盾呢?

    有一次朱元璋把批閱的案卷交給朱標,誰料朱標看過將大部分案件做了減刑處理。朱元璋見此就問御史袁凱,其父子二人誰判案准確。袁凱只得說朱元璋法律嚴明,朱標宅心仁厚。可袁凱兩邊討好之言,並未得朱元璋歡心反被其斥責牆頭草兩邊倒,嚇得袁凱自稱突患精神疾病請辭回家歸隱。

    大臣尚且如此思想高度緊張,更何況被朱元璋寄予厚望朝夕相處的朱標呢?朱標深怕做事平庸,被父親斥為能力不夠,可又怕表現太積極突出,被父親疑心急於上位當皇帝,由此朱標每天承受的焦慮壓抑自知。

    朱元璋施政殘暴殺戮眾多,朱標仁慈多有不忍。那次開國功臣李善長被胡惟庸案牽連滿門抄斬,朱標再也按捺不住用儒家經典理論勸諫父親,不可殺伐太多以免天生戾氣,破壞天地平衡禍及天下蒼生。當時朱元璋並未多言,第二天卻將帶有荊棘的樹枝扔在地上令朱標撿起,朱標自感無所適從,朱元璋順勢告訴兒子,他是在為其拔掉阻礙其執政的刺。可朱標並不服氣回懟上有堯舜之君,下有堯舜之民。氣的朱元璋舉起椅子砸向朱標,繼而追打朱標,幸好朱標一跑其懷中畫像掉落,朱元璋一見畫中馬皇后揹著朱標逃避追兵的場景,回思舊情怒氣頓消。

    如果母親活著能化解父子矛盾,可母親逝後朱標只得將其畫像裝在懷中救急,可想而知朱標二十五年的太子歲月,是怎樣如履薄冰不允許自己有一點差池。

    朱標自陝西返回後,又與朝臣詹徽處理案件意見不一產生分歧。朱元璋站在詹徽一方,朱標剛要反駁,朱元璋一句“你想要當皇帝了?”,令朱標心驚肉跳成了壓垮他的最後一根稻草。他本因肥胖體質就弱再也承受不住長期高壓帶來的心力交瘁,終於病倒很快去世,其臨終前一句“殺我者徽也”,道出其心中難言死因。

    朱標雖不是朱元璋所殺,卻因其完美要求的高壓而亡。也許朱標逝後,朱元璋已察覺兒子真正死因,才會因喪子之痛失去工作熱情萎靡不振吧。

    這是否也是現代家庭教育值得警示之處呢?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 7 # Z先生評說歷史

    朱標到底是怎麼死的?看來題主是對朱標的死懷有疑問。

    根據史書記載,朱標於洪武二十五年得風寒不治而亡。個人覺得是正常死亡,我們可以試著分析一下:

    一、爭儲謀殺說。我覺得這種可能性是最低的,首先老子朱元璋不會允許這種事情發生,就算確有其事,我覺得肯定會有大筆墨的記載;其次,朱標是老朱同志重點培養的繼承人,其他皇子對這位哥哥也是敬畏的很,老爹和大哥可是不可逾越的大山,我相信他們都沒那個膽;最後,沒有什麼史料顯示老朱同志對太子的地位產生過動搖,所以為了爭奪太子位而導致朱標被謀殺是最不可信的一種說法。

    二、與老朱發生爭吵導致精神壓力大。

    我覺得這個說法有一定的可信度,但也只是我們的猜測,自然,身為一國太子,老爹又是朱元璋這種強人,必然要事事擔心,看合不合老爹的心意了。

    因為意見不合和老爹爭吵,導致身體虛弱,得病而亡,我覺得不可信,試想,敢和朱元璋吵的除了朱標還有其他人嗎?就說明了這是朱標地位的體現,朱標他也知道自己在老朱心中的地位,不會因為一次爭吵就把自己給嚇住了。

    綜合,我更相信朱標是因為長久的高強度工作導致的身體虛弱,而非一次爭吵就引起的精神壓力太大。

    三、太子朱標死後,老朱很傷心。朱標一直都是他重點培養的繼承人,而且他完美符合自己對繼位者的要求。所以,朱標應該就是得了疾病去世的。

  • 8 # 菩薩我想對你說

    如果朱標不死,大明王朝會是另外一番景象,武功不一樣輝煌,但是文治一定非常燦爛,太子朱標自小便受儒家經典的薰陶,為人十分忠厚且自帶光環和人格魅力,生母是朱元璋的結髮妻子馬皇后,而朱元璋又將一生的心血全都傾注在了朱標身上。

    文武百官對朱標這位後繼之君也十分的滿意,生性仁厚,不嗜殺戮,是一位典型的明君,正當朱元璋將這棵小樹苗培養成參天大樹,又將朝廷中的荊棘全部剷除的時候,朱標突然死了!而且死的不明不白。至今關於朱標的死因仍然是議論紛紛,很多人都沒有想到這樣一位敦厚仁愛的守成之君為何僅僅38歲就離開了人世,朱元璋得知太子猝死的訊息,當即失態,痛哭不已,他不明白老天為何要奪走他這個最心愛的兒子,難道真的是對自己殺戮過多的一種報應嗎?

    朱元璋本來對朱標寄予厚望,他時常在其他皇子和文武大臣面前毫無遮掩的誇讚朱標的才能和仁厚,認為朱標一定會匡正自己的過失,將大明王朝治理成一個繁榮昌盛的禮儀之邦,可是人算不如天算,一場突如其來的變故讓朱元璋頓時手足無措。而大明王朝也進入了混亂期,朱元璋的兒子們虎視眈眈的盯著太子之位,只等老皇帝一死便起兵相爭,為了讓朱標安息,朱元璋最終立皇太孫朱允炆為繼承人,如果朱標泉下有知得知自己的父親如此愛護自己,恐怕也可含笑九泉了,對於朱標的死因,史書上並沒有過多的記載,很多專家認為朱標死於一種突發性的疾病,很有可能是心腦血管疾病,但是查閱洪武年間的皇宮醫案並沒有發現朱標患病的任何跡象,其實朱標之死與朱元璋有非常大的關係,朱元璋是馬背上打天下的皇帝,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朱元璋在建國之後大開殺戒,先後製造了殘酷的三大案:藍玉案、胡惟庸案和空印案。這三場大屠殺共殺掉四五萬人,當時朝廷上的文武百官基本換了個遍,官員早上上朝晚上都不一定會回來,在當時的官員們看來,當官是一門高風險的職業,不僅辭不了還時刻有生命危險,實在是苦不堪言,朱元璋十分痛恨貪官汙吏,然而明朝的額官員俸祿又少的可憐。

    於是大批的官員只能賺點外快來養活家小,按理來說這屬於工資體制有問題,但是朱元璋卻並不這麼認為,他一直在想一個問題:當官了之後為什麼還要貪呢?他們為何不能像普通的老百姓一樣滿足於粗茶淡飯的生活呢?

    想不通便開始大開殺戒,朱標恰恰對於父親這種雷霆手段非常反感,他雖然洞若觀火,但是卻不敢反駁,他曾經勸過朱元璋不要再大開殺戒,可是朱元璋卻勃然大怒,甚至隨手抄起椅子準備砸朱標,幸虧朱標跑得快,否則非得掛點彩,在朱元璋看來,自己這樣做全部都是為了自己的兒子,可是朱標卻不理解他,而朱標則認為朱元璋的殘酷手段讓自己整天擔驚受怕。

    在這種長期壓抑的環境下,朱標的身心受到了很大的折磨,明末清初的傅維麟撰寫的《明書》記載,朱標早逝是因為和朱元璋發生爭吵,精神壓力過大,鬱悶而致,這和明朝何喬遠撰寫的《名山藏》中寫的朱標的死因雷同,所以朱標之死很有可能並非病故,而是被朱元璋這位虎爸長期精神壓迫而亡!

  • 9 # 歷史雲頂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一個特別厲害的皇帝,亂世出英雄,作為貧苦的農民孤兒出身,他為了生計做過放牛娃,還去寺廟裡當了和尚求點飯吃,最後能當上開國皇帝,創立大明王朝,實在是不容易啊!可惜的是,朱元璋的幾個兒子卻似乎沒有老爹這麼給力,朱元璋下位之後,朱棣透過謀反上位,心機深成的他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把都城那麼一遷,導致明朝後面勢態下滑了三百多年。然而在朱棣上位之前,明朝卻還有這麼一個特別有本事的人,可以說如果他登上皇位,清朝都很可能沒辦法建立起來,那麼這個人是誰呢?

    其實他就是朱元璋的大兒子,朱標。朱標出生的時候,朱元璋還處在白手起家的打拼階段,所以和其他兒子比起來,朱標對自己老爹經歷過的事是最有了解的。朱標的生母不能確認,可能是和朱元璋一起創業的馬皇后,不過即使不是馬皇后親生的,長大後他和馬皇后忠厚仁和的觀念不謀而合,馬皇后也很喜歡他,處處護著他,可以說勝似母子了。

    一開始朱標作為大兒子,是登上皇位的強力人選。而且他從小就很友善,不像其他兄弟從小就被教育競爭和自相殘殺,每次其他小王爺犯了錯,朱標都會很有兄弟情地為他們像朱元璋求情,可以說是皇家子弟裡難得的善良。然而,他的這個特點也給他帶來了一些麻煩。因為他太善良了,看不得別人受刑罰,所以每次朱元璋要懲治下面犯錯的人時,朱標都會跑出來求他放過一馬,導致朱元璋很難做人,後來對朱標的積怨就越來越多。不過雖然他給自己帶了很多麻煩,畢竟是親生兒子,而且是年輕時出生入死的馬皇后最寶貝的兒子,所以重視親情的朱元璋也沒有拿他怎麼樣。

    然而馬皇后去世過後,朱標的處境就開始變得危險了。有一次他又因為替人求饒觸怒了朱元璋,這次他知道馬皇后不在自己很可能受到危險,情急之下他拿出了已逝馬皇后的畫像。朱元璋看到之後氣就消了。之後朱元璋讓他去西安視察,那邊是另一個皇子,秦王朱樉的管轄地。一方面是讓朱標去考察當地狀況,另一方面是朱樉在那邊犯了錯,朱元璋讓他去觀察弟弟究竟怎麼辦事的。朱標回來之後就把自己作的陝西地圖獻上了,還給朱樉解釋錯誤求情。

    然而令人疑惑的是,正值青壯年的朱標,從西安回來之後,就得感冒而死了!這裡是一個大疑點,我個人認為和朱樉有點牽連。畢竟朱標雖然崇尚兄友弟恭,對他們非常好,但他幾個弟弟和他不一定是一樣的心思啊,這從朱棣後來謀反就能看出來,那麼作為皇帝繼承的第一順位,朱標的意外患病很可能就和他的兄弟就關係了。可惜這麼一個好太子,性情忠厚又兢兢業業,最後死得不明不白。可能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而是成功登上皇位的話,就沒有清朝的事兒了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描寫山下風景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