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靜話詩詞

    無論什麼樣武功,他都屬於一種生存技能,與我們今天所學的數理化,經濟管理沒有區別。那些人學習武功也只是為了生存的更好一點。

    大多數武功是需要刻苦練習的,開掛一說也僅僅存在於金庸筆下的幾位主人公而已,從越女劍到韋小寶經歷了,接近兩千年曆史。而開掛人物只有那麼三五個。

    對於透過努力而改變生活狀態的還是在絕大多數,即使幾位主人公也不例外。無論是喬峰從一個農民的孩子到丐幫幫主,南院大王的勵志故事,還是郭靜從一個普通農民孩子到富甲一方的草根逆襲,在他們得到一些物質以後,便不會要求孩子做出自己的努力,所以郭破虜,郭芙鬥沒能繼承他們的武功,也沒能繼承他們的優良品質。

    各種武功不斷變化,也是使武功弱化的一個重要因素。雖然看上改變的時候,威力增強了但是沒有基礎的人來說,還是從基礎學起來更好。

  • 2 # zhi願你比我過的好

    我個人覺得有幾下原因,1,哪個朝廷政權,能允許一幫武林高手的存在?他們要是組成敢死隊,會不會有威脅?2,元朝統一的時候,連郭靖都沒有幸免,有誰能敵過千軍萬馬?3,很多高階武功非常難練,有得人還沒練成就死了,人都是有私心的,難到誰會給秘籍上交給國家?4,按照金庸老爺子的介紹,武林的鼎盛時期,還在天龍之前。那麼我們想想,不就是唐末朱溫之後?那個時候什麼是武林盛世?那個時候亂!十六國啊?沒有點功夫防身,想活命都難。後來呢?都是統一的大王朝,人們相對安逸了。俗話說,冬練三九,夏練三伏,能好好的活著,誰去遭罪啊?畢竟生下來就是武痴的人不多,武學奇才的更少。

  • 3 # 斌比冰水冰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根本非作者原意,只是幾部出名的作品剛好有明確的時代背景,所以形成的這個觀念,射鵰三部曲,天龍八部,鹿鼎記,笑傲江湖這幾部可以說是金庸小說中最出名的了,而且多次改編電視劇,形成了武功一代不如一代的假象。真正原因在於金庸後期求變,由天龍八部這部名字取自佛典的小說中武功各具象徵意義變為最後鹿鼎記中更多涉及智謀,政治,武功淪為打醬油,由年代推導而得出的結論。

    按照一直一來的觀念,金庸小說中武功最高的男主角是石破天,以遠高於俠客島兩大BOSS這種遠超江湖人士的武功,近乎神蹟的內力輕功被舉為金書第一男主角,可是仔細推敲發現這也是有問題的。白自在當時自稱天下第一,可是將古往今來武功最高的兩位大宗師並舉,達摩老祖和張三丰真人。達摩老祖南北朝時期的人。而太玄經這部來自於李白俠客行的詩作,無論武功是誰所創,創始人必然是唐以後,可見在白自在眼中,即便這位創作俠客行的高手也是不能和達摩祖師張三丰相提並論,既如此,學會太玄經的石破天武功就真能高過創作人?若俠客行按照時間線在張三丰之後,那麼只好也安排在明或之後,若石破天在倚天后,他的武功表現又難免和射鵰三部曲相比較,不提張三丰,比之三大男主,狗哥表現真不差。

    若按武功傳承,按理說經過無數高手能人改進,應該越改越厲害才對,最典型的降龍十八掌,由蕭峰根據前人所傳二十八掌,根據自己深湛的武功修為改為十八掌,威力應是更勝以往,傳到洪七公郭靖,郭靖更是由至剛的掌法融於至柔,使得掌法吞吐不定,而且身負當時玄門正宗的全真內功,加上引得五絕爭奪的九陰真經,比之虛竹得自逍遙三老的二百多年內功,段譽六脈神劍的神奇武功,只怕頗為不如,比之蕭峰的戰神技巧,表現也實在難以說高於蕭峰。好吧,你說郭靖太笨,但是從小軍陣長大,郭靖學東西記性都不如別人,靠的本來就是手比腦快,這不算打架的天賦?只能說蕭峰沒事改成什麼十八掌,二十八掌多好,打的當時武林人士一個個哭爹喊娘,連神蹟的掃地僧都被打斷肋骨了,可憐改進後後輩小子得了第一的九陰真經都不能取得優勢,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

    我們再來推翻前面的推導,狗哥石破天武功確實更高,主要是因為當初創太玄經的人武功太高了,無法傳承,所以比不過少林武當無數年的積累,因為他的武功高到後人無法領會,以至於失傳。而少林武當由於會商業經營,很多人學了他們武功後進行商業互吹,導致少林武當的武功一直有人稱道,而傳說中神奇武功卻多半失傳。我們站在上帝視角見識過各大高手的武功奇蹟,所以堅決的站在英雄一遍竭力鼓吹。那些無知的江湖人,練了一輩子武功,也不知道誰高誰低,只好吹牛皮。牛都吹到天上去啦,越古老的時候不斷有武功高的印象,而且遠古還有神仙,上天入地,無所不能,天塌了都能補起來,可是除去神話中的傳說,那些武功高的一人敵萬安能抵得過現在一枚彈彈。

    所謂武功由於以前所用工具太少,所以打熬力氣,加強自身反應和力氣,以求在惡劣而且戰事頻發的時候提高生存率,當然比現在的人要強。但是同樣惡劣環境下,把傳承的力量看得越來越小,那實在是太小看古人的智慧了。世界是不段發展的,科技在進步,人對自身的研究也在不段進步,一味以為所謂武功一代不如一代是不科學的,而這個觀念投射到金庸小說中就形成了一代不如一代的邏輯和印象。其實金庸的小說成書本就不同時間,前後小說本就沒有設定一個一成不變的武功體系,只是後期作品越來越注重內涵,和現在網路小說打怪升級的方式並不相同,偏重寫命運故意武功表現高的天龍時間設定在北宋,而偏重寫人性低武時代設定到了清,所以形成武功一代不如一代的印象,其實只是老人家的寫法和側重點不同了而已。小時候讀書爭論誰武功最高可以理解,畢竟不想當將軍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尋找一個偶像。只是成人後,工作了,多去了解背後的原因,為何會如此也許更好呢。好吧,瞎七八吹了半天牛,也沒有啥邏輯,坐等天上的牛掉下來吃肉或者被砸死吧。等噴,不跑......

  • 4 # 摩雲山客棧大掌櫃

    武功逐漸式微是必然的。

    做為中華傳統文化的一部分,武俠小說放大了其中的武功這一點。

    大掌櫃認為,就像幾乎所有的傳統文化傳承,武功也起源於神話。就像是石破天或越女劍中的阿青,那幾乎是半神的存在。雖然無法證實,也同樣無法證偽。那些神乎其技的功法到底是否存在過其實並不重要,一點也不妨礙它們民眾中被口口相傳,津津樂道。與之相似的還有許多,諸如小到文字的起源,大到人類的起源。

    很少有那些貌似嚴謹的歷史學家能夠認同的武功傳承,有的只是像我這樣的在故紙堆中翻找出的用來被同好反駁的一面之詞,但我還是要說一說。

    武功起源於春秋戰國。

    或更早。然而,如果再早一點,就不免陷入神話中去。對於神話,我持觀望態度,秉承不相信專家,也不信神棍的原則。春秋戰國,戰爭開始頻發,爭鬥開始以傷害對方為目的,武功的出現是合情合理的。

    發軔於南北朝。

    這一時期民眾普遍尚武,“仰首接飛鐃,俯身散馬蹄”,幾乎人人都是練家子。可見此時,武功的高強與否是個人社會價值的重要提現。

    興於唐。

    唐朝,這個華貴的泱泱大國在每個領域都會出現絕頂的高手,這一點毋庸置疑。我甚至相信那“十步殺一人,千里不留行”,“事了拂衣去,深藏功與名”李白就是獨孤求敗。

    成於宋。

    宋朝是個追求精緻的王朝。所以武功中的所謂內功心法也許就是在這一時期被髮揚光大。

    傳於元明。

    元明受限於統治者的意識形態,不會出現發揚的想法,而且對唐宋那令人窒息的高度能夠接受多少也很值得懷疑。

    沒落於清。

    隨著火器的普及,武功這種費時費力又極難練成的勞什子不受人待見很容易理解,想要傷害對方,輕輕一扣扳機,輕鬆又愉快。

    這一漸變的過程在金庸系列武俠小說中一覽無餘。做為一位文學大家,同樣是一位能夠最大限度取悅讀者的暢銷小說作家,金庸卻不可能過分的扭曲歷史。對於歷史中的武俠文化,作者可以放大,可以裝飾,但就是不能改變它的方向。

  • 5 # Zack8

    這個問題很簡單!——傳承!

    《飛狐外傳》平四叔,為了報恩,獨臂撫養胡斐,並從閻基(是個假和尚)!設法找回了《胡家刀法》殘缺的幾頁,平四隻是一個普通百姓!感恩胡一刀當年的恩情,拼了老命也要保護胡斐周全,這便是傳承!

    人活到一定年齡,終歸會死,為人處世之道即是『人道』!懂得人道之人,自然懂得,知恩圖報!薪火相傳,生生不息!

    相比之下,福康安這個紈絝子弟,只是圖馬春花的美貌,到後來他的老孃,福晉大人嫌棄馬春花是個江湖女子,設計毒殺!

    馬春花,金庸小說《飛狐外傳》中的人物,她容貌嬌美,豔麗非凡,身材婀娜,周身透著一股青春活潑的氣息。曾經相救過男主角胡斐,與福康安有過一段露水姻緣,珠胎暗結,嫁給徐錚,生下一對雙生兒子(其實是福康安的孩子)。在一次押鏢中,徐錚被商寶震殺死,後馬春花殺死商寶震為徐錚報了仇,馬春花隨後回到福康安身邊,福康安的母親忌諱馬春花是個江湖女子,便將其毒殺,馬春花身中劇毒,奄奄一息,臨死前將雙生兒子託付給胡斐照顧,並與假裝成“福康安”的陳家洛見面,含笑而逝。

    這便是慘無人道!

    鳳天南和老虔婆福晉半斤八兩!

    更有甚者,剖腹驗鵝!

    在佛山,有一個大惡霸叫鳳天南,為霸佔一農民的土地,竟誣陷農民的小兒子偷吃了他們家的白鵝,把孩子叫到跟前問時,孩子年齡太小,說話含糊不清,說:“喔、喔”。惡霸鳳天南以此為據,強逼農民一家,被逼無奈,孩子的母親向鳳天南邊磕頭邊說:“鳳大老爺,你行行好,你公侯萬代,我兒子吃沒吃鵝,今天讓你看個明白!”說著,竟從身上拿出菜刀,沒有砍向惡霸,而是把兒子按倒,把自己親生兒子的肚子剖開,在血淋淋的肚子裡尋找,找到一些田螺,原來孩子吃的是“螺”,不是“鵝”。農婦剖兒子驗鵝之後就瘋了,整天在街頭喊:“風大老爺,我家小三子沒有吃你家的鵝。”

    這與《笑傲江湖》,嶽不群因為懼怕“萬里獨行田伯光”和“桃谷六仙”,帶著一眾下華山避難!但又,苦於沒有盤纏,去洛陽金刀王家『打秋風』!令狐沖被冤枉偷了《辟邪劍譜》又有什麼區別?

    金刀王家林平之的親戚都是些什麼人!

    自己的外甥家裡,『福威鏢局』被滅門,金刀王家,在武林中也是有頭有臉的!

    既不給林平之出頭,又不照料外甥,反而“崇拜君子劍”嶽不群,送羊入虎口!

    可能是,嫌棄林平之死了父母,福威鏢局破產!牆倒眾人推,反正有嶽不群這個“接盤俠”!金刀王家大不了出點“盤纏”!

    送走這對“瘟神師徒”,這樣一來,不會得罪青城派餘滄海,這個擅長『變臉術』的武林高手,想來金刀王家是怕了餘滄海的摧心掌!

    而來,照顧林平之,吃喝拉撒,還要管教育,太煩人!更何況林平之還帶著華山派一眾“拖油瓶”!

    於是,金刀王家裝傻充愣,就送走了“瘟神華山派”!

    至於,嶽不群怎麼想,洛陽金刀王家才不管!自己有安樂茶飯吃!

    外甥死活,那是他自己的造化!如此這般的邏輯!再加上五嶽劍派“螳螂捕蟬黃雀在後”!

    嶽不群自己即是無能,又是無德,還死要面子,自毀長城,放在好好徒弟不要,為了五霸崗被徒弟搶了風頭!竟然“公報私仇”!

    這麼一來,令狐沖被逐,衡山派劉正風家滅門,福建福威鏢局滅門,嵩山派死的死殘的殘,泰山派也死的差不多了!

    只剩下,恆山派一群尼姑,還有恆山別院,五霸崗上收編的“江湖豪客”,其他門派又被嶽不群騙去思過崖『參研前輩劍術殘招』!

    思過崖的山洞裡,武林人士直著進去,洞口封上,左冷禪和藥物廟外面的那夥瞎子,和五嶽劍派在黑夜裡火拼,連橫著出來的機會都沒有!

    五嶽劍派是沒有了!還講什麼傳承

    思過崖上活著下來的,也就剩下任盈盈、令狐沖、莫大先生!還有隱居的風清揚!

  • 6 # 夢露居士

    首先,金庸小說中,是不是朝代越靠後,武功就越弱呢?確實存在著這麼一個大體的趨勢。

    比如,除去短篇小說《越女劍》,以及沒有明確年代的《笑傲江湖》、《俠客行》等,金庸年代最早的一部小說時《天龍八部》發生於北宋年間。這部小說裡的武功相當神奇,比如返老還童、吸人內力、劍氣傷人、隔空取物、傳音入密……等等,就差沒有御劍飛行,千里殺人了。

    《天龍八部》之後是《射鵰英雄傳》與《神鵰俠侶》,發生在南宋,這兩本書中的武功就弱了很多。大理段氏的六脈神劍失傳了,南帝憑著六脈神劍的入門功夫一陽指就能躋身五絕。《九陰真經》雖然很厲害,也必須有物理接觸才能傷人。周伯通領悟的左右互搏,已經能讓郭靖、小龍女功力大增,要知道六脈神劍可是一人獨使五套劍法。

    兩雕之後是元末的《倚天屠龍記》,由於承接著兩雕,所以武功差不多。

    接下來是《碧血劍》,發生在明末。經歷了一個明朝,江湖的武功水準呈斷崖式跌落。比如“伏虎拳”這種名字low到爆的拳術也被人推崇。

    入清之後,武功水平進一步降低,《書劍恩仇錄》和《雪山飛狐》、《飛狐外傳》中很少有比拼內力的情節,大部分都是兵器決勝負,胡斐遇到拿著寶刀的田歸農,竟然打不過,可見當時的武林人士已經非常依仗兵器之利了。當然清代也有厲害的武功,比如《鹿鼎記》中化骨綿掌、凝血神抓,都較為神奇。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我認為有兩點原因:

    第一,金庸小說寫作的順序

    我們看一下金庸的小說的寫作順序:

    《書劍恩仇錄》:1955年

    《碧血劍》:1956年

    《射鵰英雄傳》:1957年—1959年

    《神鵰俠侶》:1959年—1961年

    《雪山飛狐》:1959年

    《鴛鴦刀》:1961年

    《白馬嘯西風》:1961年

    《飛狐外傳》:1960年—1961年

    《倚天屠龍記》:1961年

    《連城訣》:1963年

    《天龍八部》:1963年—1966年

    《俠客行》:1965年

    《笑傲江湖》:1967年

    《鹿鼎記》:1969年—1972年

    金庸剛開始寫小說,主要學習了中國古典章回小說,比如《書劍恩仇錄》裡紅花會群雄個個都有綽號,明顯是效仿了《水滸傳》。所以金庸一開始還是比較寫實的,後來越寫越放飛自我,放飛想象力,知道寫出了《天龍八部》,被當時的人批評為太過神異。金庸此時也開始反思,並收斂了自己的想象力,向現實靠攏。

    也就是說,在《天龍八部》之前,金庸小說中的武功越寫越神奇,恰好他的小說的背景是由清至明至南宋至北宋,因此讓人產生了武功一代不如一代的感覺。比如金庸在寫《射鵰英雄傳》時,一陽指是頂級武功,但他寫到《天龍八部》時,發明了更神奇的六脈神劍,一陽指就沒那麼強了。

    第二,小說的現實程度不同。

    小說的背景越接近於近現代,就越要貼近現實。金庸寫小說時,很多人對清朝的情況比較瞭解,有很多清朝出生的人還活著,所以以清朝為背景的小說不能寫得太奇幻。

    比如金庸寫胡家刀法“以主欺客,不如以客犯主。嫩勝於老,遲勝於急。纏,滑,絞,擦,抽,截,強於展、抹、鉤、剁、砍、劈”,基本上是參照、仿效清末武術的口訣來寫的。

    但是寫到更古老的時代就不一樣了,宋明時代太過遙遠,不妨放飛想象力,因為宋朝元朝什麼樣,誰都沒見過。

    而且金庸在寫清代的小說時(包括《碧血劍》),基本以江湖與朝廷的鬥爭為主要背景。因此金庸不能把武林人士寫得太強,雙方要勢均力敵,鬥爭才激烈,小說才好看。

    等金庸寫到宋元時代,朝廷基本沒有露面,完全是江湖廝殺,這種情況下,自然是想象力越豐富,小說越好看。

  • 7 # 天龍戰神平頭哥

    所謂的武功一代不如一代,大部分都是天龍八部書迷一廂情願的說法。。畢竟他們鍾愛的角色是北宋時期的,且天龍八部確實是一部極其成功的武俠小說,但如果天龍的時代背景為清朝,估計就會出現武學進化論了。。

    不可否認,從天龍八部到鹿鼎記,很多武學在逐步失傳,許多門派也逐漸式微。。但同時新的武學也逐步出現,個人覺得武功一代不如一代這個說法不成立。。有這種想法的,更多的是被電視劇所影響,小說中即使到了清朝,也有許多不凡的武功描寫。。

    有的人說,天龍八部中被喬峰稱之為“高明的點穴功夫”的一陽指,到了三部曲一燈大師手中“居然躋身為五絕之一”。喬峰的絕技降龍十八掌到了三部曲居然淪落到跟一陽指齊名,以此證明武學的衰退,但是細讀小說就能發現,一陽指是有品級之分的,雖然沒有寫明一燈大師的品級,但從實戰表現來看,段正淳指力不及三尺,一燈大師與金輪法王兩人相隔丈餘遙遙相擊,連載版甚至兩丈有餘,且一燈的一陽指被金庸先生評價為“看來溫淳平和,但沛然渾厚,無可與抗”

    而在天龍里號稱內力“震古爍今”的段譽,六脈神劍也只能逼得慕容復丈許之外無法近身。。

    相比之下,一燈大師雖然不會六脈神劍,但就指力和射程來看,並不弱於段譽的六脈神劍。。。

    再說降龍十八掌,看過新修版的讀者都知道,新版降龍十八掌是由降龍二十八掌刪減多餘的後十掌,並且借鑑靈鷲宮武功而來。相比前者,威力更大。。。。可見新版降龍十八掌>舊版降龍二十八掌。。。

    再來看看喬峰洪七公和郭靖在實戰中的表現。。

    喬峰少室山對決慕容復加遊坦之時,金庸先生旁白表明,降龍對於內力消耗極大,喬峰長時間使用,掌力勢必減弱不可,連載版更是直接說明兩百餘招掌力減弱。。

    相比二輪華山論劍中的洪七公,書中寫明,洪七公年歲卻不輕,並且中了歐陽鋒的蛇咬掌擊,此時功力雖然恢復,終究也是大見摧傷,連使一百六十二掌降龍十八掌,掌力後勁雖然漸漸衰減,但勢道仍然剛猛狠辣。

    一個是後勁減弱,一個是掌力減弱,區別很大。。

    再看郭靖對決金輪法王加蒙古三傑,書中寫明金輪本力遠較郭靖為大、功力也深,雖然掌法武技有所不及,但終究在伯仲之間,加上蒙古三傑,幾人圍攻郭靖,“心想他內力便再深厚,掌力如此凌厲,必難持久。”在有意消耗郭靖內力的情況下,郭靖憑藉二十年勤練九陰真經,“初時真力還不顯露,數十招後,降龍十八掌的勁力忽強忽弱,忽吞忽吐,從至剛之中生出至柔的妙用,以此抵擋三大高手的兵刃,非但絲毫不落下風,而且乘隙反撲,越鬥越揮酒自如。”

    喬峰洪七公郭靖,三人都學全了降龍十八掌的情況下,到了郭靖手上,從喬峰和洪七公一味的剛猛,到郭靖至剛中生出至柔的妙用,我看不出哪裡有一代不如一代。。新修版甚至連耶律齊都學全了完整的降龍十八掌。。

    再來說說天龍書迷最津津樂道的“刻字”論,連載版小說中黃眉僧可以以指劃線,不過金庸先生在70年代的修改版中已經改為使用木魚槌,換言之,修改版的小說中,不管是天龍八部,還是射鵰三部曲,均無人能以手指刻字,修改版喬峰能用腳底抹掉段延慶刻在地板上的字跡,三部曲中的全真七子王處一更是能腳踏入地深及近尺。。抹去地板表面的字跡更難,還是腳踏一尺更難,不言而喻。。更不用說丘處機以腳逼酒的本事了,而段譽以指逼酒就能讓喬峰無比驚訝。。當然,這些細節描寫想要證明武學並非一代不如一代,多少有些牽強。。畢竟笑傲江湖裡的向問天都能原地運勁在石板上踏出兩寸深的腳印。

    那就來說說被無數網友推崇備至的“擒龍功”,小說中這種武功僅僅在杏子林出現過一次。

    一句話甫畢,虛空一抓,一股氣流激動地下的單刀,那刀竟然跳了起來,躍入了他手中。

    然而在三部曲的倚天屠龍記,甚至是鹿鼎記當中,都有不少強過“擒龍功”表現的武功。。

    說著袍袖一拂,一股疾風隨著這一拂之勢卷出,祁天彪、雲鶴、宮九佳三人身前茶几上的三隻茶碗突然為風捲起,落在宋遠橋身前的茶几之上。三隻茶碗緩緩捲起,輕輕落下,落到茶几上時只託託幾響,竟不濺出半點茶水。祁天彪等三人當宋遠橋衣袖揮出之時,給這一股看似柔和、實則力道強勁之極的袖風壓在胸口,登時呼吸閉塞,喘不過氣來,三人急運內功相抗,但那股袖風倏然而來,倏然而去,三人胸口重壓陡消,波波波三聲巨響,全都大聲地噴了一口氣出來。

    以上原文是倚天中宋遠橋拂袖卷茶碗而滴水不濺的表現。比起從地上吸起一把單刀的擒龍功如何?

    再來看看鹿鼎記中九難的表現。

    只見白衣尼將火折輕輕向上一擲,火折飛起數尺,左手衣袖揮出,那火折為袖風所送,緩緩飛向蠟燭,竟將四枝蠟燭逐一點燃,便如有一隻無形的手在空中拿住一般。白衣尼衣袖向裡一招,一股吸力將火折吸了回來,伸右手接過,輕輕吹熄了,放入懷中。只將韋小寶瞧得目瞪口呆,佩服得五體投地。

    如果拋開電視劇的特效,單從這三段原文的表現來看,單從地上吸起一把武器的擒龍功的表現,遠不及宋遠橋和九難,喬峰體現的是“取物”,而宋遠橋和九難則更多的表現出比“取物”難度更高的“控物”。。至少從這點來看,我不覺得武學一代不如一代。。

    既然提到擒龍功,就不得不提到下面這段原文。

    那僧人又袍袖一拂,少林寺澄字輩的僧人各施絕技化開,可是眾僧的虎爪手、龍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龍功等等,卻也沒能抓住此人。眾僧驚詫之下,都心念一閃:“天下竟有如此人物!”

    少林澄字輩高僧施展虎爪手,龍爪手,拈花擒拿手,“擒龍功”等等,均沒能抓住九難。。

    可見被網友形容成“幾百年來無人能練成”“降龍十八掌進階版”“最高境界能無視空間和重量”的“神功”,到了後世也只不過是少林高僧都會的高明的擒拿術而已。。也證明了擒龍功並非丐幫武功,而是少林派的擒拿武學,或許是玄苦傳給喬峰也未可知。。。

    說完三部曲,順便說說經常被人用來打臉武學退化論的《俠客行》。

    且不說石破天學會太玄經之前就已經將體內陰陽兩種內力水火相濟,併兼陰陽剛柔,三部曲和天龍都無人能做到,練成太玄經之後的表現又如何呢。。

    右手虛執空劍,便使“十步殺一人”的劍法,手中雖然無劍,劍招卻源源而出。石壁上的圖譜一幅幅在腦海中自然湧出,自“銀鞍照白馬”直到第二十三句“誰能書閣下”,一氣呵成地使了出來,其時劍法、掌法、內功、輕功,盡皆合而為一,早已分不出是掌是劍。他隨手揮舞,已是不按次序,但覺不論是“將炙啖朱亥”也好,是“脫劍膝前橫”也好,皆能隨心所欲,既不必存想內息,亦不須記憶招數,石壁上的千百種招式,自然而然地從心中傳向手足。

    要知道獨孤求敗的最高境界是“無劍”境界,但也僅限於“四十歲後,不滯於物,草木竹石均可為劍”,石破天虛執空劍,無需草木竹石,劍招卻源源而出,相比“無劍”境界,又高了一籌。。相較於六脈神劍,石破天掌風鋒芒不拔,是以石壁雖毀,卻並非立時破碎,而是慢慢地酥解跌落。

    能把“堅厚異常,難以攻破”的石壁震的慢慢酥解跌落,而段譽震古爍今的內力,配合數十指六脈神劍,卻無法射穿土牆,二者威力高下立判!

    綜上所述,拋開電視劇特效的影響,個人認為金庸小說所謂的武學一代不如一代,並不成立。。。並不能因為黃日華版喬峰能打出金龍,而古天樂版郭靖打不出,就單純認為武學在退化。。從北宋的天龍八部,到清朝的鹿鼎記,各自都有非凡的武學表現。

  • 8 # 西堤讀文史

    先說結論,按年代先後來說,金庸武俠中的武林高手的武功,整體水平下滑是顯而易見的,說武功一代不如一代沒什麼錯。

    但是,某些時代的頂尖高手,超一流高手,並不一定比前代的差。有些時代的超一流高手,有的能跟前代的超一流高手並駕齊驅,有的甚至超過了前代高手。

    首先說整體水平,整個武林的武功的確是一點不如一代。

    從《天龍八部》裡的高手如雲,到《射鵰英雄傳》裡的高手屈指可數,到《碧血劍》《書劍恩仇錄》裡的高手僅僅比一般江湖拳師高那麼一點,整個武林的整體水平下滑得厲害。

    天龍時代,少林寺光玄字輩的高僧就四五十個,而且在江湖上,比玄字輩高僧武功高的高手比比皆是。到了《書劍恩仇錄》裡面,《碧血劍》裡面,一般的江湖拳師竟然都能嶄露頭角了,像紅花會里面那幫人,沒幾個高手,竟然在江湖上有那麼大的權勢。

    《笑傲江湖》裡,五嶽劍派的掌門人,除了左冷禪,其他的嶽不群定逸師太莫大先生天門道人,那武功的水平別說拿到《天龍八部》裡了,拿到射鵰三部曲裡都太菜了。丘處機,俞蓮舟,隨便一個都能虐他們吧。

    左冷禪派去圍攻華山派的那些高手,能被令狐沖一劍全部刺瞎,而嶽不群卻只能看著整個華山派坐以待斃。十幾個人把一個門派滅了,看起來很嚇人,其實這種事,前代一個人就能辦到,喬峰在聚賢莊那是什麼水平,何足道一個人逼得整個少林寺認輸又是什麼水平,郭靖一個人挑了天下第一大派全真教不要太輕鬆。

    所以,越往後,整個武林中武功的整體水平是越下降的。

    其次,後代某個時代的頂尖高手,不一定比前一代差。

    咱們不說射鵰三部曲後面的《俠客行》,石破天可是bug級別的高手。

    咱們單說說《笑傲江湖》裡的東方不敗,他就不比《天龍八部》和《神鵰三部曲》裡的頂尖高手差。

    東方不敗在笑傲裡一個人打任我行、令狐沖、上官雲、向問天、任盈盈,可以說一打四五個還遊刃有餘,他單打獨鬥任我行或者令狐沖,不說秒殺也能碾壓。

    天龍里喬峰曾經覺得自己能打三四個段延慶,多了就打不過了。這段延慶跟少林玄字輩的玄慈比怎麼樣?肯定打不過玄慈的,玄慈也就比喬峰弱了一點點,玄慈大金剛掌一掌把喬峰打得腿下一軟。我敢說喬峰恐怕打不過兩個玄慈一起上。參見他打丁春秋、慕容復、遊坦之,時間長了必敗。

    我們把玄慈放到笑傲裡什麼水平?肯定要弱於方證老和尚,方證學會了易筋經和十二套少林七十二絕技的武功,武學修為高於玄慈沒疑問。而任我行也只是比方證稍弱,至少能硬剛一陣子。咱們假設任我行等於玄慈,敢問喬峰打得過三四個玄慈嗎?

    但是東方不敗應該能碾壓三四個任我行,也就是能碾壓三四個玄慈,這可比喬峰打得過三四個段老大厲害多了。

    東方不敗到了天龍里,恐怕是僅次於掃地僧的水平,應該穩贏喬峰。虛竹段譽一個實戰差,一個不穩定,真打起來恐怕不是東方不敗對手。

    東方不敗到了射鵰三部曲裡,大概可以跟張三丰爭天下第一。射鵰三部曲裡,除了張三丰,沒人敢說能穩贏喬峰的吧,什麼東邪西毒南帝北丐,雖然在江湖上稱王稱霸,縱橫無敵,可是仍然不如喬峰。張無忌賬面實力夠,可惜實戰老是打折扣。

    金庸武俠兩個武學盛世裡,天龍八部和射鵰三部曲時代,東方不敗都能保二爭一,可見後代某個時代的頂尖高手,不一定比前一代差。

    除了東方不敗,《笑傲江湖》裡的方證,可是個牛逼的存在,學會了易筋經,又學會了十二套七十二絕技,在《天龍八部》裡,很顯然強於玄慈,至少跟天龍四絕一個水平,也就是說,方證老和尚到了天龍里,至少能跟慕容博,蕭遠山,蕭峰,鳩摩智並駕齊驅,甚至猶有過之。

    方證老和尚如果到了射鵰三部曲裡呢?我覺得不會比射鵰五絕和神鵰五絕差。再差,也比只有內功不會招式的覺遠強吧,而在楊過的眼裡,覺遠的內功已經深到只有郭靖一燈可以比了。

    綜上所述,我先前的結論,某些時代的頂尖高手,超一流高手,並不一定比前代的差。有些時代的超一流高手,或者能跟更早的超一流高手並駕齊驅,有的甚至超過了前代高手,得到了證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婚後的男人是不是怕老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