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徒步與一般徒步不同,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 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高原反應症狀普遍出現在海拔3000米以上到達高海拔6-12小時後,少數在1-3天后發生,一般3-7天內恢復,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周以上。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胸悶、氣短、乾咳、頭痛、頭昏、乏力、厭食、噁心、嘔吐、嗜睡、失眠、微燒等;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紫,有的人還會因空氣乾燥而出現面板粗糙、嘴唇乾裂、鼻孔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症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有的只出現上述單個或少數幾個症狀,有的則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強烈,有的則較輕,甚至幾乎沒有。
預防高原反應的要點:
保持良好的心態、足量飲水、注意防寒保暖、合理膳食、晚睡早起、必要的藥物輔助治療、通風透氣、及時溝通。
高山病也稱“高山適應不全症”,是人體對高山缺氧環境適應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各種臨床表現的總稱。主要症狀有頭暈、頭痛、耳鳴、噁心、嘔吐、脈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木,嚴重的可引起昏迷。吸氧後症狀可緩解。又可分為高山反應、高山脈水腫、高山昏迷、高山高血壓、高山紅細胞增多、高山心臟病、慢性高山適應不全混合型等七種型別。最要命的當數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這兩種高山病發病快,死亡率較高,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警惕。對付高山肺水腫和腦水腫,要積極預防、注意觀察、儘早識別、及時治療、迅速下撤。
輕度急性高山病除多飲水補充因出汗、呼吸加快和空氣乾燥損失的水分外,不需其他治療,一兩天後就會好轉。服用布洛芬、飲大量的水有助於減輕頭痛。如果症狀更嚴重一些,可服用乙醯唑胺、地塞米松或其他藥物。
高山肺水腫有時有生命危險,必須密切觀察,臥床休息、給氧。如果無效,應將患者轉移到低海拔地區,不要延誤。心痛定作用很快,但只能維持幾小時的療效,不能取代把症狀嚴重的病人轉移到低海拔地區。高山腦水腫也可危及生命,可用地塞米松治療,如果病情加重,應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如果病情惡化,延誤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後,症狀一般都能迅速好轉,若無好轉,應尋找其他的原因。
關於高原反應,有很多誤區:什麼體質好的人更容易得高反,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高反,大多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從書本到書本,沒有什麼根據的,只會把一些想去的膽小者嚇倒。至少在我十幾年來帶隊幾百人去高原徒步,最高海拔6000米以上,比如喜馬拉雅東段,在海拔6136米露營,從未發現這些現象。我覺得應對高原反應,主要把握兩點:1.循序漸進,慢慢適應;2.一旦高反嚴重馬上下降到低海拔。
案例分析:2015年8月,義烏一驢友在龍眼平臺死亡,據當地嚮導講,該驢友因為下河洗澡引發了肺水腫,身體失溫,在做了復溫和藥物治療後,情況得到好轉。但當天晚上星空很漂亮,該驢友又出去拍星空,引發了重感冒,第二天下撤的時候就失去了生命體徵。
經驗教訓:1.到了高原,身體沒有適應之前不要瞎折騰;2.高反嚴重的時候應該立即下撤。
2.失溫
失溫在高海拔徒步中是最容易發生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危險。比如今年“五一”的鰲太事件,死亡的三人全是因為失溫!
失溫就是身體產熱和保暖的能力長時間小於散熱的能力,而導致核心體溫越來越低的現象。這一過程通常是緩慢發生的,但也有快速發生的情況,例如失足落水。長時間暴露在雨雪、大風和寒冷環境下的登山者,很容易陷入失溫狀態。在寒冷大風的山上,天黑降溫但仍穿著汗溼的內衣,服裝又不夠保暖,躺下後不再運動,身體產熱低於散熱,就容易導致失溫。
失溫取決於兩個因素:身體產熱、保暖能力和散熱速度。
造成失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衣服溼寒、體表風冷、飢餓、疲勞、年老體弱等均可引起失溫。比如,在高海拔地區,雪線高度以上空氣含氧量低,登山者的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假如長期暴露於低溫、大風、缺氧環境,加之缺乏適當的保暖措施,也極易發生失溫。
失溫可分為輕度失溫和重度失溫。輕度失溫時,患者的體溫下降到33~35℃時,症狀有:產生劇烈的寒戰、四肢冰涼、臉色蒼白、嚴重疲勞、語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識控制、呆滯、記憶力減退、情緒改變或者失去理智、脈搏減緩、幻覺等。重度失溫情況是指患者體溫下降到32℃以下時,患者失去意識,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具體表現為肌肉不再痙攣、脈搏和呼吸速度放慢、體表血液迴圈大幅度下降、喪失意識等,嚴重時,重度失溫患者會喪失一切生命體徵,此種情況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搶救。
1、預防手段
針對失溫產生的原因,預防主要從溼、冷、風三方面入手。不要讓寒冷、大風和溼衣服三者同時出現。在寒冷、大風天氣,要注意保暖,即使更換溼衣服,尤其是雨雪天氣,不要穿著溼衣服繼續行進或休息。
行軍途中要密切關注自身及隊員身體狀況,及時發現並處理;合理安排行進路線及作息時間,避免長時間暴露於低溫環境中,及時休息並補充熱量;勤換衣服,保持身體乾爽,注意保暖防寒。
2、救護措施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者緊急紮營,不斷進食高熱量食物。
2)脫離低溫惡劣環境,及時脫下寒溼衣物,更換保暖溫暖衣物。
3)防止繼續失溫,協助重獲體溫,進食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熱食,平臥往睡袋裡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
5)意識迷糊,狀態嚴重者,採用40度溫水浸泡。
6)失去意識,人工呼吸,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大腸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溫。
7)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案例分析:2017年5月,雲南8名驢友AA約伴鰲太穿越,半路遇到暴風雪,隊員走散,3人失蹤,最終被找到遺體,裝備和人分離,全是失溫而死。
經驗教訓:1.按最壞的打算帶足裝備;2.保護好裝備不被淋溼;3.發現失溫,在有能力之前及時使用保暖裝備,比如就地紮營,在帳篷中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
3.野生動物攻擊
一般情況下野獸總是在你發現它之前已經發現你,野獸對人的害怕程度遠大於人對野獸的害怕程度,但也有例外。一旦遇見獸類,應迅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正視它的眼睛,讓它看不出你下一步的行動。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動發動攻擊,這樣會暴露自己。不要背對對方,在自然界中這樣做等於表明自己是被獵者。面對對方,慢慢向後退。同時不能讓它看出你想逃跑(自然界中某些動物後退的時候表示它準備發起攻擊,獸類都知道這一點)。如果它跟進則應立即停止後退。注意:後退時一定要以勻速慢慢的走,即使對方沒有跟近也不要快跑。野外是野生動物的天下,它可以輕易的追上你。儘可能不要上樹,除非它沒有發現你,或者你自信後援小組能及時趕來。上樹等於自斷退路,獸類善於等待。如果它不認為你是食物,並且發覺你不會對它造成傷害,觀察一下之後它就會離開。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它明白這兩點。
熊:經常聽到有熊闖入戶外營地的事,這是因為以前有人用自帶食物喂熊,後因此舉危險而被禁止。但熊可不知道這一點,它仍然以為您的野營飯盒是為它準備的,於是大飽口福。要說明的是:熊不會主動傷人,在它眼裡人並不好吃。
(1)一般只在兩種情況下主動襲擊人類: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間(母子問題);
(2)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間。所以當你在有熊出沒的地方行進時,最好在身上帶上鈴鐺,一路上吹口哨,熊能聽見,知道是(可怕的)人類來了,會躲開的。
(3)但一定要記著:童話寓言說的“趴地上裝死”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真的有人試過,結果是:他在被熊扇了一巴掌,並少了一大塊頭皮之後一躍而起大叫一聲然後爬到樹上去了。當然,在他爬樹的時候熊也沒閒著--它被那一聲驚吼給嚇跑了。記往:熊出沒注意。
狗:一般來說狗都很可愛,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會咬你,但瘋狗除外。當你在路上看見有垂頭喪氣、伸出舌頭的狗時,請遠離它。當給狗追時,馬上蹲下,並撿起石頭扔過去。實際上你只需要緊記“蹲下”即可,不管有沒有石頭都蹲下。狗馬上就會跑開。遇見人家門口的狂叫不止的狗,只要不進入狗繩範圍,應該沒有事,狗也知道,掙脫狗繩是要捱打的(警犬除外)。
狼:狼是最危險的動物。一頭狼並不危險,但是,狼大多是群體活動。如果在行進中發現只有一頭狼,千萬不要輕視它,特別是當它遠遠跟隨的時候。狼很少獨自發起攻擊,當它認為不能獨立獲取獵物時,會通知其所在群體,並遠隨獵物之後,在路途中留下記號,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入夜時分即會發起攻擊。當發現有狼跟隨時,儘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狼怕火,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千萬不要想著把那隻跟隨的狼消滅即可脫險,相反,這樣只會引發狼群的仇恨,當狼群想復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時,會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們認為有絕對實力獲勝為止)一起進攻,這時,火也無法讓其退縮。古印第安部落流傳這樣一個忠告:千萬不要無故傷害野生動物,大自然是它們的天下,自然界同樣有著“法律”,狼就是它的執法使者。
案例分析:我本人的兩次經歷:2007年阿爾金無人區穿越,一次遇到熊,當時嚇我一跳,不知道如何應付,好在熊自己跑走了;之後看見一群野犛牛,我們開著越野車,靠近拍照,哪知犛牛生氣了,直接衝我們而來,把越野車差點拱翻了。
經驗教訓:1.不要主動招惹動物;2.遇到野生動物,不要輕舉妄動,先保持冷靜。
4.溺水
很多高海拔徒步線路都要反覆涉水,比如狼塔、烏孫、夏特、環博等。為了避免發生溺水事件,以下幾點需要注意:避免雨季徒步;選擇水面較寬、水流較緩的地方過河;過河前先做好保護;救人前先做好自我保護。
案例分析:2010年6月,8名驢友AA約伴在夏天穿越夏特古道,在渡過木扎爾特河時,山頂冰雪突然崩塌,包括領隊在內的6名驢友被衝到河裡,最終兩名驢友溺水而亡。
經驗教訓:1.雨季不要走涉水線路;2.選擇有經驗的領隊;3.過河時要做好保護再下水。
5.滑墜
高海拔徒步時滑墜事件也常有發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預防:不要一個人去走非成熟線路;探路時帶上繩索安全帶等技術裝備;在危險的地方先做好保護。
案例分析:2017年“五一”,青島女驢友獨自穿越洛克線,迷路滑墜摔傷失聯,9天后被找到,腿部骨折且氣息微弱,隨後,她被救下山,送上救護車,緊急趕往醫院搶救,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經驗教訓:1.不要一個人走非成熟線路;2.到無人區穿越最好帶上衛星電話,隨時求救。
6.迷路
短暫的迷路雖然不會立即致命,但如果你碰巧受傷,手機失聯,彈盡糧絕呢?
在人跡罕至的野外環境中,尤其是在灌木從生的樹林裡或是遍佈大石頭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跡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有時也可能在雨中、霧中或傍晚時分因視野不開闊而迷路。
迷路時,絕不可慌亂而到處亂走,這樣只會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須安靜下來。休息一會兒。然後,儘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點。沿途要做好標記。並在本子上記錄這些標記的所在位置。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點後,再一次先擇方向進行嘗試。在沿途做好標記,並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況,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在適當時候發出求救訊號。當然,如果你手機還有訊號,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離你最近的領隊或同伴。
按照國際通行的海拔劃分標準: ——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 ——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 ——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沒有人能在這個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爾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區域。
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 高原反應症狀普遍出現在超過海拔2700米以後。快速到達3000米以上時,更容易發生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一般發生在到達高海拔6-12小時後,少數在1-3天后發生,一般3-7天內恢復,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周以上。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胸悶、氣短、乾咳、頭痛、頭昏、乏力、厭食、噁心、嘔吐、嗜睡、失眠、微燒等;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紫,有的人還會因空氣乾燥而出現面板粗糙、嘴唇乾裂、鼻孔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 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症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
一般來說,影響高原反應的輕重程度、發病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海拔高度 進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應越強烈,患各種高山病的機率也越大。有報道說,3500米以下的發病率佔37%-51%,3600米-5000米的發病率達50%。 (二)進入方式 進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響到高原反應的強弱。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漸進的“階梯升高”反應要強,高山病患病率高。 有報道說,3日內從平原抵海拔4200米處,急性高山病發病率為83.5%;而由2261米經階梯適應在7-15天內抵4200米處時,發病率僅為52.7%。 (三)區域和季節 不同的地區,即使同樣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區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區反應輕些;同樣,在同一區域,空氣交換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強,白天比晚上好些。 從季節來說,冬季進入高海拔地區比其他季節患病率高。這是因為嚴冬時氣溫降低,大氣壓隨之降低,含氧量進一步減少;而且寒冷會刺激新陳代謝,增加人體耗氧量,並且容易併發呼吸道感染。 (四)個體素質 人對缺氧的適應性,多半依靠一種個體先天素質。涉及個體素質的因素較多,包括種族、居住地、健康狀況、性別、年齡、體態、精神狀態等。 高原反應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動不欺靜”之說,儘管不是絕對,從實際情況看有一定根據。究其原因,應該同個體之間紅細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異有關。 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樂觀者往往反應較輕。有的人對高原環境不瞭解,又聽了一些不恰當的宣傳,心理壓力過大,稍有不適,就緊張甚至恐懼,結果反應加重。一般來說,凡有明顯心、肺、腦、肝、腎等疾病,嚴重貧血、高血壓病和視網膜疾病患者,以及孕婦,均不宜進入高海拔地區。 正患上呼吸道感染併發燒,體溫在38度以上,或者雖在38度以下,但呼吸道及全身症狀明顯者,應暫緩進入高原。 兒童正處於身體發育期,綜合抵抗能力較差,對高原低氧環境十分敏感,缺氧後比成人更容易引發高原病,而且後果較為嚴重、持久。根據有關研究和經驗,建議儘量別帶10歲以下孩子去高海拔。比較安全的年齡是在十幾歲以上。 年齡過大且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也同樣不適合到高海拔。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全面退化,免疫力和應對特殊環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患上腸胃病,更容易發生急性高原病。
(一)心理準備 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重要法寶。
(二)生理準備 在去高海拔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調整到較佳狀態。 如果去高原是進行登山、穿越等大強度運動,提前、系統的訓練必不可少。要保證你的體能滿足運動需要並有足夠的盈餘。 很多人在去高原之前提前服用肌苷、紅景天、西洋參等一些抗缺氧、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保健藥物,還是有一定輔助效果的。但此類藥物不建議多種同時服用。 “肌苷口服液”對於抗高原反應效果更快、更直接,價格更合適,一般可在啟程前2-3天服用,並可在高海拔一直服用。尤其高原反應較重時,配以心腦舒口服液、葡萄糖口服液,緩解效果較好,也是藏區醫院對待高反常開的藥方之一;紅景天(在藥房常稱為“諾迪康膠囊”)從生物和醫學實驗、應用上證明對抗疲勞、緩解高反肯定有益,但效果潛在緩慢、價格不菲。如果使用紅景天,一般建議在上高原之前提前7天以上服用,並可持續服用。去年我們走唐蕃古道,2人出現嚴重高反吃紅景天沒作用就是因為沒有提前服用。 (三)知識準備 提前瞭解掌握高海拔生活、運動、醫療、氣候、習俗等相關知識, 充分了解掌握高原適應、高山病等相關方面的知識。
(四)物資準備 高海拔運動,可根據徒步、騎車、自駕等方式的不同做好相應而充分的物資準備。 團隊活動,如果新人較多,建議帶上氧氣或氧立得備用,如果到達的海拔較高、人煙稀少,必要時還要帶幾支“地塞米松”
(一)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堅強的自信心,對於減弱高原反應帶來的身心不適十分重要。要有一副平常心,既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要過於興奮。 (二)足量飲水之所以“飲水”,是因為它在高原適應中的重要性。 人到達高海拔後,脊髓會很快產生大量新紅血球,以提高血液攜氧能力,這些新紅血球使血液變得粘稠;同時,由於空氣乾燥稀薄,呼吸加速,使體內水分喪失比平原快,這種脫水更加劇了血液粘稠。 另外,在缺氧狀態下,人體呼吸頻率加快,深度加大,引起二氧化碳超量排出,造成身體體液環境偏鹼性,出現“鹼中毒”現象。鹼中毒會引起機體離子平衡紊亂,身體組織細胞開始聚集體液,造成身體浮腫,甚至出現水腫現象,同時也更促使血液趨向粘稠。 血液過於粘稠,會導致血液迴圈緩慢,氧氣輸送效率低下,全身各個器官都會因缺氧而出現各種反應,如腦部缺氧導致頭痛、頭昏、嗜睡,消化系統缺氧會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肌肉缺氧使活動緩慢、乏力,肢端(腳趾、手指、耳朵等)組織器官微迴圈緩慢容易出現凍傷,心、肺負擔嚴重加劇,等等。這些會大大降低身體機能,加重高原反應,並且使恢復更加困難。 由於水份攝入量減少和水腫,腸無法獲得足夠的水稀釋廢物,還會造成排洩困難,甚至導致嚴重便秘。 那麼,喝多少水、怎樣喝才算足量、適宜? 一般來說,在高海拔每天至少應當喝4-5升水,並注意電解質平衡。水分補充合理與否,可以尿量是否充分、尿液是否清澈、至少淺黃為判斷標準。 (三)注意防寒保暖高原天氣特點是:氣溫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5-6℃;早晚、晝夜溫差大,有些地區早晚溫差可達15-20℃;天氣變化快,剛剛還豔陽高照,很快就可能狂風大作,雷雨冰雹。因此,在高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在平原上,加減衣服的習慣是“感到冷再加”,而在高原上,則應該轉變為“感到熱再減”,穿衣以不感到熱為標準。如果等覺得冷時才加衣服,其實寒氣已經開始侵入並刺激肌體發生反應。 (四)合理膳食在高原缺氧環境,人體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因而胃、腸、肝、膽等消化系統功能較平原地區減弱,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與其相反,人體在高原地區消耗的能量、維生素等比平原地區大大增加。據有關研究,人體在高原地區5天所消耗的能量比內地平原地區多3%-5%,而且停留時間越長消耗熱量越多;維生素消耗量在缺氧條件下是平時的2-5倍。 因此,在高海拔的膳食安排,既要考慮消化系統的承受能力,還要注意改善營養結構。 在飲食安排上,要增大碳水化合物(應該佔60%以上)和高植物蛋白的比例,增大各種維生素的攝入,以便快速提供熱量,提高機體適應能力。 注意少食過於油膩的食物。過量的脂肪和動物蛋白既給腸胃增添負擔,又可加重高原反應。 在高原不宜吃得過飽,最好保持“七分飽”狀態。如果中間餓了,可以加餐或吃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零食。 除了食物中攝取外,建議每天另外補充維生素以滿足身體需要。如果你能適應酥油茶的味道,可以多喝一些,對緩解高原反應也有一定的作用。“入鄉隨俗不生病”自有它的道理。 在高海拔飲酒應嚴格限制或禁忌。因為酒精既加重心臟、肝臟負擔,其代謝又消耗體內大量水分,只會加重或延長高原反應。 同時減少或者停止吸菸。如果在高原地區大量抽菸,會影響呼吸系統的氧交換,加重高原反應。(五)適當運動剛到高原時運動節奏、幅度、頻率以及運動量一定要控制好,輕舉緩動,海拔越高越要注意。登山運動員的動作常常看起來像慢鏡頭一樣就是這道理。 在高原,儘量學會和運用腹式呼吸,比我們日常的胸式呼吸效果好得多。 (六)晚睡,通風高原的夜晚往往比白天更難過,睡覺也成了件不舒服的事。 從環境來說,夜晚氣壓較低,同時因植物光合作用減弱,空氣中含氧量進一步降低;從人體自身來說,白天清醒時,可以透過主動調整呼吸來緩解缺氧狀況,但夜晚一旦入眠,由於副交感神經作用,呼吸會逐漸降到接近平原的頻率,導致缺氧,影響睡眠質量。 去過高原的朋友往往會有這樣的經歷:睡著被憋醒,狂喘幾口後接著睡;再醒,再喘,再睡……如此反覆。 然而,要在高海拔保持良好的狀態,又需要一定的睡眠數量和質量,怎麼辦? 四個字:晚睡,通風。 初上高原,很多人因缺氧昏昏欲睡,很早就上床睡覺。豈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在半夜醒來後再也睡不著,瞪著眼睛熬到天亮,從而造成睡眠不足,甚至生物鐘被打亂,影響以後的狀態。比較好的辦法,是針對自己平時的睡眠習慣,略微再推遲1小時左右再睡。 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前提下,房間或帳篷一定要保證良好的通風。房間可以適當開窗,帳篷注意通氣口完全開啟,必要時拉鎖留縫。高原的空氣本來就稀薄,如果再處於封閉環境中,迴圈呼吸固定體積的空氣,更容易導致頭疼和其他不適。(七)紫外線防護高原紫外線強度大,極易損傷面板和眼睛,特別是在雪地。必須採取防護措施,避免傷害。 在光線較強時,要儘量減少裸露的面板面積。太陽帽、太陽鏡是必需的。 即使在陰天,也要採取防曬措施。因為陰天的紫外線照樣能灼傷人。(八)必要的藥物和治療措施高海拔務必嚴防死守避免感冒。即使很輕微的呼吸道感染,也會增加發生高原肺水腫的危險性。如果一旦發現感冒初起症狀,應立即服用抗感冒藥。若等病症起來後再服用,一般已無效。 對於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比較輕微的,可選用“頭痛片”,頭痛較重,推薦“加合百服寧”,效果不錯。在沒有危險且能夠耐受的前提下,儘量不吸氧,努力依靠自身適應。一旦吸上,依賴性確實很強,恐怕你今後在高原很難離開它了。如果後面還繼續高原行程,這將會帶來很多壓力和麻煩。
高海拔徒步與一般徒步不同,有以下幾點需要特別注意:
1. 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高原反應症狀普遍出現在海拔3000米以上到達高海拔6-12小時後,少數在1-3天后發生,一般3-7天內恢復,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周以上。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胸悶、氣短、乾咳、頭痛、頭昏、乏力、厭食、噁心、嘔吐、嗜睡、失眠、微燒等;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紫,有的人還會因空氣乾燥而出現面板粗糙、嘴唇乾裂、鼻孔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症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有的只出現上述單個或少數幾個症狀,有的則多一些;有的反映敏感、強烈,有的則較輕,甚至幾乎沒有。
預防高原反應的要點:
保持良好的心態、足量飲水、注意防寒保暖、合理膳食、晚睡早起、必要的藥物輔助治療、通風透氣、及時溝通。
高山病也稱“高山適應不全症”,是人體對高山缺氧環境適應能力不足而引起的各種臨床表現的總稱。主要症狀有頭暈、頭痛、耳鳴、噁心、嘔吐、脈搏和呼吸加速,四肢麻木,嚴重的可引起昏迷。吸氧後症狀可緩解。又可分為高山反應、高山脈水腫、高山昏迷、高山高血壓、高山紅細胞增多、高山心臟病、慢性高山適應不全混合型等七種型別。最要命的當數高山肺水腫和高山腦水腫,這兩種高山病發病快,死亡率較高,要給予足夠的重視和警惕。對付高山肺水腫和腦水腫,要積極預防、注意觀察、儘早識別、及時治療、迅速下撤。
輕度急性高山病除多飲水補充因出汗、呼吸加快和空氣乾燥損失的水分外,不需其他治療,一兩天後就會好轉。服用布洛芬、飲大量的水有助於減輕頭痛。如果症狀更嚴重一些,可服用乙醯唑胺、地塞米松或其他藥物。
高山肺水腫有時有生命危險,必須密切觀察,臥床休息、給氧。如果無效,應將患者轉移到低海拔地區,不要延誤。心痛定作用很快,但只能維持幾小時的療效,不能取代把症狀嚴重的病人轉移到低海拔地區。高山腦水腫也可危及生命,可用地塞米松治療,如果病情加重,應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如果病情惡化,延誤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可能導致生命危險。
轉移到低海拔地區後,症狀一般都能迅速好轉,若無好轉,應尋找其他的原因。
關於高原反應,有很多誤區:什麼體質好的人更容易得高反,男人比女人更容易高反,大多是道聽途說人云亦云,從書本到書本,沒有什麼根據的,只會把一些想去的膽小者嚇倒。至少在我十幾年來帶隊幾百人去高原徒步,最高海拔6000米以上,比如喜馬拉雅東段,在海拔6136米露營,從未發現這些現象。我覺得應對高原反應,主要把握兩點:1.循序漸進,慢慢適應;2.一旦高反嚴重馬上下降到低海拔。
案例分析:2015年8月,義烏一驢友在龍眼平臺死亡,據當地嚮導講,該驢友因為下河洗澡引發了肺水腫,身體失溫,在做了復溫和藥物治療後,情況得到好轉。但當天晚上星空很漂亮,該驢友又出去拍星空,引發了重感冒,第二天下撤的時候就失去了生命體徵。
經驗教訓:1.到了高原,身體沒有適應之前不要瞎折騰;2.高反嚴重的時候應該立即下撤。
2.失溫
失溫在高海拔徒步中是最容易發生又最容易被忽視的危險。比如今年“五一”的鰲太事件,死亡的三人全是因為失溫!
失溫就是身體產熱和保暖的能力長時間小於散熱的能力,而導致核心體溫越來越低的現象。這一過程通常是緩慢發生的,但也有快速發生的情況,例如失足落水。長時間暴露在雨雪、大風和寒冷環境下的登山者,很容易陷入失溫狀態。在寒冷大風的山上,天黑降溫但仍穿著汗溼的內衣,服裝又不夠保暖,躺下後不再運動,身體產熱低於散熱,就容易導致失溫。
失溫取決於兩個因素:身體產熱、保暖能力和散熱速度。
造成失溫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衣服溼寒、體表風冷、飢餓、疲勞、年老體弱等均可引起失溫。比如,在高海拔地區,雪線高度以上空氣含氧量低,登山者的正常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假如長期暴露於低溫、大風、缺氧環境,加之缺乏適當的保暖措施,也極易發生失溫。
失溫可分為輕度失溫和重度失溫。輕度失溫時,患者的體溫下降到33~35℃時,症狀有:產生劇烈的寒戰、四肢冰涼、臉色蒼白、嚴重疲勞、語言不清、肌肉不受意識控制、呆滯、記憶力減退、情緒改變或者失去理智、脈搏減緩、幻覺等。重度失溫情況是指患者體溫下降到32℃以下時,患者失去意識,進入類似冬眠的狀態,具體表現為肌肉不再痙攣、脈搏和呼吸速度放慢、體表血液迴圈大幅度下降、喪失意識等,嚴重時,重度失溫患者會喪失一切生命體徵,此種情況下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搶救。
1、預防手段
針對失溫產生的原因,預防主要從溼、冷、風三方面入手。不要讓寒冷、大風和溼衣服三者同時出現。在寒冷、大風天氣,要注意保暖,即使更換溼衣服,尤其是雨雪天氣,不要穿著溼衣服繼續行進或休息。
行軍途中要密切關注自身及隊員身體狀況,及時發現並處理;合理安排行進路線及作息時間,避免長時間暴露於低溫環境中,及時休息並補充熱量;勤換衣服,保持身體乾爽,注意保暖防寒。
2、救護措施
1)保持體力,停止活動或者緊急紮營,不斷進食高熱量食物。
2)脫離低溫惡劣環境,及時脫下寒溼衣物,更換保暖溫暖衣物。
3)防止繼續失溫,協助重獲體溫,進食熱糖水。
4)保持清醒,給予消化熱食,平臥往睡袋裡丟熱水瓶或者施救者體溫傳導。
5)意識迷糊,狀態嚴重者,採用40度溫水浸泡。
6)失去意識,人工呼吸,40度以下溫水從肛門大腸灌洗方式直接中心重溫。
7)切勿喝酒,切勿按摩四肢。
案例分析:2017年5月,雲南8名驢友AA約伴鰲太穿越,半路遇到暴風雪,隊員走散,3人失蹤,最終被找到遺體,裝備和人分離,全是失溫而死。
經驗教訓:1.按最壞的打算帶足裝備;2.保護好裝備不被淋溼;3.發現失溫,在有能力之前及時使用保暖裝備,比如就地紮營,在帳篷中把所有的衣服都穿上。
3.野生動物攻擊
一般情況下野獸總是在你發現它之前已經發現你,野獸對人的害怕程度遠大於人對野獸的害怕程度,但也有例外。一旦遇見獸類,應迅速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正視它的眼睛,讓它看不出你下一步的行動。你要保持警惕,但不要主動發動攻擊,這樣會暴露自己。不要背對對方,在自然界中這樣做等於表明自己是被獵者。面對對方,慢慢向後退。同時不能讓它看出你想逃跑(自然界中某些動物後退的時候表示它準備發起攻擊,獸類都知道這一點)。如果它跟進則應立即停止後退。注意:後退時一定要以勻速慢慢的走,即使對方沒有跟近也不要快跑。野外是野生動物的天下,它可以輕易的追上你。儘可能不要上樹,除非它沒有發現你,或者你自信後援小組能及時趕來。上樹等於自斷退路,獸類善於等待。如果它不認為你是食物,並且發覺你不會對它造成傷害,觀察一下之後它就會離開。你要做的就是想辦法讓它明白這兩點。
熊:經常聽到有熊闖入戶外營地的事,這是因為以前有人用自帶食物喂熊,後因此舉危險而被禁止。但熊可不知道這一點,它仍然以為您的野營飯盒是為它準備的,於是大飽口福。要說明的是:熊不會主動傷人,在它眼裡人並不好吃。
(1)一般只在兩種情況下主動襲擊人類:你站在母熊和小熊之間(母子問題);
(2)你站在熊和熊的食物之間。所以當你在有熊出沒的地方行進時,最好在身上帶上鈴鐺,一路上吹口哨,熊能聽見,知道是(可怕的)人類來了,會躲開的。
(3)但一定要記著:童話寓言說的“趴地上裝死”是絕對行不通的,因為真的有人試過,結果是:他在被熊扇了一巴掌,並少了一大塊頭皮之後一躍而起大叫一聲然後爬到樹上去了。當然,在他爬樹的時候熊也沒閒著--它被那一聲驚吼給嚇跑了。記往:熊出沒注意。
狗:一般來說狗都很可愛,只要你不去惹它就不會咬你,但瘋狗除外。當你在路上看見有垂頭喪氣、伸出舌頭的狗時,請遠離它。當給狗追時,馬上蹲下,並撿起石頭扔過去。實際上你只需要緊記“蹲下”即可,不管有沒有石頭都蹲下。狗馬上就會跑開。遇見人家門口的狂叫不止的狗,只要不進入狗繩範圍,應該沒有事,狗也知道,掙脫狗繩是要捱打的(警犬除外)。
狼:狼是最危險的動物。一頭狼並不危險,但是,狼大多是群體活動。如果在行進中發現只有一頭狼,千萬不要輕視它,特別是當它遠遠跟隨的時候。狼很少獨自發起攻擊,當它認為不能獨立獲取獵物時,會通知其所在群體,並遠隨獵物之後,在路途中留下記號,吸引更加多的狼加入,入夜時分即會發起攻擊。當發現有狼跟隨時,儘快回到公路或安全營地。狼怕火,可以利用這一點脫險。千萬不要想著把那隻跟隨的狼消滅即可脫險,相反,這樣只會引發狼群的仇恨,當狼群想復仇或想救援被捕捉的狼時,會召集其它狼群(直到它們認為有絕對實力獲勝為止)一起進攻,這時,火也無法讓其退縮。古印第安部落流傳這樣一個忠告:千萬不要無故傷害野生動物,大自然是它們的天下,自然界同樣有著“法律”,狼就是它的執法使者。
案例分析:我本人的兩次經歷:2007年阿爾金無人區穿越,一次遇到熊,當時嚇我一跳,不知道如何應付,好在熊自己跑走了;之後看見一群野犛牛,我們開著越野車,靠近拍照,哪知犛牛生氣了,直接衝我們而來,把越野車差點拱翻了。
經驗教訓:1.不要主動招惹動物;2.遇到野生動物,不要輕舉妄動,先保持冷靜。
4.溺水
很多高海拔徒步線路都要反覆涉水,比如狼塔、烏孫、夏特、環博等。為了避免發生溺水事件,以下幾點需要注意:避免雨季徒步;選擇水面較寬、水流較緩的地方過河;過河前先做好保護;救人前先做好自我保護。
案例分析:2010年6月,8名驢友AA約伴在夏天穿越夏特古道,在渡過木扎爾特河時,山頂冰雪突然崩塌,包括領隊在內的6名驢友被衝到河裡,最終兩名驢友溺水而亡。
經驗教訓:1.雨季不要走涉水線路;2.選擇有經驗的領隊;3.過河時要做好保護再下水。
5.滑墜
高海拔徒步時滑墜事件也常有發生,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加以預防:不要一個人去走非成熟線路;探路時帶上繩索安全帶等技術裝備;在危險的地方先做好保護。
案例分析:2017年“五一”,青島女驢友獨自穿越洛克線,迷路滑墜摔傷失聯,9天后被找到,腿部骨折且氣息微弱,隨後,她被救下山,送上救護車,緊急趕往醫院搶救,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經驗教訓:1.不要一個人走非成熟線路;2.到無人區穿越最好帶上衛星電話,隨時求救。
6.迷路
短暫的迷路雖然不會立即致命,但如果你碰巧受傷,手機失聯,彈盡糧絕呢?
在人跡罕至的野外環境中,尤其是在灌木從生的樹林裡或是遍佈大石頭的地方,容易因看不清楚足跡而在不知不覺中迷路。有時也可能在雨中、霧中或傍晚時分因視野不開闊而迷路。
迷路時,絕不可慌亂而到處亂走,這樣只會更加迷失方向。首先,必須安靜下來。休息一會兒。然後,儘量找回自己有信心找到的地點。沿途要做好標記。並在本子上記錄這些標記的所在位置。
要避免再一次迷路,回到自己有信心的地點後,再一次先擇方向進行嘗試。在沿途做好標記,並注意觀察周圍的地形、地貌或自然物的情況,直到找到正確的方向,並在適當時候發出求救訊號。當然,如果你手機還有訊號,第一時間打電話給離你最近的領隊或同伴。
一、什麼是高海拔按照國際通行的海拔劃分標準: ——1500-3500米為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如果有足夠的時間,大多數人都可以適應; ——3500-5500米為超高海拔,在這個高度,個體的差異決定能否適應; ——5500米以上為極高海拔,在這個高度,人體機能會嚴重下降,有些損害是不可逆的。沒有人能在這個高度呆上一年。即使藏民和夏爾巴人,一般也都生活在5500米以下的區域。
二、什麼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是指人到達一定海拔高度後,身體為適應因海拔高度帶來的氣壓差、含氧量少、空氣乾燥等變化,而產生的一系列自然生理反應。 高原反應症狀普遍出現在超過海拔2700米以後。快速到達3000米以上時,更容易發生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一般發生在到達高海拔6-12小時後,少數在1-3天后發生,一般3-7天內恢復,情況嚴重的恢復時間可達2周以上。 高原反應較為普遍的表現有:胸悶、氣短、乾咳、頭痛、頭昏、乏力、厭食、噁心、嘔吐、嗜睡、失眠、微燒等;多數人會因缺氧而嘴唇和指甲根發紫,有的人還會因空氣乾燥而出現面板粗糙、嘴唇乾裂、鼻孔出血等;嚴重者會出現感覺遲鈍、情緒不寧、精神亢奮、思考力、記憶力減退、聽、視、嗅、味覺異常、產生幻覺等,也可能發生浮腫、休克或痙攣等現象。 高原反應視個體情況不同,症狀和程度會有所差異。
三、哪些因素影響高原反應一般來說,影響高原反應的輕重程度、發病率的因素主要有: (一)海拔高度 進入的海拔越高,高原反應越強烈,患各種高山病的機率也越大。有報道說,3500米以下的發病率佔37%-51%,3600米-5000米的發病率達50%。 (二)進入方式 進入高海拔的上升速度和幅度,直接影響到高原反應的強弱。海拔急速升高,比循序漸進的“階梯升高”反應要強,高山病患病率高。 有報道說,3日內從平原抵海拔4200米處,急性高山病發病率為83.5%;而由2261米經階梯適應在7-15天內抵4200米處時,發病率僅為52.7%。 (三)區域和季節 不同的地區,即使同樣甚至更高的海拔高度,植被茂密的地區就比植被稀少的地區反應輕些;同樣,在同一區域,空氣交換好的地方就比流通慢的地方(如山谷)強,白天比晚上好些。 從季節來說,冬季進入高海拔地區比其他季節患病率高。這是因為嚴冬時氣溫降低,大氣壓隨之降低,含氧量進一步減少;而且寒冷會刺激新陳代謝,增加人體耗氧量,並且容易併發呼吸道感染。 (四)個體素質 人對缺氧的適應性,多半依靠一種個體先天素質。涉及個體素質的因素較多,包括種族、居住地、健康狀況、性別、年齡、體態、精神狀態等。 高原反應有“欺男不欺女、欺胖不欺瘦、欺高不欺矮、欺動不欺靜”之說,儘管不是絕對,從實際情況看有一定根據。究其原因,應該同個體之間紅細胞比容、需氧量和耗氧量的差異有關。 個人的精神狀態也很重要。樂觀者往往反應較輕。有的人對高原環境不瞭解,又聽了一些不恰當的宣傳,心理壓力過大,稍有不適,就緊張甚至恐懼,結果反應加重。一般來說,凡有明顯心、肺、腦、肝、腎等疾病,嚴重貧血、高血壓病和視網膜疾病患者,以及孕婦,均不宜進入高海拔地區。 正患上呼吸道感染併發燒,體溫在38度以上,或者雖在38度以下,但呼吸道及全身症狀明顯者,應暫緩進入高原。 兒童正處於身體發育期,綜合抵抗能力較差,對高原低氧環境十分敏感,缺氧後比成人更容易引發高原病,而且後果較為嚴重、持久。根據有關研究和經驗,建議儘量別帶10歲以下孩子去高海拔。比較安全的年齡是在十幾歲以上。 年齡過大且身體狀況不佳的老人也同樣不適合到高海拔。由於老年人身體機能全面退化,免疫力和應對特殊環境的能力下降,容易感冒或患上腸胃病,更容易發生急性高原病。
四、上高海拔前的準備(一)心理準備 實踐證明,良好的心理素質是克服和戰勝高原反應的重要法寶。
(二)生理準備 在去高海拔之前,一定要把自己的身體調整到較佳狀態。 如果去高原是進行登山、穿越等大強度運動,提前、系統的訓練必不可少。要保證你的體能滿足運動需要並有足夠的盈餘。 很多人在去高原之前提前服用肌苷、紅景天、西洋參等一些抗缺氧、增強機體免疫力的保健藥物,還是有一定輔助效果的。但此類藥物不建議多種同時服用。 “肌苷口服液”對於抗高原反應效果更快、更直接,價格更合適,一般可在啟程前2-3天服用,並可在高海拔一直服用。尤其高原反應較重時,配以心腦舒口服液、葡萄糖口服液,緩解效果較好,也是藏區醫院對待高反常開的藥方之一;紅景天(在藥房常稱為“諾迪康膠囊”)從生物和醫學實驗、應用上證明對抗疲勞、緩解高反肯定有益,但效果潛在緩慢、價格不菲。如果使用紅景天,一般建議在上高原之前提前7天以上服用,並可持續服用。去年我們走唐蕃古道,2人出現嚴重高反吃紅景天沒作用就是因為沒有提前服用。 (三)知識準備 提前瞭解掌握高海拔生活、運動、醫療、氣候、習俗等相關知識, 充分了解掌握高原適應、高山病等相關方面的知識。
(四)物資準備 高海拔運動,可根據徒步、騎車、自駕等方式的不同做好相應而充分的物資準備。 團隊活動,如果新人較多,建議帶上氧氣或氧立得備用,如果到達的海拔較高、人煙稀少,必要時還要帶幾支“地塞米松”
五、高海拔活動注意事項(一)保持良好的心態保持良好的心態、樂觀的情緒、堅強的自信心,對於減弱高原反應帶來的身心不適十分重要。要有一副平常心,既不要過於緊張,也不要過於興奮。 (二)足量飲水之所以“飲水”,是因為它在高原適應中的重要性。 人到達高海拔後,脊髓會很快產生大量新紅血球,以提高血液攜氧能力,這些新紅血球使血液變得粘稠;同時,由於空氣乾燥稀薄,呼吸加速,使體內水分喪失比平原快,這種脫水更加劇了血液粘稠。 另外,在缺氧狀態下,人體呼吸頻率加快,深度加大,引起二氧化碳超量排出,造成身體體液環境偏鹼性,出現“鹼中毒”現象。鹼中毒會引起機體離子平衡紊亂,身體組織細胞開始聚集體液,造成身體浮腫,甚至出現水腫現象,同時也更促使血液趨向粘稠。 血液過於粘稠,會導致血液迴圈緩慢,氧氣輸送效率低下,全身各個器官都會因缺氧而出現各種反應,如腦部缺氧導致頭痛、頭昏、嗜睡,消化系統缺氧會造成消化不良、厭食,肌肉缺氧使活動緩慢、乏力,肢端(腳趾、手指、耳朵等)組織器官微迴圈緩慢容易出現凍傷,心、肺負擔嚴重加劇,等等。這些會大大降低身體機能,加重高原反應,並且使恢復更加困難。 由於水份攝入量減少和水腫,腸無法獲得足夠的水稀釋廢物,還會造成排洩困難,甚至導致嚴重便秘。 那麼,喝多少水、怎樣喝才算足量、適宜? 一般來說,在高海拔每天至少應當喝4-5升水,並注意電解質平衡。水分補充合理與否,可以尿量是否充分、尿液是否清澈、至少淺黃為判斷標準。 (三)注意防寒保暖高原天氣特點是:氣溫低,一般海拔每上升1000米,氣溫下降5-6℃;早晚、晝夜溫差大,有些地區早晚溫差可達15-20℃;天氣變化快,剛剛還豔陽高照,很快就可能狂風大作,雷雨冰雹。因此,在高原一定要注意防寒保暖,謹防感冒。 在平原上,加減衣服的習慣是“感到冷再加”,而在高原上,則應該轉變為“感到熱再減”,穿衣以不感到熱為標準。如果等覺得冷時才加衣服,其實寒氣已經開始侵入並刺激肌體發生反應。 (四)合理膳食在高原缺氧環境,人體新陳代謝受到影響,因而胃、腸、肝、膽等消化系統功能較平原地區減弱,對食物的消化、吸收能力降低。 與其相反,人體在高原地區消耗的能量、維生素等比平原地區大大增加。據有關研究,人體在高原地區5天所消耗的能量比內地平原地區多3%-5%,而且停留時間越長消耗熱量越多;維生素消耗量在缺氧條件下是平時的2-5倍。 因此,在高海拔的膳食安排,既要考慮消化系統的承受能力,還要注意改善營養結構。 在飲食安排上,要增大碳水化合物(應該佔60%以上)和高植物蛋白的比例,增大各種維生素的攝入,以便快速提供熱量,提高機體適應能力。 注意少食過於油膩的食物。過量的脂肪和動物蛋白既給腸胃增添負擔,又可加重高原反應。 在高原不宜吃得過飽,最好保持“七分飽”狀態。如果中間餓了,可以加餐或吃些有營養、易消化的零食。 除了食物中攝取外,建議每天另外補充維生素以滿足身體需要。如果你能適應酥油茶的味道,可以多喝一些,對緩解高原反應也有一定的作用。“入鄉隨俗不生病”自有它的道理。 在高海拔飲酒應嚴格限制或禁忌。因為酒精既加重心臟、肝臟負擔,其代謝又消耗體內大量水分,只會加重或延長高原反應。 同時減少或者停止吸菸。如果在高原地區大量抽菸,會影響呼吸系統的氧交換,加重高原反應。(五)適當運動剛到高原時運動節奏、幅度、頻率以及運動量一定要控制好,輕舉緩動,海拔越高越要注意。登山運動員的動作常常看起來像慢鏡頭一樣就是這道理。 在高原,儘量學會和運用腹式呼吸,比我們日常的胸式呼吸效果好得多。 (六)晚睡,通風高原的夜晚往往比白天更難過,睡覺也成了件不舒服的事。 從環境來說,夜晚氣壓較低,同時因植物光合作用減弱,空氣中含氧量進一步降低;從人體自身來說,白天清醒時,可以透過主動調整呼吸來緩解缺氧狀況,但夜晚一旦入眠,由於副交感神經作用,呼吸會逐漸降到接近平原的頻率,導致缺氧,影響睡眠質量。 去過高原的朋友往往會有這樣的經歷:睡著被憋醒,狂喘幾口後接著睡;再醒,再喘,再睡……如此反覆。 然而,要在高海拔保持良好的狀態,又需要一定的睡眠數量和質量,怎麼辦? 四個字:晚睡,通風。 初上高原,很多人因缺氧昏昏欲睡,很早就上床睡覺。豈不知這樣做,很容易在半夜醒來後再也睡不著,瞪著眼睛熬到天亮,從而造成睡眠不足,甚至生物鐘被打亂,影響以後的狀態。比較好的辦法,是針對自己平時的睡眠習慣,略微再推遲1小時左右再睡。 在做好防寒保暖的前提下,房間或帳篷一定要保證良好的通風。房間可以適當開窗,帳篷注意通氣口完全開啟,必要時拉鎖留縫。高原的空氣本來就稀薄,如果再處於封閉環境中,迴圈呼吸固定體積的空氣,更容易導致頭疼和其他不適。(七)紫外線防護高原紫外線強度大,極易損傷面板和眼睛,特別是在雪地。必須採取防護措施,避免傷害。 在光線較強時,要儘量減少裸露的面板面積。太陽帽、太陽鏡是必需的。 即使在陰天,也要採取防曬措施。因為陰天的紫外線照樣能灼傷人。(八)必要的藥物和治療措施高海拔務必嚴防死守避免感冒。即使很輕微的呼吸道感染,也會增加發生高原肺水腫的危險性。如果一旦發現感冒初起症狀,應立即服用抗感冒藥。若等病症起來後再服用,一般已無效。 對於高原反應引起的頭痛,比較輕微的,可選用“頭痛片”,頭痛較重,推薦“加合百服寧”,效果不錯。在沒有危險且能夠耐受的前提下,儘量不吸氧,努力依靠自身適應。一旦吸上,依賴性確實很強,恐怕你今後在高原很難離開它了。如果後面還繼續高原行程,這將會帶來很多壓力和麻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