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嘆蘇
-
2 # 水近道非道
這個問題有水平。
殺身為何能成仁?人都死了仁有屁用?
兩個方面來理解。
從大的方面說,志士仁人有氣節,不畏死。以死喚得人們心中的氣志,成其仁。
從個人角度講,若明道,則知死非死,若畏死而棄仁,非真志士,未明德。故雖身死,成己之仁。
若要講得明白,非三言兩語。權作交流,能懂之人自然看得懂。
-
3 # 風過無痕攝有痕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這一名句其義是,孔子說志士仁人,不會為了求生損害仁,卻會犧牲生命去成就仁。孔子在這裡對“志士仁人”提出了最高的要求,做為“志士仁人”要有獻身理想的願望和勇敢。
何為“仁”?從字面上看,“仁”是指兩個人,由兩個人延伸至社會上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即怎樣相處,怎樣共事。其實,《論語》中還提到“里人”,意思是自處於仁。可見,“仁”既是自處也是與別人相處的學問。
不管是自處還是他處,怎麼相處才不會出現偏差呢?這就是“禮”,是社會秩序的禮,是中庸之道基本準則的禮,仁和禮統一便成為人的人格。禮是行為準則,是社會對人的外在約束。仁是人的本質,是修己、愛人的內在自覺性。只有外在約束而無內在的自覺,則人的行為完全成為強制的結果,就沒有做人的特點和人格;只有內在的自覺而無外在的約束,則人人按照自己的標準行事,就不能保證大眾秩序。因此,外與內、仁與禮必須統一,以禮的準則行仁,以仁的自覺復禮。
當下,導致社會中各種矛盾激化的原因,主要就是隻重視禮而忽略了仁所致,也可以說是隻強調法治而忽略德治,忽略愛人。當然,只重視仁而忽略禮的問題也有。孔子強調“克己復禮為仁”,就是用禮規定仁。“人而不仁如禮何?”是用仁規定禮。
禮好比道路和交通規則,為駕駛人提供詩和遠方,仁好比你安全駕車,能不能行穩致遠抵達彼岸,全在於路堵不堵,規則管不管用,駕駛員遵不遵守規則,但這還不夠,遇到生死問題,還得講道德,講仁義、仁愛。
《論語》中關於“禮”和“仁”的思想,只有當你真正仔細去品讀時,才有一種學思踐悟的釋懷,正所謂“品讀名著似飲清露,鑑賞聖書如含甘飴。”
-
4 # 古代哲學思考
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孔子《論語·衛靈公》
這句話的意思不算太難:志士仁人,不會為了活而去做損害仁的事,卻會為了保全“仁”而犧牲自己的生命。這也就是我們現在所說的“殺身成仁”。
我們都知道“仁”是孔子學說中核心內容,可以說幾乎孔子的所有學說觀點,歸根結底都是會迴歸到“仁”之上,老夫子從“仁道”出發,構建了整個儒學的基礎。那麼,孔子所說的”仁“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孔子的”仁“
在《說文解字》中,許慎解釋“仁”為“親也”,它最原始的本義就是“尊重人道,相信人性相通,視人若已,同情包容,尤指強勢者對弱勢者的厚道”。從“仁”字的另一個演變歷程來說,先秦時期的”仁“通常被寫作(上身下心)的,意思就很明顯了,也就是說最初的“仁”講的就是身、心問題。
由此可見,儒家的這個“仁”,出發點就是人,以及人與人的關係,它是建立在社群基礎上的,本質上就是一種對人與人之間的關係的態度和看法。有認知性的情感社會才是“仁”的前提。正如孔子所說,鳥獸中也有孝悌親善的行為,但是這種情感不會被看作是“仁”,這也是人和其他動物的本質性的區別。
今之孝者,是為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論語.為政》孔子又稱仁為“愛人”。“愛”是普遍存在於人與人之間的,父母對子女的,子女對父母的,兄弟姐妹之間的,鄰里親朋之間,以此及比,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愛。由此我們來做一個假設,父母愛、子女愛、兄弟愛、鄰里愛……但凡是人與人之間總會有一種形式的“愛”,若我們都遵循這種”愛“的本意,可不就是天下大愛,其樂融融了嗎?
樊遲問人,子曰:”愛人“。——《論語.顏淵》在孔子的仁的思想裡,愛是必須的、最基本的作為人的道德規範,“愛人”是每個人的義務。當然,事實並不是這麼樂觀。所以,依我個人淺薄的認識來說,孔子便是發現了一種聯通人與人的獨有的力量,這種力量可以更好的鞏固人與人的關係,人與國家的關係,人與整個人類社會的關係。但是現實的情況卻是,在這種力量的實現過程中遇到了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人。所以,不得不對這種“意外狀況”做出評估分析,並想方設法來糾正這些人的“錯誤”,這些方法那就是儒家一些列的道德規範。
撇去具體的細則來說,但從精神層面來領會孔子的“仁”,我倒沒覺得有那麼難以理解,說白了就是生而為人,做好作為一個人應該做的。什麼又是應該做的呢?社會中的每一個人都有一定應該做的事情,它本身可能就是為了做而做,因為這些事情在道德上對的(出自馮友蘭)。
何以為“殺身成仁”
孔子說“志士仁人”是能夠殺身成仁的人,那志士仁人又是指的什麼人呢?
大儒王陽明曾寫過一篇文章,談論的就是“志士仁人”,在這篇文章中,王陽明說到,“志士”,指的就是肩負履行三綱五常的重任,一心追求高尚和清廉,不懈地探索如何成為遵循倫理道德的典範;“仁人”,指的是,使自已具備上天賦予的所有品德而使自己的心智和身體光明磊落,並始終不渝地要憑此成為遵守氣節的典範。
若是用王陽明的心學理念來看待殺身成仁這個問題,那就是以“心”為至上的人。“心即理也”,這是王陽明思想的核心,在他的觀念裡,首先有了“心”,“物”才豐富多彩、有意義。我在之前的文章也用道家陰陽的概念解釋過“你未看此花時,此花與汝同歸於寂;你來看此花時,則此花顏色一時明白起來”,同樣的道理用在人的本身,那就是心和身的辯證關係。
夫所謂志士者,以身負綱常之重,而志慮之高潔,每思有以植天下之大鬧;所謂仁人者,以身會天德之全,而心體之光明,必欲有以貞天下之大節。從王陽明對於孔老夫子的這段話的解讀中,我們可以看得出他的態度,那就是“以吾心為重,而以吾身為輕”。當然,這個“心”可不是為所欲為的心,而是儒家倡導的、人類社會中的、符合道德標準的美好精神和偉大品質。
其實我一直覺得儒家是“滅人慾”的,他的本質更像是道家,只是道家倡導遵循天道,儒家則是創寫出自己的“人道”,然後一生致力於把人帶到他們的規則上去。當然,我並非是對儒學有異議,而且我覺得這種做法很多,因為人是需要有各種各樣的規範束縛的,否則後果不堪設想。所以,正是因為如此,孔子提出了“仁學”最關鍵有效的踐行方式,那就是“克己”!
殺身成仁的本質——克己
我們現在大肆談論“自律”,那種勸導人自律的書籍也十分的暢銷,就是我自己也買過幾本學習,不過我個人真是收效甚微啊。其實說到“自律”,孔子在幾千年之前就提出來了這個觀點,那就是“克己”。
克己,這是孔子“仁學”最主要的實踐方式。
我們常說的一個詞就是“克己復禮”,很多人一談到這個詞,就覺得很八股。其實不然,我們不可否認儒學有其陳腐的一些東西,但是也有很多值得後人學習借鑑的地方。新時代新新人類,我們更要堅持自己地傳統文化,賦予它們時代的、進步的意義,“禮”也可以是良好的行為品質,健康的生活習慣、好的學習方式,除了周禮之外,它還有很多豐富的含義。若是一味的捨棄和排斥,這可是真的八股和迂腐了。
前面,我說過感覺儒學有“滅人慾”的嫌疑。若是按照人的本性而言每個人都有趨利避害的本能,而對於美好的事物又都會有貪慾,當我們面臨死亡困境的時候,選擇生是本能,我想每個人都會貪生怕死,即便是再偉大的英雄,也無法完全坦然面對生死。但是在歷史中,在我們的生活裡,不乏有將生死置之度外,寧願殺己身以保全另外一些更寶貴的東西的人。除生死無大事,可是活生生的現實中,就是有一些人,把生死放在了第二位,這些人就是最強大的“自律”者,是最值得被尊敬被敬仰的人。為“仁道”犧牲時“克己”的最高層次的要求。
是什麼樣的自制力,能讓人在面對生死時做出違反最本能、違背最強烈的慾望的行為?我們想一下熊熊大火中逆行的背影,想想滔天洪水中躍入巨浪中的解放軍……這就是孔子所說的“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我們現在的安康的生活,不可缺少這些極度自律者、克己者做出的犧牲和保護,他們也是真正的志士仁人。
-
5 # 猛哥厲史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
很簡單:“志士仁人,不會為了苟活性命而去做損害仁的事,卻會為了保全“仁”而犧牲自己的生命”。也就是所謂的“殺身成仁”。
但孔子的仁從來也不是對老百姓的。
例如:齊奏宮中之樂,俳優侏儒戲於前。孔子趨進歷階而上,不盡一等,曰:“匹夫熒侮諸侯者,罪應誅,請右司馬速刑焉。”於是斬侏儒,手足異處.
那群喜劇演員雖然在臺上表演,不符合當時兩國元首會晤時的禮儀,但錯在他們嗎?他們是齊國請來的,而不是不請自來來拍馬屁的。再者,僅僅是在兩國元首會晤時上臺表演幽默劇便該殺的刑法,有一絲人道可言嗎?孔子利用這一嚴酷的刑法濫殺無辜,有一絲人性可言嗎?孔儒有什麼臉談“仁”?
最讓人不忍的是,這群喜劇演員被執行的是腰斬。被腰斬的人,常常許久都不能斷氣,異常痛苦,恐怖之極。清代考官俞鴻圖被腰斬後,在地上以手蘸血連寫七個“慘”字,方才漸漸氣絕身亡。這樣的酷刑,孔子卻視而不見,冷血如此!
再如:子路曾在邵地做官。當時掌握魯國實權的季氏命令人們在五個月以內修築一條運河。而邵地正好被這條計劃中的運河穿過。
當時社會經濟發展有限,魯國的財政狀況也一般。要求百姓在五個月內修築一條運河,難度極大。為了激勵百姓,緩解財政壓力,子路自掏腰包,把自己的俸祿和家裡的糧食拿出來當作補貼。這事是子路為人厚道、豪放,善待百姓。可孔子聽到了這個訊息,馬上派子貢去,把子路做好給工人吃的飯倒掉,把鍋砸破。子路是個急脾氣,跑去跟老孔吵架。孔老二卻說,子路的做法侵犯了領導的權威。
看看,與領導的權威和麵子相比,百姓的疾苦算什麼?孔子的仁從來不是對平民百姓的!
最令人不齒的是,孔子是要別人殺身成仁,自己麼,則苟活性命於亂世!
季氏在自家院子裡演出按周禮只有天子才能觀看的八佾舞,可把孔子氣壞了,怒道:“此可忍,孰不可忍?”
但孔子只是說說罷了,並沒有為了維護他心目中的“禮”而殺身成仁。想想也夠說孔老二無恥的:相當於你現在看一場大型歌舞晚會,就應該受孔儒們的“君子之誅”!你說現在還能學孔儒嗎?現在還在推崇孔儒的能安好心嗎?
這一點民國時期大太監蔣公公學到了精髓!他總是要求自己的將領殺身成仁,還發“中正劍”刻上“成仁”,生怕自己的學生在打敗仗時不能自殺。可他自己,連大陸都丟了,也沒成仁,逃到臺灣後還一度想流亡日本印尼……。
口口聲聲“殺身成仁”的孔老二和蔣該死的臉皮是有多厚。
每到改朝換代異族大屠殺時,孔氏後人有殺身成仁的嗎?當江南人民為不剃髮易服流血時,孔家後人是怎麼仁的?尤其抗日戰爭時期,孔家後人出過一個抗日的烈士仁人了嗎?不但沒有,還宴請日軍!這一家子漢奸!什麼聖人,人渣而已!
-
6 # 澡雪堂主談修心
孔子在《論語.里仁篇》中一開始就提到了“里仁為美”觀點,而且後面還設問到“擇不處仁,焉得知?”下面回答說“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最後下結論說“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我認為《里仁》中的這些內容,正是為“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個觀點埋下的伏筆,因此我們可以透過“以經解經”的方法,從經典本身來解開問題中的疑惑。
里仁為美“里仁”的“裡”,是家的意思,“里仁”就是以仁為家,孔子說能夠做到以仁為家的修養,是最完美的,這是他為儒家修養提出來的一個終極目標。
我們普通人是“裡私”,以私慾為家,整天住在內心的私慾裡面,私慾貪求什麼,我們就去索取什麼,私慾厭惡什麼,我們就去毀滅什麼,把它作為我們衡量善惡的唯一標準,做為我們一切行動的指南,所以我們之所以成凡俗,孔子之所以成聖人,其中的區別,就顯而易見了。
元代的道家神仙張三丰在他的《無根樹》裡說“順為凡,逆為仙,只在中間顛倒顛。”這個觀點,與孔子的“里仁為美”有異曲同工之妙,順私慾而行,是向下走,越走人越俗,路越窄,而逆私慾而行,則是向上走,越走人越賢,路越寬。
擇不處仁,焉得知?不仁者,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處樂!那麼我們怎麼來判斷一個人到底有沒有做到以仁為家呢?這裡面孔子告訴我們鑑定標準,看他們能不能做到“久處約”和“長處樂”,這裡的“約”是在外人眼中呈現出來的情況,我們叫“自律”,能夠很好的約束自己。
一個人是否能做到自律,別人很容易就能感覺出來,不用舉例,我們到任何一個公眾場合,只需要呆上一小會兒,裡面的各色人等,哪個自律,哪個放縱,一清二楚,根本不需要誰來告訴我們標準,大家都有基本的共識。
但這只是在別人眼中的樣子,還達不到孔子的要求,因為“約”的前面,還有一個“久”字,一個人呆在什麼地方最放鬆,最舒適呢?當然是自己家嘍,對不對?也只有在自己最放鬆,最舒適的地方,我們才願意長久的呆在那裡,而不願意離開。
一個人可以做到相當的自律,而且不是表演給別人看的,無論身邊有人還是沒人,他都會非常的自律,而且他還不覺得難受,反而還非常的享受這種自律的感覺,這就是“長處樂”,可以長時間的保持自律和樂觀,這樣的人,就夠得上“里仁”的標準,我們可以自己對照一下。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什麼叫“仁者”?就是可以做到以仁為家的人,一個以仁為家的人,當然願意呆在仁這個家裡嘍,這是絲毫不用懷疑的。
“知者”的“知”,也就是智慧,“知者”,就是指那些真正有智慧的人,智慧的最高境界就是無偏差的認識真理,那麼“里仁為美”就是這世上最大的真理,人人如果做到以仁為家,那就是孔子所謂的“大同”,是人類社會最理想的狀態,如果真的有智慧,是必然會看到這一點的。
“知者利仁”,這是說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他既然清醒的認識到了“里仁為美”的真理,那他就會不惜一切代價,去做所有對“仁”有利的事情,時時處處都為以“利仁”為出發點,來規劃自己的一切言行。
總結透過上面的分析,我們就很容易理解,為什麼孔子要說“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仁,有殺身以成仁”這樣的話了,既然“仁者安仁,知者利仁。”那麼對於“志士仁人”來講,他們怎麼可能會去“害仁”呢?如果獻出生命有利於成就“仁”的話,於他們而言,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
-
7 # 二胖品文化
不請自來
子曰“志士仁人,無求生以害人,有殺身以成仁”這句話出自《論語•衛靈公》是孔子“仁”的思想的主要表現形式。譯文為“志士仁人,絕不會為了自己活命而做出損害仁義的事情,而是寧可犧牲自己也要恪守仁的原則。”凡有志氣和道德的人,沒有哪個是為了求生而失德的,只有用自己生命來換取真理的。
這句話中我們最常見的就是“殺身以成仁”,而“仁”就是孔子儒家學說的核心。“仁”作為中國儒家學說的中心思想,是一種含義非常廣泛的道德倫理範疇,本來是指人與人之間一定要相親相愛,而每個人對於其他人都要有“愛”。孔子把“仁”作為最高的道德原則,道德標準和道德境界,他第一個把整體的道德規範集於一體,最終形成了以“仁”為核心的思想道德倫理結構,這結構包括“孝,悌,忠,恕,禮,知,勇,恭,寬,信,敏,惠”等內容。
而孔子學說中提出為了“仁”要實現“獻身”即為“殺身而成仁”,所謂“仁人志士,無求生以害仁”,仁人志士為了不損害自身的“仁”即使獻出生命也是可以的,而“殺身而成仁”更是直接說明了在“仁”與生命發生衝突的情況下,一定要獻出自己的身家性命來成全自身的“仁”,所以“仁”是仁人志士的終身追求。
孔子出身於一個動亂的年代,而儒學的思想主張名為“克己復禮”,“克己”中的思想就是“仁”的具體表現。孔子認為在禮崩樂壞的年代,人心複雜,沒有了約束,天子和各級的統治體系出現了動搖,而因為統治結構的混亂讓孔子出現了恢復周禮的思想,而恢復周禮的前提就是人人都有“仁”,人人都要以“仁”為最高的最求,只有當人人都具有“仁”的時候,社會才會穩定,人民才會幸福。
儒家學說是中國的傳統思想,也是影響力最大最持久的思想,孔子的學說中把社會的穩定作為主要方向,把人與人之間的“愛”作為紐帶,在“仁”的聯絡下,每個人都會得到安定,按照“仁”的思維來做事才是最正確的。而籠子也認識到了“仁”的來之不易,所以以“殺身以成仁”來警醒世人,一定要為了“仁”而有獻身精神,因為人以犧牲精神來成全“仁”,才會讓“仁”變得有價值,有意義,而這種意義與價值就會影響其他人和後世中人,逐漸的當每個人都有“仁”在心的時候,就是社會穩定,人民安穩的時候了。
其實孔子的思想經過歷史的洗禮,在今世可能有些變了味道,有人說孔子只為服務統治,但是究其中心,孔子還是為了讓動亂結束,恢復體系而努力的。孔子的思想主張其實是一個理想,而這理想只能是理想了,因為幾乎沒有人可以做到真正的“仁”,也沒有人會真正的放下私心來成全“仁”,最終人的社會上只有社會,所以“仁”或許永遠只是理想了。
今世,我們社會雖然談不上“禮崩樂壞”,但是金錢至上,利益至上的思想也已經侵蝕了我們的內心,我們如今心中恐怕已經沒有“仁”在了,殊不知在兩千多年前,我們稱之為“聖人”的思想都沒有繼承下來,我們把孔子作為中國的代表之一,但是孔子的影像恐怕只剩下“子曰”二字了。
-
8 # 東土朝聖者
仁是一種價值追求。而不是一個固定的結果。孔子說的這句話有其特殊性。論語衛靈公中所說這句話的情況已經不詳細。但是和孔子說這句話,是表明其心志操守。在殺伐成性的戰國時代。已經不惜犧牲自己的姓名也要推行仁德。這實際上是佛法中講的”願力”,這種願力當然是偉大的。
佛法中的”善願力”很偉大,但是涉及到一個做不做得到的問題。孔子的心境是一生行仁。至死不惜。而普通的人許願記住,願力偉大,但做不到的胡亂許願是屬於妄語。有懲罰的
看仁是什麼意思要綜合去看。縱觀論語。仁就是其本身的意思。不殺合和越仁。仁者愛人。有人說維護公義,那實際上是義了。中國古代在唐宋二朝是典型的仁國。什麼叫仁國。以仁立國。唐初有救濟孤寡,宣傳仁政,興善厚德的思想。唐末中國官方欽定修建幾十座放生池。五代十國時期佛法和儒家進一步發展。像梁武帝這樣的,將佛法中的慈悲與仁結合。後宋立國。規定初八放生,每年有三月無論僧俗不得殺生。全國修八一座放生池。整個西湖,南湖後都化為放生池。是真正的行仁政。後中日交流,仁風傳到日本。地名中的愛菪山,愛媛,愛知。政府機構中的厚生,取自厚德尚生。並頒佈一千年的禁肉令。成為真正仁地。我們今天看日本。愛花,愛草,愛樹。豐臣秀吉,德川家康的徽紋都是植物。世界盃祈福用千紙鶴。日語中說一個人是屠夫等同於非常嚴重的罵人。都是仁風的體現。為何他們不崇虎豹狼?因為壞仁者不吉。
當然,義,禮,智,信先不說了。韓乘禮德明風,這個之後再說。
別的不說,就是爺爺輩這一輩人(本人80後)。很多信佛吃齋的,都會不由自主流露初仁感,和現在一些人張口打打殺殺,贏,豬隊友。什麼的,素質天壤之別。
-
9 # 葉好古
捨生成仁
這句話的意思是,有志於追求仁德的人,沒有為了苟且偷生而損害仁德的,只有犧牲性命而成就仁德的!
要想透徹的理解這句話的意思還是需要回歸到“仁”這個詞上面來,仁是有兩個人組成的,也就是說他是一種相互的,帶有社會性的詞彙。
我們一般人理解的“仁”大概就是無私奉獻,犧牲自我成全別人的意思,甚至很多人將“仁”看成一種非常愚蠢的行為,其實這完全是一種誤解。
當然,這也不能夠怪你們,孔子還在生的時候,他的弟子中就有很多人對這個詞彙不太理解,具體詳見論語,這裡不做過多的描述,僅僅摘取宰我和孔子的一段對話給大家看,“宰我問曰:仁者雖告之曰井有仁焉,其從之也?子曰:“何為其然也?君子可逝也,不可陷也;可欺也,不可罔也。”
這裡宰我就問了一個非常尖銳的問題,其大概的意思是老師你整天教導我們要“仁”,那現在是不是有個人說井裡面有仁的話我們也跳下去尋找仁?孔子這裡回答了他,告訴他不是這樣的,君子會追求仁,卻不會輕易的將自己陷入險地。君子雖然可以被欺騙,但是不會被愚弄。
另外,從子路救了落水的人接受了別人饋贈的一頭牛,事後孔子認為“子路接受別人的報酬很對,這樣今後大家就會積極的救助落水的人了”,從這件事情來看,孔子並不是要大家一味的追求仁德而不食人間煙火了,而是非常開明的順應人性的引導眾生。
所以“仁”應該是一種為人處事能夠做到互利共惠的境界,又由於在自然界種族的繁衍與存續是大於個體的,所以當個人與群體只能夠二選一的時候,那麼仁人志士就應當“捨身成仁”。
-
10 # mulin30311368
孔子說過“朝聞道夕可死焉”,即為了“道”可以不惜生命,即殉道。仁,在孔子心裡就是“道”,為了這個道,他可以捨去生命。
回覆列表
這是對‘人’的最好的闡述。不要把‘仁’等同於懦弱。強歸強、弱歸弱、仁歸仁。強者並非就不仁,弱者並非就是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