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白老師談健康

    胸膜腫瘤係指發生於胸膜上的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轉移性兩大類。原發性胸膜腫瘤較少見,如良性的脂肪瘤、纖維瘤,惡性的脂肪肉瘤、纖維肉瘤等。胸膜腫瘤大多起源於胸膜間皮細胞,因此,本節主要討論胸膜間皮瘤(其他胸膜腫瘤的治療可參照本節)。胸膜間皮瘤有良性與惡性,侷限性與瀰漫性之分。

    胸膜間皮瘤表現為單發侷限者不多。紐約紀念醫院自1939~1972年共治療胸膜間皮瘤76例,其中良性單發侷限者10例,佔13%。Mayo診所自1950~1974年共治療侷限性胸膜間皮瘤60例,其中良性者52例,佔87%。惡性胸膜間皮瘤多有區域性侵犯性,可累及胸壁、肺、心包和縱隔,多伴有淋巴結和血行轉移。本病發病年齡為5~87歲,平均51歲。侷限性良性胸膜間皮瘤以單發為主,惡性瀰漫性胸膜間皮瘤少見。國內1958年首次報告,而後日漸增多。美國每100萬人口每年男性發病7~13人,女性發病1~2人。英國1983年統計,100萬居民中每年男性發病17.5人,女性發病3.2人,而加拿大每100萬人口每年僅1人發病。

    瀰漫性胸膜間皮瘤約半數可出現轉移。屍檢見腫瘤以區域性擴散為主,可侵犯膈肌(65%)、縱隔(63%)、肺(55%)、心包(49%)、腹膜(系瘤細胞穿透膈肌所致,佔39%)、對側胸膜(37%)和胸壁(35%)。區域性侵犯是多數患者的死亡原因。淋巴結轉移在屍檢中也頗常見,約40%可見縱隔淋巴結轉移,21%見腹膜後淋巴結轉移。血行轉移也頗常見,按轉移部位的順序排列,依次為肝、對側肺、腎上腺、腎、骨、胰、腦、脾、面板、甲狀腺、心肌、骨骼肌、前列腺和睪丸等。患者雖然可出現血行轉移,但臨床常無表現,多因區域性腫瘤出現併發症而死亡。瀰漫性胸膜間皮瘤以男性多見,男女之比為2~10 ∶1,一般認為是4 ∶1。其中小於40歲者佔1.5%~16.3%,大於65歲者佔29%,2/3的患者年齡在40~70歲之間。瀰漫性間皮瘤右側多於左側,雙側發病者不足5%。

    胸膜腫瘤屬於中醫“胸痛”、“懸飲”等範疇。

    【病因病機】 本病多由於肺、脾、腎三髒氣化功能失調,無力推動水液執行,外邪侵襲、飲食不節、情志失調等可進一步加重肺氣窒塞,津液不布,氣血瘀滯,痰溼鬱結胸中,日久成積而發為瘤。

    【發病機制】 流行病學、職業病監測和屍檢方面的證據表明,單發侷限性胸膜間皮瘤的發病與石棉粉塵的吸入無關,惡性瀰漫性上皮型間皮瘤的發生與石棉粉塵吸入有關。少數來自慢性膿胸或治療性氣胸的患者可形成胸膜瘢痕,並於數十年後發生胸膜間皮瘤。

    【病理表現】 胸膜間皮瘤的組織學分型包括:梭形細胞型或纖維型、間皮細胞型和梭形細胞混合型、間皮或上皮細胞型。前兩類多為良性,後一類多為惡性。

    【臨床表現】

    1.症狀

    侷限性胸膜間皮瘤的主要症狀為胸痛、呼吸困難和咳嗽,其次為乏力、消瘦、貧血與骨關節病等。約3/4的惡性間皮瘤患者可有上述症狀,其中1/4還可有低血糖表現及杵狀指。晚期胸膜腫瘤可出現淋巴結、肺、肝、腎上腺、骨、甲狀腺、腦等處的轉移,並出現相應的臨床症狀。

    2.體徵

    侷限性良性間皮瘤可無明顯體徵,惡性間皮瘤常見胸腔積液、胸膜增厚等,受累側胸腔呼吸運動常下降,可見肋間飽滿或膨出。長期胸膜病變可引起受累側胸腔活動受限,肋間隙變窄,肋骨呈瓦片樣重疊,叩診呈濁音,聽診時可聞及胸膜摩擦音。胸壁疼痛的出現常意味著壁層胸膜受累。

    【臨床分期】

    1.Butchart等(1976)

    Ⅰ期 腫瘤侵犯一側胸膜、肺、心包和膈肌。

    Ⅱ期 腫瘤侵犯胸壁或縱隔,包括食管、心臟、對側胸膜和胸腔內淋巴結。

    Ⅲ期 腫瘤穿透膈肌,侵犯腹膜或發生胸腔外淋巴結轉移。

    Ⅳ期 血行轉移。

    2.Mattson(1982)

    Ⅰ期 腫瘤侵犯一側胸膜和肺。

    Ⅱ期 腫瘤侵犯胸壁、縱隔、心包、對側胸膜和肺。

    Ⅲ期 腫瘤向胸廓外擴充套件,可見胸腔外淋巴結轉移,或穿透膈肌,侵犯腹膜。

    Ⅳ期 遠處轉移。

    3.Dimitrov和McMahon (1986)

    Ⅰ期 腫瘤侵犯胸腔一側,有或無胸水。

    Ⅱ期 腫瘤侵犯胸膜下筋膜或肺。

    Ⅲ期 腫瘤侵犯一側胸膜,到達胸壁、肺或心包。

    Ⅳ期 腫瘤侵犯肺門、縱隔淋巴結、對側胸膜或胸廓以外部位。

    4.TNM分期

    T1 腫瘤僅侷限於一側胸膜。

    T2 腫瘤侵犯表淺部位,如膈、胸筋膜、同側肺和肺間裂。

    T3 腫瘤侵犯區域性深位,如筋膜外胸壁受累。

    T4 腫瘤廣泛侵犯對側胸膜、腹膜和腹膜後組織。

    N0 淋巴結無轉移。

    N1 同側肺門淋巴結轉移。

    N2 縱隔淋巴結轉移。

    N3 對側肺門淋巴結轉移。

    M1 遠處轉移或胸腔外淋巴結轉移。

    5.TNM臨床分期

    Ⅰ期 T1N0M0。

    Ⅱ期 T1,2N1M0或T2N0M0。

    Ⅲ期 T3N0~3M0。

    Ⅳ期 T4N0~3M1。

    【診斷】 良性間皮瘤可無明顯症狀和體徵。惡性間皮瘤常見胸腔積液、胸膜增厚等體徵。瀰漫性胸膜間皮瘤發病隱逆,可因患者體質良好而不易引起注意。本病最常見的症狀為胸痛,約佔69%,其次為氣短,約佔59%。對可疑病例,應做以下相關檢查。

    1.X線檢查

    侷限性良性胸膜間皮瘤常表現為周圍型、孤立、侷限、邊緣清晰、質地均勻、與胸壁成鈍角的腫塊,陰影內不見鈣化。有蒂的良性胸膜間皮瘤多次胸片對比可見腫物的位置改變,腫物與胸壁的距離可出現長短不等的現象。

    胸膜瀰漫性間皮瘤的特異性表現為:①胸膜結節性增厚:一般為5~15mm,有時可達20~25mm,常因胸水遮蓋而顯示不清,可將胸水抽盡,必要時甚至注入空氣以便於顯示。②肺裂胸膜增厚:一般為不規則形,或為結節狀。若有裂間積液則顯示平滑。③侷限性腫塊:可單發或多發,皆為邊界清晰、質地均勻的陰影。④患側胸腔肺容量大減:CT片更清楚,肺功能測定示肺活量下降,但與呼吸道通暢與否無關。

    胸膜瀰漫性間皮瘤的非特異性表現為:①胸腔積液:常為大量胸水,也可初起時表現為包裹性積液,不久發展成大量胸水,常填滿一側胸腔,使縱隔(包括氣管和食管)和心臟向健側移位。胸水多見於上皮型惡性間皮瘤,而很少見於肉瘤型惡性間皮瘤。胸水抽盡後可見胸壁膜和肺膜的結節狀增厚或結節狀腫塊。如縱隔胸膜受累,可使縱隔全部凍結,則胸水再多也不能使縱隔移位。②肋骨破壞:幾乎都見於肉瘤樣間皮瘤,發生率約佔瀰漫性間皮瘤的10%。③肋膈角變鈍:為胸膜肥厚或包裹性胸膜積液所致。④縱隔增寬:縱隔胸膜受累,可見結節狀病變位於縱隔邊緣,氣管與食管無明顯受壓或移位。⑤心影增大:心包受累時可出現多發腫塊,使心影增大,呈奇特外觀,在側位片上塊影與心影不完全一致。

    2.CT掃描

    CT能較早發現胸膜異常。少量的胸腔積液和以胸膜為基底的小腫瘤結節易於在CT片上顯示。根據密度差異,包裹性積液通常能和侵犯胸膜或胸壁的腫瘤相鑑別,還能提供有關惡性胸膜間皮瘤病變範圍的資料,瞭解有無肺內原發灶及縱隔淋巴結轉移等,有助於明確診斷並制訂治療方案。

    3.B超

    B超有助於判斷胸腔積液,區分均勻性胸膜腫塊與包裹性胸腔積液,也可作為動態檢查方法,對腫塊增大有診斷意義。

    4.支氣管鏡檢查

    凡支氣管有扭曲現象者宜行此種檢查,以排除其他疾病。

    5.經皮胸腔穿刺或胸膜活檢

    良性間皮瘤有蒂者甚多,少數可在胸腔內有相當的移動度,因此行針吸活檢時,可推動腫瘤使針吸不能成功。約1/3患者可取得足量組織而確診為間皮瘤。胸腔鏡取材的確診率可達到81%,剖胸探查活檢的陽性診斷率更高,在93%以上。

    6.細胞學檢查

    患者的痰與胸水皆應行細胞學檢查,胸水中的瘤細胞對診斷非常有價值,約81%可發現惡性細胞,64%可確診為惡性間皮瘤。惡性間皮瘤患者的痰細胞學檢查皆為陰性。

    7.胸水透明質酸測定

    患者胸水的生化檢查對瀰漫性惡性胸膜間皮瘤的診斷有幫助。本病初次胸穿大多數為血性胸水,抽盡後胸水再生很快;少數胸水為草黃色滲出液,重複抽吸多次後,胸水由草黃色轉變為血性。本病胸水透明質酸含量比肺腺癌高40~230倍,硫痠軟骨素含量比肺腺癌高11~87倍。

    8.血液透明質酸測定

    間皮瘤患者血清透明質酸含量(287±282μg/L)明顯高於正常人(54±28μg/L)。測定血清透明質酸水平還能推測患者的治療情況,即腫瘤縮小,透明質酸含量下降;病變惡化,透明質酸量上升。然而,胸水中透明質酸含量與疾病變化無關。

    9.血小板計數

    惡性間皮瘤伴血小板增多者佔83%,肺腺癌血小板增多者為7.5%,鱗癌為12.5%,小細胞癌為5.1%,大細胞癌為41.7%。惡性間皮瘤血小板數增多的機制不明。胸膜惡性疾病無論臨床為幾期,血小板增多並無鑑別診斷意義,因血小板增多而引起栓塞的機會亦不多。有人指出,患者出現廣泛性血管內凝血、肺栓塞及靜脈炎時,不一定伴有血小板增多。

    【治療】

    1.治療原則

    惡性胸膜間皮瘤的治療效果不十分理想,中西醫結合是惡性胸膜間皮瘤治療較為可行的方法。

    2.中醫辨證施治

    (1)肺氣壅滯證

    證候:咳嗽氣短,胸悶咳痰,或胸痛不適,苔薄或薄黃,脈細弦。

    基本治法:宣肺降逆,軟堅化痰。

    方藥運用:導痰湯(《濟生方》)加味。

    姜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制南星10g,枳實10g,生牡蠣(先煎)20g,生龍骨(先煎)20g,玄參10g,生薏苡仁20g,浙貝母10g,桃仁10g,全瓜蔞15g,五靈脂10g,重樓10g。

    方中導痰湯燥溼化痰,順氣降逆;生牡蠣、生龍骨、浙貝母軟堅散結;桃仁、五靈脂活血化瘀;重樓、玄參清熱解毒抗癌,滋陰降火,止咳平喘;生薏苡仁消癰排膿。諸藥合用,宣肺降逆,軟堅化痰。

    加減:胸痛甚者,加延胡索15g,三七粉(分衝)3g。

    (2)氣滯血瘀證

    證候:胸悶胸痛,脅肋脹痛或刺痛,咳嗽不暢,痰中帶血,喘促氣急,舌質紫暗或有瘀斑,苔薄膩,脈弦。

    基本治法:通絡止痛,清熱散結。

    方藥運用:血府逐瘀湯合補陽還五湯(《醫林改錯》)加減。

    生黃芪30g,生地15g,當歸15g,桃仁10g,赤芍15g,地龍10g,枳殼10g,升麻3g,柴胡5g,桔梗6g,鬱金12g,生蒲黃(包煎)10g,重樓10g,白花蛇舌草30g,魚腥草15g,夏枯草10g,茯苓15g,生甘草3g。

    方中生黃芪、茯苓益氣健脾;生地養陰清熱;蒲黃、桃仁、川芎、赤芍、地龍活血化瘀,通絡止痛;枳殼、鬱金寬胸理氣;重樓、白花蛇舌草、魚腥草、夏枯草清熱解毒抗癌;升麻、柴胡、桔梗少用,為引經藥,輔佐氣血藥升清降濁,助全方祛胸中瘀滯之氣血與痰溼。

    加減:喘咳,吐黃痰者,加桑白皮20g,瓜蔞20g,黃芩15g,蘇子6g,魚腥草30g;心動悸,脈結代者,加炙甘草10g,人參(蒸兌)10g,麥冬10g,五味子10g。

    (3)痰飲阻絡證

    證候:胸脅疼痛,胸悶不舒,胸痛如灼,咳唾則更甚,呼吸轉側均牽引而痛,肋間飽滿,咳喘痰盛,氣短息促,有時只能偏臥於一側,舌質暗,苔薄白,脈弦。

    基本治法:消痰散結,理氣通絡。

    方藥運用:香附旋覆花湯(《溫病條辨》)合葶藶大棗瀉肺湯(《金匱要略》)加減。

    香附12g,旋覆花(包煎)10g,蘇子10g,杏仁10g,清半夏10g,茯苓15g,陳皮10g,葶藶子15g,大棗15g,太子參15g,白朮12g,薏苡仁30g,半邊蓮30g,重樓10g,夏枯草15g,桃仁10g,三稜10g,莪術10g,甘草5g。

    方中香附、陳皮理氣解鬱;旋覆花、蘇子、杏仁、清半夏、茯苓、薏苡仁降氣化痰;太子參、白朮、茯苓益氣健脾,理氣滲溼以利化痰;半邊蓮、重樓、夏枯草清熱散結;葶藶子祛痰平喘,治痰熱壅滯;桃仁、三稜、莪術活血化瘀,通絡止痛。諸藥合用,理氣活絡,消痰散結。

    加減:痰氣鬱阻,胸悶,加全瓜蔞15g,枳殼10g;久痛不止,加歸尾10g,乳香5g,沒藥5g,赤芍10g;水飲不淨,加路路通10g,絲瓜絡10g,冬瓜皮30g。

    (4)脾肺兩虛證

    證候:咳嗽痰多清稀,久咳不已,胸悶氣促,四肢倦怠,納呆腹脹,大便溏薄,舌質淡胖,舌苔白膩,脈濡滑或濡緩。

    基本治法:補脾宣肺,理氣化痰,逐飲散結。

    方藥運用:參苓白朮散(《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合導痰湯(《濟生方》)加減。

    太子參15g,白朮15g,茯苓15g,山藥20g,扁豆10g,蓮子肉12g,薏苡仁30g,砂仁(後下)6g,杏仁10g,桔梗10g,法夏10g,陳皮10g,制南星10g,枳殼10g,生牡蠣(先煎)15g,生龍骨(先煎)15g,佩蘭10g,龍葵30g,白花蛇舌草15g,甘草6g。

    方中太子參、白朮、山藥、扁豆益氣健脾;茯苓、薏苡仁、佩蘭利溼扶脾;砂仁、陳皮、枳殼和胃理氣;法夏、制南星燥溼化痰,消痞散結;生牡蠣、生龍骨軟堅散結,澀腸止瀉,生肌斂瘡;杏仁宣肺止咳;龍葵、白花蛇舌草清熱解毒抗癌;甘草調和諸藥。

    加減:氣急者,加蘇子10g,葶藶子12g,桑白皮15g;納差者,加山楂15g,麥芽15g。

    (5)氣血兩虛證

    證候:氣促咳嗽,咳痰黏稠,時有胸痛,動則自汗,頭暈目眩,神疲乏力,食納差,小便短少不利,面色無華,舌質淡,苔少,脈細弱無力。

    基本治法:益氣養血,補腎納氣,止咳化痰。

    方藥運用:歸脾湯(《濟生方》)合斑龍丸(《醫統》)加減。

    生黃芪30g,太子參15g,白朮15g,茯苓15g,當歸10g,桂圓肉10g,熟地12g,五味子10g,柏子仁30g,鹿角霜20g,補骨脂10g,菟絲子20g,陳皮10g,海浮石10g,半夏10g,龍葵30g,白芥子10g,薏苡仁30g,半邊蓮30g,重樓10g,夏枯草15g,葶藶子15g,桃仁10g,三稜10g,莪術10g,炙甘草10g。

    方中黃芪、太子參、白朮、茯苓補益氣血,助氣血生化之源;當歸、桂圓肉補血祛瘀止痛;熟地滋腎養陰,生津止渴;補骨脂、鹿角霜、菟絲子補腎壯陽;海浮石、半夏清肺火,化老痰積塊;陳皮理氣消脹,止咳化痰;龍葵苦寒,清熱解毒抗癌,活血消腫,與辛溫之白芥子同用,寒熱相濟,不燥不寒,用於胸膜間皮瘤胸痛胸水;甘草調和諸藥;薏苡仁、半邊蓮、重樓、夏枯草清熱散結;葶藶子祛痰平喘,治痰熱壅滯;桃仁、三稜、莪術活血化瘀,通絡止痛。全方益氣養血,補腎納氣,化痰止咳。

    加減:自汗不減,加山萸肉15g,浮小麥30g;肢冷畏寒,便溏者,加乾薑6g,桂枝10g。

    3.中成藥

    (1)加味西黃丸:主要藥物有麝香、人工牛黃、乳香、沒藥、三七、山慈菇等,具有清熱解毒、活血散結、祛瘀止痛的功效,可用於多種腫瘤。每粒0.25g,每日2~3次,每次2粒。

    (2)癌乙片(丸):由黃藥子、草河車、山豆根、夏枯草、白鮮皮、敗醬草等組成。每片0.5g,每次5片,每日3~4次;或每丸6g,每次1~2丸,每日2~3次。適用於惡性胸膜間皮瘤。

    (3)平消膠囊:由仙鶴草、枳殼、鬱金、淨火硝、白礬、乾漆、五靈脂、制馬錢子等組成。每粒0.21g,每次4~8粒,每日3次,3個月為一療程。適用於胸膜惡性腫瘤。

    4.單驗方

    (1)複方青根片:由青蒿、藤梨根、大黃、佛手、野葡萄根、白花蛇舌草、丹參等組成。每片0.5g,每次4片,每日3次,1~2個月為一療程。適用於胸膜惡性腫瘤。

    (2)琥珀黑龍丹:由琥珀、血竭、京墨、炒五靈脂、海帶、海藻、南星(薑汁拌炒)、木香等組成。每丸3g,每次1丸,黃酒送下,每日3次。適用於惡性胸膜間皮瘤。

    5.手術治療

    瀰漫性間皮瘤皆需開胸探查,若不能切除,可取活檢,明確病理診斷,對於制訂治療方案至關重要。

    手術可行胸膜剝脫術或胸膜切除術,或胸膜與累及組織整塊切除術(包括胸膜全肺切除、胸膜肺葉切除、腫瘤與胸壁切除等)。凡腫瘤組織完全切除者,預後較好;如腫瘤不能全部切除,亦應爭取行腫瘤減量術,使殘留腫瘤越少越好,以便行組織間放療或外部放療,放療結束後可再輔助化療。

    手術治療時應嚴格選擇患者,若患者選擇不當,術後併發症高。常見的併發症包括出血量多,呼吸困難,呼吸衰竭,難治性心律不齊,心跳驟停,支氣管胸膜瘻,肺感染或膿腫,對側氣胸,肺栓塞等。

    6.放療加中醫中藥治療

    放療一般用於術後的輔助治療。外照射可控制胸水的再生速度,對疼痛也有一定療效,偶見骨轉移得到長期控制者。胸腔內可用放射性同位素治療,但僅適用於早期病例。組織間植入治療常配合姑息切除或外照射,能使劇痛消失,一般情況好轉。30Gy時瘤體可稍見縮小,40Gy時瘤體明顯縮小,50Gy時瘤體幾乎完全消失。

    快中子治療對低氧抗放射線的瘤細胞有效。放療前、放療中及放療後均可採用中醫中藥治療,以達到減毒增敏作用。

    7.化療加中藥治療

    本病單一藥物化療的有效率在10%~20%之間,常用的藥物包括ADM、卡鉑、順鉑、5-FU、MTX、環磷醯胺、異環磷醯胺、紫杉醇等。傳統的單藥化療對惡性胸膜間皮瘤的有效率較低,如阿黴素治療的有效率約為15%,其他如卡鉑等單藥化療的有效率為10%~20%。近年來出現的新化療藥物如脂質體蒽環黴素、吉西他濱和培美曲塞二鈉(Pemetrexed disodium,商品名:Alimta)等的療效也不令人滿意。單獨應用Pemetrexed化療的總有效率僅為14%左右,中位生存期約為10.7個月,加用葉酸和維生素B12後中位生存期可增加5個月。

    目前應用單一的藥物化療,不論是有效率還是中位生存期,都不令人滿意。聯合化療的有效率在本質上並沒有超過單藥化療。

    許多研究者認為,由於手術對惡性胸膜間皮瘤的治癒率很低,因而I期和Ⅱ期的患者應該考慮輔助化療。胸腔內藥物注射也是一個重要的治療方法。

    8.綜合治療

    根治切除僅對極少數胸膜間皮瘤患者適宜,絕大多數仍需綜合治療。凡能手術完整切除者,皆應手術切除。若切除後僅有少量瘤組織殘存,可用胸腔內放療,少數患者可健在5年。手術切除對胸痛和複發性胸水有一定療效。手術、化療和放療聯用比單用一種或兩種治療方法的生存期長。在綜合治療中配合中醫中藥,能使相當多的患者獲益。

    【預防與調護】

    1.預防

    (1)對石棉接觸者,應予重點防護。如在廠礦勞動時,可採用溼式作業,密閉塵源,通風除塵,並大力加強個人防塵措施,如戴口罩或面具作業等。

    (2)對就業人員應定期做健康體檢,發現肺部有可疑病變時應及早治療。

    2. 護理

    (1)患者以疼痛為主時,要注意精神護理,使患者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積極配合治療,樹立戰勝疾病的信心。

    (2)胸膜腫瘤患者患側胸腔積液或疼痛時,大多會呈患側臥位。在採取積極的止痛措施和治療胸腔積液的同時,應幫助患者勤翻身,防止患側長時間受壓而致胸廓變形。

    (3)加強營養,多食營養豐富且易消化的食品,忌食辛辣,禁菸酒。

    【臨證經驗】

    1.常用藥對

    (1)白芥子10g,葶藶子10g 白芥子利氣豁痰,通經散寒止痛;葶藶子苦寒降氣,主癥瘕與積聚結氣,能破堅逐邪,通利水道。二者合用,利氣豁痰,破堅逐邪,散寒止痛。

    (2)龍葵30g,白芥子10g 龍葵苦寒,清熱解毒,活血消腫,與辛溫之白芥子同用,寒熱相濟,不燥不寒,用於胸膜間皮瘤胸痛胸水。

    (3)葶藶子10g,焦大黃10g 《本草十劑》雲:“洩可去閉,葶藶、大黃之屬。此二味皆大苦寒,一洩血閉,一洩氣閉……以洩陽分肺中之閉,亦能洩大便。”焦大黃行瘀,破癥瘕積聚,大黃提取物大黃素和大黃酸對小鼠黑色素瘤、乳腺癌及艾氏癌腹水型均有直接抑制作用。

    2.驗案舉例

    某女,50歲,2006年3月19日就診。

    病史:2005年10月因外感後胸悶,憋氣進行性加重而就醫。經CT、胸腔鏡檢查診斷為惡性胸膜間皮瘤(右)。現放化療後。

    症狀:胸悶咳痰,氣短乏力,口乾不欲飲。

    診查:少量胸水,舌質紅,苔黃膩,脈細滑。

    辨證:肺陰虧虛,溼熱壅滯。

    治法:滋陰清熱, 宣肺降逆,軟堅化痰。

    處方:以導痰湯、三仁東加減。

    姜半夏10g,陳皮10g,茯苓10g,制南星10g,枳實10g,生牡蠣(先煎)20g,玄參10g,生薏苡仁20g,浙貝母10g,桃仁6g,瓜蔞皮15g,炮山甲(先煎)10g,殭蠶10g,九香蟲10g,白芥子10g,龍葵30g,葶藶子10g,焦大黃10g。每日1劑,連服2個月。

    2006年5月23日複診:初診症狀消失,深呼吸時輕度胸痛,咳痰色黃,自汗口乾,舌紅,苔薄黃,脈細數。辨證:肺氣陰兩虛夾熱,治以益氣養陰,軟堅化痰。處方:沙參15g,麥冬15g,五味子10g,蘆根30g,杏仁10g,桃仁6g,冬瓜仁10g,生薏苡仁30g,鼠婦10g,九香蟲10g,生黃芪30g,生龍骨(先煎)15g,生牡蠣(先煎)15g,草河車15g,瓜蔞皮15g,薤白10g,葶藶子10g,焦大黃10g,白花蛇舌草15g,炙甘草10g。囑患者如果服後症狀減輕,可以服藥時間長一點,結果患者連服近1年。

    2007年5月複診:症狀明顯減輕,活動後微有氣短,胸悶,自汗心悸,口乾,舌尖紅,苔薄黃,脈細。X線、CT檢查見胸水消失,肝功能正常。辨證屬氣血兩虛,予以益氣養血,補腎納氣,散結化痰,用十全大補湯、千金葦莖東加減。處方:生黃芪30g,太子參15g,白朮15g,茯苓15g,當歸10g,川芎10g,白芍10g,熟地10g,陳皮10g,海浮石10g,山萸肉15g,炮山甲(先煎)10g,蘆根30g,金蕎麥15g,川貝母10g,鼠婦10g,九香蟲10g,雞內金30g,葶藶子10g,焦大黃10g。囑患者根據情況服用幾個月。

    按語:侷限性惡性間皮瘤可作區域性切除,但預後不佳,複發率和轉移率均較高。此例患者在經過放化療後堅持服用中藥治療,從無間斷,自出現症狀已經近2年,目前情況良好,給我們的提示是:惡性間皮瘤採用中西醫綜合治療可明顯提高患者的生存質量,延長生存期。

    【述評與體會】 侷限性胸膜間皮瘤多屬良性,治療以手術切除為主,多數區域性切除後不復發而獲治癒。侷限性惡性胸膜間皮瘤可作區域性切除,但預後不佳,複發率和轉移率均較高。瀰漫性惡性胸膜間皮瘤基本上不用手術治療。內科治療主要是控制胸腔積液,促進胸膜粘連,避免胸水再生,可單用胸腔閉合引流或引流後胸膜腔內注射各種硬化劑,如四環素等,其有效率為30%~80%,也可於胸腔內注射各種化療藥物或免疫調節劑,60%~90%患者的症狀及全身狀況可有不同程度改善。聯合化療在治療惡性胸膜間皮瘤中具有重要地位。放療一般用於術後或不能手術者的輔助治療,對減輕症狀尤其是緩解疼痛有效,但其應用受腫瘤大小和對正常組織細胞毒性作用的限制。惡性胸膜間皮瘤的惡性程度高,預後不良,自症狀出現很難存活過2年,大多數自治療開始後半年內死亡,個別患者偶可長期生存。

    中醫藥在改善胸膜間皮瘤患者的生存質量,減輕症狀,延長生存期方面有一定優勢。對於惡性胸膜間皮瘤手術、放療、化療帶來的不適,如胸水、胸痛、胸悶、氣短等症狀,從肺、肝經入手,宣肺理氣,疏肝通絡,活血利水,多能取得較好的效果。

  • 2 # 胸外科喬貴賓醫生

    胸膜結節是一個影像學的概念,也就是說,在進行胸片或者胸部身體檢查時,發現胸膜上有一個結節狀的病灶。但是引起這個胸膜結節的原因還不清楚,因此在進行檢查報告時就只能描述發現了一個胸膜結節。

    引起胸膜結節的原因主要有兩大方面:第一個就是炎症感染。比如說最常見的有肺結核、肺炎所造成的胸膜的炎症或者癒合後留下的疤痕。第二大原因就是腫瘤,最常見的就是胸膜間皮瘤。胸膜間皮瘤有良性也有惡性之分,需要進行病理學檢查才能進行判斷。在胸膜的腫瘤裡也有是其他部位的腫瘤轉移到胸膜所導致的,比如說肺癌造成了胸膜轉移,在影像學上也會發現是是胸膜結節樣的表現。因此在影像學上發現胸膜結節,一定要進行病理檢查,明確引起胸膜結節的病因,再進行有針對性的治療。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丈夫殺死了正在強姦妻子的人,依據法律該如何判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