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IT技術白支援

    個人認為這個現象形成的主要因素不是在孩子身上,而是家庭教育和管理的問題。如果我們換一個角度思考,在孩子玩手機看動漫的時候,家長做了什麼?是置之不理,還是自己也在玩各種電子裝置,又或是對孩子限時限量地進行這類活動呢?只有最後的處理方法,才能培養孩子的自覺性,讓孩子不致於玩電子裝置成癮。同時引導孩子及時完成作業,並看一些課外書,有了事情做孩子就不再留戀這些東西了。

  • 2 # 濟洛少俠

    看手機玩遊戲絕對要控制,不是說一點也不能接觸,畢竟現在是網路時代。網路環境背景下孩子的教育問題是每個家長都必須面臨的課題。其實大多數情況下,孩子還是在於家長的引導,如果家長把手機作為娛樂的首選,孩子肯定會效仿的。不能小看這種潛移默化的影響,家長不沉迷手機和遊戲,多開展有益的運動,多讀書,有了家庭環境,孩子會改變的。

  • 3 # 布衣學堂

    手機進入孩子的生活:如臨大敵

    這個問題真是困擾了不少家長。

    迫於現實的需要,無奈地給孩子配手機之前,我們有很多擔心,聽到鄰居們的吐槽,我們的心更加沉重,有如臨大敵之感。

    小學前幾年,我們都沒有給孩子配手機,那時候我擔心孩子會和社會脫節,會和新技術脫節。

    現在好了,不用擔心這個問題了。我們的擔心聚焦在“是否會沉迷手機”。

    手機的誘惑我們有親身體會,有一陣子,我們夫妻倆沉迷於抖音,睡覺前準備關機,不覺又刷半個小時,睡覺時間不斷延後。我們大人都很難剋制,孩子幼小的心靈如何抵擋得住這“極致誘惑”。

    帶著無限的擔心和忐忑,我們踏上了驚心動魄的旅程。

    一年後孩子合理使用手機,為什麼會有這樣的效果?

    孩子會使用手機完成學校佈置的作業;

    會使用手機查詢網路資訊,高效進行學習;

    這一年,和同學們學會了簡單的社群交流,從中獲得很多歡樂;

    最重要的,他懂得了剋制,晚上完成作業會玩一會,九點會把手機放到書房;中午午休前也會看半個小時左右,到了一點會把手機放到臥室外;

    有近視+散光的他,雖然多了手機,但近期檢查時,裸眼視力還有提升。

    為什麼會有還不錯的效果?

    第一步:根據孩子特點採用原則性管理。

    相信不少家長和我一樣,在孩子開始使用手機時,會查詢很多資料。我到網路搜尋了一下

    , 竟然有幾百條看起來很不錯的資訊,眼花繚亂!

    我把網上的資訊大致總結了一下,主要分成三類:

    第一:完全隔絕類。

    有的主張透過立法,也有的完全不給孩子獨立的手機,來實現完全隔絕,讓孩子遠離手機。

    我有個朋友在孩子使用半年後,看到孩子有沉迷的趨勢,就立即禁止孩子使用,收回了手機。

    這種方法對我來說直接的弊端就是和學校教育會出現矛盾。同時,我認為即使現在可以禁止,終有一天孩子會獨立面對手機。現在採用隔絕的方式,孩子的駕馭能力得不到培養,被壓制的好奇心,等到有能力的那一天報復性反彈,到時再來培養就會難上加難。

    第二:嚴密監控類。

    父母像直升機一樣,盤旋在孩子頭頂,透過直接監控、軟體設限、多陪伴分散孩子注意力等方式。這樣的方式,最直接,短期見效最快,可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能否得到發展?

    第三:提前設定規矩類。

    透過制定手機使用規則,簽訂雙方協定等方式,建立規則,指導孩子使用。

    研究完這些紛繁蕪雜的資訊,當時就覺得頭大,不知道從何下手。瞭解的資訊越多,發現內心越惶恐。

    最後,我和孩子媽媽回到原點:以孩子自身的特點為出發點。

    孩子特點分析:

    1. 有一定自我管理能力:學習成績還可以,小學以來學習的事情都是自我管理,對於學習這件事,我和孩子媽媽不會有太多擔心。

    2. 比較有主見:因為我們家風主張尊重、平等,從小就較為有主見。家裡的事情,一些規矩的制定他都會參與,我們完全平等地對話。

    3. 有自己的愛好:孩子喜歡讀書,平時在家裡大部分時間會用在閱讀上,電視基本不會限制他看,他會自己找到喜歡的動畫片,看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然後自己關了去房間看書。有自己的愛好,他應該不會沉湎於手機吧,我們當時是這麼預判的。

    4. 視力較弱:天生的散光+近視,讓他早早地戴上了眼鏡,因此我們總要特別提醒他休息眼睛,經常做眼保健。

    基於對孩子特點分析,結合網上各種專家的建議,我們最終決定採用:原則性管理。什麼叫原則性管理呢,就是首先清晰講明手機使用的原則,並不對具體如何使用加以限制,平時,基於原則,我和孩子媽媽偶爾提醒,作為輔助手段。

    原則性管理基於我們對孩子的特點分析,同時也是我們的教育理念——發展孩子的能力比短期效果更重要。希望他在較為寬鬆的環境,去經歷那些誘惑,感知誘惑,透過自己的摸索,找到合適的方式。只有在有病毒的環境中生存,才能產生應有的免疫力。

    透過家庭會議,三個人都談了手機的價值和危害。我們把沉迷手機的危害逐條寫出來:

    1. 危害視力;

    2. 藍光會影響睡眠;

    3. 脾氣暴躁;

    4. 吞噬時間等等。

    透過家庭會議,我們讓孩子明白我們清晰的態度和原則:主張駕馭手機,而不是成為手機的奴隸。沉迷手機是我們家庭的紅線,三個人誰都不可以觸碰。

    初步效果尚好,不乏暗湧浮動

    因為孩子也參與到這個原則的制定,所以使用手機的是非判斷,在他心裡落地生根了。

    有了基本原則,加上我和孩子媽媽的提醒,剛開始兩三個月,一切都在正確的軌道上:

    他會及時做眼保健操;

    作業及時完成;

    閱讀和運動都能保證。

    但是我不得不承認手機的力量超過了我的想象,它對人的吸引力,特別是成長中孩子的吸引力大到什麼程度,我並沒有認識到。

    四、五個月後,情況開始出現不好的變化。

    寒假回鄉省親。孩子每天完成一部分作業,自由時間多了起來,時不時地躲在某個角落悄悄地玩手機,和同學們聊天。

    孩子已經適應初中的學習進度,爭分奪秒地完成作業,剛開始他還看電視,看書或者玩遊戲,很快這些難得的自由時間都用來看手機。

    這樣的漸變,我們在煎熬中忍耐了幾個月,逐漸增加了提醒。

    孩子對我們的提醒表現出不耐煩和抗拒,為避開我們的提醒和監督,問號開始躲進臥室。在臥室裡待的時間越來越長,並且拒絕我們進入他房間。

    更大的變化,因為玩手機,他開始把作業放到最後,導致晚上趕作業,睡覺時間越來越晚。

    第二步:規則及時調整,溝通和尊重更重要。

    看到這樣的變化,之前確定的底線已經觸碰了,而反覆地提醒也激起了孩子的逆反心理。

    考慮到孩子大了,如果走向對立面會更加難以溝通。於是我採用在尊重孩子前提下,和他真誠地談話,進而制定更加具體的規則。

    我和孩子媽媽先制定了“細則方案”,手機使用時間和地點,違規處罰措施等等寫了滿滿一頁。這一份手機使用細則,算是比較詳盡。拿出來之前,我先和孩子進行了一次溝通。

    溝通中,雖然他極力反對新規,但是我發現三個積極訊號:

    1、 他內心有是非判斷的,很清晰地知道沉迷手機不好,說明前一階段的做法還是起到了效果,只是他還是暫時難以抗拒手機的誘惑;

    2、 他說了一句:我雖然知道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但是我還是反對簽訂條約。說明他知道規矩的重要性。

    3、 他說學校已經有很多規矩,不想把溫馨的家裡搞成牢籠似的。說明家裡是他相對比較放鬆和自由的地方,這種感覺應該儘量保持住。

    這三個訊號,我看到積極的一面:他有基本的判斷,也懂事。

    因此我的做法就不能太硬,太強勢則會將這些難得的積極面壓制:我需要充分尊重他,規則必須三個人都同意才行,否則寧可放慢節奏。

    我對細則進行了修改,簡化成幾條,兩個版本我都拿出來給孩子看。

    地毯上的談話(一次很重要的會談):

    看到兩個版本,孩子表示了反對,“絕不會在這種喪權辱國的家規上簽字!”(孩子原話)不過,反對的程度已經比第一次溝通輕微一些,因為他知道我們做了很大調整。

    媽媽用溫柔接納了孩子的情緒。

    我語氣平和但堅定地跟他說了三點:

    第一:新的規則如果沒有你的同意,就不頒佈,因此我們一定會尊重你的意見;

    第二:駕馭手機,而不是被手機奴役,這是我們的家規,現在情況朝不好的方向發展,我們需要做一些調整,不只是你,而是我們全家一起;

    最終,新規做了最佳化調整,簡化到只有最核心的兩點,孩子開心地同意了。

    我把新規手寫抄寫下來,貼在家庭公告板上。

    新規則調整後,雖然沒有很多條框,但是對關鍵的節點做了明確:午休和晚上使用時間和地點。效果產生了,一家三口都按照新規使用手機,互相監督提醒。孩子能很好地管理使用手機的時間。出現了文章開頭提到的變化——經過探索、波動,終於慢慢學會了駕馭使用手機。

    回顧這一年的經歷,過程中有痛苦,更有用心後的成就感。重要的是我們都在變得更好。

    以下是我總結三點思考

    1. 真正尊重孩子。我其實不太喜歡管制、管理孩子這樣的詞,非常反對把孩子當作命令的物件,整個過程,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和他平等對話這很重要。孩子有自己的思想。永遠不要站到孩子的對立面去。嘗試找到孩子的積極訊號,因勢利導。

    2. 發展孩子自我管理能力比短期效果更重要。要有長遠的眼光看待孩子的成長,不要因為一時沒有效果而採取急功近利的手段去制止。要有平和的心態,給予孩子足夠的空間去發展其自我調整、自我管理的能力。因此要從一個更長的時間段去觀察,切不可毛躁,要求立即改變,馬上出效果,急功近利的話,走向孩子對立面已經不遠了。

    3. 主動改變自己比改變孩子更有效果。不少家長或輕或重會沉迷手機,為了教育孩子,會假裝另一種狀態。我和孩子媽媽在過程中,始終堅持三個人是平等的,為了給孩子好的榜樣,自己的標準比制定的規則還嚴格,真誠地在孩子面前做到一致,惟其如此,我們的語言和規則,才能有嚴肅性,才能有威力。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更願意說,是孩子給我們機會:和他一起成長,學會駕馭手機。

  • 4 # 寒石冷月

    如果你是負責的家長,從孩子幼兒期就必須要嚴格管理你家裡的手機和電視,還有一些漫畫書。因為這些東西雖然是工具,但是如果管理不善,且不給孩子立規矩,不進行有效的監督與管理,進行積極的正面引導和教育,很容易讓孩子養成壞習慣,即只要有機會就開啟電視看動畫片,隨手拿起父母的手機玩遊戲,包括不喜歡閱讀有文字的書籍,而喜歡看漫畫書。

    題主雖然提出了問題,但是你看來並不懂育兒,幾乎沒有家庭教育的意識,這才導致孩子生活秩序混亂,該管教時你不立規矩,按著定的規矩去施教。結果就導致孩子養成隨意看動漫的壞習慣,並且已經影響到正常的吃飯、休息和寫作業,此時你還沒有意識到危機已經來臨。另外,家長隨時手機不離手的負面榜樣也在深刻影響著孩子。

    孩子為什麼要逆反心理,並且不服從管教呢?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家長太將就孩子了,要管理你就先召開家庭會議,正式就全家人的行為習慣訂立規則,並以選單的形式羅列出來,就每一條認真給全家人講解,鼓勵大家認真去遵守,這樣才能讓全家人都有好的生活與學習習慣,自覺相互監督,輪流進行值日管理。

    瞧,透過上面這一說,家長可能就清楚了,別怪孩子秩序混亂,而是家長壓根就沒有管理能力。現在為了讓孩子進入有秩序有節奏的生活和學習秩序,還需要制定一份家庭生活作息時間表,大人和孩子都需要在不同時間段明確做具體的事。只有這樣,才能每天去認真落實規定的事情。不用多,堅持上一個月下來,保證家裡的秩序就明顯好了。

    家長可能會說,孩子根本不聽話啊,有時就和你鬧情緒,甚至拿不寫作業、不吃飯、不上學來威脅你怎麼辦?很簡單,就先從吃飯這塊下手,不按要求完成規定的事情,先取消吃飯的權利,餓上一兩頓,讓孩子沒有零食,沒有零花錢,冰箱裡也找不到吃的東西,一直堅持到孩子有了飢餓感時,保證會服軟。只要拿吃飯和玩耍來控制住孩子的無理,孩子就容易管理了。

    對於寫作業這件事,可以放在吃飯前進行,不認真寫完作業,檢查不合格,想吃飯,門都沒有。只要家長堅持原則,心狠下來,保證孩子掙扎幾天就老實了。老實以後再認真落實規則,始終堅持下來,保證孩子就臣服於父母了。包括看動漫也一樣,規則由家長來定,規則由家長來監督落實,如果孩子不按要求去做,就果斷取消其看動漫的權利。

  • 5 # 浮塵微草

    手機與動漫,夲是新時代科技進步的產物,玩手機、看動漫也應是與時俱進,緊跟時代的行為,然而卻因其“魅力巨大”,俘獲了絕大多數的孩子,擠佔了孩子的時空,現在的孩子玩手機、看動漫的現象用“無論何時、無論何地”概括,可以說毫不誇張:

    去同學家幫個忙,進門映入眼簾的是電視動漫片;到同事家借個資料,同事的孩子正在平板電腦上觀動漫;無事去鄰居家串門,總能遇到有孩子玩手機看動漫的現象。有的孩子一放學,首先要玩會兒手機再做作業,作業完成後就更不必說了,甚而會偷偷地將手機、平板電腦帶到學校,課餘玩,餘興未盡自然上課玩兒。飯前玩,飯中看,甚至寧可不吃不喝不睡也要玩,也要看……

    如此,確實如題主所言,影響了吃飯休息做作業,還有身體健康,尤其是視力,會在短時間內驟然下降,危害之大,令人憂慮。

    怎麼辦?

    一、父母——包括照看孩子的其他監管者——必須反思自己的行為。孩子畢竟還小,思想認識、覺悟程度、自控能力都不成熟,他們的行為一般會被好奇心、興趣愛好所驅使,什麼好吃貪吃什麼,不管甜的東西吃多了對人的傷害有多大;什麼好玩玩什麼,才不管它對自己有多壞的影響。所以,孩子沉溺於玩手機、看動漫,表面上看行為的主體是孩子,實際上在於父母及其監管者的嚴重失責。因些父母必須反省,認識到這一根源所在,才能有意識地監管孩子的行為。

    二、杜絕孩子玩手機、看動漫的行為不可取,正確引導+有效控制可行。新生事物往往應運而生,應人們的需求而出現、而繁榮昌盛。所謂存在即合理,因為它能滿足我們的某種需求。手機動漫也是如此,一刀切的辦法行不通,也不符合辯證唯物主義。

    幾個星期前,我接觸了一位家長,和我是同村。孩子在復讀,恰巧在我班裡。因為兩口子做服裝生意,家僅僅是“不完整夜”的過渡,白天不在家,也出於不想讓孩子沉溺於電腦電視而影響了學習,所以家裡電視沒有,電腦沒有,僅有一臺和孩子聯絡的電話。本以為孩子也可向好,沒時間玩,一心專注於學習,結果呢?把孩子逼入網咖,成了問題孩子。複習班了,週末上網咖,平時吃飯時間在網咖,甚至逃課誤自習上網咖。問我怎麼辦?

    我說,現在首要的任務是把孩子從網咖中撈回家,建議家裡安電視,買電腦,讓孩子在家裡“有興趣之事”可做,讓他的精神有所依託,但要和孩子商量,約法三章,較為民主地定出孩子認可的“在家作息時間表”,父母嚴格監管,孩子自覺遵守,伴隨相應的獎懲措施。慢慢地讓孩子收心,轉移目標。我也經常和孩子在學校談心,開導、鼓勵,效果還是明顯的。以前父母怎麼也無法將孩子從網咖中叫回家,為此在網咖和孩子大吵大鬧,現在孩子已不去網咖,而且在家也基本能遵守約定。這不,剛剛期中考試,孩子的成績進步了不少。

    可見,在玩手機、看動漫的問題上,堵不如疏,杜不如控,還得吸取鯀圍堵之教訓,借鑑大禹治水通浚之經驗。

    三、父母是最好的家教,在家要以身作則,少玩手機,多陪伴孩子。父母是孩子的家庭老師,一言一行對孩子的影響至關重要。父母自身在家沉溺於手機,你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機,有說服力嗎?孩子聽你的嗎?所以,父母首先要學會自我剋制,在家多陪陪孩子,孩子做作業,你可以看會兒書;孩子玩,你可能做做家務;或者和孩子一起進行一些散步、打球等戶外活動,減少孩子玩手機、看動漫的機會。這也不失為很有效的手段。

    父母寄語:反思+監管+控制+陪伴,足以解決孩子沉溺於玩手機看動漫的惡習,方法簡單,然重在踐行!

  • 6 # 誤解無解悟界無界

    玩手機,看小說、動漫,談戀愛,交壞朋友這些都是家長們擔心孩子在叛逆期會做的事情。擔心也沒用,孩子總要經歷青春期的叛逆才會慢慢成長,我們大人自己不都是這樣過來的。正視問題,正確的心態平和的看待孩子的叛逆。

    那擔心孩子叛逆、學壞或者孩子已經叛逆,家長該怎麼辦?

    1、家長自己提前做好準備,也要相應改變自己。

    不是所有孩子都會在青春期叛逆到沉迷手機沉迷動漫的,為何有些學生不會有些學生就會呢?

    這與孩子小的時候,家長不管不關心或者是比較專制的管理孩子有關。

    在我們身邊經常可以看到,孩子小的時候家長是沒有花心思在孩子的教育上的。比如,學習習慣的養成關鍵期就是小學。而很多家長放縱孩子任由孩子。也有的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過於嚴格要求,給孩子報各種興趣班輔導班,到了青春期的時候,也就是我們說的翅膀變硬的時候,孩子開始反抗了,家長要我學我就不學,加上原本任何一個孩子都喜歡手機遊戲和動漫,孩子就開始玩手機了看動漫了等,不再受家長控制了。

    家長這時再用以前罵啊、吼啊、打啊都不起效果了,只會越來越叛逆。

    所以,家長們的得趁早關心孩子,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不要等孩子已經沉迷其中不能自拔了,家長再來管。

    2、孩子已經沉迷手機動漫這些了,家長只能採取措施應對了。

    家長得根據孩子的性格特徵,孩子性格特徵不同,措施不一樣。

    有的孩子,家長心平氣和的與之溝通,多進行思想教育,孩子就會慢慢改變的。

    有的孩子家長就得強硬一些才會改的。比如,不給孩子手機,收繳孩子手機,態度要強硬一些。

    有的孩子家長與之談條件就會改的。比如,玩手機看動漫得在孩子達到家長的要求之後允許其玩。

    家長們還要注意,一種方式教育沒用,就要採取其它措施。比如,有的家長一聽孩子在學校表現不好犯了錯誤,回家就是一頓打,而且每次都這樣,孩子在小的時候還會改,到了初高中,孩子就會反抗不聽不改了。這時家長就得改變方法了。

    再比如,家長不要採取壓制的措施,孩子喜歡動漫,與孩子一起看動漫聊動漫,孩子內心不反抗再進行思想教育。

    總之,當孩子沉迷手機等這些問題已經發生了,家長都比較被動了。家長們只能沉住氣,有耐心找方法慢慢改變孩子的習慣、思想。

  • 7 # 會畫畫的雲

    隨著社會的發展,大多數家長是忙碌的,沒有時間管孩子也沒有時間陪孩子,所以孩子放學了自然而然的就去玩手機和看電視了。對家長來說,怎麼解決孩子玩手機的問題,已經成為教育孩子的頭等大事了。

    第一:家長要起模範作用

    孩子的學習能力是很強的,他們會模仿自己父母的行為。很多家長在家裡,也總是盯著手機玩個不停,那這樣的陪伴還不如不陪呢,如果希望孩子不要總是玩手機,那麼自己一定要起到模範作用,讓孩子知道總是玩手機不好。如果想讓孩子往某些方面發展,家長不妨自己先了解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學。

    第二:制定規則

    手機和動漫都不是什麼不好的事物,但是任何事物過了就不好了,所以家長在一開始就要和孩子制定好規則。

    比如寫完作業可以玩一個小時手機或者看一個小時的動漫,而且要絕對的行使,可以陪孩子一起看,時間一到家長就要制止孩子繼續再玩了,就算哭鬧也不能退步,一旦有第一次退讓那麼以後就會接著退讓的。

    第三:多和孩子溝通,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

    多多和孩子溝通,或者帶孩子出去走走看看,看看孩子對什麼感興趣,可以培養孩子的其他興趣愛好,比如繪畫、書法、圍棋、音樂、舞蹈等。

    第四:帶孩子多去戶外運動

    孩子的本性還是喜歡動的,可以每週制定一個家庭日,父母帶孩子去外面玩。一方面可以培養家庭感情,另一方面還可以讓孩子多認識一些小夥伴。

  • 8 # 王子書童

    說實在話,這個年代的孩子誰不玩手機看動漫?只是有的孩子還能在家長的監督下有所節制,而有的孩子完全沉迷其中,影響了吃飯休息做作業且叛逆。面對這樣的孩子,家長確實應該好好管教,否則對孩子的身體,學習都不好。

    記得小升初畢業那個暑假,因為沒有作業,我把孩子送回老家放養了兩個月。兩個月孩子回來之後,我很明顯的感覺到孩子很喜歡玩手機看動漫。最明顯的表現就是吃飯的時候,叫了一次又一次,他要麼坐在電視機面前不動,要麼吃飯的時候手裡還拿著手機看。我每次問他作業,他都說做完了,結果我一檢查,錯誤很多。最開始我和老公還能心平氣和地說說他,生氣的時候也摔過他手機,但他仍然屢教不改,我和老公開始和他鬥智鬥勇!

    首先是我們給他報了他最喜歡的藍球培訓班。每個週末他除了完成作業以外,還要抽時間去練習打藍球。無形中減少了他觸控手機看動漫的機會。

    其次是我們增加了陪伴他一起活動的時間。比如吃完飯以後,我們不再象以往那樣各自娛樂,而是喜歡帶他去散步、看電影、或者一家人坐在一起看動漫。總之就是分散他玩手機的注意力。。

    然後是給他的學習訂目標。現在的孩子都是在幸福中生話,幾乎沒有什麼壓力。我們不要求他去考第一,但每次考試下來必須進步十名。有時給孩子一點壓力,他才會有動力,有責任感和成就感。把心思放在學習上,玩手機看動漫的心思就會越來越少。

    最後是有獎有罰。只要孩子在某個時間段表現好,學習好,作業又完成的漂亮。我還是允許他玩一個小時的手機和看動漫。反之,就要把貪玩的心思收起來。讓孩子明白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要想得到,必須努力爭取。

    總之,不管家長用什麼辦法去教育孩子,只要他不沉迷於玩手機看動漫,能夠節制自己就是好的改變。教育孩子任重道遠,我們大家一起加油!

  • 9 # 小燦親子教育

    如果玩手機看動漫僅僅是孩子課後的休閒方式,能讓孩子的身心得到放鬆,相信家長也不會反對。但是問題在於,這一方式似乎並不是那麼健康,而且還影響了孩子的吃飯、休息甚至學習,最讓家長覺得最難以接受的,是它們讓孩子變得叛逆。

    我不知道孩子的這種“愛好”持續多久了,可能從小時開始,就已經把手機和動漫當成了自己的精神依託了吧。當時,家長可能並未在意,甚至可能有些暗暗高興,因為它們讓孩子變得安靜下來,不會給自己找麻煩。

    當家長髮現,玩手機看動漫影響了孩子的吃飯休息甚至學習,想要讓孩子放棄這一放鬆方式時,卻發現孩子變得很叛逆,根本不聽。

    大致的情形應該是這樣的吧。

    孩子出問題,家長先反思,說不定自己就是幫兇。

    中國很多家長都有這樣一種傾向,就是平常教育孩子時,怎麼省事怎麼來,當孩子出現問題了,才會心急火燎地去開始制止孩子,或者想辦法尋找其他解決方案。

    如果問題能夠解決,還好,可是我們都知道,孩子出現問題並不一定是由單一原因引起的,想要解決,需要一個複雜而長期的過程。

    一旦處理不好,家長和孩子就容易彼此互相責怪,家長認為孩子不聽話,孩子認為家長太過霸道,彼此都很痛苦。

    儘管我們都知道,很多事情一開始要防患於未然,要懂得未雨綢繆,要防止孩子出現某種問題行為。可就像我們都知道,要注意身體健康一樣,然而,沒生病之前,又有多少人能夠關注到自己的健康狀況呢?

    孩子出現了問題,家長的心情可以理解,這個問題也是可以解決的。但是,家長需要付出更多的時間和耐心。

    不粗暴制止,和孩子溝通,設定玩手機看動漫的條件。

    我不瞭解孩子現在是多大,心理素質如何,所以我的第一條建議是,不直接和孩子搶手機、甚至砸手機,不讓孩子玩。

    我身邊就有因為孩子總玩手機,家長氣得把手機砸了的事情,事後你問他們有用嗎?他們搖搖頭,沒用,孩子會想方設法地藉手機玩,甚至偷偷玩大人手機。

    所以我想,如果孩子年齡比較小,家長可以直接給孩子制定一些規矩,設定玩手機看動漫的條件,讓孩子遵守。

    比較大了,比如已經上了初中了,正處於逆反期,那麼可以和孩子進行溝通,明確自己的要求和期待:

    “你想玩手機,我同意,但是我有條件,不能影響學習和休息,比如在作業保質保量完成後才能玩,一次不能超過半小時……”

    哪怕孩子出現討價還價的情況,相信最終的結果,也比現在這種“影響了吃飯休息做作業”要強。

    陪伴、監督孩子,並安排其他活動,減少玩手機的機會。

    孩子的意志力是有限的,寫作業和玩手機相比,當然還是玩手機更有意思。所以哪怕他答應得好好的,也會出現不加節制玩手機的情況。

    所以家長的陪伴與監督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可以讓孩子在學習時把手機交給家長,或者是關機,不給自己留一點念想。

    同時,還可以為孩子安排其他活動。孩子為什麼玩手機?因為手機好玩。如果有其他比手玩手機更好玩的事情,那孩子肯定不會傻呵呵地抱著手機,不去參加的。

    比如,如果孩子有因為學習而被耽誤的興趣愛好,可以鼓勵孩子重新撿起來,去參加培訓班,或者是陪著孩子一起玩,都是不錯的選擇。

    當接觸到的東西多了,孩子的注意力就會從手機上轉移開來。隨著玩手機時間的減少,也能減少對手機的依賴。

    激發學習動力,讓孩子把精力用在更好的事情上。

    我們知道孩子最主要的任務是學習,但是當他把注意力放在玩手機看漫畫上時,我們實在無法說他是個愛學習的孩子。

    如果家長能夠激發孩子的學習動力,讓孩子把精力用在學習,或者其他更好的事情上,才能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

    因為家長的陪伴畢竟是有限的,隨著孩子年齡的增長,彼此相處的時間也會越來越少,如果孩子心中有所寄託,孩子即使玩手機看漫畫,也會有所剋制。

    結束語:雖說父母的教養方式無法決定孩子的一切,但在行為習慣的培養上,確實發揮著重大的作用。所以,我們最好在一開始就幫助孩子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現在想幫助孩子樹立正確學習觀,解除對手機的依賴,就需要父母多花一點時間和耐心,千萬不可半途而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面板比較黑,年齡20歲,染什麼顏色的頭髮比較合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