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設繪主意好8設計編輯
-
2 # Drongs龍吟
很多時候,一件事究竟是好是壞,辦得妥與不妥,你光盯著事情本身,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只有把它放在一個大環境下全面審視,才能看清楚。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完璧歸趙”,裡面的主角藺相如因為這個歷史典故被傳頌了幾千年,但這件事其實經不起細琢磨。如果放在戰國時代的大環境下去看,這其實是一個外交失敗的經典案例。
這個故事通常都是這樣說的:秦王看上了趙國一塊叫做“和氏璧”的稀世美玉,就提出要拿十五座城來換。趙王怕秦王賴賬,於是就讓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幾番鬥智鬥勇下來,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
細琢磨下來,這個故事其實挺不靠譜的。在藺相如所處的戰國中期,華人已經經歷了三百多年的亂世,列國之間的戰略態勢在本質上和近現代的歐洲基本一樣。那種環境下,人們的思維都是非常成熟和務實的,不成熟、不務實早就被淘汰掉了。
在稍不留神就可能國破家亡的環境下,哪個國君會頭腦發熱,拿本國的城池換一塊好看的石頭回來?其實這件事裡面,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和氏璧。秦國之所以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換趙國的和氏璧,其實說白了就是一次戰略試探。
2
秦國經過商鞅變法、張儀連橫伐交,到了秦昭襄王嬴稷這一代,已經成了最強大的諸侯國。在完璧歸趙這件事之前,從理論上說,當時能主動給秦國製造麻煩的,只剩下南邊的楚國和北邊的趙國,秦國的戰略重點也是這兩國。相對來說,楚比趙在軍事上要更弱一點,所以更好打。秦國要打楚國,首先就要先穩住趙國,避免出現兩線作戰的局面。而要穩住趙國,那就必須先要摸清它的底兒。
趙國當時的情況比較特殊:趙武靈王變法改革,讓趙國一度強大到嚴重威脅秦國北部安全的地步。可是趙國爆發政變,趙武靈王被困在沙丘行宮中活活餓死,趙何(史稱趙惠文王)成了趙成和權臣李兌手中的傀儡國君,趙國的國勢由此急轉直下。又過了幾年,趙成病死,李兌被逐出趙國,趙惠文王才成了名正言順的趙王。趙王的處境雖然開始好轉,可是經過這麼一連串的折騰以後,趙國面對秦國究竟有多少底氣,這還真不好說。
後面的故事我們就都很熟悉了,趙王偶然間得到了一塊罕見的寶玉,也就是著名的和氏璧,秦王抓住機會,提出了一個非常荒唐的要求:用秦十五座城來換趙王的和氏璧。
這件事擱在當時看也是很不靠譜的。寶玉再稀有,但它終歸就是一件玩物,而城池是關乎國計民生的。但這件事妙就妙在這個“不靠譜”上。因為越是這樣,越能夠強化你的檢驗效果。後來趙高“指鹿為馬”也是這個道理,就是因為指鹿為馬這件事荒唐,他才能一下子分辨出朝堂上哪些人對他死心塌地,連臉都可以不要。
面對嬴稷的這個要求,趙王該如何接招?
所謂“反常必妖”,當一個並不傻的人突然做出某種看似不可理解的事,這時候你就該注意了,他很可能還有別的意思。如果趙國君臣的眼界能夠大一點,就會發現這件事其實非常兇險,壓根不是一塊玉的事。一旦秦國有機會打殘了楚國,那麼下一個倒黴的會是誰?只能是趙國。
趙惠文王最好的應對策略就該是一口回絕,這樣秦王摸不透自己的底牌,後面才有機會保持這個均勢的局面。可偏偏當時誰也沒看出這一點,趙王沒有,藺相如也沒有。藺相如建議趙王答應秦國的要求,理由是:如果秦國不給城,秦國不佔理;要是不答應秦國,那不佔理的就是趙國。總之,說來說去他的注意力就沒跑出這塊玉去。
由此開始,其實後面的故事無論多精彩都已經失去意義了。這麼不靠譜的要求趙王都答應了,就說明趙國從心底對秦國是懷有畏懼的。到此,秦國的戰略試探基本就已經完成了。
眼界決定成敗,眼界過低,很可能事情早就辦砸了你還渾然不知。
3
這個道理放到現在依然是有用的。我們寫報告、論文的時候,領導或是你的導師都會要求你,起頭的時候儘可能“格局大一點”,比如說一說國際形勢,說一說行業走向,等等。如此這般,久而久之,乾脆就成了一個儀式性的東西,究竟這些“高大上”的問題和你手邊做的事有什麼具體聯絡,很多人並沒有真去考慮過,只不過是別人要求你寫,你就照著做罷了。而事實上很多人乃至企業,最後吃虧往往就吃在“只見樹木不見森林”上。
舉個例子,假如你的企業準備藉著“一帶一路”的東風投資海外,那麼僅僅去做一個一般商業盈虧層面的研究是遠遠不夠的,地緣政治、國際關係、投資國的社會概況,這些聽起來遠在天邊的東西,在未來都可以直接決定你的專案乃至你的員工身家性命的存亡。
這種情況一點也不新鮮。從利比亞到伊拉克,中國的海外投資專案多次因為相關國家的戰亂而遭受嚴重損失,甚至中方人員的人身安全都受到了威脅。事實上這些戰爭的爆發並不是毫無徵兆的,你不可能預測那裡會在幾月幾號出什麼樣的亂子,但是隻要有相關方面的研究人員,給你計算出一個大致的機率,還是沒問題的。
當然,眼界寬格局大,也不一定就能保證成功,這個還要看你的實力和大環境的好壞。把周圍看清楚未必能讓我們明明白白地活,但起碼不會稀裡糊塗地死。
4
“完璧歸趙”裡的主角藺相如,從這個人身上我們會發現,有的時候並不是領導者看不到下面人的能力,而是能力未必就是領導者最看重的東西。歷史上關於藺相如的記載,就是“完璧歸趙”和“澠池之會”這兩件事,無論是從國際鬥爭還是從國家發展來說,這兩件事對國家的影響都不大,真實的藺相如在國政方面並沒有什麼大的建樹。
“完璧歸趙”這件事,藺相如從最開始就判斷錯誤,而且在面對秦王時,藺相如還說話說走嘴了。史書記載,他當時怒斥秦王不守信用,其中有一句話是:“和氏璧,天下共傳之寶也,趙王恐,不得不獻”。國與國之間的外交場合,你明明白白告訴對方,你的國君怕人家,這算什麼事啊?由此,秦華人進一步坐實了之前的判斷——趙國畏懼秦國,不敢在秦國收拾楚國時在背後動手。既然目的達到了,和氏璧也就不再重要了,秦王后來再也沒提這一茬。
從“完璧歸趙”以後的第二年開始,秦軍一年攻打趙國一次,連著打了三年,每一次規模都不大,但都以秦軍完勝告終。每一戰都能攻下趙國一兩座城池,斬首兩三萬人,這個戰果說大不大,但絕對會讓對方肉疼。秦國之所以這麼零打碎敲地攻打趙國,主要還是為了震懾。既然你都說了“趙王恐”,那我就必須讓你知道,你的害怕是正確的。
到了第四年,秦昭襄王感覺火候差不多了,約趙惠文王在南韓的澠池會盟,訂立停戰協議。至此,秦的戰略目標已經全部達成。
5
不久之後,秦軍開始大舉伐楚。楚國被打殘了之後,秦國再無後顧之憂。再後來,在秦趙長平之戰中秦國可謂傾盡全力,一舉打殘了趙國。
由此來看,藺相如對比蘇秦、張儀、李悝、商鞅等名臣,至多隻能算是能力平庸之輩。可為什麼趙王又格外器重這樣一個人,一路擢拔,把他升到了上卿的位置?原因很簡單,藺相如出身寒門,又是被火箭式提拔上來的,除了趙王他沒有任何人可以依託,所以在忠誠度上絕對不會出現問題。無論是“完璧歸趙”還是“澠池會盟”,他做得成不成功另說,但每次都是在以命相搏。
我們不要忘了,在此前的很長一段時間裡,趙惠文王一直是有名無實,活在權臣的陰影裡。如今雖然趙成、李兌都不在了,可朝堂之上其他大臣還在,這些人的忠誠度顯然是難以讓人完全信任的。可是你治理國家又離不開這些人。在這種時候,有一個沒有根基又絕對忠誠的人做自己的首輔大臣,以此來制衡百官,就是最佳的選擇,而藺相如恰恰是最好的人選。
忠誠和才能都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在領導者自認屁股沒有坐穩的情況下,他們往往會更看重忠誠度。對於這個問題,我們無法從道義角度來加以評判,只能是根據實
際情況來加以應對。作為一個高層領導者,對管理層負責人給予必要的安全感;作為具體執行者,在發現上級信心不是很足的時候,適當地收斂一下自己的恃才傲物,這些於我們自己來說,都是有益無害的。
當然,要做到這一層,前提是你對整個環境的精準判斷,而這就又繞回到了咱們開頭的那個問題——格局要大,眼界要廣。
-
3 # 江水趣談
完璧歸趙其實是把趙國推向了火坑
完璧歸趙,典故也就是趙國得到了楚國的和氏璧,秦昭王聽說這件事,派人送給趙王一封信,說願意用十五座城給趙國,請求換取和氏璧。趙國不想把和氏璧給秦國,可又懼怕秦國,怕走了楚懷王的後路。
最後只能派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前往秦國。
藺相如捧著和氏璧呈獻給秦王。秦王非常高興,把和氏璧傳給他的妃嬪和侍從人員看,群臣都歡呼“萬歲”。
藺相如看出秦王沒有想用城池換和氏璧的意思,就上前說:“和氏璧上有點瑕疵,請讓我指給大王看。”秦王把和氏璧交給藺相如。
於是,藺相如捧著璧退了幾步站住,背靠著柱子,頭髮豎起來,像是要把帽子頂起來一樣。
他對秦王說:“大王想要換和氏璧,派人送信給趙王,趙王召集所有大臣商議,都說:“秦國貪心,依靠他的強大,想用空口話來換趙國的和氏璧,城池怕是得不到了。”並不打算把和氏璧給秦國。
但是我認為平民之間的交往,尚不能互相欺騙,更何況是我們大國之間的交往呢!
此後才有後面的事,逼迫秦王用最高禮節招待他,又知道秦王不會用城池做交換,讓隨從換了平民衣服帶著和氏璧偷偷回趙國了。
這都是一個過程,因為這樣,最後秦國也沒能到趙國的和氏璧,沒想到這個卻為之後的趙國挖下了大坑,秦王因為和氏璧記恨上了趙國。
本來秦國就想滅趙,剛好這個給了秦國一個滅趙的理由,之後雖然因為澠池會停戰過一段時間,但最後秦國還是去攻打了趙國,這個和氏璧和澠池會還被其他五國視為威脅的預警,更是讓後面的長平之戰沒人出援趙國。
其實不管和氏璧在趙國還是在秦國的手裡,不管秦國有沒有拿到和氏璧,趙國的滅亡都是大勢之趨,因為秦國早已有統一天下的想法,就算沒有和氏璧和之後的澠池會,趙國也還是會滅亡,趙國和秦國之間的國力差距就擺在那,和氏璧這只不是給秦國一個滅了趙國的理由而已。
-
4 # 看不見的角落
藺相如完璧歸趙被後世傳為一段佳話,流芳百世。在現實當中,藺相如的完璧歸趙更是為趙國贏得了聲望,挫敗了秦國進攻趙國的藉口。趙國在這一場外交博弈當中獲得輝煌的勝利,在戰國曆史上也是值得稱讚的大獲全勝。
完璧歸趙的深層原因是秦國企圖找尋藉口進攻趙國,趙國是戰國晚期唯一能夠與秦國一爭長短的軍事強國。秦國則是秉持著蠶食六國的戰略,一點一滴地侵佔六國的領土。並且在六國的範圍內不斷地製造事端,企圖打著正義的旗號師出有名。完璧歸趙也是其中之一,秦國崇尚“詐利”,一旦獲得了和氏璧就會變卦拒絕給付十五座城鎮。如果趙國拒絕了秦國的要求,秦國就會師出有名的攻打趙國。而藺相如能夠在如此複雜的環境之中出色地完成出使任務,既保住了和氏璧也斷絕了秦國出兵的藉口。
雖然,在之後的兩年中秦國還是按計劃攻打趙國拿下石城,殺兩萬人,但是這對於趙國而言的損失已經是非常少了。有些觀點認為是藺相如不遵守外交規則,欺騙秦國才招致了這幾場戰爭。實際上這種觀點非常幼稚,秦國在外交領域向來以不遵守諾言著稱,楚懷王被秦國無理由扣押就是一個例子。所謂外交的基本原則是“言忠信,行篤敬”,面對一個如狼似虎毫無信義可言的秦國,根本不值得。如果嚴守外交規則,那麼只能是趙國既喪失和氏璧,也會丟掉更多的城池,還會成為諸侯之間的笑柄。更重要的是秦國會不戰而屈人之兵,在氣勢上就會落了下風。
更重要的是在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後,藺相如儼然已經成為趙國的擎天之柱國家棟梁,在國家內部享有非常高的威望,這也是趙惠文王在位晚期所最輝煌的階段。在這期間趙國軍隊還在馬服君趙奢的率領下大破秦軍史稱“閼與之戰”,這場勝利是多年來秦國軍隊歷史上少有的敗仗,趙國的威望大增,而且打敗了秦軍不可戰勝的神話。所以說,內政、軍事、外交其實是三位一體的,趙惠文王時期的藺相如、廉頗、趙奢等眾多優秀的人才一同湧現,可以說這都是趙國輝煌階段的光芒。而這些輝煌的起點就基本上是完璧歸趙,正是這次外交上的勝利帶給了趙華人信心,讓他們敢於面對秦國的攻勢,由此可見完璧歸趙是一場趙國的勝利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文:經典守望者
-
5 # 張生全精彩歷史
趙國將相失和的時候,廉頗瞧不上藺相如。認為藺相如並沒有什麼功績,僅憑一張嘴,一陣巧言令色,就當到了宰相的高位,而且排位還在他廉頗的前面。廉頗覺得自己為國帶病作戰,出生入死,最後竟然比不上一個賣買嘴皮子的。所以揚言說,如果在路上遇到藺相如,一定會大巴掌抽他。
藺相如知道後,為了避免將相失和,給國家帶來動盪,因此每次路上見到廉頗,都繞道走。這件事最終感動了廉頗,廉頗負荊請罪,兩人冰釋前嫌,演繹了一出將相團結的千古佳話。
(廉頗劇照)
毫無疑問,藺相如對趙國真的沒有什麼貢獻。從某種意義上說,他不但沒有幫助趙國,反而還害了趙國。為什麼這麼說呢?
藺相如幫助趙國戰勝秦國的兩件事,一次是澠池之會,一次是完璧歸趙。
在澠池之會上,秦王讓趙王為他鼓瑟,藺相如就讓秦王為趙王擊缶。接著,秦王讓趙王用十五座城為自己祝壽,藺相如就讓秦王用咸陽給趙王祝壽。由於藺相如拿著寶劍站在秦王面前,秦王害怕,不敢反抗,所以只好乖乖地聽藺相如的安排。
完璧歸趙的故事,說的則是秦王想騙趙王的和氏璧,就提出要用城池來交換。等他拿到和氏璧以後,又耍賴,不想把城池拿出來。於是,藺相如就藉口說,和氏璧上有“白璧微瑕”,要指給秦王看。因而把和氏璧要了回來,讓秦王的陰謀又一次沒有得逞。
很顯然,兩次趙國都贏了秦國,藺相如確實為趙國立下了大功勞。但是這個功勞,真的對趙國有幫助嗎?答案顯然是否定的。
(藺相如劇照)
我們知道。春秋戰國時期,每個國家想要在諸侯國中脫穎而出,最重要的兩點,就是富國與強兵。無論是管仲為齊桓公爭霸所做的那些措施,還是李悝變法、吳起變法所做的那些措施,以及著名的商鞅變法的措施,都在富國與強兵兩方面上下功夫。比如商鞅變法,商鞅把秦國奴隸主貴族的土地沒收回來,按照所立軍功的方式進行重新分配,這就是一種富國的表現。商鞅制定的軍功獎勵制度,對強兵所起到的作用是非常大的。
但是,藺相如在制度變革上,並沒有任何創造性的東西。他根本就沒有建章立制,也沒有什麼變法。他所做的,僅僅是縱橫家們的那一套策略。
然而,藺相如並沒有從秦國,或者別的什麼國家獲得過一城一池。他僅僅是讓趙國沒有失去和氏璧,讓趙王沒有失去面子。但沒有失去一件寶物,沒有失面子,對國家的發展壯大,有什麼意義呢?
(長平之戰)
而藺相如所謂的兩次勝利,所產生的後遺症還是很大的。他讓秦國非常不滿,認識到趙國是他們最強大的敵人。要滅掉東方六國,就得“擒賊先擒王”,先拿下趙國。只有把趙國拿下來了,東方六國才能夠各個擊破。所以,從此後,秦國就集中對付趙國,發動長平之戰,一戰讓趙國從此一蹶不振。
而藺相如的兩次勝利,在趙國卻產生了相反的影響。讓趙國自我感覺非常良好,覺得秦國根本不在話下。因此不思變革,不積極作為,以至於錯失良機,終於在長平之戰中,元氣大傷。
由此可見,藺相如對於趙國來說,真的是有害無益。如果非得說藺相如的歷史功績的話,也就只有“將相和”一條,讓趙國免於陷入內鬥而已。
(參考資料:《史記》《戰國策》)
-
6 # 慢談詩詞
“完璧歸趙”這個故事歷來都是來讚頌藺相如的。
甚至在《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傳》中,秦昭襄王就成了一個貪婪愚蠢的反面人物,來反襯藺相如光輝萬丈的正面形象。
但是現在我們站在上帝視角再來複盤,覺得這個事還是有點意思的
從外交上來看藺相如作為一個使者,出使外國,最重要的是什麼?
是面子!就是趙國的國家形象。
所謂外交無小事,使者到了外國國都,一舉一動都需要注意,稍有不慎就會影響國家形象。
這塊和氏璧就是趙國的面子!
一塊和氏璧換十五個城池,這話一聽就不靠譜,但是你必須去,去了必須要回來,如果和氏璧沒帶回來,趙國就丟了面子,進而會影響軍民的自信心,如果秦國在做一些輿論攻勢,那趙國很容易分崩離析的。
所以從外交上來看,和氏璧必須帶回來。
藺相如也做到了,而且還狠狠地打了秦昭襄王的臉。
從戰略上來看秦昭襄王即位後,文以范雎為相,實施“遠交近攻”;武以白起為帥,對外用兵。
到了秦昭襄王的時候,秦國已得了巴蜀和黔中,並多次大敗楚軍,一統六國指日可待了。
而與秦國接壤的趙國,自趙武靈王“胡服騎射”改革後,國力也是大增,到趙惠文王的時候,更是“國賦大平,民富而府庫實”,隱隱和秦國有分庭抗禮之勢。
所以秦國統一的最大障礙就是趙國了。
但是也不可能直接開打吧,於是秦昭襄王可能就會想辦法試探虛實了。
趙國意外得到和氏璧(是不是秦國故意放過去的暫且不論),秦國就提出來要用城池交換和氏璧。這個行為很有可能就是在試探趙國。
如果趙國直接答應,那不用說,直接可以滅之;
如果趙國不答應,有底氣,那就得緩緩,想想其他辦法;
如果趙國猶豫了,那就是有機會,說明趙國沒有表面上那麼強了。
趙國什麼反應呢?
面對秦國的信函,國君猶豫不決,臣子束手無策,最後只能強提小小的門客藺相如為大使,去秦國。
藺相如可能是很厲害。
但是哪有臨時提拔一個不知名的人去出使外國的?本身就是不自信的表現。
僅此一舉,高下立判。
藺相如到秦國再怎麼怒髮衝冠、玉石俱焚,都是在強撐臉面啊。
不管和氏璧能不能拿回來,秦昭襄王都已經明白趙國就是外強中乾。
之後藺相如設法偷換和氏璧,然後完璧歸趙,算是做到了幸不辱命。
而秦國應該也已經摸清楚了趙國的實力,主要是搞明白了趙國君臣的能力。
總的來說所以我認為“完璧歸趙”是趙國贏了,贏得了面子。秦國是輸了,秦昭襄王簡直顏面掃地。
但是再往後看呢,最終的贏家還是秦國。
那和氏璧到底是不是試探的手段呢?
也可能秦昭襄王就是倚強凌弱,想拿回來和氏璧炫耀,但是趙國君臣的所作所為肯定會落到秦華人眼中。
個人愚見,僅供參考!
-
7 # 棲鴻看紅樓
一塊玉,就算再價值連城,飢不能食,寒不能穿,你說它能有什麼用?秦國已經定下統一天下的目標,秦王再糊塗,會拿一塊玉璧當成寶貝、甚至不惜破壞鄰國關係嗎?
好,秦王的目標並不是得到和氏璧。那麼,完璧歸趙,怎麼可能是趙國的勝利?
這是一個複雜的故事,讓我們從頭說起。自從三家分晉之後,魏趙韓三國都躋身“戰國七雄”之列,但是實力並不相當。趙國從來是一個相對弱小的國家。
趙國雄起,主要是在趙武靈王的“胡服騎射”這一段時間。但即使雄起,也是單純的軍事改革,涉及政治、經濟的內容並不多。所以趙國國力,並沒有因此而得到發展。
更糟糕的是,趙武靈王在立儲問題上犯了猶豫不決的錯誤,導致長子、次子兄弟相爭,自己被困死於沙丘,長子被臣下所滅,次子、年輕的趙章繼位。
趙章除了年輕之外,還有更大的政治缺陷,就是沒有自己的政治班底。朝中大臣,一個個實力雄厚,且對自己有擁立之功,於是形成主弱臣壯的局面。趙章為了加強自身實力,就必須提拔沒有後臺的下層人才。藺相如,這顆政治巨星,就此冉冉升起。
我們在讀《完璧歸趙》《澠池會》《將相和》這些故事的時候,會不會有一種感覺:秦國上下齊心,君臣默契,而趙國國君懦弱,大臣退縮不前,只有一個藺相如力挽狂瀾。
這種感覺是對的。事實就是,越惠文王趙章對國內局面掌控不夠,對外自然強硬不起來(當然,也有個人素質與氣質的問題);大臣們墨守成“功”,沒有衝鋒陷陣、建功立業的渴望;只有藺相如,這個被火箭式提拔起來的草根,才願意為趙王奮不顧身、赴湯蹈火,以此來完成自己的功業,奠定自己的政治基礎(我們不能否認,他有強烈的愛國熱情,甚至愛國心是他行動的主導力量。但是,我們同樣不能否認,權力地位的誘惑,能夠輔助愛國熱情,幫助他把愛國行動進行到底)。
分析完趙國的局勢,再來看秦趙形勢。秦國“遠交進攻”的戰略,是一以貫之的。與它近鄰的趙國,當然是它要打擊的首要目標。
知己知彼,百戰不殆。即使秦王沒讀過《孫子兵法》,也一定知道這個道理。趙國虛實,是秦王要弄清楚的第一個問題。
果然。秦王向趙國索要和氏璧,趙國不敢拒絕。秦國要求舉行澠池會,趙國又不敢拒絕。甚至秦國要求趙王彈琴,趙王也不敢拒絕。別說藺相如以一敵十,也別相信“秦王不敢進攻我們趙國,就因為武有廉頗,文有藺相如”,事實上澠池之會,根本就是趙國戰敗後的議和會議。所謂“秦王不敢進攻”,不過是逐步蠶食、逐步進逼而已。
以藺相如的智慧,挽救不了趙國。只能夠在亡國的旅途中,增加幾塊自欺欺人的遮羞布而已。
-
8 # 葉飄刀
完璧歸趙這個事情,出自《史記》的《廉頗藺相如列傳》,在一般的說法中都是讚揚藺相如的機智與勇敢的,這也是藺相如展露頭角的第一功,但這個事情如果放在秦趙兩國的層面上來看,事實上趙國並沒有佔到便宜,甚至可以說是趙國吃虧了。
我們先來仔細分析一下完璧歸趙的事情的經過。
完璧歸趙的起因是秦國知道趙國得到了和氏璧,意圖用十五座城池與趙國換取,而趙國的國力不如秦國,既不敢拒絕,又怕上當給出了和氏璧而秦國不給城池,故而猶豫不決。這裡我們可以看出趙國面對的問題是一道選擇題:
欲予秦,秦城恐不可得,徒見欺;
把和氏璧給了秦國,秦國不給城池,白白給秦國欺騙。
欲勿予,即患秦兵之來。
不把和氏璧給秦國,又害怕秦國藉此起兵來打趙國。
在面對這個選擇題的時候,藺相如給出的答案是什麼呢?
相如曰:“秦以城求璧而趙不許,曲在趙。趙予璧而秦不予趙城,曲在秦。均之二策,寧許以負秦曲。”
當趙王問道秦國如果不給城池的時候,應該如何處理的情況,藺相如的回答是,如果秦求和氏璧而趙國不給,是趙國沒有道理,而反過來的話,就是秦國沒有道理,在這樣的情況下,寧可把和氏璧給秦國,使得秦國理虧,趙國佔據輿論的制高點。
這裡我們先明確這個前提,不做分析,我們接著看完璧歸趙的故事。
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到了秦國,秦王得到和氏璧之後,與美人傳看,卻沒有說要給城池的事情,於是藺相如以玉璧有瑕疵為理由,要回了和氏璧,並且要求秦王齋戒沐浴才可以給他玉璧,其實自己暗中派人把和氏璧送回了趙國,這就是完璧歸趙的故事。
從這個故事上來看,藺相如智勇雙全,成功的保住了和氏璧,識破了秦國意圖騙取和氏璧的陰謀,並且將和氏璧送回了趙國,藺相如做得可以算是完美,但這是隻屬於藺相如的完美,如果站在趙國的立場上,趙國贏了嗎?
趙國沒有贏之所以這麼判斷趙國沒有贏,甚至輸得有點慘,我們得先從這個事情上,秦趙兩國的目的來說。哪一方達到了目的,哪一方就算是勝利了。
秦國的目的:騙取趙國的和氏璧,如果趙國不給,那麼就以此為藉口出兵攻打趙國。
趙國的目的:用和氏璧換取秦國的城池;如果不成的話,那麼避免戰爭;如果再不成的話,那麼至少趙國要佔據輿論的制高點。
那麼完璧歸趙這個故事完成之後的結果是什麼呢?
相如既歸,趙王以為賢大夫使不辱於諸侯,拜相如為上大夫。秦亦不以城予趙,趙亦終不予秦璧。其後秦伐趙,拔石城。明年,復攻趙,殺二萬人。
藺相如完璧歸趙之後,當上了上大夫,但秦國卻最終對趙發動了進攻,先後兩次,奪得了石城,並且殺了趙國兩萬人。
從整個事情上來看,藺相如僅僅是識破了秦王欺騙和氏璧的計謀,保住了和氏璧。但這個事情其實趙王等人早有預料,都沒認為秦國有多大可能會給城池的,如果僅僅是為了保住和氏璧,當初拒絕交換就行了。趙王其實關鍵是不想打仗,但戰爭還是沒有能夠避免。從這一點來說,趙國就沒有贏。
而且按藺相如的說法,如果是秦國拿了和氏璧不給城,那麼是秦國的不對,趙國不允許是趙國的不對,所以要讓趙國站在輿論的制高點,凸顯出秦國的不對。
但整個事情中,到底是誰不對呢?
秦王拿到了和氏璧,交給周圍美人傳看有些失禮,但秦國此時也沒有明說不給城池,甚至連推脫都沒有說。當藺相如拿回來了和氏璧之後,秦王馬上讓人拿出地圖,說是要給城。而藺相如提出了需要秦王齋戒五日並且設九賓之禮才可以給秦國。
而秦王也照做了,齋戒五日並且設立了九賓之禮,這個時候,藺相如告訴秦王和氏璧沒了,我送回去了。
你看看整個過程中,秦王除了最初有些失禮之外,在其後都嚴格按照藺相如說的去做,表現的誠意不可謂不夠。作為一個王,他能做到齋戒以及九賓之禮,但藺相如不過是趙國一個臣子,你說的是秦王做到了就給和氏璧,結果人家一個王照做了,你不給,反而把和氏璧送走了,這就是趙國沒有誠意了。
按藺相如前往秦國之前,說的話,秦國不給是秦國的不對,但現在秦國態度做足了,趙國卻擺了秦國一道,也就是趙國的不對了。
在整個過程中,秦國並沒有事實上拿到和氏璧又不給城池,而是秦國按照了趙國的做,趙國不給和氏璧,這就是趙國沒有搶佔到輿論制高點了。
而結果是秦國攻趙,趙國有所損失,等於趙國既丟了名又丟了利,而真正獲得名聲的僅僅是藺相如而已。
趙國在完璧歸趙的事情中,實際上是輸了的。
回覆列表
作為一個邯鄲人,我絕對一件事究竟是好是壞,辦得妥與不妥,你光盯著事情本身,是看不出所以然的,只有把它放在一個大環境下全面審視,才能看清楚。比如我們今天要說的“完璧歸趙”,裡面的主角藺相如因為這個歷史典故被傳頌了幾千年,但這件事其實經不起細琢磨。如果放在戰國時代的大環境下去看,這其實是一個外交失敗的經典案例。
這個故事通常都是這樣說的:秦王看上了趙國一塊叫做“和氏璧”的稀世美玉,就提出要拿十五座城來換。趙王怕秦王賴賬,於是就讓藺相如帶著和氏璧出使秦國,幾番鬥智鬥勇下來,藺相如不辱使命,完璧歸趙……
細琢磨下來,這個故事其實挺不靠譜的。在藺相如所處的戰國中期,華人已經經歷了三百多年的亂世,列國之間的戰略態勢在本質上和近現代的歐洲基本一樣。那種環境下,人們的思維都是非常成熟和務實的,不成熟、不務實早就被淘汰掉了。
在稍不留神就可能國破家亡的環境下,哪個國君會頭腦發熱,拿本國的城池換一塊好看的石頭回來?其實這件事裡面,最不重要的恰恰就是和氏璧。秦國之所以提出要拿十五座城換趙國的和氏璧,其實說白了就是一次戰略試探。所以趙國是得不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