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八面楚風

    安史之亂是唐朝的一場歷時7年又2個月的政治叛亂,是唐由盛轉衰的轉折點,造成了唐代藩鎮割據。由於發起叛唐者是安祿山和史思明,因此得名“安史之亂”。安祿山,我們都很熟悉,他是一個體重330斤但卻可以跳胡旋舞的大胖子,是楊貴妃的養子,最終被自己的兒子殺害;而發動安史之亂的另一個始作俑者史思明則不為人們所熟知,他究竟是一個怎樣的人呢?今天我們就來講述一下這位史思明。

    唐玄宗在位早期,勵精圖治,開創了“開元盛世”,唐王朝達到了鼎盛時期,後來杜甫寫詩回憶開元盛世:“憶昔開元全盛日,小邑猶藏萬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倉廩俱豐實。”然而唐玄宗在位後期,寵愛楊貴妃,縱情於聲色犬馬之中,楊國忠主攬朝政大權。

    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安祿山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他於755年起兵15萬南下反唐、發動了安史之亂,史思明跟隨安祿山叛亂。史思明,原姓阿史那,名崒幹,後來李隆基賜名“思明”。史思明和安祿山是老鄉,少年時兩人一起長大,成年之後兩個人的關係依然很好,史思明驍勇善戰、胸懷大略,安祿山發動叛亂之後,史思明一直是充當先鋒的,他是安祿山的得力干將。

    756年,叛軍攻下了洛陽,安祿山稱大帝,建立了大燕國,封史思明為范陽節度使,經略河北,佔有十三郡,擁兵八萬。安祿山擔任先鋒,一路攻城拔寨、所向披靡。757年史思明被李光弼打得打敗,當年十月份,安祿山被自己的二兒子安慶緒給殺死了,安慶緒成為新首領。

    安祿山死後,史思明不服安慶緒,想要自己拉起一支隊伍來。而安慶緒也不放心史思明,畢竟他的軍隊是戰鬥力極強的精銳部隊。後來,史思明假裝向唐廷投降,唐肅宗得知後十分高興,封他為歸義王、兼范陽節度使。不久後,史思明重新反叛,759年,史思明自立為帝,更國號大燕,自稱應天皇帝,改范陽為燕京。

    史思明稱帝之後,十分得意,不成想好景不長,他走了安祿山的老路,被自己的兒子給謀殺了。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的安史之亂歷時長達七年又兩個月,自此之後,唐朝由盛轉衰,引來了藩鎮割據、宦官專政、黨爭之禍等。

    同為安史之亂的始作俑者,史思明為什麼沒有安祿山出名?因為安祿山是唐朝最大的節度使,還是楊玉環的乾兒子,是唐朝名噪一時的大人物,而相比之下,史思明則是站在安祿山身後的男人,被安祿山這個“耀眼”的大胖子擋住了,所以人們大多隻知道安祿山的事蹟,而不知道史思明的事蹟。

  • 2 # aishizhe

    2個義項

    展開

    安史之亂是中國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1]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名稱

    安史之亂

    地點

    中國北方至中原

    時間

    755年12月16日—763年2月17日

    參戰方

    唐帝國:唐朝中央軍與藩鎮軍;回紇外援;安史叛軍:唐朝河北三鎮的軍隊

    結果

    唐朝獲勝,但地方割據局面開始形成

    背景簡介

    唐代經歷唐太宗“貞觀之治”、唐高宗“永徽之治”、武則天的“治宏貞觀,政啟開元”“貞觀遺風”及唐玄宗的“開元盛世”後,成為了一個國富民強的國家,經濟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至鼎盛。安史之亂髮生後,對唐朝的發展產生了重大的影響。[3]

    戰爭起因

    安史之亂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各種社會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統治階級和人民的矛盾,統治者內部的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等等。

    經濟矛盾

    唐玄宗開元時期,社會經濟雖然達到空前繁榮,出現了盛世的局面,但同時由於封建經濟的發展,也加速了土地兼併,[4]以至百姓多遷徙流亡。[5]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加之,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縱情聲色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聲色犬馬,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6]。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口有蜜、腹有劍”的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7]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不顧天下成敗”,只顧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民族問題

    從五胡亂華開始,河北、中原有大量胡人。至隋唐時期,河北仍然是漢人、契丹人、奚人、突厥人等多民族雜居,陳寅恪先生在《唐代政治史述論稿》叫做“河北胡化”。[8]

    在史書中被稱為安祿山、史思明“腹心”、“賓佐”和“心手”的最核心人物有高邈、何千年、許叔冀、吉溫、張萬頃、孫孝哲、曹將軍、徐歸道、獨孤問俗、張休、張通晤等11人,只有孫孝哲和曹將軍是少數民族。安祿山、史思明在叛亂過程中和稱帝時所重用的主要是漢人。《舊唐書·安祿山傳》載:“十一月,反於范陽……以高尚、嚴莊為謀主,孫孝哲、高邈、何千年為腹心。”而高尚、嚴莊“專居(安祿山)左右以畫籌”。(注:《安祿山事蹟》卷中。)在這五個關鍵人物中,只有孫孝哲是少數民族。安祿山稱帝時,大燕政權的左相達奚珣、右相張通儒、中書侍郎高尚、御史大夫嚴莊,前者為鮮卑人,後三人均為漢人。乾元二年(759)四月,史思明稱帝時的宰相周摯也是漢人。除了上述幾個核心或關鍵人物外,在安史政權中擔任過重要角色的一些人物幾乎全是漢人。如安史政權的宰相陳希烈、平冽、張垍,尚書敬榮,中書令王伷和張均,全是漢人。[9]

    在安史亂軍中領兵打仗的將領主要有崔乾佑、蔡希德、尹子奇、牛廷玠、徐璜玉、安守忠、安俊雄、李秦授、李歸仁、畢思琛、周萬頃、安曉、李欽溱、李立節、李庭偉、張孝忠、王武俊、申子貢、榮先欽、阿史那承慶、範秀嚴、阿史那從禮。這些將領中只有張孝忠(奚)、王武俊(契丹)、阿史那承慶(突厥)和阿史那從禮(突厥)是少數民族。其他如安守忠、安俊雄、安曉疑為安祿山的同一種族人。安史亂軍中領兵打仗的將領多數還是漢人。[9]

    至德二載(757)一月,史思明從博陵,蔡希德從太行,高秀巖從大同,牛廷玠從范陽,共率兵10萬人圍攻太原,這四路將領中只有史思明為胡人;在乾元年(758)十月安慶緒分三軍營救衛州時,崔乾佑領上軍,田承嗣領下軍,安慶緒親領中軍,只有安慶緒為胡人;上元元年(760),史思明準備實施全面進攻計劃時,“遣其將田承嗣將兵五千徇淮西,王同芝將兵三千人徇陳,許敬江將二千人徇兗、鄆,薛鄂將五千人徇曹州”。(注:《資治通鑑》卷221,上元元年十一月。)》。這四路將領全是漢人。[9]

    安祿山起兵後,令賈循留守范陽,呂知誨守平盧,高秀巖守大同,以後每攻佔一地,大都派漢族將領鎮守該地。如令安忠志(奚)領精兵駐紮土門,張獻誠(張守珪之子)守博陵,李欽湊守井陘口,李庭望守陳留,武令珣守滎陽,張萬頃為河南尹,崔乾佑守陝郡,張通儒之弟張通晤負責睢陽,張通儒為西京留守,崔光遠為京兆尹(有的記載為田乾真為京兆尹),安守忠鎮關中,牛廷玠屯安陽,安太清守懷州,周摯、許叔冀屯福昌,史朝義守冀州,令狐璋戍滑州。這些為安、史鎮守要地的官員中,除了安忠志和安祿山、史思明之子是胡人外,其餘大都是漢人。[9]

    安祿山手下有數千將領,《新唐書》列傳第一百五十記載,安祿山在天寶十三年曾一次上奏將其屬下2500人任命為將領,原因是這些人討伐奚、契丹、九姓、同羅等少數民族,這些人功勞很多,因此這2500人很可能大多是漢人。[10][11]這2500將領,沒有證據說其中是胡人多。至於安祿山手下數千將領,也沒有證據說是胡人多。天寶十四年,安祿山只是讓副將何千年入奏請以蕃將32人代漢將,只是換了安祿山手下數千將領的32人,對安祿山手下將領的胡漢比例幾乎沒有影響。

    內部矛盾

    中央和地方軍閥勢力之間的矛盾,則是促成安史之亂最為重要的因素。由於唐朝的均田制和府兵制被破壞,從唐玄宗起便不得不以募兵制代替府兵制。這些召募來的職業軍人受地方軍閥的收買籠絡,和將領形成一種特殊的盤根錯節、牢不可分的關係。加之,開元以後,在邊防普遍設立節度使制度,他們的權力越來越大,至於“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兵甲,又有其財賦”,形成尾大不掉的局面。到天寶元年(742年),邊軍不斷增加,達到四十九萬人,佔全國總兵數百分之八十五以上,其中又主要集中在東北和西北邊境,僅安祿山所掌范陽等三鎮即達十五萬人。而中央軍則不僅數量不足,而且質量太差,平時毫無作戰準備,打起仗來,不堪一擊。節度使的日益強大,與中央政權矛盾日深,到天寶末年,終於爆發成為安史之亂。

    大唐中興頌(拓片)

    李林甫出任宰相時,為鞏固權位,杜絕邊將入相之路,稱胡人忠勇無異心,淳樸單純,建議玄宗用胡人為鎮守邊界的節度使,而且又放任他們擁兵自重。因此安祿山身為胡人等得以取得權力,東北城的鞠仁兵是安祿山部隊中最驍勇勁捷的一支部隊。而安祿山也因兼三大兵鎮獨掌十八萬三千九百人的兵力而有叛唐的實力及野心。754年,安祿山奉命入長安,玄宗由是更信任安祿山《資治通鑑·卷第二百一十七》:上嘗謂力士:“朕今老矣,朝事付之宰相,邊事付之諸將,夫復何憂!”力士答曰:“邊將擁兵太重,陛下將何以制之,臣恐一旦禍發,不可復救,何得謂無憂也。”又言“自陛下以權假宰相,賞罰無章,陰陽失度,臣何敢言。”就如李泌所說:“假如當初封賞給安祿山的不是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之官,而是給他百里之國,也就不會謀反了。”遺憾的是,玄宗不聽高力士的言論、加之玄宗義子漢人名將王忠嗣忤逆於他。如此玄宗更崇信安祿山。王忠嗣因此出局,唐朝也就失去了制約安祿山的重要力量。[12][13]

    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安史之亂的首領們雖曾利用了人民對唐王朝的反抗情緒以及民族矛盾的因素,然而這並不能影響這次叛亂的根本性質。另一方面,在戰亂中由於安史叛軍對人民的殘暴行徑,曾引起了像常山太守顏杲卿、平原太守顏真卿以及張巡、許遠的死守睢陽等的反抗鬥爭,這些區域性地區反暴政的鬥爭是正義的,但同樣也絲毫不能改變整個戰爭的性質。[14]

    事件詳細

    藩鎮崛起

    主詞條:節度使、藩鎮

    隨著唐太宗、唐高宗等在位期間屢次開疆拓土,先後平定遼東、東、西突厥、吐谷渾等地區,使唐朝成為一個國境極為遼闊的國家。同時,為了加強中央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族,唐玄宗於開元十年便於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安史之亂前的唐朝疆域

    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支度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這就使得原來為一方之長的州刺史變為其部屬。據《新唐書 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又有其財賦”。節度使因而雄踞一方,尾大不掉,成為唐皇室隱憂。[15]

    外重內輕

    主詞條:折衝府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其中有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力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設定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年間,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強,擁兵20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8萬,形成外重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從貞觀年間開始,任用將領裡的蕃將如阿史那社爾、契苾何力,都是因為忠誠效力而獲得提拔,但是仍然不能當上將,皆由大臣控制,所以上面還有餘權可以節制下屬。先天、開元年間,大臣中如薛訥、郭元振、張嘉貞、王晙、張說、蕭嵩、杜暹、李適之等人,都是從節度使而升為宰相的。李林甫擔心儒臣因籌劃方略而得戰功,又得高位,因而想杜絕這一條升官接近皇帝的路,好鞏固自己的權勢,於是勸說唐玄宗:“以陛下的雄才大略,國家富強,而夷狄還有沒被剿滅的原因,都是因為文官為將,他們不敢冒矢石身先士卒。不如任用蕃將,他們生的雄健,哺養在馬背上,成長在行陣中,天性驍勇。如果陛下能感化他們而任用之,他們定能效死,夷狄就不愁不能剿滅了。”唐玄宗同意他的說法,因而讓安思順代替李林甫統領節度,提拔安祿山、高仙芝、哥舒翰等專為大將。林甫看中了這些人都不是漢人,沒有入朝當宰相的資格,因此之故安祿山能專控三個道的精銳部隊,十四年不遷動。唐玄宗信任李林甫的策略,不懷疑。[16]

    玄宗怠政

    主詞條:楊貴妃、李林甫、楊國忠

    開元之治晚期,承平日久,國家無事,唐玄宗逐漸喪失了向上求治的精神。唐玄宗改元天寶後,政治癒加腐敗。唐玄宗更耽於享樂,寵幸楊貴妃,安祿山為自保和升官拜楊貴妃為母親。由提倡節儉變為揮金如土,如曾將一年各地之貢物賜予李林甫。他又把國政先後交由李林甫、楊國忠把持。李林甫是口蜜腹劍的宰相,任內憑著玄宗的信任專權用事達十九年,杜絕言路,排斥忠良。楊國忠因楊貴妃得到寵幸而繼李林甫出任宰相,只知搜刮民財,以致群小當道,國事日非,朝政腐敗,讓安祿山有機可乘。

    將相不和

    安祿山兼三大兵鎮獨掌大軍,其中精銳唐朝正規軍已達到15萬,擁兵邊陲,其手下驍勇善戰,甚獲玄宗寵信,引來宰相楊國忠忌恨。兩人因而交惡,而唐玄宗又對此不加干預。安祿山久懷異志,加上手握重兵,意圖以討之名舉兵叛唐

  • 3 # 福匯108

    安祿山是營州柳城(今遼寧錦州)胡人,青年時代,在幽州節度使張守掛部隊下任低階武官,後來升為高階將領。天寶十年(751),兼任為平盧(治今遼寧朝陽),范陽(治今北京)河東(治今山西太原)三鎮節度使。

    史思明(寧夷州突闕人),居營州柳城與安祿山為同鄉裡,天寶初年,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

    安史之亂是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將領安祿山與史思明背叛唐朝後發動的戰爭。因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安史之亂是節度使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為唐由盛而衰的轉折點,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下降,國力銳減。

  • 4 # 大宋講書人

    安史之亂

    安史之亂是唐代一次非常著名的叛亂戰爭,直接影響了唐代的發展。發生於唐玄宗末年至唐代宗初年(公元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安祿山、史思明發起,是同唐朝爭奪統治權的內戰,自此唐朝從強盛變為衰落。這場內戰使得唐朝人口大量喪失,國力銳減。因為發起反唐叛亂的指揮官以安祿山與史思明二人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 又由於其爆發於唐玄宗天寶年間,也稱天寶之亂。

    安史之亂的發生有多種原因造成,在這個時期,經濟矛盾、階級矛盾、民族矛盾同時顯現,造成了一個戰爭無法避免的局面,我們就梳理兩個方面。

    1、經濟上

    經濟的發展加速了土地兼併, 百姓流離失所。 均田制破壞,均田農民失去土地成為流民。唐朝最高統治集團日益腐化。從開元末年,唐玄宗就整天過著聲色犬馬的生活,楊貴妃一家勢傾天下,任意揮霍,宮中專為貴妃院織錦刺繡的工匠就達七百人,楊貴妃的姐妹三人每年脂粉錢就上百萬。楊氏兄弟姐妹五家,權慾薰心,過著荒淫糜爛的生活 。統治階級的腐朽加重了人民的負擔,促使社會矛盾不斷加劇。

    2、階級矛盾

    統治階級內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亂的直接原因。唐玄宗後期,奸相李林甫把持朝政達十九年之久。他在職期間排斥異己,培植黨羽,把持朝政。 繼他上臺的楊貴妃之兄楊國忠,更是一個循私誤國之人,他公行賄賂,妒賢忌能,驕縱跋扈,不可一世。奸臣當道,加深了統治階級內部的矛盾,尤其是楊國忠與安祿山之間爭權奪利,成了安史之亂的導火線。此外,西北派節度使哥舒翰與東北派節度使安祿山之間,也素有裂隙。內外交錯,使唐玄宗後期統治階級內部君與臣、文臣與武將之間的矛盾日益尖銳化。

    地方與中央也不和,安史之亂的性質是統治階級內部爭權奪利的鬥爭,更具體說,是唐中央政府與地方割據勢力的矛盾鬥爭。

    安祿山、史思明是何許人?

    安祿山(703年—757年),營州(今遼寧朝陽)人,本姓康,名軋犖山。其父可能是康姓胡人,母阿史德氏是個突厥族巫婆。相傳,其母多年不生育,便去祈禱扎犖山(突厥尊扎犖山為戰鬥之神),遂於長安三年(703)正月初一感應生子,故名扎犖山。

    安祿山的父親死得早,他從小隨母在突厥人部族生活。後其母改嫁於突厥將軍安波注之兄延偃。開元初年,其族破落離散,他與將軍安道買之子孝節,安波注子安思順、安文貞一起逃離突厥,遂與安思順等約為兄弟,從此即冒姓安氏,名祿山。

    安祿山是唐代藩鎮割據勢力之一的最初建立者,也是安史之亂的禍首之一,並建立燕政權,年號聖武。安祿山長得痴肥,眼盲後,長期靠心腹小宦官為其穿衣。因其寵愛幼子,二子安慶緒見安祿山對自己不加寵幸,心中怨憤,命令安祿山寵幸的宦官李豬兒在替他穿衣時,以刀刺其腹而死,安方勢力開始走下坡路。

    史思明,(703年—761年),初名崒幹,寧夷州突厥人,居營州柳城,其貌不揚,懂六蕃語。與安祿山為同鄉裡。天寶初年,累功至將軍,知平盧軍事。從安祿山討契丹,表任平盧兵馬使。安祿山反,他略定河北,被安祿山任為范陽節度使,佔有十三郡,有兵八萬人。及安慶緒殺祿山自立為帝,他為唐師所敗,退保鄴城,降唐,封歸義王,范陽長史、河北節度使。肅宗恐其再反,計謀殺之,乃起兵再叛。乾元二年(759年)拔魏州(今河北大名),稱大聖周王,年號應天。後進兵解安慶緒鄴城(今河南安陽)之圍,殺慶緒,還范陽,稱帝,更國號大燕,建元順天。上元二年(761年)春,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與部將謀殺。

  • 5 # 話說史記

    安史之亂是爭權奪利的結果,是一場內亂,而題主說的那兩個人就是這場內亂的發動者。

    歷史上不論是哪個朝代都會發生一些內亂,內亂的原因也是錯綜複雜,不過總得來說還是統治階級的腐朽造成的,而這場動搖唐朝根基的“安史之亂”,也是如此。

    歷史上的唐朝可以說是中國古代,最強大的王朝之一,而光是一個唐朝就分為了初唐、盛唐等時期,公元712年,唐朝的皇位傳給了李隆基,前期的李隆基還是兢兢業業的,但是到了後期,人老了就會犯糊塗。

    李隆基開始寵愛楊貴妃,並且任用那些奸臣,著名的奸相李林甫就是這個時候上臺了,皇帝不管事只顧吃喝玩樂,所以整個朝廷都被這些人給弄的烏煙瘴氣的,民間更是哀聲怨道的。

    而唐朝實行的是藩鎮制度,由於朝廷的腐敗,所以那些藩鎮全部都是擁兵自重,特別是安祿山,偏偏唐玄宗還非常的信任他,所以這也造成了他的自大。

    我們都知道,人一旦有了權力就會有野心有貪念,而安祿山就是如此。

    他想要藉助民間對朝廷的不滿,然後起兵自己當皇上,而且當時的楊國忠、李林甫等人都是一些奸臣,他們和安祿山對不上眼,誰都瞧不起誰,一直在爭權奪利。

    公元755年,安祿山和史思明發動了兵變,朝廷的軍隊被打的節節敗退,就連洛陽都失守了,一直到763年,這場叛亂才停下來,而唐玄宗的寵妃,楊貴妃在馬嵬兵變中死了。

    還有安祿山是個胡人,楊貴妃認他為乾兒子,民間有很多說法,說是這兩人的關係有點不乾淨,姓李的可能被綠了。

  • 6 # 小川讀歷史

    安史之亂,又名天寶之亂,是中國唐朝中期所爆發的一場大動亂,同時也是唐王朝由盛轉衰的轉折點。安祿山和史思明就是這場動亂的主要發起者。

    安史之亂的起因

    在安史之亂爆發之前,唐王朝一直處於上升期。在唐太宗、唐高宗、武則天、唐玄宗幾代人的努力下,唐朝的國力在唐玄宗天寶年間達到了頂峰。

    但是在盛世的外表下,是內部矛盾的大量積累。

    經濟發展所催生出來的土地兼併,從根本上破壞了唐朝的均田制。使得大量原本擁有土地可以自給自足的農民,被迫成為流民,給當時看似穩定的社會局勢埋下了隱患。

    好大喜功的唐玄宗,積極的組織兵力對外擴張。這也導致之前沿襲的府兵制被肆意破壞。為了掌控更多的兵源,募兵制登上歷史舞臺,同時由於擴張速度太快,原本在中原地區所施行的郡縣制並不能很好的適用在邊疆地區,於是唐玄宗開創性的設立了“十節度”,給予邊疆大將足夠的經濟與軍事自由權,這又給看似歌舞昇平的唐朝埋下了定時炸彈。

    在經歷了開元年間的盛世之後,唐玄宗逐漸的沉溺於奢靡當中,自身又極度的膨脹。對內,任用李林甫、楊國忠等阿諛奉承之人,對外,重用安祿山等心懷不軌的異族將領,同時又沒有均衡的去對待內外兩派勢力,加劇了矛盾。

    最終,在唐玄宗天寶十四年秋(公元755年),擁兵自重已久的安祿山以“奉詔討伐楊國忠以解國憂”為藉口,在河北范陽起兵。至此,安史之亂爆發。

    安史之亂的過程。在動亂初期,由於唐玄宗太過於信任安祿山,並不相信前線發來的戰報,反而以為是朝中那些討厭安祿山的大臣們在陷害他。這樣一來,大大的延誤戰機,使得安祿山得以快速攻掠河北山東等地,局勢一度十分緊張。等到唐玄宗確信安祿山已反的時候,叛軍已經達到潼關附近,這時候呢,唐玄宗又做了一件蠢事。他輕信監軍太監的讒言,以“失律喪師”的罪名,把剛從關外馳援回來在潼關駐守的高仙芝與封常清處斬,強行讓臥病在家的哥舒翰領兵出擊。在這一連串的神操作下,唐軍陣腳大亂,在出關與叛軍的交戰中大敗,暫時的失去了抵抗能力。在叛軍攻取潼關之後,長安已經危在旦夕。唐玄宗慌忙帶著楊貴妃等人逃往四川,途中士兵譁變,在馬嵬坡處死了禍亂朝政的楊國忠和楊貴妃等人,太子趁亂北上前往靈武,尋求回紇等盟友的幫助,同時等待精銳邊軍的回援。很快,在回援的精銳軍隊與回紇騎兵的支援下,剛剛即位的唐肅宗李亨組織反擊。這時候叛軍內部又出現了矛盾,安祿山之子安慶緒由於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夥同安祿山的內侍一起謀害了安祿山,這樣一來,叛軍陣營內部分裂,史思明率部投降唐軍,而安慶緒則被唐軍圍困在鄴城。

    公元758年,由於唐朝廷對史思明的不信任,試圖除之而後快。但是訊息意外的走漏,使得史思明再次反叛,在背後攻擊圍困鄴城的唐軍。是役,唐軍數十萬主力被史思明所擊敗,而安慶緒也被史思明誘殺,所部都被其吞併。在這之後,叛軍聲勢浩大,史思明派長子史朝義駐守鄴城,自己則返回根據地范陽休整。

    公元761年,與唐軍僵持數年的叛軍內部又一次發生了政變。史思明被其子史朝義所殺,內部逐漸離心離德,猶如一盤散沙。隨著唐代宗的即位,任命僕固懷恩為統帥,把握住良機,在洛陽城外徹底打敗史朝義。之後,潰逃至范陽的史朝義被手下部將所出賣,最終在無路可走的情況下,自縊而死。

    至此,持續8年之久的安史之亂宣告終結,而盛唐也由此走向衰弱。

  • 7 # 嗔痴歷史觀

    安史之亂本質上就是權利的爭奪之戰,因為權利引發的政治危機。安祿山與史思明作為安史之亂的主要發起人物,自然是不可小覷的。

    一、為何引發安史之亂?

    其實引發安史之亂的原因有很多,很多人都分析過,但是我覺得最主要就是爭奪權力,想要改朝換代而已。

    唐玄宗李隆基晚年只知道和楊貴妃廝混,完全不管國家大事,輕易相信狡猾的安祿山,並且賦予重權,甚至將安祿山召進宮陪楊貴妃玩耍,一玩就是徹夜未歸。

    朝中大臣早就看安祿山不爽,尤其楊國忠更是對他不滿,多次跟李隆基提出也沒有什麼反應。

    所謂養虎為患,安祿山勢力不斷擴大,已經權傾朝野,李隆基還是不聞不問,只知道享受榮華富貴,完全忘記自己一國之主的身份與責任。

    最終安祿山羽翼豐滿,又怎麼安於僅僅是一個臣子呢?安祿山聯合史思明,兩人一拍即合,率領大軍突然襲擊,打得李隆基措手不及,帶著楊貴妃逃出長安,將長安拱手相讓,也許安祿山睡夢中都要笑醒。

    安史之亂圖片

    其實原本安史之亂以大唐當時國力是可以很快搞定的,可是偏偏李隆基屢屢犯渾,盡搞些笑掉大牙的事情。

    先是派高仙芝、封常清去平叛,結果因為楊國忠使壞,改變守城戰術最後導致戰爭失利,兩個將軍也被李隆基斬首。

    接著又是哥舒翰,老傢伙帶病出徵,依然被要求主動出擊攻打安祿山,結果毫無意外命喪安祿山手上。

    三大將軍連續犧牲,士氣低落,再加上李隆基還逃跑離開長安,更是違背軍心。後來交給郭子儀處理叛軍,偏偏朝中奸臣當道,弄得錯失良機,才讓安史之亂在安祿山被兒子殺死之後又持續六年有餘。

    二、安祿山是什麼樣的人?

    安祿山是一個極度狡猾又文武雙全,能裝能演戲的好手。為什麼這麼說呢?且聽我一一分析。

    安祿山精通六國語言,即使在現在來看,毫無疑問也是一個知識淵博的傢伙,其次他驍勇善戰,力大無窮,這個大家都明白。

    至於為什麼說他能裝能演戲呢?這就要從他在皇宮的時日說起。安祿山被李隆基召入宮中,每次喝酒之後總能跳一段胡人舞蹈逗李隆基與楊貴妃高興,甚至還認楊貴妃為乾媽。

    歷史上一直有傳言說楊貴妃與安祿山有染,就是因為兩人經常一起玩耍,甚至安祿山留在楊貴妃深宮幾天幾夜不出門,你說會不會發生什麼事,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安祿山靠著裝傻充愣賣萌確實讓李隆基完全掉以輕心,甚至安祿山造反的時候,李隆基都以為是開玩笑。

    安祿山畫像

    不過安祿山最終還是死於兒子安慶緒手上,也驗證了那句人算不如天算的道理。

    三、史思明是什麼樣的人?

    史思明和安祿山比起來又遜色許多,他與安祿山是發小,兩人關係不錯,後來安祿山造反喊他一聲,他就瞬間跟隨,像一起玩遊戲一樣簡單。

    他之所以取得那麼多爵位與成功,主要就是靠騙,演得一出好戲,和安祿山有得一拼,不過結局也和安祿山一樣,被自己兒子所殺,兩人真是天生一對啊!

    史思明畫像

    結語

    安史之亂是唐朝由盛轉衰的一個標誌,歷時七年有餘,然而實際上安祿山才叛亂一年就被兒子安慶緒所殺,至於後邊六年,我只想說不是叛軍能力強,而是李唐真荒唐啊!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為什麼有人說清朝只有雍正一個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