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mute楊

    首先我覺得應該和當時的形勢有關 。

    當時袁紹逃跑時,洛陽已被董卓所率領的西涼軍完全把持。

    董卓退出洛陽時,雙方的形勢已經發生了變化,其時袁紹率領的關東聯軍聲勢浩大對外號稱十八路諸侯,百萬雄獅,並且關東聯軍已經攻破虎牢關,陣斬華雄,兵鋒直指洛陽城下。

    所以董卓其時也並不是怕袁紹,而是害怕袁紹率領的關東聯軍。

  • 2 # 鴻涵先生

    我先簡單的介紹一下袁紹,出身於東漢末年的大世家,袁家四世三公,四代人裡面出現了三個公爵一級的人物,袁家百年來推薦做官的門生無數,遍佈天下,哪個郡的太守刺史和袁家沒有關係呢?

    雖然董卓逼迫袁紹出逃,但是董卓必然會懼怕袁紹統領的關東聯軍,袁紹出走的時候沒有什麼兵馬,但是他靠著四世三公的威望,天下官吏大大小小都受過袁家的恩惠或者間接的恩惠,袁紹振臂一呼,很多人都積極響應。董卓不過是一個西涼的軍閥而已,真正的實力其實並沒有多大,當時比董卓有實力的大有人在,為什麼沒有輕易的打敗他,原因在於董卓挾持了皇帝,挾天子以令諸侯,如果冒然打他,董卓難免狗急跳牆,對皇帝做出什麼不好的事情,這時候就容易把跟董卓對抗的人陷入不仁不義之中,輿論也是可怕的,所以就那麼一直讓董卓耗著。董卓也不敢真的把袁紹殺了,殺了袁紹可就真得罪天下門閥士族了。

    關東聯軍在開始的時候可以說是真心想勤王,隨著後期每個人心中都開始了有了自己的小九九,天下大亂,都是想著自己如何能夠佔有一席之地,自己想撈些好處,小編感覺只有孫堅是真正的想趕跑董卓救出皇帝,別人我不敢說,雖然曹操也很努力的在做事,但是我總覺得曹操是有目的的,他在做事的時候不忘擴張自己的勢力,袁紹呢,也是如此,雖有四世三公的美名,但是沒有什麼作為。

    董卓最終也是因為孫堅太兇猛了,才火燒洛陽逃跑的。

  • 3 # 老王春秋觀史

    河內太守王匡,遣泰山兵屯河陽津,將以圖卓。卓遣疑兵若將於平陰渡者,潛遣銳眾從小平北渡,繞擊其後,大破之津北,死者略盡。卓以山東豪傑並起,恐懼不寧。初平元年二月,乃徙天子都長安。焚燒洛陽宮室,悉發掘陵墓,取寶物。

    從以上《三國志-董卓傳》的記載來看,似乎董卓確實是畏懼關東聯軍,所以才會遷都長安。但是再讀其他的史料,透過分析不難得出,董卓遷都長安並不是真的畏懼於關東諸侯聯盟,而是有其考慮的。

    董卓和關東諸侯作戰過,清楚關東諸侯的虛實

    董卓在聽到關東諸侯組成聯軍討伐自己的時候,將天子遷徙到了長安,但自己還是留在東都洛陽與聯軍對峙。在這期間,袁紹領軍駐紮在河內,張邈、劉岱、喬瑁、袁遺在酸棗,袁術在南陽,孔伷在潁川,韓馥在鄴。看聯軍的駐紮地就知道,聯軍並不是駐紮在一起的,而且這些在名義上聯合討董的聯軍之中,真正和董卓的部下作戰過的又有誰呢?

    一個是河內太守王匡,而且這次作戰還是董卓的主動出擊,一下子打得王匡再也不敢獨自駐紮,跑到了袁紹的地方和袁紹駐紮在一起了。

    卓遣疑兵若將於平陰渡者,潛遣銳眾從小平北渡,繞擊其後,大破之津北,死者略盡。

    第二個是曹操,曹操算是主動出擊的。可是最終的結果也是被董卓打的差點丟了性命,最後不得不逃到了聯軍在酸棗的駐地。這還是因為董卓的部下看到曹操雖然兵少,但堅持了幾日,以為聯軍難打,放棄了追擊的結果。

    到滎陽汴水,遇卓將徐榮,與戰不利,士卒死傷甚多。太祖為流矢所中,所乘馬被創,從弟洪以馬與太祖,得夜遁去。榮見太祖所將兵少,力戰盡日,謂酸棗未易攻也,亦引兵還。

    第三個就是江東孫堅,剛開始的時候,也是董卓來攻,孫堅被打得只帶著數十騎兵突圍逃跑,最後還是將自己的頭巾讓部下祖茂戴著,才最終脫險。後來雖說有一次打敗了董卓的軍隊,陣斬了華雄,但對於董卓卻是沒有傷筋動骨。

    堅移屯梁東,大為卓軍所攻,堅與數十騎潰圍而出。堅常著赤罽幘,乃脫幘令親近將祖茂著之。卓騎爭逐茂,故堅從間道得免。茂困迫,下馬,以幘冠冢間燒柱,因伏草中。卓騎望見,圍繞數重,定近覺是柱,乃去。堅復相收兵,合戰於陽人,大破卓軍,梟其都督華雄等。

    除了這三個人和董卓的軍隊作戰過,其他的諸侯可以說是按兵不動,各懷鬼胎,可以說名義上是來討伐董卓的,卻是為了自己的利益,到了駐地後,連挪窩都懶得挪。這些人在幹什麼呢?袁紹作為盟主在想著怎麼圖謀冀州。酸棗的眾人在推杯換盞,飲宴高歌。其他人有的觀望,有的互相殘殺,就是沒有人去進攻董卓。

    卓兵強,紹等莫敢先進。英雄記曰:逢紀說紹曰:"將軍舉大事而仰人資給,不據一州,無以自全。"紹答雲:"冀州兵強,吾士飢乏,設不能辦,無所容立。"紀曰:"可與公孫瓚相聞,導使來南,擊取冀州。公孫必至而馥懼矣,因使說利害,為陳禍福,馥必遜讓。於此之際,可據其位。"紹從其言而瓚果來。太祖到酸棗,諸軍兵十餘萬,日置酒高會,不圖進取。劉岱與橋瑁相惡,岱殺瑁,以王肱領東郡太守。

    看看這些人的所作所為,哪有臉軍事聲勢浩大的討董跡象?分明是混名聲來的。以董卓的智慧,肯定看出這些人雖說兵多將光,加起來十萬眾,可是各懷鬼胎,根本就是一盤散沙。因此卓謂長史劉艾曰:"關東軍敗數矣,皆畏孤,無能為也。惟孫堅小戇,頗能用人,當語諸將,使知忌之。可見,董卓根本不把關東聯軍放在眼裡,更不要說懼怕關東聯軍了。

    董卓西遷是為了進可攻,退可守

    既然董卓不懼怕關東聯軍,有為什麼西遷長安呢?這就和關中的地勢有關了。熟讀歷史的人都知道,秦崛起於關中,戰國時期一個函谷關就使得關東六國對於秦國無可奈何,最終被秦國所滅。到了西漢的時候,之所以定都長安,就是因為關中的地形,在這樣的地形條件下,退可以保有關中,進可以橫掃天下。

    當初董卓要遷都長安,大臣都反對董卓的提議,董卓就分析了當時的形式:關中土地肥沃,是秦滅六國的原因之一,今天遷都長安,如果關東諸侯敢有攻打過來的,以我的軍力可以直接打到海邊去。而且董卓的作為也是挾天子以令諸侯,和後來的曹操沒什麼兩樣,將天子遷都西安,是為了保障天子的安全,不被關東諸侯奪走。

    從這也可以看出,董卓是為了以後做準備,並不像在現在就和聯軍拼個你死我活,只要據有關中,那就是進可攻,退可守,什麼都不用畏懼。撤退關中可以說是董卓為以後的戰略考慮。

    所以說,董卓並不是懼怕了關東聯軍,就是打,董卓也是毫不畏懼的,只不過要是打起來那就是持久之戰了,對於董卓來說有點得不償失,不如戰略撤退到關中,依靠關卡可關中的富饒,做到進可攻退可守更保險。

  • 4 # 靜夜思160519196

    老董並不全是畏懼,而是保全自己的實力(和關東群雄對戰的主力是呂布的幷州鐵騎,西涼鐵騎並沒有全力以赴),老董退一步,反而讓關東群雄自己陷入內戰,自己坐山觀虎鬥,以天子的名義四處安撫,讓群雄欠自己人情。這是好算計啊!

  • 5 # 史海泛舟擺渡人

    董卓一直都畏懼袁紹,無論是袁紹在京城的時候,還是袁紹出逃之後,董卓都對袁紹充滿了畏懼。畢竟袁紹出身於四世三公的大家族,在天下諸侯中具備極高的影響力,董卓只是憑藉著武力佔領了京城,在諸侯中的號召力遠不如袁紹強。袁紹在京城的時候,就敢於董卓針鋒相對,而董卓始終不敢殺死袁紹。因為董卓知道袁紹的號召力,如果他得罪袁紹,必然會成為天下諸侯的眾矢之的。

    袁紹字本初,汝南汝陽人也。高祖父安,為漢司徒。自安以下四世居三公位,由是勢傾天下。

    董卓出身於涼州地區的普通豪強家庭,在討伐黃巾軍的過程中崛起,官職一直做到了幷州牧。在十常侍之亂的時候,何進邀請董卓進京勤王,董卓到達京城的時候,何進被十常侍殺害,袁紹等人無法控制局勢,才被董卓鑽了空子。在何進被害後,袁紹已經成為“西園八校尉”集團的首領,並且誅滅了宦官集團,本身可以名正言順的繼承何進的勢力。然而董卓進京後,依靠著武力奪走了袁紹等人的軍隊,將朝廷控制權牢牢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卓謂紹曰:”豎子!天下事豈不決我?我今為之,誰敢不從?爾謂董卓刀為不利乎!“紹曰:”天下健者,豈唯董公?“引佩刀橫揖而出。

    袁紹和曹操都是“西園八校尉”集團的領導者,曹操的父親曹嵩是太尉,袁紹的叔叔袁隗是太傅。兩個人都不甘心受到董卓的制約。董卓在進入京城後,為了樹立自身的權威,決定廢掉漢少帝,改立年幼的漢獻帝。廢立皇帝是歷代權臣慣用的伎倆,袁紹對此非常的不滿,他對董卓說:“廢立皇帝是大事,我要和叔叔商量一下。”董卓認為袁紹不想支援自己,憤怒的說:“小子,天下的人都要聽命與我,今天我要廢立皇帝,誰敢說一個不字?是不是想試一試我的刀快不快呀?”袁紹回答說:“天下勇猛的人,難道只有你董卓嗎?”於是袁紹拔刀離開,董卓畏懼袁紹家裡的勢力,沒有敢於追殺。

    袁氏樹恩四世,門世故吏篃於天下,若收豪傑以聚徒觽,英雄因之而起,則山東非公之有也。卓以為然,乃拜紹勃海太守,封邟鄉侯。

    袁紹和董卓鬧翻後,袁紹、袁術、曹操等人先後逃出洛陽。董卓為了穩住他們,分別授予他們郡守和將軍的職位。在這三個人裡面,袁紹的名氣最大,號召力最強,董卓最害怕的就是袁紹起兵造反。因此董卓專門給袁紹的上司韓馥打招呼,讓他看住袁紹,不要讓袁紹有機會起兵。然而山東諸侯都已經磨刀霍霍,韓馥本身就是一個窩囊的小角色,諸侯們都邀請袁紹來做盟主,韓馥只能允許袁紹招兵買馬。袁紹起兵之後,董卓徹底失去了對袁紹的幻想,將袁紹在京城的家人全都殺害了。

    卓聞紹得關東、乃悉誅紹宗族太傅隗等。當是時,豪俠多附紹,皆思為之報,州郡窵起,莫不假其名。

    董卓從最初的時候,就非常的畏懼袁紹,而且他一直對袁紹抱有幻想,不願意和袁紹撕破臉皮。一直到袁紹帶領諸侯聯軍將董卓趕出洛陽,董卓才敢於對袁紹的家人下手。

  • 6 # 大道有李

    兩件事前後的形勢不一樣!

    第一件事的背景是董卓接受何進的邀請,帶兵進京剿滅宦官集團,所以有一定的正當性。儘管何進後來死了,而且董卓裝糊塗照樣帶兵佔領首都。一方面,董卓手裡有強悍的西涼軍;另一方面,當時董卓並沒有太過露骨的舉動。而袁紹在當時,儘管在朝廷裡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其主要力量不在洛陽。

    從道義上說,董卓剛來,雖然很跋扈,但還沒做很多暴虐的事。袁紹並不佔據道義的制高點,反董沒有什麼口實。從實力角度說,袁家四世三公,在朝廷裡有很大影響力,但在東漢末年講究實力和拳頭的年代,自己的主力在河北,不在洛陽。所以,袁紹可以跟董卓翻臉,但是不會選擇在首都起兵反董,勝算太小。

    在這種情況下,袁紹只能出逃回老家,再圖後事。

    後來,董卓擅行廢立,小皇帝也沒什麼錯,董卓卻一意孤行。遷都的過程中,西涼軍軍紀敗壞,掠奪官員和百姓。董卓對朝廷官員隨意屠殺,稍有不合自己心意的就加屠戮。離開洛陽後,還一把火燒了舊都。這些所作所為都非常不得人心。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各路義軍有了討伐董卓的口實,聯合起兵討伐董卓。董卓趕走袁紹時,矛盾僅限於他們兩個勢力集團之間。但遷都長安後,董卓的敵人是全天下的人。董卓雖然狂妄,但也不敢小覷天下義軍聯合的力量。

    綜上,時勢不同,心態不同,表現也就自然不同。

  • 7 # 網言軍事

    誰說董卓懼怕袁紹指揮的關東聯軍?雖然董卓這傢伙乾的壞事不少,但與其治軍才能和所率涼州兵戰鬥力的高低可沒啥關係。

    長期的漢羌戰爭以及漢羌雜居、相互通婚,使得涼州民風剽悍,勇猛尚武。自古涼州精騎便聞名四海,史載直到西晉後期(距董卓之亂已過去100多年)的永嘉年間還流傳著“涼州大馬,橫行天下”的童謠,以此形容當地多出良馬鐵騎、精兵強將。而早在漢安帝在位期間,涼州兵的強悍戰力就已聞名天下,甚至到了讓當時東漢中央政權深感憂慮、恐懼的地步。

    據《後漢書》記載,漢安帝永和4年(公元110年)正趕上羌胡作亂(綿亙長達11年),當時執掌軍權的東漢大將軍鄧騭想放棄關西(以函谷關為界區分關東、關西)的並、涼二州,但遭到另一位大臣虞詡的堅決反對。

    在闡明自己的觀點和理由時,虞詡明確指出:涼州多英雄豪傑,如果漢廷放棄當地,這些人就可能與羌胡聯合起來“席捲而東”,到那時就算有能力舉千鈞、生拔牛角的勇士幫忙,有姜太公那樣的傑出統帥指揮,恐怕東漢中央軍也會抵擋不住。

    虞詡的高瞻遠矚在70多年後果然應驗——史載,公元184年,涼州官吏邊章、韓遂與羌胡叛軍聯手作亂,轉過年來韓遂率領數萬鐵騎大舉東進,“入寇三輔”(西京長安所在的軍政重地),兵鋒直指漢皇室陵寢,一時間“天下騷動”。

    正因為出於對涼州地方武裝集團的極度不信任和懼怕,在漢桓帝以前,東漢朝廷寧可不斷從關東各州郡徵調兵力,用於戍守關隴重地和派往西北與羌人作戰,也輕易不願調動涼州兵。

    然而,形勢的發展變化卻由不得東漢朝廷左右。等到桓靈二帝在位期間,由於關東士卒戰力不強,東漢中央政府只好起用涼州兵作為與羌胡抗衡的主力。公元185年,東漢朝廷為消滅隴西叛軍,集結10餘萬大軍由關東將領指揮分兵6路發起進攻,結果有5路被叛軍擊敗,只剩董卓一路“全眾而還”。

    又過了3年,即公元188年,涼州叛軍再此兵髮長安,吃過大虧的東漢朝廷只好徹底放棄幻想,轉而重用董卓、皇甫嵩等涼州宿將,這才挽回敗局。但是,涼州大部地區依然落入叛軍之手,關西各路官軍也實質上蛻變為割據一方的諸侯和軍閥。

    雖然這之後,東漢中央政府仍堅持打壓涼州地方武裝集團的政策,但因黃巾之亂重創,執行起來已力不從心,特別是董卓竟然敢於直接拒絕漢靈帝詔命,擁兵自保,甚至親率5000騎兵東渡黃河駐屯在河東郡“以觀時變”。結果,還真就讓他等到了趁亂入京掌握中樞大權的良機。

    需要說明的是,佔據京城的董卓透過收買呂布、收編何進(中央禁軍)與丁原(幷州軍)部屬(包括猛將張遼),又控制了皇城武庫(儲藏著數以十萬計的精良盔甲兵器、弓矢刀矛),麾下已有數萬兵卒,其中能夠以一頂十、以一頂百的精銳鐵騎和重甲步兵就不下1萬人。此外在關中地區,董卓還有至少2萬人馬留守。

    史載,董卓所部“數討羌胡,前後百餘戰”,官兵個個都是從死人堆裡爬出來的亡命徒,而關東各路軍閥多為“忘戰之民”,就連身為關東聯軍“盟主”的袁紹都自嘲軍事上是個“門外漢”,坦言自己對於祭祀禮樂、宴會賓朋這類“文戲”,可比統率千軍萬馬打仗拿手多了(史料原文是“頗聞俎豆,不習干戈”)。

    主帥畏敵如虎,部下又怎肯齊心賣命?整個討伐董卓之戰期間,除了曹操、孫堅敢於主動出擊外,包括袁紹在內的各路軍閥都因畏懼涼州兵而當起了“縮頭烏龜”,上演了一出東漢版“靜坐戰爭”。

    正因為心裡有底,面對多達數十萬之眾、看似聲勢浩蕩的關東聯軍,董卓不但不害怕,反而對戰勝敵人很有信心,他曾放言“關東諸將數敗矣,無能為也”,並警告關東豪強要是誰敢輕舉妄動,他就會派出麾下“強兵”將之消滅,甚至揚言要一直打到海邊。

    那麼,董卓既然不擔心作戰失利,又為何要西遷長安呢?說到底,董卓主要是擔心“老窩被端”。前文提及,董卓之所以僅率5000騎兵東進(帶入京城洛陽的更少,只有3000人),而將2萬主力都留在關中,就是怕與自己矛盾尖銳的皇甫嵩、蓋勳所部涼州官兵及叛軍趁虛而入,端掉他的大本營,切斷其西歸道路。

    從當時情勢來看,關西諸部對董卓的威脅,可比關東聯軍大多了。皇甫嵩、蓋勳等涼州名將素與董卓不和,雙方矛盾已到了“不俱存”(你死我活)的地步。前者不僅大罵董卓是“小丑”,甚至一度準備出兵東進,與關東聯軍兩面夾擊董卓。

    而盤踞涼州的邊章、韓遂等叛軍頭領,卻在董卓進京前就派人送來密信,希望董卓能想辦法“令朝廷必徙都”(讓董卓迫使漢廷遷都長安)——因為長安靠近涼州,叛軍的意圖很明顯,就是打算和董卓聯手控制東漢中央政權。

    叛軍的建議可謂正中董卓下懷,無論是與留守關中的主力部隊會師,還是就近剪除皇甫嵩、蓋勳等政敵,亦或是招撫涼州叛軍,都要求董卓必須儘快遷都。

    董卓還徵用25萬民夫在長安以西修建郿塢,這座堅固的城堡高、厚均為7丈(與長安城一樣),裡面建有豪華宮殿,儲存有足夠吃20至30年的糧食和大量奇珍異寶。董卓曾說:“如果我能成大事,就雄據天下。如果不能,退守郿塢我也可終老於此”。由此亦可看出,無論基於現實利益,還是出於個人“小算盤”,董卓都對“返回關西故地”這件事念念不忘。

    至於關東聯軍,雖然沒有對董卓構成實質性威脅,但畢竟是他爭霸天下的障礙(尤其是還出現了像孫堅這樣的勁敵)。所以,董卓急於西遷長安,也是為了加速整合關西軍力以圖再次東進。

    然而,隨著他被呂布刺殺,群龍無首的關西各路強人又開始了新一輪的相互征伐、爭權奪勢,董卓生前策劃的全盤戰略化為泡影,但是他這招“挾天子以令諸侯”卻“啟發”了不少關東諸侯的野心。

    等到東漢小朝廷一路坎坷重回洛陽,繼而又被曹操迎往許都,開始了後者平定天下的新時代,而關西集團卻由於喪失了對中央政府的控制權,從此步入衰亡階段,最終在公元215年(以韓遂之死為標誌)被曹操基本消滅。

  • 8 # 錦鯉小毛球

    東漢末年董卓率軍進入洛陽後,袁紹出逃。後來袁紹組織關東聯軍討伐董卓,又迫使董卓遷都長安。從故事順序看起來好像這樣理解沒有問題,但實際上袁紹出逃和董卓西遷內部原因可能更加複雜。

    首先,看看袁紹出逃事件。董卓進京實際上是被召入京的。他基本沒有參與前期宦官叛亂的平叛工作,因此當時手無寸功的董卓想要在朝廷站穩腳跟還是很困難的。所以進京後董卓就迫切的想要透過擁立新帝立威,而這與袁紹的政見是不符的。

    袁隗、袁紹在董卓進京前大殺宦官,好不容易才把局勢穩定下來。而袁氏叔侄招董卓進京也是看重其為袁氏故吏的身份希望董卓能夠聽話站在自己一邊。但是董卓進京後袁氏叔侄才發現其野心很大也根本不受他們控制。

    更重要的一點可能袁隗、袁紹叔侄二人的政見在董卓進京後已經發生了分歧。在董卓進京前當時京城的兵力加上週圍的兵力估計也有幾萬人,雖說董卓的涼州兵戰鬥力較強但也只有區區三千人,況且其將領之間也矛盾重重,遠不至於對朝廷產生巨大的威懾。所以董卓進京後能夠迅速掌控朝局是離不開當時的上公太傅袁隗的大力支援的。而董卓想要擁立新君袁隗可能也是贊成的,要不他們袁氏叔侄不會坐以待斃肯定會像擊殺宦官一樣聯合起來反對董卓。而袁紹的出逃時對董卓說的藉口也是找叔叔袁隗商量才成功跑路的。所以袁紹出逃很可能是因為他的政見與袁隗和董卓發生了根本分歧怕被滅口才跑的,是因為當時政治形勢所迫不得已而為之。

    其次,董卓的遷都。由於董卓掌權後乾的事實在是太不得人心了,從而引起各地的掌權派紛紛起兵討伐。藉此機會袁紹憑藉自己的家世成為了關東聯軍的首領。雖然關東聯軍號稱十萬之眾,但是裡面能打仗的也就孫堅和曹操了。但是即便如此,人馬不多的這兩個人的軍事能力對抗董卓也是綽綽有餘的。董卓依靠進京的幾千人馬要跟孫堅和曹操硬拼勝算也不大,況且還有幾萬看熱鬧的圍觀。一旦董卓軍隊被逼退,這些人很可能一擁而上,到時候董卓就死無葬身之地了。

    另外,董卓的老窩在關中,把皇帝帶到自己老窩附近的長安控制肯定比在洛陽方便的多,也更加保險的多。況且涼幷州那邊的軍隊也不是鐵板一塊,各個將領之間矛盾也很深。如果董卓一直待在洛陽很可能會失去對關中軍隊的控制。雖說董卓最終想要入主中原,但是按照當時的混亂局面恐怕董卓的願望很難實現,而且還要冒丟掉老窩的巨大風險,這肯定不是董卓願意看到的。所以董卓西遷的計劃可能在他掌握政權後很早就開始策劃了,關東聯軍只是加快了這一程序而已,而不是根本原因。

    因此,董卓進京後袁紹的出逃和後來董卓的西遷都是當時政治形勢所迫,都是各自為了自己的根本利益所做出的妥協。

  • 9 # 平安讀歷史

    董卓在進京之後,一直努力想掌控朝廷的大權。而且他碰到的時間也非常好,一度接近於這個目標。但是卻後來走了一步臭棋,廢殺漢少帝,給了關東諸侯藉口,十八路諸侯起兵反對董卓,這也標誌著董卓之前的所有努力都付諸於東流。

    董卓進京是由大將軍何進召集的,只不過在董卓還沒有到的時候,洛陽就發生了大亂,結果大將軍何進還有宮中的宦官被殺。皇帝一度被劫持到城外,最後被董卓所得,所以董卓佔據了法理上的優勢,一時之間可以號令整個朝廷。而百官們雖然對此非常不滿,但是因為他們之前做了很多齷齪的事情,所以只能夠忍受董卓發號施令。

    也許是大家看三國演義看多了,經常受到這個人的影響,認為董卓完全是殺人如麻的惡棍,他接管京城之後就完全採取獨裁統治,誰不服就殺誰。但事實上董卓是非常有頭腦的人,他絕對明白,以武力掌控朝廷是最愚蠢的,所以剛開始掌控朝廷的時候,非常尊重朝廷各大重臣士族的利益,就是為了取得他們的支援,從而使自己能夠掌控整個天下。他的理想肯定是想位列三公,位極人臣,而絕不是想當一個殺人如麻的軍閥。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董卓對朝廷各大重臣都是刻意交好,尤其是當時在朝中為首的四世三公的袁氏家族,只不袁氏家族他們對他似乎不大感冒。當時漢少帝年紀已經比較大了,接近於成年,並且後面還有何太后在後撐腰,不利於董卓長久控制朝政。所以董卓就找了一個莫須有的理由,廢殺了漢少帝啊,另立漢獻帝。結果袁紹對此不滿,與董卓針鋒相對,董卓也只是從言語上威脅他,而並不敢真的殺他。畢竟袁氏家族四世三公,門生故吏滿天下,董卓想號今天下,還需要他們家族的支援。袁紹出走之後,董卓還封他為渤海太守來安撫他,也是為了向袁氏家族發出訊號,意思是我只是為了廢皇帝,並不是為了針對你們家族。

    本來朝廷內外就有很多人對董卓的專權感到很不滿,只不過一時找不到合理的理由來反對董卓而已。結果董卓為了自己的長期利益,一下子做出廢皇帝如此天大的事情,給了對手非常好的藉口。因為廢立皇帝這種事情,實在是牽扯太大了,在歷史上幹過這種事情的權臣屈指可數,而且都沒有什麼好下場,董卓這麼幹,等於一下子捅了馬蜂窩。袁紹逃出京城後,就以此為藉口,組織關東十八路諸侯聯合反董卓。

    十八路諸侯聲勢浩大,而且朝廷內部也有很多人和他們進行勾結。到此為止,董卓想控制朝廷號令整個天下的願望算是落空了。事實上很多事情都有它的兩面性,董卓開始想廢立皇帝的時候,估計也是想到了它好的一面,他認為這樣做更利於自己的長期統治,卻沒有想到,廢立皇帝卻引來了天下人的反對,導致他的統治立馬就遇到了重大的危機,趨於瓦解。本來是為了延長統治的時間,結果這麼一做,統治的時間反而更短了。

    雖然後來董卓與關東諸侯的戰爭取得了一定的勝利,而關東各大諸侯也不是真的為了漢室天下而全力打擊董卓,只是有了這個好的藉口,能夠割據瓜分天下而已。董卓也明白了這一點,所以他在努力想掌控朝廷號令天下失敗之後,就撤出洛陽,遷都到西邊的長安去,因為這裡接近他的老巢,更利於他的統治。

    所以董卓害怕關東十八路諸侯起來反對他,不是因為真打不過他們,而是因為他們的起兵標誌著董卓想掌控朝廷號令天下的願望落空了,董卓此前的一切努力都化為了泡影。

  • 10 # 蘇沉船

    董卓能夠以軍閥的力量控制洛陽,同時他也僅僅是個軍閥,沒有足夠的政治影響來維持洛陽政局。董卓本人也沒有移鼎的大志,政治抱負還遠遠不及王莽,亦不及袁紹,董卓作為徹頭徹尾的軍閥,放任部隊在洛陽周邊掠奪百姓,全然不考慮長久打算,可知其政治思維何其侷限。

    他能夠逼走袁紹、袁術僅僅只是因為在短時內奪取東漢中央軍控制權,以軍事力量壓制袁紹、袁術兄弟,在政治影響方面他們利用袁氏門生滿天下影響力舉兵,董卓還給二人送了一份大禮,董卓殺了袁紹在洛陽的全家人,當時天下英傑為之憤慨,更認為袁氏是忠義之士,受袁紹號召除賊最為正義。

    董卓懼怕的是義師之名,他所面對的不僅是外敵,還有手下意圖聯合袁紹的文武百官,除了董卓嫡系將領,他誰都不敢信任。荀攸與議郎鄭泰、何顒、侍中種輯、越騎校尉伍瓊等曾合謀誅殺董卓,雖不能成事,可一旦聯軍逼近洛陽,還會有更多官員行動起來倒董。論打仗董卓是一位名將,論玩政治陰謀,他還不算一流角色,後來被王允所誅也證實了這一點。

    同時,董卓的軍事力量亦不足。歷史上並不存在什麼董卓那強大的西涼軍,董卓所率部隊由湟中義從及秦胡兵所組成,他進洛陽時手中只有五千人。《後漢書》記載名將段熲屢屢率湟中義從討伐羌族,可知這根本就是東漢西北戰線的正規部隊。

    其次,董卓在洛陽迅速做大是靠五千士兵在夜間溜出城外,白天再加上新部隊入城,以此欺騙城中官員,時間久了大夥也就發現了。但董卓靠著這段時間收編了何進、何苗、丁原的禁軍部隊,將東漢最精銳的中央軍掌握在手中,同時又拿下了長安皇甫嵩、蓋勳的部隊。

    問題在於這些部隊雖然善戰,卻不是董卓的嫡系,董卓只有五千嫡系,這使的董卓在跟袁紹聯軍交戰時期有力用不上勁,如新降的呂布不服大將胡軫,故意搗亂胡軫軍營,造成大敗,最終董卓遇刺也恰恰是呂布、士孫瑞這些降將忠誠度出現了問題。

    加上袁紹(虎賁中郎將、中軍校尉)、袁術(虎賁中郎將)、曹操(典軍校尉)、淳于瓊(右校尉)、孔融(北軍中侯、虎賁中郎將)這幫人都曾經做過禁軍統領,董卓手下肯定有些部隊是不敢用的,這裡面肯定有袁紹等人的老部下。

    起先,蓋勳勸皇甫嵩起兵討伐董卓,皇甫嵩手下有三萬精兵,蓋勳手下有一萬長安軍,但皇甫嵩拒絕這個提議,蓋勳因為兵少難以行事,兩人只能解除兵權去見董卓,但董卓也不敢公然殺了這兩人,他們在軍中威望甚高,一旦殺了他們定然會引起譁變。二人的兵權雖然被董卓拿到手中,但沒有一段時間整頓,董卓實在也不敢用。

    故而董卓表面看上去盡掌東漢禁軍,實則縛手縛腳,跟袁紹聯軍交戰時只能依靠有限的嫡系作戰,沒法依靠強大軍事力量壓制關東軍。

    若董卓是有政治抱負的人物,自當可以把這些部隊消化成為嫡系,然而董卓只是讓這些部隊參與周邊掠奪行動,硬生生把東漢精銳部隊變成姦淫擄掠,毫無軍紀的軍閥部隊,隨著軍紀敗壞,戰鬥力在李傕、郭汜接手以後更是下降了許多。

    如此分析下來,董卓於短時內裡沒法跟關東軍進行大規模交戰,倘若讓他退守關中經營幾年形勢可不好說,怎奈董卓又不是一位雄主,沒能壓制王允等公卿反撲,亦沒能解決呂布的忠誠問題,關中經濟也被董卓撓的一團糟糕,這樣只有破壞沒有建設的軍閥遲早會敗亡。袁紹、曹操、劉表、孫策這些能夠從軍閥轉型為割據政權的人物,才是那個時代有機會爭奪天下的人物。

    想想北洋各大軍閥的下場也知道,大多數都沒有貫穿性路線,只想著割據以保一時權勢,最終大多隻是過渡性角色,董卓、袁術則是那個時代比較有代表性的兩位。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邦晚年寵幸戚夫人,欲廢太子劉盈,後來為何放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