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錢君史話
-
2 # 減肥研究所
1.異族的軍事勢力崛起,紛紛趁中央衰落覬覦中原,唐疲於應付;
2.藩鎮軍閥割據,中央政權不得不籠絡,失去控制和平衡;
3.宦官勢力坐大,朝政混亂;
4.中晚唐,缺乏有能力的核心統治者,唯一有潛質的唐憲宗被宦官謀殺。
-
3 # 飄泊故鄉異鄉客
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與唐朝特殊的募兵制度。唐朝是中國歷史上唯一一個沒有常備軍的統一王朝,他是府兵制。所謂府兵制就是各地方政府把適齡男丁登記造策,一但那個地方有了戰事,這些在策男丁就會自備兵器糧草以鄉或家族的形式組隊,中央只須委派將領即可。由於這些人平時就相互熟知,又是家鄉作戰,保衛的塵是自已的家人,戰力扱極強,同時中央又可以省掉巨大的開支,施行輕輕瑤稅的仁政,這也是唐朝可以迅速強大的原因。但經過唐初的太平,到了唐明皇時,府兵制己名存實亡,李隆基於天寶年間在北部邊境設立九個軍鎮,兵源、武器、糧草全由軍鎮自己解決,中央依然不管。這其實是府兵制的升級版,把由中央臨時委派的臨時將領和戰時才集合的府兵變成了常備的而己,同時中央下放了行政權,中央依然不用出錢養兵。但這樣一搞,各鎮的權力就太大了,稱之為藩鎮。這也是安史之亂可以輕鬆搞垮盛唐的主因,內地無兵可守。安史之亂時,李享父子為了拉籠有實權戰功的將領,只好繼續分封藩鎮,這樣藩鎮就內地化了。各藩鎮父死子繼,名義上是大唐的將軍,實即就是一個個獨立的小王國,都打著自己的算。而且唐朝是最後一個氏族制朝代,非氏族人才是很難得到重用的。張巡就是一個很好的列子。平定安綠山後,他按軍功該封節度使,但文官嫌他出身低,武將又忌憚他的能力,給了個副節度使,在之後史思明叛亂時,受盡排擠,最後悲壯殉國。安史之亂最後也是以招安的形式結束的,也並未徹底平叛。
-
4 # 奮鬥喵趣味歷史
其實歷史上,唐朝經歷安史之亂後本有機會復興。
其中最有希望復興的當屬唐德宗,但是唐德宗卻因為個人原因浪費了中興最後時間,造成了不該出現在歷史上的的涇源兵變,浪費了大好時間。
在當時啊,有很多能征善戰的大將軍可以完成復興的大任,比如郭子儀,李晟韋皋等文武雙全的名將。如果當時唐德宗能夠迅速集結部隊,制定戰略方針,命郭子儀等大將領兵出徵收復河山,唐朝復興其實並不難。
但是等時間到了唐憲宗時期,能征善戰的名將就沒有那麼多了,雖然沒有太多名將,但回顧歷史而言,唐憲宗時期唐朝的內外治理的也頗有成績。倘若歷史讓他多活幾年,唐朝基本就可以說復興了。奈何天要亡唐,唐憲宗壽命太短,而後來的武宗宣宗亦是如此,短命。導致安撫好國內治理之後,想進行下一步復興唐朝,卻都因命太短,駕鶴西去。從而導致新皇帝上位又得重新治理內部,週而復始,無法根除藩鎮軍這樣的大禍患。
其中最遺憾的事情是唐憲宗曾經做了周全的準備,目的是想收復安西四鎮,奈何蒼天繞過誰,唐憲宗短命早死。以至於錯過了這個大好的機會,後來的幾位皇帝在位時,遭遇了吐蕃大舉犯境,大大的削弱唐憲宗在位時籌備的國力,而另一方面唐朝還要防蕃鎮軍的異動。內憂外患導致兵力無法集中,分身乏術。
而為什麼藩鎮如此厲害,藩鎮的禍患讓唐朝皇帝如此頭疼久久無法解決。首先說說安史之亂,在安史之亂時,唐朝都城輕易的被安祿山攻破,導致唐朝大亂。這讓各藩鎮勢力發現,呵,原來唐帝國其實也不過如此。其次,藩鎮勢力大都勾結朝廷大臣,宦官暗中把持朝政,藩鎮勢力擁有強力的藩鎮結盟,倘若唐朝攻打其中一個,結盟的其他藩鎮都會來支援,甚至在其他地區作亂。
內有藩鎮禍亂,宦官干政,外有吐蕃犯境,內憂外患壓身,唐朝如何復興?
-
5 # 刀筆讀史
公元618年,李淵在長安建國稱帝,大唐就此建立。
從618年到755年,大唐國勢如日中天,在這段時間裡唐朝全方面興盛,中國影響全世界,直到現在,旅居外國的華人還被稱為“唐人”。
755年,安史之亂爆發,一朝吹散了大唐137年的興旺景象。幾經波折,大唐平定了這次叛亂,大唐國祚得以延續。無可奈何花落去,大唐不再是過去的大唐了,再也沒有重現輝煌的盛世。
世間萬物有盛有衰,沒有誰能夠永久地保持青春活力,總會生老病死,告別世間。王朝同人一樣,再強大的王朝也會有滅亡的一天。
大唐安史之亂後,北方雖然慘遭戰火蹂躪,南方卻仍是一副生平景象,朝廷也並不缺乏良臣猛將,比如郭子儀、李光弼、李泌、劉晏、楊炎、李晟,大唐後期更是出現了元和中興、會昌中興和大中之治三次中興。
可是,無論唐朝君臣怎樣努力,安史之亂後的一百五十年就是恢復不了往日的雄風。時事輪換,為何大唐不能再次雄起呢?
第一,安史之亂給唐造成了無法恢復的傷害,百姓是朝廷的根本,百姓的多少往往與朝廷興衰相伴。
我就以人口為例,《通典·食貨七》記載安史之亂遷徙的天寶十四年,大唐的人口發展到了一個巔峰,天下有民戶8914790,人口52919390人。安史之亂後,《唐會要·卷八十四》寫明全國戶數只剩下2933125戶,差不多銳減了三分之二。而這剩下的三分之一的人口大多數分佈在南方,北方一片荒涼。
安史之亂後的一百五十多年大唐的人口都沒有恢復到安史之亂前的水平,大部分時間全華人口都在一千五百萬左右。人口始終不能恢復,是大唐不能恢復國力的一個重要原因之一。
第二,藩鎮叛亂尤其是河北藩鎮叛亂,消耗了大唐的國力,拖住了大唐復興的步伐。
唐睿宗景雲二年(711年),賀拔延嗣為涼州都督充河西節度使,大唐誕生了第一任節度使。到了唐玄宗在位的時期,節度使增加到了十個。
安史之亂後,唐朝為了安撫投降的叛將,穩定地方的治安,又不斷在地方上設定節度使,到了唐憲宗在位的時候,全國的節度使數量猛增到四十八個。
唐朝的節度使分為河朔、中原、東南、邊疆四類。
河朔節度使是指是魏博、成德和幽州三地的節度使,這三個地方的節度使不受唐朝控制,河朔節度使管轄範圍內的政事和軍事都由河朔節度使自己決定,河朔節度使其實就是一個個土皇帝。河朔節度使經常造反,和唐朝皇帝發生戰爭。
為了抵禦河朔節度使的進攻,唐朝又在河南的州縣設立節度使,這些節度使統稱為中原節度使,夾在長安和河朔節度使的中間。中原節度使大多聽從朝廷的號令,不過中原地區的節度使偶爾也會跟隨河朔節度使發動叛亂。
西北西南邊疆地區設立的節度使,是為了防備外部的吐蕃、南詔和回紇。東南地區的節度使兵力不多,主要的任務是安定地方,確保東南地區的稅賦運往長安。
河朔節度使兵強馬壯,叛亂頻繁,大唐耗費了無數國力去鎮壓河朔三鎮的叛亂,卻沒有實現消滅河朔節度使的目標。我們常說的唐朝藩鎮割據,其實更準確地是河朔節度使在叛亂,全國大多數的節度使還是能夠服從唐朝的命令。
正是由於河朔節度使的分裂叛亂,使大唐錯失了一次次中興的機會,就像人身上某種久治不愈的疾病,不斷消耗著大唐的生命力。
第三,唐朝是一個宦官掌權的朝代,宦官奪走了本該屬於皇帝和大臣的很多權利,掌控軍隊,操控政事,為人不為公,敗壞了朝廷的國政,
唐朝後期宦官權力之大絕無僅有,沒有一個朝代的宦官有權利能夠左右皇帝的繼承人選。唐朝後期有名的掌權宦官有李輔國、仇士良、田令孜、楊復恭、劉季述等人。
唐德宗時期,皇帝對武將不信任,害怕武將掌握了禁軍軍權發動叛亂,就任命宦官掌握中央的禁軍,代替皇帝掌握兵權。從此以後,宦官控制中央禁軍成為了慣例。再加上唐朝派宦官做地方軍隊的監軍,監視約束地方軍隊的將領,向朝廷彙報軍隊的行動表現,軍隊將領不得不討好擔任監軍的宦官,很多宦官實際上掌控了地方的軍隊。 宦官們經常陪在皇帝的身邊,深受皇帝的信賴,皇帝把一些政治權力交給了宦官,又把軍權握在手中,大唐朝中無人能夠壓制宦官的勢力。在宦官們的權力受到侵犯的時候,就連唐朝皇帝都會被宦官痛下殺手,唐順宗、唐憲宗、唐敬宗三位皇帝先後被宦官殺死。
唐朝的宦官肆意干政,擾亂朝廷的政事,公開收受賄賂,提拔只會行賄的小人,敗壞了唐朝的政治。面對宦官的驕橫跋扈,皇帝和大臣無事可為,不得施展自身的才華,這就讓大唐的朝堂上瀰漫著閹人的味道。
第四,大唐後期的朝堂上,大臣們互相攻擊,結為黨派。很多時候大臣們考慮的不是政事處理的好壞,而是本黨派的利益得失。為了讓自己的黨派獲勝,各黨派的大臣們不惜犧牲國家的利益,掣肘對方黨派的大臣處理政事,故意讓對方不能做成任何事情,影響朝廷的正常運轉。
唐朝最有名的黨政是李德裕為首的李黨和牛僧孺為首的牛黨之間的黨爭,史稱“牛李黨爭”。牛李黨爭持續了四十多年,大臣們上朝不是為了幫助皇帝處理政事,而是為了在皇帝面前攻擊對方,希望把對方的黨派趕出朝廷。
唐朝的皇帝面對大臣們天天不幹正事,只是想著互相攻擊而頭疼,唐文宗感嘆“去河北賊易,去朝中朋黨難”之嘆。大意是消滅河朔藩鎮的叛賊容易,消除朝廷內部大臣的黨爭卻非常困難。
黨爭讓大臣們相互牽制,想幹事敵對黨派的大臣就會給你拆臺,讓你只能空嘆奈何。中央的宦官和地方的藩鎮分別支援不同的黨派,加入了朝廷內部的黨爭,這就讓形勢更加混亂。大臣們內鬥,皇帝的命令不能按時完成,這就讓唐朝上下不能正常運轉,黨爭和宦官掌權、藩鎮割據是唐朝不斷衰落的三大原因之一。
大唐衰亡還有外部的原因,比如吐蕃侵佔西域、河西,騷擾大唐邊境,南詔進攻巴蜀,不過,唐朝時期的外患比較輕,還不能威脅唐朝天下的安穩。
-
6 # 遵義陸歌
安史之亂後,鼎盛的大唐王朝漸漸衰落。戰爭破壞了開元盛世及唐前期積累下的物質基礎。人口大量銳減,土地荒蕪沒人耕種,千里蕭條萬里凋敝。統一也被打破,中央的權力日益削弱,藩鎮割據。邊防空虛,吐蕃等少數民族乘虛而入,安西四鎮及隴右、河西走廊之地盡失。許多早已臣服的小國也乘機自立,總之錢少人少地盤少,百廢待興。
一艘大船遇到風浪的時候是繼續平穩航行,還是漸漸沉沒,關鍵在於掌舵人,皇帝就是一個時代的掌舵人。安史之亂髮生沒多久,李亨在靈武即位,史稱肅宗。或許耳聞目睹了皇宮內院的紛爭與傾軋,戰亂引起的動盪流離,肅宗對帶兵將領的防備很深。
公元758年肅宗集結了二十萬大軍向鄴城進發,準備一舉殲滅安慶緒(安祿山之子,弒父而自立),肅宗為了防範武將居然不設元帥,只派宦官魚朝恩監軍,魚根本不懂兵法,不知用兵,致使唐軍大敗,魚朝恩將相州失利的責任推到郭子儀身上,肅宗李亨不明是非,罷免了郭子儀兵權。
至於李泌,玄宗的時候被楊國忠排擠,肅宗的時候被李輔國排擠,代宗的時候宰相元載排擠,好不容易等到德宗即位當上宰相,人已經老了。
最可能復興的皇帝其實是唐憲宗,在他的任上有很多著名的人物,如白居易元稹韓愈等。憲宗在位期間,勵精圖治,重用賢良,改革弊政,勤勉政事,削平藩鎮,史稱“元和中興”。可惜憲宗四十三歲就死了,據說是暴病,史書對於不明不白的死都統稱為暴病,真實情況估計不敢寫。憲宗死後,後面的皇帝一代不如一代,大唐王朝更不可能復興了。
-
7 # 放棄的回憶
一:根本原因在於文明中心已經衰弱,唐朝再也無法憑藉文明中心的力量統御全國。
文明中心是一個國家經濟最為發達的地區,而處於文明中心的首都是全國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各地區生產生活的唯一標準,是國家政權統御各個地區的力量所在。
自黃帝開創華夏文明起,中國的傳統的文明中心就在河南地區,首都在洛陽。文明社會邁入河流定居時代統一國家階段後,小河流域也能得到開發,周朝興起於關中地區,首都在長安。到了大陸擴張時代時代東西擴張階段,關中得到完全開發,繼而穩定了其文明中心的地位。
因為河南地區與關中地區毗鄰,所以這兩個文明中心是相互支援的文明中心。例如,西周在鎬京崩潰,東周在洛邑建立;西漢在長安崩潰,東漢在洛陽建立。
西漢時期,關中地區與河南地區兩大文明中心強大,並且掌握在西漢朝廷手裡。所以,西漢在經過修養生息後,有了能力全面掌控全國,無需透過設立藩國進行統治。為了集合全國的力量與匈奴人對決,西漢需要削藩,由此導致了七國之亂。七國之亂很快被平定,沒有能力反抗文明中心的統御,在戰爭的過程中,也沒有削弱文明中心的力量,更沒有對文明中心造成經濟上的破壞。
所以,西漢歷經七國之亂後,反而確立了文明中心的統御地位,在大一統的力量下,發動了對匈奴人的戰爭並取得勝利,走向強盛。
東漢末年後,文明社會邁入了大陸擴張時代南北擴張階段,鋼產量提升,鋼製工具開始普及,文明社會有了開發南北方向的土地。曾經長期冰封的北方凍土以及山地丘陵的南方硬土都能得到開發,除了中原之外,東北、草原、青藏、南方都能得到開發,並崛起強大的國家政權。
中國的文明中心正在緩慢地向燕薊地區和江南地區的北京南京轉移。傳統的文明中心無力統御全國,隨即造成了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長期的分裂割據。等到各地區得到開發,時代階段穩定下來,傳統的文明中心仍然在經濟上有著一定的優勢。
所以,隋朝能夠和晉朝一樣代替前朝建立,並統一全國。傳統的文明中心在經濟上有一定的優勢,但是沒有絕對的優勢。為了穩固傳統文明中心的地位,隋煬帝修建了隋唐大運河,將新崛起的兩大文明中心的力量輸送到傳統的文明中心,確保傳統文明中心能夠統御全國。
地理環境的完整性是文明社會生產力快速發展的最大影響因素,唐朝先後平定南方、草原、東北、西域,迫使青藏稱臣後,建立輝煌的大一統帝國。社會生產力迅速發展,金屬冶煉業的發展達到了最高峰,唐朝中期,火藥出現並開始普及,文明時代開始向大陸擴張時代海外擴張階段邁進。火藥的普及使得南北方向的土地開發更有成效,傳統文明中心微弱的經濟優勢隨即喪失,再也無力統御全國。
燕薊地區的軍閥發動了安史之亂,這場戰爭導致軍閥兵、藩國兵相繼入長安洛陽,特別是藩兵中的回紇兵以及吐蕃兵曾幾度入長安,對關中地區的經濟造成了極大的破壞,進一步削弱了文明中心統御全國的力量。由此,藩鎮割據的局面確定了下來。
這個時候,唐朝仰仗江南地區文明中心的輸血才能生存下來,根本沒有能力再次掃平天下。等到江南地區的鹽販子發動了農民起義,席捲東南,唐朝也就走向了滅亡。
二:文明中心的轉移需要時間,文明中心無法確立下來,分裂成為了大勢所趨。
中國的文明中心從傳統的文明中心長安洛陽向新崛起的文明中心北京南京轉移,需要時間。傳統的文明正在衰弱,無力統御全國,新的文明中心正在崛起,還未確立文明中心的地位,也無法統御全國。當關中的經濟遭到戰爭的破壞,特別是吐蕃兵兩次掠奪式的破壞後,關中就徹底失去文明中心的地位,分裂也就成為了大勢所驅。
傳統的文明中心沒有統御全國,新崛起的文明中心也沒有統御天下的能力,唐朝不可能透過遷都實現復興。唐朝或許應該將都城遷往河南地位的開封,以確保能夠壓制新崛起的文明中心,實現統一。不過,河南地區是四戰之地,不如關中安全,所以唐朝困守關中,直到覆滅。
後來的北宋就是憑藉河南地區文明中心開封的力量重新統一全國,結束了五代十國的分裂割據。不過,也沒有恢復開元盛世之前的狀態。
河南地區是四戰之地,需要大量的兵力屯守。河南地區的經濟力量相比其它地區,特別是相比江南地區並沒有絕對的優勢。為此,北宋要實現國家的統一就必須守內虛外。文明中心的力量薄弱,壓制江南地區,統御全國都耗盡了力量,根本沒有多餘的力量發動對外戰爭,收復漢唐故土。
河南地區文明中心和江南地區文明中心的相互牽制以及對抗是十分明顯的,例如王安石變法就是一場明顯的南北之爭。與北宋類似的是金國,金國滅掉北宋,攻佔中原之後,也陷入了燕薊地區與河南地區兩大文明中心相互牽制的困境,無法統一全國。
唐朝之後,昔日的唐朝版圖,陷入了遼宋夏金等國長期的分裂割據。文明中心衰弱,即便有明君強將,也沒有力量恢復開元盛世之前的狀態。不僅唐朝如此,古代中國都是如此。唐朝之後,少數民族四次進入燕薊地區文明中心,並憑藉這個文明中心的力量建立了遼金元清四個強大的政權,後面兩個還是正統的王朝。
-
8 # 歷史百川
安史之亂後,唐朝之所以不能再度繁榮。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中央政權的削弱,已經不能形成強有力的控制。
安史之亂是唐玄宗末年藩鎮向朝廷發動的戰爭,因為其將領分別是安祿山和史思明,所以史稱安史之亂。
作為都城,應該是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安史之亂髮生在北方,因為戰爭的摧毀百姓大舉南遷,北方的經濟受到了嚴重的壓制,南方的經濟迅速發展。
唐朝沒有及時的減輕人們的負擔,反而在人口急速下降,經濟南遷的情況下繼續增加收稅,農民活不下去就要反抗,所以唐朝後期經常發生農民起義的事情。
安史之亂,中央雖然平定了叛亂,但是剩餘的力量已經不足以對叛黨餘孽進行圍剿。這就造成了藩鎮割據現場的出現。
-
9 # 軒轅帝國丞相
安史之亂後主要是因為唐朝中央政府的能力不斷削弱,無法控制國家造成的。
對外,唐朝為了社會的安定把對抗安祿山的功臣和投降的叛軍都封為節度使,這樣直接削弱了中央對地方的控制,為以後的藩鎮割據留下了基礎
對內,由於唐玄宗的兒子是自立為皇帝的,沒有正事的詔書任命,所以很多人以此為藉口,進行反叛,這樣又不得不借助外部節度使的力量,加之唐朝後期沒有出現很有作為的皇帝,還有多方勢力不斷的爭奪,最終沒有使唐朝復興。
-
10 # 魯南散客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之所以難以再度繁榮,主要原因有以下五點:
一、安史之亂後造成潘鎮割據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內部政權發生了很大的改變。雖然安史之亂被平息,但是唐玄宗時期形成的藩鎮割據卻沒有被消除,各藩鎮節度使擁兵自重,唐王朝失去了集權和權威,唐玄宗以後的皇帝只能擁有半壁江山,而且必須要與各藩鎮節度使相互妥協才能維護社會的穩定。
二、安史之亂後導致宦官專權
安史之亂以後,唐朝皇帝的權威被嚴重削弱。因此唐朝的皇帝們就想利用宦官加強中央集權,沒有想到皇帝集權沒有搞好卻被宦官專權。唐敬宗甚至被宦官毒死後,由宦官做主另立新君。
三、安史之亂後形成朋黨之爭
皇帝的權威被削弱,宦官勢力崛起,又為結黨營私創造了條件。由於朋黨之爭愈演愈烈,直至把衰落的大唐王朝推向滅亡。
四、安史之亂後影響國家賦稅
戰爭,必定伴隨破壞。經歷八年之久的安史之亂以後,百姓流離失所,造成勞動力嚴重短缺,中原大地一片蕭條,農業生產幾乎陷入停滯。但由於戰爭,政府又不得不增加稅收,導致農民和地方階級的矛盾日益尖銳化,最後迫使農民不斷舉兵起義。
五、安史之亂後帶來邊疆不穩
經過安史之亂,唐王朝對周邊地區少數民族也失去了控制。為了應對安史之亂,唐王朝將隴右、河西、朔方一帶的重兵調往內地,造成邊境空虛,西邊的吐蕃乘機而入,佔據隴右、河西走廊。數十年後,唐朝又失去西域、安西、北庭。從此,唐王朝內憂外患,更加岌岌可危。
安史之亂之後,唐朝至少南方還未受戰亂波及,朝廷中還有郭子儀、李泌這些忠臣良將,可為什麼不能像西漢的七國之亂之後,迅速恢復到開元盛世之前的狀態呢?
回覆列表
其實安史之亂雖然平定了,可唐朝的節度使制度給國家造成的問題已經積重難返。其政治制度本身的問題才是其開始走向分裂,國家衰弱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