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史學達人
-
2 # 南朝居士
這個問題其實很簡單,越是強勢的皇子,通常是無緣皇位的,
一個強勢皇子上位,做皇帝后第一件事肯定會加強皇權的,也就是奪權了,以漢朝來說,強勢皇帝上位,會打擊諸侯王勢力,會削蕃,會打擊功臣集團,這樣對那些誅殺呂氏的功臣來說,肯定是不願意看到的,
而一個弱勢皇帝,他對功臣集團和諸侯王的威脅就小的多。
誅殺諸呂時,劉襄就已經是齊王了,齊王勢力有多大呢?獨佔七十三城,西漢第一大諸侯國,加上兩個弟弟朱虛侯劉璋和東牟侯劉興居那都是非常強勢的人,這兩人想擁立劉襄,這樣他們就有機會做齊王了,
所以,按理說,劉襄機會很大,但很多時候你的優勢就是你的劣勢,正因為你的實力太大,對別人產生威脅了,其他人就抱團抵制,最後妥協,一個弱勢的皇子劉恆就上位了。
我們看看,當時劉邦的兒子裡,還在世的只有代王劉恆和淮南王劉長了,代國地盤小,劉恆母薄姬沒有背景,淮南王劉長地盤也也小,母趙姬,也沒勢力,但淮南王本人就牛了,跟項羽一樣“力能扛鼎”,這樣比下來,劉恆就弱多了,容易控制。
其實這種,強勢皇子在,偏偏選弱勢皇子做皇帝的,歷史上層出不窮,原因都是一樣的,比如劉弗陵、司馬衷、李治、順治。。。。
-
3 # 中孚鑑
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呂雉尊為太后,開始專權,大肆打壓劉姓宗親,又大封呂氏諸人為王,打破劉邦立的非劉氏不得為王!呂雉死後,丞相陳平、太尉周勃和劉襄、劉章兄弟除去諸呂之亂。
而劉襄兄弟出力很大,又是劉邦之孫,為什麼沒有做上皇帝呢?
首先,劉襄是劉肥的長子,雖然是劉邦的長孫,卻不是嫡孫,雖然當時劉邦諸子多遭迫害,但世上還是有劉邦兒子活著的!
在這種情況下,就出現了立子而不是立孫,所以最後還是擁立劉邦的兒子代王劉恆為皇帝!
其次,劉襄和劉章兄弟雖然在滅諸呂事情上,做出很大貢獻,同時劉襄又是當時齊王,按說擁立他為帝也無不可。
但是當時劉襄有個舅舅性格非常殘暴,為人不行,陳平、周勃等大臣覺得劉襄的外戚家族強大,害怕又會出現諸呂亂政的局面!
所以最後,劉襄就與皇位失之交臂了!
最後,當時代王劉恆,雖然在除去諸呂的事情上貢獻不多,但是劉恆治理代國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
同時代王劉恆的母親薄夫人,性格溫和,不似呂雉那樣飛揚跋扈,而薄夫人又只有一個弟弟薄昭,名聲也不大。
陳平周勃覺得這些,立代劉恆為帝,薄氏家族不會出現呂雉那樣專權的局面!
所以最後劉襄雖然是劉邦的長孫,滅諸呂有很大的影響,卻還是沒有被擁立為皇帝,反而是代王劉恆為帝!
-
4 # 遙望燕園
他是漢高帝劉邦的長子長孫,劉襄,他在誅諸呂的行動中厥功至偉,但卻沒被擁立為皇帝,成功搶到皇帝寶座的,反而是在誅諸呂的行動中毫無建樹的劉恆,這是為什麼呢?
可能很多人並不知道,被漢高帝劉邦立為太子的漢孝惠帝劉盈並非劉邦的長子。
劉邦的長子叫劉肥,是劉盈同父異母的兄長。
劉肥的母親姓曹,史稱曹氏或曹夫人,曹氏是漢高帝劉邦的「外婦」,所謂「外婦」,有可能是後代說的「外室」,也可能是我們現代說的「情婦」,或是「同居女友」。
不知道是什麼樣的原因,曹氏並沒有像呂雉那樣,被劉邦明媒正娶,所以,即便曹氏為劉邦生下了長子,也只能算是庶子,而呂雉生的劉肥,雖不是長子,但依舊是嫡子。這與一般婚姻中的嫡子即長子,長子即嫡子有很大的不同。
漢二年,劉邦在彭城大戰中兵敗,跑路時順便回了趟老家,想把家人接到關中去,但只接到了劉盈和劉盈的姐姐魯元公主,其他的家人都沒找到,劉邦和劉盈、魯元回到關中後,便把劉盈立為太子。
兩年後的漢四年,項羽把劉邦的老爹綁上兩軍陣前,劉邦方才知道,當年不曾接到的家人們,並沒有死在亂軍之中,而是統統被項羽抓了去,成了俘虜。
很快,楚漢議和,項羽放歸了劉邦的父母妻兒,這其中就包括皇長子劉肥。
我們甚至有理由相信,劉邦在戰敗後不顧一切地回到老家,在馬車上不管不顧地把劉盈踹下車,在短暫安全後繼續派人尋找家人,種種矛盾的行為,最合理的解釋怕是隻有一個,劉邦最想接到關中的家人,其實是劉肥。
關於劉肥,歷史上的記載很少,據考證,劉肥至少比劉盈大十歲,而且可以送不多的史料中推斷出,劉肥像劉邦一樣瀟灑大度、不拘一格,像劉邦一樣虛心納諫、擇善而從。
對於彭城新敗又已年過半百的劉邦來說,必須做好和項羽長期抗衡的準備,好好培養培養劉肥這樣的半大小子做接班人,好歹比培養劉肥那樣的六歲孩童要及時,更比培養劉如意那樣剛從孃胎中爬出來的嬰兒要來得及。
可惜,劉邦沒能找到劉肥,所以只好退而求其次,把六歲的劉盈封為太子,並讓相國蕭何輔佐劉盈治理關中。
就這樣,作為嫡子的劉盈當上了太子,作為長子的劉肥成了人質。
劉邦稱帝后,迅速把齊地封給了長子劉肥,齊地的七十多座城池,都是劉肥的,凡是能說齊國話的,都是劉肥的臣民,對於在楚漢之爭中寸功未建的劉肥來說,這已是最好的結局了。
劉邦當皇帝沒幾年,便翹辮子了,太子劉盈繼位為帝,劉盈當皇帝沒幾年,也翹辮子了,皇太后呂雉臨朝聽政,稱制,呂后稱制後,對劉姓諸王大加迫害,讓劉邦的八個兒子只剩下劉恆和劉長兩個還在人世,對於劉肥的封地齊國,也是割了又割。
呂后稱制沒幾年,也翹辮子了。
作為劉肥長子的劉襄,起兵發難,欲誅諸呂。
在劉襄的號召下,當年跟漢高祖劉邦一起打天下的老臣們紛紛站了出來,一起誅殺諸呂。隨後,老臣們擁立劉邦第四子劉恆為帝。
為什麼明明是劉襄開的頭,摘桃子的卻是沒出一分力的劉恆呢?
最核心的原因只有一個:
劉襄有自己的核心班底,一旦劉襄登基為帝,老臣的權勢地位都會頃刻間消失,老臣們甚至會被清算。為圖自保,老臣們一定要想法設法地阻止劉襄登基。
老臣們之所以選擇劉恆,主要是因為劉恆不曾在誅諸呂的行動中出力,讓他登基,屬於無功受祿,無功受祿的劉恆只能而且必須依靠老臣,老臣的權勢和地位就能得到保障。
說到底,人心都是算計。
參考資料:《史記·項羽本紀》、《史記·高祖本紀》、《史記·呂太后本紀》、《史記·齊悼惠王世家》
-
5 # 平沙趣說歷史
劉邦駕崩後,劉盈繼位,是為漢惠帝,尊稱其母呂雉為太后,但政權實際上不在皇帝手裡,而是在呂后手中,在漢惠帝死後,呂后更是臨朝稱制,她立的兩個小皇帝是傀儡中的傀儡。
呂雉掌權時,大封孃家呂氏,同時打壓劉姓宗親,在呂雉去世後,劉氏江山一度有被呂氏顛覆的危險,但呂氏子孫不爭氣,被陳平、周勃等人聯手滅了。
滅掉呂氏後,周勃等大臣認為皇位上坐著的少帝身上有呂氏血脈,擔心將來被清算,乾脆就謊稱其不算漢惠帝的兒子,將之殺死,這樣一來,大漢王朝的皇位出現了空缺。
此時漢朝建立不久,人心還在,劉氏的皇位自然要劉氏的人來繼承,而在除去諸呂的過程中,宗室王侯,劉襄的功勞是最大的,其次是其弟劉章。然而最後登上皇位的不是他們任何一個,而是坐山觀虎鬥的代王劉恆。
劉襄沒能坐上皇位有兩個原因,一是劉襄的輩分地位,二是劉襄的母戚勢力強大。
輩分地位劉襄雖然是劉邦的長孫,但並不是嫡長孫,因為其父劉肥是劉邦的庶長子,不是嫡子。這也就算了,畢竟劉邦只有一個嫡子劉盈,劉盈的兒子又都在平定呂氏的時候被殺了,劉邦已經沒有嫡孫了。
但皇位之爭並不僅僅在劉邦的孫輩展開,劉邦還有兩個兒子在世,分別是第四子代王劉恆和第七子淮南王劉長。
劉長是可以直接排除的,不說他性格魯莽暴虐,不適合做皇帝,單單他是呂后養大的,大臣們就不敢立他為帝,這不找死嗎。
而劉恆跟呂后全無瓜葛,又是劉邦親子,輩分高過劉襄,似乎更有資格繼位。
母戚勢力真正令大臣們下定決心迎立劉恆為帝的還是劉恆跟劉襄母戚勢力的對比。這個對比由劉澤說出。
劉澤也在平定呂氏中立下大功,但這並不是他的本意,而是被迫為之。劉澤是劉邦的遠房堂兄弟 ,血緣不怎麼近,卻以戰功封侯,也算是個人物。
呂后掌權後,劉澤因為丈母孃是呂后妹妹的緣故,呂后割出齊國的琅琊郡,封劉澤為琅琊王。
從這裡也可以看出,劉澤即便不是呂氏死黨,但也不會主動去進攻呂氏,只不過其封地本來就是從齊國割出來的,實力又不強,齊王劉襄對他有著很強的掌控力。
誅滅呂氏時,身在長安的劉章給劉襄傳信,讓他帶兵進京,劉襄二話不說,不僅傾國而出,還挾持了劉澤,順便帶走了琅琊國全部兵力。
事成之後,劉澤決意報復,他騙劉襄說自己回去勸朝中大臣立劉襄為帝,劉澤正好是劉氏現存輩分最高的,劉襄因此派其進入長安。
不過在一些大臣提議立劉襄為皇帝時,劉澤和一些大臣丟擲了劉襄母系實力強大的事實,劉襄和劉章的舅舅駟鈞是齊國重臣,為人暴戾,如果讓劉襄繼位,豈不又是一個呂氏?
隨後,劉澤拉出劉恆,劉恆的母親薄氏身份卑微,薄氏家族勢力小,劉恆是劉邦現存最年長的兒子,又素有忠厚之名。
被劉澤這麼一說,大臣們紛紛表示贊同,最後迎立劉恆為帝,是為漢文帝。
眼見繼位無望,代國的勢力也不小,劉襄只得罷兵歸國,並在次年病死,得了給哀王的諡號,除了這麼大力氣,卻與皇位失之交臂,也的確有點悲哀。
或許是給劉襄點安慰,在他臨死前,漢文帝改封劉澤為燕王,將琅琊郡還給齊國。第二年,劉澤也去世了。
-
6 # 國史記聞
劉襄是齊悼惠王劉肥的長子,即劉邦的長孫,他在公元前189年繼承了齊王之位。公元前180年呂后駕崩之後,劉襄的弟弟朱虛侯劉章(劉肥的次子)在得知呂祿、呂產陰謀政變之後悄悄傳信給劉襄,讓他起兵剷平諸呂,並乘機繼承皇位,於是劉襄率先起兵反抗諸呂。但是諸呂被蕩平之後,即位的為什麼卻是看似平庸的代王劉恆而不是齊王劉襄呢?
首先,劉襄之所以率先起兵,就是因為劉襄一家與呂后本來就有很深的過節。劉肥雖然是劉邦的長子,卻是庶長子——在與呂后結婚之前,劉邦就已經和一個沒有留下任何記載的曹氏生育了劉肥。劉肥幼年與呂后的關係如何我們不得而知,但是被封為齊王之後卻差點喪命在呂后手中。
漢惠帝劉盈即位之後,他曾經在宮中舉辦了一次家宴,既然是家宴,他就把自己的兄長劉肥的座位安排在了自己之上,而劉肥本人也不以為意就坐在了上座。但是旁邊的呂后卻看不下去了,他命人端了兩杯酒給自己祝壽,而興致甚高的劉盈也匆忙起身並端起了其中的一杯酒,要和兄長一起給母親敬酒。呂后見狀,立即將劉盈手中的酒打翻在地,劉肥此時也明白了——呂后這是想要我的命啊!便佯裝大醉而去(齊王起,孝惠亦起,取卮欲俱為壽。太后乃恐,自起泛孝惠卮。齊王怪之,因不敢飲,詳醉去)。
此時的劉肥覺得自己已經無法逃脫呂后的魔爪了,他整天抑鬱寡歡,正在此時,齊國的內史給他獻計說:“呂后的親生孩子只有一兒一女,現在您擁有七十多座城邑,而魯元公主卻只有區區幾座,如果您能夠把自己的封地分給魯元公主,太后一定會高興的。 ”劉肥不僅獻出了自己的封地,而且還把自己的妹妹魯元公主尊為齊國的“太后”!呂后果然很高興,隨後將劉肥釋放回了齊國。而劉肥則因為此番波折,不久便抑鬱而終了。
呂后死後,劉襄首先起兵蕩平諸呂,隨後周勃和陳平等人才下定決心擁護劉氏。但是在平定諸呂的同時,劉襄得罪了一個在漢朝非常有話語權的人——劉邦的堂弟琅琊王劉澤。所以,在眾大臣挑選新皇帝的時候,劉澤首先表態說:“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代王母家薄氏,君子長者;且代王又親高帝子,於今見在,且最為長。以子則順,以善人則大臣安。”意思是漢朝之所以出現諸呂之亂,就是因為呂后太強勢了,而劉襄的母親也是惡毒之人,如果立劉襄為帝,那麼以後諸呂之亂還會重演。反而是代王劉恆的母親薄太后向來有令名,所以還是立代王合適。
其實劉澤說了這麼一大堆,重點就是最後三個字——大臣安!劉澤本人當然很清楚,如果這個精明幹練並且深得人心的齊王真的成了天子,那能輕易放過自己嗎!而這三個字同時也說到了眾大臣的心坎裡——劉襄這個人太有主見,這雖然是國家的幸運,但是大臣的不幸啊!所以還是應該立一個弱勢的皇帝,以便日後掌控他,保住自己的榮華富貴!
正是因為大臣們這種自私的想法,劉恆被確立為新一任天子,但是劉恆即位之後大臣們才發現自己的算盤打錯了——劉恆比劉襄更強勢!劉恆就是後來開創“文景之治”的漢文帝。
-
7 # 有書共讀
劉襄,是漢高祖劉邦的長孫,劉肥的長子。公元前180年,當時執政的呂后駕崩後,呂氏後人企圖篡位。這時候,劉肥的次子劉璋以及丞相陳平、太尉周勃一齊伐呂,加上劉襄的出兵相助,很快蕩平了諸呂。
所以論軍功,劉襄居首,劉璋次之。論位份,劉襄可是高宗長孫,宗室王侯。
可為什麼最後登上皇位的不是劉襄,而是什麼都沒做的代王劉恆呢?
有書君覺得其中的原因有二:
第一,劉襄的實力背景給朝中大臣構成了威脅
劉邦的嫡子劉盈英年早逝,而劉盈的兒子在平定呂氏的時候,早早就掛了。但是,這時的皇宮裡頭,除了劉襄和劉璋兩位皇室貴族還有劉邦的四子代王劉恆和七子淮南王劉長。
這個淮南王劉長,原本就是呂后養大的。所以立劉長為帝的機率基本為零。而代王劉恆的母親是薄夫人,之所以能夠活到今天,和她平日為人低調,不干涉朝中政事是脫不開干係的。
而此時的劉襄也有了自己成熟的團隊,如果他登基,不僅是對那些曾經為呂后賣過命的大臣構成威脅,甚至於會替換掉開國老臣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所以,是立一位什麼都沒有的劉恆為帝,還是立一位已經深得民心,一登基就來一次大換血的王爺為帝呢?為圖自保,朝中大臣肯定是推舉劉恆為帝的。他們還指望這個一無所知的皇帝登基後處處依賴自己,從而讓自己的權力和地位得到更高的保障。
第二,得罪劉澤成為了劉襄登基路上的絆腳石
劉澤是何許人也?他是劉邦的遠房堂弟,呂后的妹夫,後來還被冊封為琅玡王。
在平定諸呂時,劉襄為得到更多的兵力把劉澤給挾持了。這對劉澤來說,簡直是奇恥大辱啊。
所以當朝中正為誰當皇帝爭得面紅耳赤時,劉澤就站出來了“齊王母家駟鈞,惡戾,虎而冠者也。方以呂氏故幾亂天下,今又立齊王,是欲復為呂氏也。“意思是說劉襄的親舅舅駟鈞也不是什麼善茬,如果擁立劉襄為帝,呂后干政之事必將重演!
劉澤心裡明白,如果日後劉襄為帝,自己也沒什麼好日子過的。恰恰這番話又剛好戳中了多少大臣的心,作勢大家一鼓作氣,都認為立劉襄不合適,劉恆才是最佳人選。
說到底,還是人心在作祟啊。
綜上所述,劉襄雖然在平定諸呂中立下了大功,但沒有被推舉為皇帝也是必然的。實際證明,大臣們的選擇是對的,劉恆確實成為了一代明君,開創了”文景之治“的盛世。
-
8 # 我是趙帥鍋
公元前201年,劉邦封庶長子劉肥為齊王,封地七十三城,為西漢最大的諸侯國。十二年後,劉肥病逝,他的長子劉襄繼承爵位,是為齊哀王。
當時,由於惠帝劉盈英年早逝,呂后開始把持朝政,為擴大呂氏家族的勢力,呂后將齊國切割成三大塊,她先把濟南郡割出來,改稱作呂國,由呂后的侄子呂產出任呂王;後又把琅邪郡割出來,改稱作琅邪國,由呂后的外甥女婿劉澤出任琅邪王。
當然,呂后在肢解齊國的同時,為安撫齊國的情緒,就讓齊王劉襄的弟弟劉章、劉興居來到中央政府擔任要職,也算是對齊國的補償。只是,呂后沒有想到,劉章、劉興居的這兩個弟弟,那都是一副天不怕地不怕的架勢。他們進入中央政府後,一直都是高調作事,無法無天。
面對這兩個皇族少壯成員的狂態,呂后也有一種說不出的恐懼,卻偏偏又無可奈何。
有一次呂后舉行宴會,劉章擔任酒令官。劉章就說,我是將帥的的後代,請求按軍法來行酒令,呂后同意說。然後在喝酒過程中國,有一個呂氏成員一再被罰酒,罰到最後想離席而去。劉章直接一劍就將他砍翻在地。總而言之,既然太后准許我以軍法來行酒令。現在,酒令如同軍令,臨陣而逃,立殺無赦!
這一劍砍出,直接把整個宴會的人都驚呆。面對劉章這種無法無天的行為,呂后當時也只能沉默不言。因為,面對行事風格這樣兇悍、狂妄的劉章,你真敢打擊他,他肯定敢當場和你玩命。並且,劉氏皇族和功臣集團由於受到呂氏的打壓,早就忍無可忍,現在劉章的這種行為,正好發洩大家的不滿,大家搞不好都在心裡暗自叫好,在這種背景下,呂后哪敢打擊劉章呢?
這件事後,劉章在中央政府的地位、影響力自然就越來越高。隨後不久,呂后病逝,劉章兄弟便開始蠢蠢欲動。因為,在呂后執政期間,齊國一共被割走四個郡,算得上是呂后執政時期利益受損最嚴重的利益集團。現在,呂后死了,劉襄、劉章、劉興居兄弟,自然都想奪回曾經屬於的一切,並藉此機會再上一層樓。
在這種背景下,劉章就通知齊王劉襄用武力清理呂氏。於是,劉襄直接出兵琅琊郡和濟南郡。短短几天的時間,齊國就把失去的地盤,全部奪了回來。接下來,齊國又打著清理呂氏的旗號,大舉向帝國都城進軍。
呂氏成員一看齊國起兵造反,便立馬派灌嬰率大軍前去平叛。結果灌嬰率軍走到滎陽,馬上就不再前進,而且他很快就與齊軍達成協議。總而言之,我們功臣集團和劉氏藩王都被呂氏壓制的這麼久,現在我們要一致對付呂氏,奪回屬於我們的權力。
在軍隊倒戈之後,呂氏家族的敗局幾乎已成定局。在這種背景下,周勃闖入北軍,一聲高呼:擁護呂氏的袒露右臂,擁護劉氏的袒露左臂!於是整個北軍齊刷刷的都袒露出左臂。與此同時,劉章率人闖入南軍,整個南軍根本沒有人敢反抗,於是呂產只能四外躲藏,讓人從廁所裡抓裡出殺掉。在呂氏集團被誅滅後,由於齊王劉襄的軍隊還在滎陽一線,而劉章、劉興居在中央政府又勢單力薄,於是功臣集團暫時控制了中央政府。在當時的背景下,吳、楚、代、淮南等幾個強勢劉氏諸王,也開始陸續行動起來。這種情形下,功臣集團就需要儘快選出一個新皇帝,以穩住當前的局勢,否則等諸侯王全部殺進都城,大漢朝恐怕就將亂成一鍋粥。
這時候,有人提議讓齊王劉襄當皇帝。但這個提議剛被提出來,就被大家集體給否決掉。因為,齊國當時是所有諸侯王中實力最強大的藩王,不僅擁有強大的軍事力量,還擁有一套屬於自己直屬的強大政治班底,如果劉襄當皇帝,憑著強大的軍事實力做後盾,齊國原有的官員很有可能直接大舉接管中央政府,到時候這些功臣元老搞不好都得被排擠到政治邊緣。
更重要的是,齊王劉襄的這兩個弟弟劉章、劉興居,那都是如狼似虎般的人物,現在他們已經擁有誅殺呂后的首功,再等劉襄當上皇帝,他們在中央政府的權力,自然會凌駕於所有功臣集團成員之上的,到時他們將會面對兩個比呂后更狠的執政官。
並且,劉襄的孃家人那都是傳說中的惡人,為人兇殘暴戾,殺人不眨眼,如果劉襄當皇帝,大漢帝國又會出現一個強大的外戚集團。在這種背景下,功臣集團就集體擁立代王劉恆為皇帝。
雖然,代王劉恆的實力也不差,但相比於齊國來說,還是相差甚遠。而且,代王劉恆的孃家人,也都是以善良厚道的人,有比較好的名聲,也沒有強大的家族背景,相對而言比較好控制。
更重要的是,自古長幼有序,劉恆是劉邦還活著的兒子當中,最年長的兒子,由他來繼承皇位,於情於理都說得通。其他諸侯王,即便心理不服,也挑出不毛病。於是,代王劉恆最終撿了一個現成的便宜,成為大漢新任皇帝,即漢文帝。
-
9 # 一個人的歷史
劉襄、劉章、劉興居三兄弟,在剿滅“諸呂之亂”中立下了“大功”。其中齊王劉襄擁兵於外,劉章和劉興居居於內傳遞訊息,劉章、劉興居還親手鏟除了呂氏勢力和孝惠帝劉盈的血脈。我曾經分析過,所謂的“諸呂之亂”從來就沒有發生過,事實的真相不過是呂后死後,功臣集團和劉氏諸侯對於呂氏一族的反攻倒算罷了。在這裡劉襄以討伐諸呂為由起兵,但是被勇將灌嬰阻擋,因為劉襄的動機遠沒有他說的那樣高尚,目的只有一個“爭帝位”。在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記載,劉襄的舅舅十分強橫彪悍,如果立劉襄為帝,功臣們人人自危,因此陳平、周勃才力主代王劉恆繼位。說白了,代王劉恆好控制,齊王劉襄太不好控制,還可能直接對功臣集團進行清洗,這顯然不是陳平等人所期望的。功臣集團和齊王等人肯定達成過共識,因此劉襄、劉章、劉興居三兄弟才會如此賣力,可他們還是輸給了老謀深算的陳平等人,為他人做了嫁衣裳。劉章為了表示自己和呂氏的根本對立,竟然做出了殺妻誅子的無德之行,劉興居則和夏侯嬰一道,親手出掉了孝惠帝劉盈的血脈少帝劉弘三兄弟。誰繼承帝位的決定權並不掌握在宗室和諸侯手裡,而是掌握在功臣集團的手中,功臣集團的核心人物就是智者陳平。在陳平看來,齊王劉襄剛而少柔、暴而少仁、逐利忘義,並不是君主的最佳人選。因此大位就落到了剛柔並濟、仁孝廉愛、鋒芒不露的代王劉恆頭上,事實上陳皮也看走了眼,不久之後功臣集團就被劉恆架空,屬於劉恆的時代到來了。
-
10 # 不才講史
劉襄作為劉邦的長孫,劉肥的兒子,再加上他的各方面的才能,按理說他繼承皇位也是順理成章的事。但是,最終他卻與帝位無緣了。
那麼這其中究竟是哪些原因在起著作用呢?
我想最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劉襄這個人太過與勇猛了,他的勇猛讓所有的人感到後怕,所以,也就導致了他註定與帝位無緣。
為什麼這麼說呢?
大家都知道劉邦的八個兒子,幾乎個個都是窩囊廢,在劉邦去世之後,呂后掌權了。作為一個女人的呂后,她幾乎把劉邦的八個兒子中大部分的都給整死了。
在呂后整劉邦的兒子的過程中,竟然沒有一個人敢站出來給呂后做對的。
當然了呂后是一個殺人狂魔,她活著的時候,即使劉襄這樣的硬漢,也不敢給她做對。但是,劉襄最起碼錶示出了對呂后的不滿。
其實劉襄早就做好了要反對呂后的準備,當他聽說呂后去世之後,他就開始在齊地起義了。
這時候劉襄帶著他齊國計程車兵,要殺到都城長安,把呂后呂家的親戚全部給殺死。劉邦的孫子也有很多個,敢在呂后剛去世,就找呂家的人算賬的,也只有劉襄弟兄幾個。
那時候劉邦的兒子中,還有兩個活著的,一個就是劉恆,他就是後來的漢文帝。另一個就是淮南厲王劉長。
但是,作為劉邦兒子的這兩個人,似乎對政治一點都不關注。這時候劉襄已經開始起義了,他們也不知道響應劉襄。
反倒是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站了出來。他們想到在自己輔佐呂后的時候,也沒少做排擠劉邦子孫的事情。
若是劉襄真的殺到了都城長安,到時候他們也會因為不作為,被劉襄殺掉的。
所以,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陳平和周勃也開始宣佈響應劉襄的起義,一起來殺掉呂家人了。
因為陳平和周勃辦事效率極其的快,還沒等到劉襄殺到都城,這時候陳平和周勃已經把諸呂給誅滅了。
誅滅諸呂之後,劉襄就被通知返回齊國去吧,畢竟這時候中央已經沒有事做了。他這時候再繼續進兵的話,就是圖謀不軌了。
沒辦法劉襄只好回去了,不過劉襄還留有一份希望在,他覺得接下來大臣就會宣佈新皇帝的登基人,依照自己的功勞,當個皇帝應該不成問題的。
宰相陳平和太尉周勃等人就組織了一大批人,還有皇親國戚中比較有威望的,他們在研討到底選誰來做下一任皇帝。
當時劉邦的兒子,還有孫子都有可能被選上,他們不在徵求意見之內,只能被選擇。
按道理說,第一個起來反抗諸呂的劉襄,肯定是最合適的。畢竟,沒有他的起義,就沒有劉家江山的再次迴歸。
但是,在考慮要不要劉襄當皇帝的時候,所有的人都投入了反對票。因為,劉襄太過強勢了。
皇帝太強了受氣的肯定是大臣,就像之前的劉邦和呂后。他們兩個都是很獨裁的,大臣們對他們只敢順從。
所以,他們不想要這樣的人當皇帝,自己當傀儡了。正是因為如此,劉襄和皇位無緣了。
大臣們考慮來考慮去,他們就想到了劉邦的兒子劉恆。
劉恆可是大家心目中的老實人,劉邦在位的時候,他沒有做過出格的事。呂后在位的時候,他更是連一個屁都不敢放。
所以,所有的大臣,都覺得讓劉恆來當皇帝比較好,主要是好欺負。
這樣老實的劉恆當了皇帝,就能被他們隨意的擺佈了。也正是因為如此,劉恆勝出了。他就到了長安當了皇帝。
可是,劉恆一上臺,所有的大臣才叫苦不迭,原來劉恆才是最厲害,隱藏實力最深的那一個。
選擇他當皇帝,才是所有大臣都後悔一生的事情。
不過,對於天下蒼生來說,選擇劉恆當皇帝是一件好事。畢竟,是劉恆開創了封建社會的第一個盛世,文景之治。
回覆列表
劉襄是劉邦的孫子,劉肥的兒子而且還是長子。呂后掌權後,流有皇室血脈的皇子皇孫,對呂后的強勢極其的不滿,但是,由於呂后的身份比較特殊,位高權重,他們又無可奈何。
對於這些不滿的皇子皇孫,尤其是對於劉襄來說,等到呂后死後,然後在帶兵殺到都城,把劉氏的江山再給奪過來是最好不過的,也是最安全的。
到了呂后得病,身體不好的時候,劉襄就開始積極的謀劃這件事了,呂后的一舉一動劉襄都知道,因為他的親弟弟劉璋,這時候正在皇宮中被呂后重用呢,劉璋就是利用職務之便向自己的哥哥輸送訊息的。
劉璋還有一個身份,就是他是當時掌管北軍的將領呂碌的女婿。在呂后剛死之後,呂碌和呂產兩人商議發動政變,奪取劉家的江山,這件事被呂碌的女兒也就是劉璋的妻子知道了,呂碌的女兒坑爹很有一套,他就把他爹的計劃告訴了劉璋。
劉璋得到這個訊息後,十分驚恐,他趕緊給他哥哥帶去了訊息,趕緊起兵吧,要不晚了就沒有我們的事了。
劉襄開始帶領齊地的兵殺向了當時的中央長安去,可是,他並沒有殺到長安。要知道從齊地到長安的距離很長的,行軍打仗,即使速度在快,也是需要時間的。
這時候待在朝中的陳平和周勃也想把姓呂的給誅滅掉。畢竟讓劉襄殺來後,他們這些曾經擁護過呂后的人,劉襄事成後,也是不會饒恕他們的。
想到了自己的將來,他們開始想辦法了,最終,透過呂碌的好朋友,從呂碌下手,說服呂碌放棄軍權開始,這場變亂竟然被陳平周勃給平叛了,先是呂產被殺,再是殺掉呂碌,緊接著就是呂家滅族。
這些事都做完了,劉襄還沒有到達都城,陳平周勃這些人一合計,千萬不能讓劉襄進城呀,這個人太勇猛了,若是他進了城,這個皇帝肯定就是他來當了。
你想想這麼一個猛人,若是當了皇帝。他們作為臣子的還有好果子吃嗎?為了繼續把握朝政,他們必須要選一個比較軟弱的人來當皇帝,最終他們考慮來考慮去,就選了一個劉恆,也就是漢文帝做皇帝。
這就是劉襄,第一個起兵的人,沒有當時皇帝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