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音樂後期吧有很多相關的東西
第1步:做好準備
混音可能是一件非常單調而乏味的事情,因此要設定一個高效率的工作空間。如果你沒有一把坐感舒適的椅子,那麼你最好還是到附近的辦公用具商店去一趟。準備一些紙張和一個筆記本,以便進行記錄時使用,將燈光調整得暗一些,這樣可以使你耳朵的靈敏度高於你的眼睛,還要讓自己興奮起來,開始你的“旅行”。
要定時進行休息(例如每隔45到60分鐘),這樣可以讓耳朵得到放鬆並使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如果你是在錄音繃中進行工作,那麼這種休息就顯得有些太奢侈了,但是這種兩三分鐘的休息卻可以讓你更加客觀地進行判斷,使你的混音工作得以迅速地完成。
第2步:回顧音軌。
先使用較低的音量聽一聽所有音軌中都有些什麼東西,然後記錄下音軌的資訊,並使用即時貼或是可以擦除的筆來簡要地標明哪一個聲音對應調音臺上的哪一路。最好按照一般的邏輯習慣來組合聲音,例如將所有打擊樂器的聲音都放在調音臺上相連的路中。這一步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去音樂基地論壇找高手問問。
第3步:帶上耳機清除瑕疵
檢查錄音細微的瑕疵是一件需要用到“左腦”的理性行為,這不同於用“右腦”來進行感性的混音工作。如果大腦在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工作狀態中跳來跳去一定會阻礙你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在進行正式的混音之前,要儘可能地做好清理工作??消除錄音中的雜音、彈錯的音符以及其他類似的東西。這時你可以戴上耳機,分別單獨播放每一個音軌來捕捉錄時中的每一個細節。 如果你是對MIDI音軌進行混音,那麼此刻你應該做的工作無疑是減薄多餘的控制器訊號,消除重疊的音符,刪去單音樂器音軌中多出來的聲音(例如貝司和銅號的聲部)。 為了整理錄在磁帶上(包括數字式磁帶和模擬式磁帶)的音軌,可以先將它們轉錄到硬碟錄音機中,進行一些數字化的編輯和噪聲抑制工作。雖然一些細小的雜音單獨聽起來不會引注意,但是將一二十個音軌疊加到一起後,那些令人反感的聲音就會原形必露了。
第4步:最佳化所有的MIDI音源
如果要對MIDI音序的東西進行錄音,最好首先在MIDI樂器內部對聲音進行最佳化。例如,為了使聲音更加明亮,你最好在電子樂器中提高該音色的低通濾波器截止頻率,而不要使用調音臺上的均衡器。一個要點:使用電子樂器時,一定要始終將輸出音量打到最大值,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得到最大的動態範圍。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在調音臺上對電平進行調整。當在特殊場合需要
改變合成器輸出電平的時候,可以使用第7號MIDI控制器資訊,但是一定要保證合成器音軌中的最大音量值(控制器7號值)為127(或是非常接近127),總之應該儘量在調音臺上對合成器的音量進行調節。如果你將調音臺的音量推杆推到最大,而又將電子樂器中的控制器7號值設定為32,那麼你作品的動態範圍一定會大受影響。
第5步:在音軌問建立相對的電乎平衡
混音進行到現在仍不要忙著加入效果,這裡可以專注於各軌組合在一起的整體聲音,而不要再被左腦所處理的各種細節問題所幹擾。對於一個優秀的混音來說,各個音軌自身的聲音應該是非常棒的,但當各軌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時,聲音應該更好。 進行整體玲聽時最好先切入到單音色方式,如果各軌的聲音錄得很清晰的話,那麼在單聲道中它們將比在立體聲中表現得更加明確。如果是一開始就用立體聲來試聽,那麼各音軌中彼此衝突的一些地方就不容易被聽出來。此處參考了音樂基地論壇xiaotuyuer的帖子,有不懂的你可以去問問。
第6步:調整均衡
均衡器(EQ)可以用來突出不同樂器的特徵,並使得聲音在整體上更加平衡。首先對歌曲中最重要的元素進行加工(例如人聲、鼓和貝司)。一旦所有的這些元素都“粘合”在一起了,再著手處理其它聲部。 音訊頻譜只有一定的寬度,而每一種樂器又都要在整個頻譜範圍內佔據其自己的一塊領地,因此當各個樂器的聲音組合到一起的時候,它們將填滿整個頻譜(當然,如何填滿頻譜首先取決於樂曲的配器,但均衡也在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混音時要先從鼓組下手的一個原因就是鼓組中的樂器(從低聲部的大鼓到高聲部的釵)可以很好地覆蓋整個音訊頻譜。一旦鼓組安排停當,你就可以開始琢磨如何將其他樂器融合進去了。 對一個音軌進行均衡操作時會影響到其他的音軌。例如,提升某一個鋼琴音軌的中頻部分可能會影響到人聲、吉他以及其他中頻段樂器的聲音。有時候對某一樂器的某個頻率進行提升,還會導致該頻率處其他樂器聲音被消弱的現象。為了使得人聲更為突出,可以試著在其他樂器中將入聲頻率所在頻段進行衰減,而不要一味地用均衡器對人聲進行提升。 你可以將歌曲想成是一個頻譜,然後去決定各個聲音都就座在什麼位置(也就是其較突出的部分;參見圖1)。我在混音過程中有時會使用到一臺頻譜分析儀,這倒並不是因為耳朵不能夠勝任工作,而是由於分析儀會提供一個絕好的耳朵訓練機會,同時還會極為精確地顯示出各個樂器在聲音訊譜中的位置。一臺分析儀會提醒你在某個頻率區域記憶體在的聲音能量的異常情況。 如果你真的需要那種“突破”型或是說“爆發”型的聲音,那麼可以試著將1KHZ到3KHz的頻段進行少許提升。不要對所有的樂器都使用這一方法,因為其目的是要用提升(或是衰減)操作來將一種樂器的聲音與其他的樂器區分開來。 要想在混音中造成聲音象是是從較遠的地方發出來的感覺,那麼你只要使用低通濾波器進行濾波就可以了,不必要非得用主均衡器不可。若你是使用高通濾波器對吉他、鋼琴這些有向低頻轉移傾向的樂器進行濾波,那麼會對這些樂器的低頻段產生修減作用,使得貝司、大鼓這些低頻中的重要成分都得到了充分地展開。
第7步:施加基本的訊號處理
“基本的”並不意味著只使聲音變“甜”,因為效果處理可以說也是“完整的聲音”中的一個部分(例如,如果echo(回聲)效果的回聲落到了音樂的拍節上,就有可能改變節奏部分的特徵,而distortion(失真)會將更加激烈地改變聲音,等等)。
第8步:建立立體的聲音舞臺
現在到了將樂器安排在立體聲的舞臺上的時候了。你的目的可能還是非常傳統的(也就是說,是要重現一個現場演出時的情景),當然也可能是非常前衛的。不管怎樣,為單聲道的樂器安排一個合適的聲像位置時,要避免將聲像設定得過於靠左或是靠右。出於某些原因,過於極端的訊號聽起來可能會不十分真實。 由於低頻聲音的方向性不如高頻聲音明顯(即通常說的“低頻無指向性”),因此可以將大鼓和貝司的聲音放在中央。還要考慮到平衡的因素,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你將hi?hat(富含高頻諧波成分)安排在了右側,那麼就應將tambourine、shaker或是其他的高頻聲音安排在左側。這種概念對於中頻段的樂器也同樣是適用的。 訊號處理器也可以將一個單聲道的訊號改變成一個立體聲的影象。辦法之一就是使用有時間延續功能的效果,如使用立體聲合唱或是一個較短的延時。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訊號的聲像在左側,那麼將該訊號的一部分施加短延時(5到15毫秒)後 再發送到另外一個聲像為右的通道中。當你進行這樣的操作時,最重要的是要確認混音監聽在這時是處於單聲道狀態,這是由於將效果聲和直達聲進行混音時有可能導致聲音相位的抵消,而在立體聲情況下你可能聽不出這種現象。 另外一個技巧則要使用均衡器了。將一個訊號傳送到兩個分離的聲道上去,但是對它們實行不同的均衡處理。例如,將一個聲音送到一臺立體聲圖式均衡器的兩個聲道中,將一個聲道偶數段的頻率全部減弱,而將另外一個聲道奇數段的頻率全部減弱。 立體聲的設定會十分有效地影響我們對聲音的感受。讓我們來對人聲進行加倍,讓一個歌手演唱一段,然後非常細緻地將歌聲進行一次加倍。試著將這兩個聲音輸入聲像相對的聲道中,這時兩個歌聲將結合到一起,並使聲像聽起來是位於中央。這樣產生的處於中央位置的聲音會給人一種十分平滑的感覺,尤其是對於女歌手來說這將非常有效。這種聲像相對的人聲會表現出更加準確與清晰的音質,對於一個好的歌手來說更能體現其優秀。
第10步:聲學空間
現在我們已經將我們的音軌都設定為立體聲的了,接下來就要將它們安排到一個聲學空間中了。從為輔助輸出口外接一臺效果器並選擇一個精彩的混響開始,然後再對選中的音軌增加混響和/或延時效果,為一個扁平的聲場創造出一定的縱深空間。透過開大一個聲道的輔助輸出並稍微地降低其推子,你就可以將一個音軌的聲音放置到聲場的後方。 通常情況下,你將會對整個樂曲使用混響,以建立一種特殊的聲學空間(俱樂部、音樂廳、禮堂等)。然後對某一個單獨的音軌再使用一次混響效果,例如對通通鼓使用一個門混響(gatedreverb)。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你為了將一個聲音做好而不得不將混響效果加到最大,那麼你最好將這一軌重新進行錄音。
第11步:擰、擰、再擰
此時此刻,混音已經有了個大概形狀了,下面就該進行細調了。如果你是使用自動混音,那麼就開始編寫你混音的每一個程序吧。切記上面的各個步驟都是相互影響的,因此你要反覆在均衡、電平、立體聲位置和效果之間進行調整。監聽的標準要儘可能地嚴格,如果你沒有將那些給你帶來麻煩的東西除去,它們就可能會在你試聽混音結果時像幽靈一樣總來搗亂。 直到得出滿意的結果前,你這時所做的工作對於混音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是關係到混音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但你千萬也不要因此而神經質,進行混音也可以說是進行表演,如果你摳得太細,就將會失去那些能增加刺激感的自發性的東西。一個不甚理想但卻傳達了熱情的混音作品,聽起來終究要比一個精細準確但卻缺乏靈氣的混音要有意思得多、吸引人得多。出於保險的目的,不要總是反覆刪除再重新進行你的混音,當你第二天再聽昨日做出的混音時,可能會突然發現以前的這版混音正是你夢寐以求的。 事實上,你可能自己都說不出你不同混音版本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別。一位非常有經驗的錄音師曾經告訴我說,他對同一首歌曲縮混了十幾個版本,因為他堅持認為每一個混音版本中都有應該改進的地方,並且這些改進還是非常重要的。當幾個星期之後他再聽到這些混音時,結果對大多數的版本他都分辨不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因此,注意不要在進行改動上浪費過多的時間,你可以在幾天後再去處理這些問題。 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一旦你捕獲到了最滿意的混音結果,你就應該馬上縮混出幾種不同的版本,例如只有伴奏音樂而無人聲的版本、只有背景而沒有獨奏樂器的版本等。這些不同的縮混版本很可能在將來某個時候會派上用場,例如你突然有機會將你的音樂重新用在一部電影或電視版中,或是要將它改編成舞曲,那麼你就會事半功倍了。
第12步:在不同的系統中檢查你的記音結果
在你停止一切混音活動之前,先要在各種各樣的耳機和音箱上聽一聽,並且既用立體聲來聽,也用單聲道來聽,同時還要試驗大音量播放和小音量播放間有什麼不同。入耳的頻率響應是隨著音量的改變而改變的(在音量較低時,我們聽到的高頻和低頻成份均較少,而中頻較多),因此如果你僅在較低音量的情況下進行監聽,則你的混音一定會在正常音量播放時顯得低頻過重或是高頻過於明亮。因此你應該儘量做到在所有的音訊系統上玲聽你的混音時感覺都較好。如果你的混音是針對於某一特殊的系統而做的,例如多媒體音箱,那麼你可以考慮就用這種音箱作監聽來進行混音。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也一定要在一個能夠代表將來用途的系統上進行試聽。 在一個家庭音樂工作室中,你有充分的理由暫時放下手中的混音工作,等到第二天再來接著幹,而其中的這段時間,你可以到多個系統上去試聽你的混音結果,看看還需要將哪幾個旋鈕再擰一擰。一個最常用的小技巧就是將不同版本的混音帶在幾盤盒帶上分別試聽,看哪一盤的聲音最像你在汽車中聽音樂的感覺。因為道路上的噪聲將會掩蓋掉所有細微的東西,只留下那些最能打動人的聲音。另外我也建議你有可能的話最好到專業的大型錄音棚中去試聽一下你的混音結果。如果在各種條件下你的混音都非常精彩,那麼你的任務才算完成了。
編輯於 2017-10-28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根據文中提到的控制器為您推薦
我們是一家專業研發銷售禽舍智慧控制系統,物聯網裝置和系統及計算機軟體開發科技型公司,選擇約你飛,選擇專業與滿意!
chinaunifli.com廣告
聯結器/PLC/工業介面模組正品現貨,選型幫助,免費樣品
聯結器/PLC/工業介面模組官方代理店,全系列產品,型號齊全,正品保證,樣品申請,小量快購,中文資料,應用方案,專業FAE支援,可定製,供應鏈保障,研發選型,技術問答
sekorm.com廣告
在各大DAW裡如何把推杆控制器設定成CC1,cc7之類的?
專家1對1線上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最美的花火 正在諮詢一個情感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扭力限制器_高速應用_德國_原裝進口
扭力限制器_德國品牌/ 安全制動器,扭矩限制器,聯軸器等傳動部件_成立於1897年,是一家在傳動技術領域擁有120餘年經驗的德國企業。 O5l2-589l 7O29
廣告2021-03-30
一個完備的計算機系統應該包含計算機的______。 A 主機和外設 B CPU和儲存器 C 硬體和軟體 D 控制器和運算
選擇C硬體和軟體。 計算機系統的由硬體和軟體組成。核心是硬體系統,是進行資訊處理的實際物理裝置。最外層是使用計算機的人,即使用者。人與硬體系統之間的介面介面是軟體系統,它大致可分為系統軟體、支援軟體和應用軟體三層。 1、硬體 硬體系統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儲存器、輸入輸出控制系統和各種外部裝置組成。 1)中央處理器是對資訊進行高速運算處理的主要部件,其處理速度可達每秒幾億次以上操作。 2)儲存器用於儲存程式、資料和檔案,常由快速的記憶體儲器和慢速海量外儲存器組成。 3)各種輸入輸出外部裝置是人機間的資訊轉換器,由輸入-輸出控制系統管理外部裝置與主儲存器之間的資訊交換。 2、軟體 軟體分為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其中系統軟體由作業系統、實用程式、編譯程式等組成。 1)作業系統實施對各種軟硬體資源的管理控制。 2)實用程式是為方便使用者所設,如文字編輯等。 3)編譯程式的功能是把使用者用匯編語言或某種高階語言所編寫的程式,翻譯成機器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程式。 4)支撐軟體有介面軟體、工具軟體、環境資料庫等,它能支援用機的環境,提供軟體研製工具。支撐軟體也可認為是系統軟體的一部分。 5)應用軟體是使用者按其需要自行編寫的專用程式,它藉助系統軟體和支援軟體來執行,是軟體系統的最外層。 擴充套件資料 計算機常見的硬體 1、主機板 主機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臺,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線在一起,各個部件透過主機板進行資料傳輸。、 2、CPU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資料。CPU由運算器、控制器、暫存器、快取記憶體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絡的資料、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構成。 3、記憶體 記憶體又叫內部儲存器或者是隨機儲存器,分為DDR記憶體和SDRAM記憶體,記憶體屬於電子式儲存裝置,它由電路板和晶片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記憶體中可儲存資料,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資料。 4、硬碟 硬碟屬於外部儲存器,機械硬碟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憶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資料,不論在開機,還是關機,都不會丟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系統
12,423瀏覽2019-09-01
數字式調節器的硬體和軟體包括哪些部分
1、計算機硬體由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儲存器、運算器、控制器等五部分組成,這是由計算機的組成原理決定的。 2、一臺完整的電腦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2部分組成, 硬體的系統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儲存裝置、輸入裝置、輸出裝置五個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再介紹一下,一臺家用電腦的硬體有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音效卡、硬碟、光碟機、機箱、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另外還有一些可以選配的硬體,比如手寫板、電視卡、等等。
195瀏覽2017-10-23
1.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硬體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
第一章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簡介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國首先出現,當時叫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來取代繼電器,以執行邏輯判斷、計時、計數等順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設計思想是把計算機功能完善、靈活、通用等優點和繼電器控制系統的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優點結合起來,控制器的硬體是標準的、通用的。根據實際應用物件,將控制內容編成軟體寫入控制器的使用者程式儲存器內。控制器和被控物件連線方便。 隨著半導體技術,尤其是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到70年代中期以後,PLC已廣泛地使用微處理器作為中央處理器,輸入輸出模組和外圍電路也都採用了中、大規模甚至超大規模的積體電路,這時的PLC已不再是邏輯判斷功能,還同時具有資料處理、PID調節和資料通訊功能。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了可程式設計序的儲存器,用來在其內部儲存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算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透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輸出,控制各種型別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是微機技術與傳統的繼電接觸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克服了繼電接觸控制系統中機械觸點的接線複雜、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靈活性差的缺點,充分利用微處理器的優點。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對使用者來說,是一種無觸點裝置,改變程式即可改變生產工藝,因此可在初步設計階段選用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在實施階段再確定工藝過程。另一方面,從製造生產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廠商角度看,在製造階段不需要根據使用者的訂貨要求專門設計控制器,適合批次生產。由於這些特點,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問世以後很快受到工業控制界的歡迎,並得到迅速的發展。目前,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已成為工廠自動化的強有力工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PLC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結構多種多樣,但其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結構。通常由中央處理單元(CPU)、儲存器(RAM、ROM)、輸入輸出單元(I/O)、電源和程式設計器等幾個部分組成。 1.中央處理單元(CPU) CPU作為整個PLC的核心,起著總指揮的作用。CPU一般由控制電路、運算器和暫存器組成。這些電路通常都被封裝在一個積體電路的晶片上。CPU透過地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控制匯流排與儲存單元、輸入輸出介面電路連線。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從儲存器中讀取指令,執行指令,取下一條指令,處理中斷。 2.儲存器(RAM、ROM) 儲存器主要用於存放系統程式、使用者程式及工作資料。存放系統軟體的儲存器稱為系統程式儲存器;存放應用軟體的儲存器稱為使用者程式儲存器;存放工作資料的儲存器稱為資料儲存器。常用的儲存器有RAM、EPROM和EEPROM。RAM是一種可進行讀寫操作的隨機儲存器存放使用者程式,生成使用者資料區,存放在RAM中的使用者程式可方便地修改。RAM儲存器是一種高密度、低功耗、價格便宜的半導體儲存器,可用鋰電池做備用電源。掉電時,可有效地保持儲存的資訊。EPROM、EEPROM都是隻讀儲存器。用這些型別儲存器固化系統管理程式和應用程式。 3.輸入輸出單元(I/O單元) I/O單元實際上是PLC與被控物件間傳遞輸入輸出訊號的介面部件。I/O單元有良好的電隔離和濾波作用。接到PLC輸入介面的輸入器件是各種開關、按鈕、感測器等。PLC的各輸出控制器件往往是電磁閥、接觸器、繼電器,而繼電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電壓型和低電壓型,電壓型和電流型。 4.電源 PLC電源單元包括系統的電源及備用電池,電源單元的作用是把外部電源轉換成內部工作電壓。PLC內有一個穩壓電源用於對PLC的CPU單元和I/O單元供電。 5.程式設計器 程式設計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圍裝置。利用程式設計器將使用者程式送入PLC的儲存器,還可以用程式設計器檢查程式,修改程式,監視PLC的工作狀態。除此以外,在個人計算機上新增適當的硬體介面和軟體包,即可用個人計算機對PLC程式設計。利用微機作為程式設計器,可以直接編制並顯示梯形圖。 二、PLC的工作原理 PLC採用迴圈掃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使用者程式按先後順序存放,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執行程式,直到遇到結束符後又返回第一條,如此週而復始不斷迴圈。PLC的掃描過程分為內部處理、通訊操作、程式輸入處理、程式執行、程式輸出幾個階段。全過程掃描一次所需的時間稱為掃描週期。當PLC處於停狀態時,只進行內部處理和通訊操作服務等內容。在PLC處於執行狀態時,從內部處理、通訊操作、程式輸入、程式執行、程式輸出,一直迴圈掃描工作。 1.輸入處理 輸入處理也叫輸入取樣。在此階段,順序讀入所有輸入端子的通端狀態,並將讀入的資訊存入記憶體中所對應的映象暫存器。在此輸入映象暫存器被重新整理。接著進入程式執行階段。在程式執行時,輸入映象暫存器與外界隔離,即使輸入訊號發生變化,其映象暫存器的內容也不會發生變化,只有在下一個掃描週期的輸入處理階段才能被讀入資訊。 2.程式執行 根據PLC梯形圖程式掃描原則,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步序,逐句掃描,執行程式。遇到程式跳轉指令,根據跳轉條件是否滿足來決定程式的跳轉地址。從使用者程式涉及到輸入輸出狀態時,PLC從輸入映象暫存器中讀出上一階段採入的對應輸入端子狀態,從輸出映象暫存器讀出對應映象暫存器,根據使用者程式進行邏輯運算,存入有關器件暫存器中。對每個器件來說,器件映象暫存器中所寄存的內容,會隨著程式執行過程而變化。 3.輸出處理 程式執行完畢後,將輸出映象暫存器,即器件映象暫存器中的Y暫存器的狀態,在輸出處理階段轉存到輸出鎖存器,透過隔離電路,驅動功率放大電路,使輸出端子向外界輸出控制訊號,驅動外部負載。 三、PLC程式語言 1.梯形圖程式語言 梯形圖沿襲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形式,它是在電器控制系統中常用的繼電器、接觸器邏輯控制基礎上簡化了符號演變來的,形象、直觀、實用。 梯形圖的設計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梯形圖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每一邏輯行起始於左母線,然後是觸點的串、並聯接,最後是線圈與右母線相聯。 (二)梯形圖中每個梯級流過的不是物理電流,而是“概念電流”,從左流向右,其兩端沒有電源。這個“概念電流”只是形象地描述使用者程式執行中應滿足線圈接通的條件。 (三)輸入繼電器用於接收外部輸入訊號,而不能由PLC內部其它繼電器的觸點來驅動。因此,梯形圖中只出現輸入繼電器的觸點,而不出現其線圈。輸出繼電器輸出程式執行結果給外部輸出裝置,當梯形圖中的輸出繼電器線圈得電時,就有訊號輸出,但不是直接驅動輸出裝置,而要透過輸出介面的繼電器、電晶體或閘流體才能實現。輸出繼電器的觸點可供內部程式設計使用。 2.語句表程式語言 指令語句表示一種與計算機組合語言相類似的助記符程式設計方式,但比組合語言易懂易學。一條指令語句是由步序、指令語和作用器件編號三部分組成。 3.控制系統流程圖程式設計圖 控制系統流程圖是一種較新的程式設計方法。它是用像控制系統流程圖一樣的功能圖表達一個控制過程,目前國際電工協會(IEC)正在實施發展這種新式的程式設計標準。 第二章 基本指令簡介 基本指令如表所示 名 稱 助記符 目 標 元 件 說 明 取指令 LD I、Q、M、SM、T、C、V、S、L 常開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取反指令 LDN I、Q、M、SM、T、C、V、S、L 常閉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線圈驅動指令 = Q、M、SM、T、C、V、S、L 驅動線圈的輸出 與指令 A I、Q、M、SM、T、C、V、S、L 單個常開接點的串聯 與非指令 AN I、Q、M、SM、T、C、V、S、L 單個常閉接點的串聯 或指令 O I、Q、M、SM、T、C、V、S、L 單個常開接點的並聯 或非指令 ON I、Q、M、SM、T、C、V、S、L 單個常閉接點的並聯 置位指令 S I、Q、M、SM、T、C、V、S、L 使動作保持 復位指令 R I、Q、M、SM、T、C、V、S、L 使保持復位 正跳變 ED I、Q、M、SM、T、C、V、S、L 輸入訊號上升沿產生脈衝輸出 負跳變 EU I、Q、M、SM、T、C、V、S、L 輸入訊號下降沿產生脈衝輸出 空操作指令 NOP 無 使步序作空操作 一、標準觸點 LD、A、O、LDN、AN、ON、 LD,取指令。表示一個與輸入母線相連的常開接點指令,即常開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LDN,取反指令。表示一個與輸入母線相連的常閉接點指令,即常閉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A,與指令。用於單個常開接點的串聯。 AN,與非指令。用於單個常閉接點的串聯。 O,或指令。用於單個常開接點的並聯。 ON,或非指令。用於單個常閉接點的並聯。 二、正、負跳變 ED、EU ED,在檢測到一個正跳變(從OFF到ON)之後,讓能流接通一個掃描週期。 EU,在檢測到一個負跳變(從ON到OFF)之後,讓能流接通一個掃描週期。 三、輸出 = =,在執行輸出指令時,映像暫存器中的指定引數位被接通。 四、置位與復位指令S、R S,執行置位(置1)指令時,從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引數開始的N個點都被置位。 R,執行復位(置0)指令時,從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引數開始的N個點都被複位。 置位與復位的點數可以是1-255,當用復位指令時,如果bit或OUT指定的是T或C時,那麼定時器或計數器被複位,同時當前值將被清零。 五、空操作指令NOP NOP指令不影響程式的執行,執行數N(1-255)。 第三章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梯形圖設計規則 1.觸點的安排 梯形圖的觸點應畫在水平線上,不能畫在垂直分支上。 2.串、並聯的處理 在有幾個串聯迴路相併聯時,應將觸點最多的那個串聯迴路放在梯形圖最上面。在有幾個並聯迴路相串聯時,應將觸點最多的並聯迴路放在梯形圖的最左面。 3.線圈的安排 不能將觸點畫線上圈右邊,只能在觸點的右邊接線圈。 4.不準雙線圈輸出 如果在同一程式中同一元件的線圈使用兩次或多次,則稱為雙線圈輸出。這時前面的輸出無效,只有最後一次才有效,所以不應出現雙線圈輸出。 5.重新編排電路 如果電路結構比較複雜,可重複使用一些觸點畫出它的等效電路,然後再進行程式設計就比較容易。 6.程式設計順序 對複雜的程式可先將程式分成幾個簡單的程式段,每一段從最左邊觸點開始,由上之下向右進行程式設計,再把程式逐段連線起來。
百度音樂後期吧有很多相關的東西
第1步:做好準備
混音可能是一件非常單調而乏味的事情,因此要設定一個高效率的工作空間。如果你沒有一把坐感舒適的椅子,那麼你最好還是到附近的辦公用具商店去一趟。準備一些紙張和一個筆記本,以便進行記錄時使用,將燈光調整得暗一些,這樣可以使你耳朵的靈敏度高於你的眼睛,還要讓自己興奮起來,開始你的“旅行”。
要定時進行休息(例如每隔45到60分鐘),這樣可以讓耳朵得到放鬆並使你保持一個清醒的頭腦投入到工作當中去。如果你是在錄音繃中進行工作,那麼這種休息就顯得有些太奢侈了,但是這種兩三分鐘的休息卻可以讓你更加客觀地進行判斷,使你的混音工作得以迅速地完成。
第2步:回顧音軌。
先使用較低的音量聽一聽所有音軌中都有些什麼東西,然後記錄下音軌的資訊,並使用即時貼或是可以擦除的筆來簡要地標明哪一個聲音對應調音臺上的哪一路。最好按照一般的邏輯習慣來組合聲音,例如將所有打擊樂器的聲音都放在調音臺上相連的路中。這一步如果有什麼問題,可以去音樂基地論壇找高手問問。
第3步:帶上耳機清除瑕疵
檢查錄音細微的瑕疵是一件需要用到“左腦”的理性行為,這不同於用“右腦”來進行感性的混音工作。如果大腦在這兩種性質不同的工作狀態中跳來跳去一定會阻礙你創造力的發揮,因此在進行正式的混音之前,要儘可能地做好清理工作??消除錄音中的雜音、彈錯的音符以及其他類似的東西。這時你可以戴上耳機,分別單獨播放每一個音軌來捕捉錄時中的每一個細節。 如果你是對MIDI音軌進行混音,那麼此刻你應該做的工作無疑是減薄多餘的控制器訊號,消除重疊的音符,刪去單音樂器音軌中多出來的聲音(例如貝司和銅號的聲部)。 為了整理錄在磁帶上(包括數字式磁帶和模擬式磁帶)的音軌,可以先將它們轉錄到硬碟錄音機中,進行一些數字化的編輯和噪聲抑制工作。雖然一些細小的雜音單獨聽起來不會引注意,但是將一二十個音軌疊加到一起後,那些令人反感的聲音就會原形必露了。
第4步:最佳化所有的MIDI音源
如果要對MIDI音序的東西進行錄音,最好首先在MIDI樂器內部對聲音進行最佳化。例如,為了使聲音更加明亮,你最好在電子樂器中提高該音色的低通濾波器截止頻率,而不要使用調音臺上的均衡器。一個要點:使用電子樂器時,一定要始終將輸出音量打到最大值,這樣做的好處是可以得到最大的動態範圍。如果需要的話,你可以在調音臺上對電平進行調整。當在特殊場合需要
改變合成器輸出電平的時候,可以使用第7號MIDI控制器資訊,但是一定要保證合成器音軌中的最大音量值(控制器7號值)為127(或是非常接近127),總之應該儘量在調音臺上對合成器的音量進行調節。如果你將調音臺的音量推杆推到最大,而又將電子樂器中的控制器7號值設定為32,那麼你作品的動態範圍一定會大受影響。
第5步:在音軌問建立相對的電乎平衡
混音進行到現在仍不要忙著加入效果,這裡可以專注於各軌組合在一起的整體聲音,而不要再被左腦所處理的各種細節問題所幹擾。對於一個優秀的混音來說,各個音軌自身的聲音應該是非常棒的,但當各軌組合在一起相互作用時,聲音應該更好。 進行整體玲聽時最好先切入到單音色方式,如果各軌的聲音錄得很清晰的話,那麼在單聲道中它們將比在立體聲中表現得更加明確。如果是一開始就用立體聲來試聽,那麼各音軌中彼此衝突的一些地方就不容易被聽出來。此處參考了音樂基地論壇xiaotuyuer的帖子,有不懂的你可以去問問。
第6步:調整均衡
均衡器(EQ)可以用來突出不同樂器的特徵,並使得聲音在整體上更加平衡。首先對歌曲中最重要的元素進行加工(例如人聲、鼓和貝司)。一旦所有的這些元素都“粘合”在一起了,再著手處理其它聲部。 音訊頻譜只有一定的寬度,而每一種樂器又都要在整個頻譜範圍內佔據其自己的一塊領地,因此當各個樂器的聲音組合到一起的時候,它們將填滿整個頻譜(當然,如何填滿頻譜首先取決於樂曲的配器,但均衡也在其中起著一定的作用)。混音時要先從鼓組下手的一個原因就是鼓組中的樂器(從低聲部的大鼓到高聲部的釵)可以很好地覆蓋整個音訊頻譜。一旦鼓組安排停當,你就可以開始琢磨如何將其他樂器融合進去了。 對一個音軌進行均衡操作時會影響到其他的音軌。例如,提升某一個鋼琴音軌的中頻部分可能會影響到人聲、吉他以及其他中頻段樂器的聲音。有時候對某一樂器的某個頻率進行提升,還會導致該頻率處其他樂器聲音被消弱的現象。為了使得人聲更為突出,可以試著在其他樂器中將入聲頻率所在頻段進行衰減,而不要一味地用均衡器對人聲進行提升。 你可以將歌曲想成是一個頻譜,然後去決定各個聲音都就座在什麼位置(也就是其較突出的部分;參見圖1)。我在混音過程中有時會使用到一臺頻譜分析儀,這倒並不是因為耳朵不能夠勝任工作,而是由於分析儀會提供一個絕好的耳朵訓練機會,同時還會極為精確地顯示出各個樂器在聲音訊譜中的位置。一臺分析儀會提醒你在某個頻率區域記憶體在的聲音能量的異常情況。 如果你真的需要那種“突破”型或是說“爆發”型的聲音,那麼可以試著將1KHZ到3KHz的頻段進行少許提升。不要對所有的樂器都使用這一方法,因為其目的是要用提升(或是衰減)操作來將一種樂器的聲音與其他的樂器區分開來。 要想在混音中造成聲音象是是從較遠的地方發出來的感覺,那麼你只要使用低通濾波器進行濾波就可以了,不必要非得用主均衡器不可。若你是使用高通濾波器對吉他、鋼琴這些有向低頻轉移傾向的樂器進行濾波,那麼會對這些樂器的低頻段產生修減作用,使得貝司、大鼓這些低頻中的重要成分都得到了充分地展開。
第7步:施加基本的訊號處理
“基本的”並不意味著只使聲音變“甜”,因為效果處理可以說也是“完整的聲音”中的一個部分(例如,如果echo(回聲)效果的回聲落到了音樂的拍節上,就有可能改變節奏部分的特徵,而distortion(失真)會將更加激烈地改變聲音,等等)。
第8步:建立立體的聲音舞臺
現在到了將樂器安排在立體聲的舞臺上的時候了。你的目的可能還是非常傳統的(也就是說,是要重現一個現場演出時的情景),當然也可能是非常前衛的。不管怎樣,為單聲道的樂器安排一個合適的聲像位置時,要避免將聲像設定得過於靠左或是靠右。出於某些原因,過於極端的訊號聽起來可能會不十分真實。 由於低頻聲音的方向性不如高頻聲音明顯(即通常說的“低頻無指向性”),因此可以將大鼓和貝司的聲音放在中央。還要考慮到平衡的因素,舉個例子來說吧,如果你將hi?hat(富含高頻諧波成分)安排在了右側,那麼就應將tambourine、shaker或是其他的高頻聲音安排在左側。這種概念對於中頻段的樂器也同樣是適用的。 訊號處理器也可以將一個單聲道的訊號改變成一個立體聲的影象。辦法之一就是使用有時間延續功能的效果,如使用立體聲合唱或是一個較短的延時。舉個例子,如果一個訊號的聲像在左側,那麼將該訊號的一部分施加短延時(5到15毫秒)後 再發送到另外一個聲像為右的通道中。當你進行這樣的操作時,最重要的是要確認混音監聽在這時是處於單聲道狀態,這是由於將效果聲和直達聲進行混音時有可能導致聲音相位的抵消,而在立體聲情況下你可能聽不出這種現象。 另外一個技巧則要使用均衡器了。將一個訊號傳送到兩個分離的聲道上去,但是對它們實行不同的均衡處理。例如,將一個聲音送到一臺立體聲圖式均衡器的兩個聲道中,將一個聲道偶數段的頻率全部減弱,而將另外一個聲道奇數段的頻率全部減弱。 立體聲的設定會十分有效地影響我們對聲音的感受。讓我們來對人聲進行加倍,讓一個歌手演唱一段,然後非常細緻地將歌聲進行一次加倍。試著將這兩個聲音輸入聲像相對的聲道中,這時兩個歌聲將結合到一起,並使聲像聽起來是位於中央。這樣產生的處於中央位置的聲音會給人一種十分平滑的感覺,尤其是對於女歌手來說這將非常有效。這種聲像相對的人聲會表現出更加準確與清晰的音質,對於一個好的歌手來說更能體現其優秀。
第10步:聲學空間
現在我們已經將我們的音軌都設定為立體聲的了,接下來就要將它們安排到一個聲學空間中了。從為輔助輸出口外接一臺效果器並選擇一個精彩的混響開始,然後再對選中的音軌增加混響和/或延時效果,為一個扁平的聲場創造出一定的縱深空間。透過開大一個聲道的輔助輸出並稍微地降低其推子,你就可以將一個音軌的聲音放置到聲場的後方。 通常情況下,你將會對整個樂曲使用混響,以建立一種特殊的聲學空間(俱樂部、音樂廳、禮堂等)。然後對某一個單獨的音軌再使用一次混響效果,例如對通通鼓使用一個門混響(gatedreverb)。但是要注意一點,如果你為了將一個聲音做好而不得不將混響效果加到最大,那麼你最好將這一軌重新進行錄音。
第11步:擰、擰、再擰
此時此刻,混音已經有了個大概形狀了,下面就該進行細調了。如果你是使用自動混音,那麼就開始編寫你混音的每一個程序吧。切記上面的各個步驟都是相互影響的,因此你要反覆在均衡、電平、立體聲位置和效果之間進行調整。監聽的標準要儘可能地嚴格,如果你沒有將那些給你帶來麻煩的東西除去,它們就可能會在你試聽混音結果時像幽靈一樣總來搗亂。 直到得出滿意的結果前,你這時所做的工作對於混音來說都是十分重要的,可以說是關係到混音生死存亡的大問題。但你千萬也不要因此而神經質,進行混音也可以說是進行表演,如果你摳得太細,就將會失去那些能增加刺激感的自發性的東西。一個不甚理想但卻傳達了熱情的混音作品,聽起來終究要比一個精細準確但卻缺乏靈氣的混音要有意思得多、吸引人得多。出於保險的目的,不要總是反覆刪除再重新進行你的混音,當你第二天再聽昨日做出的混音時,可能會突然發現以前的這版混音正是你夢寐以求的。 事實上,你可能自己都說不出你不同混音版本之間到底有多大的差別。一位非常有經驗的錄音師曾經告訴我說,他對同一首歌曲縮混了十幾個版本,因為他堅持認為每一個混音版本中都有應該改進的地方,並且這些改進還是非常重要的。當幾個星期之後他再聽到這些混音時,結果對大多數的版本他都分辨不出它們之間的差別。因此,注意不要在進行改動上浪費過多的時間,你可以在幾天後再去處理這些問題。 一個重要的技巧就是一旦你捕獲到了最滿意的混音結果,你就應該馬上縮混出幾種不同的版本,例如只有伴奏音樂而無人聲的版本、只有背景而沒有獨奏樂器的版本等。這些不同的縮混版本很可能在將來某個時候會派上用場,例如你突然有機會將你的音樂重新用在一部電影或電視版中,或是要將它改編成舞曲,那麼你就會事半功倍了。
第12步:在不同的系統中檢查你的記音結果
在你停止一切混音活動之前,先要在各種各樣的耳機和音箱上聽一聽,並且既用立體聲來聽,也用單聲道來聽,同時還要試驗大音量播放和小音量播放間有什麼不同。入耳的頻率響應是隨著音量的改變而改變的(在音量較低時,我們聽到的高頻和低頻成份均較少,而中頻較多),因此如果你僅在較低音量的情況下進行監聽,則你的混音一定會在正常音量播放時顯得低頻過重或是高頻過於明亮。因此你應該儘量做到在所有的音訊系統上玲聽你的混音時感覺都較好。如果你的混音是針對於某一特殊的系統而做的,例如多媒體音箱,那麼你可以考慮就用這種音箱作監聽來進行混音。如果你不能做到這一點的話,也一定要在一個能夠代表將來用途的系統上進行試聽。 在一個家庭音樂工作室中,你有充分的理由暫時放下手中的混音工作,等到第二天再來接著幹,而其中的這段時間,你可以到多個系統上去試聽你的混音結果,看看還需要將哪幾個旋鈕再擰一擰。一個最常用的小技巧就是將不同版本的混音帶在幾盤盒帶上分別試聽,看哪一盤的聲音最像你在汽車中聽音樂的感覺。因為道路上的噪聲將會掩蓋掉所有細微的東西,只留下那些最能打動人的聲音。另外我也建議你有可能的話最好到專業的大型錄音棚中去試聽一下你的混音結果。如果在各種條件下你的混音都非常精彩,那麼你的任務才算完成了。
編輯於 2017-10-28
TA的回答是否幫助到你了?
能夠幫助到你是知道答主們最快樂的事啦!
無幫助,看其他答案
根據文中提到的控制器為您推薦
我們是一家專業研發銷售禽舍智慧控制系統,物聯網裝置和系統及計算機軟體開發科技型公司,選擇約你飛,選擇專業與滿意!
chinaunifli.com廣告
聯結器/PLC/工業介面模組正品現貨,選型幫助,免費樣品
根據文中提到的控制器為您推薦
聯結器/PLC/工業介面模組官方代理店,全系列產品,型號齊全,正品保證,樣品申請,小量快購,中文資料,應用方案,專業FAE支援,可定製,供應鏈保障,研發選型,技術問答
sekorm.com廣告
在各大DAW裡如何把推杆控制器設定成CC1,cc7之類的?
專家1對1線上解答問題
5分鐘內響應 | 萬名專業答主
極速提問
最美的花火 正在諮詢一個情感問題
— 你看完啦,以下內容更有趣 —
扭力限制器_高速應用_德國_原裝進口
扭力限制器_德國品牌/ 安全制動器,扭矩限制器,聯軸器等傳動部件_成立於1897年,是一家在傳動技術領域擁有120餘年經驗的德國企業。 O5l2-589l 7O29
廣告2021-03-30
一個完備的計算機系統應該包含計算機的______。 A 主機和外設 B CPU和儲存器 C 硬體和軟體 D 控制器和運算
選擇C硬體和軟體。 計算機系統的由硬體和軟體組成。核心是硬體系統,是進行資訊處理的實際物理裝置。最外層是使用計算機的人,即使用者。人與硬體系統之間的介面介面是軟體系統,它大致可分為系統軟體、支援軟體和應用軟體三層。 1、硬體 硬體系統主要由中央處理器、儲存器、輸入輸出控制系統和各種外部裝置組成。 1)中央處理器是對資訊進行高速運算處理的主要部件,其處理速度可達每秒幾億次以上操作。 2)儲存器用於儲存程式、資料和檔案,常由快速的記憶體儲器和慢速海量外儲存器組成。 3)各種輸入輸出外部裝置是人機間的資訊轉換器,由輸入-輸出控制系統管理外部裝置與主儲存器之間的資訊交換。 2、軟體 軟體分為系統軟體、支撐軟體和應用軟體,其中系統軟體由作業系統、實用程式、編譯程式等組成。 1)作業系統實施對各種軟硬體資源的管理控制。 2)實用程式是為方便使用者所設,如文字編輯等。 3)編譯程式的功能是把使用者用匯編語言或某種高階語言所編寫的程式,翻譯成機器可執行的機器語言程式。 4)支撐軟體有介面軟體、工具軟體、環境資料庫等,它能支援用機的環境,提供軟體研製工具。支撐軟體也可認為是系統軟體的一部分。 5)應用軟體是使用者按其需要自行編寫的專用程式,它藉助系統軟體和支援軟體來執行,是軟體系統的最外層。 擴充套件資料 計算機常見的硬體 1、主機板 主機板是電腦中各個部件工作的一個平臺,它把電腦的各個部件緊密連線在一起,各個部件透過主機板進行資料傳輸。、 2、CPU CPU即中央處理器,是一臺計算機的運算核心和控制核心。其功能主要是解釋計算機指令以及處理計算機軟體中的資料。CPU由運算器、控制器、暫存器、快取記憶體及實現它們之間聯絡的資料、控制及狀態的匯流排構成。 3、記憶體 記憶體又叫內部儲存器或者是隨機儲存器,分為DDR記憶體和SDRAM記憶體,記憶體屬於電子式儲存裝置,它由電路板和晶片組成,特點是體積小,速度快,有電可存,無電清空,即電腦在開機狀態時記憶體中可儲存資料,關機後將自動清空其中的所有資料。 4、硬碟 硬碟屬於外部儲存器,機械硬碟由金屬磁片製成,而磁片有記憶功能,所以儲到磁片上的資料,不論在開機,還是關機,都不會丟失。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 參考資料來源:百度百科—計算機系統
12,423瀏覽2019-09-01
數字式調節器的硬體和軟體包括哪些部分
1、計算機硬體由輸入裝置、輸出裝置、儲存器、運算器、控制器等五部分組成,這是由計算機的組成原理決定的。 2、一臺完整的電腦系統由硬體系統和軟體系統2部分組成, 硬體的系統包括控制器、運算器、儲存裝置、輸入裝置、輸出裝置五個部分。用通俗的方式再介紹一下,一臺家用電腦的硬體有CPU、主機板、記憶體、顯示卡、音效卡、硬碟、光碟機、機箱、電源、顯示器、鍵盤、滑鼠。另外還有一些可以選配的硬體,比如手寫板、電視卡、等等。
195瀏覽2017-10-23
1.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硬體由哪幾部分組成?各部分的作用?
第一章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簡介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是60年代末在美國首先出現,當時叫可程式設計邏輯控制器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目的是用來取代繼電器,以執行邏輯判斷、計時、計數等順序控制功能。PLC的基本設計思想是把計算機功能完善、靈活、通用等優點和繼電器控制系統的簡單易懂、操作方便、價格便宜等優點結合起來,控制器的硬體是標準的、通用的。根據實際應用物件,將控制內容編成軟體寫入控制器的使用者程式儲存器內。控制器和被控物件連線方便。 隨著半導體技術,尤其是微處理器和微型計算機技術的發展,到70年代中期以後,PLC已廣泛地使用微處理器作為中央處理器,輸入輸出模組和外圍電路也都採用了中、大規模甚至超大規模的積體電路,這時的PLC已不再是邏輯判斷功能,還同時具有資料處理、PID調節和資料通訊功能。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採用了可程式設計序的儲存器,用來在其內部儲存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算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並透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輸出,控制各種型別的機械或生產過程。PLC是微機技術與傳統的繼電接觸控制技術相結合的產物,它克服了繼電接觸控制系統中機械觸點的接線複雜、可靠性低、功耗高、通用性和靈活性差的缺點,充分利用微處理器的優點。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對使用者來說,是一種無觸點裝置,改變程式即可改變生產工藝,因此可在初步設計階段選用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在實施階段再確定工藝過程。另一方面,從製造生產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廠商角度看,在製造階段不需要根據使用者的訂貨要求專門設計控制器,適合批次生產。由於這些特點,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問世以後很快受到工業控制界的歡迎,並得到迅速的發展。目前,可程式設計控制器已成為工廠自動化的強有力工具,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一、PLC的結構及各部分的作用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的結構多種多樣,但其組成的一般原理基本相同,都是以微處理器為核心的結構。通常由中央處理單元(CPU)、儲存器(RAM、ROM)、輸入輸出單元(I/O)、電源和程式設計器等幾個部分組成。 1.中央處理單元(CPU) CPU作為整個PLC的核心,起著總指揮的作用。CPU一般由控制電路、運算器和暫存器組成。這些電路通常都被封裝在一個積體電路的晶片上。CPU透過地址匯流排、資料匯流排、控制匯流排與儲存單元、輸入輸出介面電路連線。CPU的功能有以下一些:從儲存器中讀取指令,執行指令,取下一條指令,處理中斷。 2.儲存器(RAM、ROM) 儲存器主要用於存放系統程式、使用者程式及工作資料。存放系統軟體的儲存器稱為系統程式儲存器;存放應用軟體的儲存器稱為使用者程式儲存器;存放工作資料的儲存器稱為資料儲存器。常用的儲存器有RAM、EPROM和EEPROM。RAM是一種可進行讀寫操作的隨機儲存器存放使用者程式,生成使用者資料區,存放在RAM中的使用者程式可方便地修改。RAM儲存器是一種高密度、低功耗、價格便宜的半導體儲存器,可用鋰電池做備用電源。掉電時,可有效地保持儲存的資訊。EPROM、EEPROM都是隻讀儲存器。用這些型別儲存器固化系統管理程式和應用程式。 3.輸入輸出單元(I/O單元) I/O單元實際上是PLC與被控物件間傳遞輸入輸出訊號的介面部件。I/O單元有良好的電隔離和濾波作用。接到PLC輸入介面的輸入器件是各種開關、按鈕、感測器等。PLC的各輸出控制器件往往是電磁閥、接觸器、繼電器,而繼電器有交流和直流型,高電壓型和低電壓型,電壓型和電流型。 4.電源 PLC電源單元包括系統的電源及備用電池,電源單元的作用是把外部電源轉換成內部工作電壓。PLC內有一個穩壓電源用於對PLC的CPU單元和I/O單元供電。 5.程式設計器 程式設計器是PLC的最重要外圍裝置。利用程式設計器將使用者程式送入PLC的儲存器,還可以用程式設計器檢查程式,修改程式,監視PLC的工作狀態。除此以外,在個人計算機上新增適當的硬體介面和軟體包,即可用個人計算機對PLC程式設計。利用微機作為程式設計器,可以直接編制並顯示梯形圖。 二、PLC的工作原理 PLC採用迴圈掃描的工作方式,在PLC中使用者程式按先後順序存放,CPU從第一條指令開始執行程式,直到遇到結束符後又返回第一條,如此週而復始不斷迴圈。PLC的掃描過程分為內部處理、通訊操作、程式輸入處理、程式執行、程式輸出幾個階段。全過程掃描一次所需的時間稱為掃描週期。當PLC處於停狀態時,只進行內部處理和通訊操作服務等內容。在PLC處於執行狀態時,從內部處理、通訊操作、程式輸入、程式執行、程式輸出,一直迴圈掃描工作。 1.輸入處理 輸入處理也叫輸入取樣。在此階段,順序讀入所有輸入端子的通端狀態,並將讀入的資訊存入記憶體中所對應的映象暫存器。在此輸入映象暫存器被重新整理。接著進入程式執行階段。在程式執行時,輸入映象暫存器與外界隔離,即使輸入訊號發生變化,其映象暫存器的內容也不會發生變化,只有在下一個掃描週期的輸入處理階段才能被讀入資訊。 2.程式執行 根據PLC梯形圖程式掃描原則,按先左後右先上後下的步序,逐句掃描,執行程式。遇到程式跳轉指令,根據跳轉條件是否滿足來決定程式的跳轉地址。從使用者程式涉及到輸入輸出狀態時,PLC從輸入映象暫存器中讀出上一階段採入的對應輸入端子狀態,從輸出映象暫存器讀出對應映象暫存器,根據使用者程式進行邏輯運算,存入有關器件暫存器中。對每個器件來說,器件映象暫存器中所寄存的內容,會隨著程式執行過程而變化。 3.輸出處理 程式執行完畢後,將輸出映象暫存器,即器件映象暫存器中的Y暫存器的狀態,在輸出處理階段轉存到輸出鎖存器,透過隔離電路,驅動功率放大電路,使輸出端子向外界輸出控制訊號,驅動外部負載。 三、PLC程式語言 1.梯形圖程式語言 梯形圖沿襲了繼電器控制電路的形式,它是在電器控制系統中常用的繼電器、接觸器邏輯控制基礎上簡化了符號演變來的,形象、直觀、實用。 梯形圖的設計應注意以下三點: (一)梯形圖按從左到右、從上到下的順序排列。每一邏輯行起始於左母線,然後是觸點的串、並聯接,最後是線圈與右母線相聯。 (二)梯形圖中每個梯級流過的不是物理電流,而是“概念電流”,從左流向右,其兩端沒有電源。這個“概念電流”只是形象地描述使用者程式執行中應滿足線圈接通的條件。 (三)輸入繼電器用於接收外部輸入訊號,而不能由PLC內部其它繼電器的觸點來驅動。因此,梯形圖中只出現輸入繼電器的觸點,而不出現其線圈。輸出繼電器輸出程式執行結果給外部輸出裝置,當梯形圖中的輸出繼電器線圈得電時,就有訊號輸出,但不是直接驅動輸出裝置,而要透過輸出介面的繼電器、電晶體或閘流體才能實現。輸出繼電器的觸點可供內部程式設計使用。 2.語句表程式語言 指令語句表示一種與計算機組合語言相類似的助記符程式設計方式,但比組合語言易懂易學。一條指令語句是由步序、指令語和作用器件編號三部分組成。 3.控制系統流程圖程式設計圖 控制系統流程圖是一種較新的程式設計方法。它是用像控制系統流程圖一樣的功能圖表達一個控制過程,目前國際電工協會(IEC)正在實施發展這種新式的程式設計標準。 第二章 基本指令簡介 基本指令如表所示 名 稱 助記符 目 標 元 件 說 明 取指令 LD I、Q、M、SM、T、C、V、S、L 常開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取反指令 LDN I、Q、M、SM、T、C、V、S、L 常閉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線圈驅動指令 = Q、M、SM、T、C、V、S、L 驅動線圈的輸出 與指令 A I、Q、M、SM、T、C、V、S、L 單個常開接點的串聯 與非指令 AN I、Q、M、SM、T、C、V、S、L 單個常閉接點的串聯 或指令 O I、Q、M、SM、T、C、V、S、L 單個常開接點的並聯 或非指令 ON I、Q、M、SM、T、C、V、S、L 單個常閉接點的並聯 置位指令 S I、Q、M、SM、T、C、V、S、L 使動作保持 復位指令 R I、Q、M、SM、T、C、V、S、L 使保持復位 正跳變 ED I、Q、M、SM、T、C、V、S、L 輸入訊號上升沿產生脈衝輸出 負跳變 EU I、Q、M、SM、T、C、V、S、L 輸入訊號下降沿產生脈衝輸出 空操作指令 NOP 無 使步序作空操作 一、標準觸點 LD、A、O、LDN、AN、ON、 LD,取指令。表示一個與輸入母線相連的常開接點指令,即常開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LDN,取反指令。表示一個與輸入母線相連的常閉接點指令,即常閉接點邏輯運算起始。 A,與指令。用於單個常開接點的串聯。 AN,與非指令。用於單個常閉接點的串聯。 O,或指令。用於單個常開接點的並聯。 ON,或非指令。用於單個常閉接點的並聯。 二、正、負跳變 ED、EU ED,在檢測到一個正跳變(從OFF到ON)之後,讓能流接通一個掃描週期。 EU,在檢測到一個負跳變(從ON到OFF)之後,讓能流接通一個掃描週期。 三、輸出 = =,在執行輸出指令時,映像暫存器中的指定引數位被接通。 四、置位與復位指令S、R S,執行置位(置1)指令時,從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引數開始的N個點都被置位。 R,執行復位(置0)指令時,從bit或OUT指定的地址引數開始的N個點都被複位。 置位與復位的點數可以是1-255,當用復位指令時,如果bit或OUT指定的是T或C時,那麼定時器或計數器被複位,同時當前值將被清零。 五、空操作指令NOP NOP指令不影響程式的執行,執行數N(1-255)。 第三章 可程式設計控制器梯形圖設計規則 1.觸點的安排 梯形圖的觸點應畫在水平線上,不能畫在垂直分支上。 2.串、並聯的處理 在有幾個串聯迴路相併聯時,應將觸點最多的那個串聯迴路放在梯形圖最上面。在有幾個並聯迴路相串聯時,應將觸點最多的並聯迴路放在梯形圖的最左面。 3.線圈的安排 不能將觸點畫線上圈右邊,只能在觸點的右邊接線圈。 4.不準雙線圈輸出 如果在同一程式中同一元件的線圈使用兩次或多次,則稱為雙線圈輸出。這時前面的輸出無效,只有最後一次才有效,所以不應出現雙線圈輸出。 5.重新編排電路 如果電路結構比較複雜,可重複使用一些觸點畫出它的等效電路,然後再進行程式設計就比較容易。 6.程式設計順序 對複雜的程式可先將程式分成幾個簡單的程式段,每一段從最左邊觸點開始,由上之下向右進行程式設計,再把程式逐段連線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