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7
回覆列表
  • 1 # 成長新視點

    顏真卿、柳公權、趙孟頫、歐陽旬、王羲之、米芾、趙構、張旭、王獻之、蘇軾。

    這幾個人,相對名氣更大一些。

  • 2 # 農村小夥中哥

    讓我來細細講:1、王羲之

    王羲之東晉時期著名書法家,有“書聖”之稱。其書法兼善隸、草、楷、行各體,精研體勢,心摹手追,廣採眾長,備精諸體,冶於一爐,擺脫了漢魏筆風,自成一家,影響深遠。風格平和自然,筆勢委婉含蓄,遒美健秀。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在書法史上,他與其子王獻之合稱為“二王”。

    2、顏真卿

    顏真卿唐代名臣、書法家,其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代表作有《顏氏家廟碑》。

    3、米芾

    米芾,北宋書法家,其書畫自成一家,枯木竹石,山水畫獨具風格特點。在書法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古人書法,達到亂真程度。 [1] 主要作品有《多景樓詩》《虹縣詩》《研山銘》》《拜中嶽命帖》等。

    4、趙孟頫

    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趙孟頫博學多才,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5、王鐸

    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王鐸的草書縱逸,放而不流,縱橫鬱勃,骨氣深厚”。王鐸的書法作品有《擬山園帖》和《琅華館帖》等。

    6、 吳昌碩

    晚清民國時期著名國畫家、書法家,後海派”代表,杭州西泠印社首任社長,與任伯年、蒲華、虛谷合稱為“清末海派四大家”。吳昌碩作品集有《吳昌碩畫集》《吳昌碩作品集》《苦鐵碎金》《缶廬近墨》《吳蒼石印譜》《缶廬印存》等。

    7、于右任

    于右任是中國近現代政治家、教育家、書法家,同時也是是復旦大學、上海大學、國立西北農林專科學校(今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的創辦人和復旦大學、私立南通大學校董等。 其代表作為《標準草書》。

    8、李志敏

    李志敏是中國當代草書大,、,他精研文史,擅長真草隸和藝術理論,尤精狂草,著有三春堂《書論》、《草論》,是“引碑入草”的理論首創者和實踐開創者。與沈尹默合稱“北大書法史上兩巨匠” ,有當代草書”南林北李“(林散之、李志敏)之譽,與林散之並稱“當代草聖”。

    9、趙佶

    宋徽宗趙佶(1082年5月5日-1135年6月5日),宋朝第八位皇帝,他在藝術上的造詣非常高。 他自創一種書法字型被後人稱之為“瘦金體”,是古代少有的頗有成就的藝術型皇帝。其代表作有《草書千字文》。

    10、張旭

    張旭以草書著名,書法與懷素齊名。北京大學教授、引碑入草開創者的李志敏評價:“張旭由‘孤蓬自振、驚沙坐飛’中悟得奇怪之態,又從公孫大娘舞劍中悟得低昂迴翔之狀,他正是以造化為師,墨池功深,才成為狂草大師。其代表作有《古詩四帖》。

  • 3 # 小冉同學16範

    1、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中國東晉書法家,字逸少,號澹齋,漢族,祖籍琅琊臨沂,後遷會稽,晚年隱居剡縣金庭,有書聖之稱。歷任秘書郞,寧遠將軍,江州刺史。後為會稽內史,領右將軍,人稱“王右軍”、“王會稽”。其子王獻之書法亦佳,世人合稱為“二王”。此後歷代王氏家族書法人才輩出。東晉升平五年卒,葬於金庭瀑布山,其五世孫衡舍宅為金庭觀,遺址猶存。王羲之蘭亭序被後人稱為“天下第一行書。”現在住址存於革命老區山東臨沂蘭山區,受其影響命名了洗硯池街,且王羲之故居就在洗硯池街上。

    2、歐陽詢

    歐陽詢,557年一641年,字信本,漢族,唐朝潭州臨湘人,唐朝著名書法家,官員,楷書四大家之一,南梁徵南大將軍歐陽頠之孫,南陳左衛將軍歐陽紇之子,南朝梁太平二年出生于衡州,祖籍潭州臨湘。歐陽詢與同代的虞世南、褚遂良、薛稷三位並稱初唐四大家。因其子歐陽通亦通善書法,故其又稱“大歐”。他與虞世南俱以書法馳名初唐,並稱“歐虞”,後人以其書於平正中見險絕,最便於初學者,號為“歐體”。

    3、顏真卿

    顏真卿,709年—784年8月23日,字清臣,小名羨門子,別號應方,京兆萬年人,祖籍琅玡臨沂。秘書監顏師古五世從孫、司徒顏杲卿從弟,唐代名臣、書法家。顏真卿書法精妙,擅長行、楷。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得其筆法。其正楷端莊雄偉,行書氣勢遒勁,創“顏體”楷書,對後世影響很大。與趙孟頫、柳公權、歐陽詢並稱為“楷書四大家”。又與柳公權並稱“顏柳”,被稱為“顏筋柳骨”。又善詩文,有《韻海鏡源》、《禮樂集》、《吳興集》、《廬陵集》、《臨川集》,均佚。宋人輯有《顏魯公集》。

    4、柳公權

    柳公權,778年-865年,字誠懸,漢族,唐朝京兆華原人,著名書法家。柳公權幼年好學,善於辭賦,懂韻律。官至太子少師,世稱“柳少師”。後柳公權封河東郡公,亦稱“柳河東”。公權是顏真卿的後繼者,但惟懸瘦筆法,自成一格;後世以“顏柳”並稱,成為歷代書法楷模。他一生作品很多,主要有《大唐回元觀鐘樓銘》、《金剛經刻石》、《玄秘塔碑》、《馮宿碑》、《神策軍碑》。另有墨跡《蒙詔帖》、《王獻之送梨帖跋》。

    5、趙孟頫

    趙孟頫,1254年10月20日—1322年7月30日,字子昂,漢族,號松雪道人,又號水晶宮道人、鷗波,中年曾署孟俯。浙江吳興人。南宋末至元初著名書法家、畫家、詩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秦王趙德芳嫡派子孫。趙孟頫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解鑑賞。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在繪畫上,他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趙孟頫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與歐陽詢、顏真卿、柳公權並稱“楷書四大家”。

    6、文徵明

    文徵明(1470~1559年),即文徵明,初名壁,字徵明,後更字徵仲,號衡山、停雲,長洲(今江蘇蘇州)人。祖籍衡山,故號衡山居士。文徵明的繪畫兼善山水、蘭竹、人物、花卉諸科,尤精山水。繪畫上與沈周共創“吳派”,又與沈周、唐寅、仇英並稱“吳門四家”。書法上與祝允明、王寵並譽為“吳中三家”。然在科舉道路上卻很坎坷,從弘治乙卯(1495年)26歲到嘉靖壬午(1522年)53歲,十次應舉均落第,直至54歲才受薦以貢生進京,待詔翰林院。

    7、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松江華亭(今上海閔行區馬橋)人,明代書畫家。萬曆十七年進士,授翰林院編修,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後諡“文敏”。董其昌擅畫山水,師法董源、巨然、黃公望、倪瓚,筆致清秀中和,恬靜疏曠;用墨明潔雋朗,溫敦淡蕩;青綠設色,古樸典雅。以佛家禪宗喻畫,倡“南北宗”論,為“華亭畫派”傑出代表,兼有“顏骨趙姿”之美。其畫及畫論對明末清初畫壇影響甚大。書法出入晉唐,自成一格,能詩文。

    8、懷素

    懷素,公元725年-公元785年,唐書法家,字藏真,俗姓錢,幼年好佛,出家為僧,僧名懷素,長沙人,另一說零陵人。精勤學書,以善狂草出名,是書法史上領一代風騷的草書家,他的草書稱為“狂草”,用筆圓勁有力,使轉如環,奔放流暢,一氣呵成,與唐代另一草書家張旭齊名,人稱“張顛素狂”或“顛張醉素”。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高峰。懷素代表作品有《自敘帖》、《苦筍帖》、《食魚帖》等。

    9、王鐸

    明末清初貳臣、書畫家。字覺斯,一字覺之。號十樵,號嵩樵,孟津,今河南孟津人。明末清初書畫家 。他的書法與董其昌齊名,有“南董北王”之稱 。明天啟二年,即1622年中進士,受考官袁可立提攜,入翰林院庶吉士,累擢禮部尚書崇禎十六年,即1643年,王鐸為東閣大學士。1644年滿清入關後被授予禮部尚書、官弘文院學士,加太子少保,於永曆六年,即1652年病逝故里。享年六十一歲,葬於河南鞏義洛河邊,諡文安。

    10、何紹基

    何紹基,1799-1873,晚清詩人、畫家、書法家。字子貞,號東洲,別號東洲居士,晚號蝯叟。湖南道州,今道縣人。道光十六年進士。咸豐初簡四川學政,曾典福建等鄉試。歷主山東濼源、長沙城南書院。通經史,精小學金石碑版。據《大戴記》考證《禮經》。書法初學顏真卿,又融漢魏而自成一家,尤長草書。有《惜道味齋經說》、《東洲草堂詩·文鈔》、《說文段注駁正》等著。何紹基出身於書香門第,其父何凌漢曾任戶部尚書,是知名的書法家、教育家、學者、藏書家。何紹基兄弟四人均習文善書,人稱“何氏四傑”。

  • 4 # 青雲同月

    書法家名人:從中國書法史來看,1-王羲之是中國最著名的,成就最高的書法家之一。他廣採眾長,自成一家,不僅作為中國書法史上一座極具象徵性的豐碑,深遠影響著中國千年書法。代表作蘭亭序被譽為天下第一行書。2-鍾繇是小楷的創始人。被後世尊為楷書鼻祖。鍾繇師從蔡邕,博取眾長兼擅個體,由經隸入楷的新貌。與王羲之齊名,並稱鐘王。鍾繇所處的時期,正是漢字由隸書向楷書演變並接近完成的時期。在完成漢字的這個重要的演變過程中。鍾繇堪稱先驅。然他是三國時期曹魏著名政治家書法家、。 鍾繇歷任尚書郎、黃門侍郎等職,助漢獻帝東歸有功,封東武亭侯。後被曹操委以重任,為司隸校尉,鎮守關中,功勳卓著。以功遷前軍師。魏國建立,任大理,又升為相國。曹丕稱帝,為廷尉,進封崇高鄉侯。後遷太尉,轉封平陽鄉侯。與華歆、王朗併為三公。明帝繼位,遷太傅,進封定陵侯。政治生涯輝煌超越他的書法研習。3-歐陽詢史上著名楷書四大家之一,他不僅是一代書法大家,而且是一位書法理論家。他在長期的書法實踐中總結出練書習字的八法。歐陽詢所傳傳授訣,用筆論八局、三十六法等都是他自己學書的經驗總結。代表作中,楷書以九成宮醴泉銘,行書以夢奠帖、張翰帖等為最著名。其他書體也無一不佳。其中,九成宮醴泉銘被後世譽為天下第一楷書,享有楷書之其責的美譽,為歷代書家。作為楷書的楷模,亦是歷代書法初學者臨摹最多的作品。4-顏真卿在書學史上以顏體締造了一個獨特的書學境界,對後世影響很大。他的行草傳遞出沉著痛快豪邁灑脫的大師氣象。這在整個書法史上都是不多見的。祭侄文稿是極具史料價值和藝術價值的默契,至為寶貴。書法技藝卓越,境界自然闊大。顏體在書壇巍然屹立。5-以頭蘸墨,以髮帶筆。舞中狂書,此人便是開一代草書先河,贏得草聖盛譽的張旭。肚痛帖意象迭出,顛味十足。將草書的情景表現發揮到了極致。張旭巧妙和諧的,把草書藝術特有的美髮揮得淋漓盡致。開拓出嶄新的藝術境界。6-米芾以蔡襄、蘇軾。黃庭堅合稱宋四家。能詩文擅書畫,其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在書法上也頗有造詣,擅篆、隸、楷、行、草等書體長於臨摹。摹寫書法達到亂真程度。7-柳公權的書法以楷書著稱。初學王羲之後來遍觀唐代名家書法,吸取了顏真卿、歐陽詢之長融匯新意,自創獨樹一幟的。柳體以骨利筋健見長,後世有顏筋柳骨的美譽。柳公權的書法在唐朝當時極負盛名,民間更有柳字一字值千金的說法。玄秘塔碑為柳公權書法創作生涯中的一座里程碑,標誌著柳體書法的完全成熟。歷來被作為初學書法者的正宗範本,對後世影響深遠。8-蘇軾是北宋中期的文壇領袖。在詩詞、散文、書畫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書法擅長行楷書,用筆豐腴跌宕,有天真爛漫之趣。自雲:我書造意本無法。執筆無定法。蘇軾書法最初書二王,後又取李邕,顏真卿,楊凝式名家之長,但並不拘泥於古人固步自封。強調書法勇於創新,書法要有自己的特點。蘇軾這一觀念的提出,打破了宋代書壇嚴重崇尚學習古人的僵局。所謂唐人尚法,宋人尚意。宋代在中國書法界誕生又一個新的高峰,被人譽為天下第三行書的黃州寒食帖,是蘇軾行書的上乘之作。而他是著名的文學家,詩人,而後是書法家。書法造詣沒有文學造詣高。9-趙孟頫博學多才,尤其以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亦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其書風,遒媚秀逸,結體嚴整,筆法圓熟,創趙體書。10-孫過庭是唐朝時著名大書法家、理論家。創作名篇《書譜》,理論技法一體,對後世影響巨大。但他在38歲時也寫過草書《千字文》,用筆飄逸勁健。名篇《書譜》已成為後世學習掌握書法理論的重要參考文獻,其深遠意義不可估算。名垂青史。

    從我個人的角度權且例舉書法家名人這10位,在以上大家可以看到書法家名人具體的表現,那麼同樣在這裡也舉例闡述名人書法家;僅供參考。

  • 5 # 畫小坤

    王羲之

    王羲之(303-361) 字逸少,琅邪臨沂人(今屬山東)。官至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故後世稱為"王右軍"。

    王羲之出身於兩晉的名門望族。他小時後就從當時著名的女書法家衛夫人學習書法。以後他渡江北遊名山,博採眾長,觀摩學習.最終“兼撮眾法,備成一家”.

    達到了"貴越群品,古今莫二"的高度。王羲之在書法上是個革新家,行書和草書成就相當高.是一位影響及其深遠的大書法家.後世尊其為"書聖".幾乎可以說,王羲之決定了其後2000年的書法發展方向.   其作《蘭亭序》:共二十八行,三百二十四字,章法、結構、筆法都很完美,是他三十三歲時的得意之作。後人評道"右軍字型,古法一變。其雄秀之氣,出於天然,故古今以為師法"。因此,歷代書家都推《蘭亭序》為“天下第一行書”.達到了盡善盡美的境界.〔2〕顏真卿

    顏真卿,(709--785),字清臣,京兆萬年人,祖籍唐琅琊臨沂(今山東臨沂)。為一代名臣.德宗詔文稱之曰:“器質天資,公忠傑出,出入四朝,堅貞一志。”

    在書法史上,顏真卿是繼二王之後成就最高,影響最大的書法家。其書廣收博取,一變古法,自成一種方嚴正大,樸拙雄渾,大氣磅礴的“顏體”。對後世影響巨大。“顏體”猶如:“關羽坐帳,正氣逼人.”其楷書《多寶塔碑》,如“荊卿按劍,樊噲擁盾,金剛嗔目,力士揮拳。”行書《祭侄文稿》是在極其悲憤的心情下進入的最高藝術境界,被稱為“天下第二行書”。米芾《書史》:“《爭座位帖》有篆籀氣,為顏書第一,字相連屬,詭異飛動,得於意外。”

    顏真卿秉性正直,篤實純厚,大義凜然,從不阿於權貴,屈意媚上,以義烈名於時。他一生忠烈杯壯的事蹟,提高了其於書法界的地位。

    顏真卿少時家貧缺紙筆,用筆醮黃土水在牆上練字。初學褚遂良,後師從張旭,又汲取初唐四家特點,兼收篆隸和北魏筆意,自成一格,一反初唐書風,化瘦硬為豐腴雄渾,結體寬博氣勢恢宏,骨力遒勁而氣慨凜然,人稱“顏體”。顏體奠定了他在楷書史上千百年來不朽的領軍地位,顏真卿是中國書史上最富影響力的書法大師之一。

    趙孟頫

      趙孟頫,(1254—1322)字子昂,號松雪道人,湖州(今浙江吳興)人。宋太祖趙匡胤十一世孫.由於趙氏藝術的出類拔萃和政治上的位高權重,趙孟頫晚年名聲顯赫,“官居一品,名滿天下”。

      趙孟頫同時是一位氣貫古今的書畫大家,博學多才,能詩善文,懂經濟,工書法,精繪藝,擅金石,通律呂,解鑑賞。特別是書法和繪畫成就最高,開創元代新畫風,被稱為“元人冠冕”。在繪畫上,山水、人物、花鳥、竹石、鞍馬無所不能;工筆、寫意、青綠、水墨,亦無所不精。“石如飛白木如籀,寫竹還於八法通。若也有人能會此,方知書畫本來同。”趙孟頫的這首題畫詩已成為中國書畫界的座右銘。

      作為一位士大夫畫家,趙孟頫一反北宋以來文人畫的墨戲態度,這是十分可貴的。作為價值學原則,趙孟頫既維護了文人畫的人格趣味,又擯棄了文人畫的遊戲態度;作為形態學原則,趙孟頫既建立文人特有的表現形式,又使之無愧於正規畫的功力格法,並在繪畫的各種畫科中進行全面的實踐,從而確立了文人畫在畫壇上成為正規畫的地位。

      應該說,趙孟頫使職業正規畫與業餘文人畫這兩種原本對立或並行的繪畫傳統得以交流融匯,從此,一個以文人畫家為主角,以建構文人畫圖式為主題的繪畫新時代,拉開了序幕。趙孟頫也成為文人畫的一代宗師.

    趙孟頫同時還是元代的書壇領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自五歲起,趙孟頫就開始學書,幾無間日,直至臨死前猶觀書作字,可謂對書法的酷愛達到情有獨鍾的地步.他善篆、隸、真、行、草書,尤以楷、行書著稱於世,《元史》本傳講,“孟頫篆籀分隸真行草無不冠絕古今,遂以書名天下”。元鮮于樞《困學齋集》稱:“子昂篆,隸、真、行、草為當代第一,小楷又為子昂諸書第一。”其書法作品華美而不乏骨力,流麗而不落甜俗,瀟灑中見高雅,秀逸中吐清氣。這是趙氏深厚的功力、豐富的學養、超凡脫俗的氣質所致世稱“趙體”。到其晚年更是達到:人書具老,超神入聖的境界.為中國書法史立下了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

    鑑於趙孟頫在文化史上的成就,1987年,國際天文學會以趙孟頫的名字命名了水星環形山,以紀念他對人類文化史的貢獻。

    柳公權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有一位擅長楷書,以骨力清勁著稱於世的大家,這就是為人所熟知的柳公權。

    柳公權(778—865),字誠懸,陝西耀縣人。他繼承了前輩書體結構,自創所謂“柳體”,併為後世百代楷模。穆宗帝問他怎樣用筆最佳,他說:“用筆在心,心正則筆正。”這句名言被後世傳為“筆諫”佳話。他的字取勻衡瘦硬,追魏碑斬釘截鐵勢,點畫爽利挺秀,骨力遒勁,結體嚴緊.“柳體”與“顏體”齊名,並稱“顏筋柳骨”。

    柳公權成功的桂冠既是由辛勤刻苦的荊棘編成,又是站在巨人的肩頭上去摘取的。他善於吸取書藝大家的智慧與成果,變化成自己一家書藝。柳公權從顏真卿處接過楷書的旗幟,自創“柳體”,豎起了一座巍峨豐碑.人們瞻仰這豐碑時,景行仰止,重其書,慕其人,故書與人並垂不朽。

    柳公權的楷書成就之高,以至其後一千年來,在柳體一路中再無名家.所謂:“自古學柳無大家.”

    王獻之

    王獻之(344-386)東晉書法家,字子敬,會稽山陰(今浙江紹興)人。官至中書令,故世稱大令,為羲之第七子。幼時從他父親學書,後來取法張芝,別創新法,自創一格,與父齊名,人稱“二王”。

    王獻之的書法,兼精楷、行、草、隸各體,尤以行草擅名。他的楷書以《洛神賦十三行》為代表,其行書以《鴨頭丸帖》最著。草書名作《中秋帖》,列為清內府“三希帖”,之一.

    王獻之是魏晉書家群體中的一位鉅子。由於他是魏晉名家中晚出的一位,客觀上為他提供了博採眾家之長、兼善諸體之美的機遇,贏得了與王羲之並列的藝術地位和聲望。他在書法藝術上的成就是後世書家所歎為觀止的.

    蘇軾

    蘇軾(1037~1101),中國北宋文學家、書畫家。字子瞻,一字和仲,號東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四川省眉山縣)人。

      蘇軾有著多方面的文學藝術才能,詩、詞、散文、書法、繪畫皆有精湛的造詣。他是中國傑出的文豪,是北宋文壇領袖.建樹了多方面的文學業績.散文與歐陽修並稱“蘇歐”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蘇軾的詩清新剛健與黃庭堅並稱“蘇黃”,開宋一代詩歌新貌.詞風豪放雄渾與辛棄疾並稱“蘇辛”,改革了詞風,開拓了詞境,提高了詞品.他在文學藝術的各個領域都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中國文化史上佔有重要地位.

        蘇軾同時是宋代傑出的書法家,居北宋書壇“蘇(軾)、黃(庭堅)、米(芾)、蔡(襄)”四大家之首。蘇軾書法早年學徐浩、柳公權,中年又學顏真卿、楊凝式,最後形成獨特的風格。他精於行書及楷書。蘇軾的行書與黃庭堅的清勁、蔡襄的溫淳婉媚不同,而是筆墨豐肥圓潤、渾厚爽朗;因其修養廣博,故“學問文章之氣,鬱郁芊芊,發於筆墨之間”,天真平淡,格調俊逸,以氣韻見勝。其作《黃州寒食帖》用筆渾厚遒逸、跌宕多變,富有情感,被譽為“天下第三行書”。其書風之影響至今不絕.

    董其昌

      董其昌(1555-1636年)字玄宰,號思白、香光居士,上海松江人。

      董其昌才溢文敏,通禪理、精鑑藏、工詩文、擅書畫及理論。他是海內文宗,執藝壇牛耳數十年,是晚明最傑出、影響最大的書畫家。董其昌的繪畫長於山水,注重師法傳統技法,追求平淡天真的格調,講究筆致墨韻,墨色層次分明,拙中帶秀,清雋雅逸。《畫史繪要》評價道:“董其昌山水樹石,煙雲流潤,神氣俱足,而出於儒雅之筆,風流蘊藉,為本朝第一。”董的繪畫對明末清初的畫壇影響很大,並波及到近代畫壇。

      

      董其昌的書法成就也很高,董的書法以行草書造詣最高,他對自己的楷書,特別是小楷也相當自負。董其昌雖處於趙孟頫、文徵明書法盛行的時代,但他的書法並沒有一味受這兩位書法大師的左右。他的書法綜合了晉、唐、宋、元各家的書風,自成一體,其書風飄逸空靈,風華自足。筆畫園勁秀逸,平淡古樸。用筆精到,始終保持正鋒,少有偃筆、拙滯之筆;在章法上,字與字、行與行之間,分行佈局,疏朗勻稱,力追古法。用墨也非常講究,枯溼濃淡,盡得其妙。書法至董其昌,可以說是集古法之大成,“ 六體”和“八法”在他手下無所不精,在當時已“名聞外國,尺素短札,流佈人間,爭購寶之。”(《明史·文苑傳》)。一直到清代中期,康熙、乾隆都以董的書為宗法,倍加推崇、偏愛,甚而親臨手摹董書,常列於座右,晨夕觀賞。康熙曾為他的墨跡題過一長段跋語加以讚美:“華亭董其昌書法,天姿迥異。其高秀圓潤之致,流行於褚墨間,非諸家所能及也。每於若不經意處,丰神獨絕,如清風飄拂,微雲卷舒,頗得天然之趣。嘗觀其結構字型,皆源於晉人。蓋其生平多臨《閣帖》,於《蘭亭》、《聖教》,能得其運腕之法,而轉筆處古勁藏鋒,似拙實巧。……顏真卿、蘇軾、米芾以雄奇峭拔擅能,而要底皆出於晉人。趙孟頫尤規模二王。其昌淵源合一,故摹諸子輒得其意,而秀潤之氣,獨時見本色。草書亦縱橫排宕有致,朕甚心賞。其用墨之妙,濃淡相間,更為絕。臨摹最多,每謂天姿功力俱優,良不易也。”雖然康熙有些言過其實,但董其昌的書法成就是毋庸置疑的.可以說董其昌是可以與趙孟頫比肩的扛鼎書家.在其之後再沒有一位有如此影響的書法大家.另外,在康熙、雍正之際,他的書法影響之深,是其他書法家所無法比擬的。

    張旭

      張旭,(675—750)字伯高,一字季明,吳郡(江蘇蘇州)人。初仕為常熟尉,後官至金吾長史,世稱“張長史。”工詩書,草楷俱佳尤長草書。

    他的草書,名噪當代,影響後世,在中國書法史上佔有極為重要的地位。時與李白詩,裴文劍舞稱“三絕”.被後世譽為“草聖”.

    米芾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號襄陽漫士、海嶽外史、鹿門居士。祖籍山西太原,後定居江蘇鎮江。因他個性怪異,舉止顛狂,遇石稱“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稱"米顛”。徽宗詔為書畫學博士,人稱“米南官”。

    米芾能詩文,擅書畫,精鑑別,集書畫家、鑑定家、收藏家於一身,他是“宋四書家”(蘇、米、黃、蔡)之一,又首屈一指。其書體瀟散奔放,又嚴於法度.

    米芾平生於書法用功最深,成就最大。米芾自稱自己的作品是“集古字”,對古代大師的用筆、章法及氣韻都有深刻的領悟,這也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了米芾學書在傳統上下了很大功夫。他少時苦學顏、柳、歐、褚等唐楷,打下了厚實的基本功。

    米芾的書法在宋四家中,列蘇東坡和黃庭堅之後,蔡襄之前。然如果不論蘇東坡一代文宗的地位和黃庭堅作為江西詩派的領袖的影響,但就書法一門藝術而言,米芾傳統功力最為深厚,尤其是行書,實出二者之右。明代董其昌《畫禪室隨筆》謂:“吾嘗評米字,以為宋朝第一,畢竟出於東坡之上。即米顛書自率更得之,晚年一變,有冰寒於水之奇。”他的書法作品,大至詩帖,小至尺牘、題跋都具有痛快淋漓,欹縱變幻,雄健清新的特點。無怪乎蘇東坡說:“米書超逸入神。”米芾的書法影響深遠,尤在明末,學者甚眾,像文徵明、祝允明、陳淳、徐渭、王覺斯、傅山這樣的大家也莫不從米子中取一“心經”,這種影響一直延續到現在。

    米芾擅水墨山水,人稱“米家雲山”,米芾以畫代筆,頗有意趣。

    懷素

    懷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錢,永州零陵(今湖南零陵)人。以“狂草”名世。

    懷素自幼出家為僧,經禪之暇,愛好書法,刻苦臨池,採蕉葉練字,木板為紙,板穿葉盡,禿筆成冢,其後筆走龍蛇,滿紙雲煙,與張旭齊名,合稱“顛張狂素”。

    懷素草書,筆法瘦勁,飛動自然,如驟雨旋風,隨手萬變。他的書法雖率意顛逸,千變萬化,而法度具備。懷素與張旭形成唐代書法雙峰並峙的局面,也是中國草書史上兩座不可企及的高峰。

    此外,歷史上的著名書家還有:鍾繇、張芝、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薛稷、黃庭堅、蔡襄、楊凝式、趙佶、鮮于樞、鄧文原、祝允明、文徵明、劉墉、何紹基……由於他們都是明顯當時的書家,成就及影響不及以上十位,在這裡就不一一介紹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劉備有三個讓賢的故事,這些故事裡有多少是真實的,有多少是作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