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感惜
-
2 # 喝下這口歷史的雞湯
對諸葛亮託孤時,劉備表現的是絕對的真心!
對陶謙和劉表的讓賢,劉備表現既都不是作秀,也不是真情。
所謂作秀,是假惺惺的,心中已經有了主意,明明想要,也要得起,只是做出個姿態來而已。
可是,劉備在這兩次,不是作秀。
為何呢?我們先說前兩次,讓陶謙和讓劉表吧。這兩次,不是不想要,也不是假意謙虛,而是,要不起!
想一想呂布在徐州時期被陳登等人怎麼玩的,就知道,沒有當地世族支援,玩不轉!不論是陶謙的徐州,還是劉表的荊州。都是當地士族十分強勢的區域。不是主君說讓給誰就讓給誰的。
陶謙前兩次讓時,劉備都不要,不是不想要,劉備也需要地盤呀!而是,根本不知道當地世族的意思!第三次,得到了糜家的支援,同時,瞭解到陳登等世族也對此持中立態度,因此,他才敢去接了。
我們對比一下後來的呂布,看看陳登父子怎麼戲耍劉,臧霸等人怎麼背叛呂布,我們就知道,得不到當地世族的支援,即使你有當時數一數二的幷州集團這樣的軍力,也是不行的。當時的劉備,還不如呂布呢········
劉表讓他,則是萬萬接不得的了。荊州的勢力,悉數掌握在蒯、蔡手中,而這些勢力是無論如何都不會支援劉備的!劉備當然知道,固好不猶豫辭了!
當然,諸葛亮要劉備接下來,也不是沒道理。諸葛亮本人就是荊州豪族之一,和蔡瑁、蒯通,也算是稍微打幾竿子就打得著的親戚!因此,諸葛亮是有信心或許本地豪族支援的。只是······假若如此,那荊州果然算是劉備的嗎?
諸葛亮若存篡位之心,會因為你流了幾滴眼淚就不篡位了嗎?而對於託孤之時的”君可自取之“,則完全不是作秀,而是有些無奈地攻心了。
為何我說完全不是作秀?因為那種情況下,作秀有毛用?
司馬懿:以為流眼淚就能換取忠心的人,是不是忘記我了?當時只有兩種可能,若所託非人,你就是把奧斯卡請來演戲,有用嗎?若所託得人,自然事業發展,何須多言?
因此,我反對對”劉備託孤“以厚黑學的角度過度解讀!
以劉備識人之能,兒子劉禪幾斤幾兩,有沒有光復漢室的能力,是不可能不知道的。
劉備,儘管對託孤有所佈局,但是卻不可能過於明顯地製造”群臣相互制衡“,因為劉備親眼目睹了袁紹、劉表的兒子們分裂的悲劇。他不可能再去犯錯。同時,蜀漢就這麼點底子,還搞權力紛爭,那是絕對不可以的。
因此,只能是押寶,選對人。
孫策選對周瑜,劉備自然也要選對人!就好像隔壁孫策遇刺後,15歲的孫權,得到了周瑜和張昭的全力支援。劉備,也希望得到諸葛亮和李嚴的大力支援!
而不同的是,劉備識人只能發現,諸葛亮和李嚴不適合並駕齊驅的合作關係,因此,表達了以諸葛亮為主的意思。
僅此而已!
-
3 # 一貳一橙
劉備讓徐州、讓荊州,最後讓天下,要說他沒有一點私心,那實在是不符合他梟雄的人設。
要說裡面多少是真實,哪些是作秀的話?我覺得徐州、荊州是真心;最後的讓天下則是作秀。
讓徐州和讓荊州是因為實力不夠在徐州的時候,劉備還是一個小小的平原國相,手下除了關羽、張飛、簡雍外,還有著幾千混雜軍隊,這就是劉備的全部身家了。是陶謙給了劉備四千丹陽精銳,並表奏他為豫州刺史,劉備才算有了一點點逐鹿中原的資本。
而在荊州的時候,劉備雖然是做了豫州牧,但有名無實,只是個虛銜而已。手下人加入了趙雲、孫乾、糜蘭,和黃巾軍餘部等,軍隊也還是隻有幾千人。也是劉表把他安排在了新野,讓他有了一個不大不小的根據地,能夠在慢慢地收買人心。
所以劉備辭讓徐州、辭讓荊州,有他感激陶謙、劉表恩德的因素,也有他能力不足、實力不強的原因。徐州糜家、荊州黃家等都是當地的地頭蛇,對劉備來說,不能收服他們的話,就算拿下了地盤也守不住。與其這樣,倒不如直接辭讓掉,免得過早地引火燒身。
讓天下則是擺明了在作秀夷陵戰敗後,劉備一病不起,並對諸葛亮託付大事,說出“君可自取”這樣感人至深的話來。雖說“人之將死,其言也善”,可劉備這樣的梟雄,臨死前還不忘坑諸葛亮一把。
劉備自然不會甘心把辛苦了幾十年的基業交給諸葛亮,就算他肯,趙雲、魏延等元勳愛將也不會同意的,所以“君可自取”這四個字,水分很大。劉備雖然很信任諸葛亮,但一個國家最重要的軍事大權卻不是交給他,而是交給和諸葛亮有矛盾的李嚴。這還不能說明問題嗎?
劉備要諸葛亮死心塌地為劉家工作,他的臨終託孤其實和曹丕託孤挺相像。不同的是劉備託孤兩人、曹丕託孤四人,而且諸葛亮沒像司馬懿一樣奪權謀政。所以劉備的讓天下,更多的是一種“攻心計”,而不是真心實意的。
-
4 # 萊駒為右
這三個讓賢的故事沒有一個是出於真心的,有的是自己實力不夠,擔心坐不牢位置;有的則是心懷試探之心。看看後來劉備攻打益州就知道了,先站住腳跟,為了利益哪顧什麼同宗之誼,都是赤裸裸的殺伐,那時怎麼又不讓了。
讓徐州《三國志》記載:曹操攻打徐州,諸路兵馬前來救援,其中包括青州刺史田楷、平原令劉備、北海相孔融。稍安定後徐州牧陶謙病重,臨終前告訴自己的副手別駕麋竺:“只有劉備才能安定徐州”。陶謙死後,糜竺迎劉備為徐州牧,劉備不敢擔任,辭讓。下邳人陳登曉以利害,劉備推辭說,可以讓壽春的袁術來,把徐州獻給他可保徐州安全。陳登說袁術驕豪,非治亂之主。北海相孔融謂先主曰:“袁公路豈憂國忘家者邪?冢中枯骨,何足介意。今日之事,百姓與能,天與不取,悔不可追。”孔融告訴劉備,袁術什麼時候能做到憂國忘家呢?就像墳墓裡的枯骨一樣不過是行屍走肉罷了,如今百姓把徐州交給你這個能人,是上天的恩賜,此時不取,以後可別後悔呀。
孔融的話說到了劉備的心坎上,在得到當地官員和豪門的支援下接任徐州牧。
劉備提到袁術不過是顧左右而言他,知道袁術名聲不好,故意說出來噁心大家,藉以看看大家的真實態度,在大家一致反對袁術後接任徐州牧。
讓荊州
讓荊州在正史上根本沒有,劉表死後,其子劉琮為荊州牧,根本沒有劉備什麼事,讓荊州是《三國演義》裡演義出來的。正史裡是,劉琮接任荊州牧後,諸葛亮勸說劉備攻劉琮取荊州,劉備說他不忍心。其實以當時劉備的軍力不見得拿下荊州,其次當時荊州士族不支援劉備。以至於,赤壁之戰後劉備還是讓劉表之子劉琦為荊州牧,就是要換取荊州士族的支援,在劉琦死後才在眾人的推舉下接任荊州牧。
在人和方面,劉備在荊州做的比較好,取益州則因為劉備年歲大了,有些感覺時不我待,有些操之過急,人和有些差,後來劉禪、諸葛亮治理蜀漢時逐漸顯現了出來。
讓諸葛
《三國志》記載劉備臨終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這裡劉備先說的是:若嗣子可輔,輔之。其實是希望諸葛好好輔佐幼主。
然後說: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其實這裡劉備是表示對諸葛亮的信任,當然自取不就是篡逆嗎,諸葛亮是個明白人怎麼會做篡逆的事情。當然是劉備為了表示對他的信任說出來的,就跟 我們今天對孩子的老師說對自己的孩子打得罵得,其實就是怕老師對自己孩子不上心是一樣的道理,老師真打罵了自己的孩子還不找到學校和老師理論?
可見所謂的三次讓賢,沒有一次是真心的。
-
5 # 上將噯福斯
我覺得是真的,並不是作秀。
劉備一讓徐州,二讓荊州,三讓蜀漢,三國志中多多少少都有記載。我認為他這三讓,都是出自真心,並不是作秀。
當然,劉備並不是真的多麼高尚,也不是不想要。他想要地盤都快想瘋了。
但是劉備這個人非常理性,他知道想要是一回事,能不能要是另外一回事。
當時機沒有成熟的時候,就算是自己早就垂涎三尺,也必須剋制想要的衝動。理性而決絕的說一句,我不要!
他這三讓,都是如此。一讓徐州。曹公徵徐州,徐州牧陶謙遣使告急於田楷,楷與先主俱救之。時先主自有兵千餘人及幽州烏丸雜胡騎,又略得饑民數千人。既到,謙以丹楊兵四千益先主,先主遂去楷歸謙。當時曹操攻打徐州,劉備來救徐州。到了以後,徐州牧陶謙對他很好,給了他四千人馬,劉備就投靠了陶謙。
陶謙很謙虛,就要把徐州讓給劉備,劉備也不傻。他很清楚的知道,陶謙只是在試探他,不是真心的。而且自己剛到徐州,人生地不熟,沒有什麼根基。如果貿然接手,當地豪族必然不服。所以堅決不同意。
陶謙很開心,就上奏朝廷,讓劉備當了豫州刺史。
後來陶謙掛了,這個時候劉備早就收買了徐州的人心。這個時候眾人再推舉他當徐州牧,劉備客氣了一下,就不再推辭了。
先主遂領徐州。二讓荊州。這是三國演義中的戲劇化說法。三國志中,並沒有劉表讓荊州的記載。我們按照常識也能想象,劉表自己有兩個兒子,不可能把荊州讓給劉備。他甚至暗地裡很防備劉備。
先主遣麋竺、孫乾與劉表相聞,表自郊迎,以上賓禮待之,益其兵,使屯新野。荊州豪傑歸先主者日益多,表疑其心,陰御之。那麼二讓最有就沒有一點點歷史根據嗎?也不是。劉備實際上是有機會輕鬆奪取荊州的,但是他沒有那樣做。
曹公南征表,會表卒,子琮代立,遣使請降。先主屯樊,不知曹公卒至,至宛乃聞之,遂將其眾去。過襄陽,諸葛亮說先主攻琮,荊州可有。先主曰:“吾不忍也。”乃駐馬呼琮,琮懼不能起。琮左右及荊州人多歸先主,此到當陽,眾十餘萬。曹操徵荊州,劉表病死了。他的兒子劉琮繼任。這個時候,諸葛亮勸劉備趕緊攻打劉琮,可以奪取荊州。劉備沒有答應。理由是,我不忍心。
這當然是藉口。劉備對當時的情況看的非常清楚,曹軍近在眼前,馬上就到,劉琮也已經投靠了曹操,如果自己貿然攻打劉琮。襄陽城池堅固,短期內難以取勝,曹操大軍一到,自己腹背受敵,必然全軍覆沒!
還是趕緊向南撤退,佔領江陵等重鎮,才能與曹操抗衡。
三讓蜀漢。講的是白帝城託孤。
章武三年春,先主於永安病篤,召亮於成都,屬以後事,謂亮曰:"君才十倍曹丕,必能安國,終定大事。若嗣子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劉備對諸葛亮說,你看我那傻兒子行不行,他要是不成器,你就自己取代他吧。
劉備為什麼要說這話,我在別的文章中分析過,知子莫若父,劉備自己心裡清清楚楚,劉禪腦子不好使,守不住蜀漢江山的。
如果諸葛亮想要,分分鐘就能奪走。與其這樣,不如自己主動說出來。
及其舉國託孤於諸葛亮,而心神無貳,誠君臣之至公,古今之盛軌也。
劉備說的那些話是誠心誠意的。
-
6 # 十三叔看歷史
真真假假,假假真真,真中有著假,假中亦透著真。先看一下劉備:劉備是東漢末年幽州涿郡涿縣(今河北省涿州市)人,劉備堪稱是三國中的傳奇人物,西漢漢景帝第九子中山靖王劉勝之後裔。從西漢的劉勝到東漢末年的劉備已經近300餘年了,這位漢室宗親顯然與東漢的皇室在血緣上已經疏遠到類似於一個村裡同一個姓氏這麼個關係了,雖然血緣關係遠,但是漢室宗親這塊金字招牌在兩漢(西漢和東漢)還是非常好使的,劉備的祖父官至東郡範縣縣令,但是早年的劉備運氣卻差了一點,劉備的父親劉弘去世的早,劉備與他媽相依為命,幫著他媽織蓆販履(履指鞋子)為業,日子過得相當困頓。在劉備十五歲時,劉備他媽稍微有了點積攢,於是劉媽讓他外出讀書,但是劉備對讀書也不是太感興趣,更喜歡遛狗、唱歌和打扮自己,《三國志》:“先主不甚樂讀書,喜狗馬、音樂、美衣服”。在交友方面劉備反倒很擅長,與公孫瓚(公孫瓚後來成為了漢末軍閥之一)等人成了好朋友,回到涿郡後,當地豪俠爭相依附於他,一些大商人也給予其資助。
看一下劉備有啥特點:第一:胳膊長,耳朵大,《三國志》:“身長七尺五寸,垂手下膝,顧自見其耳。”從物理學的角度來分析的話,使用同樣長度的兵器的情況下,由於劉備胳膊長,所以胳膊加兵器的總長度也比別人長,一寸長一寸強,一個手拿匕首的人一般情況下是打不過一個手拿大刀的人的,由於劉備這個身體上的構造特點,打起仗來單兵作戰能力還是相當強的。耳朵有多大?耳朵很寬也很長,大到都可以自己看到自己的耳朵,所以呂布對劉備的蔑稱是“大耳賊”。如此讓人有“鶴立雞群”的感覺的外貌特點就很容易讓人記住,呵呵,劉備在外貌上就技高一籌了。第二:《三國志》:“”“少語言,善下人,喜怒不形於色。”簡單說來就是劉備這人很平易見人,同時還話少讓人猜不透。說一下劉備有多平易近人,公元191年劉備做平原王國的國相時,無論百姓還是士兵都可與他同席而坐一塊吃飯,但有一個叫劉平的人卻看劉備怎麼都不順眼,花錢僱了一個刺客其刺殺劉備,劉備對此毫無察覺對待這個刺客也十分禮遇,這個刺客似乎得到了很大的尊重,瞬間心靈被打動了,對劉備講了實情後離開了。從心理學上分析,人類精神上的第一需要時被尊重,所謂計程車為知己者死就是這個道理,你看得起我,我便可以為你死。所以劉備很適合做首領,平易見人就有很多人跟隨他,同時因為話少還讓人猜不透。不僅關羽、張飛、諸葛亮等眾多人才式的人物都終生追隨他,普通民眾百姓追隨他的更多,很多時候,劉備的軍隊被打散了,他計程車兵不久又都會在聚集到他身邊,公元208年曹軍大舉南下,據於荊州新野的劉備南逃,追隨他的民眾竟有十萬之眾,劉備可謂自帶明星光環。
第三:交際能力強,劉備很擅長交朋友,無論是作為競爭對手的東漢末年的各路豪強,還是劉備需要籠絡的智囊和部將,劉備都能“勾搭”上了,都能相處融洽。比如在求學期間被劉備視為兄長的公孫瓚在劉備任高唐令的高唐縣城被流匪攻破後就投靠過公孫瓚,公孫瓚給予了劉備庇護。第四:劉備性格寬厚、心眼多能夠預知危險、能夠根據人品和能力來區別對待下屬以及朋友,《三國志》:“弘毅寬厚,知人待士,蓋有高祖之風,英雄之器焉。然折而不撓,終不為下者,抑揆彼之量必不容己,非唯競利,且以避害云爾。”翻譯成白話就是劉備有其先祖劉邦那樣的英雄氣概,寬厚剛毅,並且能夠根據人的好壞和能力大小而區別對待,百折不撓,不肯屈居人下,當發現對方的氣度不能容下自己的時候,不是急於競爭,而是避開對方。劉備為了自己的發展,雖然朋友多,但是劉備卻不傻,對於所謂朋友的好壞心裡跟明鏡似的。朋友不是看關係的,是看人品的,人品好的朋友即使經常不聯絡,他對你依然是真情實意,而人品差的朋友你和他關係越好他就越害你,他害不了別人自然是害你嘍,在一般的情況下能給你使絆子的都是熟悉你的人,靠誰不如靠自己,所以古語有云:親君子遠小人。劉備這人對人並不是看所謂的關係而是以人品和能力來區別對待,劉備前期可謂顛沛流離,先後依附於曹操、袁紹、劉表等人,當劉備發現有危險時就果斷逃走。第五:劉備年輕時就很有理想,東漢末年群雄割據後,無論劉備是顛沛流離還是身處逆境,恢復漢室始終是劉備的終極理想,一個有理想的人是可怕的。第六:那劉備有缺點嘛?有,只要是人就有缺點,劉備也不例外。劉備的缺點是啥?雖然由於身體構造的原因(胳膊長)還有武藝高,劉備的單兵作戰能力是不錯的,但是劉備的作戰指揮能力以及謀略卻似乎不是太強,連《三國志》都說:“機權幹略,不逮魏武”,魏武就是曹操。劉備也知道自己的缺點,所以一直都在籠絡人才彌補自己的不足,公元207年還三顧茅廬請諸葛亮出山。
接著講劉備第一次讓賢的事情,也就是公元194年徐州牧陶謙病逝後,徐州各界推舉劉備接任徐州太守,劉備再三推辭的事。公元184年,東漢爆發了黃巾軍起義,東漢開始進入了群雄割據狀態。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備當然不讓地加入到了征討黃巾軍的戰爭中,時年二十三歲的劉備在其家鄉涿縣組織了一幫人,關羽和張飛也加入了其中。後劉備因為軍功被封為安喜縣縣尉,後又擔任過下密縣丞、高唐尉、高唐令等,這時的劉備還是個小角色,一路群雄是稱不上的。公元190年,以袁紹、曹操、孫堅(孫權的父親)為首的關東各地(當時以函谷關為界,以西稱關西,比如長安就是關西,以東稱關東)州牧、刺史及太守十三路諸侯討伐權臣董卓,三國演義把這演義為了十八路諸侯,實際上也只有曹操和孫堅十分賣力地與董卓軍幹過仗,劉備領著關羽張飛等人雖然參與了這十三路諸侯,但是隻是一個小角色,離諸侯還遠著呢。公元191年劉備成為了試守平原縣縣令,之後是平原國的國相。說一下東漢的行政區劃,東漢在內地設有十三個州,在西域設有西域都護府,州下面是郡,郡下面是縣,另外還有一個與郡平級的單位王國(皇子封地),王國設有國相。劉備這時已經從縣尉(管治安的)、縣令上升到了國相了,劉備此時可以說是一個微型諸侯了。
公元193年,曹操率軍進攻徐州,此時的曹操是兗州牧,陶謙是徐州牧,兩人可以說都是東漢末年的一路諸侯。曹操為啥要討伐陶謙?原因是殺父之仇。曹操的父親曹嵩以及曹嵩的小兒子曹德在投奔曹操時被陶謙的兵馬所殺,關於詳細過程各個史書記載的說法不一,有的說是陶謙指使的,也有說是陶謙下面的部將或者士兵因為貪財而導致的,不管怎麼樣在曹操看來徐州牧陶謙就是他的殺父仇人,古人講殺父之仇奪妻之恨,就算沒有這個,從曹操一統華夏消滅其他軍閥的角度也會討伐陶謙。這時劉備領著千餘士兵和一大群饑民組成的隊伍和青州刺史田楷前來協助陶謙,到了徐州城,陶謙一看劉備這些穿著破破爛爛的兵馬,這哪裡是來增援的,分明是來“討債”的,但是人家劉備畢竟是來真心幫助自己的,陶謙感動了,還把自己的主力精銳丹楊兵四千給了劉備,讓劉備駐軍於小沛,此時劉備算是依附於陶謙了。公元194年,陶謙病逝之前對其智囊麋竺說:“謂別駕麋竺曰:非劉備不能安此州也。”《三國志》,這個麋竺的妹妹後來也嫁給了劉備,麋竺後來也是劉備集團重要的人物。陶謙病逝後,麋竺等原陶謙的部下擁護劉備做徐州太守,劉備不答應,後來在孔融、陳登等人的再三勸說下,劉備才領有徐州,算是正式躋身東漢末年的諸侯之列了吧。
分析一下,陶謙是不是真心要把徐州交給劉備呢?是。三國志中記載:“謙二子:商、應,皆不仕。”就是說陶謙有兩個兒子陶商和陶應皆不仕,不仕是啥意思就是沒有做官,看來陶謙這二子能力一般,而徐州時刻面臨著被曹操兼併的危險,既然自己的兩個兒子沒有能力掌控徐州,還不如索性把徐州交給劉備。而劉備領著他那穿著破破爛爛的兵馬來幫陶謙,陶謙應該是感動了,並且劉備還是漢室宗親,在從給予劉備四千自己的精銳主力丹楊兵,以及病重時對麋竺的囑託來看,陶謙應該是真心把徐州給劉備的。而劉備的再三禮讓有沒有作秀的成分呢?有,儒家講究個禮,當上東漢十三州之一的徐州太守在理論上就是一個諸侯了,作為漢室宗親的劉備肯定是想當這個徐州太守的,但是當這個徐州太守之前怎麼也要裝一下禮一下。但是作秀是次要的,陶謙能夠看到的事情,劉備也能看到,主要還是害怕的成分多。在當時群雄互相火併的情況下,劉備對於自己的那點兵馬和自己的指揮作戰能力是瞭解了,領有徐州這個燙手山芋後,自己就成為了群雄的攻擊目標。事實也是如此,劉備領有徐州後不久,就被袁術和呂布打的七零八落,後來劉備投靠了曹操,投靠了曹操後又被呂布打的很慘,最後曹操親自討伐呂布把呂布徹底解決了,劉備跟著曹操到了許都做了左將軍,之後又回到了根據地小沛。公元200年,漢獻帝衣帶詔事件(漢獻帝用鮮血寫出詔書縫在衣帶裡,秘密傳給董承。董承對外宣稱接受了漢獻帝衣帶中密詔,與種輯、吳碩、王子服、劉備、吳子蘭等謀殺曹操)事發,曹操討伐劉備,劉備投靠了袁紹,後又很快離開了袁紹帶兵南下投靠了同為漢室宗親的荊州的劉表。
劉備第二次讓賢的事,劉表病重時表示希望劉備接管荊州,被劉備拒絕。《魏書》:表病篤,託國於備,顧謂曰:“我兒不才,而諸將並零落,我死之後,卿便攝荊州。”備曰:“諸子自賢,君其憂病。”劉表是西漢漢景帝第四子魯恭王劉餘的後裔,在東漢末年成為了群雄中的一員,據有荊州,為荊州牧。公元201年劉備來投靠劉表,由於劉備自帶“明星光環”,劉備剛一來荊州就有很多荊州豪強歸附劉備,引起了劉表的忌憚,劉表把劉備等人安排在了新野,以北拒曹操。雖然對劉備有所忌憚,但是劉表對同為漢室宗親的劉備還算很照顧,從公元201年到公元208年,在此期間,曹操忙於平定北方的割據勢力,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劉備一生中最安逸的一段時光,安逸的連劉備都有點不適應了。有一次劉表宴請劉備吃酒,當中劉備去上廁所一摸自己的大腿又胖了一圈,回到酒桌對劉表感慨萬分,何日才能恢復漢室?雖然安逸,但是劉備也沒閒著,畢竟劉備比劉表有理想的多了,在此期間也有很多荊州人士加入了劉備集團,公元207年劉備還三顧茅廬請諸葛亮來幫助自己。根據三國志引自魏書的記載,在公元207年劉表病重期間,劉表曾打算把荊州交給劉備,那麼劉表是真心想把荊州交給劉備嘛?那劉表傻嘛?自己有兩個兒子不讓兒子接管荊州反而讓劉備接管,劉表不傻,此事劉表真心的可能性是有的,原因有二:第一,此時的曹操已經大體一統中原,又“挾天子以令諸侯”,在實力上在群雄中已經鶴立雞群了,曹軍此時正準備南下,此時的荊州已經危在旦夕,劉表對此是有清醒的認識的。第二,劉表晚年在立長子劉琦和次子劉琮猶豫不決,並且在東漢末年那種群雄混戰的情況下,恐二子難以獨當一面,還不如索性把荊州給劉備,這樣其二子也有個依靠。那劉備拒絕此事是真心嘛?是真心,但不接手這麼大的荊州更多恐怕依然是害怕,不願意接手這個危在旦夕的燙手山芋。公元208年,劉表病逝,而此時曹軍大舉南下,劉琮在襄陽在蔡瑁等人的擁護下接管荊州。曹軍大舉南下,劉備也南下了,在路過襄陽時,諸葛亮還勸說劉備拿下襄陽,此事被劉備拒絕,但是劉琮的很多部下以及士兵和民眾很多卻都跟隨劉備南下,有十萬餘眾。再說了此時曹操大軍已經開始南下,劉備知道自己兵馬打不過曹操的大軍,劉表那兩個兒子更打不過曹操,劉琮接著乾脆直接投降曹操了,劉備此時再接管這個危在旦夕的爛攤子荊州,還不如給自己留給好名聲。
再說第三件事,劉備自己臨終時,也對諸葛亮說“如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接著說,公元208年是東漢末年具有重要意義的一個年份,在該年發生了赤壁之戰,孫劉聯軍5萬把志在一統華夏的曹操20萬大軍打得七零八落,從此曹操不再敢輕言南下,由此三國鼎立的局面開始形成。公元211年同是漢室宗親的益州牧劉璋邀劉備入川,引狼入室,在公元214年劉備軍取成都,此時三國鼎立局面大體形成。那問題來了,劉備此時對同為漢室宗親的劉璋怎麼沒有留情呢?在赤壁之戰後此時的劉備已經羽翼豐滿,也就不用再作秀了,就是劉璋不邀劉備入川,劉備也會不請自來,在公元214年劉璋投降後,劉備對劉璋也是不錯,把他安置到了一個小城,把財物都原封不動地又給了他。公元220年,駐守荊州的關羽在曹操和孫權的聯合絞殺下,被孫權的吳軍部將偷襲殺死,此事讓劉備震怒,決定興師討伐東吳,誰也勸不住,屋漏偏逢連夜雨,此事也讓張飛痛苦萬分,喜歡抽打下屬屁股的張飛此時更是借酒消愁對下屬更是沒事就打,在公元201年張飛被下屬謀殺。公元222年,蜀國和東吳之間爆發了大規模的夷陵之戰,蜀軍慘敗元氣大傷。公元223年,劉備病重,讓劉禪接位,託孤諸葛亮,對諸葛亮說“如可輔,輔之,如其不才,君可自取”。
那劉備說這番話是真心嘛?我覺得作秀、無奈、真心三者皆有。首先看作秀:對於終其一生都夢想恢復漢室的劉備而言,肯定是想讓兒子劉禪繼位的,但是劉備對自己的這個兒子的能力也是瞭解的,並要劉禪把諸葛亮視為父親。劉備既然要託孤諸葛亮,表明劉備對諸葛亮的人品是完全信任的,再添油加醋地說這番話無非就是要感動諸葛亮,事後也證明諸葛亮完全沒有辜負劉備,劉備與諸葛亮堪稱中國歷史上一段君臣佳話。其次是無奈:劉備集團也不是鐵板一塊,按照時間的順序可以分為以關羽、張飛、趙雲、麋竺兄弟等人為代表的北方派系,這個派系原本實力最強,對劉備也最忠誠,無論劉備哪怕混的像個“落湯雞”時也是追隨劉備,可惜在劉備去世時,這個派系死的死,老的老。以諸葛亮、蔣琬等人為主的荊州派系,在劉備去世時,這些人最得劉備信任,在蜀國實力也最強大。以李嚴等人為首的蜀中外來派,原益州牧劉璋也不是蜀中本土人,劉璋的父親劉焉入主益州時帶來了大量的中原以及荊州等地的人士和民眾。最後一個是蜀中本土派。公元214年,與諸葛亮同屬荊州派的號鳳雛的龐統在落鳳坡這個地方不幸犧牲,所以在劉備去世時在挑選託孤重臣時就找不到幾個值得信賴的有能力掌控局面的文臣干將,實在是無奈的。但是劉備也安排了後手,劉備並不是僅僅託孤諸葛亮,還託孤了另一個人李嚴,以李嚴為中都護,統管內外軍事,算是對諸葛亮的一種制衡吧。只可惜劉備對諸葛亮沒看錯,但是卻看錯了李嚴,劉禪繼位後,此人慫恿諸葛亮進爵稱王,被諸葛亮嚴加駁斥,最後被貶為民。最後真心:我覺得劉備說此番話時還是有真心的成分的,在當時的情況下也只有諸葛亮能挑起這副重擔,能夠統御蜀將,穩定蜀國的局面,倘若不託孤諸葛亮而把諸葛亮殺掉,那蜀漢估計就會成了曹魏和東吳的案板上的一塊肥肉了,這是劉備斷然不能接受的。死後的事劉備已經沒辦法管了,還不如提前把話說了,這樣劉備的子孫也能得到善待。我想,一代梟雄寬厚的劉備應該就是帶著這樣複雜的心情去世的吧。
-
7 # 皛川
世上的事都是虛虛實實真真假假。假中有真,真中有假罷了。
劉備何許人也,梟雄一個。這三讓的故事代表著他三個不同時期的謀略而已,換句話說都有真的成分。但歸根到底,都是假的。
第一,讓徐州。
那時的劉備還沒什麼實力。連手裡的兵都是陶謙借給自己的。怎麼好意思從陶謙手中接手徐州呢?再說也沒有服眾的資格呀?!所以,必須得剋制自己貪婪的內心。這是策略的讓。
第二,讓荊州。
劉備本來就是投奔劉表來的,用現在的話叫投親。劉表病重,虛讓荊州,劉備拒絕為的是讓劉表放心而已。因為,人在屋簷下還想“鵲巢鳩佔”,無異於作死。這叫戰術的讓。
第三,讓蜀漢。
劉備夷陵之戰大敗,病倒於白帝城。託孤於諸葛亮,這是最假的讓。因為,他知道自己將不久於人世,自己一輩子心血打下的江山,實權在諸葛亮手裡,這也是他最不放心大事。名義上是託孤,實際是試探。諸葛亮聽完劉備的託孤之詞,立馬跪於劉備床前,發誓將鞠躬盡瘁輔佐劉禪。這是諸葛亮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跪拜劉備。所以,劉備才沒殺他。這才是真正的戰略性的讓。
回覆列表
作秀的時候多些,得求賢讓賢的美名!
光看他身邊的關羽與張飛的心胸就可大概推出的!
劉備讓,對方絕不敢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