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8
回覆列表
  • 1 # 枕籍經史0

    清末“新政”

    是清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後為維護其封建統治,迫於國內外形勢而採取的措施。

    清朝末期,在內憂外患的壓力 下,清廷下決心推行新政,企圖挽救危局。這場改革,無論從廣度、深度還是力度,在中國歷史上,都堪稱"前無古人,後乏來者"。

    1.政治:

    增設新機構,裁撤冗官、冗衙。一定程度上打擊了封建頑固勢力,但也反映出清政府已淪為維護帝國主義的工具,增設機構維護帝國主義利益。

    2.軍事:

    編練新軍。一定程度上增強了中國國防實力,但後來兵為將有,形成了近代軍閥。

    3文化教育:

    廢科舉,頒行新學制和設立各式新學堂、派遣留學生。形成了重視西方科技與社會政治學說的風氣,培養了近代科技、教育、法政、軍事人才。

    4.振興商務、獎勵事業。促進了中國近代經濟的發展。

    然而,清末新政說到底是為了維護清朝統治,不可能真正促進中國近代化的發展,它只是一個騙局,改革並未使矛盾緩和。

  • 2 # A袁大大

    清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後十年間,推行的一系列政治、經濟、文化、軍事措施。當時習慣稱為“新政”。它的歷史背景是:義和團運動後,帝國主義列強採用扶植清政府“以華治華”的策略,要求清政府改變它的無能狀態;清政府也企圖以此取得列強對它的支援。清政府自感面臨統治危機,需要加強本身統治能力。《辛丑條約》簽訂後,全華人民對清政府的不滿和反抗日益發展,清政府需要採取對策。清朝統治集團中,在義和團運動後頑固派失勢,洋務派佔據上風。

    1901年1月29日(光緒二十六年十二月初十),清政府頒發上諭,命各省督撫及政府大員議奏,“舉凡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當興當革當省當並,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精。”在當時的筆記、報刊、奏摺中,通常稱清廷此舉為“新政”。同年4月21日,又命成立督辦政務處,作為清朝中央政府推動“新政”的專門機構。以後陸續頒佈各種章程命令推行“新政”,直至清政府滅亡。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義和團運動後為維護其封建統治,迫於國內外形勢而採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過在當時民主革命高漲的條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觀上對傳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對發展工商業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則激起人民反抗,擴大了清政府與漢族官僚之間的矛盾,客觀上促進了辛亥革命的到來。

  • 3 # 金陵城中最明亮的少年

    明亮耀眼,金陵少年,自來作答。

    今,於清季政,多之新說,自其事發,或我自異之法論行,誠於清季政有不同之思。此學者必,亦清季十年新評者。

    一、新政是不得已而為之。

    新政,自是清政府在窮也下不得已為之擇。漢督撫謂洲蓋有迫之,此壓力逼洲必有擇。義和團運動時,漢督撫與外國者之可及立,昭著督撫力之起,慈禧等亦惟順勢而為,受類也。

    而舊說,蓋曰慈禧對著此,覺不復如前之若,不思改革,故戊戌變後,復拾了維新變者。此言忽也慈禧黨謂革之義。事實上,維新變中者實,慈禧黨所受之,但動矣其有利,乃大痛斬。

    二、新政也出現了很多新跡象。

    故吾熟視,其實猶見新政十年中,其善之變。最著者有也,即警察之設。久以來,中國治安恃者州里之豪強家領袖等,而此為之治,其實大成也。清季政中見之警察,無疑是一種進。

    三、新政也有不少問題。

    固新政中見了若干也,此不言,下則引戴鞍鋼先生論之分,加以詳明。

    新謂清政府也,是以兩刃劍,一行新政之行,羈縻之一新力,別一方面,必致多新物新,其新物也,卒葬之清政府。此意亦晚清政府所不及之事!

    戴先生以為:“1901年動之清季政,單則義也,宜曰順之中世史之自求,然可觀者,於其實行間,而漸致民益眾之惡、怨、直之力拒。”——官尸位素餐,一重者。

  • 4 # 滄海來興

      我們先說說,清末新政中的歷史教訓,供後人參考警戒!

    在內憂外患的歷史背景下,晚清政府被迫實行新政,其變革的廣度和深度均超過了此前的洋務運動與戊戌變法,積累了大量中國現代化建設所必需的經驗。清末新政的目的本來是為了挽救王朝垂危的命運,然而事與願違,清王朝在新政十年後很快被辛亥革命推翻。

    其一、最高決策層的問題 

    清政府沒有堅強而智慧的改革領袖及決策群體。一方面,最高決策者慈禧太后與監國攝政王載灃都無力擔此重任。另一方面,慈禧太后長期專權造就一批平庸的大臣,內閣、軍機處、督辦政務處(1906年後改稱會議政務處)、憲政編查館大臣集體政績平平。

    二、地方督撫的問題

    地方督撫是推行新政的中堅力量,對新政的程序及其成敗有著重要的影響。雖然李鴻章、劉坤一、張之洞、袁世凱、岑春煊等強勢督撫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參與和影響清廷的新政決策,但大部分督撫一般都只是新政政策的執行與推動者。清末新政在各省進展不一,成效並不理想,其中原因固然頗為複雜,而作為新政中堅力量的地方督撫大都推行不力,則是其中重要的因素。 

    三、改革的時機問題 

    在宏觀決策方面,清政府不能掌握改革的主動權,而是處處被動,拖泥帶水,終至錯失時機。清末新政是在庚子事變後被迫啟動的,當新政發展到預備立憲階段而走向政治體制變革時,慈禧太后遊移持重,攝政王載灃遲疑不決,處處拖延敷衍,終於失敗。 

    四、各利益群體的關係問題

    清末新政改革的目標是極力加強中央集權,甚至集權於皇族親貴,從而激化了皇族親貴內部的矛盾、滿漢矛盾、中央與地方的矛盾,造成各階層均不滿意。如何處理各種既得利益集團與未得利益群體的矛盾,是新政改革過程中非常棘手而又無法迴避的難題,是對改革領導者政治智慧的大考驗。清政府從根本上缺乏這方面的智慧,因而不可避免地自食其惡果。 

    五、民生問題 

    清末新政改革的實施過程中,清政府高層各種政治勢力爭權奪利,而根本無暇顧及中間社會及下層民眾的民生問題,結果民變迭起,革命終於像火山大爆發一樣不可避免。

      綜上所述,新政在經濟、人文、歷史意義方面,都對後世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 5 # 使用者正話正說

    首先來回答一下什麼是清末新政。義和團運動之後,清政府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被慣稱為”新政”。具體內容包括:1、官制的改革。如撤銷總理各國事務部,改設外務部,排為六部之首,刑部改法部,工部、商部改並農工商部等;2、經濟改革。主要措施是振興商務,獎勵實業;3、教育改革。主要包括“停科舉”、“設學堂”和“獎遊學”三項內容;4、軍制改革。主要是編練新軍;5、法律的改革。廢除梟首、凌遲、黥面等酷刑。清末新政是在國內外形勢危機的前提下,統治者為維護其統治地位被迫採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成為一次有效的改革。當然,就其改革本身而言也存在諸多問題,最主要的是頂層設計中問題,變革舉措沒分輕重緩急,也沒細想社會的承受能力,一窩蜂的推行起來,缺乏配套設施,因此一些改革彼此抵制,事與願違。

    儘管改革失敗,但從客觀上講,新政對社會的進步還是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一是促進了中國政治體制近代化的變遷;二是一系列的經濟政治和法規的推行,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三是促進了中國軍事警察及司法制度的近代化;四是促進了教育制度的近代化;五是促進了華人思想觀念的近代化。新政的目的是為了挽救危亡,但實際上從一定程度上加深了其統治的危機,對清朝覆亡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 6 # 北洋水兵

    我對清末新政的評價就是,歪嘴和尚唸經。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的一次自強運動,相比於之前虎頭蛇尾的洋務運動,清末新政可以說是一次全方面的近代化改革。

    曾經,只有外國學術界對清末新政給與積極評價,國內拘泥於階級史觀和所謂的進步史觀對清末新政進行了不實的汙衊。只不過,近些年更多的歷史資料隨著歷史的研究而被整理,國內對於清末新政的評價開始趨於正面。

    清末新政可謂是清政府對國家進行全方面的近代化改革,涉及了經濟、教育、軍事、工業、醫療、法律、政治等方方面面。因為清政府在庚子國難之後終於回過味來了,知道只有進行完全的近代化改革才能實現求富求強的目標。但是與此同時,清政府的一個矛盾點在於,就是既要近代化改革,也要保住中華道統,你也可以理解為清政府想要讓近代化和傳統文化並行不悖。

    但是這又有什麼錯呢?因為傳統文化影響了古典中國兩千多年,你也可以理解為已經成為社會主流價值體系。而近代化改革其本質上就是破舊立新,要重建社會價值體系,這玩意不是上嘴唇碰下嘴唇就能改變的,需要視社會的發展而逐步改變。換句話說,就是改革是急不得的事。

    這一點我們可以在現代歷史中找到對照,就是鄧小平主持的改革開放。改革開放就是實現國家現代化,勢必要顛覆舊有的社會價值體系。但是鄧公的智慧在於,就是不著急,提出了著名的摸貓理論,即摸著石頭過河以及不管黑貓白貓抓耗子就是好貓。所以中國的改革開放也就是一步一步來,先試點後推廣。所以才有中國用了幾十年時間完成西方几百年做到的事,要是沒有鄧公的智慧是絕對做不到的。

    所以清政府就是這樣,知道這事急不得,所以從中央到地方各種鋪開新政,近代化的經濟、工業、教育、醫療體系相繼建立,中央也開始頒佈新法、組建新式軍警系統。清政府也大量派遣留學生去國外學習新政,以幫助清政府完成近代化改革。這就要說到當時清政府朝野對新政的態度,當時清政府朝野上下沒有反對新政的,即便是有反對派心有不滿但是也噤若寒蟬,因為新政是慈禧太后大力支援的,動不動就打聽如何辦新政,所以輿論壓力和領袖的決心讓反對派只能把不滿嚥到肚子裡。所以當時清政府的改革環境可謂是非常好,因為上層推動,下層支援。

    而且洋鬼子也支援清政府新政,當然這並不是說明清政府淪為洋人朝廷,洋鬼子沒那麼好心管你的事。而洋鬼子之所以願意支援新政是為了掙錢,因為清政府頒佈新法方便了洋人在華投資,同時清政府一系列新政急需技術支援,因此清政府也藉著新政的便利得到了巨大的發展。比如說,清末政府財政收入達到了三億兩白銀,新式學堂雨後春筍般的建立,而且當時在上海還成立了股票交易所,華人那會兒炒東南亞的橡膠,還賺了不少。

    所以,這說明了新政對於中國這個老大帝國來說確實是求富求強的正確道路,畢竟因為新政這個老大帝國一派欣欣向榮的景象。如果清政府繼續推動近代化改革,說不定清朝就完成經濟近代化了。但是歷史有意思的是,因為你這個改革太順利,所以必須要給你添點堵。而這個添堵就是政治改革。

    這就要說到立憲運動了。立憲運動只是清政府新政的一部分,也就是政治近代化,但是政治改革是急不得的事。我們可以看一下現在的部分第三世界國家,以為只要複製了西方的政治制度就可以高枕無憂,實際上呢?第三世界國家大多數都很難能得到發展,甚至陷入了經濟停滯。而實現經濟發展甚至騰飛的國家,很少沒有是透過政治強人搞一言堂式的統治而實現的,比如說南韓、智利。另一個例子是日本,別看日本在戰後成立了民選政府,但是日本真正能鎮場的不是日本政府,也不是日本天皇,而是美國大老闆,日本的各項改革都是美國太上皇在後面拿刺刀看著,出了事就開打,美國大老闆殺你日本人那是不心疼的,所以日本的改革非常順利。

    這就說明了一個問題,就是想要改革必須要抓權而不能放權,只有權力集中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這個大事就是改革。如果急於進行政治改革結果也顯而易見,就是政府崩潰甚至於國家崩潰。而清政府就是這樣,國家過快的進行政治改革導致國家失控,這一點伊藤博文和美國都有過預言,而且很不幸都言中了。

    美國公使館代辦費萊齊就預言:袁世凱和慈禧太后的憲政改革正在由攝政王加以籌備,在執行預備立憲上,他顯然是真誠的。的確,很有可能他感到無力逆潮流而動,相信緩慢地往前走,試圖減少一些風險。但對於中國引入代議制的不安,不僅限於保守派,相反,一些最開明的官員,由於瞭解華人的性格,也擔心憲政運動很可能失控。

    而美國總統塔夫脫更是直言,中國不能急於進行政治改革。就美國來說,她雖然關心民選政府的普及,但不認為普選權應該匆忙擴大,首先應該是有一個人民接受教育的良好基礎。

    伊藤博文:貴國土地遼闊,統一甚難,辦理憲政,亦非容易。中央政府自不可放棄權利,然地面太大,亦易為人傾覆,我為此事,極為貴國憂慮。不怕貴國見怪,此事艱難異常,一時恐難辦好。今尚有一不利之言,即是革命二字。貴國政府防範雖極嚴密,然萬一發生,於國家即大有妨害。此時貴國辦理新政,外面極為安帖,一旦有意外不測,危險不可不防。

    說白了,就是急於進行政治改革有弊無利。因為隨著政治改革的快速推行,國家不僅沒有凝聚力,相反更加渙散。以民主為導向的憲政,被徹底走樣為政治幫派之間的火拼,無數小的專制小團體、黨派紛紛冒頭,以憲政為掩護,從國家身上割肉自肥。另外,過快進行政治改革只能讓各種野心家為了權力和利益紛紛登臺表演,以國家作為擋箭牌為自己謀利。

    所以,辛亥革命就是清政府急於進行政治改革而收穫的苦果。雖然民國政府繼承了清政府未完成的新政,包括政治改革,但是又有什麼用呢?地方各省的軍閥已經不把中央當回事,各省的稅收也不上繳中央。而民國政府也成了婊子的牌坊,各路軍閥不斷的登臺表演,甚至大打出手。即便是後來的國民政府也不過是一隻帶領一群小雞的老母雞而已,各省軍閥依然我行我素,甚至個別省份連國民政府發行的貨幣都不接受。直到共和國成立,中央和地方才算是被統一到一起,中央的政令才能在地方上通行,才能集中力量辦大事。

    所以,我才說清末新政是歪嘴和尚唸經。

    全文完

  • 7 # 大汕十

    清政府從1901年起在它最後的十年,為了適應時勢,延續統治,在政治、經濟、文化教育、軍事、法律等各方面進行改革,史稱“清未新政”。

    一、實行“清未新政”的背景。

    辛丑條約後,中國完全淪為半殖民地社會,國內階級矛盾民族矛盾空前激化,清政府為了給外國賠款,緩和國內矛盾,就實行了帶有資產階級性質的新政。

    二、“清未新政”的歷史作用和地位

    (一)清政府的政治改革首先是調整部院,裁撤部分冗衙,增改一批新衙,整頓吏治,客觀上使封建國家機構設定逐漸趨向於資本主義國家體制,提高了行政管理部門的專門化和工作效率,是封建國家體制邁向近代化的開始。

    (二)新政的經濟改革,突破重農抑商的傳統,推行發展商品經濟的政策和措施,客觀上促進了民族資本主義的經濟發展,增強民族資產階級力量,壯大工人階級隊伍,推動了民族民主革命運動的發展。

    (三)新政的軍事改革,編練新軍,客觀上造就了資產階級民族民主革命的陣地。

    (四)新政的文化教育改革,結束科舉制度,推動文化教育事業的發展,實際上也客觀的為民族民主革命的勝利提供了前提條件。

    “清未新政”雖然是慈禧為強化封建國家機器,整頓和鞏固清王朝統治而搞的,在政治、經濟各方面取得一些新陳代謝的客觀效果,但不可否認“清未新政”由於在主客觀上的多種侷限,加之自身的頑固保守,使改革差強人意。儘管這樣“清未新政”仍是中國近代史上廣泛而深刻的資本主義性質的改革運動,在中國社會近代化過程中佔有一定的歷史地位。

  • 8 # 陳子帥菌讀文史曰

    近代中國,清王朝的改革是在西洋列強強力的挑戰和形勢的逼迫下不得已而為之的,前前後後進行了三次大規模改革,分別為洋務運動,戊戌維新和清末新政。晚清時期的改革由洋務運動時期的機構調整發展逐漸深化到清末新政時期體制的創新轉型。

    清朝改革從行政機構調整——執政體制改革——政治根本思想轉變,改革逐漸深入。一、清末新政的時代大背景

    清王朝步履蹣跚的步入二十世紀,此時的清王朝,八國聯軍入侵,《辛丑條約》簽訂,中國已經徹底的淪為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國家。加上前幾年的戊戌變法運動、義和團運動,這些都使得清王朝與中國各個階層的人民矛盾加深。 加上清王朝的實權人物比如慈禧太后、恭親王奕訢、李鴻章、張之洞、劉坤一都老的老、死的死,清王朝已經沒有威望和軍隊來維護自身的統治,清王朝的地位已經風雨飄搖了。因此,為了維護自身統治,1901年, 慈禧太后正式宣佈實行“新政”。

    二、清末新政的改革範圍

    清末新政是清王朝在最後十年間所進行的一次全面系統改革,涉及制度、官員管理、民生、學校、科舉、軍隊、財政等方方面面,而且其中很多都是政治改革。改革確立了符合立憲政體的近代國家體制,成為晚清政治發展和制度創新的重要標誌。

    三、清末新政的改革時間跨度

    清末新政時期是從1901年1月慈禧太后以光緒帝的名義在西安頒佈“預約變法”的上諭開始,到1911年10月武昌起義爆發結束。

    四、清末新政的改革措施

    1.政治改革:改革官制,調整機構,整頓吏治,裁撤三冗(冗官,冗衙,冗軍)。

    督辦設立政務處作為實施新政的領導機構,改總理衙門為外務部,新設立農工商部、學部、民政部、郵傳部、稅務處、資政院、審計院,改刑部為法部,大理寺為大理院,裁撤河東河道總督、漕運總督、江寧織造,裁撤盛京、吉林、黑龍江,改建制為奉天、吉林、黑龍江巡撫,改盛京將軍為東三省總督等等一系列改制。廢除捐納制度。改革官俸制度,優給行政費用。

    2.軍事改革:仿照西洋,改革兵制,訓練新軍,引進人才 。

    這個是清王朝的重頭戲之一。清王朝諭令各省督撫“將原有各營嚴行裁汰,精選若干營,分為常備、續備、巡警等軍,一律操習新式槍炮,認真訓練,以成勁旅”。所謂新軍是學習西方列強的軍隊規章制度,用西方營制編成﹐以洋操訓練﹐使用洋槍洋炮﹐要求士兵具有一定的文化﹐軍官則由國內外近代軍事學堂畢業生擔任的新式軍隊。北洋軍是就是訓練新軍的成果。

    3.文化教育改革:廢除科舉、改革學制,提倡新學,鼓勵留洋。

    廢除實行上千年的科舉制度,施行西方新學制和設立各種新型學堂,派遣留洋學生。開始重視西方科學技術,開啟了學習西方社會政治思想潮流的風氣,培養了中國近代很大一部分科技,教育,政治,法律、軍事人才。

    1905年以光緒帝為名義的廢除科舉詔書

    4.商業改革:振興商務,發展工商,獎勵實業,發展經濟。

    頒佈了指導實業和鼓勵經商的法規章程,倡立組合社團組織。比如《獎勵公司章程》中,對集股50萬元至5000萬元以上興辦公司者,分10等給予顧問官、議員,加授頂戴並賜給牌、匾,準子孫世襲議員等獎勵。又比如《華商辦理實業爵賞章程》,以鼓勵國內鉅富和海外僑商投資興辦實業。

    五、清末新政的特點。

    1、得到了最高領導人的全力支援,成立了專門制訂維護修改改革方案的中央最高權力機構。

    2、改革正式開始前,諮詢了上至軍機大臣、實權督撫,下至普通官員各方意見,博採眾長,改革方案詳備系統,且切實可行。

    3、清朝的行政體制發生重大變動,不再是洋務運動一樣換湯不換藥或戊戌變法短暫改革,這是長期且有效的變動,實現了制度創新。

    六、清末新政的影響。

    1、確立了符合立憲政體的近代行政體制。

    2、完善了政府職能。由傳統政府的兩項基本職能對內的階級統治和對外的抵禦侵略轉變為現代政府的三項基本職能安全保障、經濟管理和社會管理。

    3、促進了晚清的政治發展,提高了行政效率,對中國近代社會的新陳代謝起了促進作用。

    七、清末新政的失敗原因。

    1、改革時機沒選好。清王朝一而再再而三的浪費改革的良機,清王朝威信喪失,凝聚力遭到嚴重破壞,動搖了統治基礎。

    2、缺乏強有力的領導者。慈禧太后雖然是改革的推行者,但是已經垂垂老矣。而攝政王載灃確沒有改革者所具有的能力和素質。

    攝政王載灃

    3、舊人辦新政。負責執行新政的官員基本都是舊官僚,要麼年老體衰,要麼才能平庸,要麼為自己著想,都不能真正的為了改革而盡心盡力盡責。

    端方

    4、中央政府權力不集中,地方與中央矛盾激化。一個國家的行政管理實行高度的中央集權有助於協調資源和力量用來支援現代化。但是清王朝的軍政大權基本都落在地方實權督撫手上了。

    5、滿蒙貴族狹隘的民族意識。攝政王載灃和滿蒙貴族出於狹隘的民族意識,不顧實際的推行政策來加強中央集權,內閣成員滿族7人、蒙古族1人、漢族5人,而且以排除漢人,集權皇族為目的不餘遺力的剝奪漢人大員的各方面權力。最終激化滿漢矛盾、加劇地方對中央的疏離,最終中央被孤立,在革命面前毫無還手之力。

    6、全國上下的急功近利。清王朝渾身是病,要治好病,根本不是一天兩天的事。中國是一個病人的話,改革就是藥方,中國這個病了幾十年的病人,要幾年內藥到病除,根本不可能的事。

    八、總結

    清末新政的改革失敗證明了改革是一項非常複雜的社會系統工程,改革要想成功,除了民眾的認同、領導的支援、合適的改革方案之外,還需要領導人掌握軍政大權和高超嫻熟的政治技巧,更需要抓住有利時機,把握歷史潮流,任用賢幹能才,才能走出一條不一樣的道路出來。

  • 9 # 方言講史

    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1月29日,慈禧太后用光緒皇帝的名義頒佈上諭,命督撫以上大臣就朝章國政、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制財政等問題詳細議奏。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2月6日《申報》1版《本館接奉電音》:“……世有萬祀不易之常經,無一成不變之治法。窮變通久見於大易,損益可知著於論語……總之,法令不更,錮習不破,欲求振作,難議更張。著軍機大臣、大學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國大臣、各省督撫,各就現在情形,參酌中西政要,舉凡朝章國故,吏治民生,學校科舉,軍政財政,當因當革,當省當並,或取諸人,或求諸己,如何而國勢始興,如何而人才始出,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備始修,各舉所知,各抒所見,通限兩個月,祥悉奏議以聞……”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4月21日,慈禧太后又下令成立了以慶親王奕劻為首的“督辦政務處”,作為籌劃推行新政的專門機構,任李鴻章、榮祿、昆岡、王文韶、鹿傳霖為督辦政務大臣,劉坤一、張之洞(後又增加袁世凱)為參予政務大臣,總攬一切新政事宜。張劉二人聯名三次上奏《江楚會奏變法三折》,定出改革方向,學習日本,推行君主立憲制。

    光緒三十一年(1905年)9月24日,慈禧太后詔定考察政治大臣五人:特派鎮國公載澤、戶部侍郎戴鴻慈、兵部侍郎徐世昌、湖南巡撫端方、商部右丞紹英出使西洋。在出團半途中遭受革命黨人吳樾放炸彈行刺,被迫延期 ( 由孫中山率領的革命黨反對清政府“君主立憲”,認為清政府是以立憲之名行專制之實,一旦立憲之後,君主世襲即成為憲法規範之中,則建立共和政體的計劃將更艱難 ) 。

    11月25日,朝廷設立專門政治體制改革機構“考察政治館”,研究各國憲政,提供憲政改革的諮詢。12月7日,考察團第一組戴鴻慈和端方出發,第一站即美國,由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接見。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1月14日,載澤率領考察團第二組出發,徐世昌、紹英傷情未愈,由李盛鐸、尚其亨替代。當年夏秋之際,考察團先後回國後進呈了一份主張“強國必須憲政”的考察報告,編成《列國政要》133卷及《歐美政治要義》18章。該報告由隨員熊希齡執筆,參考了流亡東京的梁啟超和楊度所寫的憲政研究資料。載澤和端方擁護憲政的態度發揮了比較重要的作用。載澤於1908年夏出版《考察政治日記》。

    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9月1日,清政府頒佈《仿行立憲上諭》,預備立憲,原則為“大權統於朝廷,庶政公諸輿論”。

    9月3日《申報》2版《電傳上諭》:“仿行憲政……應先將官制分別議定,次第更張,並將各項法律詳慎釐訂,而又廣興教育,清理財務,整飭武備,普設巡警,使紳民明悉國政,以預備立憲基礎……”光緒三十四年(1908年)8月27日頒佈《欽定憲法大綱》,大綱共23條,其中“君上大權”14條,“臣民權利義務”9條,通篇除涵括“議院不許干涉君主”般各勢力妥協之產物,亦具備了“臣民需在法律範圍內行使權利”等迄今沿用的先進理念。更隨著《大清報律》等法案先後出臺,立憲的用意更加彰明。 宣統帝繼位後,其父攝政王載灃遵循皇兄光緒帝的遺囑,加快立憲的程序。宣統元年(1909年),各省諮議局選舉。宣統二年(1910年)九月初一日,資政院舉行第一次開院禮。

    宣統三年(1911年)5月,載灃任命慶親王奕劻為內閣總理大臣,籌組新內閣。新內閣部院首長共有13名成員,其中滿人8名、漢人4名、蒙古人1名,8名滿人當中有6人為宗室、1人為覺羅,被當時革命黨及立憲派諷刺稱為“皇族內閣”。

    清政府推行「新政」,原想緩和國內矛盾,維持和鞏固其封建統治,適應帝國主義的侵略要求,拉攏上層資產階級分子。但實行的結果卻適得其反。

    首先,由於舉辦「新政」,清政府允許地方自行籌款,每年要向各省攤派2300萬兩,這些都以捐稅的名目直接或間接轉嫁到廣大人民群眾身上,人民不勝負擔,自發鬥爭更為廣泛。有的地方由「抗洋捐」、「反賠款」發展到武裝起義,使整個社會動盪不安。

    其次,「新政」雖然裁撤了一些中央和地方的衙門,裁汰了一些冗吏,但又出現了新舊機構重迭,如軍機處和督辦政務處、戶部和財政處並存等。1905年7月的上諭也承認,實施新政「數年以來,規模雖俱,而實效未彰」。

    再次,由於「新政」的目的與施行後出現的新生力量的發展要求背道而馳,引起了新舊勢力之間以及舊勢力內部對待新勢力不同態度的派系之間的種種紛爭。這就加劇了統治階級和被統治階級之間的矛盲、激化了統治階級內部各政治派別之間的鬥爭。

    在「新政」推行期間,袁世凱抓住「練兵」、「籌餉」兩項要政,奏請撥款100萬兩,編成北洋六鎮。同時,還擔任參預政務、督辦關內鐵路等要職,羽翼遍佈朝廷內外,死黨分據要津,成為聲勢顯赫,左右朝政,繼曾國藩、李鴻章而起的又一權臣。

    但清末「新政」在政治上增設了一些適應近代化的機構,修改了《大清刑律》,廢除酷刑峻法,注入了一些資產階級人道主義的原則;在經濟上,允許和獎勵私人資本主義的自由發展,承擔保護資本主義工商業的責任,提高民族資產階級的政治和社會地位;在文化教育上,給西學以合法地位,允許學習和傳播資本主義的自然科學和資產階級的社會政治學說;在軍事上,採用西方資本主義建軍理論和原則,使古老的封建專制制度發生了一些變革,促進了中國社會近代化的程序。

    總的來看,清末「新政」屬於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質,當時民主革命的高潮已經到來,而清末「新政」的某些措施客觀上有利於民主革命思想和文化的傳播(如興學堂),或客觀上有利於民族資本的發展(如獎勵工商),因而也有利於辛亥革命的到來,加速了清王朝的最終覆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秦始皇到底是不是暴君,阿房宮被燒是真的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