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彭興文1949

    老夫歷來讓事實說話。中華文化有小人文化和君子文化,其中的君子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這個君子文化簡稱為中。中就是終極哲學,可用於政治、軍事、教育、農業、工業、金融等人類活動的一切領域。下面用證據證明中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一,清華大學的鎮校之寶清華簡中的《保訓》就是對中的解釋和評論。如:″昔微假中於河以復有易,有易服厥罪,微無害,乃歸中於河。" 二,老子的《道德經》就是解釋和評論中的詞典,如:"多聞數窮,不若守於中"。三,孔子的中庸來源於中。孔子對中評論說:″貴而無位,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而無輔,是以動而有悔也。" 解讀分析孔子的這段話:"貴而無位":人是天下第一貴的,佔了第一的位置,這個比人還要貴的中字就沒有位置了。"高而無民":"高"是指中字的含義高深,"無民"是指沒有人知道這個中字的內容。″賢人"指象今天清華大學哲學系教授、國學研究院院長、中國哲學史學會會長陳來和國家社科基金評審委員會委員、教育部中文學科教學指導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古文字研究會法人代表、中國文字學會會長、清華大學出土文獻研究與保護中心常務副主任黃德寬等十幾個教授研究了十幾年,至今都不知道《保訓》的內容這一等人。″在下位":這些″賢人"的文化水平和智力都在中的下面。″無輔":由於這些"賢人"不懂中,國家得不到中的幫助。″是以":因此。″動":宣傳和弘揚儒家文化的行動。"有悔":給國家造成災難。″賢人在下位"對應″高而無民"。"賢人在下位"是一句精妙絕倫的雙關語,資訊量巨大,在此簡單的說:一方面順應了國家重用的這些文化精英,另一方是:是"賢人"又不懂中,這是真正的"賢人"嗎?不是真正的"賢人"又是什麼人呢?留給人們無限的想象空間。周文王、老子、孔子這三大聖人的經典足以證明中華文化是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

  • 2 # 金剛一樣的堡壘

    世界上最優秀的文化就在中國!那就是我們中華民族自己的傳統文化。我們華人生活的每一天每一時每一刻都離不開它,都在默默的使用著,有用的好的,有用的一般的,有用的差的,因此我們人生的命運才有所不同。

    中國傳統文化是指華人民在幾千年勞動和社會實踐中形成的一種反映中華民族特質和風貌的民族文化,是中國歷史上各種思想文化、觀念形態的總彙。系統的說,中國傳統文化包含了對中國歷史和文化的走向,有著重大影響的許多文化形態:包括儒家文化、道家文化、佛教文化、墨家文化、法家文化、陰陽家……;在核心上講,中國傳統文化就是以儒家思想學說做骨架,輔之以道家文化和佛學文化為血肉,在此基礎上形成的廣泛影響人們的思想、行為的主流觀念和價值取向。

    儒、釋、道三種學說對我們人生的影響,又是如何作用於我們生活的每一天的,以及它對人類社會的重大貢獻,就有必要首先簡單瞭解一下《易經》。

    一: 《易經》是中華文明的根,被譽為是“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它不僅對中國的政治、軍事、農業、中醫、文字、數術、哲學、武術、建築學、民俗文化等產生過重要影響,而且當今人類科學的發展仍然沒有超出《易經》易理的描述和預測,這是一部真正擁有人類智慧的寶典。它預言了《宇宙學》的《宇宙大爆炸理論》、《果殼》、《明物質》、《暗物質》、《膠子》、《弦理論》等現代前沿科技成果;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進化論、量子論、相對論等在實際的“思維方式”無不自然不自然的受到了中國《易經》的影響。當然人類的智慧是允許存在“跨時代相通”的,即暗與古人合現象,但這不能否認中國先人的前瞻性和智慧的深邃!

    馬克思主義、共產主義從源頭上與“中華易經”、“中華古史”,都有一定的淵源。馬克思主義的三個組成部分是馬克思主義哲學、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馬克思主義哲學的精髓是《辯證唯物主義》,是馬恩等導師借鑑發展西方古典哲學的結果。而以黑格爾為主的近代西方哲學家學習和繼承的多為古希臘哲學思想,而古希臘哲學思維又來源於“中華易經”、“老子學說”,其中唯物辯證法的核心說白了就是“易”,“易”本身正是變化、發展的辯證法。黑格爾在他的自傳中承認,他所創造的正反合辨證邏輯定律正是得自《易經》的啟發。並且在《哲學史講演錄》上,讚歎說:“《易經》包含著華人的智慧”。後來還曾經感慨的說:“他一生中最大的遺憾是沒有完全學透中國的《易經》”!

    西方古代哲學的“有”、“無”概念,黑格爾的“絕對理念”,以及“純粹的‘有’就是‘無’”的思想,都可溯源於老子。而老子的思想,則是中華古老思維“易”之充分體現。“易”的核心,就是運用一分為二、對立與統一的宇宙觀、唯物主義和辯證法的方法論,揭示宇宙萬物發展、變化的自然規律和對立統一的辨證法則,並運用這一世界觀、宇宙觀指導和預測自然界、人類社會和人本身的發展;更為有意義的是:孔子所描述的“天下大同”、“天下為公”的社會,正是馬克思關於科學社會主義的最高目標——共產主義(Communism)的形成基礎。

    為什麼《易經》生澀難懂,充滿了神秘色彩?《易經》的成書一直有“人更三聖,世歷三古”的說法。《易經》萌芽於新石器時代的遠古時期,那時候中國還沒有文字,伏羲氏觀天文,察時變,走南北,閱百態,明白了很多道理,透過畫卦的形式,把他的認識表達出來。最早的《八卦圖》就是這樣誕生的,這也是易經最早的起源;即使到了商朝末期的中古,中國的文字也剛處於形成完整體系的初期,使用的是甲骨文,文王拘而演《周易》,把伏羲的八卦推到六十四卦;到了近古春秋末期,人們開始使用竹簡文,此時《易經》是沒有傳文部分的,只有經文。那麼究竟誰有這麼大的本事給《易經》作傳呢?當然就是當時學慣天下的孔子了。《易經的傳文》大部分都是由孔子完成的,如果沒有孔子的偉大貢獻,《易經》也許就真的成了徹頭徹尾的天書。孔子五十學易,韋編三絕,老聖人把《易經》不知看了多少遍,把綁竹簡的牛皮繩都翻斷了很多次,為《易經》做了傳文。《易傳》是解釋經文用的,有濃厚的哲學思想“被後人稱為“十翼”。另外,《易經》是用象、數、理描述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的,大到無形,小到無我,中間千變萬化,不可語焉。沒有深厚的語言文字功底,沒有嚴密的邏輯思維能力,沒有豐富的想象能力,要想解讀《易經》,是很困難的,直到今天,恐怕也沒有一個人敢說,我已經完全把《易經》所描述的東西全弄清楚了。《易學》自從經過孔子之手,時歷兩千多年,直到今天也沒有變化。

    《易經》尊重客觀天體,強調觀象取義。《易經》描述的太極是萬物之始,太極生兩儀,兩儀生四象,兩極是指陰陽。陰陽觀是《易經》內涵的核心所在。宇宙間萬物不出陰陽,一陰一陽之謂道。(事實上,陰陽互用,道方產生;陰陽互孤,則無道可言。)陰陽運行於宇宙,道彌綸於天地。陰陽的變化規律是宇宙間一切事物(包括宇宙自身)的根本規律,即:陰陽和則生,陰陽離則滅;陰陽錯則變,陰陽平則佳;把握陰陽則統御整體。在這裡必須要指出,陰陽並非確指我們習慣上認為的一個或無數個肉體生命消失後所處的空間(陰)及一個或無數個肉體生命存在時所處的空間(陽);也並非專指某一物質的結構和功能屬性。陰陽本身具有廣義、相對、動態的涵義,對於具體事物而言其含義會隨之具體變化。如此來述,並非說“陰陽”可以替代萬物、任意變化,而萬物則的確是由陰陽相互生髮而成。因此,我認為陰陽是指存在於宇宙間萬物的任何對立而統一的兩個因素或者是對多個因素的大致歸納後的泛指。它具有廣義、相對、動態的涵義,因所分析事物的不同而被賦予了不同的具體涵義。比如,優劣、美醜、善惡、裡外、虛實、大小等。道者,核心(首)之路(道的左偏旁),隱於事物之中而非顯於皮相。

    因為《易經》編碼的模糊觀念,非常難以理解,卻給人們提供了豐富的想象空間,這也是現代的《模糊數學》的理論基礎。要使得這門高深的學問被人們所重視和應用,用以指導人們在社會生活中的學習和實踐,就誕生了諸子百家各流派對《易經》在不同方向的理解,形成了若干觀點鮮明的哲學理論。這些學術成果一起構鑄了豐富多彩、光輝燦爛的中華文化。其中以“儒家學說”和“道家學說”以及受《易經》影響並改造了的外來的“佛家學說”最為主要,這三種學說並稱為儒、釋、道,也是傳統意義上“三教九流”中的“三教”。我是這樣理解儒、釋、道的,“儒”是生命價值觀,“道”是生命質量觀,“釋”是生命之精神觀,都是以“天性自然主義”的“易”為主體,其結果是儒、道、釋分別達到最高境界時,就相契相通了。儒、道、釋的自由追求之會通,便是中華民族的自由精神傳統。這個傳統既追求群體的自由,又追求個體的自由;既追求現實的自由,又追求理想的自由;既追求人身的自由,又追求精神的自由。

    (二)儒、釋、道學說的本質及區別:

    1.儒家學說:儒家尊《易》之“天乾陽動”,貴剛健,主張積極入世,強調“有為”。儒家的創始人是孔子,代表作《論語》,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聖人”,“才德全盡”止於“至善”謂之“聖人|”,“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

    “仁”、“義”、“禮”是儒家思想價值觀的核心。“仁”是指公正,仁德,仁愛,仁者愛人;“義”是指天地浩然之正氣,合乎“仁”;“禮”,是指健康的自然秩序和健康的社會秩序,“仁”和“義”都要合乎“禮”。在這個核心價值觀的影響下,會生成很多好的個人品質,這些也是孔子育人要達到的目的,包括“孝”“誠”“忠”“信”“敬”“恭”“寬”“敏”“惠”“勤”“恆”“智”“儉”“謙”“恕”“廉”“勇”“和”。儒家所主張的這些好的個人修養以及道德品質,均是建立在“仁”、“義”、“禮”的基礎上,脫離開“仁”、“義”、“禮”,這些好的性格品質也就不存在了。以上這18種品格,無論你堅持哪一個,只要你堅持一輩子,不要朝三暮四,半途而廢,那你最終都會受益非淺,其結果絕對是一個衣食無憂的人。利用這些好的性格品質,在儒家核心價值觀的指引下,就可以完成縱橫天下、建功立業、功成名就的遠大理想。這就是儒家提倡的“有為”思想。

    看來孔子說的有為,不是胡作非為,更不是不擇手段。是告訴大家名和利都是可以追求的,但是在你追求這些的時候,必須符合“仁”、“義”、“禮”的要求,更不能違揹人倫道德。當今中國社會的價值觀嚴重跑偏,為了追名求利,簡直無所顧及,不擇手段!如果這個社會人人都不擇手段去謀取私利,毫無節制的滿足貪心私慾,根據“天性自然主義”原理,那人類必然走向滅亡。“先義後利者榮,先利後義者恥”、“君子喻於義,小人喻於利”,這兩句話揭示了君子和小人的區別,君子是先義後利,是光榮的,君子愛財取之有道;而小人則是挖空心思,背信棄義的去追求個人利益,是可恥的行為。試看當今的血汗工廠、黑煤窯、強制拆遷、非法佔地、釣魚執法、漢奸賣國、貪汙腐敗、轉基因食品、毒奶事件、假冒猥劣…….,哪一樣不是“先利後義”或者根本沒有“義”造成的呢?說他們是小人都抬舉他們,這些見利忘義的傢伙就是喪盡天良!儒家過時嗎?我們學儒傢什麼?華人單是把。“先義後利者榮,先利後義者恥”這一句話做好了,人們的道德也不至於淪落到今天這個樣子!

    儒家倡導人應該有遠大的理想,立志為善,濟世救民。立有“三立”,既:“立功”、“立德”、“立言”,自古有多少仁人志士,為了這一遠大理想,艱苦奮鬥、百折不撓、拋頭顱,灑熱血、捨生忘死,前仆後繼的戰鬥著,為的是全人類共同美好的明天。人活著要有志氣,要有尊嚴,“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人生在世,要做有出息的人,要活出自己的價值,“生當做人傑,死亦為鬼熊“。達則兼濟天下,窮也不要去乞討,要奮發圖強,以求再戰。正是這種自強不息,捨生取義的精神,鑄就了中華民族鋼鐵般的意志,凝練出了中華民族的國魂。

    2.道家學說:道家尊《易》之“地坤陰靜”,主張柔順,推崇自然恬淡,突出“無為”。道家的創始人是老子,代表作《道德經》。得道成仙,道家的最高境界是“仙”。道教謂人人皆含道性,“我命在我不在天”,皆可修道成仙。人與自然合,恬淡自然,無他無我,清靜無為,人在無我的情況下,心智和能量會達到最高點。

    老子認為“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就是指自然而然。道家強調人與天地萬物的和諧,認為人不應該用主觀行為去改變自然界的和諧與平衡,這種崇尚自然的理論體系就必然導向提倡獨立人格的價值觀念。道家所追求的最高境界是個性自由狀態下的精神超脫。道德修養最高的人,會消除外物與自我的界限,達到忘我境界;思想修養趨於完美的人,不苛求名譽地位。莊子認為,個體生命的首要任務意義就應該是自由生存,而現實社會中的倫理道德和功名利祿等,都不過是束縛這種自由的樊籬。為了實現個性的自由,人們應該擺脫世俗的精神奴役和羈絆,從思想的牢籠中解放出來。出於這種最高精神境界的追求,道家代表人物大多數過著閒適淡雅的避世生活,在平衡、祥和的氣氛中,體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樂趣。

    老莊道家所求的是“真人”境界。“真人”境界的要義是:見素抱樸,清心寡慾,虛極靜篤,恬淡無為(“無為”不是不作為,而是“無為無不為”,真正做到無為無我的人,就沒有什麼是做不到的了)。老莊推崇法天貴真,順乎自然,不悖於客觀規律。他們提倡回到嬰兒狀態,回到原始的拙樸狀態,守雌守弱,一派天真稚氣。這是另一種意義上的“知天樂命”,無疑也是有益於心理健康的,老子的養生之道亦為如此。

    3.佛家學說:我們說的佛家學說,是受《易經》自強不息的精神觀、仁善觀以及因果報應思想的影響,經過改造了的印度佛學,已經被本土化了的中國佛家學說,稱為“釋”。中國的佛教最典型的是禪宗。他們主張心性本淨,佛性固有,直指本心,不假外求,所謂“明心見性”。佛教的創始人釋加牟尼,代表作《金剛經》,

    禪宗的思想,在我看來主要是有三大來源:佛教固有的傳統自不消說,就來自中國的精神資源看,一個是孟子的“天命心性論”,另一個是莊子的“天性自然論”。其結果是,禪宗也和儒道一樣,同樣訴諸本心、天性。禪宗作為佛教之中國化的最終成果,可以說是儒與道互動影響的產物。所以,理解了中國的儒、道,也就不難理解中國的佛教了。

    佛教認為,一切眾生都處於十二因緣的不斷生死輪迴之中。而眾生之所以在十二因緣中輪迴不斷,原因在於眾生自身所造的業力。“業”包括三種,即身業(行為)、語業(說話)、意業(思想),它涵蓋了眾生一切身心活動,這些活動的結果導致了輪迴。即有情眾生在貪、謓、痴的影響下,按照“業”的法則,輪迴為天神、人、惡魔、畜牲、鬼和地獄裡的生靈,並體驗歡樂和痛苦。要想超越輪迴,擺脫人世的種種煩惱,就必須透過對心理和精神的修持來達到。這種修持在佛教中被稱為道,道的結構在三學,即戒、定、慧的程式中得到了清楚的顯示。“戒”的基本意思是“行為舉止”,引申為“善舉”。佛教認為一切創造善業的行為舉止都與健康的心態有關係,“戒”就是透過對情眾思想、行為的約束來培養一種健康的心態。“定”本意指冥想,指修持者精神集中,心無雜念的思考狀態。“慧”是指在“定”的狀態下所產生的一種對人生的領悟,但它不同於一般意義的領悟,而是一種能斷除妄惑,根絕無明煩惱,獲得精神解脫的領悟。從某種意義上講,“戒”、“定”、“慧”的修持過程就是精神淨化、昇華的過程,也是對“道德”的培育過程。

    佛教作為一種信仰的力量來自因果報應、生命輪迴的基本假設,而要求信徒放棄當世之享樂、七情六慾之力量是舍小欲求大欲,這個大欲就是極樂世界,這個世界應有盡有、是極完美自然景象、極美好的社會風尚、極美好的人際關係的整體,是物質和精神享受的永恆的、最高的境界。而信眾和僧人只要在世誠心念佛並循佛之倫理,追求人間真、善、美,也能見得到。只要你有誠心,佛是有求必應的。由於佛教關於因果報應、五界、極樂世界的假設缺乏證明的力量。信則有、不信則無。所以,當一個人心靈受到連續打擊,靠自己本身的能力已經無法實現某種訴求的時候,那麼佛總會給你尋找一種精神寄託,送子觀音、財神、歡喜佛……

    綜上三點我們可以看到:中華文化中的儒、釋、道三家的對社會問題,在意識是不同的。儒家關切社會的倫理道德,道家關懷生命自然狀態的保持,佛家關心人生痛苦的解除。與此相應,儒家重生命的價值,道家重生命的質量,佛家則偏重於生命的精神。故此歷史上有儒家治世、道家治身、佛家治心,儒家入世、道家隱世、佛家出世之評論,這大體上反映了儒、釋、道三家的基本特質和彼此差異。

    (三)儒、釋、道的差異對人們生活之現實意義:

    一種學說能否成為一個民族或一個國家的精神支柱,決定於它是否能適應全社會成員的生存需要、價值需要、精神需要和情感需要,而社會有不同階層、不同人群,有治理者,有被治理者;有高層人士,有底層平民;有有文化者,有無文化者;有成功者,也有默默無聞者;有失意者,甚至失敗者,每個人的一生還要經歷幼年、青年、中年和老年等階段,不同的人,不同人生階段的人,各有所需,可以說,儒、釋、道三家的思想充分適應了不同人的不同階段的需要,或者是同一個人不同方面(事業、名利、身心、生活、生死等)的需要。

    儒、釋、道三家的不同傳統,各有所見,也各有所蔽,各有所得,也各有所失,如能取長補短,相輔相成,就能成為指導我們人生的寶典。讓不同的人都生活的更有意義,讓每一個人在不同階段,面對不同的境遇都找到自己的座標,找到自己靈魂的支點!實現普渡眾生的目的,為我們的心靈構築一個豐富的多資多彩的精神世界,藉以實現中庸和諧的人間大道。

    只要人類存在,它們就會永遠存在下去。即:為解決所需要而爭的“儒”,為惑之不解而託為“佛”,為心靈自由而追的“道”。作為人類行為、思想的主要“型別”將永遠存在下去。

    (四)儒、釋、道學說的融合:

    儒、釋、道三家雖各有所重、三相徑庭,然仍能融合會通、相濟相補,構成彼此共存共榮的文化格局,長期以來支配和影響著中華民族的精神生活。概括地說,三家的融會主要有幾個方面:

    1、是對人生命價值的關切,構成三家融會的基礎。

    儒家以積極的入世精神,教育一代代志士仁人奮發有為,自強不息,建功立業,兼濟天下,並在現實世界中成就最高的道德境界,實現人生的價值,給無數英雄豪傑帶來精神鼓舞和巨大滿足。

    道家重視人作為個體的存在價值,主張因順自然,不計榮辱譭譽,平安地走完生命過程,最終復歸自然。為不重功名利祿者或默默無聞者提供精神支援。人的生死現象是每個人都必須面對的嚴酷現實,道家講“死生有命,富貴在天”。

    佛家關心人的生老病死,關心願望與現實之間永遠無法消除的反差所帶來的痛苦,給有深切痛苦感的人以心理的溫暖和情感的慰藉。在歷史上,三家各以其自身的文化特質發揮著各家的優勢,彌補著各家的侷限。

    2、心性和精神的修養。

    “仁”是儒家學派道德規範的根本原則,也是孔子思想體系的理論核心。但就達到“仁”的途徑而言,孔子認為“克己復禮為仁”。“克己”即是剋制自己的欲求,透過對個體道德的自覺培養,使一切視、聽、言、動的行為都符合“仁”的要求。而在儒家“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政治理想中,“修身”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只有自己的內在修身達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實現“修己”以安百姓的願望。但無論是“克己”還是“修身”,孔子認為都必須透過學習去實現,學習是儒家修養心性和精神的主要手段。孟子在《孟子·公孫丑上》中提到“吾善養浩然之氣”。浩然之氣指盛大、剛直的正氣或精神。可見,儒家所強調的是透過學習儒家經典,來培養自己心底無私、一心為天下蒼生著想的精神境界。

    佛教認為諸法無我。“‘法’,指世間存在的事物。‘我’,是主宰、自性、實質和實體的意思。諸法無我就是說世間一切存在的事物都沒有起著決定作用的‘我’或靈魂。”也就是說世界上沒有單一獨立的、自我決定的永恆事物,一切事物都是因緣合成的、相對的、暫時的、虛幻的。因此,佛教世界觀強調世間萬物一切皆空,這與中國儒、佛兩家強調虛無的世界觀具有本質的相同意義。三教這種近乎相同的世界觀就必然導致它們會追求一種相同狀態的最高境界。

    道教的修行大力倡導養氣論,在“精”、“氣”、“神”的修煉活動中,“氣”的修煉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是實現從“精”到“神”這一質的飛躍的關鍵所在。內丹是道教最普遍的一種修身養性的方法,跟外丹借鑑仙家思想不同,內丹以行氣、守一為手段,藉助內氣的運化達到修養的目的,其思想本源多出自道家,但在發展過程中,也受到了陰陽五行學說的影響。就修行的目的而言,道教強調透過心性的修煉,使精神同於天地宇宙,因此帶有神秘的虛幻色彩。從儒、佛、道三教的修行方法上看,三教都比較注重心性和精神層面的修行。從本質上講這是由三教虛無的世界觀決定的。

    3、是對人生超越境界的追求,是三家相通的理想目標。

    儒家關心天下興亡,匹夫有責。不計個人的得失,知其不可為而為之。

    道家不刻意人為,追求自然、完美。

    佛家無私無慾,超脫自在,這都是在不完善的社會環境中,各自以自己的方式追求和保持完善的人生境界。

    三家追求超越是同,具體境界是異,三家相通,和而不同。

    4、平靜、祥和的最高境界。三家一道歸結為同心,心性修養是三家成就理想人格的根本。

    道家自始至終最崇尚的精神,是自由精神。道家思想的自由精神關愛個體生命,順應自然,在政治上尊重個人基本權利,在精神上追求“與道逍遙”的超然境界。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也。

    “涅槃寂靜”是佛教的最高理想。從心理上講,“涅槃”是一種徹悟、極樂、無量慈悲、寂靜和無限的精神解脫狀態。作為精神意識的最高產物,“涅槃”是大慈大悲的體現,包含著無量功德與圓滿道行。要達到“涅槃”的境界,就要求人世間的有情眾生,在長期的修行過程中,堅定對佛的信仰,斷除慾念,根絕煩惱,使精神超越肉體的束縛,實現真正意義上的解脫。

    儒家追求的最高境界是止於至善。這其中包涵了一種以他人為重、以社會為重的人生觀和一種積極進取、無私無畏、與人為善的獻身精神。儒家以“公仁義禮”為基礎,實現人生功成名就的追求,而目的是恩澤天下,造福蒼生。一個人如果能做到毫無私慾,自然就會使心靜如水。用這樣平靜、祥和的心緒來考慮問題,自然會產生超乎常人的大智慧。用這樣無私的心態來看待身邊的世間萬物,自然會產生一種包容天下的廣闊胸襟。

    以上我從四個方面闡述了儒、釋、道三教在本質上的相同特點。儒、釋、道在中國幾千年的發展中各自做著自己的貢獻,同時也在發展中互相融合。

    佛教與儒道有差異也有合拍,佛教吸收了儒教的“孝”,儒教則借鑑了佛學的心性,道教則引進了佛學的禪宗以豐富自己的內丹修煉,儒道佛三教互補,共同組成了中國傳統文化的主要內容成為中華民族走向統一和強大的重要力量。

    (五)儒、釋、道學說融合的現實意義:

    1.儒、釋、道學說融合為中華民族的發展指明瞭方向。

    儒家的大同世界、道家的天堂、佛家的極樂世界都不約而同的指向了將來以公為基礎的科學社會主義以至於將來的共產主義。

    儒道釋都寄託著對人類社會的美好願望,那就是公正,和諧,平等,自由,繁榮,昌盛,反對剝削和壓迫。

    2.儒、釋、道的融合給我們人生確立了最高的理想。

    他們共同的特點就是道德高尚,心懷寬廣,恩澤四海,普渡眾生。

    中國古典中記載的、著名的、比較受認可的聖人主要有:伏羲、黃帝、炎帝、顓頊、帝嚳、堯、皋陶、舜、禹、伊尹、傅說、商湯、伯夷、周文王、周武王、周公、柳下惠、孔子等;到孔子之後,中國文化就沒有公認的嚴格意義上的聖人了。但還有許多專業領域的精英被後人尊稱為“某聖”,代表有——酒聖:杜康,書聖:王羲之,草聖:張旭,史聖:司馬遷,文聖:歐陽修,醫聖:張仲景,武聖:項羽岳飛關羽,樂聖:李龜年,茶聖:陸羽,棋聖:黃龍士,詩聖:杜甫,畫聖:吳道子,詞聖:蘇軾,曲聖:關漢卿,藥聖:孫思邈,兵聖:孫武吳起,謀聖:張良,木聖(科聖):張衡,智聖:諸葛亮,劍聖:裴旻,塑聖(雕聖):楊惠之,字聖:許慎等人,這些都是我們學習的楷模。

    以聖人的評價標準,憑藉毛澤東主席的人格、智慧以及開創的事業,絕對是新時代的聖人。

    3.儒、釋、道的融合明確了人生價值觀,那絕對不是權和錢,而是善良、仁義和公正。極度私心,貪慾,是一切罪惡的本源。在這一點上,儒、釋、道一致把矛頭指向懲惡揚善、反貪倡廉上。

    4.儒、釋、道對人性價值做了明確的界定,那就是善良。

    儒家,人之初性本善,從善如流。道家,廣積善德,從天人感應。佛家,積德行善,善有善報,惡有惡報.

    5.儒、釋、道的融合築就了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

    真誠,仁義,誠信,寬厚,博愛,仁慈,聰明,勇敢,謙虛,勤勞、儉樸,廉潔,自立,堅韌,團結,自強不息,氣節至尚,情不越禮,理以節情......

    6.儒、釋、道的融合誕生出的人生哲學和社會哲學,是文學藝術創作,詩歌創作的思想源泉。

    (六)儒、釋、道思想對於當今社會的啟迪:

    人與人,人與社會,階級與階級,集團與集團,充滿個性差異,充滿衝突與鬥爭,但作為社會穩定和進步力量的並不是鬥爭,而是聚合的力量,是相互的依存,分工與合作。每個個體都在這種聚合中獲得巨大的支援力量,從而享受著社會生活和諧的福祉。

    現代社會構建和諧社會的一切努力是在於人與人、人與生物、人與資源、人與社會之間求得一種積極的平衡,既使人在不斷滿足自身需求、求得自身的幸福和發展中,實現與環境的協調,從而避免相剋相抵的能量損失並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積極求和,就是積極求得協調和統一,是化解影響事物存在的各種衝突和矛盾。這是人類進步的正確取向。

    道德是構建和諧社會的無形力量。它建立起社會的基本價值標準,使社會中各個體行為有利於社會而不是危及社會。誠信、仁慈、平和、對仁者的敬畏和對弱者的同情、貢獻精神、公德意識,都是構建和諧的人際關係的基礎道德觀。

    中華文化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光輝燦爛,她已深深的紮根於我們中華兒女的心裡,融入在我們每一個華人的血肉之中。中華文化仍然是世界上最先進的文明!中華文明萬古長青!

  • 3 # 務必要追求真相

    許多人把佛教文化也列為中國傳統文化,其實不然,佛教是源於印度的。

    在中國,大多信佛的人因不瞭解佛教而有三不知:1、不知道佛是教導者,是不佑人,也無能力佑人的,不應該用拜神祈求保佑的心態去拜佛,凡說佛能保佑你升官發財賜平安之類的都是騙人的。2、不知道佛教是源於古印度婆羅門教並從印度傳入中國的,不知道去燒香跪拜的眾多佛菩薩其實都是印度人,一邊鄙視印度人一邊又跪拜印度人其實是不妥的。3、不知道觀音菩薩原形其實是男相而且是有鬍子的,現在的女相其實是武則天或楊貴妃的容顏。

    有人問,為何在商店裡播放佛歌,生意反變慘淡?又有人問,主流信佛的國家或地區為何一直都是貧窮落後的?有時覺得,生意慘淡或生活貧困其實是與佛教思想吻合的,佛教勸人要六根清靜無慾無求,佛菩薩如果讓你生意興隆生活富足豈不是違背了自己的教義?燒香拜佛祈求升官發財實在也是與佛教思想相反的…其實,佛經明說佛只是教導者,是覺悟者,人成了佛也不具備能力去掌控人間的禍福,佛不是佑人者,佛徒撒謊說佛能佑人是為了騙錢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茅臺為什麼總是經常斷貨或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