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五葉談

    明朝九邊重鎮源於朱元璋時期的九大塞王制度,分別為遼王、寧王,燕王、谷王、代王、晉王、秦王、慶王、肅王九王

    當時九大塞王主要目的是用來防禦北元的侵擾

    而到了永樂年間,身為燕王的朱棣當了皇上,九大塞王制度便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制度

    九邊重鎮

    九邊重鎮分別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九大邊防重鎮

    九大重鎮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主要是在長城一線

    主要目的用來防禦韃靼、瓦剌、女真等遊牧民族侵擾

    兵力

    九邊重鎮的總兵力在明朝各時期變化較大,其中最多時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兵力達到了約90萬人。而到明末崇禎皇帝時期,兵力約為60萬人

    雖然各鎮兵力看似眾多,但到明朝中後期,邊將冒餉,邊兵逃亡,諸如此類的事已司空見慣,邊備日漸荒廢

  • 2 # 大秦鐵鷹劍士

    明朝的九邊重鎮是用來防禦蒙古北元勢力、女真勢力的九個軍事重鎮,東起鴨綠江,西至嘉峪關,沿長城而設,沿綿萬里。九個鎮分別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此九鎮是明朝北部戰區合併裁減衛所後的精華所在。根據記載,每個鎮的兵力約5萬人左右,九鎮兵力總數當在45萬人左右。

    邊鎮的軍士一般都是本地戍卒以及內地過來的罪犯,他們平時墾地種糧並作軍事訓練,戰時則相聚成兵,組成軍隊。這種軍民一體的制度有利於節省國防開支,但是同時也造成了軍隊戰鬥力的低下。邊將不斷的侵佔士兵的土地,越來越多計程車兵逃亡,將領則吃空響。這種情況導致明朝軍冊上有百萬軍隊,實際可戰之兵不足三十萬。

    明朝中前期對蒙古作戰,整體取得了上風,蒙古軍隊很少能攻破長城邊鎮。明英宗親征蒙古,結果數十萬大軍灰飛湮滅,自已也被蒙古軍俘虜,這就是著名的土木堡之戰。該戰過後,九鎮漸漸衰弱,衛所制慢慢過渡到募兵制。

  • 3 # 紅雨說歷史

    九邊軍事重鎮依次是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陝西鎮),寧夏鎮,甘肅鎮,重鎮總兵力不固定,我們就來具體說一說。

    朱元璋稱帝以後,他任命徵虜大將軍徐達率25萬大軍北伐。徐達將元朝最後一位皇帝元順帝趕回了蒙古草原。但是北方依然有一部分民族歸順於元順帝,元順帝仍有不少兵力。

    北方邊關安危就成為明朝一個心頭大患。明朝雖然多次出兵打擊北方的元朝剩餘勢力,但是並不能徹底的消滅他們。為了保證邊關的安定,明朝在,東起鴨綠江,西到嘉峪關到長城邊防線上,設立九邊軍事重鎮。

    自東向西依次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陝西鎮),寧夏鎮,甘肅鎮。九邊軍事重鎮,他的兵力不是固定的,在每一個時期都有一定的變化。據記載永樂年間約為六十八萬人。後來兵力人數一直在4四十萬到九十萬之間徘徊。萬曆年間,準確的說是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兵力達到最多,八十八萬五千多人。雖然八十八萬五千多人,但是軍隊戰鬥力並不高,很多都是空拿軍餉計程車兵。明末崇禎皇帝年間,兵力降到了59萬人。

    明朝的九邊軍事重鎮,對於防禦北方沒人侵擾,保護邊關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隨著時間的發展,九邊軍事重鎮,除了軍事防禦以外,還起到了,一個貿易的作用。甚至可以說是“九邊邊關貿易重鎮。”中原地區物產豐富,邊關以外地區物資匱乏。所以關外急需要和中原地區進行貿易,對中原地區的物質依賴程度較高。九邊軍事重鎮就成為進行雙方進行貿易的理想地區。透過貿易,在一定程度上也緩和了雙方的矛盾,明朝中後期因為貿易的關係,很多元朝遺民部落嚮明朝臣服。

  • 4 # 當狗容易做人難

    明太祖朱元璋建立明朝統一天下後,為了防備殘元勢力,封自己的九個兒子為九大塞王。分別是秦王朱樉、晉王朱棡、燕王朱棣、代王朱桂、肅王朱楧、遼王朱植、慶王朱栴、寧王朱權、谷王朱橞、韓王朱松,這些人的封地分佈在明朝從東北到西北的漠北邊防線上,手中雄兵在握、權勢極大。

    1399年到1402年靖難之役,明成祖朱棣依靠手中軍隊擊敗朱允炆後,其他手握重兵的塞王就成了朱棣的心腹大患,因此透過威逼利誘等手段將塞王南遷,解除他們的兵權,從此明朝在漠南衛所駐軍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下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延綏鎮、寧夏鎮、固原鎮、甘肅鎮這九個邊防重鎮作為重要的軍事節點存在,史稱“九邊重鎮”。

    每鎮設一個總兵,之間互不統屬,軍鎮大體上是沿著萬里長城規劃的,從鴨綠江到山海關再到嘉峪關。

    遼東鎮總兵初駐廣寧,隆慶後冬季駐東寧衛。管轄的長城東起丹東市寬甸縣虎山南麓的鴨綠江畔,西至山海關北錐子山,全長970餘公里。

    薊州鎮總兵初駐桃林口,後移遷安寺子峪,天順年又移三屯營。管轄的長城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

    宣府鎮總兵駐宣府衛。管轄的長城東起慕田峪渤海所和四海治所分界處,西至西陽河,全長510多公里。

    大同鎮總兵駐大同府。管轄的長城東起鎮口臺,西至鴉角山,全長330多公里。

    太原鎮總兵初駐偏頭關,後移駐寧武所。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

    延綏鎮總兵初駐綏德州,成化以後移駐榆林衛。管轄的長城西起河曲的黃河岸邊,經偏關、老營堡、寧武關、雁門關、平型關,東至太行山嶺之真保鎮長城,全長800多公里。

    寧夏鎮總兵駐寧夏衛。管轄長城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全長約1000公里。

    固原鎮總兵駐固原州。管轄長城為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

    甘肅鎮總兵駐甘州衛。管轄長城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

    明成祖朱棣可以說是一代雄主,自信能夠徹底擊敗殘元勢力掃平漠北,注重進攻不重視防禦,因此“九邊重鎮”邊防廢弛就是從朱棣開始的,可惜朱棣突然病逝於北伐途中,給子孫後代留下了大麻煩,曾經嚴密的北疆防線漏洞百出,從明宣宗朱瞻基時期開始北方遊牧民族對明朝的威脅日增。

  • 5 # 坐古談今

    明朝“九邊”地區主要是防禦蒙古勢力南下的體系,當時蒙古勢力從東北到西域甚至西藏都有很大影響力,包括洪武朝的整個北部、西部領土。

    至於九邊重鎮的軍隊人數是一個謎,一方面是軍事秘密;一方面不同時期各個邊鎮的軍隊人數是不同的,難以形成固定的人數;一方面軍隊“吃空餉”的問題比較普遍、長期,如此造成“定額”與實際人數不符。

    目前我們可以理解為“九邊”人數定額在八九十萬,實際軍隊人數在五六十萬。

    我們以萬曆朝《明會典》的數字為例,隆慶時期定額為:遼東9萬4693人;薊鎮11萬4854人;宣府15萬1452人;大同13萬5778人;山西2萬5287人;延綏8萬196人;寧夏7萬1693人;甘肅9萬1571人;固原12萬6919人。總計89萬2443人。

    我們先看“時代不同”的問題,每個時期,“九邊”人數是不同的。以遼東為例:孝宗時說遼東舊額18萬多;嘉靖朝說25衛計15萬6100多人;明武宗有記錄說永樂年間常規軍隊19萬。《明史》的數字是:永樂年間常規軍19萬、屯軍4萬,共計23萬。但實際人數從嘉靖朝開始各個朝代的數字多是六七萬。

    因此,您說這些數字我們能作為確切數字嗎?

    再比如,宣府的人數就越來越多。洪武時屯兵10萬多,永樂年間是13萬。但是隆慶、萬曆時期的定額則是15萬多,但宣府實際駐軍10萬多有幾年?

    再比如吃空餉問題或者說統計不確切問題。崇禎二年,“九邊”各軍事將領報的人數是66萬1762人,但次年兵部尚書梁廷棟就說,“兵不過五十萬”,也就是說,實有兵額比政府規定就已經少了,但實際吃空餉的還有將近17萬人。

  • 6 # 孝陵衛小校

    總體而言明朝的九邊是依據國防形勢的需要在長城沿線設定的九個軍鎮,一定要注意是國防形勢,最早設立的是遼東鎮和甘肅鎮這就源於明初的開疆拓土,所以軍鎮設立之初並不是為了防守,而是屯兵出擊。而最晚的薊鎮大致在嘉靖年間才具備軍鎮的建制,所以在嘉靖之前說九邊怎樣怎樣,那一定是不懂歷史的。在正德、嘉靖初年,明朝一般會將北部各鎮稱作“七鎮”即沒有山西鎮和薊鎮,山西鎮也是嘉靖中期設定的。而嘉靖以後,薊鎮內部又有幾個軍鎮從薊鎮析出,如昌平、密雲、山海關等等,因此又有“十三鎮”、“十六鎮”的說法。

    下圖就是九邊諸鎮及長城一線佈防的情況:

    一般而言,軍鎮之間有不同的軍事配合。如陝西的寧夏鎮、固原鎮、延綏鎮就是為了對付河套蒙古,京師西北的大同鎮、宣府鎮乃至山西鎮薊鎮是為了保衛京師,遼東鎮在國初是為了控制整個東北亞,而後期則是為了保護京師後門。

    具體來說,各邊鎮自明中葉以來就細分成了細小的防區,一般來說一個防區由一個參將負責防守,即3000人為一個防禦單位,而總兵所在的鎮城為各防區提供最終的軍事援助。

    以薊鎮為例,薊鎮的防線如下:

    (該圖作者為王琳峰,圖出自其博士論文《明長城薊鎮軍事防禦性聚落研究》)

    從圖中,我們可以清晰的知道防守共分為3個層級,分別是:守牆(關堡)、守堡(營城堡),守路(衛所城)。在路一級防禦出現問題時,副總兵或者總兵要率鎮城主力應援。

    至於九邊有多少兵力,我只能說不知道。

    對於兵部的簿冊數字來說,大致有80-100萬,但實際上有多少真的就說不清楚了,大明最牛逼的就是有籍無人,領餉時人數往高了報,作戰時人數往低了報。

    一般來說一個邊鎮的額定人數在8-10萬人,能夠出戰的軍隊大致在2-4萬人,其餘的人有多少那真的是說不清了。

    大體而言,薊鎮的長城有2400多里,按戚繼光的演算法:

    然後求戰邊牆委迤二千四百餘裡,計地料人,雖逾二三十萬亦且不足。

    以24萬人計,每裡100人,很顯然這100個人在1裡的範圍內連手都拉不住,如果守牆的人數是10萬或者更少,那麼,呵呵。即使一個邊鎮所有的軍隊都擺到長城上,那麼你與你兄弟的距離也是10幾米,而蒙古老爺一來動輒幾萬,守個雞兒。這也就是長城根本防不住敵人進攻的原因所在,一旦長城被突破,明軍更無野戰能力,只能龜縮於各城池當中。

    薊鎮好歹在天子腳下,戰鬥力雖然不行,但是人數勉強(包括看大門、掃地的)夠10萬,其他的邊鎮人數就更得不到保障,一般而言能有5萬絕對是吏治清明、上下一心、赤心報國(編不下去了)。

    蒙古軍隊通常都能突破長城防線,進入內地搶掠一番,即使是也先和俺答也不過是搶搶搶,他們很實在,攻城又費時間又容易造成傷亡,賠本的買賣絕對不幹。而明軍在大多數情況下,保持與蒙古軍隊相敬如賓,“不敢發一矢”,禮貌地送老爺們出去,然後上報大捷。

    總體而言,九邊重鎮就是上層設計很好,執行效果很差,蒙古軍隊缺乏大夢想。

  • 7 # 歷史百家爭鳴

    前不久,中國因南韓安裝薩德導彈系統的問題,與南韓的關係陷入了低谷,華人出於愛國也不怎麼去南韓旅遊了,以此對南韓的行為表示不滿。說這麼多,不是想議論國際話題,而是拋磚引玉,說一下防禦系統的重要性。每個國家都有各自的防禦系統,現在流行的是導彈防禦系統,像愛國者防禦系統。但是在古代,沒有像現在這麼科技化,是在空中防禦,古代一般都是在邊境修工事防禦入侵。像在明朝,有一個九邊防禦體系,是歷史上比較著名的防禦體系。那讓我們揭開一下九邊體系的真面目,看看它是怎麼樣的防禦系統。

    九邊防禦體系,源自朱元璋時期,一開始並不是九邊重鎮,是九大塞王。當時,殘元勢力雖被徐達打回了嶺北行省,但十分不安分,經常南下侵擾,對明朝構成嚴重威脅。於是明太祖效仿春秋戰國諸雄侵奪夷狄土地,尊崇周室天子的做法,實行“諸王靖邊”的策略,這樣遊牧民族就無法擊破像秦、晉、趙、齊、燕這樣的前線尊王攘夷諸侯來實現對中原的征服,嶺北行省的遊牧民族反而要時刻面對來自諸侯侵奪牧場領地的威脅。先後分封遼、寧,燕、谷、代、晉、秦、慶、肅九王,分佈在從東北到西北的漠北邊防線上。朱棣就是九王裡面的燕王。朱棣奪權之後漠南諸衛所逐漸廢除或內遷只剩九邊重鎮。

    九邊重鎮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相繼設立了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太原鎮(也稱山西鎮或三關鎮)、延綏鎮(也稱榆林鎮)、寧夏鎮、固原鎮(也稱陝西鎮)、甘肅鎮九個邊防重鎮,史稱“九邊重鎮”。

    九邊的城防體系大致為鎮城、路城、衛城、所城和堡城五級。鎮城有兩座,一是都指揮使司,副總兵和巡按等的駐地,一是都指揮使分司,巡撫及總兵駐地。都指揮使司下設東、西、南、北、中五路屯兵。路城下設二十五衛,明朝一衛標準編制5600人。衛城下面設所城,最低一級的是堡城,也稱臺堡。九邊重鎮的城防體系大體類似,都是五級體系。

    九邊重鎮的兵力因時代不同而變化,在戰爭頻發的時候,兵力是最大的。也因地方不一樣而不同,一些戰略要地兵力較多,像永樂期間,遼東鎮兵力最多時達到二十三萬,最少的延綏鎮只有二萬五千人。九鎮兵力最多的時候是在明英宗時期,合計多達250萬(許多是拿空餉的,並沒有這麼多人),最少的時候是明孝宗時期,只有30萬左右。

    九邊重鎮體系,對於維護明朝邊境安寧起著重要的作用,是抵抗北部少數民族必要的防禦體系。沒有這個體系,少數民族就能輕鬆揮兵南下,沒有任何阻擋。

  • 8 # 季我努學社

    1368年,朱元璋率領的起義軍經過多方角逐終於攻克元朝首都北京,建立明朝,但元朝政權並未就此崩滅,殘存的元廷勢力退居漠北地區,稱之為北元。蒙古人雖被朱元璋逐出中原,但依舊覬覦中原,因此時常侵擾明朝邊境,為徹底解決元朝殘餘勢力,朱元璋因而不斷對盤踞漠北的元廷進攻,洪武二年(1369年),常遇春、李文忠率軍攻佔上都,隨後徐達大破擴廓帖木兒並俘獲大量北元貴族,洪武四年(1371年),朱元璋分派三路大軍再度對元作戰,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朱元璋以傅友德為帥,明軍深入貝加爾湖進攻脫古思帖木兒營地,經此一役北元政權徹底被擊潰。

    明初為解決北方的北元隱患,不斷出兵最終達到目的。北元政權雖不復存在,但隨之而來的問題讓明朝更為頭疼,蒙古諸部開始對明邊境不斷侵襲,由於少數民族逐水草而居,人壯馬強,機動性十分之強,農耕文明對其作戰不佔有優勢,因此只能採用防禦戰略。由此明初開始著手建立北方防禦工事,除修補秦朝時期便有的長城外,還建立了一整套的防禦戰線,即九邊之衛。

    明代長城圖

    九邊之衛從明太祖朱元璋起一直至明成祖朱棣成型,九邊分別為遼東,其轄區為今遼寧地區,總兵官駐廣寧、宣府,其轄區為河北西北部地區,總兵官駐宣府、大同,其轄區為、寧夏、甘肅,其轄區為嘉峪關以東地區及黃河以西和青海西寧一帶,總兵官駐甘州衛、薊州,其轄區為東起山海關西至居庸關,總兵官駐三屯營、山西,其轄區為山西境內的長城以南地區,西起黃河東至寧武,總兵官駐偏頭、固原,其轄區為寧夏南部及甘肅部分地區,總兵官駐寧夏固原、延綏,其轄區為東至黃河西至定邊營,總兵官駐山西綏德。

    居庸關

    透過九邊的設立,明朝自此形成了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的穩固邊境,對於抵禦蒙古諸部的入侵起到了極大作用,但自明成祖之後,九邊卻開始逐漸廢弛,由內地發往九邊計程車兵出現大量逃亡且邊境屯田遭到破壞,不斷遭受侵佔。糧食供給和士兵戰鬥力的下降導致了九邊防禦開始下滑,為維持防線,明朝只得進行大量財政撥款,原本是用於防禦的戰線,到明朝中後期反而使明朝背上沉重的財政負擔。

    明成祖朱棣

    參考資料:

    [1]李大海.明代九邊延綏巡撫始設與轄區新探[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2,22(04):47-57+148.

    [2]王義.明朝“九邊重鎮”考述[J].甘肅教育,2012(02):70.

    [3]韓慶.明朝實行海禁政策的原因探究[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10(05):87-91.

    [4]劉景純.明代前中期九邊區域防禦形態的演變[J].中國邊疆史地研究,2010,20(04):47-56+149.

    [5]餘同元.明代九邊述論[J].安徽師大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1989(02):233-240.

  • 9 # 為你遠來

    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延萬里九大軍事重鎮,也稱九邊。

    由東往西依次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陝西鎮),寧夏鎮,甘肅鎮。

    九邊重鎮兵力始終在40-90萬之間,其中萬曆年間達到88.5萬人之多。

    洪武元年,朱元璋坐擁江南富庶之地,麾下良將智勇雙全。明朝派出名牌大將徐達,率25萬精兵強將北伐,佔領山東後兵分兩路,在河南、河北兩翼夾擊,再加上元朝自身內訌,徐達一路凱歌,順利拿下大都,結束了元朝的歷史。

    元朝雖被終結,但殘餘勢力逃至蒙古,善於騎射的北元不斷對邊境騷擾。使得明王朝不得不將軍中主要力量集中佈防邊境。

    中原物產豐富,而蒙古資源稀缺,想要得到物品,自然要俯首稱臣,也是的許多蒙古部落歸順明朝,達到不戰而屈人之兵的效果。

    可惜的是,明朝末期,九邊重地把手士兵只有數量沒有質量,存在許多吃空餉計程車兵,而兵到用時方很少,戰時無兵可用。土木堡事件因宦官王振慫恿,明英宗御駕親征,群臣納諫已不入皇帝耳,王振的母豬點子徹底使得大軍在居庸關60公里處遭瓦剌殲滅,六部九親全部死絕。直接造成大明重創,此後兩百年一直處於劣勢,直至滅亡。

  • 10 # guanjiying

    明朝洪武元年(1368年),徵虜大將軍徐達率25萬大軍北伐,將元朝末代皇帝元順帝趕回到了蒙古草原。至此,由蒙古人建立的元朝退出了歷史舞臺。

    不過,元順帝雖然逃回蒙古草原,但還是具備相當的軍事實力。據史料記載,北元(元順帝北逃後的政權名稱)“引弓之士,不下百萬眾也,歸附之部落不下數千裡也”。這個說法雖然有點誇張,但至少還是說明當時元順帝手中還是有不少兵力的。

    此後,明朝也曾多次出兵北擊蒙古,並取得了不錯的戰績,但卻始終無法將對手徹底消滅,北部邊患問題成了大明王朝一塊無法解決的心病。

    為加強北部的防務,明朝在東起鴨綠江,西抵嘉峪關,綿亙萬里的北部邊防線上設立了九大軍事重鎮,也就是赫赫有名的明朝九邊,由東往西依次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山西鎮(太原鎮)、延綏鎮(榆林鎮)、固原鎮(陝西鎮),寧夏鎮,甘肅鎮。九邊重鎮的總兵力在明朝各時期變化較大,其中永樂年間約為68萬人,後來兵力人數一直在40萬到90萬之間,其中萬曆四十八年的時候兵力人數最多,達到了88.5萬人。明末崇禎皇帝時期,兵力為59萬人。

    遼東鎮東起鳳凰城(今鳳城市),西至山海關,全長970餘公里。遼東鎮的城防體系分為鎮城、路城、衛城、所城和堡城五級。鎮城有兩座,分別是遼陽城和廣寧城。鎮城下設東、南、西、北、中五路屯兵城,就是路城。各路城分管二十五衛,每衛滿額編制是5600人,有些衛單獨建立了防禦性的衛城,如著名的寧遠衛城。衛下計有127所,所依託的城為所城,其規模較小。最低一級的是堡城,也稱臺堡,有107座。

    九邊重鎮的城防體系大體類似,所以其他軍鎮的城防情況參照遼東鎮即可,下文中不再重複介紹。

    在明朝永樂時期,遼東鎮駐軍兵力為23萬人。明朝中期的時候駐軍兵力在7萬至9萬之間。到了萬曆四十八年,遼東鎮兵力達到了歷史最高的26萬,不過人數雖多,但戰鬥力很差,而且很多士兵都是吃空餉,真正遇上戰事的時候卻經常遇到無兵可用的尷尬境地。到了明末崇禎時期,兵力裁減至8萬餘人。

    薊州鎮是九邊中最大的軍鎮,東起山海關,西至慕田峪,全長880餘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定為8.5萬人,到了崇禎時期駐軍兵力近13萬人。

    宣府鎮東起慕田峪,西至西陽河(今河北懷安縣境),全長510多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約12.6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8萬餘人。

    大同鎮東起鎮口臺(今山西天鎮縣東北),西至鴉角山(今清水河縣東部,山西和內蒙古的省界),全長330多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13.5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7.6萬餘人。

    山西鎮(太原鎮)東起真保鎮長城,西至黃河邊的偏頭關。山西鎮位於大同、宣府兩鎮長城的內側(南邊),故又稱為內長城。主要作用是防止外長城防線被突破後,敵軍長驅直入。作為第二道防線,山西鎮的兵力相對較少,崇禎時期駐軍兵力5.3萬人。

    延綏鎮(榆林鎮)東起黃甫川堡(今陝西府谷縣黃甫鄉),西至花馬池(今寧夏鹽池縣),全長880多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2.5萬人,崇禎時期駐軍約4.5萬人。

    固原鎮(陝西鎮)東起延綏鎮饒陽水堡西界,西達蘭州、臨洮,全長約500公里。明朝初期,西北地區只設了延綏、寧夏、甘肅三鎮,但由於戰線太長,距離較遠。一旦遭遇戰事,三鎮之間無法做到遙相呼應,因此在明朝弘治年間又新增了固原鎮。崇禎時期固原鎮駐軍兵力近6萬人。

    寧夏鎮東起花馬池,西至寧夏中衛喜鵲溝黃河北岸(今寧夏中衛市西南),全長約1000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約7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約2.5萬人。

    甘肅鎮東南起自今蘭州黃河北岸,西北至嘉峪關討賴河一帶,全長約800公里。永樂時期駐軍兵力約9.6萬人,崇禎時期駐軍兵力約4萬人。

    明朝的九邊重鎮對於防禦北部敵人的襲擾起到過非常重要的作用,此外它還有一個隱藏屬性,那就是以關隘的形勢控制住了中原和草原兩邊的貿易。中原地區地大物博,物產豐富。可是草原地區物產匱乏,對中原的依賴度非常高。明朝中後期正是透過控制貿易的方式,讓北方許多蒙古部落嚮明朝俯首稱臣,達到了不戰而屈人之兵的目的。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國外最憂傷的10大歌曲誰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