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超級科學奶爸
-
2 # 俚言
因為魏晉時期,世家大族日盛。他們瞧不起陶淵明,也不與陶淵明交往。自然,《世說新語》之中,就沒有陶淵明什麼事了。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時期的臨川王劉義慶,組織一批文人編寫的。 書中記載了從東漢末期到魏晉之間的一些名士的言行和軼事。魏晉南北朝時期,各地世家大族紛紛崛起。他們之間的關係盤根錯節,已經構成了龐大的利益集團,並且,形成了與皇親國戚分庭抗禮的局面。
吟詩作賦,飲酒清談,是魏晉士人的時尚,所謂魏晉風流是也。像嵇康、阮籍、王右軍等等名士的行跡,在《世說新語》中都有反映。不過,翻遍全書,確實沒有涉及到陶潛陶淵明的隻字片語。
在《世說新語》中,雖然沒有關於陶淵明的記載,但是,有一則軼事提到了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在《世說新語·容止》條中,有這樣一段話:
溫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溫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文中,溫指的是溫忠武(溫嶠),庾指的是庾文康(庾亮),陶指的是陶侃。溫、庾二位名士,在朝廷傾覆的危急時刻,前去投奔陶侃。不過,在背地裡,他們還是輕蔑地稱呼陶侃為“溪狗”。
溪狗是什麼意思?按照現在的語言來說,大約是那狗小子的意思,這肯定是一個蔑稱。關於這個溪字,後世有不同的解讀。大儒盧嘉錫認為,“溪”應為“傒”之訛,並且,“傒”還應該是“雞”之誤。雞狗,顯然是罵人啦。因為,陶侃是一個來自江西鄉下地方的門第底下的傢伙。
本身就是江西人的史學大師陳寅恪,也對此有他的看法。陳寅恪認為,“溪”指的是溪族。按照遠古史(這當然不是史實,只是遠古傳說罷了)的記載,溪族是高辛氏之女與畜狗交合而生的後代。很不幸,陶侃及陶淵明一族,恰恰是出自溪族的。
可見,是門第觀念阻礙了陶淵明在《世說新語》中的出現。不過,他的絢爛詩篇,早已為他贏得了極高的讚譽,這也算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吧。估計,陶淵明本人並不在乎,甚至連費點口舌去辯駁都省了。不信?有詩為證:
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問君何能爾?心遠地自偏。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
3 # 容千尋
是世家大族排斥陶淵明嗎?我想應該也不是。魏晉是一個講究風骨的年代。陶淵明越是歸隱,名氣就越大,所以很多人不停地請他出山。魏晉名士追求與崇尚的也正是陶淵明這樣風度,那魏晉的名士出身於哪個家族?當然是世家大族。所以說世家大族排斥他似乎也說不通。
難道是劉義慶與陶淵明有什麼私人恩怨?公元405年陶淵明就歸隱了,立志不再做官,那時候劉義慶才2歲,肯定是談不上利益糾纏了。你可能會問那日後呢?其實也不會。歷史上對劉義慶的評價是“為性簡素,寡嗜慾,愛好文義”。一個是性情簡素,沒有很多功利俗欲,且愛好文義的人,另一個是淡泊名利,採菊東籬下的人,我覺得如果他們相識的話,他們只會是惺惺相惜。
說了諸多推測,都不對。那只有最後一個原因了,歷史上記載《世說新語》原來共有8卷,但是有很多已經散佚了,現今之流傳下3卷,所以我覺得最合理的推測就是:劉義慶在《世說新語》中記載了陶淵明的趣事,但是非常不巧,有關陶淵明的記載遺失了。
-
4 # 花世間
第一種說法:當他年輕時,由於籍隸南方寒族,官司階又低,與貴人高門沒有來往,不合本書選人的原則。
第二個原因:等他隱居柴桑,聲名大噪時,時間又已經超出本書所包的時代之後了。”(文載《東方雜誌》復刊十五卷第十二期1982年6月)
第三個原因,是由於其家庭沒有取得世家大族的社會地位和聲望,不是名門望族。當時陶淵明家境貧窮日也有什麼政治地位,雖然是當時為有名的隱士,可聲名不顯於上層貴族,自然上不為上層名士所,
所以,綜合以上幾點,針對《世說新語》緣何不錄陶淵明,可以推論主要在於陶淵明本人,他不是清談名士,文風平淡,脫離當時社會主流文壇,大眾對他了解不多,又加之家世衰頹,作者劉義慶因個人原因對陶淵明的刻意迴避。種種原因這才導致了《世說新語》不見陶淵明的遺憾。
-
5 # 古古閣100
《世說新語》是南朝宋劉義慶所編,當時,陶淵明還寂寂無名,劉義慶所記錄的,是魏晉時期的大人物與影響力人物。陶淵明死後,只有他好好友顏延之寫下《陶徵土誄》,稱讚他有高尚品格和氣節,但在他死後幾十年裡,他的詩歌成就並沒有得到肯定。 直到梁朝的昭明太子蕭統,才對陶淵明的詩文高度稱讚。並親自為陶淵明編集子,寫傳記,才使他的詩文流傳越來越廣,影響越來越大。唐朝孟浩然、李白,杜甫,宋朝蘇東坡等人,都十分稱賞陶淵明。如此代代相傳,陶淵終於成為隱逸的最高符號。
01
紹興柯橋區齊賢街道有片區域,叫陶裡,即陶淵明故里簡稱。
陶淵明是江西九江人,為什麼會在紹興留下生活的痕跡呢?因為他曾為與海盜作戰,隨軍在此居住。歷史蒼茫,關於陶淵明的紹興之行,後人已很難從細節上說明白,但歷史的傳說和星星點點殘留的古蹟,都是陶淵明來過的佐證,也是後人無盡的懷念。
對於陶淵明,我們大抵知道這個故事: 陶淵明做彭澤縣令,督郵人模狗樣來檢查工作,目的是要擺擺架子,弄點銀子花花。手下提醒陶淵明,要正裝迎見,必須俯首帖耳。陶淵明說,我豈能為五斗米,而向鄉野小兒折腰。於是,掛印而去,距他上任為令,只有八十天。這一年是405年,陶淵明41歲,流傳千古的《歸去來兮辭》噴薄而出。從此,淵明告別了仕途,走向鄉野,成為了一個真正的農夫。
在我們印象中,陶淵明就是這樣,覺得拍馬逢迎比干濃活還累,在官場受累,還不如回鄉下挖土挑糞自在。
陶淵明與督郵面都沒見,根本沒有正面交鋒,他就辭官了。這隻能說明他早已厭倦了官場,督郵事件只是一個導火線。仔細讀讀陶淵明的人生,有個關鍵點,對他返身向田園,起到了最大的推動作用,那就是他短暫的紹興之行,那是剿除海盜的戰場。
02
東晉末年,朝政腐敗,世族地主們利用特權,以強凌弱,大肆兼併土地,霸佔山澤,僮僕成群,驕奢淫逸。在江南,老百姓徭役賦稅很重,流離失所,一部分人充入豪強之家,淪為奴婢;一部分人逃往山澤海島,逼為盜匪。
不僅如此,在統治集團內部,也是軍閥混戰,爭權奪利,禍國殃民,終於激起了史上規模最大的海盜起義。義軍領袖叫孫恩。是當時民間流行的五斗米教教主,影響力不小。
399年,民不聊生之際,司馬道子又強制徵兵,天下怨起。孫恩見時機成熟,從海上登陸,揭竿起義。造反隊伍迅速壯大,十日之內,就達到數十萬人,攻佔了八個郡。海盜們把祖祖輩輩的仇恨都噴了出來,對官吏和世族地主,見一個殺一個,很多高富帥,都被嚴懲,砍頭的,肢解的,被煮的,豈一個慘字了得。鼎鼎大名的王謝家族,在這次海盜之亂中,慘遭血洗。王羲之的二公子王凝之,時任會稽內史,也被亂刀砍死。
朝廷派兵鎮壓,其中最狠的勁旅,就是在淝水之戰中功勞赫赫的北府兵。只是,此時的北府兵,雖然戰鬥力尚存,但軍魂不再高尚,紀律遠不如謝安指揮之時。掌有實權的劉牢之、劉裕等將領,都是軍閥出身,流氓習氣很重,他們把海盜趕跑後,放縱士兵隨意掠奪財物、強搶民女,給江南百姓帶來浩劫。真是不論興亡,百姓皆苦。
海盜與官兵,你來我往,交戰不斷,柔美的江南被戰火燒得千瘡百孔。402年,孫恩起義軍在海鹽、臨海等地,連連受挫,最終無路可走,孫恩投海自沉。他的妹夫盧循接過起義大旗,率領餘眾繼續苦鬥,又掙扎了八九年,才兵敗勢窮,同樣投水而死。這場令人震撼的海盜活動,至此告終。
我們的大文豪陶淵明,就是在海盜橫行時期,隨政府軍隊來到了會稽。
03
陶淵明祖上,一直是善戰一族,他能做參軍,其實也證明了他不只是會寫詩,也具備比較高超的軍事才能。但是,淵明與唯利是圖、嗜血成性的軍閥們不同,淵明宅心仁厚,悲天憫人,他對老百姓是很同情的。他就是寫詩寫文章,也只挑選美好的東西進行記錄,只將筆指向內心,書寫人性的真善美,那些醜陋殘忍的現實,他從來不記之於筆端,這是他的特點。
淵明不慣於寫重大題材,他只寫朋友間的真感情,文字從肺腑間流出。所以幾番仕歷,他都沒有留下任何對官場的寫實文字,他只反反覆覆,將田園情調釀得越來越濃。所以,現在,我們已經無從知道陶淵明在紹興做了什麼,只能從他的詩歌中,隱約地讀出這一段經歷。如,《飲酒》第十首:
在昔曾遠遊,直至東海隅。
道路回且長,風波阻中途。
此行誰使然?似為飢所驅。
傾身營一飽,少許便有餘。
恐此非名計,息駕歸閒居。
與海盜作戰,是很血腥的,在鬥爭過程中,陶淵明看到了劉牢之、劉裕等權貴的貪婪、殘忍,爾虞我詐。陶淵明是個有良心的人,對於劉氏梟雄們的所作所為,他是不滿的;對於剿殺老百姓所擁護的海盜孫恩,陶淵明也會深感不安。所以,對這段經歷,陶淵明只是輕描淡寫地描繪。他把自己隨軍的理由,歸結為生活所迫,要賺錢養家。最終,他想通了,他不能這樣謀生,為了錢而違背良心,他悟透了知足常樂的道理,決心返身向田園,於是不久後,辭官回了老家。雖然告別戰場回家後,陶淵明又經歷了一些幕僚生活,並做過一陣子彭澤縣令,才嘎然歸隱。但紹興的短暫經歷,無疑是他一生中悟道的關鍵節點。
確實,你看,陶淵明最初做江州祭酒時,上司就是時為江州刺史的王凝之,後來在會稽內史任上,死於海盜之手。招他為幕的劉牢之,雖勇猛善戰,但兩面三刀,對主子輕易背叛,最終死於桓玄之手。對陶淵明比較禮遇的桓玄,野心膨脹,篡位稱帝,最終兵敗被殺。而劉裕呢,更是殺戮成性,張開血盆大口,一舉吞下了司馬氏的全部江山。面對這樣的亂世,有著良好修養、喜歡與人為善的陶淵明,是痛苦而矛盾的。他從初次出仕為江州祭酒,到多次為幕,經歷戰爭,再短期為彭澤縣令,在官場與田園間,來來回回,猶豫徘徊,最終選擇歸隱,走向田園,獨善其身。可喜的是,在《歸園田居》《飲酒》等叮噹作響的山水田園詩行中,他走出了自己獨特而光輝的哲學人生。
淵明,晚年更名為陶潛,可見,他歸隱之心已十分堅決,絕不會在劉宋王朝為官了。427年,淵明病歿,63歲。他逝世前,自寫《輓歌》數首,裡面有這樣的句子,“千秋萬歲後,誰知榮與辱;但恨在世時,飲酒不得足”“親戚或餘悲,他人亦已歌。死去何所道,託體同山阿”。這位可愛可敬的詩人,對人生,已通達如此。
陶淵明生前是寂寞的,在他死後七八十年後,得到了一個熱心的超級粉絲,那就是昭明太子蕭統。蕭統為陶淵明編了個集子,還特意寫了傳記,這是中國詩人首個專集。此後,謳歌陶淵明的人越來越多,為歷代景仰,就是文豪如蘇東坡,也對淵明崇拜不已。
-
6 # 使用者振華
《世說新語》是魏晉名士的“風流寶鑑”記載的是漢末至晉末約二百多年計程車林風流。關於《 世說新語》 何以不收陶淵明的原因,各家眾說紛紜。有的人認為主要是陶氏家族在東晉沒有取得世家大族的地位和聲望所致。另一個是陶淵明那時的地位和影響遠非我們現在所想象的那麼重要。究其原因主要是陶淵明不是清談之士,其次還有家世衰微破落、文風平淡等,在當時沒有產生廣泛的影響和足夠的聲譽所致。
-
7 # 淨心修道
陶淵明生於東晉孝武帝司馬曜太元二十一年即三七六,卒於四百二十年,按時年記載,東晉已經滅亡,步入南北朝時代。
再說《世說新語》乃南朝臨川王義慶所編撰,原作八卷,今僅存三卷。分德行,言語,政事,文學等三十門,是六朝志人的小說的代表作。
書冊多已散佚,而後僅憑梁代劉孝標為之作注的引文四百餘種作為資料,得以傳世。原著有沒收錄陶淵明之詩文言行,也實難說得清楚了。
從書中細看,其收錄的“彌衡罵曹”,曹植七步成詩”,都皆早與陶淵明一百多年了吧!
再說,陶淵明,隱居之士,政績卑微,文學詩文,乃身死後才聲名鵲起,未作收錄也並無奇怪之處。
按記事去說,起於東漢,止於東晉,如果沒有記錄東晉末年的這段歷史,那麼沒有收錄陶淵明,就更加清晰可見!
-
8 # 漁樵之人W
謝謝邀請!對於南朝劉義慶的《世說新語》中為什麼沒有收錄有關陶淵明的史蹟的問題,我認為有兩種可能,一是《世說新語》中收集的大都是有官職有地位的人的史蹟,大都在貴族階層,下層百姓的東西根本沒有。陶淵明年輕的時候在彭澤縣做了幾年小官,因看不慣官場,20多歲就歸隱了,從此過的是躬耕自給的生活,是地地道道的貧苦農民,他的作品被收錄的可能性太小,有可能沒收錄。二是今天看到的《世說新語》是殘缺不全的,如果有人收錄那必然在末卷,因為此書是按時間順序編寫,內容到東晉結束,陶淵明生在東晉末年,歿於南朝,從時間上看,屬於編寫末卷的範圍。自然編輯了,今天看不到,那有可能遺失了。
-
9 # 阿蠻教你寫作文
從下面兩個方面來看這個問題。第一,《世說新語》是一本什麼樣的書,裡面收錄了哪些人?第二,陶淵明是什麼樣的一個人,寫了什麼樣的作品?他的性格、思想是什麼樣的?透過這兩方面的分析,我們大概就知道為什麼《世說新語》沒有收錄陶淵明。
一、作者劉義慶和《世說新語》1、劉義慶這個人
劉義慶是皇室宗親。他的父親是劉道憐。劉道憐是宋武帝劉裕的弟弟(二弟,同父異母),封長沙王。劉裕的另一個弟弟叫劉道規(三弟),沒有兒子。劉裕就做主把劉義慶過繼給了劉道規。
劉裕死後,長子劉義符繼位,歷史上稱為宋少帝。這個人荒淫無度,就被手底下的幾個大臣給廢掉了。這樣,劉裕的第三子劉義隆,就被擁立為皇帝,是為宋文帝。劉義隆是雖是劉裕的兒子,卻是劉道規帶大的,和《世說新語》的作者劉義慶的關係這時候就顯得複雜了起來。
本來劉義隆沒資格做皇帝,他可以在劉道規這邊繼承家業;但是世事難料,“政變”一起,劉義隆就被推上了皇位。這樣,他又回到了劉裕這一支,劉道規這支就讓劉義慶來繼承。
這種略嫌混亂的宗法關係,加上殘酷的皇權爭奪,使得劉義慶戰戰兢兢。《宋書》裡說:
“八年,太白星犯右執法,義慶懼有災禍,乞求外鎮。(列傳第十一·宗室)”話沒明說,但我們可以猜測其中原因,不外乎是政治環境的殘酷。劉義慶為了遠離這種權力爭奪帶來的禍亂,第一,他請求到外地當官,不再朝廷裡待著了,太危險;第二,他表現出對政治、權力沒有興趣,而是和一大批文人墨客在一起。幹什麼?編寫《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這本書,明顯的一點就是書中極少涉及當朝的政治:人、事,都不去涉及。目的就是為了避禍,不惹麻煩。而陶淵明呢,不論是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還是陶淵明本人,都和劉宋政權有密切的關係。陶侃是東晉的名將,東晉是被劉裕篡奪的;陶淵明生活於晉宋之交,但始終不出來當劉宋的官。《宋書·陶潛傳》裡說的很清楚:
“潛弱年薄宦,不潔去就之跡,自以曾祖晉世宰輔,恥復屈身後代,自高祖王業漸隆,不復肯仕。”甚至,陶淵明寫文章,連落款都不用劉宋的年號,而改用甲子紀年。很明顯,對於劉宋政權,陶淵明的態度是不合作。
所以,從政治層面考量,一方面是劉義慶為了避嫌避禍,一方面是陶淵明和劉宋政權的不合作,這是《世說新語》不收錄陶淵明的原因之一。這一點前輩學人較少提到,我認為不該忽視。
2、《世說新語》主要寫什麼《世說新語》的成書時間在公元439年前後(範子燁),主要內容是寫東漢末到東晉這段時期士人的生活狀態和思想。這裡的“士人”,有所指,我們甚至可以把它理解為是名士,是貴族這些人群而不是普通的讀書人。這些人有兩點極為突出:第一,清談;第二,風流。清談和風流表現在哪些方面?按書中所寫,就是言談、舉止、容貌、氣質等等這些。
言談,怎麼談?談什麼?言談即清談。談虛的,玄學。國事不談,民生不談,強兵富民這類事太俗,不談;他們談的是老莊、周易這類哲學道理。談的時候,要駁倒對方,把對方說的臉紅脖子粗就是勝利。目的是為了消遣(也是為了避禍),是要表現自己的清高不俗。如:
“何晏為吏部尚書,有位望,時談客盈坐,王弼未弱冠往見之。晏聞弼名,因條曏者勝理語弼曰:‘此理僕以為極,可得復難不?’弼便作難,一坐人便以為屈,於是弼自為客主數番,皆一坐所不及。”(《世說新語·文學》)舉止方面,就是追求任誕、放縱。最顯著的表現是不受約束。世俗怎麼樣,他們就要反著來。一是要突破禮教的束縛,不拘理法;二要隨心所欲,自己想怎麼樣就怎麼樣,別人管不著也不去在意別人怎麼看。如我們熟悉的阮籍、劉伶:
“阮籍嫂嘗還家,籍見與別,或譏之。籍曰:‘禮豈為我輩設也?’”(《世說新語·任誕》)“劉伶恆縱酒放達,或脫衣裸形在屋中,人見譏之。伶曰:‘我以天地為棟宇,屋室為褌衣,諸君何為入我褌中?’”(《世說新語·任誕》)容貌方面,要英俊瀟灑,要飄逸。《世說新語》裡專門有一卷,就以“容止”為題,大家去看,寫的全是美男子。長得好看的,俊秀、魁梧、白白淨淨,炯炯有神、玉樹臨風等等;長得醜的,要被人恥笑。如:
“時人目夏侯太初朗朗如日月之入懷,李安國頹唐如玉山之將崩。”(《世說新語·容止》)“衛玠從豫章至下都,人久聞其名,觀者如堵牆。玠先有羸疾,體不堪勞,遂成病而死。時人謂‘看殺衛玠’。”(《世說新語·容止》)氣質或者神韻,主要講的是名士的雅量、他們的精氣神,講他們如何處變不驚,從容淡定。書中有“雅量”一卷,講的全是那些人面對異常、突發情況時的反映。如:
“嵇中散臨刑東市,神氣不變。索琴彈之,奏廣陵散。曲終曰:‘袁孝尼嘗請學此散,吾靳固不與,廣陵散於今絕矣!’太學生三千人上書,請以為師,不許。文王亦尋悔焉。”(《世說新語·雅量》)“魏明帝於宣武場上斷虎爪牙,縱百姓觀之。王戎七歲,亦往看。虎承閒攀欄而吼,其聲震地,觀者無不辟易顛仆。戎湛然不動,了無恐色。”(《世說新語·雅量》)下面我們可以按照以上四點來對照一下陶淵明,看他是否符合《世說新語》的選人標準。
二、陶淵明的出身、性格和思想1、出身
陶淵明的曾祖陶侃在東晉一朝戰功卓著,官也做的夠大,位極人臣。但是不夠。時代背景很關鍵。魏晉時期,講究的是出身,是郡望,門第觀念深入人心。世家大族即使沒什麼作為,他們的子弟也是高人一等;寒門士族即使才能卓越,也低人一頭。像陶侃這樣的,從最底層幹起,最後當到超級大官,最後也還是被世家大族瞧不起、受排斥。《世說新語·容止》裡寫到陶侃被溫嶠叫作“溪狗”:
“別日,溫勸庾見陶,庾猶豫未能往,溫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關於“溪狗”,餘嘉錫、陳寅恪、週一良等學者都有考證論述,篇幅關係不便詳引。總不過是說陶侃的出身卑微,是來自偏遠僻陋地方的人。陶侃尚且如此受歧視,到陶淵明一輩更不用說。餘嘉錫先生箋註《世說新語》有一段話,轉引如下:
“……陶氏本出寒門,士行雖立大功,而王、謝家兒不免猶以老兵視之。其子夏、斌復不肖,同室操戈,以取大戮。故修齡羞與範為伍。於此固見晉人流品之嚴,而寒士欲立門戶為士大夫,亦至不易矣。”陶侃、陶範官居要位,煊赫一時,尚受此不恭,陶淵明一彭澤小令,自然屬小人之列,豈能與士族大角爭勝並列哉?”這是第二個方面的原因,《世說新語》裡寫到的人群,絕大部分是當時的世家大族,寒門士族的記載也有,但也多是受歧視的那一類。如習鑿齒。王獻之去見謝安,看見習鑿齒在,他就不肯坐下。
2、性格
陶淵明也喜歡隱逸,也追求自由,偶爾也很任性。但是陶淵明和《世說新語》裡的那些士人不一樣。《世說新語》裡的那些“名士”,如果說最開始他們是好的,有積極的一面,自由是真自由,任誕是真任誕,清談是真清談;那麼到了最後,他們的種種行為已經變味了。變成什麼呢?變成“裝”。不真實,為了清談而清談,為了任誕而任誕。大家都那樣了,我不那樣不行,這樣的一種情況。裝過頭了。
陶淵明的性格呢,歸結來大概是三點:
第一,真。真是自然,是直率。
什麼是真?用蘇軾的話說:陶淵明這個人,想做官的時候就說想做官,不諱言去做官會怎麼樣;想歸隱就歸隱,不標榜歸隱田園有多麼了不起。沒飯吃了就去乞討(《乞食》),有餘糧了就和三五友鄰飲酒為樂(《雜詩十二首》)。這是骨子裡的“真”,不是裝的。陶淵明自己說,“不慼慼於貧賤,不汲汲於富貴。”
第二,拙。拙不是笨拙,而是淳厚、樸素。
陶淵明自己說“才拙”,這是謙辭,主要還是“性剛”;他還說自己“拙於言辭”、“閒靜少言”,這倒可能是真的。在官場混,嘴巴笨、不會說話怎麼行?這是“拙”的第一點;第二點,陶淵明的“拙”,是淳厚、樸素。《歸園田居》、《移居》等等詩歌,我們能看到陶淵明並不是不會說話,而是看物件。他對待鄰里、對待農民、對待志同道合的人,都有很多話可以說。“相見無雜言,但道桑麻長”、“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等等詩句,陶淵明都在說話,而且一說就停不下來。
第三、務實。
這一點主要是講陶淵明的田園生活。大家注意,陶淵明的歸隱田園,那真的是去幹農活的,不玩虛的。現在我們很多人,一心向往田園生活,把田園生活想象的無比美好。但實際上讓他們去種地,種豆種水稻,除草擔肥,他們肯定幹不了,超過三天都不願意呆!和《世說新語》裡那些人一樣。那些名士的歸隱,一是有經濟基礎,有家底,有爹在;二是純粹遊山玩水,他們不幹農活照樣有吃有喝。
以上三點,是從性格方面來說的,陶淵明的性格和《世說新語》裡所寫到的那些名士的性格不一樣。
3、思想
篇幅有點長,這一點簡要說一下:
《世說新語》裡那些名士,主要是講老莊哲學,講清靜無為、追求個人主義;陶淵明的思想就較為複雜。他有出世的一面,也有入世的一面。
我們講陶淵明,更多的會講他“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這樣的人生態度,這是很片面的;陶淵明還有“談諧無俗調,所說聖人篇”、“猛志逸四海,騫翮思遠翥”等等詩句,都很能說明陶淵明的心中有著儒家的濟世情懷。
除了儒家,陶淵明的詩裡面,還有很多佛教的東西,“既來孰不去,人理固有終”、“縱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懼”以及《形影神三首》等等,都是例證。
而《世說新語》所記載的人事,前面說了,主要就是老莊哲學。
三、小結我們回顧小結一下,《世說新語》不收錄陶淵明,我個人認為原因就是上述幾點:
1、政治方面的原因。作者劉義慶的避嫌避禍和陶淵明對劉宋政權的不合作;
2、陶淵明是寒族出身而非名門望族;
3、陶淵明的性格和那些名士“風度”不同;
4、陶淵明的思想兼具儒、釋、道,而在《世說新語》裡,則多是道家老莊思想。
最後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想買《世說新語》這本書,推薦兩個版本:
【1、入門】
中華書局:朱civilian,瀋海波 譯註 ,《世說新語(上下)》。(中華經典名著全本全注全譯叢書)
【2、專業】
中華書局:餘嘉錫箋疏,周祖謨等整理,《世說新語箋疏》。(中國古典文學基本叢書)
20200506
回覆列表
魏晉世家大族經濟和政治地位的迅速膨脹,很快就轉化成為一種強勁的精神力量。這就是與日俱增,日益強化的門第觀念。門第觀念的核心是建立在經濟條件極為富庶和政治勢力極為強悍基礎上的家族優越感;它以家族的自尊和排他為基本出發點,以不同流品之間的嚴格界限為基本表現特徵,以婚姻、名諱和家教為主要表現形式,充溢於士族生活的各個角落。它是士族階層經濟和政治上獲得空前膨脹的精神化、觀念化的產物。這裡著重談《世說新語》一書所表現計程車族門第流品意識。
初讀《世說新語》時,有一疑惑久未得解:為何有晉一代詩壇祭酒陶淵明竟然不得入《世說新語》中?經深入把玩《世說》,方悟此乃《世說》編者及當時盛極一時的門第流品意識使然。陶氏一族晉代以陶侃最為知名[ii],但也常受人輕辱。《世說新語·容止》“石頭事故”條載庾亮畏見陶侃,而溫嶠勸亮往之言曰:“溪狗我所悉,卿但見之,必無憂也。”餘嘉錫箋疏引述李慈銘言,認為“溪”當作“傒”,為“雞”之誤,乃前人對江西人之蔑語,猶呼北人為“傖父”。陳寅恪則以為“溪”為溪族,乃高辛氏女與畜狗所生後代。陶侃及陶淵明一族即出於溪族[iii]。週一良也支援陳說,並認為:“所謂溪人者,多以漁釣為業,如唐代蠻蜑漁蜑之比。”劉敬叔《異苑》(《津逮秘書》本):“釣禨山者,陶侃嘗釣於此山下水中,得一織梭,還掛壁上。有頃雷雨,梭變成赤龍,從空而去。其山石山猶有侃跡存焉。”《世說新語·賢媛》亦載:“陶公少時作魚梁吏,嘗以坩鮓餉母。母封鮓付使,反書責侃。”所以週一良先生說:“蓋陶公正是漁賤戶之溪人,故貴顯後猶不能逃太真之輕詆。”可見“溪狗”為人們對陶氏家族為狗裔的蔑稱。正因為陶氏祖先有這樣醜史,所以它一直受到人們(尤其是世家大族)的蔑視和嘲弄。 陶氏家族的地位變化始自陶侃。
其經過十分艱辛:陶公有大志,家酷貧,與母湛氏同居。同郡範逵素知名,舉孝廉,投侃宿。於時冰雪積日,侃室如懸磬,而逵馬僕甚多。侃母湛氏語侃曰:“汝但出外留客,吾自為計。”湛頭髮委地,下為二髢,賣得數斛米。斫諸屋柱,悉割半為薪,剉諸薦以為馬草。日夕,遂設精食,從者皆無所乏。逵既嘆其才辯,又深愧其厚意。明旦去,侃追送不已,且百里許。逵曰:“路已遠,君宜還。”侃猶不返。逵曰:“卿可去矣。至洛陽,當相為美談。”侃乃返。逵及洛,遂稱之於羊晫、顧榮諸人,大獲美譽。(劉注引《晉陽秋》:“侃父丹,娶新淦湛氏女,生侃。湛虔恭有智算,以陶氏貧賤,紡績以資給侃,使交結勝己。侃少為尋陽吏,鄱陽孝廉範逵嘗過侃宿。時大雪,侃家無草,湛徹所臥薦剉給,陰截髮,賣以供調。逵聞之嘆息。逵去,侃追送之。逵曰:‘豈欲仕乎?’侃曰:‘有仕郡意。’逵曰:‘當相談致。’過廬江,向太守張夔稱之。召補吏,舉孝廉,除郎中。時豫章顧榮或責羊晫曰:‘君奈何與小人同輿?’晫曰:‘此寒俊也。’”又引王隱《晉書》:“侃母既截髮供客,聞者嘆曰:‘非此母不生此子。’乃進之於張夔,羊晫亦簡之。後晫為十郡中正,舉侃為鄱陽小中正,始得上品也。”)(《世說新語·賢媛》)
陶母截髮留賓,傳為千古美談。但時過境遷,後人往往從道德和倫理角度,注意到陶母之賢德,卻往往忽略了故事的原汁原味,是著意描繪和烘托出一個寒族家庭奔向貴族社會的堅定決心和艱難歷程。陶母的絲絲烏髮,未嘗不是寒門對於士族那種盛氣凌人的傲慢態度的強烈控訴。然而可悲的是,士族的強大勢力使得寒族儘管心有不滿,卻又不得不惟命是從,亦步亦趨,按照士族的理念去安排自己的生活和人生道路。正因為陶氏家族的卑微出身,才使得儘管陶侃已經開始步入上流社會,但其他高門貴族仍然將其視為寒門。
從歷史文獻記載來看,陶氏家族的郡望至今仍然還是一個懸而未決的疑案,這本身就不是世家大族應有的缺憾。《晉書·陶侃傳》記載:“陶侃字士行,本鄱陽人也。吳平,徙家廬江之尋陽。”宋人汪藻《世說敘錄·世說人名譜》中收錄名門族譜凡二十六種,未見陶氏在內;另有二十六族無譜者,陶侃、陶範在列其中,未言郡望[vii]。直到唐代,陶家的郡望才在有關的姓望材料中被肯定為江州尋陽郡